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指掌 | 清 ? |
傷寒有本病。有變病。本病者。如太陽有頭痛、項強。陽明有潮熱、譫語是也。治法不外本經。故即附於本經之下。變病者。本不應有此病。只因治不中 。或遷延日久。而變生諸症。如蓄血、結胸等症是也。治法不得不隨症用藥。因病施治。用列於左。以盡傷寒之變。
衄血者。血從鼻中來也。傷寒衄血。其因有三。太陽失表。熱瘀於經而衄者。有頭疼、目瞑之征。宜清解之。羚羊角、黑梔子、連翹、赤芍、丹皮、元參、薄荷、黑荊芥、鮮生地、牛膝、澤瀉、茅根之屬。降之清之。不可再汗也。陽明失下。熱瘀於裡而衄者。有漱水不欲咽之征。宜下解之。生地、赤芍、丹皮、牛膝、楂肉、桃仁、大黃之屬。下之清之。此釜底抽薪。大黃不妨重用也。更有溫熱之症。藥宜涼解。誤用辛溫而動經血。亦能致衄。宜清血分。犀角、連翹、赤芍、丹皮、元參、生地、牛膝、茜根、茅根之屬。清之解之。如衄後身涼脈靜。邪從紅汗而解也。若衄後病勢反劇者。更傷其陰也。大為危候。其衄勢必重。須大劑六味飲。加麥冬、五味主之。衄止則生。有衄勢太甚。陽隨陰走。四肢厥冷者。六味加牛膝、肉桂以鎮之。
仲景論云。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此桂枝湯補在上文當須發汗下。又云。劇者必衄。衄乃解。麻黃湯主之。此麻黃湯補在上文當發其汗下。乃古人倒筆法。是申明致衄之由於失表。非謂衄後服麻黃桂枝也。觀下文衄家不可發汗之戒。義可知矣。
傷寒吐血。每因失治所致。有因太陽感寒。無汗惡寒。頭痛發熱。寒邪外束。法當發汗。若失於表散。陽氣不得外泄。則逆走陽絡。絡血妄行。則致吐血。或由其人素有血症。寒邪犯肺而咳。震傷血絡。亦致咳血。均當以清疏營衛。表散寒邪為治。古人皆以麻黃桂枝等湯治血症是也。然未免太峻。當小其製。用羌活、蘇葉、荊防、薄荷等。以去風散寒。橘紅、杏仁以降氣。芍藥、甘草以安營。微兼渴者。少佐黃芩以清熱。則營衛之邪解散。自然嗽止身涼。血不治自止矣。
邵評︰此二方是風寒初起。邪在於表。用為表散之劑。至見吐血衄血。其邪已化熱入裡。豈有再用辛溫表散之理。麻桂二方。斷非治血之方。古人所言風寒在表之時。不用麻桂發表。以致邪鬱成熱。熱入傷營分而吐血衄血。非見血之後。再用麻桂止血也。學人切勿以麻桂二湯治血症。致誤大事。此方實治寒邪不從表達。郁而成熱。熱入於裡。營絡傷而吐血之正法。
若內有伏火。外感寒邪。熱被寒束。火逼絡血。而致衄血咳血者。外症亦惡寒發熱。但兼口渴舌乾為異。治宜辛涼。清解營衛。須用川羌、桂枝、石膏、羚羊角、黑梔、丹皮、黃芩、桑杏之屬。散之清之。次用和血清絡之品調之。
邵評︰此與上條合。是傷寒而成吐血。上條寒邪在表。失於表散。寒鬱化熱。入裡傷絡而吐血。此條內有伏火。寒束於外。火逼傷絡而吐血。學人最宜甄別。
有因風溫之邪。誤汗動血。有因三陽熱盛。沸騰經血。皆致吐衄。凡見眼閉目紅。神昏語亂。煩躁漱水。皆熱傷血絡之症也。宜犀角、生地、丹皮、山楂、川鬱金、淨銀花、赤芍、連翹、川連之屬。以清絡中之瘀熱。大便秘者。加製大黃尤妙。
邵評︰此風溫症誤用辛溫發汗。熱盛傷營而吐衄之正法。與前二條傷寒吐衄不同。
若兼胸滿而痛者。血瘀於絡也。當攻之。犀角、生地、歸尾、桃仁、赤芍、楂肉、青皮、降香、大黃之屬。行之清之。
邵評︰此治瘀血阻於絡中之正法。
有誤發少陰之汗。動其經血。從口鼻耳目中出者。名下厥上竭。不治。有暴吐臭腐之血。名內潰。不治。
凡太陽病不解。其邪由經入腑。熱結膀胱。則血凝蓄。血瘀則心氣結。其人故如狂。 血自下者愈。邪從血下而解也。其外不解者。當先解其外。宜桂枝湯。外已解。但少腹急痛者。是蓄血也。桃仁承氣湯下之。
邵評︰太陽邪熱。不從表出。隨經入腑。腑者膀胱也。腑有餘熱。則經中之血。與熱相搏。蓄於下焦。名曰蓄血。熱邪上熏於心。故其人如狂。若血不結而下出。則熱隨血下而愈。如不愈。而少腹急結者。必用攻法以去之。欲用攻法。須先審其外症。如外不解而攻之。血雖去。而外邪複入於裡也。故必先解外邪。外邪已。而但少腹急痛者。是蓄血也。用桃仁承氣湯。以下血散熱。乃先表後裡之治法也。然此治蓄血之輕症。
太陽病六七日。表症仍在。脈微而沉者。病邪向裡也。反不結胸者。熱結下焦也。其人發狂。少腹硬滿。小便自利者。以太陽隨經瘀血蓄於裡也。抵當湯下之。則愈。同一蓄血。桃仁承氣治瘀血將結之時。抵當治瘀血已結之後。
邵評︰太陽六七日。表症仍在。而脈微沉。是經邪陷入太陽之府也。反不結胸而發狂。其邪不在上。而熱瘀下焦血分也。夫蓄血而致發狂。熱勢攻心。非用單刀直入之將。必不能斬關取勝。是舍抵當逐血一法。更有何藥破其堅壘哉。然此蓄血之重症。故用抵當湯直攻其血。而罔顧表症。與上條先表後裡不同。
又評︰此條經文表症仍在下。當有而反下之之句。誤下。熱邪自經入腑。結於膀胱而下焦蓄血。不成血結胸病。則知覺昏昧。故發狂。此經病傳腑。表病傳裡。氣病傳血。上焦病而傳下焦也。少腹居下焦。為膀胱之室。瘀血留結。故硬滿。小便自利者。病不在氣。而在血也。下其血而氣自舒。攻其裡而表自解矣。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此濕熱不行之故。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症諦也。
邵評︰身黃脈沉結。少腹硬。水病血病皆有之。小便不利。知水與熱結。為無血而有水。五苓散症也。若小便自利。其人如狂。乃熱與血蓄於下焦。為有血無水。抵當湯症也。故太陽熱入膀胱。有水結血結之分也。
陽明病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蓋心主血。血凝。則心氣結。而失其官矣。故喜忘。此素有瘀血。非傷寒所得者。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以浮血隨便而下故也。俱宜抵當湯下之。
邵評︰此借發黃小便不利。以辨蓄血之小便自利。瘀血是病根。喜忘是病情。此陽明未病前症。夫心為血之主。瘀血與熱蓄積既久。上干於心。故令喜忘。屎硬者大便當難。今大便反易而黑色。是宿血瘀蓄之故。以此大便反易之機。因究其色之黑。乃得其病之根。因知前此喜忘之病情耳。當用抵當湯入血破結之劑。下其瘀血。血去。熱亦不留矣。
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峻藥。宜抵當丸。緩下其血。(以上述仲景論兼參來蘇集類方注釋之)
邵評︰有熱。身熱而表症仍在也。少腹滿。熱入下焦也。但滿而不硬。其人未發狂。何以知其有血。但熱入下焦而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小便利。預知其有蓄血也。蓋少腹之滿。比硬稍輕。當小其製。故用丸以緩之。
又評︰此預蓄血。亦以小便之利與不利驗之。上條以便易而黑。定其為蓄血。此條以小便反利。辨其為蓄血。審症之精。極當細玩。
蓄血一症。雖病在血分。亦須分別陰陽治之。如血瘀上焦為陽。血蓄下焦為陰。太陽失表。熱瘀於裡。血蓄下焦為陽。太陽誤下。陽氣下陷。血蓄下焦為陰。
邵評︰蓄血有陰陽之分。在上焦者為陽。在下焦者為陰。上焦由太陽失表。熱與血瘀。下焦由太陽誤下。陽氣下陷。上焦蓄血。因不得汗。不能發斑。而蓄血也。其脈人迎必緊。緊者。數而有力之象也。
外症面紅舌燥。發躁欲狂。或頭搖目瞪。大便下血水。兩手除食指之外。其餘各指皆抽掣是也。宜犀角、桃仁、生地、赤芍、歸尾、丹皮、丹參、鬱金之類。清之行之。
邵評︰蓄血上焦。有陽症而無陰症。治以清熱破血之法。蓄血下焦。有陰症陽症之不同。非比上焦蓄血。有陽症而無陰症也。下焦陽症。由邪熱內入下焦。熱邪與瘀血蓄結膀胱。用攻血攻下治之。
下焦陽症蓄血即仲景所稱熱結膀胱之症。桃仁、大黃之屬。下之是也。若下焦陰症蓄血。乃因誤下。陽氣下陷。陰血受傷。血因寒而凝也。其見症面白目青。眉皺目瞪。寒戰口噤。舌苔白滑。大便下血水。兩手除食指之外。其餘各指皆抽掣是也。宜溫補之。如人參、附子、白朮、當歸、肉桂、桃仁、升麻、炙草之類。溫補以升陽氣。如服藥後。寒噤稍止。一二時複作者。此藥力不及。再進之。以續陽氣。寒噤得止者生。不已則死。(參傷寒第一書)
凡蓄血症。大便下血水。見糞者生。不見者死。
邵評︰下焦陰症蓄血。由於誤下。正氣受傷。陽虛氣陷。陰血凝蓄。此陰寒症也。與陽邪內結而蓄血者。大為不同。醫者極當留心。
婦人傷寒。當經水適來適斷之時。熱邪乘虛而入血室。其証晝日明了。夜則譫語。如見鬼狀。若發熱惡寒。日輕夜重。小腹脹滿者。血為熱瘀也。當用柴芩、紫蘇、荊芥、當歸、川芎、益母、香附、楂肉、丹參、丹皮等。和血散邪藥。下咽即得汗而解。有汗者為表虛。前方去紫蘇。加桂枝和解之。寒熱如瘧者。前方亦加桂枝和解之。若厥而下利者。此非熱邪。乃為寒邪所襲也。前方去黃芩。加桂枝、乾薑溫散之。煩渴者。屬裡熱。去紫蘇、香附。加黑梔子清之。若小腹硬滿作痛。當以逐瘀為急。前方去紫蘇。加桃仁、紅花、延胡、牛膝等。攻以行之。(合參金鑒第一書)
邵評︰血室者。營血停留之所。經脈集會之處。即衝脈所謂血海是也。其脈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婦人經水來。則血下行。血下則經脈空虛。熱邪乘虛而入血室也。晝屬陽而主氣。暮陰而主血。熱邪入血室而為病。故晝輕而暮重。夫血室雖衝脈所屬。而心君屬血室之主。熱入其室。其主必昏。故有譫語。肝藏血而藏魂。血去熱入則肝虛。魂不安而妄見。故如見鬼狀。少腹是沖之部分。邪入於衛。沖血室。血與熱邪積蓄於中。故小腹脹滿也。用散邪行血之劑。邪去經調。其病自解。
又評︰熱入血室而譫語。其病由肝。故仲聖有刺期門穴法。以瀉肝之募。恐人見譫語。誤認陽明胃腑之症。故又戒曰。無犯胃氣及上焦。必自愈。
痞與結胸。同為硬滿之症。當以痛為辨。滿而硬痛為結胸。為實熱。宜陷胸法治之。滿而不痛為痞滿。為虛熱。宜用瀉心法治之。然結胸未甚。亦以瀉心法治之足矣。蓋實者為結胸。虛者為痞滿。兩症兼參可也。
邵評︰痛者為結胸。不痛者為痞。痞屬虛而無形。結胸為實而有形也。 論曰。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柴胡症具。而以他藥下之。但滿而不痛。此為痞。宜半夏瀉心湯。
邵評︰此少陽病誤下而成痞結之症也。嘔而發熱。小柴胡症也。設有下症。亦宜大柴胡。而以他藥下之。誤矣,此因誤下。寒反入裡。阻君火之熱化。而結無形氣痞。故用乾薑散寒。芩連泄熱。 半夏散結止嘔。參草補胃氣。以助半夏開寒結。而痞自解。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複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熱結。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邵評︰邪盛於表。醫誤下之。而下利腹鳴。完穀不化。腸胃之裡虛可知矣。心下痞硬而滿。乾嘔而心煩不得安。是表間邪熱。因誤下而內陷於心間。上攻而複下注。非中氣之空虛。何致致邪氣之淫溢若此。則痞為虛痞。硬為虛硬。滿為虛滿也。明矣。醫者不識是虛。以為結熱未盡。而複誤下之。是已虛而益虛也。虛則胃不化而邪上逆。痞滿更加矣。故複申明。上文之症曰。此非結熱。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此痞因胃虛水氣上逆。火氣不得下降。結而為痞。故以甘棗和胃之陰。半夏啟胃之陽。坐鎮中州。不使下焦客氣上逆。仍用芩連以瀉已逆痞氣。
傷寒大下後。複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邵評︰大下複汗。正虛邪入而心下痞。似宜治痞。然外有惡寒之症。邪雖入裡。而表猶未解。內外俱病。不可輕攻其痞。當先以桂枝湯解其表。後用大黃黃連瀉心湯攻其痞。不然。恐痞不解。而表邪複入於裡。病益增重耳。此先表而後裡之治法。至大黃瀉心湯。治君火亢甚。不得下交於陰。而成痞也,此君火亢甚。不得下交於陰而成痞。故藥不煎而泡。欲其輕揚清淡以滌之。用其氣。不用其味也。
心下痞。大便硬。心煩不得眠。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邵評︰痞而便硬。心煩不眠。裡之邪熱有餘也。而複惡寒汗出者。表陽虛而正不足也。故用三黃以瀉熱。加附子以複其陽氣也。雖然。此邪熱有餘。而正陽不足。設治邪而遺正。則惡寒益甚。或補陽而遺熱。則痞滿愈增。不得已。用寒熱並投。
補瀉互治之法。三黃寒而生用。附子熱而煮汁。生熟異性。寒熱異氣。合和與服。各奏其功。亦一片苦心也。
此熱在三焦。故用三黃泄熱。惡寒汗出。又慮亡陽。故即用附子徹上下以溫經。附子別煮取汁者。取三黃之氣輕。取附子之力重也。
傷寒汗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生薑瀉心湯。
邵評︰汗解之後。胃中不和。既不能營運真氣。又不能消化飲食。症見心下痞硬。乾嘔食臭。是中焦不和。不能消穀。故令人噫噯。脅下有水氣。腹鳴下利。是土虛不製水。而水邪為患。實則胃氣不和。是太陽之餘熱。挾陰寒之水氣。內侵而處其中也。故以瀉心開痞。主生薑散水。
胃藏津液。發汗則津液亡。故胃不和而成痞。生薑能生發胃中升騰之氣。故名湯。佐以人參、甘棗。則益胃氣以生津液。乾薑、半夏破陰以導陽。芩連瀉陽以交陰。通方破滯宣陽。亦瀉心之義。
邵評︰觀此條。可見痞症不皆由誤下而成。有汗後津液乾。脾胃氣虛。陰陽不得升降而成痞者。用生薑瀉心湯。以開痞清濕熱。兼助脾胃之氣也。
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複花代赭石湯主之。
邵評︰發汗吐下。火邪已去。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心氣大虛。表寒乘虛結於心下。心氣不降而上出於口也。乃中虛胃弱而不和。痰氣上逆之症。用此湯補中和胃而止虛逆。方中旋複花味鹹。鹹以軟堅。行水下氣。代赭味苦質重而降逆氣。半夏、生薑辛溫而消痰行水。參、甘、大棗甘溫補中而和胃氣也。
此因三法後。心氣虛。不可複用瀉心。故製此湯以散結消痞。
按胃居心下。心下痞。即胃痞也。不曰瀉胃。而曰瀉心。恐人誤認為傳入陽明。而以治陽明法治之也。傷寒誤治成痞。五瀉心法已盡。但此外尚有暑、濕、痰、食、痧穢、凝結成痞者。亦宜兼參。如膈悶心煩。痞滿而喘急者。熱痰內閉也。宜梔豉湯。加川鬱金、栝蔞仁、枳實、杏仁之類。開之宣之。
邵評︰此痰熱內結於肺之正法。
如脘中痞悶。而兼頭脹目黃。脈象濡澀者。此暑濕伏邪凝滯胸中也。宜清疏中宮。
川連、枳實、半夏、濃朴、鬱金、草蔻、滑石粉、茯苓皮之類。
邵評︰此暑邪挾濕凝滯肺胃之正法。
如脘中痞悶。身熱口渴。舌苔白燥者。此暑邪阻於氣分也。宜滑石粉、川鬱金、枳實、橘紅、黃芩、知母、桔梗、竹茹之類。以清氣分之熱。痞自開矣。
邵評︰此暑熱入於肺衛之正法。
如脘痞滿悶。舌苔白膩。脈濡緩。口不渴者。此濕邪阻於氣分也。法宜開泄。用二陳湯去甘草。加茅朮、白蔻、鬱金、枳實、濃朴、杏仁、通草之屬。以開濕結。痞滿自除。若觸穢暑。兼挾食滯。脘中痞滿。飽悶嘔惡。腹中板痛。亦宜清疏中宮。如廣藿梗、川鬱金、川連、枳實、白蔻、濃朴、木香汁、生楂肉、萊菔子之類。
邵評︰此暑濕挾食。滯伏中宮。中上二焦。又吸穢濁。阻滯氣機之正法。
若穢暑挾食。結於下焦。二便不通。胸腹脹滿。痛楚難忍者。非枳實、大黃、承氣輩不除。
邵評︰此暑穢食滯。結於下焦之正法。
若怒動肝火。或怒後加餐。而成痞滿。或結於左脅之下。舌黃口渴。脈弦數。或兼脅痛吞酸。左金、加川鬱金、枳實之類主之。
邵評︰此肝火挾食。阻滯氣機而成痞滿之正法。
若暑濕之邪未清。誤投補劑。以致胸膈脹滿。脘中痞悶硬痛。幾成結胸者。亦宜瀉心法治之。如二陳、枳實、濃朴、川連、楂肉、鬱金、萊菔子、木香汁之類。
邵評︰此暑濕未清。誤用補藥。與邪相結。幾成重病之正法。
傷寒病發於陰。下之太早。則成痞硬。病發於陽。下之太早。則成結胸。均為表邪。乘虛入裡而成。硬滿。按之不痛者為痞滿。屬虛邪。硬滿。按之大痛者為結胸。實邪也。
因熱入有淺深。故結胸分大小。從心下至小腹。硬滿而痛不可按者。為大結胸。其脈沉緊。其症但頭汗出。項強如痙。此由太陽失表而誤下。邪入胃中。與不得化汗之水氣相結而成也。夫太陽寒水之氣。結於陽明。當以大陷胸湯猛烈之劑。竟從陽明攻陷。大黃陷熱結。甘遂攻水結。佐以芒硝之鹹。製二者之苦。不令直行而下。使其引入硬滿之處。軟堅破積。導去熱邪。
邵評︰此推原結胸與痞之故。下之太早一句。是此二症之關鍵。病發於陰。誤下而熱不得散。則為痞硬。病發於陽。誤下而熱邪內陷。則為結胸。所以然者。病邪在經。本當發散。而反下之。裡氣則虛。邪氣因入。而與飲相搏為病也。但痞滿而按之不痛者。乃無形熱結。故曰虛邪。硬滿而按之大痛者。乃有形之邪熱。結於胸中。故曰實邪。若大結胸邪入深。故硬痛從心下至小腹。小結胸邪入淺。故痛只在心下。此明所以成結胸與痞之因。結胸有大小之分。痞與結胸。有虛實之別。誤下而邪內入。水邪結於胸脅。熱邪入於腸胃。為熱實結胸。以致心下小腹痛不可按。脈沉為邪入裡。緊為水氣內結。但頭汗出。是水熱內結而氣上蒸也。
熱與水結。胸膈緊實。上連於項。但仰而不能俯。如痙狀也。如此脈症。由於太陽經病失表而誤下。熱入內實。與水相結。水結於內。則熱不能散。熱實於內。則水不能行。故用大陷胸湯。甘遂以直攻其水。硝黃以大下其熱也。
又評︰此脈症不異於寒實結胸。故審其為病發於陽。誤下熱入者。方可用大陷胸湯。若不誤下。則熱不入。熱不入。則水不結。若胸脅無水氣。則邪入陽明而成胃實之症。不作結胸矣。此因誤下熱入。太陽之邪隨熱陷入。與水相結。而成熱實結胸。心下至小腹。痛滿而不可按。其脈又沉緊。似是大承氣症。然滿痛雖至小腹。而尚未離心下。是水熱互結。與陽明之燥屎不同。故用甘遂破飲。而不宜枳朴之散氣也。若誤用承氣。水結不散。其變不可勝言矣。且大結胸著重在熱實。外雖無熱。內有大熱也。太陽誤下。成熱實結胸。太陰誤下。成寒實結胸。所謂病發於陽。誤下熱入而成結胸也。
如止在心下。不及胸腹。按之知痛。不甚硬者。為小結胸。其脈浮滑。是水與熱邪。凝結痰飲。留於胸膈脈絡間也。故用小陷胸湯。以陷中焦脈絡之邪。使從無形之氣而散。栝蔞生於蔓草。故能入絡。以陷膈上之痰。半夏成於陰月。故能通陰。以散結氣。黃連以陷胸中之熱。熱解痰開。其結自散。
邵評︰小結胸症。其痛止在心下。不及脅腹。按之不硬者。是痰熱搏結於心下。不因妄下而成也。視大陷胸輕。故立方分大小。其脈浮滑。浮為熱而滑為痰也。痰熱結於中上二焦。用小陷胸湯。黃連之清熱。輕於大黃之攻下。半夏之滌痰。輕於甘遂之破水。栝蔞之潤利。輕於芒硝之軟堅。而其開除胸中之結邪之意。無不同也。且小結胸痰熱阻於上中二焦。乃無形之氣結。水熱結於中下二焦。是有形之實結。結胸有輕重。故立方分大小。
若結胸。身有微熱。頭自汗出。胸中漉漉有聲者。水結胸也。大陷胸丸主之。
邵評︰水結胸。身有微熱。頭自汗出。是水氣熱結於胸脅之間而上蒸也。漉漉有聲者。水與氣結而氣滯不利也。用硝黃以下微熱。葶杏以開氣。甘遂以泄水也。且水結胸。水結因於氣結。氣結因於熱結。以大陷胸丸破結泄水。蕩滌邪熱。此病在上膈。故加葶杏以開氣閉。
若結胸硬滿而痛。漱水不欲咽者。血結胸也。由於血瘀不能衄解。或已衄未盡。或婦人經水適來適斷。皆能成之。內實者。桃仁承氣攻之。未實者。和血散結治之。(合參來蘇集選注金鑒)
邵評︰此條血結胸。由瘀血邪熱凝結而成。有已實未實之分。宜辨別施治。
太陰腹滿時痛。誤下之。成寒實結胸。無熱症者。濕氣與寒邪所結之痰飲也。三物白散主之。(參來蘇集)
邵評︰太陰寒邪在裡而誤下之。寒邪與寒藥相結。成寒實結胸。與結胸實熱者不同。無熱症者。不四肢煩疼也。此非陽邪。無口燥煩渴等見症。故用三物白散溫下之劑。以散寒而除實也。
若飲食在胃。未當下而早下之。胸膈高起。手不可近。此食因寒凝。而成結胸。宜理中加枳實、濃朴之類。溫胃和中。不可進寒涼。(參奧旨)
邵評︰食停胃中。在中上二焦。未化糟粕。切不可下。必待其食化成屎。而滯於腸胃之間者。方可下之。若早下之。寒藥與食凝結中宮。而成食滯結胸之症。是必用溫運中陽化滯散結之劑。使中陽健運。食化而寒結自開矣。
結胸又有不因誤下而成者。如論云。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是也。此不云下早。但云熱實。乃傷寒實邪傳裡。不因誤下而自結聚於胸者也。治法總當以痞滿門諸法。酌其輕重。從乎緩治為當。再用外罨法。以解散胸中實邪。取效尤捷。(參景岳)
邵評︰此熱實二字。最宜著眼。熱邪傳裡。填實胸中。而內結既熱且實。脈複沉緊。似是大承氣症。然結在心下。而不在腹中。雖按之石硬而痛。亦是水食互結於胸膈。與腸胃之燥糞迥別。故用大陷胸湯硝黃以下其結熱。甘遂以破其水飲也。然此為大結胸而設。若不因誤下而邪入於裡。或但痞結而不石硬。或按之不痛者。此結而未實。故不用陷胸。而以痞滿門瀉心諸法治之。因病未甚。治亦從緩。
又評︰此結胸不由誤下而成。是邪熱自入於裡。與內蓄水飲。及痰食互結於胸中也。
結胸與臟結。皆因下早。邪氣入裡而成。邪與陽結為結胸。邪與陰結為臟結。結胸在心之分。臟結在腎之分。結胸可治。陽主生也。臟結不治。陰主殺也。(參來蘇集)
三陽合病下利。有熱無寒。三陰下利。自利屬寒。陽邪屬熱。太陽陽明合病。自下利者。此風邪入胃也。脈浮而長。所見皆太陽症。以下利故。知與陽明合病也。用葛根湯表提風邪。利自止矣。
邵評︰下利有寒熱之不同。三陽合病下利。邪化熱而入裡。無寒症也。三陰下利。
有直中傳經二因。直中下利為寒。從陽經傳入者。為熱利也。太陽之邪。並入陽明而自下利。為太陽陽明合病。合病下利者。裡氣得熱而下行也。脈浮為太陽。長為陽明脈。見太陽症者。太陽之邪。初入陽明之裡。兩陽合明。邪氣火盛。表實裡虛。故外見太陽症。而裡則下利也。用葛根湯辛甘發散。以從陽解。兩陽相合之邪。下者舉之之法也。且太陽陽明合病下利。是太陽症內陷陽明。故用表劑中加葛根。以清裡熱。
若桂枝症。誤下而利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汗出而喘。當用葛根黃芩黃連湯。外解表邪。內清裡熱。
邵評︰陽陷於內者十之七。留於表者十之三。故曰表未解也。邪束於表。陽擾於內。故喘而汗出。
表裡俱病。用葛根之辛涼以解表。用芩連之苦寒以清裡也。
太陽少陽合病自下利者。黃芩湯。此熱邪已入少陽之裡。膽火大熾。移熱於脾。故自下利。脈浮而弦。外症必頭痛胸滿。口苦咽乾目眩。或往來寒熱。熱邪不在半表而在半裡。故不用柴胡而主黃芩。嘔加半夏、生薑。治痰飲也。
邵評︰少陽半表半裡。比陽明為尤深。邪熱更易內侵太少。兩陽合病。陽盛陰虛。
陽氣下陷入陰中。故自下利。而治法與陽明不同矣。太陽陽明合病。其邪初入陽明之表。邪近於外。故用葛根驅邪。使從外出為順。太陽少陽合病。是邪已入少陽之裡。邪入於內。故用黃芩治之。使從內出為易。夫熱淫於內。黃芩之苦以清之。腸胃得熱而不固。芍藥之酸。甘草之甘。以收固之。酸苦湧泄為陰。亦通因通用之法也。若嘔者。熱邪上逆也。故加半夏、生薑以散逆氣。而黃芩之清裡。亦法之所不易矣。且黃芩湯。小柴胡加減方也。熱不在半表。已入半裡。故以黃芩清裡。雖非胃實。亦非胃虛。故不須人參補中也。
或云:此少陽指三焦。不指膽。
少陽陽明合病。自下利者。其脈不負者順也。負者失也。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如發熱嘔惡。心下痞硬。或往來寒熱。大柴胡湯主之。(陽明脈勝則洪緩為不負而順少陽脈勝則弦緊為負而逆)
按三陽合病下利。惟少陽陽明為重。土受木克也。故陽明脈勝為順。陽明脈負為失。失者死也。(注釋參來蘇集)
三陰下利。俱詳見本病下。如腹滿而痛。吐利交作。或下利清穀。吐利四逆。或下利身重。小便不利等症。皆屬三陰本臟虛寒。當以理中、四逆、真武輩治之。
邵評︰此三陰自受寒邪而下利之正法。
三陰熱邪下利。太陰有暴煩下利。腹滿大痛。咽乾而渴之症。少陰有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痛口乾燥之症。俱是轉屬陽明。宜承氣輩主之。少陰又有四逆。泄利下重。小便不利。腹中痛之症。亦屬熱邪。宜四逆散。厥陰熱利下重。渴欲飲水。脈弦而數。此風木熱邪乘脾。白頭翁湯主之。
邵評︰陽經熱邪。傳入太陰。熱灼津傷。轉屬陽明。而成胃實見症。皆熱實之象。故可用下法。若少陰熱並陽明之症。少陰經中熱極。則迫其水下流。而腎水燥。燥則腸中之物更堅。故利清水。色純青者。腎弱而肝反侮之也。心下痛為實。口乾燥為熱。用大承氣急下燥屎以存津也。至於四逆。四肢逆冷也。陽氣不達於四肢。故逆冷。泄利下重。是陽邪下陷入陰。陽內而陰反外。陰陽脈氣不順接也。小便不利腹痛。水氣為患也。用四逆散和解表裡之邪。惟熱邪傳入厥陰。為協熱下利。熱利下重。乃濕熱穢氣鬱遏於下焦廣腸。故魄門重滯。雖利而難出也。渴欲飲水者。以裡有熱。傳經之邪。
厥陰受之也。弦為肝脈。數則裡熱也。用白頭翁辛淡以除邪氣。連柏苦寒以清熱。秦皮苦涼性澀。入厥陰而止利也。
又評︰少陰四逆者。四肢厥冷也。此非熱厥。乃太陽初受寒邪。便入少陰之症。少陰為陰樞。邪氣居之。可進可退。故其病每多或然之症。因取四味以散四逆之邪。此少陰氣分之下劑也。
凡厥陰病。先發厥。後發熱。不退者。必便膿血也。脈數有力。從陽治。脈沉無力。從陰治。
邵評︰熱不退者。陽邪盛也。陽盛則傷陰絡。故知必便膿血也。便血而脈數有力者。宜滋陰清熱。從陽治之。脈沉無力者。當溫中和營。從陰治之。
凡傷寒熱邪正盛之時。必在陽明胃經。陽明以胃實為病。故大便不通。然火症往往下黃黑稠粘之物。此熱邪下逼大腸。非痢也。雖通仍作不通論。只用清火解毒以治陽明。其利自止。
邵評︰熱結腸胃。下迫大腸而下注。治宜清化火熱。 如傷寒熱症。下痢純清水或黃沫。潮熱腹硬。脈沉滑有力者。此名旁流。因腸中有燥矢阻塞。水漿從旁滲出。病在陽明。非關脾也。導去燥矢。其痢自止。
邵評︰所下皆是水沫。吃下之湯水。隨熱下注。腸中有燥屎內結。水從旁流也。下其燥矢。熱退則愈。蓋燥矢在腸。水從旁流。非下不可。
有陽明火症。邪火不殺谷。吃湯下湯。吃水下水。此有陽明實症可據。非若脾腎俱敗者比。亦只清其火邪。其痢自止。
邵評︰胃中火盛。水穀消化不及。則谷不化。火性急速。不能停留。故一吃即利。此火迫下注。必有實熱見症。實火脈象形於外。與脾腎陽虛火衰。不能消化。下利清穀者。大相天淵。清化胃中邪火。利可自止。
有一種外感風寒。內傷飲食。其症頭疼惡寒發熱。惡心飽悶。腸胃窘迫。而泄痢者。此表裡俱病。法當外散表邪。內消積滯。不在傷寒變病之例。
邵評︰表裡交病。外邪內迫而下利。宜疏表和裡。兩解治之。如枳、桔、梔、豉加葛根、焦雞金。最妙。
有一種表熱裡寒之症。初起頭痛惡寒發熱。繼即下痢清穀。脈浮而遲。口不渴飲。俗名漏底傷寒是也。良由其人脾胃本虛。一感外邪。即得直入腸胃。不在太少留連。速當溫中散寒。加紫蘇、桂枝、羌活、濃朴、廣皮、木香、茯苓、甘草之類。甚者加冬朮、乾薑。
邵評︰此與上條有輕重虛實之不同。上條表有風邪。而內傷飲食。是表裡俱實。此條表有熱邪。而裡則虛寒。是表實裡虛。中陽虧乏。表邪乘虛內入。直走腸胃而下利也。治宜溫運中陽。外散表寒。與上條治法不同。此方治脾胃中虛有寒。表邪入裡而下利。的是正法。
若陽邪傳裡。熱邪攻於腸胃。而變下利膿血者。重症也。然亦有寒熱之分。蓋邪至三陰。為日已久。實者則從陽化熱。虛者則從陰化寒矣。如少陰下利。用豬苓湯者。從陽化熱也。用桃花湯者。從陰化寒也。辨症之法。以脈數有力為熱。脈緩無力為寒。舌燥口渴屬熱。舌潤不渴屬寒。小便赤澀屬熱。清白屬寒。下利腸垢屬熱。鴨溏屬寒。熱利臍下必熱。寒利臍下必寒。熱利當清其腸。寒利當溫其下。
邵評︰陽經熱邪傳於裡。有化寒化熱之不同。辨別精明。須熟記之。
凡傷寒疫癘。熱邪傳裡。下利腸垢。或下鮮血。小溺赤澀。舌苔黃燥如刺。或紅刺如楊梅狀。身熱口渴。六脈洪數。臍腹大痛者。此熱毒內攻腸胃也。不治則爛矣。急用大黃、芩連、銀花、丹皮、芍藥、甘草之類。下之清之。繼用鮮生地數兩。代大黃與之。以養陰解毒。若下利腸垢。其勢稍緩者。宜黃芩東加川連、銀花、丹皮之屬清之。血利加丹參、槐米、川斷。
邵評︰火熱疫毒。盛於腸胃。急用苦寒清下治之。
如遇傷寒疫症。下利如豆汁魚腦之色。脈象沉濡。舌白如粉。小便不利。而口不渴者。濕毒聚於腸胃也。宜茅朮、濃朴、廣皮、二苓、滑石、澤瀉、晚蠶砂、 本之類。滲之和之。
邵評︰此濕溫症而兼疫毒也。宜清滲濕邪治之。此方頗合。
如下利雜色。六脈沉遲。舌潤無苔。或紫色而光。口不渴飲。腸胃並連。直出無關閉者。此脾腎虛寒。
關閘不闔。元氣下泄之証也。急投胃關煎。合桃花湯。兼從手陽明以堵截之。或桃花湯重加人參以截之。
邵評︰腎陽虧乏。虛寒下利。滑脫無度。溫澀下焦為治。
如見外熱內煩。舌燥口渴。脘中痞悶。或痛或嘔。而利不止者。中焦濕熱也。當用瀉心法。芩連、半夏、乾薑、枳實、木香、赤苓、澤瀉之類。
邵評︰濕熱痞結中焦。脘悶嘔痛。不食下利。似是噤口痢症。防其閉結。用開痞泄邪之法。卻是正治。
凡下利。舌苔遍地白濃。如雪花者。臟結也。不治。
邵評︰陽虛體濕。濁陰凝結於中。苔濃如雪花者。邪結已深也。純陰無陽。故不治。
凡三陰下利。小便不利者。津液竭也。不可妄利小便。
邵評︰陰經下利。而小便不利。陰津虧乏也。如妄利之。陰氣竭絕而津涸矣。
凡傷寒小便清白者。病不在裡而在表也。下焦病。小便利者。病不在氣分而在血分也。(參治法匯)
邵評︰熱未入裡。小便清白。以此可驗邪之在表在裡。若邪入下焦。小便當不利。今反利者。病在血分。而不在於氣。故下焦蓄血症。小便自利也。
太陽病。脈浮數。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陽明病。脈浮。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述古)
邵評︰太陽經邪。傳入膀胱之腑。為傳本病也。用五苓導水泄熱極是。若熱結膀胱。宜參用八正散加減。
又評︰陽明渴飲。小便不利。是津虧熱伏。邪在胃中也。用豬苓湯利水泄熱。兼滋陰氣。此古法也。若時方。可用導赤散。
凡傷寒表症未解。病在陽分。尚宜發汗者。不可先利小便。恐走其津液。取汗難也。(參奧旨)
邵評、邪在表。當發汗。若先利其小便。則津液從下走泄。非但不能得汗。必致津傷邪入。而病增變也。故邪在表。禁利小便。
陽明病。潮熱。汗出多者。必小便少。不可利小便。恐胃汁愈干也。若利之。必喘渴而死。(述古)
邵評︰陽明潮熱。汗出多者。其津液已經外泄。恐其津亡胃燥。故禁利小便。汗與小便。同是津液氣化所由出。汗多傷陽。利小便則傷陰。陰液陽氣並竭。故喘渴而死。是以汗多津虧。禁利小便。蓋陽明一經。以存津液。為第一義也。
小便不利。有可利者二。熱結膀胱宜利。濕熱發黃宜利。若大病後。汗下後。律液內竭。故不利。若強利之。則水愈涸。必純用養陰生津之品。則津液複而水道行矣。痢亦然。(參奧旨)
邵評︰病後汗下。後。小便不利。因津液內傷所致。即有餘邪濕熱。亦不可妄利。再竭其陰液也。當用滋陰養液之劑。久久服之。俟其津液充複。小便自利矣。若有濕熱瘀邪內蓄者。可利小便。若無邪而津液虧乏者。切不可妄利也。
(痧 附合參金鑒治法匯葉案第一書)
者。有觸目之形。而無礙手之質。即稠如錦紋。稀如蚊跡之象也。或布於胸腹。或見於四肢。總以鮮紅起發者為吉。紫色成片者為重。色黑色青者。不治。
邵評︰ 之形狀。平而貼於肌肉之間。並無點粒高起。以手摸之。平而不礙手。或紅色成片。稠如錦紋者。此屬陽邪胃熱。有稀如蚊跡。而色淡不解者。此是正虛邪伏。此症有陰陽寒熱虛實之不同。當看其外症。參其脈象。而施溫涼補瀉之治法。
疹者。有顆粒之象。腫而易癢。即痧癮之屬。須知出要周勻。沒宜徐緩。春夏多此。 疹二者。不外手太陰與足陽明之治。又 為胃家毒火。疹屬脾家濕熱。須互參之。
邵評︰發疹於皮膚之上。起有顆粒。如粟如粒。以手摸之。有尖刺而觸手者也。與之平而在肌肉者不同。 由陽明胃熱而發。疹因肺受風溫而出。 有虛寒陰症。可用溫補。疹無不由邪火而作。陰寒之症罕有。故治疹之法。不外辛涼清透。宣肺化邪。溫補之藥。每禁用也。蓋因疹子即痧 一類。即天行時毒。入於肺中而發。邪盛者。點子稠密。肌膚微腫而稍癢。有紅白二種。邪入營者紅疹。邪入衛者白點。大忌冒風涼遏。犯則肺閉內陷。發喘而死矣。
疹之發。傷寒由於失表失清。其邪不得外達。蘊於胃腑。走入營中而發也。溫熱之症。外邪與內熱相搏。濕熱凝滯。自然發 發疹。有發熱一二日便見者。有發熱三四日始見者。非因失治而然。
邵評︰ 與疹必當分別。 發於胃。疹出於肺。傷寒失表失清。邪遏於胃而熱蒸成。故傷寒症發 者多。而發疹則僅見也。其虛 陰 。由於中虛寒伏。逼其浮陽外越。無根之火內動。見 隱隱而微。色白不鮮者是也。治須溫補。至於疹。悉是外邪致病。天行痧疹。時毒。襲入肺衛而發者。或溫暑時邪。從肺吸受。由衛入營之症。其邪從肺外達而發疹者。此邪在上焦。非由失表失清之故。當辨其在氣在營。而用宣肺清透之法。若遇寒涼。防其抑閉。與 之治法。判然不同。二症豈可不分辨哉。故約言之。 屬胃。疹屬肺。二症須分別論治。
大抵發汗不出。或雖汗不解。胸膈煩悶。嘔惡不納。足冷耳聾。脈沉而伏。或寸關脈躁動。便是 疹欲出之候。須細診之。
邵評︰邪熱鬱伏於中。蒸熱為 。故汗不出。而煩悶嘔惡。足冷耳聾。此是 疹將發之見象。猶天將雨而悶熱鬱蒸也。脈沉伏。由於邪伏於內。脈道不利所致。寸關躁動者。伏邪勃發之兆也。
凡 疹欲出之際。若得上吐下瀉者吉。毒氣上下俱出故也。
邵評︰ 疹將出之際。上吐下瀉。其熱毒從吐瀉而外出。分消其勢。大忌止澀。若出齊後。及將回之時。忌見吐瀉。恐其邪陷也。故 疹吐瀉。須辨其先後緩急之勢。庶免誤治之弊。
凡 紅赤者。為胃熱。紫色為熱甚。紫黑為胃爛。赤 五死五生。黑 九死一生。鮮紅起發稀朗者。雖大不妨。如針頭稠密。紫黑成片者。難治。雜藍 黑爛者死也。
邵評︰此辨 色。以驗病之吉凶生死。學人最宜著眼。
凡 既出。須得脈洪滑有力。手足溫者。易治。脈微足冷。元氣虛弱。難治。 疹透後。神識宜清。反加昏沉者。難治。
邵評︰ 出之後。辨其脈象。及症之順逆。語皆精實。
凡溫熱 疹。已見陽明少陽新法中。傷寒失表發 。已見太陰新法中。此更詳天時寒暄燥濕。邪在足經手經。氣分營分。外感內傷為治。當以溫熱疫癘兼參之。
邵評︰傷寒自表入裡。從足經施治。邪入陽明。熱甚發 。由先時失表失清所致。 所謂 發於胃。非比疹之從肺而出。故傷寒症陽明極熱。每多發 。而發疹者稀有也。若溫邪暑熱自肺吸入。宗三焦立法。從手經論治。其邪之入裡。或自肺衛而入營。則發疹而外達。即天行痧疹時毒之邪。亦從肺經吸入而發疹也。所謂疹出於肺。或由肺衛而入陽明胃者。胃火盛亦有發 也。其治與傷寒發同。至治疹當宣肺清營。提透疹邪為主。至於 與疹之所發。其源各異。而治法亦須分別。詳列於後。
胃熱 發 舌苔黃燥者。胃中熱極也。從陽明治。犀角、連翹、黃芩、黃連、銀花、牛蒡、葛根、薄荷之類。不可過用風藥。
邵評︰此陽明胃熱發 之正法。
營熱 赤 舌苔鮮紅者。營分血熱也。神昏譫語。邪干膻中。病在手經。不可妄用風藥。以劫胃津。亦不可純用苦寒。直入中焦。法當清疏營分。輕透。 毒。如犀角尖、連翹心、元參、丹皮、牛蒡、銀花、薄荷、人中黃之類。神昏加菖蒲數分。西黃二三分。以開心竅。
邵評︰膻中。心包絡也。邪在手經。自肺衛而入心營。逆傳包絡。危險之症。急當清心達邪。芳香開秘。忌用風藥升散。劫耗陰津。且邪在上焦。並宜輕清。若用苦寒重濁之劑。直走腸胃。與包絡結邪無干涉矣。此方是營熱發 。邪入心包之正法。
如 已透。當清火解毒以化之。如連翹、赤芍、元參、丹皮、花粉、知母、黃芩、淨銀花、人中黃之類。脈洪大。加石膏。舌絳色。加鮮生地。
邵評︰ 透之後。餘熱未淨。治宜清化餘邪。此方是 透後。餘邪未淨之良法。
表寒 春應溫而反寒。夏應熱而反涼。有病惡寒發熱咽痛。身上有淡紅白 。舌苔白而薄嫩者。此寒邪在表也。當以荊防敗毒散溫散之。
邵評︰此表寒抑遏而發 之良法。
溫毒 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或天時亢旱久燥。溫疫流行。發為赤 丹疹。其毒彌滿三焦。目赤舌絳。汗出津津。切忌風藥升散。宜涼膈散。去芒硝、大黃。加石膏、牛蒡、赤芍、人中黃。大便秘者。去硝留黃。
邵評︰應寒涼而反溫熱。又或天時燥旱。陽熱亢極。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不正之邪氣而成瘟疫也。疫邪火毒。釀成 疹。熱毒蘊伏陽明。三焦俱病。是名溫毒發 。症多肺胃火盛。此方極合。
陽毒 溫疫陽毒發 。面如塗朱。眼如噴火。六脈洪大。燥渴欲死。此陽明血熱已極。毒邪傳遍三焦。經絡閉塞。榮衛不通。非三黃石膏湯不能解救。
邵評︰三焦表裡。俱被陽邪熱毒蒸灼。氣血經絡凝塞不通。邪鬱不宣之候。必須兩解其表裡之熱邪。則 疹方能外達。此方治邪遍表裡三焦。陽毒發 。的是良劑。
伏 凡傷寒邪入太陰。脈靜神呆。舌心灰黑。防有伏 。或時感之症。過經不解。舌苔灰黑。或中心黑暈。肌表不甚發熱。脈象亦似沉緩。但神識不清。或鄭聲作笑。此陽邪陷入太陰。防有伏 內發。其脈靜身涼。非邪退正複也。乃陽邪陷於陰分也。法宜宣通氣血。透提毒。以實症治之。如連翹、赤芍、銀花、紫草、生楂肉、檳榔、天蟲、刺蒺藜、犀角尖、角刺之類。透之提之。 疹外達。自然毒透神清。(參第一書)
邵評︰陽經之邪入於太陰。太陰為濕土之臟。脾與胃相聯。陽邪故易傳入於陰。入於陰則脈反靜。邪氣內伏。故神呆。舌灰黑。太陰舌苔也。如此形症。防有伏 。不但傷寒邪入太陰。即時感遷延。亦有陷入太陰之症。舌灰黑者。太陰濕與熱相蒸也。邪熱陷入。抑遏不宣。故肌表不甚熱。而脈見沉緩也。 毒內伏。則神不清。而糊言妄笑矣。此陽邪實熱陷入太陰。 毒內伏之候。不可誤認為邪退正虛。而進滋補。仍宜宣通伏邪。提透 毒。必使 從外達。陷入之邪自化耳。此方治陽邪陷入太陰。 毒內伏之良法。
內傷 凡勞倦內傷。虛火游行於外。亦有淡紅 點。其身痛心煩。惡寒發熱。與外感同。第脈虛大。或氣口獨大。倦怠懶於言動。自汗為異。投補中益氣。熟睡汗止身涼而愈。
邵評︰此勞倦中虛。稍挾微邪。虛火外浮而發 。用補正略佐化邪一法。為治勞倦傷脾。中虛發 。名曰虛 之良劑。
伏陰 陰 者。因內有伏寒。或誤進寒涼。逼其虛陽浮散於外。其 點隱隱而微。脈雖洪大。按之無力。或六脈沉微。手足逆冷。舌苔白滑。或黑苔胖滑。此陰 無疑也。先用炮薑理中湯。以複其陽。次隨症治。若內傷生冷。外感寒邪。而發陰 。調中湯最捷。
邵評︰稟體陽虛。其人內有伏寒。又有誤用涼藥寒物。陰寒極盛。陽火衰微。逼其無根之火外浮而發 。陰伏不達。名曰陰 。大虛大寒之症。虛陽浮越。其脈浮取洪大。重按無力。陽微欲脫之脈也。若脈沉微。陽微之正脈。均宜用溫中扶陽之法。此方治陰寒內盛。陽火衰微而發陰 之正法。
少陰 凡腎虛挾感。 疹無力透達。肌膚中微現淡紅隱隱之點。脈象沉細無力。舌苔淡紅或紫色。舌形胖嫩圓大。似寐非寐。神識乍清乍昧。此少陰精不化氣。不得透也。當以左歸飲加人參進之。精氣充溢。 自外達矣。若兼右尺遲微。手足逆冷。渴不欲飲。此少陰水火俱虧也。當以人參八味投之。腎氣一充。其 自透。
邵評︰腎水虧。以六味地黃壯水。腎火衰。用附桂以補火。人參以扶元氣。乃陰陽兩虛之正法。
內 凡溫疫時感。每有內 。其 發於腸胃嗌膈之間。肌膚間不得而見。其脈短滑。似躁非躁。外証口乾目赤。手足指冷。煩躁氣急。不欲見火。惡聞人聲。耳熱面紅。或作寒噤。或作噴嚏。昏不知人。鄭聲作笑。種種形証。皆內 之驗。治法。亦宜宣通氣血。解毒化 。如連翹、地丁、赤芍、紫草、楂肉、檳榔、淨銀花、人中黃、白僵蠶、鉤藤鉤之類主之。俾得脈和神清。方為毒化 解。(此條參傷寒第一書)
邵評︰時毒瘟疫。口鼻吸受。直行中道。邪伏膜原。毒凝氣滯。發為內 。內 者。發於軀殼裡面。腸胃膈膜之處。外之肌肉皮膚。不見 點。毫無形跡。猶內癰之類也。此症罕見。時症瘟疫症中。或有此症。其所見外症。俱是陽明熱毒。火邪壅遏於中。氣不宣通之候。 發於內。提透非宜。治法當宣通邪滯。解毒消 。清營化熱之劑。症雖少見。醫者不可不知。蓋內 外無形跡可見。全在察脈辨症。庶無貽誤。以上俱論 症。
疹子悉屬風熱。浮小有顆粒。隨出隨沒。而又出一翻者是。與小兒痧子同。宜疏風解熱為先。不可驟用寒涼。必兼辛散。吳地曰痧子。浙江曰 子。同一病也。恆發於小兒。若疹子。不拘大小皆有。三疾主治略同。總不出乎肺家風熱。身熱一二日即發者輕。三五日發者重。亦當辨其天時寒暄燥濕。邪在氣分營分分治。
外寒內熱 痧疹發於暴寒之時。肌表頭面不透。是外襲寒邪。內蘊伏熱。宜兩解肺衛之邪。麻杏石甘湯。加桔梗、薄荷、射干、牛蒡主之。
邵評︰痧疹將發。值天寒暴冷之時。寒邪抑遏於表。痧疹熱毒蘊伏於肺。不能外達。疹不透而氣急煩悶。故用麻黃開肺散寒。石膏、杏仁清熱下氣。餘藥提透疹邪也。 若秋候涼風外襲。伏熱內蒸。以致咳嗽或喘者。亦宜麻杏石甘湯。加桑皮、象貝、枯芩、蘇子之類。麻黃須蜜炙或水炒。
邵評︰發疹在秋令。被涼風抑遏肌表。疹不透而肺火內灼。咳嗽喘急者。亦用麻杏石甘湯開肺散風之法。此與上條是肺有熱邪。欲發疹子。外受寒風。郁於肌表。疹不透達。肺火燔灼。最易閉悶發喘而成危症。故用麻杏石甘開肺清熱。加味散表邪而發疹。
風溫 若值天時晴燥已久。而患咳嗽、咽啞、喉痛之症。兼痧疹者。此風溫客於太陰手經也。治宜辛涼清潤之品。大忌升、葛、防風、蟬蛻等藥。當以羚羊角、連翹、薄荷、牛蒡、元參、射干、杏仁、桔梗、象貝、淨銀花、蘆根之類選用。繼以粉參、川斛、麥冬、花粉、知母、梨漿之品。以養肺胃之陰。
邵評︰風溫之邪襲肺。火燥傷金。故見咽啞喉痛而發痧疹。肺之火毒極盛。若內濕火上蒸。咽喉作腐者。是爛喉疫痧。治法亦宜辛涼清透。大忌辛溫升散之品。寒涼苦降。亦在禁忌。防其鬱遏內邪也。治宜辛涼宣泄。清肺達邪。為風溫發疹邪在肺衛者正治之法。即爛喉疫痧。亦不外此方。此條風溫熱邪在於肺衛。欲發疹子。用宣肺達邪清透為治。是正法也。
血熱 痧疹初起。舌絳如朱。疹色如丹。環口燥裂。大渴引飲。脈象洪數。乃陽明血熱也。宜犀角、連翹、鮮生地、丹皮、赤芍、元參、花粉、淨銀花、人中黃之類選用。繼以大小甘露出入。以救胃陰。
邵評︰此條營分邪盛。血熱而發疹。用清營宣透涼血解毒之治。亦正法也。此與上條俱即養陰藥繼之。可見溫熱病以陰為重也。
肺郁 痧透後。痰多氣急咳嗽者。餘熱鬱於肺也。宜宣之開之。如梔豉、桑杏、桔梗、枯芩、薄荷、象貝、蔞皮、通草、蘆根之類。
邵評︰此為痧邪餘熱挾內之痰火。郁於肺中。氣不下降所致。宜宣肺化痰清火治之。為痧疹之後痰熱鬱肺之正法。
如痧疹雖透。而咳嗽聲啞喉痛者。此痧毒不能盡發。郁於氣分也。亦宜宣通肺氣。如羚羊角、前胡、桑杏、連翹、牛蒡、射干、薄荷、銀花、甘桔、通草、黃芩、蘆根之類選用。
邵評︰痧疹透而聲啞。咽喉痛而咳嗽者。乃火邪痧毒鬱伏肺中。氣火上升為患也。治以宣氣泄肺清火解毒之法。乃痧毒火邪鬱於氣分。上灼肺金之正治。
發喘 凡痧 透發不盡。毒邪干肺。喘急昏悶者。危症也。宜急透之。
焦麻黃(八分) 石膏(四錢) 杏仁(二錢) 牛蒡子(一錢五分)連翹(一錢五分) 枯芩(一錢五分) 象貝母(一錢五分) 薄荷(八分)桔梗(八分) 犀角尖(八分) 生甘草(四分) 通草(一錢) 蘆根(一握)
邵評︰此痧毒內伏郁閉之症。或著寒冒風。皆能致此。尋常疹子則無此症。蓋痧出而不盡透。毒伏於內。郁悶肺閉。而昏喘氣急者。大危之症。非麻黃大開肺氣。則不能救。再用石膏以清火。杏仁以下氣。甘草以緩急而瀉火毒。加犀角、桔梗等味。提透清化為治。
咳嗽 痧後咳嗽。餘熱在肺也。宜瀉白散。加貝母、橘紅、杏仁、枯芩、知母、花粉、甘桔、梨漿之類清之。
邵評︰此痧疹餘邪蘊肺而咳嗽之良法。
傷陰 凡痧 伏邪未清。致傷陰分。而發熱不止者。宜甘涼養陰。如沙參、骨皮、麥冬、玉竹、雲苓、金斛、生地、白芍、丹皮、甘草之類。
邵評︰此痧後伏邪傷肺胃之陰液。因而發熱之正法。
伏邪 凡痧 等症。外雖透達。易隱易回。而身熱不除。漸加喘咳。腹脹咽痛。喉啞齦爛。神昏欲寐。或兼赤利等症者。此系失潮。伏邪在內。危症也。急宜散邪解毒。如犀角、連翹、牛蒡、射干、元參、杏仁、楂肉、人中黃、淨銀花、西黃、通草之類。
邵評︰痧毒內伏。上中下三焦均受其戕也。蓋痧子出沒有潮數。見點三日方齊。 每日三潮。三日九潮。潮後漸漸退沒。則痧毒盡透。若未潮足而早回。則邪伏於內。咳喘齦爛。喉啞咽痛。毒火上擾也。腹脹赤利。邪火下注也。身熱神昏欲寐。痧毒閉伏於中也。上中下三焦俱受邪侵。必正不勝邪而敗矣。急急提透疹邪。清熱解毒為治。必使痧毒外散。方有生機。
如痧 隱沒太早。以致發熱咳喘者。此伏邪在肺也。速宜開宣肺氣。遲則不治。如梔豉、桑杏、羚羊、牛蒡、連翹、前胡、薄荷、桔梗、蘆根之類主之。
邵評︰按此等藥。雖是開宣肺氣為主。然初起即用。或有靈效。若喘熱勢盛。似乎嫌輕。當以麻杏湯治之為是。然此條痧隱太早。邪遏於肺。病在上焦。較前條稍輕。故以輕宣法治之。
陰虛 凡少陰水虧之人。感挾時邪。而發 疹。不可過用柴葛升散。緣此症。雖表不得汗解。或雖得汗。而 疹未透。熱仍不解。惟清解中兼養陰液。庶能得汗。而疹亦易透達。如遇時感。診得脈象細數。或沉細。外症。欲寐不寐。舌形微白兼紅。或紫色而干。即是少陰虛症。或已經表散不應者。急宜用生地、骨皮、沙參、茯苓、麥冬、金斛、花粉、牛蒡、連翹、甘草之品。以養陰液。自然疹隨汗達。身涼而解。如兼舌燥口渴而便秘者。加犀角數分。合陽明治之。或加豆豉。
邵評︰此腎水素虛之人。外受濕熱暑濕時邪而發 疹。非天行時痧之症。當從三焦立法。用手經藥清透。各隨其所受之邪而施治。非足經藥之柴葛升散發表者所宜。即使發表得汗。此非風寒表症。其邪不能從汗而解。 疹何能外達。況本屬水虧之人。病是溫熱。而非風寒。尤忌發汗傷陰。故必清解溫暑熱邪。甘涼滋液之法。俾得營衛之邪。從肺達而出疹。陽明之邪。由胃而發 。溫熱暑邪。隨 疹而化解矣。至脈細數而沉細。溫熱入少陰之脈象也。欲寐。少陰本症也。複不得寐。煩熱也。微白而紅。溫熱初起之舌也。少陰舌本紫乾者。熱而津虧也。此少陰溫熱而陰液素虛之症。急急滋液達邪。陰液充複。則邪氣達。自然得汗。非用藥強發而汗出也。
又評︰此陰虛而受溫暑時邪之症。當救液達邪。辨明營衛而治。邪從 疹而解。如見陽明症象。可合陽明法治之。
凡痧 癮疹。最宜通泄。雖下利五色。亦不妨。惟二便不利。最為凶候。如遇此症。勿實脾止瀉。
邵評︰痧疹因受外邪而病。或見吐瀉。則內邪由吐下而外泄。此是順症。若二便不利。則邪毒壅遏。最多閉結。故為凶候。凡痧疹吐瀉。大忌止澀。
濕熱俱甚。則發黃。陽明熱勝。如橘黃而明。太陰濕勝。如熏黃而晦。
邵評︰發黃有因熱因濕之不同。熱屬陽明而色明亮者。陽黃也。濕屬太陰而色晦暗者。陰黃也。故治發黃。當辨其濕熱陰陽之不同。
太陽蓄血亦發黃。但以小便不利。為濕熱發黃。小便自利。為蓄血發黃也。
邵評︰蓄血有身黃一症。非蓄血必發黃也。此以發黃之小便不利。借証蓄血之小便自利。非以蓄血發黃二症對勘也。其實以濕熱之小便不利。借証蓄血之小便自利耳。
又評︰蓄血有身黃者。非發黃因於蓄血也。不可以濕熱發黃與蓄血發黃對列。
蓋發黃因外則汗不得泄。內則小便不利。以致濕邪瘀熱。郁而成黃。故濕熱發黃。小便不利。蓄血不在氣分。且小便自利。則內之濕邪瘀熱已得外泄。何能發黃。要知蓄血與發黃。無並見之理。熱於膀胱。則為發黃。血結膀胱。則為蓄血。病之在氣在血。有形無形。截然相反。若果太陽發黃。用治蓄血之峻劑抵當湯。服之。則前陰下血如泉而立斃。蓄血而亦言發黃。其誤非小。故特辨之。
蓄血發黃。脈沉細而結。濕熱發黃。脈浮滑而數。
邵評︰此辨蓄血濕熱發黃脈象之不同。
蓄血發黃。則便利而清。濕熱發黃。則便黃而濁。
邵評︰此以便之黃濁清利。辨發黃蓄血。
太陽失表。瘀熱在裡。表實無汗。小便不利。身體發黃者。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使黃從汗解也。
邵評︰太陽失於發表。外無汗出。而內則小便不利。熱入於裡而不外越。謂之瘀熱。熱蒸發黃。此熱瘀而未實之症也。因其有表裡症。故用麻黃、杏仁、生薑之發汗散表。赤豆、梓白皮、連翹根之苦寒清熱而利水也。蓋發黃熱瘀而未實。故以發汗清利。雙解表裡為治。
陽明病。遍身無汗。但頭汗出。小便不利。渴欲飲水者。是熱不得越。瘀於裡而發黃也。茵陳蒿湯主之。使黃從下解。
邵評︰此陽明濕熱發黃之症。但頭汗而身無汗。郁熱上熏而邪不外達也。小便不利。其熱又不得下泄。而又渴欲飲水。則熱之蓄於內者方熾。而濕之引於外者無已。濕與熱合。瘀郁不解。未能表達裡通。勢必蒸發為黃矣。用茵陳蒿湯苦寒通泄。使內瘀之濕熱下趨。則黃從便出而下解也。此條傷寒論原文有腹滿一症。因邪不得外泄下通。郁熱為黃。邪深入裡而腹滿。為陽明熱實之症。故方中用大黃清濕而下裡實也。
太陰病小便不利。濕土為熱所蒸而發黃者。茵陳五苓散主之。使黃從小便而解。
邵評︰太陰濕伏。不從小便而下泄。遏於內而蒸熱為黃。此太陰濕熱症也。用五苓散宣化膀胱之氣而利小便。加茵陳以清滲濕熱也。蓋太陰濕鬱蒸熱為黃。熱而未實。當宣其氣化。使邪從小便而解。
瘟疫論云。疫邪傳裡。遺熱下焦。小便不利。邪無輸泄。經氣鬱滯。其傳為疸。身目如金。宜茵陳蒿湯。若用茵陳五苓散。不但不能退黃。即小便亦難利。此乃胃家移熱。是以大黃有專功也。
邵評︰瘟疫濕濁之邪傳入陽明。熱在中下二焦。結而成實。氣不宣通。郁而為黃。此陽黃實熱。用茵陳蒿湯。下其熱實也。蓋疫邪熱入於裡。陽明胃家熱而成實。故用茵陳蒿湯下其熱實。與上條濕熱發黃。熱而未實者不同也。
傷寒身熱發黃。無表裡症者。梔子柏皮湯主之。
邵評︰此陽明之經症。表無邪鬱。裡未成實。故曰無表裡症。乃身熱發黃熱瘀陽明經也。故但治以清熱。
凡發黃。熱多脈必數。一身不痛。解毒為主。濕多脈必緩。一身盡痛。滲濕為主。
邵評︰熱盛陽明。蒸郁為黃。脈數而身不痛者。陽黃也。清熱解毒治之。太陰濕勝。滯氣為黃。脈緩身痛。濕入經絡。而為陰黃。滲濕行氣主之。惟熱黃脈數屬陽明。濕黃脈緩屬太陰。
陽明發黃。熱多。二便俱秘。茵陳蒿湯。
邵評︰此陽明熱實發黃之正法。
太陰發黃。濕多。小便不利。茵陳五苓散。
邵評︰此太陰濕鬱發黃之正法。
身熱發黃。無表裡症。梔子柏皮湯。
邵評︰此陽明經瘀熱發黃之治法。方中宜再加澤蘭、紅曲以消瘀。以上論陽黃症。
發黃汗出身冷。脈沉遲。小便不利。口不渴者。陰黃症也。五苓散加乾薑、茵陳。二便俱利者。理中東加茵陳。
傷寒遇辰戌丑未年。太陽太陰司天。醫用寒涼太過。往往有陰黃之症。脈沉遲。肢體冷。而發黃者。宜理中東加茵陳主之。小水不利。理中加二苓官桂。嘔者理中合二陳生薑。若天久霪雨。濕令大行。又當理中合平胃為當。甚者加附子。
邵評︰寒水濕土當令之年。如其人陽氣本虛。偶受濕邪。醫者過用寒涼。傷其中陽。而成陰黃之症。所見脈症。俱是陰寒之象。與陽黃之熱實者大相逕庭。用理中東加茵陳。溫運中陽而化濕也。
陰寒甚者。當加附子以扶陽泄濁為治。若中陽虛弱。寒濕內伏。陽氣不得宣化。而小水不利。加苓、桂以通陽利水。嘔者。胃虛有寒痰也。合二陳生薑。以和其胃氣而化痰飲。惟久雨濕盛。陰濁之氣太甚。脾胃中土受戕。故用理中溫運中宮。合平胃除濕化邪。此脾陽虛弱。寒濕內伏而成陰黃。治以溫中化濕為主。
脾絕似黃症。一身盡黃。寸口無脈。鼻中冷氣。搖頭直視。環口黧黑。形如煙煤。此脾家真氣絕。非發黃也。第一書云。膽氣絕。則面黃。脾氣絕。則身黃。此皆黃如土色。乾枯無神氣者也。
邵評︰脾為陰土。黃者。土之本色也。脾陽衰乏。陽氣不運。故寸口無脈。陽微欲絕。則氣冷不溫。所見各症。純是一派陰濁用事。微陽將欲埋沒。脾之真氣告絕。土之本色。發露無餘而外現。故一身盡見黃色。此臟絕之症。與發黃之有外邪者各殊也。
金鑒云。環口黧黑冷汗者。陰黃死証也。身體枯燥如煙熏者。陽黃死証也。
邵評︰陰黃陽絕則死。陽黃陰竭亦死。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
邵評︰痙病風邪在表。則身熱惡寒。痙為風強。筋脈受之。則口噤項強。反張強直也。頭熱足寒。面目赤。頭動搖者。風為陽邪。挾濕上行。風濕化熱而上淫也。此痙病之形症也。蓋因風濕熱邪。乘虛而入於筋之故也。
又評︰諸暴強直。皆屬於風。但陽主動。陰主靜。是當以強直而安靜者主濕。強直而搐搦者主風。千金方謂濕熱入於腎中亦為痙。小兒癇熱盛亦為痙。王海藏謂反張太陽痙也。低頭視。
手足牽引。肘膝相構。陽明痙也。一目或左或右斜視。
一手一足搐搦。少陽痙也。太陽固屬風寒。陽明少陽。亦風火熱之內作。皆當以存陰驅熱為治。
夫痙脈。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
邵評︰痙脈按之緊如弦。邪氣堅實也。直上下行。陽邪盛也。上條揭痙之主症。此條揭痙之主脈。
痙脈沉而細者。為難治。
邵評︰脈細則易亡陰。痙病見之則難治。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名曰柔痙。
邵評︰無汗為表實。反惡寒者。風邪挾寒也。以其表實有寒。故曰剛痙。若汗出為表虛。不惡寒者。風變而外傷筋脈也。以其表虛自汗。故曰柔痙。 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沖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此剛痙無汗反惡寒主方)
邵評︰邪在太陽陽明之界。熱並胸中。津不布而無汗。肺不行水而小便少。熱氣上沖於胸。則口噤不得語。馴至面赤頭搖。項背強直之症。此欲作剛痙。用葛根湯治。表實無汗之痙也。因葛根湯。即桂枝東加麻葛。風邪挾寒而表實。此湯為治剛痙無汗者之正法。 太陽病。其証備。身體強KT KT 然。脈反沉遲。此為柔痙。栝蔞桂枝湯主之。(此柔痙汗出不惡寒主方 KT KT 即頸項強之貌)
邵評︰太陽病者。太陽一經之症悉具也。脈沉遲。乃津液少而營衛之行不利也。 風淫於外。汗出而消傷於內。用桂枝去風。加栝蔞根。兼滋其內也。 痙為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介齒。可與大承氣湯。(初病在太陽僅背項強直若不早治則轉入陽明而病更劇腳攣齒介者以陽明之脈起於腳而絡於齒也承氣是下其熱非下其食也)
邵評︰此痙病之屬陽明瘀熱者。陽明之筋起於足。結於跗。陽明之脈入齒中。挾口環唇。循喉下膈。陽明熱極。故見是諸症。用大承氣滌其熱以救其陰。亦急下存陰之治也。乃治陽明熱盛之痙。用大承氣湯。然可與二字甚活。臨症酌而用之。初非定法也。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夫風病下之則痙。複發汗。必拘急。
邵評︰發汗太多。津液傷而不涵養筋脈。故致痙。此為液虧致痙。病由內虛所致。
邵評︰風病應肝而主筋。妄下傷胃液。液不養筋而痙。複汗以耗其陰。陰液燥則拘急也。此條因妄下而傷陰致痙。亦內虛也。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以上述金匱法)
邵評︰瘡家身痛。是營虛筋脈失養。故戒發汗。汗之則津液越出。筋虛燥。亦攣急而為痙矣。此瘡家發痙。亦由液耗而內虛使然。 經云:諸暴強直。皆屬於風。其勢勇猛。故曰剛痙。又云。諸痙項強。皆屬於濕。其勢弱軟。故名柔痙。柯韻伯以痙之屬風者。不因風而因熱。屬濕者。不因濕而因燥。雖似太鑿。然戒人不可以劫液之品治痙。實屬良工苦心。
邵評︰一由火熱內盛。熱極化風而成痙。一由濕熱挾風內灼。傷陰化燥而成痙。 痙雖因於風濕外邪。其傷陰劫液之藥。總當慎用。
愚按 症。即痙症也。其因有二。一屬風濕之邪。合而為痙。即內經所云屬風屬濕是也。一屬過表汗多。耗其津液而成痙。即仲景所云發汗太多。因致 是也。分屬之。則治法庶無悖謬。
邵評︰痙症有外邪內傷虛實二因。若外著風濕之邪。入於筋脈而成痙者。此實症也。可用金匱諸方治之。若汗下誤施。產後亡血。津液傷耗。筋脈失養而痙者,此內傷虛症也。宜滋液熄風和絡治之。
如太陽未曾表汗而發痙。明系風濕之邪混擾於太陽。風濕相持而不解。則濕熱交並。留滯經絡。營衛不和。津液不行。筋脈失所養而作也。此是傷寒類症。非傷寒變症也。其証背反張。頭搖。口噤。項強。拘急。轉側艱難。身熱足冷。當審其風濕甚者。則有汗而為柔痙。風寒甚者。則無汗而為剛痙。金匱法以栝蔞桂枝湯治太陽柔痙。以葛根湯治太陽剛痙。以大承氣湯治陽明剛痙。金鑒法。均以小續命湯為主治。剛痙去附子。柔痙去麻黃。表實去參附。加二活。裡實去參附。加硝黃。
邵評︰風寒濕邪。留滯經絡。未經表汗而發痙。此是外邪實症。可用金匱諸方治。若傷寒過表。
汗多而成痙。乃是傷寒變症。治分兩途。蓋汗多則血液乾枯。筋無所養。而痙作也。非濕非風。不得妄施前藥。故凡傷寒汗下後。癰疽潰膿後。婦人新產後。而見身體角弓反張。手足攣搐者。都是氣血大虧。液不榮筋所致。治法匯。均以八珍湯加枸杞、川斷、鉤藤、桂枝主之。以養筋脈。不可純作風治。
柯韻伯以複脈湯治痙。救陰液也。
邵評︰過表汗多。陰液傷耗。筋脈失養而成痙。此是誤治後變症。並無風濕外邪。
與上條之內因邪致痙者。有虛實之不同。故宜分途施治。上條邪實發痙。故用驅風散邪之方。此因誤治傷津血枯。而筋脈拘急。非風非濕。是為虛痙。治當滋液養營。熄風和絡為主。切忌驅風散邪之劑也。
若汗下後。潰瘍。及新產後。三者皆傷耗血。血虛生風。筋失滋養。以致反張攣搐等症。是虛痙也。
治用氣血兩調。和絡化風之法。乃陰虛致痙之正治也。至於複脈救陰。陰回則虛風自熄。痙亦止矣。此陰液虧乏。血不營筋而痙。是內傷虛痙。與上條外感實痙不同。滋液養正治法最合。
按過汗表虛成痙。汗出不止者。桂枝東加歸、 、人參。產後血虛成痙。歸 建中湯。潰瘍去膿血過多。為風所襲成痙者。八珍湯加黃 、桂枝、川羌、防風。
邵評︰此承上條汗後潰瘍新產三症而言。過汗不止。則表虛液脫。陽不附陰而痙。養營固衛治之。產後血虛。血不營筋而痙。調營補氣治之。潰瘍之後。氣血兩傷。外風乘虛而入於經脈。則成痙。宜氣血兩補。略佐化風治之。此與上條。均誤治後變症而成虛痙。
又評︰金匱論痙病十二條。曰風曰寒曰熱曰濕。皆是正傷寒之痙。及小兒癇熱盛之痙。相去霄壤。其所用之藥。皆麻、桂、葛根。若溫熱暑疫之痙。亦誤以此等方治之。其害甚於操刃矣。
經曰:邪入於陽則狂。又曰:重陽則狂。狂為陽盛也。傷寒熱毒在胃。並於心。至於發狂。邪熱極矣。
邵評︰陽邪入於陽經。故曰重陽。陽盛則狂也。若邪熱內伏胃中。火毒上熏。蒙擾心包靈氣。則神不自知而發狂。狂之發。少臥。不飢。妄言笑。妄起止。棄衣而走。登高而歌。甚則逾垣上屋。皆獨陽亢極使然。非吐下不能已。
邵評︰此是陽明實火上升。神蒙不清。吐之下之。其熱外泄。則狂自止。
凡胃中熱極乘心。則神昏發狂。經云:重陽則狂者。謂熱入於陽。則狂亂也。表實無汗。三黃石膏湯。裡實不便。大承氣湯。無表裡症。白虎合解毒湯。
邵評︰太陽表熱不得外泄。郁而發狂。當清解表裡熱邪。陽明胃熱不得下泄。燥屎內蒸而狂者。治宜下之。陽明經熱。胃火內燔而狂者。治以清解胃熱。
病患煩躁狂走。妄言叫罵。面赤咽痛。鼻如煙煤。或身斑如錦。或下利赤黃。此陽毒也。三黃湯、大黃散主之。
陽毒發狂。逾垣上屋者。霹靂湯。調下鵲石散二錢。或用人中黃三錢。開水下。或水調瓜蒂末吐痰。(以上皆實症治法)
邵評︰火毒內燔。挾痰上灼。蒙蔽清靈。如醉如痴。宜大清其毒火。或吐其痰熱。
以上皆實症治法。
取糞坑中青磚。用火中燒紅取出。投入水中。水沸畢。取水飲之。治狂亂有勞心過度。曲運神思。以致神昏狂亂。語言謬妄。外無表裡實症見者。當治其心與包絡之火。如川連、辰砂、菖蒲、鉤藤、茯神、小草、天竺黃、琥珀、金箔、半夏、竹茹之類酌用。
邵評︰勞傷心營。則心血耗散。神思不能收斂。心火亢甚。或挾痰濁上升。蔽其清靈之氣。以致昏妄似狂。此非外邪致病。無表裡實症見象。由於內傷神明。當清心與心包之火。佐以滌痰安神為治。與上之實熱發狂不同也。 有陰虛挾感。微見躁煩。醫誤認為陽明。用犀角、葛根等升提藥。以致虛火上冒。目赤顴紅。唇燥口渴。反發躁狂。有似陽症。但兩足厥冷。舌形紫色。六脈洪大而空。或細而數。當以左歸飲或六味參麥之類主之。
邵評︰少陰水虧。感受溫熱。外邪入於陰經。乃水虧火盛之症。醫者誤用升散。提之透之。陰愈傷而火愈盛。虛火上冒而無製。現此假熱之象。而反躁狂。此是水虧不能製火。虛火上浮。故脈沉細數。或見洪大。重按則空而似無。虛陽上擾。用壯水製火之法治之。陰旺則浮火自平。
有少陰症。陰極似陽。發躁發狂。赤身裸體。揚手擲足。欲坐臥水中。此為陰狂。外症與陽狂相似。當以脈為辨。其脈必洪大而空。或細數而躁。或手足厥冷。六脈沉微。其舌必淡紅而胖嫩。或微白而圓濃。當以人參八味飲冷服之。凡陰狂。外貌似熱。捫之肌肉。則冷逼手。
邵評︰此與上條對勘。上條水虧火旺。此條陰盛陽微。少陰寒邪。陰多陽少。陽不戀陰而外浮上越。陰寒格拒於中。見此躁擾虛狂之象。外假熱而內真寒。故必以脈辨之。脈見洪大。按之則空。或細數且躁。此是假熱之征據。手足厥冷。脈微欲絕。此是陽脫之候。舌色淡紅微白。舌本胖嫩圓濃。
症屬陰寒格拒。虛陽浮越。頃刻欲散之兆。燈將絕而複明之義也。用六味以滋陰。桂附以回陽。其妙在冷服。上焦之假熱。以假冷之藥製之。內伏之真寒。以真熱之性除之。陽回寒化。其病自愈。此與上條之水虧火旺。用純陰壯水之品。兩相合參。其陰陽虛實之不同。有如此者。
又有病發於少陰。不當正汗。醫見惡寒發熱。誤以太陽法強汗之。汗遂漏不止。其人亡陽。故狂。與陰極發狂相同。當興建中湯。去飴糖、生薑加人參、黃耆、熟附、龍骨收之。(以上虛症治法)
邵評︰病在少陰。邪已入裡。法不當汗。醫者誤用太陽發汗之藥。汗漏不止。陽隨汗脫。而躁擾似狂。此虛陽外散。陽不戀陰而欲脫。故用建中湯。加參附以回陽。龍骨、黃 以斂攝之。
又評︰誤發少陰之汗。陽隨汗脫。而發躁狂。蓋此數條。虛症發躁似狂。非狂之症也。 太陽蓄血發狂。則小腹硬痛。小便自利為辨。陽明蓄血發狂。則喜忘。大便黑為辨。(此如狂症)
邵評︰蓄血如狂之症。有太陽陽明兩經之分。以見症辨之。此如狂症。蓄血如狂。分別太陽陽明。狂言。目反。直視。腎絕也。不治。
(合參準繩金鑒來蘇集)
金鑒云。身為熱動而不安。謂之躁。心為熱擾而不寧。謂之煩。煩擾於內。躁動於外也。
邵評︰躁則身體擾動。有形可見。旁人知之。煩則心中懊憹。外無見象。惟病患自知。故煩擾於內而病輕。躁動於外而病重。
獨煩不躁者。屬熱。獨躁不煩者。屬寒。煩躁同見。在太陽屬熱。在少陰屬寒。
邵評︰煩為陽而出於心。躁屬陰而出於腎。
煩主心。躁主腎。煩屬陽。躁屬陰。
煩者心中煩亂不寧。欲起不安。欲睡不穩之狀。即反複顛倒。心中懊憹之証也。
邵評︰邪火內擾則煩。脘中憒憒無奈。懊惱難過。欲吐不得吐。欲眠不得眠。心煩意亂。不能自主。病患自知其苦。外無形象可見也。
如火踞心包。上焦不清而煩者。左寸脈必躁動。舌燥尖紅。當以梔子豉湯。加川連、翹心、淡竹葉、鉤藤鉤之類主之。
邵評︰火熱從肺衛而傳心包。邪在上焦清虛之部。故煩亂不安。左寸主心包脈位。邪盛則躁動。舌燥尖紅。邪火伏於膈間。逼近心包。而津液受灼也。用梔子豉湯以除膈間之邪。加味以清心包之火。此治邪伏膈中。火逼心包而煩之正法。
大汗後虛煩者。竹葉石膏湯主之。兼痰者。溫膽東加減。
邵評︰汗後正虛。邪火留伏。故心虛煩。用此湯養正生津。而化邪熱。若兼有痰者。滌痰化邪。此治汗後正虛。邪伏而煩之正法。
虛煩不得眠。脈虛細。宜養心。十味溫膽湯及酸棗仁湯之類。
邵評︰病後心虛氣弱。痰熱留伏膽經。故虛煩不得眠。治以養正清心。宣泄肝膽痰熱伏邪。此方治心虛氣弱。痰火留伏肝膽而煩之正法。
有表証。不得汗而煩者。取汗即愈。若不得汗。心中煩悶不安。恐有痧疹。須細察之。以上五條論煩。
邵評︰表有邪而不得汗。氣鬱而煩悶。汗出則氣通。邪達而煩愈。如發汗而不得汗。心中煩悶轉增者。此邪伏不宣。欲發痧疹之兆。當留心細察之。
躁者。身體手足躁擾。或裸體不欲近衣。或欲坐臥水中。此陰極發躁。為外熱內寒。病屬少陰。其舌不拘何色。必胖大嬌嫩。其脈必細數躁動。或洪大而空。或手足厥冷。六脈沉微。古人用四逆理中等湯冷服。不若八味飲或參附熟地濃煎冷服。
邵評︰陰火上浮則躁。其症倏起倏臥。一刻不安。揚手擲足。揭去衣被。躁擾不寧。煩亂如狂。此等形症。旁人皆得見之。非比心煩之不外顯也。此陰寒極盛。陽不附陰而上越。陰火外浮。真元欲脫之兆。病在少陰。故躁屬於腎也。此陰盛格陽。陽浮欲散。故古人用四逆理中等方以回陽。冷服以開其拒格。令人陰亦不充。故宜六味滋陰。桂附回陽。此治陰盛格陽。虛陽浮越而發躁之正法。
若少陰煩躁同見。口渴唇燥。舌紫而干。脈細而數。手足微厥。躁擾不寧者。又當滋少陰之陰。左歸固本之類主之。
邵評︰此水虧火旺。水不得製火而煩躁。較上條陰盛格陽陰極發躁之症似輕。上條滋陰回陽。此是壯水製火。
凡心煩懊憹不得眠。不與躁同見者。均非虛寒。當作熱治。大便不秘者。只以梔子豉湯、竹葉石膏湯、溫膽湯主治。無論三法前。三法後。皆可用也。
邵評︰但煩而不躁。懊憹不眠。此是陽經熱邪。而非虛寒症也。若大便不秘。其邪熱在於膈間。未入胃腑。宜清上中二焦無形之熱。邪清則煩自止矣。此治陽經熱邪但煩不躁之正法。
若煩躁同見。太陽有不得汗出而煩躁。大青龍症是也。少陰有吐利手足厥冷之煩躁。四逆輩症是也。又有誤下複汗之煩躁。晝不得眠。夜則安靜。乾薑附子湯主之是也。
邵評︰太陽風寒。表間無汗。陽熱內擾而煩躁。此陽盛也。大青龍、麻桂以發汗。石膏以清熱除煩也。若少陰病。上吐下利。手足厥冷而煩躁。此陰虛陽浮。不相交戀。欲外亡也。四逆以回陽。參苓以滋陰。下後複汗。汗出而裡陽將脫。故煩躁也。晝不得眠。陽虛而邪據也。夜則安靜、陰不虛也。獨任乾薑、附子二味。以急回其陽。可知煩躁同見。有陽經陰經之各殊。虛實表裡之不同。
若獨躁不煩。而同三陰症見。便是陰寒之躁。宜四逆理中等湯主治。然煩躁見於三陽者多生。見於三陰者多死。
邵評︰躁本屬陰。獨躁不煩。且同三陰症見。是純陰無陽之候。非大劑溫中扶陽不可。若煩躁見於三陽。陽經熱實。邪退自安。故多生。見於三陰。陰竭陽浮散脫之象。故多死。
飲。即水也。傷寒停飲症最多。每見於太陽少陰。臨症者都忽此。因備述之以便查閱。 如太陽中風。渴欲飲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此水停於胸中。故水入不能容也。
邵評︰太陽中風。表未解也。渴則風熱而傳裡。渴欲飲水。水氣不行。而反上逆。則吐。是為水逆。必其人素有水氣。邪水內結。用五苓散導水泄熱。的是正法。
又評︰水逆者。其人必素有水氣。中宮之陽氣不宣。邪水凝結於內。水飲拒絕於外。既不外輸元府而為汗。又不上輸於口舌而渴飲。亦不下輸膀胱而小便不利。此水逆所由名也。
如誤下之。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此治痞而痞不解。反渴。亦水停心下之故。非痞也。水停心下。則津液不得上升。故渴。
邵評︰下後成痞。與瀉心湯而痞不解。心下有水氣。飲邪內蓄。熱結膀胱。氣不輸化。因反上逆。故見渴而躁煩。小便不利等症。與五苓散利水泄熱。使小便利。則痞與消渴俱止矣。
如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與五苓散主之。此小便不利。渴而能消水者。水蓄膀胱也。脈浮身熱。病在太陽也。故用五苓微汗以利水則愈。
邵評︰脈浮微熱。表未盡除也。渴而消水。小便反不利。是水氣與熱邪內結膀胱而未散也。與五苓散導水泄熱。內有桂枝。兼治其表。而微汗之。蓋此小便不利。 渴而能消水者。水蓄膀胱也。脈浮身熱。病在太陽也。故用五苓微汗以利水。則愈。
凡服五苓。多飲暖水取汗者。欲其散達營衛。表裡俱解也。
邵評︰暖水可多服。則水逆者是冷水。水能製火而潤土。水土合和。則氣化流通。同五苓散解表泄熱。而病自愈也。然水亦不可恣飲。少少與之。胃和則愈。如多飲。必致水氣為患。而有悸喘等病矣。
太陽中風。其人 汗出。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惡寒者。此表解。內有蓄水也。十棗湯攻之。(以上諸條皆太陽熱邪停水)
邵評︰此外中風邪。內有懸飲之症。其人汗出頭痛。似乎表症。然不惡寒發熱。心下痞硬而滿。牽引脅下而痛。乾嘔短氣等症。是表邪已解。心下之水氣濕熱泛溢。上攻於腦。而頭痛汗出也。既知其表之風邪已解。而裡之水氣淫溢。用十棗湯攻其飲而下其氣。此治懸飲內踞。水蕩三焦之正法。然必審其表邪已解。然後可攻其飲。
太陽傷寒。表不解。發熱無汗。乾嘔而咳。或渴。或利。或喘。或小便不利者。此心下有水氣也。宜小青龍湯。外散寒邪。內散寒飲。
邵評︰發熱無汗。是表不解。乾嘔而咳。是水氣為患。飲寒相摶。逆於肺胃之間也。 飲之為病。隨氣升降。水氣下而不上。則或渴或利。上而不下。則或喘或噎。留而不行。則小便不利。表寒與水飲。內外合邪。用小青龍湯。以兩解表裡之邪。立加減法。以治或然之症也。
如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小青龍湯已。反渴者。此寒飲去也。
邵評︰內飲外寒。相得不解。水氣射肺。為咳而微喘。水氣上升。是以不渴。服小青龍已。而反渴者。水氣內散。寒邪亦外散也。
解肌或下之後。仍頭項強痛。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此有水氣在心下也。宜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小便利則愈。
邵評︰頭項強痛。發熱無汗。表未解也。心下滿。微痛。飲在裡也。此表邪與水飲凝結不解。病根在心下。而病機在膀胱。當察其小便。若小便利。病為在表。仍當發汗。若小便不利。病為在裡。是太陽之本病。非桂枝未罷也。故去桂枝而加苓朮。不欲散邪於表。故但飲逐於裡。飲去。則表邪亦解矣。因此水結中焦。只可利而不可散。病不在表。而去桂枝。加苓朮者。所以利小便而燥停水也,此症頭痛發熱。表症仍在。若小便利。須發汗。今小便不利。病在太陽之裡。法當利水。去桂枝者。因無汗也。不用峻藥利水者。因汗下之後也。(以上皆太陽寒邪停水)
邵評︰此著眼小便不利。雖有表症。但利水而不兼散。與小青龍五苓散不同法。 但得膀胱水去。而太陽之表裡症悉除。所謂治病必求其本也。
如少陰病。當欲寐。至七八日。反心煩不得眠。是少陰熱邪上擾也。下利而渴。咳嘔。 小便不利者。是水飲停蓄也。宜豬苓湯以利水去熱。此少陰陽邪停水。
邵評︰少陰病本欲寐。至七八日心煩不得眠。是邪熱耗陰。挾心火而上擾也。且下利而熱渴。是下焦虛不能製水之故。咳嘔煩渴者。是腎水不升。而心火不降也。小便不利者。水飲邪熱蓄於下焦也。故用豬苓湯。利水滋陰。而升津液。斯上焦如霧而咳渴除。中焦如嘔而煩嘔靜。下焦如瀆而利自止矣。此治少陰陽邪停水之正法。
如少陰病。至四五日。四肢沉重疼痛。腹痛。小便不利。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也。真武湯主之。溫中以消陰水。必少陰陰邪停水。
邵評︰此少陰寒邪。陽微而氣不化。水積下焦。小便不利。是病根。腹痛下利。四肢重痛。皆水氣為患。因小便不利所致。用真武湯。壯腎陽而消陰水也。
王晉三先生曰:小青龍。治動而逆上之水。五苓散治靜而不行之水。十棗湯。大陷胸丸。治中焦之水。瀉之於內也。桂枝去桂加苓朮湯。治下焦之水。引而竭之也。十棗湯治彌漫之水。大陷胸治痞滿之水。真武湯。治沉著之水。小青龍。入太陽治陽水。功兼外散。真武湯入少陰治陰水。功專下滲。小青龍。治寒邪未解之水。故溫以汗之。十棗湯治陽邪未解之水。故引而竭之。
邵評︰治水之方。有寒熱表裡利散之不同。醫者必須辨明。
心下悸者。心下築築惕惕。怔忡不寧之狀也。
邵評︰悸者。心中跳動也。有虛實之分。心虛血少。則悸。水飲凌心亦悸。肝膽痰火上逆亦悸。務須辨清用藥。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在胃。必作利也。
邵評︰傷寒寒勝則厥。心下有水則悸。厥而心悸者。寒中於陰。而水聚於心下也。 宜以茯苓甘草湯先治其水。水去然後治厥。否恐水漬入胃而作利。利作。則厥不回矣。蓋心下悸。是有水氣。乘其未漬胃時先治之。不致厥利相連。此治法之次第也。 如飲水多而小便少。心下悸。乃水停心下。水氣犯心也。茯苓甘草湯以治其水。
邵評︰飲水多而小便少。水無出路而停於心下。水氣上逆作悸。亦用茯苓甘草湯。甘淡利水。而益中氣。水去則心悸自止。
若心下悸而厥冷。身 動者。因虛而腎水上犯也。宜真武湯。以鎮腎水。
邵評︰心下悸。是水氣之征。此腎陽外亡。腎水凌心。故厥冷而身 動。心屬火而水乘之則悸。腎虛火炎。水邪因得上侵。用真武湯降火利水而鎮逆。此治少陰陽虛。腎水凌心而悸之正法。以上數條。水氣凌心作悸。
若汗後。心中悸而煩者。虛也。宜小建中湯。以補心氣。
邵評︰陽氣內虛則心悸。陰氣內虛則心煩。悸而煩者。正不足而欲入內也。不可攻其邪。當用小建中湯。溫養中氣之虛。中氣立。則邪自解。即不解。而攻取之法。亦可因之而施矣。
又評︰小建中湯。治虛悸虛煩。若水氣衝心而悸。熱邪壅膈而煩者。此湯不宜輕用。
若傷寒邪入厥陰。已成敗症。脈結代。心動悸者。陰液涸也。炙甘草湯主之。
邵評︰脈結代者。邪氣阻滯。營衛之氣澀少也。心動悸者。神氣不振。都城震驚也,此邪氣深入厥陰。陰液幾涸。故用複脈湯陰陽並調之。然此邪入深沉。陰陽並耗。脈失常度而見結代。是陰脈也。傷寒有此。是陽症見陰脈。故多死。不得已。用此方以背城借一耳。
若病後心氣虛。而怔忡不寧。聞聲即驚者。宜鎮心神以補心氣。如茯神、遠志、棗仁、丹參、當歸、龍齒、辰砂、金箔之類。
邵評︰病後陰傷營弱。血少不能養心。心氣大虛。虛火上擾而怔忡驚悸也。治以養營補心安神一法。此病後心虛營弱而怔忡心悸之正法。
如因驚而得怔忡者。亦由心虛有痰也。宜茯神、棗仁、川貝、天竺黃、鉤藤、丹參、竹茹、半夏、辰砂、金箔之類。鎮心神以去驚痰。
邵評︰驚則氣亂、擾動。肝火上逆。其人心氣素虛。內有伏痰。肝膽木火乘虛凌心。而怔忡心悸也。宜以清心滌痰降火之劑。此治心虛有痰。因驚而怔忡者。的是良法。以上四條。由虛而心悸。
按靈樞經脈篇云。足厥陰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夫木動必犯土。嘔吐出於胃。而致病之由在肝。胃病治肝。不拘傷寒雜症皆然。不可專以胃火胃寒為治。
邵評︰嘔吐為胃氣上逆。其胃氣之所以上逆。因肝木犯胃所致。夫嘔吐之因不一。有胃陰虧者。有胃陽虛者。有胃火盛而熱邪內結者。有胃中寒而濁陰干犯者。有胃中有痰飲而氣不下降者。雖有多因。總因肝火上升。乘虛犯胃。以木土相仇。肝木克土。而順乘陽明也。治嘔吐者。當兩和肝胃為法。
肝火犯胃 凡痞脹。食入即吐。並嘔酸水。口渴舌黃。此肝火犯胃。恆因惱怒而得。 宜吳萸、川連、半夏、茯苓、濃朴、枳實、薑汁、竹茹之類主之。
邵評︰此方平肝火而和胃。最效。
胃火沖逆 凡陽明熱病。舌苔燥黃。煩渴嘔惡。脈來洪滑。米飲入口即嘔。惟涼水可納者。宜白虎湯。重加活水蘆根主之。
邵評︰此方清胃經火熱。極效。
肝火沖逆 凡傷寒熱盛之時。自覺氣自左升。嘔吐。勺水不納。脈弦數。舌燥刺。或嘔吐酸苦黃水。此肝火上乘於胃。宜左金、半夏、陳皮、黑梔、(薑汁炒)茯苓、椒梅等。降之泄之。或用薑汁炒川連。或用吳萸湯炒川連。治嘔最驗。
胃脘陽虛 凡食入嘔吐。或納少不變。脈細小而弦。或右脈弦大。脘中滿痛。大便欲解未通。此胃脘陽虛。肝木未亢。治宜專益胃陽。人參、半夏、茯苓、陳皮、乾薑、吳萸主之。
胃氣不降 夫脾主升。胃主降。若因怫怒動肝。肝木犯胃。胃陽受傷。不能傳及小腸。變化失司。大便不解。納穀不飢。吞噫酸水。甚至胃底釀積之物。上湧為吐。此胃氣不主下行故也。法當溫胃陽製肝逆為治。宜熟附、乾薑、白芍、吳萸、枳實、炒白粳米主之。
邵評︰脾以上升為宜。胃以下行為順。因怒動肝。肝逆乘胃。胃氣不得下行。食不變化。挾肝火上升而嘔吐也。此與上條不同。上條只胃脘陽虛。無肝木乘侮。專理胃陽為治。此則胃陽受傷。因怒而肝火上升犯胃。故吞噫酸水。酸為肝味也。胃升不降。甚至胃底上泛。湧逆吐出。其胃陽之衰弱已極。肝木之亢逆莫製。幾有胃陽虛脫之變。急當溫胃通陽。製肝降逆為治。
肝逆犯肺 凡病氣自左升。腹中膨脹。嘔吐涎沫酸苦黃水。則咳嗆不已。此肝氣逆乘。過胃犯肺。法宜製肝和胃。須陳皮、半夏、茯苓、川椒、烏梅、萸湯炒川連。薑汁炙枇杷葉主之。
邵評︰氣自左升者。肝氣也。肝氣升則為腹脹。犯胃上逆。則吐涎沫酸苦黃水。肝挾相火。木火刑金。乘肺而作咳嗆。已過胃而上升莫製矣。宜平肝和胃治之。
陰濁犯胃 有氣從小腹上沖。為嘔為脹。所吐皆黑綠苦水。此屬下焦陰濁。沖逆犯胃。厥陰穢氣上逆也。宜川椒、烏梅、連製茱萸、茯苓、川楝子、(醋炒)小茴香、(鹽水炒)黑梔子(薑汁炒)等。以製肝逆。胃氣虛者加人參。
邵評︰少腹為肝之部分。肝居下焦。其氣上沖。則濁陰隨之上逆。故嘔而且脹。吐出黑綠苦水。是胃底之濁水。被下焦之陰濁沖逆而上泛也。急當鎮胃平肝。通陽泄濁治之。
肝絡伏飲 凡氣衝偏左。厥逆欲嘔。嘔盡方適。此伏飲在於肝絡也。宜辛以通之。 淡吳萸、(鹽水炒)半夏、茯苓、薑汁、旋複花、代赭石主之。
邵評︰肝主一身脈絡。從左上沖者。肝氣也。肝挾飲邪上逆。入於絡中。則厥而嘔吐。宜和肝宣絡滌飲治之。
熱邪內結 痞悶嘔濁。不寐不飢。舌黃口渴。治宜苦辛瀉心法。黃芩、川連、半夏、枳實、薑汁。
邵評︰熱邪痞結陽明。治以苦辛開泄。
暑穢內結 吸入暑穢。先走募原。募原是胃絡分布。故上逆而為嘔吐。脘悶而痛。寒熱不解。舌黃而渴。宜瀉心法。薑製川連、黃芩、半夏、枳實、藿梗、滑石、通草、鬱金。
邵評︰暑穢自口鼻吸受。從上直行中道而走膜原。膜原者。脾與胃以膜相聯。為半表半裡之界。暑熱穢邪。結於膜原。而嘔吐寒熱。宜苦辛開泄治之。然惟舌黃可用瀉心法。
又評︰舌白苔者。不宜陷胸、瀉心。宜杏、蔻、桔、橘。苦辛開肺。如邪入膜原。舌苔粉白。當用吳又可達原飲。舌黃膩濃者。非瀉心不可。
濕熱相蒸 胃中有火。脾家有濕。濕熱相蒸。以致嘔吐不納。時飽時飢。渴不多飲。 舌苔微黃粘膩。此胃熱蒸脾濕之驗也。治宜寒熱兼施。川連、乾薑、茯苓、半夏、廣皮、黃芩、澤瀉、枳實、薑汁。
邵評︰脾濕胃熱。蘊結中宮。格拒不開而作嘔吐。治以和中開痞。清滲濕熱為主。
痰飲兼寒 嘔吐不渴。舌苔白滑。或兼咳嗽者。此痰飲兼寒邪也。二陳東加桂枝、乾薑、薑汁。
邵評︰寒飲內伏於胃。上升射肺。故嘔吐咳嗽。寒邪有飲。則口不渴。白滑苔者。寒痰也。故用滌痰溫散之法。
痰飲兼火 嘔吐微渴。兼見咳嗽。舌苔淡紅而鮮。或帶微白者。此痰飲兼胃火也。 溫膽東加枇杷葉、(薑汁炙)黑梔子。(薑汁炒)
邵評︰和胃化痰。宣肺清熱。此方極效。
胃中虛寒 納穀不受。時嘔涎沫。舌潤不渴。右關濡軟。六君子、加砂仁、乾薑、嘔涎沫者。加益智仁攝之。吐痰飲者。加桂枝、薑皮和之。
邵評︰寒邪格拒不納。有寒飲則嘔涎沫。無熱則舌潤不渴。脈濡軟。胃虛也。故用補中化痰而溫散。
熱傷胃津 暑熱之邪不解。灼干胃中津液。舌紅鮮澤。口渴。食入即嘔。當戒腥油膩物。二陳湯去甘草。加釵斛、薑汁炒竹茹。或溫膽湯去枳實、甘草。加梔豉、金斛。
邵評︰濕熱暑疫之邪。入於陽明。胃中津液受傷。而嘔吐津虧。胃熱則舌鮮紅而口渴。故以和胃生津化痰為治。
胃陰虛餒 如大汗後。胃中津液大虛。嘔吐不納。口渴。舌苔白嫩者。宜金水六君煎。加麥冬、沙參。以和胃陰。
嘔吐不已 此有升無降。宜鎮逆法。 旋複花、代赭石、半夏、茯苓、會皮。虛者加人參。
邵評︰胃不下行而上逆。氣升嘔吐。用鎮逆降胃之法。極是。
胃氣虛寒 素有內寒之人。複感寒邪。當溫中散寒。若大發其汗。胃中穀氣化汗外達。則胃氣轉餒。蛔失穀氣以養。則不安而上逆。仲景云。病患有寒。複發汗。胃中冷。必吐蛔。是也。故凡傷寒吐蛔。雖有大熱。忌用寒涼。乃大凶之兆。急用理中湯去甘草。加椒梅主之。
蓋蛔聞甘而起。遇酸而伏。見苦則安也。蛔吐不止者死。吐蛔不能食者亦死。(以上述古)
邵評︰中陽虛而受寒。宜溫中散寒為治。反大汗之。則胃陽益傷。不能化穀氣以養蛔。則蛔上逆。而從口出也。蓋陽虛而有寒邪。複發汗以傷其陽。則胃陽虛而胃中冷。故用椒梅理中湯法溫之。
肝邪犯胃 按吐蛔。仲景列於厥陰篇內。則為肝邪犯胃可知。凡傷寒如見寒熱。 乾嘔。心胸格拒。或吐痰涎濁沫。或吐酸苦黃綠之水。或吐蛔下蛔。皆屬厥陰乘犯陽明。治宜泄肝和胃。如川連、桂枝、烏梅、川椒、(炒黑)生白芍、淡吳萸、(鹽水炒)黃芩、茯苓之類。如泄肝和胃不效。乃胃中虛空若谷。客氣逆犯上沖。須鎮逆安胃。宜人參、茯苓、半夏、代赭石、炒川椒、烏梅肉、川楝子之類。
邵評︰厥陰屬肝木。為至陰之經。陰極則陽生。木中有相火。凡病邪傳入厥陰。深沉之至邪。每挾木火內燔。勢必順陽明而犯胃。傷耗陰津胃液。而見症如此。治宜泄厥陰以安陽明為法。
邪陷厥陰 傷寒暑濕溫熱之邪。上阻氣分。則身熱耳聾。入於營分。則舌絳神昏。治法當清解心營肺衛。如連翹、淡竹葉、滑石粉、川貝母、天竺黃、鮮菖蒲、炒竹茹、綠豆皮之類。以清上焦。若身熱不解。口渴胸痞。耳聾乾嘔。吐蛔拒納。此暑濕內蒸。其邪漸結厥陰之界。乃險症也。宜川連、半夏、枳實、菖蒲、茯苓、黃芩、乾薑。苦辛以開內結。
邵評︰溫熱暑濕之邪。從口鼻吸受。始在上焦氣分。或漸入營。與傷寒見症不同。治法亦異。當宗河間三焦立法。分心營肺衛論治。上焦之邪不解。蔓延中下而入裡。可以治同傷寒。故治溫暑與傷寒。始異而終同也。惟藥味宜輕清。宣泄上焦。滌痰化熱。
邪結氣分 如吐蛔與飲。脘悶口渴。舌苔白中帶黃。此濕熱結於氣分。胃中不和而蛔逆也。宜二陳加乾薑、川連。(以上參葉案)
邵評︰此痰飲挾濕熱。結於陽明氣分。胃熱氣逆。而蛔上出。胃有痰熱。則舌苔白中帶黃。邪內結。則脘悶。用二陳以化痰。薑連以開痞達邪。
經云: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複出於胃。故為噫。大抵此症。傷寒汗吐下後。或大病後多有。蓋汗下後。邪氣雖解。胃氣弱而不和。三焦失職。清不能升。濁不能降。 是以餘邪留連於胃。噯酸作飽。胸脘不爽。仲景所謂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是也。治以旋複代赭湯。所以宣陽氣而鎮陰逆。陽氣宣達。則陰邪不得阻格。升降順。痞硬散。而噫氣自除矣。
邵評︰中陽虛弱。寒氣入胃。寒挾胃氣上逆。升而不降。氣從喉出有聲。為噫氣也。 噯氣者。因氣抑遏不宣。上逆作聲而噯氣。每有飽食之後而作者。可知其因於胃氣鬱滯也。二症不同。噫氣為虛。噯氣為實。當分別施治。惟噫氣每於汗下或大病後見者。是中虛胃弱。氣機不和。餘邪留伏。清濁升降。不得自如。氣逆為噫也。若胃有停滯。而挾肝火。則噯酸飽悶。濁凝氣滯。則心氣痞硬而噫氣。此方補中通陽。軟堅開痞。而鎮濁逆。的是良法。若濕飲內傷。陰濁聚胃。以致胃陽受傷。濁陰上犯。噫氣噯酸。中焦格拒。治宜安益胃陽。以鎮陰逆。人參、半夏、茯苓、乾薑、旋複花、代赭石主之。(此條參葉案)
邵評︰濕飲陰濁內聚。胃陽虛弱失運。氣逆不降。中脘格拒而噫氣。乃陽虛濁逆之症也。當以開痞鎮逆。通補陽明為治。
呃逆者。聲自下逆上。俗名呃忒是也。不拘傷寒雜症皆有。所因不一。治法各宜隨症施治。
邵評︰呃逆一症。有虛實寒熱之因。中焦下焦之別。是氣升上逆之病。外感內傷。 均有此症。當辨因分症施治。 陽虛陰逆 有因寒涼太過。胃中虛冷。濁陰上逆。以致呃逆嘔吐。或腹痛下利。兩脈微弱。治宜理陽驅陰。人參、附子、丁香、柿蒂、茯苓、乾薑、吳萸主之。若兼吐黃綠苦水。胃虛陰濁上干也。去附子。加代赭、椒梅。
邵評︰寒涼傷中。胃陽虛弱。濁陰上逆。氣不下降。而呃逆嘔吐也。當用溫胃通陽。以泄濁陰。
肝木犯胃 氣逆呃忒。脈小舌白。厥逆寒戰。此肝氣犯胃。用鎮肝安胃法。人參、半夏、茯苓、乾薑、丁香、柿蒂、代赭石、炒川椒、炒粳米。
邵評︰中虛胃弱。肝木乘虛上逆。胃氣不降而呃忒。胃陽虛而有寒。故舌白寒戰。 肝氣上升則厥也。宜以溫胃泄肝鎮逆為治。
肺郁氣逆 面冷頻呃。咽中不爽。此肺氣 郁。病在上焦。宜開氣分之痺。俾清陽得舒。胸次方能開達。薑汁炙枇杷葉、川貝母、川鬱金、香豉、桔梗、通草、竹茹之類主之。
邵評︰氣鬱於肺。不得下降。清陽痺阻而頻呃。治以宣肺開氣。肺氣宣行。則諸氣流通而下降。呃自止矣。宜以輕清開提肺氣。宣泄上焦為治。
陰飲上逆 攻伐太過。胃中陽虛。飲濁上逆為呃。舌苔白潤。治宜溫通。半夏、茯苓、丁香、柿蒂、吳萸、薑汁之類。如生薑半夏湯、丁香柿蒂湯、茱萸理中湯。皆可選用。
邵評︰攻伐多是寒涼。以傷中陽。陽虛。則伏飲上逆。而作呃忒也。舌白潤。寒飲苔也。宜溫胃陽以散寒飲為治。
胃虛有熱 如呃逆而渴。舌苔微黃。此胃虛有火。虛火上逆而呃也。宜橘皮竹茹湯。或溫膽湯。去枳實。加薑汁炙枇杷葉。如胃中有痰飲。脈沉而弦。宜橘皮半夏生薑湯。
邵評︰胃虛。內有伏火。故口渴而舌苔微黃。虛火上逆。胃氣不得下降而作呃也。 治以清降胃火一法。此與上條同是胃病。有寒熱之不同。用藥有溫清之別。上條陽虛欲逆。故用溫通。此條胃虛有火。故宜清降。當合參之。如痰飲脈沉而弦。弦為飲而沉為在裡也。用滌飲和胃之法。
肝火上逆 如呃逆。舌黃而渴。左脈弦數。此肝火上逆為呃也。宜川連、吳萸、黑梔、代赭、枇杷葉、半夏、茯苓之類降之。
邵評︰肝火上升。胃逆不降而呃。舌黃而渴。肝火灼胃也。左脈弦。肝之本象。數則肝火乘胃而逆也。治以平肝清火。和胃降逆之法。
中焦虛冷 如脾胃虛寒。寒氣格逆而呃者。脈來濡緩。右關軟大。舌嫩不渴。宜理中湯。加丁香溫之。
邵評︰中虛寒氣上逆。格拒於中。胃氣不降而呃逆也。故用溫中扶陽之法。
下焦陽虛 凡呃逆起自下焦。渾身振動者。乃屬下焦虛寒。陽氣竭而呃也。宜理陰煎。加丁香、五味、胡桃肉以納之。或都氣飲。加熟附、胡桃、丁香以納之。不已則死。
邵評︰呃逆自下焦而來。肝腎大虛。氣不攝納。由丹田而沖逆。故渾身振動。此元海無根。虛脫之候。宜攝納下焦肝腎治之。
陰火沖逆 如六脈細數。面赤顴紅而呃者。陰火上逆也。都氣飲。加胡桃肉、柿蒂以納之。
邵評︰陰火升逆。當用滋腎丸或大補陰丸壯腎水而滋陰火。 格陽呃逆 若高年命門火衰。虛陽上逆而呃者。必面赤戴陽。足冷下利。六脈微弱。宜熟附都氣飲。加人參、丁香、胡桃肉、紫石英之類。納以鎮之。(以上三症五味須重用)
邵評︰命火衰微。陰寒內伏。阻格虛陽。上逆而作呃。陰盛格陽也。宜用回陽鎮納之法。
胃陰虛餒 有發汗太過。胃中津液枯涸。以致呃逆嘔吐。宜金水六君煎。加北參、麥冬、丁香、柿蒂。和中以生津液。汗出不已。加五味。
邵評︰汗多而胃陰受傷。津液虧耗。胃氣上逆而呃者。宜養陰生津以和胃。若汗多。則津液益虛。用五味以斂之。
中脘食滯 凡呃逆脘痛。胸中脹滿者。食滯為呃也。宜二陳加楂肉、濃朴、枳實、麥芽、木香汁、萊菔子之類。疏之和之。
邵評︰食滯脘中。氣機阻遏。升不得降而為呃者。此胃實也。故用運中消滯開氣之劑。
幽門濁逆 傷寒表解之後。大小便不通。呃逆作嘔。此糟粕未化。與邪結於幽門。幽門之氣不化。則州都閉。傳道失。二便不行。惡氣上沖於胃。故作呃逆也。宜利幽門。利幽湯主之。若大便秘結。少腹硬痛而作呃逆者。承氣湯主之。(此條出傷寒第一書)
邵評︰表解後津液受劫。邪濁內結腸腑。二便不通。氣上沖至胃。則呃逆作嘔。所謂下既不通。必反於上也。幽門在下焦。邪結於此則便閉。故必通其幽門。大便通行。則濁熱下出。而呃逆自止矣。此亦實呃也。若便閉硬痛。此腸胃有燥屎而呃逆也。用承氣湯攻下之。
喘症之因。大抵三法前多實喘。三法後多虛喘。在肺為實。在腎為虛。實喘宜開太陰。虛喘宜固少陰。外感之喘治肺。內傷之喘治腎。
邵評︰喘有風寒、火邪、水氣、痰飲、寒包火鬱等因。由於外邪在肺。是為實喘。下焦元海無根。腎虛氣逆而發喘者。為虛喘。實喘宜開肺。虛喘宜固腎。至三法者。汗吐下也。雖云三法前多實。三法後多虛。然亦不可執。總之。外邪為實。宜治肺。內傷為虛。宜治腎。
虛實之辨。實喘。氣急、張口、抬肩、欠肚、虛喘、氣短、似喘非喘、而不張口、抬肩、欠肚也。
實喘。肺氣不得宣暢。滿悶只在膈間。虛喘。腎氣不能接續。阻塞在於氣道。
邵評︰實喘由肺有外邪。氣不宣暢。而氣急發喘。病在上焦。故滿悶只在膈間也。 虛喘由腎氣不納。虛氣上逆。短氣發喘。病屬下元虧乏也。 太陽病不解。用小青龍湯治喘者。治水氣干肺也。用桂枝東加濃朴杏子治喘者。 治寒邪在肺也。用麻杏石甘湯治喘者。治寒包肺火也。(述古)
邵評︰表有風寒。內挾水飲。犯肺而喘。用小青龍散邪滌飲。若寒邪在表。氣鬱於肺而作喘。用桂枝加朴杏散寒下氣。但寒無汗而喘者。用麻黃湯。此則肺有火邪。外寒包住內火。故以麻黃湯去桂枝。而加石膏。
陽明病。發熱。汗出。不惡寒。胸滿而喘。用梔子豉湯者。此陽明內熱出表。非治外感也。又陽明病。直視微喘。用承氣者。此陽明壞病也。(述古)
邵評︰胸中為陽明之表。滿而喘者。熱上擾而氣不下降也。邪在膈間。用梔豉湯以泄膈間熱邪,此陽明經病之表症。若陽明腑病。直視微喘者。由於誤治。而陰傷邪實。用承氣者。去邪以救正也。
傷寒有暴感寒邪。惡寒無汗。頭疼身痛。寸脈沉伏。而喘急者。此寒邪鬱於太陽。痰氣交阻於肺也。法當開太陽之邪。用麻黃、川桂枝、半夏、杏仁、旋複花、紫蘇葉、橘紅、生薑、白芥子之類。辛溫汗之。
邵評︰肺與太陽。均為主表。太陽表邪不解。每每上侵於肺。故開太陽表邪。即是開肺。治法本相通也。此開肺疏表。滌痰降氣之法。
如外感寒邪。內束伏火。咳喘煩渴。氣口脈沉而數者。宜外散寒邪。內清肺火。麻杏石甘東加桑皮、枯芩、桔梗主之。
邵評︰此肺熱火盛。輕寒抑遏於表。只用麻黃一味散表。餘俱開肺清火之劑。此條寒包肺火。與上條表寒侵肺不同。上條辛溫散表為治。此條辛涼開肺為主。病情不同。治法亦異。最當詳辨。
若咳嗽口乾。氣逆而喘。而不頭痛惡寒者。火邪在肺也。當以瀉白散加二母、枯芩、羚羊角之類。以瀉肺火。
邵評︰此肺火發喘。外無表寒。與上二條不同。只清肺火為治。 若氣逆咳喘。胸膈凝悶。氣口脈閉。喘咳有痰聲者。痰喘也。治痰為主。如前胡、蘇子、杏仁、葶藶子、橘紅、象貝、蔞霜、半夏、桑皮、枳殼、薄荷、桔梗、竹瀝、薑汁之類。選用。
邵評︰痰隨氣而上升。肺氣逆而不降。則咽中痰聲而氣喘也。治以清痰降氣為主。 傷寒有表解之後。而胸悶喘急者。亦痰也。急當治其痰。蓋外感表邪雖去。而內痰複發。故喘。必寸脈沉閉。胸膈悶塞可証。不可因表解後。作虛治也。(以上皆實喘治肺)
邵評︰表寒已解。而內伏之痰上升。其氣阻於胸膈。故悶而喘急也。治以滌痰開化一法。蓋此是痰喘。無外邪夾雜。與前數條因外邪發喘者不同。且痰阻脈道。故脈沉閉。痰滯上焦。肺氣不宣。故胸膈悶塞。是實喘而非虛喘也。
若因汗下之後發喘者。乃真氣不能接續。氣短似喘也。病源在下。其症呼吸喘促。自丹田以上。氣道阻塞不通。提不能升。咽不能降。呼吸不能接續。主治在腎。以腎主納氣也。當以景岳貞元飲主之。氣虛脈微。汗大出者。合參、麥、五味。收之納之。或生脈合左歸亦可。足冷脈微者。熟附都氣飲。加胡桃肉以納之。(以上是虛喘治腎)
邵評︰汗下之後。邪退正虛而發喘者。乃元海無根。真氣不納。短氣不能接續。似喘非喘。由於下焦腎氣大虧。此是虛喘。與前列之實喘大異。蓋丹田在下焦。升逆直沖而上。肺氣不得下行。阻塞升降之機。呼吸短促。不能接續而似喘。由於腎真失納。根蒂不固所致。治以攝腎固真納氣為主。
若飲邪犯肺作喘。當以溫藥和之。二陳東加桂枝、薑汁。
邵評︰寒飲射肺。肺逆作喘。當理肺滌飲治之。古人云。治痰飲者。宜溫藥和之也。
(注釋參古方選注)
奔豚者。病從腹中有氣攻上。一如江豕以臀憤起而攻也。閱傷寒論。凡傷寒發奔豚者二。一曰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沖心者。 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一曰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邵評︰針處被寒。寒從針孔而入也。核起而赤者。針處紅腫如核。寒氣所郁也。心氣因寒而內虛。腎虛因寒而上逆。發為奔豚。氣從少腹沖心。寒邪挾水氣凌心也。灸其核上。以杜再入之邪。與加桂湯以泄上逆之氣。若臍下悸者。心氣不足。腎水乘火而上克也。腎氣上沖。名曰奔豚。
蓋腎為水臟。豚為水畜也。茯苓以泄水。桂枝伐腎邪。以保心氣。甘棗培土以製水也。因奔豚者。豚為水畜。奔則昂首疾馳。酷肖水勢上干之象。然悸在臍下。其水尚在下焦。欲作奔豚。尚未發也。當先其時而治之。按此二症。一屬少陰寒氣凌心。故用桂枝加桂。溫腎散寒。病由外召寒邪。仍從太陽表治。惟加桂枝兩數。便可以溫少陰。而泄陰邪矣。一屬水邪上逆。故重用茯苓以製水邪。桂枝保心氣以御水凌。甘草大棗補脾土以製水泛。取甘爛水者。不欲其助水性也。傷寒奔豚。惟此二方為主治。而汗後臍下悸。作奔豚之症尤多。定當以苓桂甘棗湯為治。
若夫金匱要略中所載奔豚湯。方用半夏、生薑、(散結)芍藥、甘草、(安中氣)芎歸、(和心氣)
黃芩、(瀉火)生葛、(欲降先升)甘李根皮。(大寒折沖逆之氣)此治因驚恐而得奔豚者。 其為病也。聚散靡常。作止無定。腹痛沖逆。發則為熱。退則為寒。乃心中熱邪凝結而成。與傷寒水氣寒邪作奔豚者迥異。不可混治。
邵評︰此言雜病亦有奔豚者。與上傷寒之奔豚不同。由於肝邪內發。上犯於心。
肝膽相火內鬱。是奔豚之屬於熱者。較寒水上凌逆心而作奔豚者。大相逕庭矣。蓋傷寒之奔豚因於寒。以桂枝為主藥。雜病之奔豚由火熱。當宗金匱方為主。
王晉三先生曰。奔豚氣有三。犯肺之奔豚屬心火。犯心之奔豚屬腎寒。臍下悸。欲作奔豚。屬水邪。証自分途。治亦各異。
邵評︰心火克肺金。由於火熱。宜金匱方治之。腎寒克心火。由於寒。用桂枝加桂法。腎水上逆凌心。由於水氣。用苓桂甘棗方。
動氣者。築築然動於臍旁上下左右。甚者連及虛裡心脅。而渾身振動也。此病由於妄汗妄下。氣血大虧。以致腎氣不納。鼓動於下而作也。或由其人少陰素虧。因病而發。恆見於瘦薄虛弱之人。方書都以理中湯去白朮、加肉桂、倍茯苓治之。以伐腎邪。恐未切當。蓋奔豚屬水邪。而動氣屬腎虛。不若八味飲加五味、胡桃。直培根本。以收納腎氣。多服自效。
邵評︰動氣由於土虛不能製水。水氣凝結而成。腎中虛氣。逆乘土位也。若虛裡穴。在乳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大虛之症。治當大補。蓋由妄汗妄下。傷其正氣。其人腎氣本虛。素有動氣在於上焦。因之而發。腎真不納。治以補腎納氣為主。
理中湯補脾土。去白朮。嫌滯氣也。加桂、苓。泄水以伐腎邪。然動氣一症。是腎氣虧乏。氣少收納。非腎中水邪上逆。與奔豚不同。宜補腎氣。不宜伐腎邪。故用八味飲以補腎真。加五味子、胡桃。斂納腎氣為治。
又評︰奔豚與動氣。其因各異。辨治極當。
凡傷寒至發動氣。必腎氣大虧。水火並衰。其見証。六脈遲軟。舌潤不渴。臍腹冷如冰。暖爐晝夜不舍。飽則動緩。飢則動甚。於此可知其虛。非大劑八味多服不除。寒甚。加炮薑。若止少陰水虧。動氣亦不甚。必有舌乾口渴脈數可憑。宜都氣飲。加胡桃肉以納之。左歸飲加減亦可。
邵評︰陰虧虛熱見症。脈象與陽虛者。自是不同。都氣飲、六味丸加五味子。以補陰納氣壯水之劑。此言傷寒之發動氣者。
雜症虛。亦發動氣。宜照本病施治。如怯弱痢疾之類。
邵評︰雜症之有動氣。總由脾腎兩虛。參合其所患之本病。而辨別治之。
戰。身抖聳動也。振、亦聳動。比戰稍輕也。栗心內發抖也。振輕而戰重。戰外而栗內也。
邵評︰戰者。身體抖搖不定。如交戰之象。有形外見也。振則一身振搖。比戰似輕。亦有形可見也。栗則無形外見。但心內凜凜。似痙抖。比戰振輕。為邪重耳。
戰為正氣勝。故正與邪爭。爭則股栗而戰矣。振為正氣衰。衰則不能爭。故止於振聳耳。栗亦正衰邪勝。不能外戰而內栗也。總之。戰為正氣勝。而栗為邪氣勝。振為正氣衰。而戰為邪氣衰也。三者皆邪正相交。故爭也。
邵評︰正氣未虛。而能勝邪。邪正交爭則為戰。戰則邪從汗而解矣。振為正氣虛弱。不能與邪相爭。故不作戰而但振搖耳。栗為正氣虛弱。邪氣正盛。正虛不能勝邪。故不能外戰而內栗也。總之。正勝邪衰。則戰而邪達。振則正氣虛。而邪氣亦不盛。故不作戰。而但振搖。邪不能外解耳。栗為正衰邪旺。正不勝邪。邪氣內擾。正不與邪爭。但心內凜凜而發抖也,此症若生於三法之前。乃邪衰正複之兆。欲作戰慄。汗出而解也。當靜候其戰汗。
不可遽投湯藥。若生於三法之後。則為氣血兩虛。不能榮養筋骨。故為之振搖。不能主持也。當大補氣血。人參養榮湯主之。身搖不得眠。十味溫膽湯倍人參。
邵評︰三法者。汗吐下也。三法之前。正氣未傷。與邪爭勝。邪不勝正。則周身發戰。 戰則汗出。邪氣從汗而外解也。發戰之時。宜安舒靜臥。不可擾亂投藥。以阻其邪出之機。若汗吐下之後。正氣已虛。不能送邪外出。營血衰耗。不能滋養筋脈。 故但振振動搖。無以自主。而不能作戰也。宜補氣養營治之。
此症皆因發汗太過。邪熱未解。血氣已傷。筋肉失養所致。宜大補氣血。人參養榮湯之類。
邵評︰惕、抽掣也。 、跳動也。筋惕肉瞤。因血液虧少。熱邪內伏。筋肉無液滋養。熱入陰中而燔灼。致筋抽而肉跳。乃虛候也。故治以大補氣血之法。
若未經過表。由其人素稟血少。邪熱傳於血脈之中。火性動惕而然。當作血虛火燥生風治。宜加味逍遙散。去白朮。加生地、鉤藤。(此條參西塘感症)
邵評︰未經表汗而筋抽肉跳。由其人素稟血虛。不待汗而陰液已傷。邪熱入於陰分。陰虧火旺。血熱生風。故見此症。治以清營化邪。滋液熄風之法。與上條之汗後純虛不同。
若傷寒未經過汗。六七日經脈動惕。其肉不 。潮熱譫語。大便閉結。小便赤澀。以手按臍旁硬痛。此有燥矢也。加味大柴胡湯。
邵評︰此是實熱。與上之虛症大異。當合參之。
如傷寒十餘日。曾三四次發汗過多。遂變肉 身振。筋脈動惕。此因汗多傷其氣血。加味人參養榮湯主之。
邵評︰傷寒日久不解。正氣已虛。又複發汗過多。陰血亦耗。氣血兩虛。筋肉失於滋養。而見 振動惕之症。宜大補氣血為治。
如汗後虛煩不得眠。筋惕肉瞤。此血虛兼火也。十味溫膽湯。去五味。加柴、芍、川連。
邵評︰汗後虛煩。肝膽有火。陰虧挾痰。故見不眠惕 等症。宜用補氣化痰兩和膽胃之法。
三者皆大虛之候。乃精神耗散。不能主持也。當以獨參湯、左歸飲、大劑與之。每有獲生者。(參西塘感症)
邵評︰循衣、摸床、撮空、三症。多相因而見。由於陰虧熱盛。元神耗散。不能自主。虛則喜實之象。用獨參以補元神。左歸以壯腎水救之。
陽明熱極失治。致循衣摸床。微喘直視。脈弦者生。脈澀者死。此屬陽明壞病。脈弦則超超而長。胃氣尚存。故可下以承氣。然亦危極矣。要知生者未必盡生。而脈澀斷無不死。下亦死。不下亦死也。(述古)
邵評︰陽明熱極。邪實於中。陰氣幾將涸竭。而見循衣摸床微喘直視之症。元神亦耗散無主矣。故必診其脈。如見弦象。尚有胃氣。用承氣下其實熱。以存一線之陰氣。希冀生機。若脈澀者。陰竭血耗。必死無疑。
太陽火劫取汗。陽盛傷陰。而致循衣摸床。陰若未竭。則小便利。可生。陰若已竭。則小便不利。多死。(參金鑒)
邵評︰火劫陰傷。陽熱盛極。神被火迫而不守。致循衣摸床。以小便之利不利。驗其陰氣之存亡。陰存則生。陰竭則死。
傷寒有不便而不食者。必須滋養胃陰。胃陰充溢。自然邪去便通。而思食矣。如養未足。邪不即去。不食不妨也。
邵評︰不便不食。胃液虧而有邪滯也。陰虧故不便。胃有邪滯也。陰虧故不食。胃有邪故不食。治須滋養胃陰。陰液恢複。則邪自退矣。
傷寒有不便而能食者。致新推陳。倉廩滋益。自能通利。不便無憂也。(二條出西塘感症)
邵評︰不便能食。陰虧而胃無邪滯也。液虧則不便。胃無邪故能食。一味滋陰養液。陰液充足。大便自通。
按百合狐惑陰陽毒四症。其病脈証治。並詳於金匱要略三卷內。百合症。仲景論之最詳。治法亦備。貞嘗留心於此。而遇斯症甚罕。故不敢述。狐惑。蟲病也。狀似傷寒。或傷寒後變症。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面目乍白乍赤乍黑。默默欲眠。惡聞食氣。蝕其喉則聲嗄。甘草瀉心湯。蝕其肛則咽乾。苦參湯洗之。或雄黃熏之。又狐惑。即近時之疳症也。牙疳即惑。下疳即狐。說詳金鑒。
邵評︰金匱注曰:看其上唇內有瘡如粟。唾血。心內懊憹痛。此蟲在上。食其五臟。下唇內生瘡者。其人不寤。此蟲食下部是也。
陰陽毒。考諸金匱。陽毒。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唾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陰毒。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
邵評︰毒者。邪蘊不解也。陰陽非指臟腑氣血。以面赤。喉痛。吐膿血。其邪著而在表者。謂之陽。言此邪適中人之陽。而非極熱之謂也。面目青。身疼咽痛。不吐膿血。其邪隱而在表之裡者。謂之陰。言此邪適中人之陰。而非極寒之謂也。故俱用辛溫升散以發其邪。甘潤鹹以安其陰。陰毒去雄黃蜀椒二物者。恐陰不可劫。而陰氣反受損也。五日邪氣尚淺。發之猶易。故可治。七日邪氣已深。發之則難。故不可治。
按仲景所稱陰陽毒。乃感其異氣。入陽經為陽毒。入陰經為陰毒。故於陽毒。用蜀椒雄黃之溫且猛者。以驅陽經之邪。而於陰毒。反去蜀椒雄黃。止用鱉甲、當歸、升麻、甘草等。入陰以散邪。不取其溫烈也。若後人所述陰毒陽毒。乃是極熱極寒之証。自應以極熱極寒方藥為治。不得執定仲景之方。
邵評︰二症俱咽喉痛。以此症邪從口鼻而下入咽喉。故痛。甚至有心腹絞痛。大滿大脹。通身脈絡。青紫暴出。手足指甲。色如靛葉。口噤牙閉。心中煩悶而亂。死在旦夕。不必問其陰陽。但刺尺澤、委中二穴。及手中十指。脈絡暴出之處出血。如症輕者。用刮痧法。隨服紫金錠。或吐或下或汗出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