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指掌 | 清 ? |
撰傷寒書者。每於三陰或熱或寒之故。都模糊過去。即有傳經直中之分。亦非仲景本旨。此處不明。何以臨症。用陳鄙見。質諸高明。
一、三陰。有陽經注入之邪。有本經自感之邪。注入之邪。則傳變不一。陽主動也。自感之邪。則在本經。陰主靜也。
邵評︰傳經自受。是邪入三陰之兩大法門。
一、三陰。世都以傳經直中分兩門。傳經悉指為熱。直中悉指為寒。此說似是而實有未盡者。夫傳經。即邪從三陽經傳入。直中。即本經自受之風寒也。蓋邪之傳入三陰。熱症固多。而寒症亦間有。本經中寒。固無熱症。而中風亦能發熱。未可以此分寒熱了之。其症細述於左。
邵評︰不可以傳經自受。分其寒熱者。以陰經寒邪。不能發熱。陰經風邪。亦有發熱也。
一、邪從陽經注入三陰。則或為熱症。或為寒症。如邪入太陽。先作郁熱。以次傳入陰經。則為熱症。或邪在太陽。不及郁熱。即入少陰。而現少陰形証。則為寒症。或太陽之邪。即入少陰。而仍帶太陽標病。則為先寒後熱之症。或太陽之邪。不傳陽明少陽。便入三陰。隨其人之體質虛實。臟腑寒熱。則從陰化為寒症。從陽化為熱症。或風溫之邪。從三陽入陰經。則無不為熱症。凡三陰篇內。所稱轉屬陽明。而用承氣等湯。皆陽經傳入之熱症也。
邵評︰邪入三陰。或寒或熱之故。分別詳明。
一、三陰自受之邪。各有中風中寒之症。三陰中風。則能發熱。以風屬陽邪故也。三陰中寒。則不能發熱。以寒屬陰邪故也。即少陰有反熱之症。亦必帶太陽標病而然。後人但知傳入三陰為傷寒。不知三陰自感。亦傷寒也。故於本經中風發熱。便誤認為傳經標病。以本臟中寒無熱。即指為直中陰症。詎知桂枝湯為表之裡藥。固能兼治三陰自感之風邪。而理中四逆等湯。本治三陰自感之寒邪也耶。蓋風寒六氣之傷人。或入於陽。或入於陰。原無一定。但值何經之虛而治之。不得專以太陽為受邪之始也。故三陰固有陽經注入之症。亦有本經自感之症。均屬傷寒。不必另立名目也。茲於三陰經中無直中之條。非略也。正不敢蛇足耳。
邵評︰三陰自受寒邪。不能發熱。三陰自受風邪。亦能發熱。不可因其有熱。誤認為陽經傳入之熱症也。惟三陰自受風邪。宜桂枝湯和表。自受寒邪。用理中四逆溫裡。
一、三陰自受之邪。論中有可歷指而見者。如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此太陰中風也。如太陰病。腹滿而吐。自利益甚。時腹自痛。此太陰中寒之症也。如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此即少陰中風欲愈之脈也。至於少陰中寒。宜汗者。麻黃附子細辛湯。當溫者。附子四逆等湯是也。如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此即厥陰中風欲愈之脈也。厥陰中寒。即當歸四逆加吳萸生薑湯是也。閱少陰厥陰篇內。止有中風欲愈之脈。並無未愈之証治者。必有闕文也。
邵評︰此論三陰自受風寒脈症治法。分別精細。
一、三陰篇內。惟少陰有大承氣急下三症。而太陰厥陰篇內。並無承氣之條。奈何後人反稱邪在厥陰。三承氣選用。夫承氣。本陽明胃藥。少陰用承氣者。蓋因腎水一虧。胃土燥實。病已轉屬陽明。故急下以存陰液。仲景述厥陰病云。下之利不止。此厥陰忌下之明戒也。焉有邪在厥陰。反用承氣之理。聖訓具在。是非自見。
邵評︰論三陰熱邪結實。可用承氣攻下之法。否則切不可用之理。分別甚精。
理中湯。桂枝湯。五苓散。四逆湯。四逆加人參湯。三物白散。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
腹滿。腹痛。發黃。吐利。
太陰濕土所主。仲景以腹滿而吐。食不下。時腹自痛。自利不渴等症。為太陰病。乃濕土自病。非陽經注入之症也。其脈必沉而細。無論外受寒邪。內傷生冷。總以溫中散寒為主。理中湯主之。
邵評︰太陰受邪有二端。一因外受風寒。一因內傷冷食。與他經不同也。自受寒邪。治宜溫中。
若太陰中風。其脈尺寸俱浮。其症四肢煩疼者。可發汗。宜桂枝湯。其脈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也。
太陰腹滿而痛。自利不渴者。因於寒。咽乾而渴者。因於熱。因於寒。濕土自病。宜理中溫之。因於熱。病必關於陽明。或暴煩下利。或發黃便硬。此脾家熱。即屬胃家之熱。為轉屬陽明之症。宜從陽明治。
邵評︰同是滿痛自利。著眼渴與不渴。不渴自受寒邪。故宜溫。渴是陽經熱邪傳入太陰。脾胃相連。故病關陽明。太陰熱邪轉屬胃腑。故可從陽明治。此太陰滿痛自利。以渴不渴辨寒熱。最為要訣。
傷寒脈浮而緩。身不發熱。手足自溫者。太陰也。太陰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蓋寒濕傷於肌肉。不能外越皮膚。故發黃。若小便利。則濕氣下輸膀胱。便不發黃。設小水不利。當用五苓散利之。若寒濕傷於太陰之表。可從小便而出。若濕熱傷於太陰之裡。又當從大便而出。故至七八日。暴煩下利。雖日十餘行。不必治之。以脾家實。所積腐穢。行盡自止矣。蓋不須溫。亦不須下也。
邵評︰太陰熱邪暴煩。是裡陽陡發。下利雖多。正是脾家穢積之去路。去盡則自止。此條是太陰濕熱。
故脈浮緩。治當利小便。若七八日暴煩下利。有陽氣來複。脾家所有積穢。下盡自止。不須用溫與下也。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四逆輩。
邵評︰太陰自受寒邪。氣機下注。故有下利之兆。自利因於寒濕。故不渴。治當溫臟祛寒。
惡寒脈微而複利。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邵評︰惡寒而脈微下利。陽虛而陰勝也。此為陰寒下利。用四逆湯溫裡。人參補虛。最為精當。
下利十餘行。脈反實者死。此脾氣虛。而邪氣盛故也。
太陰腹滿時痛。誤下之。胸下結硬。而成寒實結胸。無熱症者。與三白小陷胸湯。病在膈上者必吐。膈下者必利。如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三白小陷胸湯即三物白散)
邵評︰腹滿時痛。太陰寒邪。誤與寒藥下之。寒邪與寒藥相結。成寒實結胸。與熱實結胸不同。
故用溫通一法。無熱症者。不四肢煩疼也。
若太陽誤下。續得自利。脈弱腹滿而痛。此太陽之熱邪。陷於太陰之裡也。腹滿時痛為虛。宜桂枝加芍藥湯。腹滿大痛為實。宜桂枝加大黃湯。然脈弱。則胃氣亦弱。故云。設當用大黃、芍藥者。宜減之。
邵評︰下利為太陰本症。自利因脾實。穢盡則愈。自利因臟寒者。四逆輩溫之。此自利因太陽誤下。
而邪入太陰。則腹滿時痛。當加芍藥。大實痛者。當加大黃矣。然下後脈弱。則胃氣亦弱。當小其製而減用之。雖然。下利腹痛。熱邪為患。故用芍藥。若陰寒腹痛。非芍藥所宜。仲景與大黃並提。勿得輕視。
若誤下太陽。熱邪陷入太陰。是陽經注入之症。分虛實治之。
腹屬陰屬裡。故陽明裡症是腹滿。三陰俱有腹滿。太陽汗後腹滿。脾胃不和也。二陳東加濃朴和之。陽明潮熱腹滿。燥矢也。下之。身黃小水不利腹滿。濕熱也。茵陳蒿湯。
邵評︰腹滿有汗後脾胃不和之虛滿。有燥矢濕熱二症之實滿。當分因施治。
太陰腹滿。有虛寒。如腹滿時痛。食不下。吐利交作是也。理中東加濃朴。有實熱。如腹滿大痛。咽乾便秘。或發黃。或暴下赤黃。此脾家實熱。為轉屬陽明。宜承氣加減。(合參準繩金鑒)
邵評︰腹滿有虛寒。是太陰本症。宜溫中。有實熱。是太陰轉屬陽明。宜下之。
邪氣入裡。與正氣相搏。則腹痛。故太陽無腹痛。少陽有脅痛而無腹痛。陽明裡症有腹痛。三陰俱有腹痛。當分部位。中脘痛屬脾。脈沉遲者內寒。理中湯。陽脈澀。陰脈弦。小建中湯。
邵評︰三陽惟陽明。有腹痛。三陰俱有腹痛。須分部位。當察其所痛之因。分別施治。
少腹痛屬厥陰界分。四肢逆冷。小便清白。是冷結膀胱。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溫之。如不厥冷。小便自利者。是血蓄膀胱。宜桃仁承氣湯。小便不利者。是水蓄膀胱。五苓散。大小便俱不利者。是水熱蓄積。八正散。
邵評︰少腹痛有血蓄、水蓄、水與熱俱蓄三因分別。治法甚精。惟桃仁承氣之大黃。宜用醋炒。若大實。小腹滿痛。或繞臍攻痛。不大便。脈實者。承氣湯。
邵評︰胃腑熱實。燥屎作痛。故用下法。
發熱口渴。脈弦洪而腹痛者。屬脾熱。芍藥黃芩湯。腹痛欲吐利。煩躁飽悶者。防痧毒。當刺委中、少商等穴。(合參準繩金鑒)
邵評︰痧穢內滯。氣閉作痛。治宜芳香開泄。
按腹痛有虛實。按之痛甚屬實。按之痛減屬虛。有寒熱。自下逆攻而上者。火也。自上奔迫於下者。寒也。又傷寒腹痛。以涼水試之。其痛稍可者。熱也。轉甚者。寒也。
邵評︰辨明虛實寒熱痛勢之不同。甚精。
又評︰試辨寒熱之法亦當。
傷寒發黃。惟陽明太陰兩經有之。陽明病。應遍身有汗。今但頭汗出。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身必發黃者。瘀熱在裡。內外無從發泄也。發汗已。身目皆黃者。大發濕家汗。風去濕不去也。發汗已。太陰病。身當發黃。因小便不利。濕土為熱所蒸。而黃色外現也。若小便自利。小腹硬滿者。瘀血發黃也。
邵評︰以小便利不利。分發黃蓄血。是已。惟膽汁入血為膽黃。其症治尚須補入。治法。陽明發黃。乃胃家移熱於脾。必二便俱秘。茵陳蒿湯。
太陰發黃。是脾家濕熱。必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茵陳五苓散。
邵評︰發黃有太陰陽明濕熱虛實之不同。若發黃而二便俱秘者。乃陽明胃實。移熱於脾。故宜用下。若發黃而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乃太陰脾濕蒸熱。故宜清利。
若發黃。汗出身冷。脈沉遲者。陰黃也。茵陳五苓加乾薑(參準繩)
邵評︰寒濕留滯而成陰黃。故宜溫通。若更陽虛。可用茵陳四逆湯。
金鑒云:表實無汗發黃者。宜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汗之。裡實不便者。宜茵陳蒿湯下之。無表裡症而熱甚者。宜梔子柏皮湯清之。大便溏。小便不利。發黃者。宜茵陳五苓散利之。陰証發黃者。宜茵陳四逆湯溫之。環口黧黑。冷汗者。陰黃死症也。身體枯燥如煙煤者。陽黃死症也。
邵評︰發黃有汗下清利溫五種治法。治黃之法。不外是矣。陰黃陽絕。陽黃陰涸。均是死症。
按太陰腹痛吐利。一屬寒濕。六脈沉細。舌潤不渴。是也。宜理中、二陳、藿、朴之類。溫中散寒。一屬濕熱。舌燥口渴。小便短赤。是也。宜二陳、二苓、枳實、濃朴、川連之類。清熱利濕。
邵評︰太陰腹痛吐利二症。有寒濕濕熱二因。宜溫宜清。治法不同。必須詳辨。
東南之地。水潦歸焉。居其處者。多蒙濕邪之害。然閩廣濕勝。江浙則濕熱相兼。感之為病。內應太陰。以太陰濕土所主也。今將太陰本病傳經。並列於下。病無遁形矣。
凡見腹痛。吐利交作。脘悶不食。六脈沉細。或伏。舌苔黑滑。或白滑。口不渴飲。此太陰感寒本病也。當以理中湯為主治。兼外感加蘇葉。脹滿加濃朴。有食加青、陳、楂、曲之類。吐多加丁香、藿梗。瀉多加木香、木瓜。(太陰感寒)
邵評︰此太陰感寒之正法。
有腹痛痞滿。嘔吐不納。舌燥渴飲。或大便泄瀉。小水不利。或二便俱秘。此濕熱內結於太陰。急宜開之。須半夏、赤苓、濃朴、草蔻、川連、通草、廣皮、滑石之類。如便秘不瀉。加枳實、大黃行之。此即轉屬陽明也。(濕熱內結)
邵評︰此濕熱內結之正法。
如發熱不已。頭重身痛。大便順。小便澀。脘滿不飢。舌苔白膩。脈象沉細而緩者。此濕邪內著。太陰受病也。宜二陳、茅朮、濃朴、豬苓、澤瀉、茵陳、米仁、薑皮之類。濕邪去。熱自退矣。汗多加桂枝、秦艽。汗少加紫蘇。(濕邪內著)
若發熱一身盡痛。而兼四肢微腫者。此風濕流注手足也。宜二陳。加米仁、桂枝、秦艽、防己、羌活、木瓜、片薑黃之類。足脛紅腫。合二妙。(風濕流注)
凡傷寒熱甚不解。但頭汗出。腹滿溺澀。目黃口渴。舌苔黃膩。此濕熱鬱於太陰。欲發黃也。急用茵陳二苓、枳實、濃朴、黃柏、梔子、茅朮、秦艽、車前、澤瀉等。利之清之。二便俱秘。小腹脹滿者。此轉屬陽明也。宜茵陳蒿湯。(濕熱發黃)
凡遇傷寒發熱之症。已經解表清裡。俱不應。但看舌苔白滑粘膩。脘悶惡心。口不渴飲。雖熱不欲去衣被者。此外感風濕之邪。著於太陰肌軀之表。其病尚在氣分。宜解肌法。用桂枝。秦艽、紫蘇、半夏、苓皮、薑皮、濃朴、廣皮之類、微微汗之。則風濕俱去矣。(肌表風濕)
邵評︰此肌表風濕之正法。若一身盡痛。可再加羌、防、白芷。
若外感濕邪。又兼內傷生冷。以致寒熱泄瀉者。太無神朮散加減妙。(內外寒濕)
以上諸條。皆太陰本經自病。
若邪從陽經傳入太陰。則熱愈深。毒愈甚。舌見純黃純黑。唇齒焦燥。目黃面赤。腹大熱。或晡熱。手足不欲暖蓋。小便赤澀。舌無芒刺者。熱毒暴下也。舌起芒刺者。大便不通也。三陰無竅。俱借陽明為出路。故兼見陽明証者為輕。大便通者。只宜清裡解毒。大便不通者。兼導之清之。清裡解毒。如犀角、芩連、梔翹、銀花、人中黃之類。導下。如枳實、濃朴、檳榔、大黃之類。(陽邪傳入太陰熱症)
若由失表失清。以致毒邪凝結於裡。陷於太陰。每有發為五 者。其症反脈靜身涼。有似邪退正複之象。但看舌苔純黃中見黑點。純黑中見紅點。或黑苔聚於中心。此皆生 之驗也。
火重者 必紅。毒深者 反白。若藍 。則食毒俱足。胃將爛矣。紫 發於少腹章門之間。毒傳於腎也。黃發於手足唇口之上。毒歸於脾也。均屬危惡之症。治法亦只清解毒火。宣通氣血。用犀角、連翹、赤芍、銀花、川連、人中黃、栝蔞皮、牛蒡子、檳榔、楂肉、天蟲、角刺之屬。內外兩解。若見面白目青。則陽氣下陷。已屬不治。此藥又不可投。若見身上汗出津津。則元氣已泄。其死尤速。蓋病邪傳裡。雖病太陰。而三陰與之同病者也。所藉者獨一肺經而已。肺氣開則面紅。肺氣閉則面白。若面黃則膽氣絕矣。
身黃則脾氣絕矣。病在三陰。臨症者。尤宜深察焉。(陽邪內陷太陰 症)
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附子湯。四逆湯。通脈四逆加人參湯。真武湯。豬苓湯。黃連阿膠湯。四逆散。大承氣湯。
但欲寐。口燥咽乾。咽痛。吐。吐利。下利。
少陰症。仲景以脈微細、但欲寐為主病。此指正氣之虛。非示邪氣之實也。凡舌乾口燥。心煩。泄利下重。是少陰實邪見象。引衣蜷臥。下利清穀。腹痛吐瀉。是少陰虛寒見証。脈以沉實有力為實熱。沉細無力為虛寒。須分屬之。又煩為陽。躁為陰。少陰以煩為生機。躁為死兆。
邵評︰此辨少陰虛寒實熱之見症脈象。分際極清,凡初起發熱身痛。而頭不痛。脈沉而微細。無裡症。但欲寐者。此少陰感寒之表症也。宜麻黃附子細辛湯峻汗之。若發熱在二三日後。麻黃附子甘草湯微汗之。蓋少陰與太陽為表裡。故發熱。即可發汗。是假太陽為出路也。
邵評︰三陰無表熱見症。少陰病反發熱。是外連太陽之表也。故用麻附細辛發汗溫經。在二三日後。見症稍緩。方內去細辛而用甘草者。用藥亦緩也。若惡寒身痛。手足冷。骨節痛。口中和。而脈沉者。是表裡俱寒也。附子湯大溫大補之。
邵評︰寒傷腎陽。陽氣大虛。故專用溫補。
若下利清穀。裡寒表熱。手足厥冷。脈微欲絕。但欲寐者。此太陰轉少陰也。四逆湯主之。
邵評︰寒邪轉入少陰。而陽大虛。不能內守。治以扶陽散寒。此即俗名漏底傷寒症之正法。
若反不惡寒。或咽痛。乾嘔腹痛。面赤。或利止。脈不出。此下元虛極。陰症似陽也。通脈四逆加人參主之。蓋蔥體空味辛。能入肺以行營衛之氣。薑、附、參、甘。得此以奏捷於經絡之間。而脈自通矣。
邵評︰寒中少陰。陰盛格陽。陽被寒鬱。故見此假熱之症。用通陽散寒之法。
若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者。此坎中陽虛。不能以製陰水。致陰濁停蓄。宜真武湯。
壯元陽以消陰翳。培陽土以泄陰水。則開闔得宜。小便自利。腹痛諸症自除矣。
以上諸條。皆少陰虛寒之証。
邵評︰腎陽虛弱。水氣濁陰凝蓄。用壯陽泄濁。以利水氣一法。
按手足厥冷。專指指掌言。四逆兼脛臂言。故少陰下利。手足厥冷。猶為可治。四肢逆冷則死。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心煩不眠。小水不利者。此少陰陽邪停水也。宜豬苓湯主之。使熱邪從小便而出。諸症自解矣。
邵評︰此少陰陽邪挾水氣上逆為病。用滋陰利水。導熱下行一法。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此傳經熱邪擾動少陰之陰。腎水虧。則君火旺。故以芩連瀉心。膠黃育陰。且雞子黃色赤而通心。阿膠色黑而通腎。坎離合治。自然熱清而煩解。
少陰病。四逆。泄利下重。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四逆散主之。此陽經熱邪擾於陰分而厥也。蓋四逆。有寒熱之分。胃陽不敷於四肢為寒厥。陽邪內擾於陰分為熱厥。寒則下利清穀。熱則泄利下重。故用芍藥枳實以清泄之。柴胡以升散之。則升降利。而厥逆諸症自解矣。
以上三條。皆陽經熱邪傳裡。但不轉屬陽明。故不用承氣。
邵評︰此陽邪傳裡。少陰熱厥証。因陽邪陷入陰中。陽內而陰反外。以致陰陽脈氣。不相順接。而為四逆。
此熱厥也。或咳或悸等症。皆因水氣為患也。少陰樞機無主。故有此或然之症。用四逆散以斂陰泄熱。以散四逆之熱邪。後隨症加味。以治或然之症。此少陰氣分之下劑也。
少陰病。有大承氣急下者三症。一曰得二三日。口燥咽乾。急下之。一曰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痛。口乾燥。急下之。一曰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此皆陽經熱邪傳裡。銷爍腎液。以致胃中大實。病已轉屬陽明。故用承氣急下。
邵評︰少陰用承氣急下三症。此是陽經熱邪。傳入少陰。臟不能容。則還而轉屬陽明胃腑。腑實燥熱。灼耗腎精胃液。而見口燥咽乾。下水便秘腹脹等症。故急下之。以救陰液。
衛氣寤則行陽。寐則行陰。故寐為足少陰病。若欲寐。無表裡症。身和脈小。是已解也。風溫症亦欲寐。多眠。則有脈浮發熱汗出。身重鼻息鼾鳴之異。
屬熱邪。有實熱宜承氣。有虛熱宜養陰。
邵評︰口燥咽乾。屬熱邪。但熱有虛實。治宜分別。
少陰之脈。上貫肝膈。循喉嚨。系舌本。故咽痛獨列少陰篇內。少陰咽痛。屬熱者。有半夏散及湯。又甘草湯。桔梗湯。此散火也。屬寒者。有桂枝乾薑湯。治汗多亡陽也。有通脈四逆湯。治陰盛格陽也。(參準繩)
邵評︰咽痛熱症。是虛火上升。寒症有亡陽格陽二症。
金鑒云:咽痛一症。寒熱皆有。腫痛為熱症。仲景有甘桔、半夏、苦酒、豬膚等湯調治。
不腫而痛為寒症。宜四逆東加桔梗主治也。
邵評︰咽痛寒熱俱有。腫者為熱。不腫為寒。治當分別。
有寒熱之分。熱者寸口脈數。發熱煩渴。渴欲飲水。水入即吐者。宜五苓散。食入口即吐者。宜二陳東加薑汁炒連和之。
邵評︰吐症寒熱均有。此條熱吐。又有水逆痰熱格拒二症。
寒者口不渴而吐。理中去白朮加生薑。(參準繩)
邵評︰此治寒吐之正法。亦可加石蓮、丁香。
金鑒云:口不渴。厥而吐屬寒。宜理中、吳萸輩。渴而得食即吐屬火。實熱。黃連解毒湯。虛熱乾薑黃芩黃連湯。渴而飲。飲而吐。吐而複渴。屬水逆。五苓散。
邵評︰吐症不渴為寒。渴為熱。熱有虛實之分。
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乾嘔吐涎沫亦此湯。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和解其外。宜桂枝湯。
少陰病。下利屬於熱者。四症。四逆泄利下重。四逆散。
邵評︰陽郁不達於四肢。故逆。下重者熱之征也。此陽邪下陷而入陰中。用四逆散泄熱散邪。
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
邵評︰此虛熱下焦有水。治以導水泄熱。
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痛。口乾燥者。大承氣。
邵評︰陽明燥實。熱利旁流。故急下以存陰。
下利咽痛。豬膚湯。
邵評︰陽邪傳入少陰。虛火上升。治以滋陰泄熱。
少陰病。下利惡寒而蜷。手足溫者可治。四逆湯。四肢逆者不治。少陰病。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四逆湯主之。大汗若大下利而厥逆者。四逆湯。
邵評︰大汗則亡陽。下利則亡陰。陰陽俱虛。厥冷而利。非清穀。急溫之。陽回而生可望也。
少陰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真武湯。
邵評︰腎中陽虛。複受寒邪。腎火衰而不能化水。致水積下焦。用真武湯。壯元陽以消陰水。
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冷。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邵評︰真陽之氣。被陰寒所迫。不安其處。而游散於外。故顯假熱之象。而實非熱也。
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邵評︰陽邪入裡。便膿血者。為協熱下利。是白頭翁湯症。此少陰病便膿血而下利。為下焦不約而裡寒也。因桃花湯固下而散寒。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
邵評︰用白通湯通陽散寒。薑附之辛溫。破陰固裡。蔥白之辛通。入脈引陽也。此方最合。
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後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邵評︰白通湯中加人尿膽汁之鹹、苦、寒、為反佐。從陰引陽。使不格拒。脈暴出。是無根之陽。發露無遺。故死。脈微續者。被抑之陽。來複有漸。故生。 下利死証。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
邵評︰此腎氣下絕。無根之陽泛上。神氣散亂。陰陽俱脫。是以死也。
少陰病。自下利。汗出煩躁不得寐者死。少陰病。惡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邵評︰躁不得寐。則陰陽盡虛。邪氣獨盛。正不勝邪。擾亂不寧。頃刻離散而死。
下利發熱。汗出不止者死。
邵評︰下利發熱。陰不內守。汗出陽從外亡。是謂有陰無陽。故死。
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邵評︰厥利不止。臟腑氣絕矣。躁不得臥。精神不治矣。微陽不能久留。故死。
下利十餘日。脈反實者死。
邵評︰利十餘日。正氣受傷。其脈反實。邪未衰也。正虛邪盛。不克支撐。故死。
按少陰為生死之關。故仲景歷言死証。然於傳經熱邪。若兼陽明。猶可養陰退陽。自感寒邪。正氣未潰。猶可溫腎散寒。均非死証。凡看傷寒熱病。診得六脈沉細。似寐非寐。皆屬少陰見象。宜兼少陰以治。如兼咳嗽。邪在肺腎之間。如兼泄瀉。邪在脾腎之間。如兼昏昧。邪在心腎之間。此病不在三陽。而在手足三陰。是為三陰兼症。不得因身熱。概以三陽經藥治之。
凡診傷寒熱病。微見惡寒。發熱不已。咳嗽不渴。六脈沉細。身靜蜷臥。舌苔微白兼紅。或淡紅而潤。此肺腎虛寒而感外邪也。宜桂枝湯。加陳皮、杏仁、川羌、半夏、山藥、茯苓之類。微汗之。如不應。急當以金水六君煎。加杏仁、生薑、胡桃、蘇葉之類投之。無不取效。(肺腎虛寒挾感)
如初起發熱惡寒。大便泄瀉。舌苔白嫩。而兼少陰脈症者。此寒邪客於脾腎之間。宜溫中散寒。如桂枝、紫蘇、廣皮、濃朴、山藥、焦曲、乾薑、茯苓、甘草之類溫散之。(脾腎俱寒挾感)
若初起惡寒發熱。口渴唇燥。舌苔嫩紅而干。或絳底浮白。或兼咳嗽。或兼煩躁。六脈弦數無力。或浮洪無力。此陰虛水虧而挾外感也。陰虛於下。則陽亢於上。故見躁煩。勿以陽明火症治之。亦宜金水六君。去半夏。用生地。加川斛、丹皮、豆豉、羌活之類。滋養陰液以汗之。如兼嘔惡。當留半夏。加竹茹。以和胃。如兼咳嗽。加旋複花、甜杏仁。以降氣。如經汗表。升提太過。以致虛火上冒。目赤顴紅。大渴煩躁。嘔惡不納者。亦宜金水六君煎。加麥冬、代赭之類。養陰鎮逆。汗多合生脈。(陰虛有火挾感)
如陰虛有火。而挾外感。以致頭疼惡寒。發熱不止。因口燥渴。而食生冷。遂致泄瀉。舌苔微白。兼淡紅。舌形雖濕而干。此脾本虛寒。因津液少而渴。故一食生冷。即見泄瀉。治宜和脾以益少陰。如生地、丹皮、茯苓、山藥、廣皮、釵斛、苡仁、甘草、蓮肉等主之。兼表症者。加蔥白、豆豉、或羌活、葛根亦可。如表症已除。而但發熱口渴。兼便溏者。前藥加糯米炒麥冬、沙參以生津液。自然渴解熱止。(脾寒腎熱挾感)
如初起吐利。止後發熱。脈沉細。手足冷。舌形紫絳無苔者。此少陰症也。勿以霍亂治之。舌潤不渴。當以金水六君煎。加丁沉溫以和之。舌燥口渴。亦以金水六君。加麥冬、(糯米粉炒)北參。益陰和中。以生津液。如吐瀉傷津。口大渴。而小水不利者。急以左歸飲。加參、麥、歸、芍。斂陰生津。自然渴解便利。若妄利小便則死矣。(少陰病起吐利)
邵評︰此少陰吐利之正法。分溫中、滋液、斂陰生津三則。治法極精。
如初起發熱。神呆不語。六脈沉細短數。似寐非寐。或煩躁狂言。此邪在心腎之間。或因受驚。痰乘包絡。治宜清心豁痰。如茯神、小草、菖蒲、天竺黃、川貝、丹參、麥冬、鉤丁、薄荷、辰砂之類。以清包絡之痰。神自清矣。如舌形絳燥。口渴唇乾。六脈沉數。前方。宜加生地、丹皮、淡竹葉之類。以清心包之火。如大便秘結。不妨加犀角數分。(心腎熱邪)
若神昏譫語。發熱仍欲暖蓋。目睛上視。大便不實。舌色紫絳而圓。雖干無刺。外雖躁擾。此陰不兼陽。忌用寒涼。不可誤認陽明。妄投犀角。宜左歸。六味等湯。微加清心之品。如鉤藤、川貝、麥冬之類。治之為當。(心腎虛邪)
邵評︰此心腎虛邪之正法。此條與上條同是心腎之邪。然有虛實之不同。上條實而心經見症多。此條虛而腎經見症多。用藥清補不同。當細辨之。
若身熱足冷。面赤戴陽。脈來沉細無力。或數大無力。或陰陽俱緊。其人煩躁欲狂。揚手擲足。或欲坐臥水中。舌苔紫色少神。或闊大胖嫩。或淡紅圓濃。雖濕而干。此躁也。非煩也。
陰盛格陽也。急以八味投之。或參附東加熟地投之。如得躁定脈圓。舌轉微白。庶有生機。(陰盛格陽)
以上諸條。皆少陰本經自病。
若是陽經熱邪。傳至太陰。已多危候。至入少陰。生者少。死者多矣。凡見神氣昏沉。語言顛倒。齒枯齦黑。午後身熱。目睛上視。舌苔紅中有黑點。黑中有紅點。頭項強。小便澀。雖醒似睡。雖渴不知消水。時作鼾睡聲。形似死証。然舌不卷。囊不縮。面不青。息不高。喉顙不直。四肢不厥。鼻不扇。耳不焦。不魚目。不鴉口。尚有可治之理。如舌苔燥刺而便秘者。宜兼陽明以治。方用犀角、生地、丹皮、麥冬、花粉、川斛、茯神、鉤丁、川貝、膽星之類。以養陰退陽。陰液複。外可得汗而解。內可得便而解。即寒中亦有散邪之義也。若大便不實。舌無燥刺。此陰不兼陽。即屬虛症。為難治。宜右歸六味出入為當。
邵評︰陽經熱邪。傳入少陰。實則轉屬陽明。宜兼陰陽治之。虛則邪伏少陰。仍從本經治之。語最精確。
凡少陰症。六脈沉細。似寐非寐。其舌紫色是也。然紫而鮮潤者。可治。紫而枯晦。如豬肝色者。不治。或紫色而間微白苔者方佳。
邵評︰從少陰脈症舌色。辨其陰液之存亡。以決病之可治不可治。的論也。
有初起吐瀉。如霍亂。陡然變重昏昧者。少陰症也。
邵評︰少陰症似霍亂。戒勿誤認。此條最須著眼。
當歸四逆湯。桂枝湯。白頭翁湯。烏梅丸。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 刺期門 四逆散 白虎湯
氣上沖心。吐蛔。厥。下利。少腹滿。囊縮。
仲景述厥陰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此皆厥陰自病之熱症。並非傷寒傳經之熱邪。蓋厥陰內藏相火。其消渴。火盛水虧也。氣上撞心。心中疼熱。肝火乘心也。飢不欲食。食即吐蛔。風木克土。胃中空虛也。下之即利。土受木賊。不禁再利也。不得以傷寒正病視之。
邵評︰此厥陰病之總綱。總而言之。太陰厥陰。皆以裡症為提綱。太陰主寒。厥陰主熱。太陰為陰中之至陰。厥陰為陰中之陽。兩陰交盡。名曰厥陰。其脈絡於少陽。厥陰熱症。皆少陽相火化合耳。
凡傷寒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者。此寒傷厥陰之經。但當溫散其表。不可遽溫其裡。當歸四逆湯主之。蓋厥陰相火所寄。臟氣本熱。寒邪止得外傷於經。而不內傷於臟。故止用桂枝以解外邪。當歸以和肝血。細辛以散寒。大棗以和營。通草以通陰陽。則表邪散而營衛行。手足溫而脈自不絕矣。若其人素有寒邪。加吳茱萸以溫本臟之寒。
邵評︰以傷寒邪傷厥陰之經。未傷於臟。陽虛血弱。用此方行營衛而散表邪。最效。
論曰。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脈不浮為未愈。按此止有欲愈未愈之脈。並無未愈之証治。不能無闕文之憾。要不出乎桂枝湯為主治。
邵評︰厥陰中風。以脈辨病之欲愈未愈。亦是診病之一法。
風中厥陰本經。脈微浮。風邪外出。故欲愈也。不浮而沉。則風邪入裡。木郁不舒。則下克脾土。必變熱利下重。渴欲飲水之症。宜白頭翁湯主之。白頭翁、秦皮以平風。黃柏、黃連以清火。是苦以堅之也。若厥陰久痢不止。當用烏梅丸酸以收之。
邵評︰此厥陰陽邪下陷。協熱下利之正法 。
厥陰寒格。醫複吐下之。食入口即吐。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此寒格於下。拒熱於上。故格拒不納。芩連以清上熱。乾薑以開寒格。因誤治以虛中氣。故用人參助乾薑。以壯胃陽而開陰格。
邵評︰寒熱相阻。則為格症。用此湯開其寒熱之格拒。而兼補裡虛也。
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
邵評︰腹滿譫語。由於肝火木旺。脾家有熱。脈浮緊者為弦。弦乃肝脈。脈症是肝邪乘脾之候。肝木侮土。理尚順直。故曰縱。刺期門者。瀉肝邪也。
按腹滿譫語。為太陰陽明裡症。脈浮而緊。為太陽陽明表脈。何以辨其為厥陰。脈法曰。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內經謂諸腹脹大。皆屬於熱。又曰肝氣甚則多言。是腹滿由於肝火。而譫語乃肝旺所發也。肝木侮脾。故曰縱。厥陰忌汗下。故刺期門以泄之。
傷寒發汗。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
邵評︰肝邪挾火而刑肺金。肺氣不得宣布。故渴飲而腹滿。木反乘金。侮所不勝。 寡於畏也。於理不順。故曰橫。橫者曲也。刺期門。亦瀉肝邪也。
按其腹因飲多而滿。則非太陰之滿。飲水不消。亦非厥陰之消渴。此肝邪挾火而刑肺金。故大渴。肺氣不能通調水道。故腹滿。侮其所勝曰縱。侮所不勝曰橫。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者。得汗。則發熱惡寒之表症自解。得小便利。則腹滿之裡症自除。
邵評︰前第一條消渴氣上撞心。是肝邪乘心。上條腹滿譫語。是肝邪乘脾。此條惡寒飲水。是肝反乘肺。肝寄相火。有瀉無補者。此類是也。
厥陰有臟厥。有蛔厥。臟厥至七八日。脈微膚冷。不煩而躁。無暫安時。此屬臟冷。純陰無陽。故不治。
邵評︰此是臟厥主症。與蛔厥不同。分辨在此。其但躁而無暫安時者。浮陽外越。不久即散,陰氣寒結於腸中。乃純陰無陽。故不治也。
蛔厥亦有脈微膚冷。此內熱外冷。故時煩而躁。其顯症在吐蛔。宜烏梅丸主之。
邵評︰此與臟厥之躁無暫安時者不同。況有吐蛔見症。是蛔厥而非臟厥矣。
蓋外寒遏熱於內。蛔不安而動。則其人時煩。蛔靜則煩躁亦止。非若臟厥之無暫安時也。用烏梅丸以溫臟安蛔。最合。
凡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熱亦深。厥微熱亦微。厥少熱多。其病當退。厥多熱少。其病當進。
邵評︰傷寒以陽氣為重。此以厥熱之微甚。即覘其人陽氣之多寡。熱多則陽氣未傷。故病當退。厥多則陽氣衰少。故病當進。
厥微者。四逆散。厥深者。白虎湯。此肝火乘胃也。
邵評︰此是陽邪熱厥。由邪火乘胃也。加左金丸尤效。
脈滑而厥為熱厥。宜白虎湯。若反發其汗。必口傷赤爛。
邵評︰脈滑而厥者。裡有熱也。陽邪入裡。陰氣被格。陽內陰外。故熱深則厥甚。熱微則厥亦微。此為熱厥。與寒厥之脈微欲絕者。大相逕庭矣。此當有口燥舌乾之症。用白虎湯清裡除熱。其厥自已。
此腹中之氣。時時上沖也。氣撞心疼。吐蛔者。厥陰病也。不吐蛔者。病在陽分。表邪也。桂枝湯。氣上沖咽而喘者。胸中有痰也。瓜蒂散。(參金鑒)
邵評︰分肝火表邪痰逆三因。最精。
按厥陰氣撞熱疼。知飢不納。食則吐蛔等症。總屬肝胃之病。因胃中虛寒。肝風襲胃。相火挾濁陰上沖。故致斯症。治法當以苦辛酸寒熱並用。如川連、吳萸、黃芩、乾薑、茯苓、半夏、川椒、烏梅之類。(參葉案)
胃中虛冷。理中安蛔散。肝邪犯胃。烏梅丸。
邵評︰此中虛寒伏之正法。又肝胃不和之正法。
厥者。手足逆冷。有陰陽之分。自熱至溫。自溫至厥者。邪從三陽經來。傳經之熱邪也。四逆散。甚者四肢雖厥。大便秘。小便赤。脈沉滑。此陽症似陰。所謂厥深熱亦深也。宜白虎承氣等湯為治。
邵評︰此為陽邪熱厥治法。
陰厥乃三陰自受寒邪。或腹痛吐利。或下利清穀。宜四逆湯、理中湯、當歸四逆湯主治。(參準繩)
邵評︰此陰勝寒厥治法。
按少陰有寒厥而無熱厥。厥陰有寒熱二厥。寒厥者。止寒而不熱也。熱厥者。由熱而至厥。由厥而至熱。相因不已也。當分陰陽淺深治。(參金鑒)
邵評︰此辨寒厥熱厥見象之不同。
熱者。下利譫語。有燥矢也。宜小承氣湯。熱利下重。欲飲水者。白頭翁湯。
邵評︰此熱利分陽明厥陰。最為精確。 寒者。下利清穀。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下利汗出而厥者。亦四逆湯。
邵評︰寒利以扶陽為主。
臍下為少腹。夫胸中滿。心下滿。皆氣也。腹滿。多有燥矢也。少腹滿。溺與血之分也。邪結下焦。津液不通。則溺蓄。血氣不行。則血結。皆為脹滿而痛也。若小便利者。為蓄血。宜桃仁承氣湯。小便不利者。為水蓄膀胱。宜五苓散。二症俱是熱邪。若四肢厥冷。小便清白。而小腹滿痛者。為冷結膀胱。宜當歸四逆。加吳萸生薑湯治之。(合參準繩金鑒)
邵評︰少腹滿。有寒熱二因。邪熱入於膀胱。又有血蓄水蓄之不同。最宜細辨。
舌卷囊縮者死。熱極而縮者。承氣。寒極而縮者。四逆吳茱萸。
邵評︰合虛實寒熱二因。治法最精。
按六經主病。仲景非專為傷寒立言。如厥陰所述氣衝吐蛔等症。乃厥陰風木自病。不拘傷寒雜症。但見嘔逆吐蛔者。即是肝邪犯胃。宜兼厥陰而治。要知六淫傷寒兼帶厥陰者。可治。若從三陽傳至厥陰。則熱極生風。九竅將閉。所形皆敗症矣。今將厥陰本病治法列於下。勿以傷寒傳經目之可也。
凡遇傷寒熱病。症見乾嘔渴飲。胸膈滿悶。格食不下。或兩脅抽痛。舌苔黃黑。或兼吐蛔。此即症兼厥陰。肝邪犯胃而然也。宜用桂枝、芍藥、川連、乾薑、茯苓、半夏、黃芩之類主之。吐蛔加椒梅。寒熱似瘧加柴胡。引出少陽。(肝邪犯胃)
凡傷寒暑濕之症。有嘔吐青綠黑臭之水。或黃黑濁飲。或兼吐蛔。此邪已犯厥陰。因胃中空虛。肝風乘虛襲胃。所吐之物。乃胃底腸中之陰濁。被肝風翻騰。遂至逆湧而上出於口。俗名胃底翻是也。治宜泄厥陰以安陽明。如桂枝、白芍、川連、吳茱萸、半夏、茯苓、椒梅之類。以泄厥陰。次用人參、代赭、茯苓、半夏、乾薑、川連、烏梅之類。以安胃鎮逆。若其人陽明虛餒。不禁酸苦。又當安胃為主。微兼泄肝。宜人參、薑、連、吳萸、白芍、茯苓、半夏、烏梅、代赭之類主之。(肝風內襲)
若身熱。耳聾。口渴。胸腹板實。入暮譫語。嘔逆吐蛔。舌苔黃中帶灰黑。此濕熱之邪。結於厥陰之界。病勢最險。宜川連、枳實、半夏、茯苓、菖蒲、烏梅、薑汁之類治之。(濕溫干厥陰)
若邪從三陽經傳入。即在太陰。已多危候。再入少陰。生者少。死者多矣。至傳厥陰。內風已盛。九竅熱極將閉。無庸議治。
邵評︰陽邪傳至厥陰。入裡極深。厥陰內寄相火。邪熱與相火兩相蒸灼。傷陰最速。陰液消耗。
邪熱陷閉。故症多不治。
凡見面青目白。面黃目青。面白目紫。筋急直視。角弓反張。舌焦耳聾。皆厥陰將敗形色。舌卷囊縮。鴉口嘬嘴。昏不知人。醒作睡聲。蹺足喉直。撮空視。躍躍欲起。脈硬如弦。
此皆厥陰死証。(陽邪傳入厥陰死証)
逆者。汗吐下三法。與病相逆也。救逆者。救其誤治之變症也。仲景一百十三方。每多因救誤而設。茲特匯集救誤諸條。分汗下兩門。以便查閱。
傷寒脈証。當服麻黃湯發汗。若尺中脈遲。是營氣不足。不可發汗。若誤汗之。遂漏不止。惡風。小便難。四肢微厥。難以屈伸。此津脫陽虛也。當以桂枝加附子湯。回陽止汗。
邵評︰尺遲營弱。不可發汗。誤汗而津脫亡陽。外風複襲。此勢所必然也。
傷寒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蓋汗為心液。過多則心氣虛。桂枝甘草。能扶陽以補心氣也。若至振振擗地。則當用真武矣。
邵評︰妄汗傷心。液虧氣餒而心悸。與心下有水氣而悸者。迥別。
傷寒汗出惡風。脈浮緩微弱。桂枝症也。誤以大青龍汗之。致其人厥冷筋惕。心下悸。頭眩。熱仍不退。身肉 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內鎮少陰水逆。外救太陽亡陽。
邵評︰發汗過多。亡腎陽而水氣上侵。凌心作悸。與上條心虛而悸者不同。
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其汗。致亡陽驚狂。起臥不安。宜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斂鎮心陽。其狂自定矣。
邵評︰陽者心之陽。即神明也。亡陽者。火氣通於心神。被火迫而不守。則外亡也。故用桂枝加龍牡。取其補心鎮逆而固脫。故曰救逆。去芍藥者。欲其急複心陽耳。
脈浮宜以汗解。誤以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痺。名火逆也。火逆又誤下之。以虛其陰。複因燒針以益其陽。致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邵評︰火逆、燒針、又複下之。三番誤治。陰陽俱已虛竭。煩躁者。驚狂之漸也。心陽內傷。故用桂、甘以複心傷之氣。龍、牡以安煩亂之神。的是正法。
發汗多致亡陽譫語。此非胃實。不可下。柴胡桂枝湯。和其營衛。以通津液。後自愈。
邵評︰少陽不可發汗。汗則津液越出。必胃燥而譫語。故用柴胡桂枝湯和其營衛。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和則愈。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胃中津液乾。而火獨盛也。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邵評︰服桂枝汗大出。而大煩渴。脈見洪大。其邪已去太陽之表。而入陽明之裡矣。陽明為津液之府。熱邪內入。津傷火盛。故用白虎加人參湯。清熱存陰為治。的是正法。
下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夜而生靜。不嘔不渴。無表症。身微熱。此邪已退而陽氣衰弱也。乾薑附子湯主之。
邵評︰此條下後複汗。晝煩夜靜。無表裡症。而脈沉微。是純陰無陽之象。陽將去矣。幸此微熱未除。煩躁不寧之際。獨任乾薑附子。以急回其陽為治也。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複發汗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此亦陽虛飲蓄。而致頭身振搖。即真武之輕者。
邵評︰尤在涇曰。此傷寒邪發飲發之症。逆發氣衝。寒飲上搏於膈也。故令頭眩。
脈沉為在裡。且既經吐下。複發其汗。則陽益虛。而津液耗。故身振振搖也。與此湯導飲和中。益陽固衛。柯韻伯注。此症是木邪侮胃。吐下之後。陽氣內擾。故心下逆滿。裡虛氣逆。則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表陽虛也。脈沉緊為弦。肝木犯胃則弦。邪在裡而反發汗以攻表。經絡更虛。寒邪由經而入裡。陽氣外虛。不能主持諸脈。故一身振搖也。與此湯和經散寒。益陽補陰。此說與尤說不同。錄存以備合參。然當從尤注為是。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以上俱似桂枝症)腳攣急。(此一症與桂枝獨異乃陰虛之象)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有陽越之象)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複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此湯純陰以複其陰陰陽兩和其腳即伸矣)若胃氣不和。譫語者。(中焦有留邪)少與調胃承氣湯。(微滌陽明所結之餘邪則譫語自止)
邵評︰此症即陰虛於下。而又陽逆於上。則必先複陽氣。而後複其陰氣。故用甘草乾薑辛甘。以複其陽。
陽複。則厥止而足溫矣。更作芍藥甘草。甘酸以複其陰。陰生。則兩腳即伸矣。或胃不和而譫語。少與調胃承氣。和胃則愈。發汗後。腹脹滿者。虛邪入裡也。濃朴生薑半夏人參湯主之。
邵評︰此汗後氣虛。氣窒不行而腹脹滿。其人內雖作脹。外無脹形。故湯中用人參、甘草。甘溫補中而益元氣。然徒補則愈窒滯。故用濃朴、薑、夏。行氣而除腹滿。此補泄兼行之法也。
傷寒誤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宜四逆湯。此下利不止。陽氣下脫。雖有身痛表症。當以救裡為急。救裡之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宜桂枝湯。此清穀已止。而身痛不除。仍從表治也。
邵評︰寒邪在表。而誤下臟虛。內寒而下利清穀。胃陽已亡矣。身疼痛。邪在表也。雖表裡皆困。然臟氣內虛。無以為散邪之地。故必先溫其裡。裡氣固而身痛未除。表未解也。再當治表。不然。表邪內入而增患矣。
傷寒大下後。複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邵評︰大下複汗。正虛邪入。心下痞而惡寒。邪入裡而表未罷。當先解表而後攻痞。痞或能解。表邪必複入裡為患。況痞亦未必能解耳。
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蓋中氣虛。而表邪仍在。故用桂枝。而去芍藥。若微兼惡寒者。陽氣尤虛也。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邵評︰此治妄下陽虛寒結之正法。
又評︰風寒在經。本無下法。誤下而陽氣大傷。其脈必促而無力。胸中虛滿。按之必軟而不痛。乃邪客胸中而無實熱。其邪仍在陽分。胃陽因下而傷。寒邪將結而未聚。故用辛甘溫藥。從陽引而去之。微惡寒者。陽虛而陰氣凝聚。前方恐不勝任。故加附子。以通陽而逐陰邪也。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桂枝加濃朴杏仁湯。
邵評︰此是寒喘。誤下而表氣不固。故不用麻黃而用桂枝加朴杏。若熱邪淫肺作喘。當用麻杏甘石湯。誤用桂枝。陽盛則斃耳。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痛項強。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此心下雖滿不硬。而痛尚微。乃心下有水氣故也。若小便利。邪仍在太陽之表。須發汗。今小便不利。病在太陽之府。非桂枝症未罷也。但當利其小便。
邵評︰太陽經病挾水。治以小青龍。腑病挾水。治以五苓散。臨症務須細辨。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此引邪入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邪氣結於太陰之裡。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邵評︰因誤下後。引太陽之邪入裡。其邪未盡離乎太陽。自表而入。仍欲自表而出。用桂枝以去。太陽未盡之邪。加芍藥以和裡虛之腹痛。加大黃下裡實之痛也。
太陽病。桂枝症。醫反下之。熱邪下陷。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因表未解。故用葛根。因喘汗而利。故用芩連之苦。以泄之堅之。
邵評︰本太陽桂枝症。法宜解表。而反下之。裡虛邪入。陽重熱利。表裡俱熱。症似虛而脈實。勿蹈盛盛之咎。用葛根之輕清以解肌。芩連苦寒以清裡。甘草和中。喘除利止。表裡俱解矣。
又評︰脈促者。數而時一止也。前條胸滿脈促。是陽虛寒入。用桂枝去芍藥。甚則加附子辛溫藥扶陽散寒。此條脈促。喘而汗出。是陽盛熱入。用葛根芩連辛寒藥。解肌清熱。同見促脈。辨其陽虛陽盛。寒邪熱邪。全在有力無力中分出。用藥之寒溫。如同冰炭。學人可不細心辨認乎。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此少陽的症。醫以湯藥下之。不應。又以丸藥下之。因日晡潮熱。已而微利潮熱者。胃實也。然屬少陽之邪。宜先用小柴胡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主之。
邵評︰此少陽經邪。因誤下而成胃實之症。為少陽陽明並病。胃實者可下。而症兼少陽。則不可下。故用小柴胡以解外。加芒硝以治裡實。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二三日。寒熱而嘔。柴胡症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者。猶有裡症為未解也。與大柴胡下之則愈。
邵評︰服小柴胡後。而嘔不止。心下滿痞。而鬱鬱微煩者。此邪氣鬱滯於裡。胸膈氣分之熱。欲出不出。欲結不結。裡未解也。當大柴胡下其熱則愈。亦先表後裡法也。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能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此足太陽少陽之邪。因誤下入裡。以致正氣虛。而擾動少陰手經。現症錯雜。藥亦隨症施治。
邵評︰下後熱邪內攻而胸滿。邪痺於上也。小便不利。火盛水虧。邪痺於下也。煩驚者。邪動於心。而神明內亂也。譫語者。邪結於胃。此病之在裡者也。一身盡重。難以轉側者。是陽內而陰反外。少陽之樞機不利。筋脈骨肉並受其邪。此病之在表者也。夫合表裡上下而為病者。必兼陰陽補瀉之劑以施治。俾得表裡虛實。泛應曲當。而錯雜之邪。庶可盡解耳。此是下後亡陰之症。與火逆亡陽之症不同。
又評︰此太陽病並以少陽。因下而兼入胃腑之症。與此湯。外以解熱邪。內以除水濕。兼鎮浮越之氣。而補其中州之虛也。邪從太少來。故仍用柴胡、桂枝黃芩、半夏。治胸滿也。龍骨、鉛丹、牡蠣。治驚煩也。人參、甘草。補正氣也。小便不利。茯苓。譫語。大黃。身重不能轉側。桂枝、茯苓。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下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此本少陽症。而誤汗下之。柴胡症仍在。故仍用柴胡加減。心煩。不嘔而渴。故去參夏。加栝蔞根。胸脅滿而微結。故去大棗。加牡蠣。小便雖不利。而心下不悸。故不去黃芩。而加茯苓。雖渴而表未解。故不用參。而加桂枝。以乾薑易生薑者。散胸中之滿結也。初服煩即微者。黃芩栝蔞之功。繼服汗出便愈者。桂枝柴胡之力也。
邵評︰此亦太陽轉入少陽之症。此微結。是指心下痞結。病在胸脅。與陽微結不同也。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此病發於陽。而誤下之。外熱未除。而內熱又結於心中。故結痛。梔豉所以宣通熱邪也。
邵評︰心中結痛。身熱不去。其邪未盡入裡。與結胸症之心痛而身不熱者不同。用梔子豉湯散邪撤熱。輕於小陷胸湯之蕩實除熱。是火鬱發之之法也。
傷寒。醫以丸藥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此以丸藥大下。則寒氣留中可知。故用梔子以解微煩。乾薑以逐內寒。而散表熱。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也。
邵評︰丸藥妄下。熱陷寒留。身熱不去。內無結痛。而見微煩。知正氣虛。不能與邪相爭。為外熱內寒之症。故用梔子以撤胸中陷入之邪。乾薑以複下藥損傷之氣也。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起臥不安者。梔子濃朴湯主之。此因誤下。移邪於心胃。故用梔子以治心煩。枳朴以泄腹滿。是兩解心腹之妙用也。邪雖在胃。便未燥硬。則不可下。此為小承氣之先著。
邵評︰此症邪已入胃。則不可吐。便未燥硬。則不可下。此梔子濃朴湯重於梔豉而輕於承氣也。
太陽病外症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桂枝人參湯主之。此因數下之後。雖初因協熱。而裡必虛寒。故用溫補。
邵評︰此症表裡俱虛。其病根在心下。非辛熱何能化痞而軟硬。非甘溫無以止利解表。用理中加桂枝。雙解表裡之法。此條雖不言脈。其脈微弱可知。
又評︰喻嘉言曰。設利止。則其邪可從裡解。乃下利不止。是裡解無期。設結開。則其邪可從表解。乃心下痞硬。是表解無期。此際欲解表裡之邪。全賴中氣為之敷布。否則上下交征。中氣立斷。其能解耶。理中東加桂枝一法。握樞而運。真無為之上理矣。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複以他藥下之。利不止。(一誤再誤)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也。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糧湯主之。此因下藥太過。手陽明大腸受傷。關閘不闔。二味澀以固脫也。複利不止。當利其小便。蓋分其清濁。則便自堅。
邵評︰服瀉心湯已。心下之痞氣既除。而中焦脾胃之氣亦豁然矣。複與下藥。大腸滑脫。利遂不止。以理中溫補而利益甚。此利在下焦。須用澀劑以收之。複利不止者。利其小便以釐清之。則無餘治。其愈自可必也。
厥陰寒格。醫複吐下之。致食入即吐。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此陰格於下。拒陽於上而為吐。故用芩連之苦寒。以泄熱。乾薑之辛溫。以通寒格。誤吐誤下。中氣必虛。故用人參安胃和中。其吐自止。
邵評︰寒熱相阻。則為格症。寒熱相結。則為痞症。此病輕於痞。故用瀉心之半。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複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吐之。此因三法後。正氣虛實。邪雖去。而其餘邪。因虛留於上焦。結於肺胃之間。非汗下所能除者。惟吐之。則餘邪結氣無不出矣。
邵評︰陽明之虛煩。與太陽不同。心胸居胃上。即陽明之表。凡心胸有病。皆陽明表邪。其治法亦與太陽大異。太陽之表。當汗而不當清宣。陽明之表。當清宣而不當汗。太陽之裡。當利小便而不當下。陽明之裡。當下而不當利小便。今人但知汗為解表。故於仲景大法中。但知汗下而遺其清宣之法耳。梔豉湯本為煩躁設。又可以清宣陽明之虛煩。乃陽明之表劑也。
古人云。汗多亡陽者。因發汗太過。身之陽氣。隨汗而走泄也。下多亡陰者。因屢下而重傷陰血也。桂枝下咽。陽盛則斃者。因表實無汗。陽氣內盛。誤投桂枝。如抱薪救火也。承氣下咽。陰盛則亡者。症非陽明。不可攻下。誤用硝黃。陽氣滅絕也。要知汗多亡陽。是衛氣本虛之人。陽盛則斃。是陰液本虧之症也。下多亡陰。由其陽氣本盛。止傷陰分。陰盛則亡。由其陽氣本衰。不禁陰藥也。故論症於今。當以汗多亡陽。下多亡陰為戒。蓋汗本津液所化。而風藥尤能燥其陰血。胃中本無熱邪。而承氣即能銷滅真陽。用錄救誤諸條。以佐古法所未逮。
傷寒如經發表多者。則津液內竭。血不榮筋。以致手足攣疼。二便艱澀。當以加味逍遙散。加熟地、枸杞、鉤藤。
邵評︰過表汗多。陰液傷耗。而筋脈失養。則手足攣疼。津枯熱結。則二便艱澀也。養血榮筋。兼以疏利。的是正法。
傷寒過表。二候三候不解。大汗不止。舌卷而黑。氣促似喘。六脈洪數無根者。已成敗症也。當以大劑左歸合生脈投之。汗止喘定。有得生者。
傷寒過經不解。舌燥口渴。小便不利者。此發表風藥太過。津液源竭也。宜左歸飲去茯苓。加麥冬、歸、芍、以救津液。自然行矣。
傷寒過經不解。發表攻裡不當。以致真陰耗竭。二便燥結不出。胃陰大傷。不納不飢。宜一味養正滋陰。使胃陰充足。自能納穀知飢。宿垢自下。左歸合生脈。或甘露加人參。
邵評︰病久元氣已虛。複誤表誤攻。陰液耗而胃氣受傷。致便閉不納。治當滋陰養胃。大忌消導攻伐。
傷寒如遇過表。大汗不止。身肉 動。頭眩不起。振振欲擗地者。此陽津陰液俱脫也。急以左歸合參、麥、五味挽之。
邵評︰表汗過多。陰傷而虛陽浮越。陰陽兩脫之候也。用左歸合參、麥。救陰扶元。固是。但當參用和陽鎮逆之品。如龍、蠣、龜版、白芍之類。更妥。傷寒誤表大汗不止。津液外泄。胃陰虛餒。以致嘔惡不已。食入即吐者。宜金水六君煎。加麥冬、沙參。和中以複津液。自然嘔止而納穀矣。
邵評︰此誤表汗多。陰液耗而有痰熱。胃氣上逆之救誤法。
如過表大汗。胃陰空乏。以致乾嘔呃逆不止。水漿不進。亦宜金水六君合生脈。加丁香、柿蒂、胡桃肉、代赭石之類止之。如不應。宜都氣飲加人參、胡桃肉、紫石英之類以納之。不用磁石者。因過表傷肺。恐吸其氣也。
邵評︰此過表汗多。肺胃陰傷。氣逆不降之救誤法。
有陰虛挾感之症。誤用柴、葛、犀角升提之藥發表。以致虛陽上冒。膈悶嘔惡。煩躁不寧。六脈洪大。按之無力者。亦宜金水六君合參麥加代赭。和中以益少陰。則陰陽和。熟睡而解矣。
邵評︰陰虛受邪。誤用升散。陰傷而陽不附陰。嘔惡煩躁。脈大無根。當加育陰潛陽為是。
有營虛衛弱之人挾感。惡寒發熱。腰疼骨痛。不可峻汗。誤用表藥。汗大泄反加惡寒身痛。發熱不止。當以歸 建中湯調和營衛。則諸症自解矣。
邵評︰營衛虛而挾邪。當調和營衛治之。
凡遇外感表症。診得兩手脈寸軟尺遲。舌潤無苔者。營衛兩虛之症也。當以黃耆建中東加防風汗之。(以上誤汗例)
邵評︰此憑脈用藥。調和營衛。兼以散邪之良法。
如經攻裡不當。以致下利不止。百骸解散。無氣以動。用大劑補中益氣加炮薑。溫之提之。如兼汗出而喘。急用參附東加熟地。大溫大補之。
邵評︰此誤攻中氣大傷。脾腎陽虛之救誤法。
如經攻裡太過。以致下焦受傷。腸胃並連。直漏直泄。利無關閉者。陽明關閘已撤也。急用桃花湯。重加人參主之。
邵評︰此過用攻下。腎命火衰。胃腸虧乏。滑脫不守。用桃花湯澀以固脫。極是。
有胃中穀食未化。誤下之。食為寒凝。以致胸膈高起。手不可近者。治宜溫胃和中。二陳湯、加炮薑、枳實、濃朴、楂肉之類。溫以化之。(以上誤下例)
邵評︰此下早傷中。寒藥與之。食滯凝結。治以溫中開化。亦屬救誤之正法。凡停食症初起。所停之物。未化糟粕。在胃之上脘。大忌早下。宜運中導滯。誤下則寒藥與食互結。愈不能化。症似結胸。必待其已化糟粕。停在胃之下脘。近腸腑者。方可攻下。切記切記。宿食在胃之上脘。可用吐法。
大病後。從腰以下有水氣。牡蠣澤瀉散主之。(水氣)
此脾胃氣虛。土不能攝水。故溢下焦。腰以下為腫也。
腰以上腫者。當發汗。腰以下腫者。宜利小便。
大病瘥後。喜唾。久不了了。胃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喜唾)
邵評︰唾。涎沫也。中土陽虛。不能收攝津液。而冷涎上泛也。宜理中丸加益智仁溫納之。
胃中虛寒。則津液不能收攝。故喜唾。宜溫胃。
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竹葉石膏湯主之。(欲吐)
此津液不足。故虛羸少氣。虛火上炎。故氣逆欲吐。宜養肺胃之陰。則津液複。諸症自除矣。
邵評︰肺胃津虧氣餒。餘熱挾胃火上升。竹葉石膏湯。卻是正法。惟竹葉宜易竹茹。 病患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瘥。人強與谷。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故令人微煩。損穀則愈。(日暮微煩)
陽明旺於申酉戌。宿食在胃。故日暮微煩。當小下之。以損宿谷。枳實梔子豉湯主之。
大病瘥後。勞複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此勞複。因病後氣虛。邪氣又結於上焦。其症不一。故不著其病形。惟散其上焦之邪足矣。(勞複)
邵評︰正虛而複受外邪。病之變見不一。故不定症形。當隨症治之。
有宿食加大黃。此指勞複之有宿食在腸胃者。故可下。非治食複也。若宿食在胃脘。當消導。在上脘。吐之亦可。
瘥後浮腫 傷寒瘥後。肢體浮腫者。脾虛有水故也。須實脾利水。宜冬朮、茯苓皮、米仁、扁豆、山藥、木瓜、車前、澤瀉之屬治之。或以米仁、糯米煮粥食。佳。
邵評︰有不因於水而亦浮腫者。此元氣大虛。肝木侮土。名為氣腫。與水腫見象不同。須分別治之。
瘥後昏沉 傷寒瘥後十餘日。或半月。漸至昏沉者。皆緣發汗未盡。餘邪在於心包故也。或兼潮熱。或兼寒熱似瘧。宜連翹、梔子、豆豉、麥冬、菖蒲、淡竹葉、鉤丁、丹參之類。清之解之。
邵評︰邪在心包。症見昏沉。然有痰熱內伏者。亦見昏沉。宜分辨之。
汗後頭疼 傷寒發汗後。熱勢略減。頭痛仍在者。邪未盡也。宜再汗之。若汗後反劇。而煩擾者。必挾火挾痰。或挾斑疹未透也。宜細審之。凡大汗後。熱不退。脈不靜者。作危症斷之。或誤發溫病濕溫之汗。亦反劇。
邵評︰頭疼雖是表症。然有肝陽痰火獨熱上攻諸內因。且有虛實不同。當審因治之。
解後額熱 如熱退後。額熱未除。目神似覺呆鈍。此胃中余滯未清。額屬陽明。故獨熱。宜清疏之。二陳、加連翹、黃芩、山楂、神曲之類。清之和之。
邵評︰胃中痰食邪熱逗遛。故額熱未除。陽明行身之前。額為陽位。陽盛則熱也。清和的是正法。
解後腹熱 如已身涼。獨腹熱未除。此脾火內甚也。養陰藥中。加生白芍。自除。
瘥後耳聾 傷寒身涼後。尚有耳鳴耳聾等症。乃餘邪留於少陽故也。宜養陰藥中加柴胡、菖蒲、鉤丁、池菊、通草、荷葉之類。以清解少陽之郁。
邵評︰耳聾一症。半屬少陽。然其因不一。有虛實之不同。腎開竅於耳。腎虛精脫。則耳聾也。痰火上升。阻閉清竅。其耳亦聾。又溫暑熱病之耳聾。由於陰虧邪盛。不關少陽。禁用柴胡升提。種種各因。虛實不同。當分別施治。
瘥後語蹇 傷寒熱退之後。其舌轉動不靈。語言蹇澀不清者。亦系邪留肝脾所致。宜加味逍遙散。去白朮、加生地、鉤藤、菖蒲、蒺藜、天蟲之類。
邵評︰心脾腎三經之脈。皆縈繞於舌。心腎虛。則舌不靈動。痰阻脾絡。肝風內擾。則語言蹇澀不清。總是虛風痰火為病。須分因治之。
瘥後不寐 傷寒熱退之後。夜不欲寐者。胃不和也。溫膽湯和之。驚悸不寧者。心氣虛也。加棗仁、遠志。
解後咳嗽 如熱退之後。尚有咳嗽未除。此餘熱在肺也。宜滋養肺胃之陰。其嗽自止。如南沙參、麥冬、骨皮、知母、象貝、川斛、花粉、茯苓、杏仁、桑皮、蔗汁、梨汁之類。或加生地、玉竹之類。
邵評︰凡感外邪而有病者。症見咳嗽。其病為輕。以其邪傳入肺。肺主皮毛。邪從外達也。內傷虛症。見咳則重。五臟傳乘。肺受火刑。水源涸竭。每多死症。故咳嗽一症。虛實病因。當細細分辨而治焉。
瘥後盜汗 傷寒瘥後。餘熱盜汗不止者。陰虛有火也。當歸六黃東加減。無熱惡寒。而盜汗不止者。陽虛也。黃耆建中東加減。
邵評︰陰虧火盛。內蒸燔灼。津液外泄也。育陰瀉火固表為治。 自汗不止者。陽虛也。玉屏風加牡蠣、龍骨收之。
邵評︰衛陽虛弱。不能固護腠理。表虛而自汗出也。實表固澀之法。此方極驗。
瘥後妄言 凡傷寒熱病。每有身涼熱退之後。其人如痴。言語謬妄者。此心神虛散不複所致。但當調養氣血。兼治其心。可也。神複。妄言自止。
邵評︰病退而妄言人痴。自是心神虛散。但痰火餘邪。內伏包絡肝膽諸經。亦有此症。當辨別論治。 瘥後吐涎沫 此土虛不能攝水也。六君加益智仁攝之。若其稠飲。自下焦漾漾而起。溢退場門中者。此腎氣不納。濁陰上泛也。宜都氣飲。加胡桃、補骨以納之。或少佐熟附以收之。或佐白朮以製之。
邵評︰涎沫者。寒飲也。其人胃有寒飲。病後脾虛。土不製水。水飲上逆而吐也。病屬脾胃。尚在中焦。治以溫胃和脾滌飲之法。若從下焦泛上而出者。是腎陽大虛。陰濁上干。是腎水上泛之症。急當溫納腎陽。鎮逆製水主治。
解後下血 傷寒解後。複有下血者。乃失汗之餘邪也。當清之。生地、丹皮、地榆、川斷、槐米、魁芍、薏苡仁、黑荊芥之類治之。自愈。
邵評︰病解下血。由於初起失汗。邪不外達而內入。陽邪熱盛。熱傷陰絡。而血下溢也。治以清營涼血和絡之法。
瘥後頤毒 頤毒因汗下清解未盡。其邪結於少陽陽明二經。發於兩頤者。陽明部位也。發於耳之左右者。少陽部位也。宜連翹敗毒散。消散之。如二活、荊防、連翹、赤芍、牛蒡、桔梗、土貝、蒺藜、薄荷、銀花、甘草之類。少陽加柴胡。此症初起。速宜消散。緩則成膿。如元氣虛者。須兼歸耆補托。潰膿後。當大補氣血為主。然發於陽明者易治。發於少陽者難治。
邵評︰陽明多氣多血。且為中土。萬物所歸。無所傳變。故易治。少陽屬膽。膽為清淨之腑。受邪則難治。
瘥後酒複 傷寒身涼後。因飲酒複熱。以酒性熱有火。能助餘邪故也。必兼煩悶乾嘔。口燥不納等症。急用川連、葛花、連翹、生梔、枳實、烏梅、銀花等解之。
邵評︰餘邪未盡。得酒以助其濕火。胃熱氣升而複病也。宜清熱和胃治之。
瘥後食複 傷寒熱退之後。胃氣尚虛。餘邪未盡。若納穀太驟。則運化不及。餘邪假食滯而複作也。仍發熱頭痛。煩悶不納。宜枳實梔子豉湯。加生楂肉、麥芽、連翹、萊菔子等涼疏之。無火。舌潤。不渴者。調中湯亦可。
瘥後勞複 傷寒瘥後。元氣未複。餘邪未清。稍加勞動。其熱複作。即多語、梳頭、洗面、更衣之類。皆能致複。既經複熱。必有餘火餘邪結於中。所以仲景主以枳實梔子豉湯。蓋豆豉撤表邪。梔子清裡熱。枳實開胸中餘邪之結。凡治勞複。當以此方為主。如兼嘔惡痞滿。加半夏、竹茹。如見舌黃口渴。加黃芩、連翹。如兼飽悶挾食。加楂肉、麥芽。如兼頭疼惡寒。加蘇荷、蔥白。如兼寒熱。寒多加桂枝、紫蘇。熱多加柴、芩。一二劑後。必複汗而解。此屢試屢驗者。不可妄投補中。以致閉邪增病。
邵評︰病後元虛。餘邪餘火。留結於中。又加勞動。複受外邪。而病。故名勞複。此虛而有邪。用表裡並治之法。此與但虛無邪之勞複。自是二種。
氣虛勞複 亦有瘥後。餘火餘邪已盡。止因正氣大虛。因勞複熱。微兼惡寒。四肢倦怠。無氣以動。脈虛右大。舌潤無苔。胸膈寬暢者。此真氣虛勞複也。宜補中益氣湯。甘溫補之。升柴須蜜炙。汗多惡寒。歸耆建中妙。
邵評︰病退邪去。勞而複作。見症俱是虛象。與上條挾邪勞複之症不同。 陰虛勞複 熱病傷陰。腎氣已虧。稍加勞動。微挾風寒。其病複作。症仍頭痛。發熱。惡風。舌燥口渴。六脈浮數者。此陰虛勞複也。凡複症。必挾風寒外邪。仍宜梔子。豉湯、加蔥白、薄荷、鮮生地、淡竹葉、麥冬、骨皮之類。微汗之。如兼太陽。加羌活。陽明加葛根。少陽加柴胡。
瘥後色複 傷寒瘥後。氣血未充。早犯房事。則內損真氣。外觸邪氣而複作也。其症頭重不舉。目中生花。腰脅痛。小腹裡急絞痛。憎寒發熱。或陰火上沖。頭面烘熱。胸中煩悶是也。若卵縮入腹。脈離經者死。舌伸出數寸者。亦死。宜六味飲。加麥冬、豆豉、梔子。煎湯調下燒 散。若小腹急痛。脈沉足冷。須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湯。煎成。調下燒 散。
邵評︰病後氣陰兩虛。早犯房事。真元大傷。而複著外邪。邪入下焦陰分。銷爍陰精。為病極重。臨症極宜細辨。
陰陽易 男女新愈交接。病男傳不病之女。曰陽易。病女傳不病之男。曰陰易。此感其餘邪而生疾也。其症身重氣乏。百節解散。頭重不舉。目中生花。熱上沖胸。
憎寒壯熱。頭面大熱。在男子。則陰腫。痛引小腹。在婦人。則裡急。痛連腰胯。甚者手足冷攣拳。男子卵陷入腹。婦人痛引陰中。皆難治也。若見舌吐出者死。治法用竹茹半升煎湯。調下燒 散。有粘汗出。陰頭微腫為效。或用韭白根一握。兩頭尖十四枚。水煎候冷服。取粘汗為效。亦可調下燒 散。
瘥後調理 傷寒熱退之後。有宜和中者。有宜養陰者。如其人中氣虛者。病退後。必納穀少。運化遲。或大便不實。或惡心吐涎。宜六君子加減和中。形寒畏冷。宜黃耆建中溫補之。凡此症。脈皆緩大。舌皆白嫩可辨。如其人陰分虛者。必有餘熱未盡。舌燥口渴。二便艱澀。脈兼微數等症。宜生金滋水飲。或甘露飲加減養之。
邵評︰感症熱退之後。有宜和中者。有宜養陰者。調理之法。須分陰虛氣虛。
瘥後禁忌 大病後。正氣未複。凡飲食起居。俱不可不慎也。如酒肴甘脆。肥鮮生冷等物。皆不可犯。只宜糜粥自養。少食而頻。則易運化。不可過飽。及他有所食。雖思之。勿與也。新瘥後。當靜臥。非但體動勞複。即梳頭、洗面、濯足、多言。皆能令人勞複。若新瘥未滿百日。而犯房事者。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