傷寒指掌

清 ?

卷四

傷寒類症

內經云: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蓋六氣為病。皆能發熱。故善治傷寒者。必能窮究六淫之氣。凡溫熱暑濕疫癘之類傷寒者。無不一一辨晰明白。而施治各當。要知能治類症。即是能治傷寒。以類症實居傷寒之八九也。今將類症治法列於後。庶幾溫熱暑濕之症。不致混入傷寒正病之治。其於傷寒。思過半矣。

邵評︰傷寒症。邪從肌表而入。先表後裡。從六經辨症。用足經藥辛溫表散。溫熱暑疫。邪由口鼻吸受。宗三焦認症。從手經用藥。忌用足經辛溫藥。如此。溫暑與傷寒。方不相混。

風溫(參葉案)

凡天時晴燥。溫風過暖。感其氣者。即是風溫之邪。陽氣熏灼。先傷上焦。其為病也。 身熱汗出。頭脹咳嗽。喉痛聲濁。治宜辛涼輕劑解之。大忌辛溫汗散。古人治風溫。 有葳蕤湯、知母葛根湯。內有麻黃、羌活等藥。皆不可用。

風溫吸入。先傷太陰肺分。右寸脈獨大。肺氣不舒。身痛胸悶。頭脹咳嗽。發熱口渴。或發痧疹。主治在太陰氣分。梔豉、桑杏、蔞皮、牛蒡、連翹、薄荷、枯芩、桔梗、桑葉之類。清之解之。痰嗽加貝母。聲濁不揚加兜鈴。火盛脈洪加石膏。咽痛加射干。飽悶加川鬱金、枳殼。乾咳喉燥。加花粉、蔗漿、梨汁。咽喉鎖痛。加萊菔汁。

邵評︰溫邪由肺而入於胃。熱傷肺胃之津。病在上中二焦。故用大清肺胃熱邪。 生津潤燥為主。治上中二焦之良法。

如發熱口糜氣穢者。此溫邪劫傷肺胃之津也。宜生地、石膏、知母、麥冬、花粉、釵斛、梨皮之類主之。如肺脹喘急。胸痛氣穢者。此溫邪傷肺。欲釀內癰也。急用活水蘆根、桃仁、苡仁、栝蔞皮、冬瓜子、空沙參、黑元參、連翹之類清之。

邵評︰熱邪蘊於肺。鬱結不宣。氣痰滯血瘀。欲釀肺癰。故見胸疼喘急。痰氣穢臭之症。用千金葦莖湯。宣肺痺而行血降氣。加味以清化肺熱為治,此手太陰輕症也。若手少陰厥陰二經。當於溫熱症內合參之。

邵評︰以上邪初在肺。其勢尚輕。若肺邪不解。傳入心營及心包絡經。則入裡而病重矣。後溫熱症內所列各條。治法相通。當合參之。

溫熱

(春溫冬溫熱病同治參葉案)

煩勞多欲之人。陰精久耗。適遇冬月非時之暖。感而即病者。冬溫也。春時木火司令。天道溫暖。新邪引動。溫從內發者。春溫也。夏令炎熱。感之即病。壯熱煩渴。而不惡寒者。熱病也。大抵溫熱之症。陰精內耗。強陽無製。新邪一觸。則燎原之勢。直從裡發。故初起即見壯熱煩渴。口乾舌燥等症。而主治以存津液為要旨。

凡遇傷寒過經不解。或發汗不徹。反致昏劇者。皆溫熱誤治之証也。前陽明少陽條內。已見大意。而茲專以手三陰立言。治宜互參。

邵評︰冬不藏精。春必病溫。陰虧是溫病之原。故治溫熱病。以保陰存津為首務。

若春溫夏熱二症。亦俱有之。冬月受邪。伏藏不發。至春時天暖。外感時邪。引動伏邪而發病者。名為伏氣春溫。若其人內無伏邪。春天感受溫邪而即病者。此即發之春溫也。夏令受熱而即病者。此即發之熱病也。內有伏邪。春令不發。至夏至後壯熱而病者。此伏氣所發之熱病也。如此辨症。方可明晰。內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熱。溫病發出之途自少陽。熱病發出之病由陽明。溫病主以黃芩湯。熱病主以白虎湯。至於傷寒延久。邪已化熱。與溫熱治法相通。所謂傷寒與溫熱。始異而終同也。

又評︰伏氣所發之溫熱病。與感而即發之溫熱病。見症稍異。伏氣之病。其邪從裡而達於外。表上無邪。故初起即熱。無一毫惡寒之象。即發之溫病。邪由肺受。肺主皮毛。故初起微寒。繼即純熱不已。如此辨認。庶無錯誤。

手太陰氣分 凡溫邪入肺。症見頭疼。惡寒發熱。口燥舌乾。脈數。胸滿氣喘。治宜辛涼輕劑。梔豉、橘紅、桑杏、連翹、薄荷、枳桔、黃芩之類。嗽加前胡、蘇子、象貝、羚羊角之類。

邵評︰此受而即發之溫熱病。首先入肺。肺主皮毛而在表。故見表症。宜辛涼輕清。以宣泄上焦肺衛之邪。

手少陰營分 溫邪吸入。由衛及營者。其舌先白後絳也。或竟入營分。則舌必絳赤。或紅中兼微白。夜煩不寐。神呆譫語。宜犀角尖、鮮生地、淡竹葉、麥冬、連翹、石菖蒲、川斛、丹皮之類。兼痰者。加川貝母、天竺黃之類。

邵評︰此承上條由衛而入營。亦受而即病之溫症也。白苔邪在肺衛。絳苔邪入心營。自衛入營。故舌先白後絳。絳。深紅色也。紅中兼微白。氣分之邪未盡也。若熱擾心營。則神蒙不能自主。上條邪在肺衛。其病尚淺。此條由衛及營。邪氣自外入內。其病較深。下條溫邪傳入心包絡中。痰潮內閉。其病尤深。此皆受而即病之溫熱症。宗心營肺衛主治。故以宣營清熱達邪一法。

手厥陰內閉 如溫邪傳於膻中。即干心包絡。痰潮內閉。則神昏譫語。舌苔純紅起刺。此重症也。急宜清心開閉。用犀角、連翹、川貝、天竺黃、川鬱金、石菖蒲、淨銀花、鉤藤鉤、西黃之類主之。

邵評︰膻中為心之宮城。邪入於此。干犯心包。熱逼心中。挾痰濁互結。致神昏譫語。而邪陷內閉。內閉則外脫。正不勝邪之候也。宜清心化痰。開閉達邪之法。再加芳香宣竅之品。如紫雪、至寶丹之類尤妙。
以上三條。感而即發之溫熱。病邪由口鼻吸受。先入肺衛。由肺傳入心營。甚至逆傳入心包。自外入內。一層遞深一層。三條當合參之。 溫邪劫液 如發熱不退。爍干胃中津液。以致口糜氣穢。當用甘露飲、玉女煎之類。

邵評︰熱久陰傷。灼干胃液。不拘伏氣溫熱。與受而即發之溫熱。俱有此候。口糜氣穢。陰虛火旺也。二方滋陰液以清胃火為治。

熱久煩渴少氣。竹葉石膏湯效。兼脘中痞悶不飢。加半夏。

邵評︰中虛胃熱而作虛煩。用養正清胃除煩降火為治。

足厥陰液涸 若溫邪誤治。邪必深入厥陰。神昏音澀。舌絳裂紋。欲寐不寐。午間煩躁。形象畏冷。心中如焚。此正氣久虛。陰液已涸。宜複脈東加減。如生地、麥冬、炙草、白芍、阿膠、丹皮、梨汁之類。

邵評︰溫熱誤治。邪入極深。陷於肝經。肝屬木而有火。木火內燔。陰液枯涸。液涸風動。故見症如此。故用滋陰以清肝火為治。

邪氣血分 風溫之邪。入於營分不解。以致舌赤音低。神呆潮熱。脈數左甚。或發丹疹。此邪過營。已及血分也。夫心主血。邪乾血分。漸成內閉。風藥燥血。固宜大禁。 即苦寒直走腸胃。亦非溫邪逆入膻中心主所宜。須犀角、元參、鮮生地、川鬱金、菖蒲、丹皮、銀花、西黃之類主之。

邵評︰邪初入肺則在衛。不解。則入氣分。氣分不解。則傳心營。營不解。則入下焦血分矣。邪在血分。入裡極深。中焦俱病。陰液受戕。每多液涸內閉之候。宜救陰達邪清營涼血治之。至於膻中。是包絡所居。在於上焦。用藥宜清輕而忌重濁,此種藥味。治邪入心包之劑。若入血分。當用地黃、阿膠、複脈湯。方是血分治法。

氣血兩傷 若感溫邪。治不中 。熱毒內燔。必至氣血兩傷。如脈左數右大。煩渴口糜。舌赤唇焦。是也。宜玉女煎。

邵評︰溫邪誤治。熱入陽明。灼傷少陰陰液。此少陰不足。陽明有餘。病在中下二焦也。宜滋腎陰。以清胃火。

邪結上焦 溫邪從口鼻吸入。則上焦先受。氣血與熱邪混處膠固。必致清竅不利。凡寒熱後。頤頷腫脹。咽喉疼痛。牙關緊閉。脈左小右搏指者。皆邪結上焦所致也。當照疫症施治。宜連翹、牛蒡、射干、馬勃、滑石、銀花、赤芍、薄荷、夏枯草、人中黃之類選用。

邵評︰溫熱疫毒。口鼻吸受。蘊結上焦。不得宣散。發為大頭風毒、頤腫、咽痛等症,此溫邪兼風毒而成。治宜清熱解毒之法。

胃中不和 若熱退後。不飢不納者。此胃氣不和也。宜香豉、山梔、半夏、枳實、陳皮等和之。

邵評︰熱退而餘邪不淨。胃氣不和。故不飢不納。當清化餘邪。以和胃氣為治。

瘟疫(合參)

按儺為古禮。疫之由來尚矣。奈何仲景傷寒。書非全璧。止言溫病熱病。並無片言及疫。是以後人無善治之法。惟近世喻嘉言、吳又可、張景岳輩。可謂論切治詳。發前人所未發。但景岳宜於汗。又可宜於下。嘉言又宜於芳香逐穢。夫三子皆名家。何治法之懸絕若此。要知三子之治法皆當。顧其所治之疫。各有不同耳。景岳所論之疫。即六淫之邪。非時之氣。其感同於傷寒。故每以傷寒並提。而以汗為主。欲盡汗法之妙。景岳書。精切無遺。又可所論之疫。是熱淫之氣。從口鼻吸入。伏於膜原。膜原為半表半裡之界。其邪非汗所能達。故有不可強汗峻汗之戒。附胃最近。入裡尤速。故有急下屢下之法。欲究疫邪傳變之情。惟又可論最為詳盡。然又可所論之疫。是四時之常疫。即俗名時氣症也。若嘉言所論之疫。乃由於兵荒之後。因病致死。病氣尸氣混合天地不正之氣。更兼春夏溫熱暑濕之邪交結互蒸。人在氣交中。無隙可避。由是沿門闔境。傳染無休。而為兩間之大疫。其穢惡之氣。都從口鼻吸入。直行中道。流布三焦。非表非裡。汗之不解。 下之仍留。故以芳香逐穢為主。而以解毒兼之。是三子之治。各合其宜。不得執此而議彼也。茲於是症。亦參三法為治。而分為兩途。蓋汗與下。即同傷寒表裡之治。而逐穢解毒一法。乃疫邪匿伏三焦。非表非裡之治也。分列於左。治疫之大法得矣。

邵評︰景岳所論疫症。是三時感冒。非其時而有其氣。名為三時寒疫。邪由肌毒而入。故同傷寒治而先用汗法。若又可所論疫症。是濕溫痧暑熱邪。從口鼻吸受。伏於膜原。膜原者。脾與胃以膜相聯。為脾胃半表半裡之界。邪伏於此。入胃最速。邪既在胃。故以下法為治。此是溫熱濕濁之邪襲入六經。而傳陽明胃腑是四時之常疫。即濕溫嵐瘴時氣之症。與毒癘天行瘟疫之病自是兩種。截然不同。景岳所言。是即受溫熱。邪已入胃。故景岳主汗。而又可主下也。此二者可從足經。同傷寒論治。分為一途。至嘉言所論。是真瘟疫大病。乃天地不正之氣。惡毒瘴癘。合病氣口氣。交結互蒸。人受其氣。由口鼻吸入。直行中道。流布三焦。最多閉結。故用芳香逐穢。解毒開化之法。此毒厲疫邪。與前二症各殊。不同傷寒治法。分逐穢解毒。合行一途。為兩大法門也。瘟疫大病。別有一種厲毒之氣。極易傳染。故每病一家長幼相似。甚則沿門闔境。傳染不休也。三子論治不同。各有其症。當隨症審察。合宜而用。不可拘執一說也。

長幼傳染。眾人一般。此疫氣流行。俗名時氣是也。乃天地穢惡之氣。都從口鼻吸入。然有兼六淫者。有不兼六淫者。有入足經而為表裡者。有入手經而忌汗下者。當分途而治。其辨在舌。

邵評︰六淫者。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之邪。此四時之常氣也。大疫發時。或挾寒。或挾暑。所謂兼六淫也。總之。純是癘疫為病。當分邪從肌表而受。則入足經。可用下汗法。邪由口鼻而受。則入手經。宜宗三焦立法。從心營肺衛施治。忌用汗下。

凡舌苔由白而黃。由黃而黑者。疫邪由表達裡也。宜汗下法。

邵評︰邪在表則舌白。入裡則舌黃。入腑熱深則舌黑。邪在足經。分表裡而用汗下之法。

舌苔由白而變鮮紅者。疫邪由衛及營。不入足經而入手經也。忌汗下。宜逐穢解毒。清泄營分。(新法)

邵評︰邪在肺衛則舌白。入心營則舌紅。傳入心包。則鮮紅起刺。邪在手經。宗心衛。辨明上中下三焦而施治。忌用足經汗下之法。

疫邪兼六氣入足經從表裡汗下

初起頭疼發熱惡寒。舌苔白而薄者。邪在表也。敗毒散散之。微汗而解。如未解。鼻乾口渴。耳聾脅痛。舌苔白中帶黃。此陽明少陽見症。須解肌法。柴葛、連翹、防風、薄荷、牛蒡、黃芩、木通之類。如再不解。須看有無 疹。或見心煩膈悶。足冷耳聾。身痛如束。或咳或嘔。寸關沉伏。或躁動。便是發 之候。須提透之。以 盡為度。脈伏心煩。謂之欲 。煩止人靜。肌膚中無隱隱之點。始為 盡。 已出而口乾。脈洪滑者。宜化 解毒為主。當以 疹門參看。

邵評︰邪入於裡。則發 疹。疹出於肺。 發於胃。將發 疹。尚未外透。欲出不出之際。故見症如此。若 毒滯氣。則脈沉伏。伏邪外出。則脈躁動。亦一定之脈理。已汗而熱不解。氣口脈弦滑。 飽悶惡心。必是胃中宿食為患。消導為主。如生楂肉、麥芽、枳實、連翹、青皮、萊菔子等涼疏之。若脈弦滑。潮熱。譫語。臍腹脹痛。舌苔漸漸黃濃燥刺者。乃燥矢在腸胃中也。大柴、承氣。看微甚下之。更衣舌潤為愈。

邵評︰食停胃中。未化糟粕。尚在胃之上脘。宜消化其食滯。切忌早用攻下。食滯已化。而成燥屎。故用攻下。與前半條停食未化者。治法不同。大宜著眼。如表已解。尚身熱脈浮。小便不利者。是熱結膀胱也。五苓去朮。合六一利之。

邵評︰身熱脈浮。其脈仍在太陽經。表解而小便不利。邪入太陽之府。而熱結膀胱也。宜宣化膀胱熱結而利水。如表已解。餘熱未淨。其人如狂不甚。小腹堅痛。而小便自利者。乃血蓄膀胱也。桃仁承氣加減。

邵評︰上條熱與水結。此條血蓄膀胱。如狂。而小腹硬痛。血蓄下焦之征。辨熱結與蓄血。在小便之利與不利。熱結膀胱。小便不利。血蓄膀胱。小便自利。用桃仁承氣破其蓄血。正治也。

若無表裡症。但熱而瀉。或寒熱而瀉者。此濕邪在於氣分也。小柴合五苓主之。渴者去桂留芩。不渴去芩留桂。疫邪必兼濕者。以當濕熱司令之時也。(以上諸條同傷寒施治)

邵評︰但熱而瀉。濕熱在裡。寒熱而瀉。裡濕而表有微邪也。用小柴胡以和解其表裡之寒熱。以五苓滲其裡濕。渴為有熱。故去桂留芩。不渴為無熱。故去芩留桂。至疫病每發於四五六七月。正在夏天濕熱當權之令。故多挾濕。 疫癘熱毒鬱極。則發黃。二便俱秘。若投茵陳五苓。小水必不能利。須茵陳蒿湯。加黃柏。則小便利而黃退矣。

邵評︰熱鬱發黃。二便俱秘。陽分實熱發黃也。用茵陳五苓以利膀胱。無益也。當用茵陳蒿湯。以瀉陽明之實熱。二便通利。黃自退矣。亦有發黃兼發 者。無非熱毒鬱結所致。宜犀角、連翹、赤芍、梔子、茵陳、黃柏、牛蒡、薄荷、銀花之類主之。

瘟疫發於春夏之間。必熱症為多。如初起即大熱大渴。目赤唇焦。煩躁不寧。六脈洪滑。舌苔燥黃焦刺。急用三黃石膏湯。去黃柏。加連翹汗之。取汗在於速。一服無汗。即再進之。得汗熱退為愈。若延至四五日。毒遍三焦。表裡俱病。用三黃石膏湯。加連翹、銀花。表裡兼解之。其妙在麻黃石膏二味。不可去一。此方通解三焦表裡。治疫最妙。

邵評︰疫必兼濕。故致發黃。熱毒鬱結。則黃而發 矣。用清熱滲濕。宣透 毒為治。若外受瘟疫。表裡俱病。火熱大盛之時。身雖大熱。而無汗泄。此表氣外鬱。內熱不得發泄。故目赤唇焦而煩渴。

表裡熱盛。則六脈洪滑。火盛灼津。則舌苔燥黃焦刺。此皆熱鬱不宣之象。此方清內火而宣散表熱。表有汗出。則內之火熱亦隨汗而外泄矣。此表裡熱甚兩清之法也。倘遷延不治。上中下三焦俱受毒邪。表裡三焦均病。必用此大劑以兩解之。

如見目赤唇焦。舌黃燥刺。大熱煩渴。汗出津津。此陽明血熱火盛。切忌風藥升散。宜涼膈散加石膏。

邵評︰見症裡熱極盛之候。與上條似同。上條無汗。是表郁內火。汗出津津。是邪入陽明而熱盛。故用涼膈散。加石膏以解陽明。

大都疫癘初起。宜辛涼解散。次則和解解毒。必裡症全具。脈實口燥。心下堅滿。方可攻下。若胃中飲食未化。雖芩連、栝蔞。尚宜緩進。況硝黃乎。如用寒涼。食為寒凝結而不散。必變結胸。(以上諸條照溫熱施治)

邵評︰初起邪在肺衛。故宜辛涼解散。若肺邪入陽明之府。則裡症發現。脈實堅滿。口燥。均是裡實之症。故可攻下。倘飲食停滯。未化糟粕。早用寒涼。寒藥與食互結。防成結胸。況攻下乎。必待其食化糟粕。結於腸中。方可用下耳。寒涼切忌早用。恐其凝結不化。

疫病當分天時寒暄燥濕。病者虛實勞逸。因事製宜。不可執泥。如久旱天時多燥。熱疫流行。宜清火解毒。忌用燥劑。天久霪雨。濕令大行。脾土受傷。民多寒疫。或兼瀉痢。宜滲濕和脾。忌用潤劑。

邵評︰天時寒濕。病多寒疫寒濕。天時暄燥。病多溫疫濕熱。須分別治之。蓋天時旱燥。陽亢熱盛。 故多熱疫。熱則宜清火而忌溫燥。天久陰雨。寒濕流行。脾土受傷。故多寒疫寒濕。宜溫燥而忌清潤。二者治法大異。最當分辨。

春當暖而反寒。夏應熱而反涼。感此非時之寒為寒疫。宜太無神朮散。加羌活、紫蘇、溫散之。或藿香正氣散加減亦可。從正傷寒治。此條寒疫。

邵評︰應暖熱而反寒涼。是非時不正之氣。人受其氣而病者。為時行寒疫。治以溫散為主。忌用寒涼潤藥。

秋應涼而反熱。冬宜寒而反溫。感此非時之暖為溫疫。宜犀角、連翹、黃芩、薄荷、銀花、牛蒡之類清解之。宜從溫熱症治。

邵評︰應寒涼而反溫熱。是非時之溫氣。人受之而為冬溫秋燥之症。即為瘟疫。治宜辛涼清解。大忌溫燥。

疫症先從頤頷腫起者。陽明熱邪也。腫於耳之前後者。少陽風熱也。並宜辛涼散之。二活、荊防、連翹、黃芩、薄荷、元參、牛蒡、桔梗、犀角水汗之。陽明加升麻。少陽加柴胡、鉤藤。解散後。加清火解毒之品。淨銀花、人中黃之類。

邵評︰風火熱毒之邪。故宜辛涼清散。風邪解而火毒未清。故宜清化火毒。此從表裡法施治。

時毒從頤腫者。名鸕 瘟。耳下項與咽中腫脹。聲不出者。名蝦蟆瘟。皆風熱不正之氣干於上焦所致。治宜散邪清熱。不可一味寒涼。

邵評︰頤與耳下項咽中。俱是上焦部位。邪從口鼻吸受。先入肺胃。宗三焦立法。從手經施治。

必先清解宣散。以泄其邪。如一味寒涼。則鬱遏邪熱。恐其傳裡內陷。不可不慎。 疫症有兼咽喉腫痛者。必辛散為主。不可驟用寒涼。反閉其邪。宜荊防敗毒散。加桔梗、射干、馬勃、牛蒡之類。

邵評︰咽喉亦屬上焦。邪入肺中。先宜辛散。早用寒涼。防其逼邪內陷。最當謹慎。冬應寒而反溫。

感之多咽喉腫痛。寸關脈浮洪而數。舌燥唇乾。宜甘桔湯。加牛蒡、薄荷、防風、射干、連翹、黃芩、銀花、犀角水之類涼解之。以升陰消陽。

邵評︰冬時不正之氣。人受之而即發者。為冬溫。溫邪入肺。則咽喉腫痛。溫邪在上焦。則寸關脈洪數。陽邪傷陰。則唇舌乾燥。法宜提透辛散。清解上焦邪熱。

夏應熱而反涼。感之。邪伏於少陰之經。每多咽痛。或兼泄瀉。舌潤不渴。寸口脈沉而小。宜甘桔湯。加半夏、天蟲、陳皮、桂枝、射干、防風、薑皮之類溫散之。以助陽消陰。

邵評︰不正之氣。乃夏令陰邪。人感其邪。伏於少陰腎中。陰火上升。則咽痛。寒濕之邪內入。則泄瀉。陰邪傷陽。則舌潤不渴。邪鬱其陽。則脈沉小。宜清腎中陰火而透邪。以辛溫藥散之。

大頭天行 初起憎寒壯熱體重。次傳頭面大腫。目不能開。或咽喉不利。俗名大頭傷寒是也。

東垣謂陽明邪熱太甚。挾少陽木火而生。陽明濕熱甚為腫。少陽木火盛則痛。陽明之邪。首大腫。少陽之邪。腫於耳之前後也。治法不宜藥峻。峻則藥過其病。所謂上熱未除。中寒複起。其死尤速。當少與。時時呷之。方用酒製芩連、人中黃以解毒。荊防、薄荷以去風。連翹、天蟲、桔梗、牛蒡以散結。頭痛惡寒無汗。加二活以散寒。陽明引經。加升麻、犀角水。少陽引經。加柴胡、花粉、普濟消毒飲妙。十餘日表症仍在者。亦用荊防、薄荷微散之。

邵評︰風溫時毒。中於頭部清空之所。故名大頭瘟。病因風火濕痰。邪熱由表而入於少陽陽明二經。以陽明行身前而循首面。少陽行身側。出於耳之前後。邪在最上。藥宜輕清宣解上焦。若用重濁之味。則入中下。而過病所矣。但天行時毒。必以解毒為先。風溫之邪。故必去風。邪結則腫痛。故當散結。寒鬱於表。則無汗頭痛而惡寒。當疏表散寒。此方治大頭天行極妙。若日數雖多。尚有表症。仍宜表散。

胃氣虛者。於春夏初晴。感山谷蒸氣。面腫發寒熱者。先用平胃散。加羌活、荊防、桔梗、藿香之類以散之。次加芩連清熱。蓋山嵐、瘴氣、濁霧。皆濕熱也。嶺南人中之即死者。緣內多毒蛇所吐之氣故耳。

邵評︰胃虛而邪入中焦。感瘴氣濕熱之邪。入於陽明。法宜運中祛瘴。以宣散中上二焦。

歲荒普患者。不宜峻劑。宜扶正祛邪。調理脾胃為主。

有已汗而熱不解。身漬漬汗出。右關脈大無力。舌苔白嫩。四肢倦怠者。此中氣素弱。汗後虛熱也。補中益氣湯主之。汗止身涼而愈。升柴須蜜炙。(以上參治法匯)

邵評︰忍飢而脾胃中虛。邪乘虛入。宜調中散邪。亦中焦病也。若汗出而餘熱不退。是虛熱也。脈舌見症。俱是虛象。法宜扶正散邪。此正虛挾邪之治法。

疫邪傳裡。毒攻腸胃。臍腹大痛。下利鮮血。或黑臭水。小便不利。身熱大渴。六脈洪數。舌苔黃燥如刺。或紅刺如楊梅狀。當急治之。宜鮮生地二兩。生大黃五錢。淨銀花五錢。黃連一錢。黃芩、丹皮、赤芍各錢半。生甘草五分。清之下之。

邵評︰此火毒熱邪。直入腸胃而傷血絡之正法。

疫邪傳裡。目赤面紅。六脈洪大。舌黃燥刺。此熱毒傳遍三焦。經絡閉塞。榮衛不通。以致汗不得出。 不得透。大熱煩渴不解。宜三黃石膏湯。去黃柏。加連翹、銀花、牛蒡子。表裡兼解之。俾汗 並透而解。妙在麻黃、石膏。

邵評︰疫邪自表入裡。先在陽明氣分。若上中下三焦表裡俱有熱邪。氣血經絡不通。表間抑遏。與汗均不外達。熱伏於裡而燔灼。必用此方解表清裡。宣通上中下三焦熱邪。汗出 透而愈。

若遇天時亢旱。熱疫流行。毒蘊三焦。目赤舌絳。 疹丹赤。汗出津津。陽明血熱便閉。宜涼膈散。去芒硝。加鮮生地、牛蒡子、人中黃清之。

邵評︰天旱熱毒而成疫。三焦均受。邪熱入營。而陽明熱實也。宜清膈間邪熱。此條邪在中上二焦。熱侵營分。而陽明熱實。上條表裡同治。此宗心營肺衛。分三焦治法。

疫邪發於歲荒之後。凡流離飢民。無不一病即死者。由於勞役飢寒。脾胃早傷。雖感微邪。亦不禁也。故治此者。須調補脾胃為主。補中益氣、六君子之類。微加表藥治之。

邵評︰中虛受邪。正氣不能勝邪。每多邪陷正脫。故必補正以托邪。正氣充複。邪自外達耳。

凡遇疫症。診得右關脈虛大或軟弱者。即中氣虛也。當補以汗之。補中益氣加羌活、紫蘇。如診得寸軟尺遲者。此營衛兩虛之症也。當以歸 建中東加防風汗之。

邵評︰此條營衛虛而受邪。

凡治虛症。宜外邪輕可治。若外見重症。而脈虛細無神者死。

邵評︰正氣大虛。不能勝邪。則死。

凡治虛症。詳於景岳瘟疫門汗、補、溫、清、吐、下六法中。須閱之。(以上諸條系新法前三條實症後三條虛症)

邵評︰景岳論治虛症。最為詳細。宜參考之。

疫邪吸穢濁入手經宜逐穢解毒

六氣之外。另有一種癘氣。乃天地穢惡之氣。都從口鼻吸入。直行中道。流布三焦。 非比傷寒六經。可汗可下也。嘉言先生以逐穢為第一義。上焦如霧。升而逐之。中焦如漚。疏而逐之。下焦如瀆。決而逐之。並以解毒兼之。營衛既通。乘勢追拔。勿使潛滋。此喻氏心法也。葉天士先生謂疫邪從口鼻吸入。上焦心肺先受。如喉啞喉痛口糜舌燥者。先入於肺也。漸至神昏舌絳者。邪由肺系干於心包絡也。故初病喉痛舌燥。最怕竅閉神昏。先生立法。清解中必佐芳香。宣竅逐穢。如犀角、銀花、菖蒲、鬱金之類。兼服至寶丹。以有靈之物內通心竅。搜剔幽微。又謂吸入疫邪。三焦均受。由衛及營。久則血分漸瘀。邪與三焦相溷。愈熱愈結。理宜鹹苦大製之法。然恐性速。直走下焦。仍用輕揚理上。加金汁、銀花露之類。此又先生法中之妙法也。

邵評︰邪由口鼻吸受。其氣先入肺衛。次者遞傳心營。甚至逆傳心包。從上焦而及中下二焦。

當從心營肺衛。宗三焦立法。從手經施治。若自肺而入陽明胃中經腑者。可同傷寒用足經藥施治。凡溫熱暑疫等症。皆當如是。所謂與傷寒治法始異而終同也。惟治疫之法。當釐清上中下三焦。用芳香逐穢解毒開泄之劑。是第一要旨。

又評︰凡病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邪入心營肺衛。尚在上焦。至入於血分。則邪干下焦矣。故曰三焦相溷。若直走下焦。與包絡中結邪不相干涉。故仍主輕揚清上。而佐以鹹苦之味。兩相兼顧。此疫邪入手經。與前列之症不同也。

疫邪入上焦 如口糜、丹疹、喉啞、咽痛。舌苔紅中間白。或白中兼紅。此邪在肺與包絡也。宜犀角、鮮生地、元參、連翹、石菖蒲、川鬱金、牛蒡子、射干、銀花、人中黃之類。

邵評︰此邪由肺衛而入心營。尚未傳入包絡。包絡有邪。必神昏譫語。如下條之見象也。此是營衛交病。用泄衛透營兩解之劑。

疫邪入膻中 如見舌苔鮮紅。神昏譫語。或發丹疹。或兼喉痛。疫邪逆傳膻中也。 非比傷寒客邪。無庸發散。亦非停滯裡症。無庸消導。治當清血絡以防內閉。大宜解毒逐穢。宣竅開閉。如犀角、連翹、元參、生地、銀花、人中黃、川鬱金、石菖蒲、西黃、琥珀之類。兼用至寶丹。

邵評︰此與傷寒表裡之邪大相懸絕。治法大異。此清血絡而開閉宣竅逐穢之法。治溫熱暑疫邪入包絡之要旨。不獨疫症然也。

疫邪遍三焦 疫癘穢邪。從口鼻吸入。分布三焦。久則血分漸瘀。其邪愈深。其熱愈結。當以苦鹹之製。仍是輕揚理上為治。加犀角水、銀花露、白金汁、西瓜翠衣、栝蔞皮、黑元參之類。(以上參葉案)

邵評︰邪從上受。先肺衛。次心營。此邪在上焦。至入於血。則邪干下焦矣。故曰邪遍三焦。邪愈深入。則熱結而不能外泄。用鹹苦以清下焦血熱。仍佐輕揚清上之劑。則三焦同治矣。此鹹苦清血之味。餘俱輕清上熱。為治疫遍三焦之良法。

吳又可法(摘要)

凡瘟疫如見舌苔白如粉者。其邪已入膜原。汗之必不解。當用達原飲。以透膜原之邪。看兼何經。加入引經表藥。如兼太陽加羌活。陽明加葛根。少陽加柴胡。如舌苔薄而不濃。脈不甚數者。感之輕也。可從汗解。如感之重者。舌苔必濃。脈必數。縱服藥。邪必內陷。但看舌苔漸漸黃燥。此邪漸入於胃也。前方加大黃下之。若脈洪長而數。汗大出。此邪適離膜原。初入陽明。白虎証也。舌上純黃燥刺。又兼裡症。此邪已入胃腑。承氣湯選用。

邵評︰邪從口鼻而入。直行中道。而入膜原。故舌苔白如敷粉。膜原者。脾與胃以膜相聯。乃脾胃之半表半裡。附近於胃。疫邪先入膜原。最易陷入於胃。如從表達。亦從三陽經外出。故加三陽引經藥。

疫症有兩三日即離膜原者。有一旬半月不傳者。有初得之。四五日厭厭聶聶。至五六日。陡然勢張者。

疫邪為病。有從戰汗解者。有從自汗盜汗不解者。有無汗竟歸於胃者。有胃氣壅抑。必從下後而得戰汗解者。有汗解未盡。越三四日複熱者。有發黃因下而複熱發者。有竟從發 而愈者。有裡症急。雖得 。不愈者。

疫毒甚者。日有三變。初起一二日。舌苔白如粉。早服達原飲一服。午後舌變黃色。胸膈滿痛。大渴煩躁。此毒邪傳裡也。前方加大黃下之。煩躁稍減。傍晚複加煩躁大熱。通舌變黑刺。鼻生煙煤。此毒邪最重。複合聚於胃。急用承氣湯下之。至夜半熱退。次早苔刺如失。此數日之法。一日行之。因其毒盛變速。故用藥不得不緊。設用緩藥。必無救矣。每見瘟疫二三日即死者。皆此類也。

邵評︰下後稍緩。至夜複熱。其勢更甚。熱而成實。灼傷肺胃津液。故舌黑刺而鼻煙煤。邪毒甚也。熱實胃腑。故用承氣急下之。使邪毒從下而解。若一日數變。用藥亦一日行數日之法。蓋病變極速。治法亦急。所謂急病急攻也。失治則液涸邪秘而死。

疫病失下。自利純臭水。晝夜十數行。口燥、唇乾、舌裂。腹滿硬痛。此熱結旁流也。急以承氣下之。以去宿垢。其利自止。若胃熱失下。郁而為黃。熱更不減。搏血為瘀。故經氣不為熱瘀郁。不致發黃。熱邪不乾血分。不致蓄血。若同受其邪。則發黃而兼蓄血。非蓄血而致發黃也。但蓄血一行。熱隨血走。黃隨熱泄。故治黃茵陳蒿湯。治蓄血桃仁承氣湯。去桂枝、甘草。加丹皮、歸尾、赤芍。

邵評︰胃中熱鬱不得泄越。則發黃。熱甚血瘀。則蓄血。此邪熱入於中下兩焦所致。至辨發黃與蓄血。當察其小便。若小便不利。則熱鬱膀胱而發黃。若小便自利。則熱瘀血分而蓄血。如此辨治。萬無一失。治黃、滲濕清熱而通下。治蓄血、消瘀清熱而破血。

卷四 瘟疫九傳

但表不裡

疫之傳有九。然亦不出表裡之間而已。但表不裡者。其証頭疼身痛發熱。而複凜凜。內無胸滿等証。穀食如常。此邪傳外。由肌表而出。或斑消。或汗解為順。輕劑可愈。有汗出不徹。而熱不退者。宜白虎湯。或斑出不透。而熱不退者。宜舉斑湯。有斑汗並行。而並不透。合用煎湯。

但裡不表

但裡不表者。惟胸膈痞悶。欲吐不吐。吐而不快。宜瓜蒂散吐之。若邪傳裡之中下二焦。則心腹脹滿。不吐不嘔。或燥結便閉。或熱結旁流。或熱結下利。或大腸膠閉。 並宜承氣輩。有裡而再裡。或至於三。皆依前法。

邵評︰吐下未淨。複聚於中。故曰裡而再裡。至三里之症。少有也。

表而再表

表而再表者。所發未盡。膜原尚有隱伏之邪。故三四日後。依前發熱。脈洪而數。及其解也。斑者仍斑。汗者仍汗而愈。至於三表者。亦稀有也。

邵評︰瘟疫之邪。由膜原達表。或 或汗之表。表邪化而膜原尚有未盡之邪。複出於表。故曰表而再表。此與傷寒先表後裡之治迥別。須使出表之邪。仍從 汗而解。至三表之症。實罕見焉。

表裡分傳

表裡分傳。始則邪氣伏於膜原。尚在半表半裡。二証俱見。必先通其裡。令裡邪去。 自能達表。或斑或汗。隨其性而升泄之。病退而熱未除者。膜原尚有未盡之邪也。 宜三消飲調之。若分傳至再至三。未之頻見。照前同治。

邵評︰疫邪自口鼻吸受。直行中道。流布三焦。伏於膜原。為半表半裡之界。邪在於此。或表裡分傳。表裡二症同見者。治宜先通其裡。裡通則表達。與傷寒先表後裡之法大異。從表解者。或 或汗兩門。隨症治之。膜原之邪。未能盡傳。表裡症並見者。用三消飲內外並解之。若分傳再三之症。亦屬稀少。治法同前。

再表再裡

有再表再裡。或再表裡分傳者。醫家不解。反責病患不善調養。以致反複。病家不解。反咎醫師疏於救治。彼此歸怨。胥失之矣。不知病勢之當然。其氣性如此。

邵評︰疫症是穢濁之邪。不正之氣。伏膜原而布三焦。其邪之或結或開。或表或裡。本無一定。故多表而再表。裡而再裡。表裡分傳再見之症。此病情之傳變不常。邪氣之聚散無定。乃病勢之當然。非關調治之失宜。然必病者元氣不虛。方可隨症施治。若虛弱之體。恐未能當此纏擾耳。疫症之外。若風寒溫暑濕熱諸病。則鮮如此見症也。

先表後裡

先表後裡者。始則但有表証。而無裡症。宜達原飲。有三陽經症者。加三陽經藥。繼而脈大而數。自汗而渴。邪離膜原。未能出表。宜白虎湯辛涼解散。邪從汗解。脈靜身涼而愈。二三日後。或四五日後。依然發熱尚宜達原飲。至後反加胸滿腹脹、不思穀食、煩渴等証。加大黃下之。

邵評︰邪從口鼻吸受。先由肺入。肺主皮毛。則先見表症。有頭疼身痛發熱凜寒之象。用達原飲以宣其邪。三陽者。太陽陽明少陽也。故太陽加羌活。陽明加葛根。少陽加柴胡也。

先裡後表

先裡後表者。始則發熱。漸蓋理証。下之便愈。後複發熱。反加煩疼。身重脈浮者。宜白虎湯主之。不得汗者。津液枯竭也。加人參。覆杯即愈。

邵評︰瘟疫自口鼻而入。直行中道。伏於膜原。膜原為半表半裡。其邪自內出外。故有先見裡症。可先下之。下後裡通。邪漸出外。在陽明之經。故見煩熱脈浮身疼重之症。再用白虎湯以清之。不得汗者。正虛液竭。白虎加人參。以扶正達邪。若大汗大下後。表裡之証悉去。繼而一身盡痛。身如被杖。脈沉細者。此汗出太過。

陽氣不周。骨寒而痛。非表証也。此不必治。二三日後陽回自愈。

邵評︰汗下之後。表裡之症雖去。而津虧氣弱。不能營養筋骨脈絡。故痛如被杖。用藥宜養營和陽之劑。

又評︰瘟疫與傷寒大異。傷寒不可早下。瘟疫有先裡後表之症。故可先下。下之裡通而表達。蓋瘟疫之邪自內達外。與傷寒先表後裡之治不同法。此瘟疫傷寒分涇渭處也。

表証偏勝

表証偏勝者。膜原之伏邪發時。傳表之邪多。傳裡之邪少。當治其表。裡証兼之。

邵評︰膜原附近於胃。為表裡之分界。邪伏膜原。出表者多。入裡者少。則表証偏勝。乃七表三里之候。當先治表。而略兼治裡。

裡証偏勝

若裡証多而表証少。但當治其裡。而表証自愈。

邵評︰膜原之邪。入裡者多。出表者少。則裡症偏勝。乃七里三表之候。但治其裡。裡通。則邪外出而愈。

大頭瘟

即大頭天行。宜普濟消毒飲。

邵評︰風熱濕濁。擾亂清陽之境。故傷高巔之上。從上越者生。下行者死。初起寒熱體重。頭面腫痛。或紅或紫。或青或黃。目不能開。咽喉不利。不速治。十死八九。甚者砭針刺之。如大便硬。加酒蒸大黃三錢緩下之。若額上面部腫赤者屬陽明。本方加石膏。耳之上下前後並額旁紅腫者屬少陽。本方加柴胡、花粉。項下耳後赤腫者屬太陽。本方加荊防、羌活。蓋大頭瘟腫赤之處。分三陽經部位。故藥亦分三陽經加法。但邪在上焦。藥宜輕清。頻進而緩服。急則過其病所矣。

捻頸瘟

頭與咽中腫脹。喉痛。聲不出。即蝦蟆瘟。宜荊防敗毒散。

邵評︰邪傷上焦。蘊於肺胃。喉痺失音等象。較大頭瘟之腫在肌表者。更深一層矣。此症邪干肺胃。當用射干以發肺邪。石膏以瀉肺熱。犀角以解胃毒。大黃以疏胃壅。方為正治。此方先用羌活、獨活、荊芥、防風、柴胡、前胡。燥烈而專達表。與穢邪之在上焦肺胃者。似不相值。須斟酌用為妥。

瓜瓤瘟

胸高而起。嘔血如汁是也。生犀飲。

邵評︰此邪在中焦而血熱受傷。疫毒深重。故以清營解毒為治。

楊梅瘟

遍身紫塊。忽然發出。霉瘡是也。刺塊出血。宜清熱解毒。人中黃丸。

邵評︰此症毒瘀血分。人中黃丸用蒼朮之燥烈。專走氣分。防風之辛散。專走肝經者。似為未合。當加銀花等解毒之品。並當宣通血分為妥。若清熱解毒湯用羌葛、升麻。皆是軀殼之藥。不能疏通三焦。瘟疫諸症。俱當從上中下三焦治。不當以表裡為界也。人中黃丸之蒼朮。雖芳香逐穢。未免燥烈太甚。宜酌用之。

疙瘩瘟

發塊如瘤。遍身流走。旦發夕死者是。用三棱針刺入委中三分。出血。服人中黃散。

邵評︰疙瘩一症。崇禎十六年京城大盛。患者有頃刻即死。其治法與此同。載見說鈴。同時有羊毛瘟。起病必有紅點在背。挑破。中有羊毛一縷。無得活者。死有數百萬。當博求千金方、外台秘要、聖濟總錄等書。或有治法。

絞腸瘟

腸鳴。腹痛。乾嘔。水泄不通者。是也。探吐之。宜雙解散。

邵評︰此症上下格拒。閉結不通。急急探吐。吐則氣通。或有生機。然此濕毒多郁於下焦。與乾霍亂相近。金匱備急丸亦可用。

軟腳瘟

便清泄白。足腫難移者。是也。即濕溫症。宜蒼朮白虎湯。

邵評︰濕熱伏於下焦。脾不營運。用蒼朮白虎以清濕熱。此與上條同是邪在下焦。上條是寒濕。帶中焦症。此條溫熱。純是下焦症矣。

瘟疫脈候(附錄)

凡瘟疫脈洪大滑數。而數中兼緩者可治。緊數甚者難治。

邵評︰瘟疫是陽症。洪大滑數是陽脈。更兼緩。是有胃氣。故可治。緊則無胃氣。故難治。

身大熱。而脈沉澀細小。足冷者危。

邵評︰大熱是陽邪。沉澀細小為陰脈。陽病見陰脈。故危。足冷者。邪盛而陽衰也。 瘟病四五日。身熱腹滿而吐。脈細而弦強者。十二日死。

邵評︰瘟病四五日。邪已入裡。腹滿而吐。病在脾胃。身熱脈細。陽症見陰脈。弦強是邪盛而無胃氣。故死。

瘟病二三日。頭痛腹滿。脈直而疾者。八日死。

邵評︰病起二三日。表裡症俱見。脈見直而疾。是邪盛而正衰。故死。 瘟病八九日。頭身不痛。色不變而利不止。心下堅而脈大者。十七日死。

邵評︰病至八九日。邪去表而入裡矣。利不止而心下堅。是虛邪結。其脈反大。久病脈大。則為病進。正虛邪盛。遷延必死。

又評︰此種瘟疫。是天行之癘氣從口鼻而入。風熱與濕濁熏蒸。其氣流布三焦。 在上焦者。為大頭瘟、捻頸瘟。在中焦者。為瓜瓤瘟。楊梅瘟、疙瘩瘟。在下焦者。為絞腸瘟、軟腳瘟等症。治法當宗河間三焦立論。分心營肺衛。用手經辛涼之藥。清熱解毒。是為正治。不可用傷寒表裡分界。而用足經辛溫發散之劑也。所列諸方。學人以意參之可也。

暑証(中同合參)

按暑與 。皆日氣也。不必分屬。動而得之為中 。靜而得之為中暑。其說出自潔古。後人因之。未可據為確論也。蓋動靜不過勞逸之分。既均受暑治法不甚相遠。至於陰暑。尤宜速辨。夫當盛暑之時。炎火若炙。靜處深堂大廈。正以避暑。不近烈日。炎暑何來。即膏粱深處。亦有中暑之症者。蓋不能無冒暑應接。正在動中得之耳。此靜中之動。即潔古所稱靜得之暑也。若乃納涼於水閣山房。或感冒微風。或靜夜著涼。此外受陰寒。遏其周身陽氣。以致頭痛惡寒。膚熱無汗等症者。當以辛溫之劑微微表散。至若浮瓜沉李。冷水寒冰。以傷胃中之陽。又當溫中散寒。此乃暑月感寒之症。不得以陰暑名之。然以辛溫治陰暑。其弊在命名。若薛氏以溫熱之品治中 。則貽害不淺矣。竊假為辨正。以免後學之惑。

邵評︰暑與 二者。皆炎天熱日之氣也。夏月火土當令。天之熱氣下。地之濕氣上。濕與熱蒸。 或成暑氣。暑者。熱之兼濕者也。故曰暑必挾濕。至於 。單是炎天火熱之氣。不夾濕氣在內。乃夏天令火之邪為 。故奔走於赤日之中而中 也。治 只用白虎黃連。清其火熱。與治暑之兼用濃朴、滑石。

辛香滲泄之法不同。如此分別。未知是否。若陰暑二字。尤屬不通。夏天炎火之令。爍石流金。何陰之有。即使陽氣素虛之人。每處夏月。陽氣盡浮於肌表。其人中陽虛弱。或外受涼風。內傷生冷而病者,此暑天受寒。因暑而自致之病。非陰暑為病也。暑為陽邪。從無陰暑之名。故特辨之。至暑 同是熱氣。豈可以動得靜得而分屬耶。推其意。豈以 為陽而暑為陰。故以動靜之陰陽而分屬之耶。陰暑之名一立。貽誤後人。實非淺鮮。惟納涼而外受風邪。夜間著涼。此是夏月之風寒。人感受之。

著於肌表。遏其表之陽氣。以致惡寒頭痛。身熱無汗之表症發現。此是夏月感冒風寒。非暑症也。乃因暑而自致之病。故用辛溫散邪之藥。以疏通其表間之陽氣。與治暑無涉也。多食生冷寒物。內傷脾胃中陽。以致吐瀉霍亂肢冷汗泄等見症。因夏月陽氣外浮。中陽虛弱。寒冷傷中。亦非暑病。是因暑而自致之病。故用溫中散寒。以扶脾胃之陽。與治暑亦無涉也。古人大順散等方。是治夏月著寒之症。非治陰暑之方。至於以溫熱治中 。真是抱薪救火也。

暑傷氣分 凡吸入致病。上焦氣分先受。舌白邊紅。嘔惡煩渴。咳嗽喘急。二便不爽。脈右大者。此暑邪阻於上焦氣分也。宜杏仁、石膏、半夏、濃朴、梔皮、豆豉、鬱金、竹茹之類。如熱邪內迫。肺氣鬱閉。而致胸中脹悶者。宜梔子豉湯。加枳實、川鬱金、杏仁、半夏、白蔻、滑石、連翹、蔞皮、黃芩之類。

邵評︰暑熱由口鼻吸受。先傷上焦氣分。邪留肺胃。邪在肺則舌白邊紅者。熱也。 胃熱則嘔惡心煩。肺火盛則咳。氣不降則喘急。大小便不利也。

暑襲肺衛 如身熱頭脹脘悶。咳嗆不已者。此暑邪外襲。干肺衛也。宜清上焦。甜杏仁、滑石粉各三錢。香薷七分。白蔻五分。通草一錢五分。絲瓜葉三錢。如暑風外襲肺衛。氣阻發熱。畏風頭脹咳嗆。防作肺瘧。宜香薷、杏仁、桔梗、連翹、六一散、絲瓜葉。

邵評︰邪鬱上焦。肺不宣降。則頭脹咳嗆。身熱脘悶。此邪在衛分也。衛分不解。則入氣分。氣分不解。則邪傳中焦。而入營分。營分不解。則邪傳下焦。而入血分矣。三焦俱受。營衛均病。甚至逆傳包絡。邪入膻中。而邪閉正脫之症見矣。故邪初在衛。先用辛香以開泄上焦為主。如暑邪挾風。襲入於肺。肺主皮毛。故亦為之表。邪在於衛。表氣不宣。暑風鬱蒸發熱。衛氣被邪抑遏。則微惡寒。寒熱似瘧。而畏風咳嗆。此是暑瘧。與少陽足經之瘧大異。當從手經施治。宣泄肺衛之暑邪。

肺傷痰喘 暑風熱氣傷肺。身熱痰嗽而喘。宜桑杏、連翹、石膏、淡竹葉、橘紅、栝蔞皮、苡仁、蘆根之類。喉痛。加射干、牛蒡。小水不利。加六一散。頭脹。加鮮荷葉。

邵評︰此條暑風入肺。肺有痰濁。痰熱傷肺。肺升不降而喘嗽。治宜宣泄上焦。清化痰熱。

如暑濕傷氣。午後痰喘更加者。肺先受病也。亦宜清理上焦。為無形氣分之治。如蘆根杏仁、蔞霜、苡仁、橘紅、川貝、西瓜、翠衣、通草、茯苓皮之類。

邵評︰暑必挾濕。暑先入上焦。與痰熱先傷肺氣。故痰喘加於午。而化痰滲濕。用輕藥以開泄上焦無形之肺氣也。

暑濕傷胃 凡身熱。中焦痞滿。不飢不納。二便不爽。此暑熱傷於中焦氣分。熱痰聚胃所致。宜苦辛泄降。半夏瀉心。去甘草、乾薑。加杏仁、枳實。

邵評︰邪自上焦而至中焦。由衛分而入氣分。上焦主肺。中焦主胃。病則痞滿。不飢不納。是暑熱濕痰伏於中焦氣分。胃氣不得宣行也。宜苦辛開痞。宣泄中焦氣分治之。

暑入營分 凡身熱。心煩面赤。舌絳神呆。夜寐不安。此暑邪入心也。辰砂、六一散、加川鬱金、川連之類。或犀角尖、鮮生地、石菖蒲、川鬱金、連翹、銀花之類。

邵評︰邪由肺衛而入心營。邪入漸深矣。心主血而藏神。營熱則傷神。神呆而寐不安也。當清熱以開泄其邪。使邪從肺達為妥。否則熱灼陰傷。邪入下焦血分。有陰涸邪陷之危。亦有逆傳心包。邪熱內閉。為內閉外脫之症耳。

暑入膻中 如暑邪初傷氣分。發熱口渴。失治則邪傳膻中。舌形絳縮。小便赤澀。鼻煤裂血。耳聾神昏。此邪由氣分蔓延及血分。最怕內閉外脫。急用犀角尖、石菖蒲、川鬱金、鮮生地、銀花、連翹、元參、西黃之類。

邵評︰暑邪由口鼻吸入。先傷上焦肺衛。肺內膜與心包絡膜相連。心在肺下。其道最近。故極易傳入心包。且心為君火。心包為相火。暑為相火行令之邪。同氣相求。其入心包尤易。即陳無擇所謂暑喜歸心是也。邪入營分。而至逆傳心包。則元神傷耗。陰血涸竭。邪熱深入宮城。每多內閉外脫。急用清心達邪芳香開閉一法。如用牛黃清心丸、至寶丹、紫雪丹等。然亦十不救一矣。

暑入陽明 凡大熱大渴。乾嘔唇燥。舌苔黃濃。六脈洪數。此暑邪入於陽明也。黃連香薷飲及益元散。大熱大渴大汗者。白虎湯。

邵評︰暑邪在上焦肺衛。不傳心營。而傳入陽明之經。見症熱渴乾嘔。脈洪數而舌苔黃濃。此邪在中焦陽明胃經症也。汗少者。用黃連香薷飲。熱渴而大汗者。白虎湯。蓋邪入陽明。無所複傳。以陽明為中土萬物所歸也。然邪入陽明。有在經在腑之分。在經宜清。在腑當下。皆以救液逐邪為務。蓋陽明主津液所生病。病在陽明。津液涸竭。則邪陷氣脫而死。或可遷延二候四候。非若邪入心包。直犯宮城。元神無所歸束。外散而亡。每在一候二候。邪內閉而正外脫也。

暑入膜原 暑穢從口鼻吸入。結於膜原。則必脘悶寒熱。治宜清疏募原。如廣藿梗、川鬱金、檳榔、濃朴、草蔻、青皮、滑石、連翹、紫蘇、黃芩之類。

邵評︰暑濕穢邪從口鼻吸受。直行中道。流布三焦。結於膜原。膜原附近於胃。為半表半裡之界。故見症寒熱如瘧。實非瘧也。與少陽之半表半裡大為不同。故仿達原飲意。用辛香溫化之藥。以達膜原暑穢之邪。

暑入厥陰 凡四肢不熱。中心如焚。舌灰黑。消渴。心下板實。嘔惡吐蛔。寒熱似瘧者。此暑邪陷於厥陰也。病勢最危。治宜酸苦泄熱。扶正祛邪。須人參、枳實、川連、乾薑、黃芩、白芍、椒梅。

邵評︰此暑熱乘虛而陷入於足厥陰肝經也。厥者。盡也。陰盡則陽生。木中有相火。故外不熱而內如焚。火灼津傷。故渴而且消。蟲為風木所化。熱盛生風。木邪犯胃。則嘔而吐蛔也。邪結不開。則心下板實。肝與膽為表裡。故寒熱如瘧。邪陷至陰。症勢危險。厥陰見症。多寒熱錯雜之邪。故藥亦須寒熱並用耳。 暑毒入腸 如冒暑飲酒。引暑毒入於腸內。酒與暑並。大熱大渴。小便不利。其色如血。五苓去桂。加川連、銀花、滑石。

邵評︰暑為陽熱之邪。酒性大熱而有濕。冒暑飲酒。兩熱相並。入於小腸。火府不宣。故大熱大渴。而小便赤如血也。此熱結下焦。而小水不利。用利水清熱之劑以治之。

伏暑內發 凡潮熱。汗出不解。煩渴嘔惡。胸痞。舌苔白。帶灰黑。小溺赤澀。或自利。此伏暑內發。三焦並受。治宜清理上中為要。如滑石、杏仁、通草、橘紅、半夏、濃朴、川連、鬱金、黃芩之類。

邵評︰人受暑熱。棲伏三焦腸胃之間。久久而發者。為伏暑。夏不即發。有至秋而發者。亦有至霜降後發者。其發愈遲。則邪伏愈深。而病愈重也。惟伏暑見症。三焦俱有。或吐瀉霍亂。似瘧非瘧。或竟成瘧利等症。蓋暑必挾濕。為粘膩之邪。留伏於裡。最為淹牽。治宜宣泄肺胃。清暑滲濕。理分三焦為主。

暑邪成瘧 頭痛脘悶。舌白而干。四肢麻痺。脈左勁右濡。寒熱不止。此暑邪入裡。蒙閉清竅而瘧作也。治宜清理上焦。如連翹、滑石、杏仁、川鬱金、淡竹葉、半夏、蔞皮、貝母之類。

邵評︰暑從口鼻吸受。先入於肺。挾內有之痰濕。而成瘧疾。雖有頭痛寒熱見症。 左脈見勁。此非表邪發瘧。乃是邪蘊於肺胃。痰熱上蒸。蒙閉清氣而作瘧也。與少陽之風寒發瘧者不同。治宜清理肺胃暑熱。化痰滲濕之劑。

傷暑兼感寒 小暑後。先觸暑邪。複感寒邪。而病身熱頭痛。惡寒煩渴。無汗。或自汗。脈虛數。舌苔白者。此屬傷暑後複感寒。邪在肺胃間也。宜紫蘇、薄荷、香薷、青蒿、滑石、濃朴、通草之類。腹脹加枳實、腹皮。挾食加楂肉、青皮。舌黃乾嘔。加薑製川連。

邵評︰先受暑邪。後感秋寒。抑遏肌表。其症身熱煩渴自汗。暑邪也。頭痛惡寒無汗。表寒也。是肺胃先受暑熱。表複外感寒邪。表裡俱病。當內清暑邪。外散表寒為治。勞役辛苦之人。日間冒暑。夜間乘涼。而病頭痛寒熱如瘧者。六和東加減和之。

邵評︰中氣虛弱。內暑熱而外寒涼。表裡均病。故有寒熱頭痛等見症。體虛挾邪。以扶正清暑散寒為治。

冒暑兼停飲 有因暑熱而飲涼水太多。以致水停心下。遏伏暑邪。証見大熱煩渴。胸膈痞悶。或兼喘急。小水不利。或身重疼痛。右脈微弱。仲景用一物瓜蒂散吐之。如用五苓去朮。加紫蘇、濃朴、通草、散而利之。亦解。舌黃燥者。加入製川連。

邵評︰此水邪鬱令火。而為中 之症。由夏令火熱。以水灌洗而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仲景用一物瓜蒂散。以去上焦之水。飲水太多。停於心下。遏伏暑邪。則熱渴煩痞。火氣上逆於肺。則喘急而小水不利也。冷水閉汗濕而滯陽氣。故身重疼痛。暑傷元氣。則右脈微弱。以飲冷水灌冷水。俱鬱遏陽氣。所謂形寒飲冷則傷肺也。用瓜蒂以去上焦水飲。則肺氣通行而水自散矣。後人用五苓散加減。亦通陽利水之治耳。舌黃燥。其邪已入中焦。陽明胃熱。故加川連。

冒暑兼傷冷 有因傷暑口渴。恣食生冷瓜果。以致寒包暑邪。宜六和湯。去人參、扁豆。加楂肉。

凡胸腹悶痛。舌苔中白邊紅。氣口脈微弱。而身大熱者。此即寒包暑之暴症也。若緩發。非瘧即痢矣。

邵評︰暑為陽邪。熱灼津虧。則多口渴。渴則飲冷。恣食瓜果生冷。傷脾胃中陽。鬱遏陽氣。以致暑不能外出。此因暑而自致之病。非暑傷也。蓋冷物滯於中宮。陽氣不得伸越。故胸腹悶痛。舌苔中白邊紅者。寒抑熱邪也。中虛邪滯。則脈微弱。身大熱者。暑也。寒鬱暑邪。用六和湯和中消邪。加楂肉以化冷物之積。

暑挾濕 凡暑必挾濕。濕為重濁之邪。暑乃熏蒸之氣。熱處濕中。濕熱相蒸。阻於氣分。當治在手太陰。若治不中 。其邪無處發泄。則漸走營分。侵入血中。其症神昏譫語。舌色絳赤。或咯痰帶血。若上蒙清竅。則耳聾無聞。上焦不解。蔓延中下。則胸腹板悶。二便不利。即為濕溫重症。 治當急清三焦。如滑石、石膏、寒水石、杏仁、銀花、竹茹、枳實、通草、金汁之類。嗣用犀角、連翹、銀花、鮮地、元參、川貝、知母、淡竹葉、綠豆皮之類。清營分以養胃陰。

邵評︰天之熱氣下降。地之濕氣上騰。則蒸而成暑。故暑必挾濕。鬱蒸化熱。先入上焦。肺衛。故治在手太陰肺經為先。治不合法。衛分之邪不解。則入於氣分。氣分暑邪不解。則漸入營分。營分不解。則入下焦血分。所謂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也。若邪入營不解。亦有逆傳包絡。神昏耳聾。機竅被蒙。而內閉外脫者。治宜清營達邪。芳香開閉為主。總之暑濕溫熱。先由上焦而遞傳中下焦。首在肺衛上焦。病屬氣分及營分。若傳中下焦。則入血分。而灼耗陰精。則為重症。故溫暑宗三焦立法主治。

暑挾痧 暑兼穢氣。從口鼻吸入。亦頭疼。惡寒。發熱。或手足指冷。脈沉伏。飽悶嘔惡。或腹痛泄瀉。治宜清暑兼逐穢。如廣藿梗、川鬱金、紫蘇、青蒿、濃朴、茯苓皮、滑石粉、連翹、草蔻、通草之類清之。有食加青皮、楂肉、枳實。

邵評︰夏令暑天。熱氣濕濁。蒸成穢惡瘴毒。謂之痧穢。人中其邪。先從口鼻吸入。適更受暑。留伏膜原。故有頭疼寒熱見症。邪阻氣機。陽不宣運。則有肢冷脈伏嘔瀉痛悶見象矣。治宜辛香逐穢。輕淡清暑。使其暑穢兩分。則邪解散而愈。如食滯中宮。加消食化滯之品。有觸暑穢。腹痛。誤飲薑糖湯而成霍亂。吐瀉不得。六脈俱伏。絞腸痛欲死者。此內閉也。外用放痧、提痧、刮痧、等法。內急以川鬱金、石菖蒲、西黃(另沖)川連、草蔻、藿香、木香、滑石、通草等投之。以開閉逐穢。

邵評︰薑與暑犯。糖與痧犯。誤飲薑糖湯。則邪壅滯中宮。上下格拒。揮霍撩亂。欲吐不吐。欲瀉不瀉。腹中絞痛。脈伏不起。邪內閉而為絞腸痧症。急用針刺提刮之法。以開泄其血絡機竅之氣為外治。內服芳香辛散之劑。以開閉逐穢。而散邪通氣也。如邪重不應。可服三物備急丸溫開之法。

暑挾食 凡頭痛背寒。發熱自汗。脈左虛右滑。畏食胸悶者。傷暑兼傷食也。宜藿香、濃朴、青皮、香薷、神曲、楂肉、枳實、麥芽、紫蘇、滑石之類。疏之清之。

邵評︰此清暑熱而消食滯之正法。

邪結下焦 暑濕合邪。鬱結下焦氣分。以致小腹硬滿。大便不下。舌苔白兼微黃。此下焦氣分結邪。勿以傷寒液涸便秘治之。宜豬苓、赤苓、滑石、通草、淡竹葉、晚蠶砂、皂莢子之類。以解下焦氣分之結。二便自通矣。

邵評︰暑濕合邪。暑輕濕重。注於下焦。而結在氣分。則少腹硬滿。氣不宣運。故大便不下。然小水亦未必流利。舌苔白而微兼黃色。濕多暑少之征也。濕阻氣機。二便不利。與傷寒液涸便結者大異。治以滲濕開氣之法。下焦鬱結之邪開化。則二便通行而邪自化矣。

動暑 行人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為中 。 即暑也。其証頭痛發躁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亦動。乃天熱外傷元氣。宜益氣清暑為治。按仲景云。太陽中熱。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東加人參主之。夫元氣為熱邪所傷。以致大熱大渴。汗出不已。故以人參益氣。石膏清暑。乃至精至當之法。何後人以東垣清暑益氣湯代之。吾恐暑邪正盛。升葛之升。朮之閉。寧不助邪增病耶。惟生脈散加石膏。可以代之。然形氣壯實者。只服六一散亦解。東垣此湯。乃治暑月濕熱傷氣。脾胃受病之緩症也。若以之治中暑。則謬矣。

靜暑 靜處高堂大廈之中。雖無暑氣。然偶或冒暑應接。亦能中暑。如迎賓送客。觀荷曝書之類。偶觸暑邪是也。更有斗室低樓。熱氣外逼。即靜處室中。亦能吸受暑邪。俱當以正暑治之。

陰暑 按方書以大順散治陰暑。非暑也。乃暑月所受之陰寒也。然大順散藥經炒熟。重用甘草。雖有杏仁下氣。皆主甘溫守中。並無散寒破結之能。即內傷生冷。外受陰寒。亦非所宜。至若無病之人。避暑山房水閣。過於貪涼。感冒微風。以致寒熱無汗。或頭疼惡寒發熱。是周身陽氣為寒所遏也。當從傷寒治。輕輕溫散可也。蘇薄、藿朴之類。如恣食瓜果。內傷生冷。以致腹痛吐瀉。脈沉遲。手足厥冷者。此即太陰中寒也。理中加藿香、濃朴主之。

陽暑 此即動暑。見前。(以上合參治法匯葉案暑症全書)

暑風 暑月病患忽然手足搐攣者。暑風也。香薷飲加羌防。嘔惡加藿香、陳皮、小便不利加二苓、澤瀉、滑石。有痰加半夏。渴易栝蔞。瀉不止加蒼朮。轉筋加木瓜。勢重者手足攣搐。角弓反張。如中惡狀。亦有先病熱。服表藥後。漸成風者。譫語狂呼浪走。氣力百倍。亦暑氣也。以寒涼攻劫之。兼解散化痰。

暑瘵 盛暑之月。火能爍金。不禁辛酒。脾火暴甚。勞熱躁擾。火動心脾。令人咳嗽氣喘。驟然吐血、衄血。頭目不清。膈中煩擾不寧。即童稚老夫。間有此病。昧者以為勞瘵。不知火載血上。非真陰虧損而為虛勞者比也。宜清暑涼血。如荷葉汁、鮮生地、元參、知母、石膏、鬱金、連翹、杏仁、象貝之類。

暑瘍 凡癰疽毒瘡。發熱有時。晡熱旦止。若夏月間。有患頭面外項赤腫。或腿足 腫。長至數寸。不能步履。人皆疑為瘡毒。但頭痛內躁。晝夜發熱不止。自與瘡毒異。宜清暑解毒。如川連、石膏之類。暑毒一解。其腫自消。亦無膿血也。

暑瘡 盛暑之時。有遍身發泡。如碗如杯。如李如桃。晶瑩脆薄。中含臭水。此濕熱之水。泛於肌表也。黃連香薷解毒湯之類。若口疳臭穢。涼膈散效。外用鮮蓮花辨貼瘡上。一周時平複。(以上四條出暑症全書)

濕症(合參)

張司農謂。暑邪之害甚於寒。因作暑症全書濟世。竊以為濕邪之害。更有甚於暑者。蓋盛暑之時必兼濕。而濕盛之時不兼暑。暑邪止從外入。而濕邪兼乎內外。暑邪為病。驟而易見。濕邪為病。緩而難知。凡處澤國水鄉者。於濕症尤宜加察焉。如外感之濕。著於肌表者。或從雨霧中而得。或從地氣潮濕中而得。或上受。或下受。或遍體均受。皆當以解肌法微汗之。兼風者。微微表散。兼寒者。佐以溫藥。兼熱者。佐以清藥。此外受濕邪之治也。如內生之濕。留於臟腑者。乃從飲食中得之。凡膏粱酒醴。甜膩濃味。及嗜茶湯瓜果之類。皆致內濕。治法不外上開肺氣。下通膀胱。中理脾陽為治。然陽體多成濕火。而陰體多患寒濕。又當察其體質陰陽為治。用藥之法。當以苦辛寒治濕熱。苦辛溫治寒濕。概以淡滲佐之。甘酸膩濁之品。在所禁用。前太陰新法內。已陳濕邪之概。茲特參濕邪之兼症。而以表裡三焦分治焉。若夫濕邪變幻之態。為病非一。當以雜症各門求之可也。

脾虛多中濕。一身盡痛為濕。有表有裡。有濕熱。有寒濕。有風濕。

濕痺 痺者。痺著不去也。論曰。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中濕。亦曰濕痺。其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此宜五苓散主之。發黃加茵陳。風濕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又曰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 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

頭中寒濕 濕家病。身疼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納藥鼻中則愈。用香瓜蒂一味為末。吹鼻中。黃水立下則愈。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以上述金匱)

表濕 關節疼痛。脈浮而濡。四肢痿弱。此濕邪在表也。小便利者。桂枝東加川羌、白朮等。微汗之。小便不利者。五苓散加減。

中濕 若關節重痛。浮腫喘滿。腹脹煩悶。昏不知人。脈沉而緩。或沉而細。此名中濕。宜升陽除濕湯。或白朮酒。

破傷濕 有破傷處。因澡浴。濕氣從瘡口入。其人昏迷沉重。狀類中濕。名破傷濕。宜白朮酒。

濕熱 脈濡細而數。發熱身痛。小水短澀。或身目俱黃。屬濕熱。宜五苓散。加生梔、黃柏、茵陳、秦艽。

寒濕 脈沉遲而濡。身無熱。但吐瀉。口不渴。小水清利。身痛重著。或手足腫痛者。為寒濕。宜分滲兼溫中。胃苓東加炮薑、木瓜。重者加附子。按論云。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者。此寒濕也。又云。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痛。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亦風濕兼寒也。

風濕 脈浮身重。不能轉側。自汗。或額上多汗。此乃先傷於濕。又冒風所致。宜微汗之。漬漬然似欲汗者。風濕俱去矣。大羌活湯。

濕痰 脈沉緩而滑。四肢流注。或項背強。恆見於肥白人。屬濕痰。宜二陳、二朮、桂枝、羌活等加減。

脾胃受濕。則沉困無力。怠惰好睡。須二朮為君。上部濕。蒼朮最烈。下部濕。升麻提之。外濕宜表散。內濕宜滲泄。濕盛身痛。羌活勝濕湯、平胃散之類。風濕相搏。一身盡痛。自汗者。防己黃耆湯。濕盛身痛。小便不利。體重發渴者。五苓散加川羌一倍。煎服妙。(以上諸條參治法匯)

濕著肌表 如發熱身痛。脘悶不渴。舌苔白膩。或汗出不解。此濕邪著於肌軀之表也。宜解肌滲濕。如桂枝、秦艽、紫蘇、二陳、濃朴、薑皮、茯苓皮之類。

濕留氣分 凡發熱身痛。汗出則解。繼而複熱。脈來濡緩。舌苔白膩。此濕邪阻於氣分。熱自濕中來。徒用清熱藥不應。宜茯苓皮、大腹皮、滑石粉、黃芩、通草、半夏、豬苓之類。以逐氣分之濕。熱自除矣。

太陰濕伏 凡身體沉重。不能轉側。四肢乍冷。目黃脘痞。自利。語言欲蹇者。此濕邪伏於太陰。以致脾陽不運而然也。宜健脾兼分利。茅朮、濃朴、茯苓皮、草蔻、菖蒲、廣皮、木瓜、澤瀉之類。如口內生白疳。而仍不渴者。此濕滯於中。氣蒸於上也。治在氣分。茅朮、米仁、豬苓、澤瀉、廣皮、桔梗、寒水石之類。如痞結胸滿。飲食不進。舌黃微渴。此濕熱傷脾也。宜瀉心法。半夏、茯苓、川連、濃朴、茅朮、通草。

濕熱內結 如寒熱腹滿。小便不利。此濕熱內結也。宜走濕清熱。茅朮、赤小豆、茵陳、茯苓皮、濃朴、黃柏、澤瀉之類。

酒濕傷胃 脘中食阻。痛而嘔吐。或目色金黃。此酒濕傷胃所致。宜以苦辛寒為治。半夏、枳實、薑汁、黃連、豆豉、茵陳之類。

濕兼痧穢 穢濕從口鼻吸入。則膜原先受。分布營衛。先嘔逆。次寒熱。頭脹身痛。小便不通。舌苔白膩。渴不多飲。當以芳香淡滲兼施。俾穢濕濁邪可以分消。宜廣皮、藿梗、鬱金、茅朮、米仁、茯苓皮、豬苓、大腹皮、石菖蒲、通草。

濕熱兼穢 暑濕兼穢氣。都從口鼻觸入。必由膜原以走中道。踞募原。則寒熱交作。走中道。則不食不飢。口渴舌黃。胸痞腹脹。治宜清熱開鬱。兼芳香逐穢。梔豉湯。加藿香、川鬱金、白蔻、枳實、製連、蔞皮、桔梗之類。若小水不利。加赤小豆、赤茯苓之類。腹脹甚。加濃朴、大腹皮。

濕熱為痺 外受濕熱之邪。內進甜膩之物。則濕聚熱蒸。蘊於經絡。寒戰熱熾。骨骱煩疼。舌苔灰膩。面目痿黃。此濕熱入於經絡為痺也。濕家忌汗。宜苦味辛通為治。防己、杏仁、滑石、半夏、米仁、連翹、山梔、野赤豆皮、路路通之類。更有暑濕風邪混雜。阻於氣分。氣不主宣。右肢若廢。頭脹胸痞。法當通陽驅邪。

杏仁(三錢) 生米仁(三錢) 桂枝(五分) 濃朴(一錢) 半夏(一錢五分) 漢防己(一錢五分) 白蒺藜(二錢) 片薑黃(一錢)

三焦濕鬱 發熱後。神識漸昏。小腹硬滿。大便不下。此暑濕氣蒸。彌漫三焦。乃諸竅阻塞之兆。氣分結邪。忌用滋膩。須桂苓甘露飲法。茯苓、豬苓、滑石、寒水石、晚蠶砂、皂莢子去皮。(以上參葉案)

濕溫

夏月頭疼妄言。自汗。身不甚熱。兩脛逆冷。四肢沉重。胸腹多汗而滿。其人先傷於濕。因而中暑。其脈陽澀或弱。陰小而急。不可發汗。汗之名重 。必死。汗多者。白虎東加桂枝。汗少者。白虎東加蒼朮。或概用蒼朮白虎湯。(述古)

按濕溫症。因長夏每多陰雨。得日氣煦照。則潮濕上蒸。襲人肌表。著於經絡。則發熱頭脹。身痛。足脛痛。舌苔膩白等症。重者。兼感時邪不正之氣。即為濕溫疫症。

邪入氣分 暑濕之邪。阻於肺。必咽痛、發熱、身痛。舌苔黃濃粘膩。煩渴不解。當清上焦。如連翹、桔梗、滑石、射干、米仁、馬勃、通草、淡竹葉、銀花、蘆根之類。如見身發疹。舌黃燥濃。當涼膈疏 。如連翹、薄荷、生梔、石膏、牛蒡、杏仁、枳實、黃芩之類。

邪乘包絡 濕溫之邪。乘於包絡。則神識昏呆。發熱身痛。四肢不暖。舌苔鮮紅燥刺者。宜解手厥陰之邪。如犀角尖、連翹、石菖蒲、川鬱金、元參、赤小豆、西黃之屬主之。

邪入營分 如濕溫之邪。入於血絡。舌苔中黃邊赤。發為赤 丹疹。神昏譫語。宜清疏血分以透 。佐芳香逐穢以開閉。犀角、連翹、赤芍、銀花、牛蒡、菖蒲、鬱金、元參、薄荷、人中黃之類。

邪阻上焦 病起發熱頭脹。漸至耳聾。喉痛欲閉。鼻中衄血。此邪混氣之象。邪在上焦空虛之所。非苦寒直達胃中之藥可以治。病不能即解。即有昏痙之變。宜輕清理上為治。如連翹、馬勃、牛蒡、銀花、射干、白金汁。如見呃忒。加枇杷葉、竹茹。(以上參葉案)

附暑濕穢合邪論

凡暑月霪雨之後。日氣煦照。濕濁上騰。人在濕熱蒸淫中感之。則暑濕交受。兼溷穢濁之氣。人中之。即痧毒也。夫人之正氣一虛。暑濕穢濁之邪。俱從口鼻吸入。流布三焦。上乘於心。為中痧。中入於胃。為霍亂。踞於膜原。為寒熱。歸於腸胃。為泄瀉。

蓋暑濕之邪。驟發而重者。為濕溫。為傷寒。遲發而輕者。為寒熱。為晚發。觸邪隨時即發者。為寒熱。為泄瀉。伏邪遇秋始發者。則為瘧為痢矣。一邪之染。為病非一。臨症者可不探本窮源為治哉。

霍亂(新法)

論云。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又云。嘔吐而利。名霍亂。又云。頭痛身疼。惡寒吐利。名曰霍亂。合觀之。則霍亂之症始備。蓋亦傷寒之類耳。其治法則云。熱多欲飲水者。 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湯主之。按此皆由陰陽不和。上下拒格不通所致。五苓所以分其清濁。理中所以壯其陽氣。皆中焦治法也。(參類方注)

凡霍亂腹痛吐瀉。脈見結促代。或隱伏。或洪大。皆不可斷為死。果脈來微細欲絕。 少氣不語。舌卷囊縮者。不治。 內經云:陰陽易位曰霍。升降失常曰亂。按此症四時俱有。夏秋尤多。大抵中宮必有飲食停滯。外犯暑濕痧穢之邪。阻塞中焦。以致清不得升。濁不得降。陰陽錯亂。 得而成斯症。或吐瀉並作。或吐而不瀉。或利而不吐。或先吐後瀉。總屬中焦之病。 邪上越則吐。下泄則瀉。不必分屬三焦。

感寒 六脈沉遲。口不渴。小便清利。吐瀉並作。或兼腹痛。此名濕霍亂。寒邪重也。 宜藿香正氣散出入。若大吐大瀉。六脈俱伏。手足厥冷。舌苔黑滑者。太陰中寒也。 作陰霍亂治。理中東加附子。

吸暑 面赤口渴。或乾嘔。或吐瀉。舌苔微黃而燥。或白中兼紅。胸悶腹痛。此口鼻吸入穢暑而成也。宜辰砂六一散。加枳實、濃朴、川連、鬱金之類。

暑濕兼穢 如觸暑濕痧穢而成霍亂。腹中絞痛。嘔惡吐瀉。宜清暑濕。兼芳香逐穢。如廣藿梗、川鬱金、濃朴、枳實、菖蒲、檳榔、赤苓、滑石、腹皮、通草之類。

濕熱 嗜酒之人。濕熱內著。中宮阻塞而成霍亂。吐瀉不得。二便俱秘。嘔惡不止。 宜瀉心法。如半夏、橘紅、川連、枳實、梔子、豆豉、滑石粉、茯苓皮、茵陳、澤瀉之類。須戒其斷米飲甜膩物。以待中宮清肅。否。雖藥弗效也。

食挾暑穢 如胃中已停飲食。更兼吸入暑穢。其勢必劇。腹痛飽悶。吐瀉不得。絞腸大痛。舌黃燥濃。煩渴便閉。急宜清疏中宮。如藿梗、濃朴、川連、枳實、楂肉、麥芽、郁金、青皮、草蔻、滑石之類主之。如未效。腹中板實。大痛難忍。二便不通。舌苔濃黃燥刺。脈弦滑有力。此邪結於腸胃中也。大承氣湯下之。如年高氣弱。須用枳實、檳榔、生大黃、生梨、鮮生地等。以養腸胃之陰。緩下之可也。便通之後。仍戒其勿進米飲甜膩之物。只用蘆稷湯養之和之。恐餘邪未清故也。

胃傷生冷 如過食生冷。以致心腹脹滿。痛瀉不已。宜理中加青陳、濃朴、木香。必舌潤。口不渴。右脈沉遲是也。

凡霍亂症。無非暑濕痧穢飲食凝結而成。忌一切甘膩之物。更忌熱油氣。犯之必複。患者須遠庖廚坑廁等處。使不犯油氣穢氣。方可調治。

凡霍亂症。大忌飲食。即米飲下咽亦死。熱湯亦忌。並忌一切甜膩滋補。及辛辣之物。惟清爽松利之物可食。如花紅、枇杷、生梨、嫩藕之類。 霍亂因傷暑熱痧穢者。當以蕎麥炒熟作湯服。最妙。既能通利。以去暑穢。又能和中。環頭蘆稷湯。能去穢痧。止嘔吐。尤能養胃和中。

三陰寒痧辨

凡三陰症。吐瀉並作後即轉筋。未瀉時腹不痛。瀉後腹微痛。惟顙中與鼻尖。有冷汗如珠。又指尖羅頂有直縫。羅頂低凹者。邪即下陷。不可救藥。初起時。宜飲以薑汁。切忌茶湯甜物。 下咽即死。再進附子回陽湯。外治用挑痧法。縮腳法。灸臍用雷公散。俱有救死回生之妙。

凡治霍亂。宜戒穀食以清胃。惟宜蕎麥、蘆稷炒熟作湯。用以代茶。既有去邪逐穢之能。又有養胃和中之妙。但蕎麥性涼通利。熱實之症為宜。蘆稷性溫和中。中氣虛者尤宜。

傷津嘔逆 凡霍亂大吐後。暑濕穢邪已去。胸中通泰。而乾嘔大渴。舌中心絳燥無苔者。此津液消耗也。急宜鮮生地、釵石斛、麥冬、花粉、北沙參、綠豆皮之類養之。

霍亂轉筋 不拘因寒因暑。總加木瓜於藥內。邪去。轉筋自止。若吐瀉已停。而筋尚轉。是耗其津液而然也。宜養液舒筋。如鮮生地、花粉、鉤藤、米仁、木瓜之類。

陰霍亂 凡霍亂。實熱症。皆中焦胃病。寒症。即胃傷生冷。太陰感寒是也。治法俱見前。陰霍亂者。乃少陰症。初起吐利。脈沉伏。手足冷。其舌形胖嫩。淡紅不渴者。是也。四逆湯、理陰煎之類。察其宜剛宜柔。投之。如見舌苔紫色而干。口渴乾嘔者。當以金水六君煎和之。如見舌形胖嫩而色黑滑者。是太陰中寒。理中症也。不可認作少陰。凡治太陰。藥宜剛燥。治少陰。藥宜溫潤。

有少陰傷寒。先從吐瀉而起。但看舌形紫色無苔。或舌中微白。而四畔色絳。六脈沉細。似寐非寐者。即是少陰傷寒。治當益陰和中。不可作霍亂治。凡病起吐瀉。而舌上有苔。或黃或白者。方是霍亂。否則 疹未透也。緣二症中有濕熱之邪。故生苔。少陰乃虛症所發。故舌但紫絳或淡紅而無苔。臨症者辨之。

凡霍亂吐瀉。發於夏秋之間。固宜察其暑濕穢食之邪為治。若治之不效。或兼嘔吐煩悶。脈伏足冷之症者。又當察其是否 疹痰飲。不可草率也。

乾霍亂 欲吐不吐。欲瀉不瀉。腹痛欲死。俗名絞腸痧是也。急用淡鹽湯。或蔥礬水。用鵝羽探吐。得吐則生。不吐則死。吐後方用理氣和中清疏之劑。隨症治之。 如已成閉症。神昏不語。放痧、刮痧等法。俱不效者。急以鹽填滿臍孔灸之。不計壯數。 乾霍亂。神昏不語。形脫者不治。如開聲神清。但吐瀉不得。絞腸痛欲死者。急用探吐法。並放痧、刮痧之法。毒氣以下行為順。景岳刮痧法妙。 如見痞滿燥實。臍旁硬痛不可忍者。下症也。急以承氣湯下之。此以提吐為逆。達下為順也。

凡乾霍亂。神昏不語。而形脈不脫者可治。脈伏而形神不失者。亦可治。或按穴放痧。或背心刮痧。再以川鬱金、石菖蒲、廣藿梗、滑石粉、通草等煎湯。沖入西黃二分。投之。乾霍亂。昏神不語。六脈沉伏。是否兼火當清者。是否兼寒當溫者。但察其唇齒舌苔之燥潤以別之。

乾霍亂。大痛難忍。大汗大渴。舌黃燥刺。用黃連絞水服之。汗止者生。汗不止者死。

霍亂發燥 地漿水冷服之。

絞腸痛 蕎麥湯冷服之。

嘔吐不休。環頭蘆稷湯冷服之。

霍亂腹痛。行氣逐穢藥不效者。飛鹽點湯冷服之。

探吐法 以陰陽水對沖。先以刀燒紅。置鹽一撮於刀上。即以熱鹽沖水中。和勻。
令病患飲之。居密室中。以布袱拴緊其腹。將鵝羽探吐。得吐則生。不吐則死。如醒時切不可與粥飲。與之立死。不可與熱湯。與之則心閉而死。

晚發(參葉案)

晚發者。夏受暑濕之邪。留伏於裡。至秋新邪引動而發也。其症與瘧疾相似。但寒熱模糊。脈象沉滯。舌苔粘膩。脘痞煩悶。午後更熱。天明汗解。或無汗。清晨稍解。此暑濕之邪。留著於裡。最難驟愈。治法不外三焦主治。在上焦。則舌苔白膩。頭脹身痛。肢疼胸悶。咽乾溺澀等症。當泄氣分之熱。宜連翹、杏仁、滑石、薄荷、橘紅、通草、半夏、桔梗。熱邪重。加黃芩、蘆根。濕邪重。加白蔻、濃朴。在中焦。則舌苔微黃粘膩。 痞悶胸滿。或目黃舌白。口渴溺赤。宜濕熱兼治。用瀉心法。半夏、陳皮、赤苓、枳實、川連、通草之類。若濕邪重。則脾陽受傷。目黃腹脹。小溲不利。或大便不實。又宜溫中去濕。如茅朮、濃朴、二苓、澤瀉、木香、木瓜之類。濕甚。加乾薑。濕熱結於下焦氣分。 必兼小腹脹滿。小便不利。宜茯苓、豬苓、滑石、寒水石、晚蠶砂、茵陳、澤瀉之類。桂苓甘露飲亦可。若暑濕之邪。入於營分。則口渴。心煩。舌赤。宜清營分之邪。犀角、鮮地、菖蒲、元參、連翹、銀花之類。若舌苔中黃邊絳。齒燥唇焦。脈左數右大。此暑邪內燔。氣血兩傷也。玉女煎。

腳氣(述古)

初起發寒熱。殊類傷寒。第腳膝痛。或腫。與傷寒異。屬濕熱。雖由坐臥濕地。與濕水而得。久之必濕化為熱。初宜發散。後兼分利。與濕症同法。

主治大法 用茅朮、紫蘇、二活、秦艽、米仁等。以去風濕。兼利關節。黃柏、黃芩、以清熱。防己、木瓜、萆薢以達下。消腫利濕。檳榔、陳皮以行氣。後佐以血分藥調之。川斷、芎歸、丹參之類。

攻胃。嘔逆。二陳、平胃加木瓜。小水不利。五苓散。

攻心。則恍惚謬妄。嘔吐不食。眠臥不安。左寸乍大乍小。乍有乍無。不治。

邪客三陽。屬表。見寒熱拘急。宜汗。邪客三陰。屬裡。見二便阻澀。宜滲利。

雞鳴散 治腳氣腫痛。寒濕流注。筋脈浮腫。最驗。

檳榔(為君重用) 陳皮(鹽水炒) 吳茱萸(少許鹽水炒) 木瓜 紫蘇 桔梗 生薑雞鳴時服。天明。大便見黑色糞。是濕毒已下也。

虛煩(述古)

虛煩者。因虛而煩躁發熱也。但不惡寒。頭身不痛。與傷寒異耳。雖有熱。不可攻熱。 熱去則寒起。誠格言也。如勞役虛煩。身熱頭痛。氣口脈虛大者。即勞倦內傷症也。 補中益氣湯主之。蓋以甘溫之品。補其中氣。升其陽氣。其熱自止。或少加黃柏。以滋腎陰。其效如神。如勞役虛煩。身熱骨疼。腿膝 軟無力。或兼自汗舌潤不渴者。當以歸 建中湯。加川斷、杜仲主之。

若傷寒。煩躁發熱。舌燥口渴。妄言日常之事。俗名勞倦。實非也。乃心包絡之火。宜清之。溫膽湯。加川連、鉤藤、淡竹葉。兼痰者。加天竺黃、川貝母、如心氣虛而躁煩。 不寧不寐者。左寸脈必虛小。當以茯神、遠志、棗仁、丹參之類以補心氣。甚者。加辰砂、金箔之類。以鎮心神。虛甚。加人參。(新法)

痰症(新法)

肺風寒痰 如見憎寒發熱。鼻塞頭痛。胸滿氣急。或咳或喘。右寸浮滑。或沉伏者,此風痰在肺也。如舌白而潤。口不渴者。痰由寒邪生也。宜二陳東加桑杏、前胡、羌活、蘇薄之類微散之。喘加焦麻黃、葶藶子以瀉肺。如舌苔白燥。口渴者。肺家津液少也。宜瀉白散。加前胡、杏仁、橘紅、茯苓、象貝、川斛、薄荷、枯芩之類。

肺風熱痰 如微寒發熱。胸悶氣逆。咳嗽兼喘。舌苔黃燥。或白刺。口渴脈數者。此風熱客肺生痰也。宜羚羊角、前胡、桑杏、蔞霜、貝母、枯芩、橘紅、薄荷、旋複花、淡竹葉之類。以去風熱。痰自平矣。如痰閉氣逆。加竹瀝、薑汁潤之。

包絡熱痰 如傷寒神昏譫語。目睛微定。或舌蹇語澀。舌苔尖赤。中白而燥者。此熱痰乘於包絡也。宜犀角尖、川鬱金、石菖蒲、天竺黃、川貝母、鉤藤鉤、淡竹葉、栝蔞霜之類主之。如舌絳神呆。痰潮語蹇者。內閉也。加西黃。

痰挾痧疹 凡時感傷寒。初起即胸中煩悶。氣急痰喘。先用豁痰利氣藥。痰已行而喘減。但煩悶身熱不除。反加耳聾足冷者。此必痰挾痧疹也。急宜透之提之。如羚羊角、連翹、牛蒡、防風、干葛、薄荷、枳殼、桔梗、蟬蛻之類。

痧疹挾痰 凡時感初起。煩悶嘔惡。手足指冷。寸口脈滯。先用解表透疹之藥。疹痧雖透。而病勢不減。滿悶喘急仍在者。此必痧疹兼挾伏痰也。當豁痰以透疹。前胡、杏仁、象貝、栝蔞、橘紅、海石、羚羊、牛蒡、薄荷、桔梗、竹瀝、薑汁之類主之。痰行結解。痧疹外達。而諸症自平。

絡中濕痰 如發熱脘悶。胸脅肩背皆痛。此濕痰竊踞肺胃之絡。痰氣交阻。故痛。宜六安煎去甘草。加桂枝、鉤丁、蒺藜、栝蔞皮、片薑黃、白僵蠶、木香汁之類。通之行之。

痰入肝絡 傷寒有解表之後。肢體不能轉動者。此痰入於肝絡也。當以金星礞石、半夏、栝蔞、茯苓、陳皮、天蟲、全蠍、薑汁炒蒺藜、川桂枝、旋複花之類。以搜入絡之痰。肢自遂矣。如未應。即以養血藥兼之。

解後伏痰 傷寒解表之後。熱勢稍退。但覺目鈍神呆。身重或痛。胸滿不暢者。此胃中有伏痰也。右關脈必沉伏。或沉滑。宜二陳東加枳實、栝蔞、薑汁、竹茹之類。豁之行之。

中宮濕痰 如傷寒胸悶。寒熱模糊。惡心不渴者。中宮有濕痰也。二陳東加枳實、濃朴、紫蘇、茅朮之類和之。

積痰 如發熱胸悶。咳嗽氣急。痰多濃濃者。中宮積痰也。宜燥潤並用。如南星、半夏、栝蔞、海石、枳實、陳皮、茯苓之類。或導痰湯亦可。

解後餘痰 凡傷寒汗解後。 疹已透後。尚覺餘熱未除。目睛微定者。痰也。眼下黑色者。亦痰也。其証必中脘痞悶。少納不飢。宜二陳東加枳實、麥芽和之。

痰飲(參葉案)

痰飲証治。詳於金匱。今述其要語冠諸首。 脈沉弦為飲。面色鮮明為飲。治飲當以溫藥和之。飲家咳嗽。當治飲。不當治咳。外飲治脾。內飲治腎。(述仲景法)

寒邪犯肺飲發 凡外感寒邪。引動宿飲。上逆咳嗽。畏冷發熱。當以溫藥和之。桂枝、淡乾薑、半夏、茯苓、杏仁、炙草。

溫邪犯肺飲發 如溫邪上犯氣分。以致伏飲內發。上擾乘肺。肺氣不降。喘不得臥。發熱無休。或見咳紅。亦屬絡熱。宜桂枝合越脾法。以開太陽。使濁飲下趨。且桂枝得石膏辛涼。仍不礙於溫邪之治。石膏、桂枝、半夏、茯苓、澤瀉、杏仁、米仁、白芍、甘草。

痰飲挾燥火 凡咳嗽。喉中燥痛或癢。仍不渴飲者。此痰飲挾燥火也。夫脾家有飲故不渴。而肺家有火。故喉間燥癢也。宜理氣分之熱。兼逐脾家之飲。勿以喉間燥痛。而妄用滋清。半夏、茯苓、(重用)橘紅、杏仁、川鬱金、栝蔞皮、白通草、冰糖炒石膏。 (此條新法)

陽虛飲泛 如年高脾腎陽虛。氣不收納。痰飲上泛。以致嘔咳。或著枕就嗆。乃痰飲伏於下焦腎絡之中。至陰之界。陽氣衰微。則形寒畏冷。下氣上逆。則著枕就嗆。
治法當以溫藥和之。宜桂苓朮甘湯以和脾。都氣飲加熟附、胡桃、以治腎。

絡中伏飲 如胸脅刺痛。時吐酸飲。脈沉弦而口不渴者。此伏飲在絡也。宜桂枝、茯苓加薑汁、炒蒺藜、半夏、旋複花主之。
咳嗽嘔出涎沫。面色鮮明。不得飲食者。非中虛也。作飲邪治。宜小半夏湯。加茯苓、桂枝、杏仁。

傷食

傷食亦頭痛惡寒發熱。但身不痛。右關脈短滑。或弦滑。與傷寒異。胸膈飽悶。惡食噯氣。此食滯中脘也。宜辛溫消導。紫蘇、濃朴、枳實、楂肉、神曲、麥芽之類。兼風寒者。身體拘痛也。加羌防散之。舌黃口渴者。兼內火也。加連翹、黃芩、萊菔子涼疏之。若兼脹痛甚者。挾痧穢也。加廣藿梗、川鬱金逐之。按食與痰。乃傷寒兼有之症。臨症者必須兼參可也。

凡停食脹痛。在大腹臍以上者。尚在小腸之間。宜消導。不可下。其痛滿在臍及少腹。方是燥屎在於大腸。下之可也。

蓄血

蓄血傷寒者。非因傷寒熱瘀蓄血。乃平時勞傷所蓄之血也。病不從太陽入。故無惡寒頭痛之症。但發熱口渴。語言無倫。小便利。大便黑。或胸脅間有痛處。或因血郁心脾。如見鬼狀。藥不宜涼。亦不可熱。當用川鬱金、參三七、生楂肉、紅花、全歸、桃仁、延胡、香附、丹參、澤蘭之類。和之行之。如舌潤不渴者。加肉桂溫之。舌燥便秘。加酒製大黃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