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証治裁 卷之二

清 林佩琴


衄血論治

(口鼻衄 耳衄 眼衄 齒衄 舌衄 肌衄 九竅衄 血溢 心漏 臍血附)

血從清道出於鼻,為衄。症多火迫血逆,亦有因陽虛致衄者。火亢則治宜清降,生地黃飲子、茜根散。陽虛則治宜溫攝。理中湯、黑神散。既於脈之洪滑弦細別之,暴衄則治涼瀉,犀角地黃湯、七汁飲。久衄則治須滋養。止衄散、生脈散。更以血色之鮮濃暗淡辨之,且火迫致衄,有六淫之火,有五志之火。如風寒壅盛於經,迫血妄行,表症仍在,脈浮緊用麻黃湯,緩用桂枝湯。成氏謂此非治衄,仍以散邪。仲景固言衄不可汗也。若感溫熱風暑而衄者,宜辛潤清涼。如杏仁、丹皮、山梔、茅花、丹參、鮮地黃、連翹、石斛、犀角、麥冬、阿膠、蔗汁、藕汁。因火邪亢極而衄者,宜苦寒鹹寒。如黃連、黃芩、山梔、枳殼、栝蔞、元參、犀角、童便。此治衄外因也。其思傷心脾,驚悸不眠,歸脾湯。勞傷元氣,咳嗽發熱,補中益氣湯去白朮,加麥冬、五味,或當歸補血東加薄荷、杏仁。怒傷肝陰,火冒頭暈,生地、丹皮、白芍、山梔、阿膠、甘菊、鮮桑葉。欲傷腎精,陰虛失納,上喘下遺,都氣丸加杞子、菟絲餅。若火不歸源,喘促煩躁,脈微肢厥,八味地黃丸,鎮陰煎。陰虛陽浮,六味飲加秋石、龜甲、白芍、五味。衛虛營損,氣短色枯,養營湯。氣衰血脫,神疲昏憒,獨參湯。胃火血升,犀角地黃東加茅花。此治衄內因也。其酒升血沸,面赤汗多,四生丸。努力負重,傷中損絡,保元湯加阿膠。此治衄不內外因也。若衄多,服涼劑不止,系內虛寒而外假熱,千金當歸湯。衄久不止,熱在下焦血分,六味飲加五味、童便。衄久成勞,照虛損治,病後小勞屢衄,石膏牡蠣湯。衄後屢發,或洗面即衄,並以茅花煎湯,調止衄散服。衄血未淨,停瘀入胃,致面黃屎黑,加味犀角地黃湯。大衄而頭痛口渴,玉女煎。大衄不止,面目浮腫,蘇子降氣湯。使血隨氣下,得力全在肉桂。凡久衄須加氣藥,如木香、黑香附之屬。所以引血歸經耳。
〔口鼻衄〕血退場門鼻,屬肺脾二經。積勞傷脾,補中益氣湯,倍 、歸。如不應,歸脾東加藕節、童便。
〔耳衄〕血出耳竅,屬肝腎二經。暴衄腫痛,左關弦數,多肝經風火沸膝。柴胡清肝散。若常有點血,不腫痛,尺中沉數,多腎經陰虛火升。生料六味丸加五味、元參。外用龍骨 研,吹入即止。
〔眼衄〕血出目 ,屬肝火迫絡損系。若猝視無睹,滋陰地黃丸去柴胡。常流血淚,駐景丸,外以炒黑槐花末研敷眼角。
〔齒衄〕血出齒縫牙齦,屬胃腎二經。陽明入下齒,少陰入上齒。陽明火盛必口臭,牙齦腐腫,甘露飲。或血湧齒不搖,必酒食炙爆積熱,清胃散,外敷冰玉散。甚則衄不止,大便秘,調胃承氣湯。陽明風壅,齒齦微腫,或牽引作痛,消風散加犀角、連翹,外擦青鹽、 本末。少陰虛,口不臭,齒浮動不痛,牙縫中衄,點滴而出,系腎陰不固,虛火偶動,六味飲加山梔、赤芍。若隱隱作痛,系陽虛於下,火炎於上,七味地黃丸,或鹽湯下安腎丸。外擦青鹽炒香附末。齦底成塊血出,鹽湯下六味丸。
〔舌衄〕血出舌上如線,或有針孔,多屬心包火。先以蒲黃煎湯,漱之。次以槐花炒研摻之。內服黃六一散,合生脈散。若舌出血如泉,塗舌丹,或川文蛤研末摻。舌脹大出血不止,乾薑灰、生蒲黃為末摻。
〔肌衄〕血出膚孔,屬衛氣不固,血乘陽分。脈洪,當歸六黃湯。脈弱,保元湯。脈數,當歸補血湯。脈浮,黃耆建中湯。有紅汗,色紅染衣,黃耆建中湯,兼用妙香散,小麥煎湯調下。
〔九竅衄〕諸竅齊衄,總治側柏散、犀角湯。有中毒者,飲生羊血。顛撲傷者,灌熱童便。煩勞傷者,補中益氣湯倍參 。若五臟內崩者不治。有遍體無故血出,五花湯。
〔血溢〕血從上出,隨火妄行。《原病式》以為心火銷爍,用黃連瀉心湯。或偶觸破傷,血湧不止,內服十全大補湯,外用百草霜摻之。
〔心漏〕胸前一孔出血水,名心漏。用嫩鹿茸去毛酥炙,附子炮去皮臍,和鹽花共研末,以棗肉杵丸,酒下。
〔臍血〕血出臍中,胃受火逼,不得運輸。宜熟地、當歸、白芍、丹皮、甘草、白芷、側柏葉、茅根汁、藕汁之屬。

衄血脈候

衄而不止,脈大者逆。《靈樞》脈至而搏,血衄身熱者死。《素問》病若吐衄,脈當沉細,反浮大而牢者死。《難經》脈得諸澀濡弱,為亡血。《脈經》脈浮大數,為邪伏於經,宜發汗。大為虛,為脾虛不能統血,宜補氣,小而數,為陰虛火乘,宜滋腎。弦澀為瘀積,宜行滯。凡衄之脈,數實堅勁,或急疾不調,皆難治。久衄脈虛大,頭額痛,鼻流淡黃水者死。

附方

〔清降〕生地黃飲子 生地 熟地 杞子 阿膠 白芍 天冬 側柏葉 地骨皮 黃芩 各等分,水煎。
〔清降〕茜根散 茜根 阿膠 黃芩 側柏葉 生地(各一兩) 甘草(五錢)
〔溫攝〕理中湯 見一卷中風。
〔溫攝〕黑神散 見本卷血。
〔涼瀉〕犀角地黃湯 見一卷溫。
〔涼瀉〕七汁飲 韭汁 藕汁 鮮荷葉汁 京墨汁 側柏葉汁 生地汁 童便各一杯,和勻服。
〔滋養〕止衄散 黃耆(六錢) 當歸 赤苓 白芍 生地 阿膠(各三錢) 為末,麥冬湯調服。
〔益肺〕生脈散 參 麥 五味
〔風寒〕麻黃湯 麻 杏 桂 草
〔風寒〕桂枝湯 桂 芍 草 薑 棗
〔傷脾〕歸脾湯 見本卷勞瘵。
〔氣虛〕補中益氣湯 見一卷中風。
〔氣血〕當歸補血湯 炙 (一兩) 當歸(二錢)
〔喘逆〕都氣丸 見一卷火。
〔補火〕八味丸 見一卷中風。
〔補火〕鎮陰煎 熟地(一兩) 牛膝(二錢) 澤瀉(一錢五分) 炙草 桂心(各一錢) 製附子(七分)
水煎冷服。
〔陰虛〕六味丸 見一卷中風。
〔調營〕養營湯 見本卷勞瘵。
〔酒沸〕四生丸 生艾葉 生荷葉 生側柏葉 生地黃 搗丸如雞子大,水煎,去渣服。
〔傷中〕保元湯 見一卷火。
〔虛寒〕千金當歸湯 當歸(一錢) 炮薑(五分) 白芍 阿膠 黃芩(各一錢半)
〔病後〕石膏牡蠣湯 石膏(五錢) 牡蠣(一兩) 研末酒服,日三次。
〔停瘀〕加味犀角地黃湯 地 芍 丹 犀角 再加 歸 桔 陳 草 紅花 藕汁
〔降火〕玉女煎 見一卷溫。
〔降氣〕蘇子降氣湯 見本卷失音。
〔外治〕單方 以大蒜頭搗如泥,作餅如錢大,貼足心,左衄貼右,右衄貼左,兩孔俱衄,左右俱貼,即止。
單方 用線扎中指中節,左孔衄扎左中指,右孔衄扎右中指,兩孔俱衄兩指俱扎。
單方 黑山梔 牡蠣 龍骨 京墨 百草霜 血餘炭等分為末,用茅花水蘸藥末入鼻孔,立止。
單方 用濕紙搭額上立止。
〔耳衄〕柴胡清肝散 小柴胡湯去半夏、棗、薑,加 梔子、川芎、連翹、桔梗。
〔眼衄〕滋陰地黃丸 二地 芩 連 參 草 歸 五味 柴枳 天冬 地骨皮 蜜丸,茶下。
〔眼衄〕駐景丸 杞子 車前子(各二兩) 熟地(五兩) 菟絲子(八兩) 蜜丸,酒下。
〔齒衄〕甘露飲 二地 二冬 石斛 茵陳 黃芩 枳殼 枇杷葉 甘草
〔齒衄〕清胃散 生地(四錢) 升麻(錢半) 丹皮(五錢) 當歸 川連(各三錢) 為末,分三服。
〔外敷〕冰玉散 硼砂 元明粉(各五錢) 辰砂(六分)
〔便秘〕調胃承氣湯 大黃 芒硝 炙草
〔風腫〕消風散 見本卷失音。
〔腎虛〕七味丸 六味丸加桂心。
〔陽虛〕安腎丸 便製香附(二兩) 炮川烏 川椒(各一兩) 青鹽炒 小茴香(三兩) 熟地(四兩)川楝子(三錢) 酒糊丸。
〔舌衄〕黃耆六一散 黃耆(六兩) 甘草(一兩)
〔舌衄〕塗舌丹 烏賊骨 蒲黃 等分研末,塗舌上。
〔肌衄〕當歸六黃湯 當歸 黃耆 生地 熟地(各一錢) 黃芩 黃連 黃柏(各五分)
〔肌衄〕黃耆建中湯 桂 芍 草 薑 棗 飴糖
〔紅汗〕妙香散人參 黃耆 遠志 茯苓 茯神(各一兩) 桔梗(三錢) 甘草(二錢) 木香(錢半)麝香(一錢) 辰砂(二錢)
〔九竅〕側柏散 側柏葉(蒸干二兩半) 荊芥炭 人參(各一兩) 每末三錢,入白面三錢調服。
〔九竅〕犀角湯 犀角汁 黃連 荊芥炭 小薊(各一錢) 生龍骨(八分) 黃芩(錢半)
〔遍身〕五花湯 水蘆花 紅蓼花 槐花 茅花 白雞冠花 人參 等分,水煎,入側柏汁和服。
〔血溢〕黃連瀉心湯 大黃 黃連
〔血溢〕十全大補湯 見一卷中風。

衄血脈案

族子 勞力傷陰,口乾鼻衄,頰赤神疲,是冬陽不潛,當春脈洪晡熱,系引動溫邪。先治溫,後治勞。黑山梔、生地、白芍、丹皮、麥冬、沙參、蔗汁。三服脈洪已退,鼻衄亦止,而右尺不靜,龍焰未熄,宜滋陰潛陽。六味丸料去澤瀉,加龜板、淡菜、五味、白芍。煎服十劑效。

肖 去秋陰瘧,病延今夏,三日兩發,熱重寒輕,鼻衄左孔,膝脛熱蒸,乃腎陰下虧,膽火上冒。仍用柴、防升動,致汗多渴眩,鼽衄不已,皆誤藥貽咎。生地、丹皮、山梔、知母(酒炒)、牛膝(酒蒸)、白芍、烏梅、桑葉,三四服病已。嗣此多服六味丸以滋下元。

呂氏 暑熱煩勞,下崩上衄,屢次暈絕,肢冷胸溫,蘇醒後脅滿心忡,驚汗不寐,脈虛芤。此心肝血失所統,而氣隨血脫也。急須固氣以攝血,乃陰從陽長之理。用洋參(五錢)、茯神(三錢)、棗仁、龍骨(各二錢)、黑甘草(錢半)、龍眼(五枚)、小麥(二合)、五味(八分)。三劑神安熟寐,逾日血仍至,複暈而蘇。用理中東加荊芥(醋炒黑),數服得止。

王 春初鼻衄,口乾惡熱,由努力傷絡,血凝氣聚,臍左板硬如掌,脘痞不容側臥,脈左大右小。肝乘絡傷,應地氣上騰,直犯清道。先進緩肝降逆,俟衄止,再商理瘀。黑山梔、鬱金、蔞仁、白芍、阿膠(水化)、當歸(醋炒)、麥冬、丹皮、炙草。一啜甚適,三服衄止,脈左斂。原方去芍、膠、歸、草,加牡蠣、降香、牛膝、歸鬚、桃仁。二服便下瘀黑,脘腹俱寬,蓋血以下行為順,上行為逆。故降逆佐甘緩,理瘀佐軟堅。

宗 面蒼赤,體質陰虛,病後微熱,牙齦血衄成塊,隨咽下,不痛不腫。治用滋腎以潛龍火,熟地(水煮)、黃柏(酒炒)、茯苓。丹皮、牛膝(蒸)煎湯,沖真藕粉。二服。外用青鹽、青黛、石膏。研細敷齒齦,不日而衄止。

王 當春大衄,由情志拂逆,膽火上迫,致血直犯清道,昏眩不時。速用清降,以遏少陽升逆之威。羚羊角、黑山梔、丹皮、阿膠、生地、鮮桑葉,二服衄止。脈來小澀模糊,胸際隱痛,晡時足腫,由 作傷陽,元氣不振,懼其遇勞輒發。法宜和補脾陽,潞參、白朮、炙草、茯神、白芍、當歸(醋炒)、鬱金(汁)。數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