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証治裁 卷之七

清 林佩琴


陽痿論治

(丸冷 莖縮 莖縱 強中 下疳附)

男子二八而精通,八八而精絕。陽密則固,精旺則強,傷於內則不起。故陽之痿,多由色欲竭精,或思慮勞神,或恐懼傷腎,或先天稟弱,或後天食少。亦有濕熱下注,宗筋弛縱,而致陽痿者。蓋前陰為肝脈督脈之所經,經云︰足厥陰之脈,入毛際,過陰器,抵少腹。又督脈起少腹以下骨中央,入系女子廷孔,循陰器。男子循莖下至篡。又為宗筋之所會。景岳云︰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此宗筋為氣血之孔道,而陽明實氣血之化源,陽明衰則宗筋不振。故見症多肝腎主病雲,傷色欲者須辨水衰火衰。水衰真陰虧乏,歸腎丸、還少丹、地黃湯。火衰精氣虛寒,右歸丸、八味丸,甚者加人參、鹿茸,或加肉蓯蓉、杞子。若火衰不甚,斫喪太過,補骨脂丸。傷思慮者,心脾鬱結。陽事不舉,歸脾湯、炒香散。郁傷少陽,生氣日索,加味逍遙散。傷恐懼者,膽虛精卻,大補元煎加棗仁、鹿角膠。先天精弱者,房後神疲,固陰煎、秘元煎。胃虛食少者,水穀不充,精髓失旺,脾腎雙補丸、七福飲、玉母桃。其濕熱傷及肝腎,致宗筋弛縱,為陽痿者,如筋角近火則軟,得寒則堅,宜滋陰八味丸,或龍膽瀉肝湯。經謂︰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也。然必脈症果系濕熱,方用苦堅淡滲。若肝腎虛熱,仍宜養肝滋腎,地黃東加龜板、元參、天麥冬、五味子。又有心腎失交,夢泄致痿,遠志丸加熟地、棗仁、白芍。勞傷筋骨,陽道痿弱,無比山藥丸、大造固真丹。腎虛無子,精冷精滑,七寶美髯丹。通治陽事不起,如贊化血餘丹、鹿茸地黃丸、三子丸、青娥丸等。此治法大概也。若夫元陽既傷,真精必損,必兼血肉溫潤之品緩調之,如斑龍丸、聚精丸、二至百補丸之類。純用剛熱燥澀之劑,恐有偏勝之害,其審而裁之可耳。
〔丸冷〕陰痿弱而兩丸冷,陰汗如水,溺有餘瀝,此肝經有濕。柴胡勝濕湯。腎脈強大,右尺尤盛,此相火盛而反痿。滋腎丸、地黃丸。有陰莖內縮,乃肝之筋受寒。四逆東加參、桂。陰縱不收,肝之筋傷熱。小柴胡東加酒炒黃柏。又強中症,莖舉不衰,精流不止,或由肝火太強,或由金石性發,宜瀉火解毒。用知母、石膏、元參、生地、大豆、甘草等。夏子益奇疾方,治玉莖長硬不痿,精自出,捏之脆,癢如針刺,用補骨脂、家韭子各一兩,研末。每服三錢,水煎,日三次。玉莖潰爛,謂之下疳,先用米泔水溫洗,用爐甘石、乳香、血竭、黃連各一錢,輕粉五分,冰片一分。研末搽,立效。

附方

〔滋陰〕歸腎丸 熟地(八兩) 山藥(炒) 萸肉 茯苓 當歸 杞子 杜仲(鹽水炒) 菟絲子(酒浸炒。各四兩) 蜜丸
〔益陰〕還少丹 見一卷中風。
〔滋陰〕六味丸 見一卷中風。
〔益火〕右歸丸 見二卷虛損。
〔益腎〕八味丸 見一卷中風。
〔通補〕補骨脂丸 補骨脂(炒香) 菟絲子(酒蒸。各四兩) 核桃肉(一兩) 沉香(錢半)蜜丸鹽湯下。
〔心脾〕歸脾丸 見二卷勞瘵。
〔調郁〕妙香散 見二卷衄。
〔暢肝〕加味逍遙散 見一卷火。
〔填精〕大補元煎 見一卷中風。
〔攝腎〕固陰煎 見二卷脫。
〔攝腎〕秘元煎 見四卷三消。
〔脾腎〕脾腎雙補丸 人參 蓮子 山藥 山萸 五味 菟絲子 巴戟 砂仁 橘紅 肉蔻 車前 補骨脂 蜜丸。忌羊肉。
〔雙補〕七福飲 見三卷郁。
〔扶脾〕玉母桃 冬白朮(泔浸炒) 熟地(酒蒸杵) 何首烏(九蒸) 巴戟肉(甘草汁浸炒)杞子 等分蜜丸。
〔滋陰〕滋陰八味丸 六味丸加知柏,俱鹽水炒,各三兩。
〔泄熱〕龍膽瀉肝湯 見三卷諸氣。
〔安心〕遠志丸 見四卷癇。
〔補腎〕無比山藥丸 見六卷腰痛。
〔益精〕大造固真丹 補骨脂 杞子(各六兩) 山藥 菟絲子(各四兩) 核桃肉 萸肉(各三兩) 巴戟 蓯蓉 人參 鹿茸(各二兩) 五味子 小茴香(各一兩半) 熟地(十二兩) 於朮(六兩) 紫河車(一具) 蜜丸。酒下。
〔補陽〕七寶美髯丹 赤白何首烏(各一斤。黑豆拌蒸) 茯苓(乳蒸) 牛膝(酒蒸) 當歸 杞子(酒浸) 菟絲子(酒浸。各半斤) 故紙(芝麻拌炒,四兩) 蜜丸鹽湯下。
〔通治〕贊化血餘丹 血餘( 八兩) 熟地(八兩) 杞子 當歸 鹿角膠 菟絲子 杜仲 巴戟 小茴香 茯苓 蓯蓉 核桃肉 何首烏(各四兩) 人參隨宜。
〔填精〕鹿茸地黃丸 見本卷淋濁。
〔通治〕三子丸 蛇床 五味 菟絲 蜜丸。
〔補火〕青娥丸 見六卷腰痛。
〔督脈〕斑龍丹 見本卷淋濁。
〔益精〕聚精丸 見本卷淋濁。
〔填精〕斑龍二至百補丸 鹿角膠 黃精 杞子 熟地 菟絲餅 金櫻子 天冬 麥冬 牛膝 楮實 龍眼肉 以上熬成膏,加煉蜜,調入後藥末︰鹿角霜 參 苓 地 萸 味 芡實 山藥 知母 共十味為末,和前膏杵丸。
〔驅濕〕柴胡勝濕湯 升 柴 羌 苓 澤 草 黃柏 龍膽草 歸尾 麻黃根 防己 五味子 水煎。
〔濕熱〕滋腎丸 見一卷火。
〔陰縮〕四逆湯 見一卷暑。
〔和解〕小柴胡湯 見一卷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