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証治裁 卷之八

清 林佩琴


發背搭手論治

(蓮子發 蜂窩發 竟體疽附)

背文正脊,分上中下三發,俱屬督脈經。上發背生天柱骨下,是火毒傷肺,其形橫廣如肚。中發背生背心,正對前心,是火毒傷肝,其形中闊,兩頭有尖如瓜。下發背生腰中,正對前臍,是火毒傷腎,其形平漫如龜。初起皆如粟米, 痛麻癢,寒熱拘急,宜隔蒜灸。以知痛為度,則毒氣隨火而散。有表症者,寒熱無汗,荊防敗毒散汗之。有裡症者,溺澀便閉,內疏黃連湯下之。兼表裡症者,神授衛生湯雙解之,以減瘡勢。其紅腫痛甚,脈洪數有力,熱毒症也,易治。漫腫赤痛,色黯作渴,脈洪數無力,陰虛症也,難治。若不腫不痛,或漫腫色黯,脈微細者,氣虛症也,尤難治。瘡頂發一頭,或二頭,紅腫高突者為癰,屬陽,宜清涼消毒。如 痛發熱,脈數者,內消散、托裡散。如腫硬疼痛,脈實者,活命飲、五香連翹湯。若初起一頭如粟,不腫不赤,悶痛煩躁,渴飲便秘。四五日間,瘡頭不計其數,瘡口各含如粟狀,如蓮蕊,積日不潰。數日後瘡頭迸出,通結一衣,揭去又結,色紫黯者為疽,屬陰,宜溫補托裡。如氣血兩虛,往來寒熱者,托裡當歸湯。不能起發,不能腐潰者,托裡養營湯。將潰時腳根走散不收束者。四圍以鐵桶膏塗之。

已潰後,腐肉不去者,外貼巴膏化之。潰後仍痛,宜兼消托者,內服托裡消毒散。如膿稀不稠,或膿成不潰,腐肉化遲者,內服托裡散加參、耆、肉桂。惡寒形寒,或不收斂,系陽氣虛者,十全大補湯。晡熱內熱,或不收斂,系陰血虛者,四物湯加參、朮。如作嘔噦,或不收斂,系胃氣虛者,六君子東加炮薑。食少體倦,或不收斂,系脾氣虛者,補中東加茯苓、半夏。小便頻數,煩躁作渴,系腎陰虧者,加減八味丸。余按諸瘡總論治法。

上搭手生肩下肺俞穴,脊骨第三節,傍開一寸半。屬膀胱經,偏左屬肝,偏右屬肺,由氣鬱痰熱,凝結而成。初宜神授衛生湯雙解之,次以逍遙散消之,兼以六郁湯調之。中搭手生脊旁膏肓穴,脊骨第四節,傍開三寸。屬膀胱經,由怒火而生。初宜三香連翹飲散之,次以清氣飲消之。氣血虛,不即潰腐者,參耆托裡散補之。下搭手生腰傍肓門穴,脊骨第十四節,傍開三寸。亦屬膀胱經,由腎經虧,熱熾而成。初宜活命飲解毒,次以內托黃耆散托毒,次服地黃湯滋陰。潰後治法同前。又有生脊背及兩肋,形似蓮蓬,名蓮子發,屬膽膀胱經火毒。生肩後及脊傍,形似蜂房,名蜂窩發,由脾經蘊熱。高腫半背,若頭尖向上,屬心火熱極,防毒火內攻,若形長尺許,根橫滿背,名竟體疽,急服黃連消毒飲,以清心解毒。余按前法治之。

附方

〔表症〕荊防敗毒散 見一卷疫。
〔裡症〕內疏黃連湯 見本卷諸瘡。
〔表裡〕神授衛生湯 皂角刺 防風 羌活 白芷 山甲(炙) 連翹 歸尾 乳香 沉香 銀花 石決明 花粉 甘草節 紅花 大黃(酒炒)水煎,加酒服。
〔消散〕內消散 知母 貝母 花粉 乳香 製半夏 白芨 山甲(炒) 角刺 銀花(各一錢) 水酒各半煎服。留渣搗,加秋芙蓉葉研末,加蜜調敷。
〔托消〕托裡散 見本卷諸瘡。
〔消腫〕仙方活命飲 見五卷鶴膝風。
〔散結〕五香連翹飲 乳香 木香 沉香 丁香 香附 黃耆 射干 連翹 升麻 木通 獨活 桑寄生 甘草(各一錢)
〔氣血〕托裡當歸湯 當歸 川芎 白芍 熟地 人參 黃耆(各一錢) 柴胡 甘草(各五分) 煎。
〔潰膿〕托裡養營湯 見本卷諸瘡。
〔緊束〕鐵桶膏 銅綠(五錢) 礬(四錢) 明礬(四錢) 五倍子(炒,一兩) 白芨(五錢) 輕粉 鬱金(各二錢) 麝香(三厘) 研細,以陳米醋熬,起金色黃泡,待溫,調藥末一錢如膏,頓溫塗之。
〔化腐〕巴膏 桑 槐 桃 柳 杏枝(各五十寸) 香油四斤,熬上五枝,熬枯撈出。入象皮穿山甲(各六錢) 頭髮(一兩二錢) 熬化。再入山梔子(八十個) 熬枯,用絹將藥渣濾盡,入黃丹六兩攪勻,慢火熬至滴水成珠,住火。入血竭(研細,一錢) 兒茶(研細,二錢) 砂(另研細,二錢) 等末攪融,將膏傾入涼水,用手扯膏千餘遍,換水數次,去火氣,瓷罐收貯。用時重湯燉化,紙攤貼之,神效。
〔托消〕托裡消毒散 見本卷諸瘡。
〔陽虛〕十全大補湯 見一卷中風。
〔血虛〕四物湯 地 芍 歸 芎
〔胃虛〕六君子湯 參 苓 朮 草 加陳皮 半夏 薑 棗
〔脾虛〕補中益氣湯 見一卷中風。
〔陰虧〕加減八味丸 見六卷咽喉。
〔和解〕逍遙散 見一卷火。
〔調氣〕六郁湯 見三卷郁。
〔止痛〕三香連翹飲 乳香 木香 香附 當歸 羌活 牛蒡子 連翹 車前子 金銀花 赤芍 水煎。
〔定痛〕清氣飲 人參 地黃 木香 桔梗 川芎 羌活 金銀花 黃耆 連翹 當歸 乳香 白芷 麥冬 茯苓 皂角刺 水煎。
〔補托〕參 托裡散 見本卷乳症。
〔托毒〕內托黃耆散 當歸 白芍(炒) 川芎 白朮 陳皮 穿山甲(炒研) 皂角刺 黃耆(各一錢) 檳榔(三分) 肉桂(五分) 水煎。
〔滋陰〕六味地黃湯 見一卷中風。
〔竟體疽〕黃連消毒飲 生地 連翹 知母 防風 獨活 歸尾(各四分) 桔梗 黃芩 防己(各五分)蘇木 陳皮 澤瀉(各二分) 黃連(一錢) 黃耆(二錢) 人參 甘草(各三分) 羌活(一分)
〔將潰〕透膿散 見本卷諸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