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清 沈金鰲

卷十五‧厥陰經症

厥陰經脈

【綱】仲景曰:傷寒脈滑而厥者,裡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目】喻昌曰。滑為陽脈。其裡熱熾盛可知。故宜行白虎湯以解其熱。與三陽之治不殊也。

魏荔彤曰:此言厥陰傳經熱邪盛於裡。勿誤認為寒邪也。傷寒厥陰病,必有厥。厥之為寒為熱迥別。如厥陰病而症俱厥。似寒邪矣。然脈見滑。滑者,大而數也。與沉細遲微相反矣。是熱邪在裡也。此內為真熱。外厥以現假寒乎。非也。其厥者,即他條所云。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之凡厥也。乃陰陽氣不順接所致也。不必陰盛陽衰。氣不順接。可以成厥。即陽盛陰衰。氣不順接。亦可成厥也。故必診脈之滑而知熱在裡。當急救其絕陰以製亢陽。不當目為孤陽上浮之假熱。明矣。主以白虎湯。寒涼以治熱。兼辛散以發升。俾熱隨肝木發達於表。亦出邪之道路。乘勢宜然也。

【綱】仲景曰: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

【目】朱肱曰:足厥陰。肝之經。厥者,盡也。靈樞曰。亥為左足之厥陰。戊為右足之厥陰。兩陰俱虛,故曰厥陰。夫陰盡為晦。陰出為朔。厥陰者,以陰盡為義也。其脈循陰器而絡於舌本也。 脈弗營,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而卵縮。其尺寸俱微緩者,知厥陰經受病也。大抵傷寒病。臟腑傳變。陽經先受病。故次第傳入陰經。以陽主生。故太陽水傳陽明土。土傳少陽木。為微邪。陰主殺。故木傳太陰土。土傳少陰水。水傳厥陰木。至六七日。當傳厥陰肝木,必移氣克脾土。脾再受邪,則五臟六腑皆困而危殆。榮衛不通。耳聾囊縮。不知人而死矣。速用承氣下之。 可保五死一生。古人云。脾熱病,則五臟危。又云。土敗木賊,則死。若第六七日傳厥陰。脈得微緩微浮。為脾胃脈也。故知脾氣全。不再受克。邪無所容。榮衛將複。水升火降,則寒熱作而大汗解矣。 厥陰肝之經。主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也。若陰氣獨盛。陽氣暴絕,則為陰毒。其症四肢逆冷。臍腹築痛。身如被杖。脈沉疾。或吐或利。當急灸之。服以辛熱之藥。令陽複而大汗解。古云。 辛甘發散為陽。謂桂枝、甘草、乾薑、附子之類。能複其陽氣也。微用辛甘。甚則用辛苦。陰極發躁。陰盛似陽。以脈別之。

楊士瀛曰:脈法曰。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為肝脈。

【綱】仲景曰: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目】朱肱曰:傷寒六七日。煩滿囊縮。其脈尺寸俱微緩。此足厥陰經受病也。厥陰病。其脈微浮而欲愈。不浮為未愈,宜小建中湯。脈微緩者,必囊不縮。外症必發熱惡寒似瘧。為欲愈,宜桂枝麻黃合半湯。若尺寸脈俱沉短者,必是囊縮。毒氣入臟,宜承氣湯下之。

蘇頌曰。厥陰之脈。微緩不浮。中風病傳厥陰。脈轉微浮,則邪還於表,而為欲愈。

魏荔彤曰:此言厥陰病得愈之脈。以明厥陰病邪之去路。標六經盡處以立治。即傷寒六經之大法也。凡以邪之盛者久必衰。邪之入者久必出。亦由其人陽氣原旺。病邪不能久處於中,則必行其經盡而自愈。但厥陰為三陰之盡。其邪行經盡而欲出。舍少陽無路也。又舍太陽無門也。故厥陰一經。為寒邪得自直中者,由少陰而起。溫之散之。亦由少陽之半表而透太陽之表。為熱邪得自傳經者,亦由少陽而傳。升之舉之。亦必由少陽之半表而透太陽之表。故在厥陰。言邪之去路,則不論為寒為熱。舉由此也。試驗於脈。本厥陰病。脈應沉中或見緊。或見數。俱非微脈也。亦有陽脈而脈微者,則浮沉取之俱微也。今沉取不緊不數如平人。知陰分之邪已離矣。浮取見微。知陽分之邪欲透矣。此微即太陽中風之陽浮而陰弱也。夫厥陰病。何以言中風。以脈見微而於浮取得之。既非無根之陽外脫。亦非厥陰之陽內陷。是厥陰之邪隨陽氣。由少陽達太陽。欲愈之機也。故可以厥陰中風名其病。見厥陰而病具太陽中風之脈,則陽升邪脫。可識經盡得解之候也。是全于浮之一診決之。浮則愈。不浮則未愈。可知邪透表,則病已。未全透表,則病未已。主治者,桂枝湯。升陽驅邪之用。仲師他條所言攻表宜桂枝湯者,正此處吃緊也。蓋邪已由陽有達太陽透表之勢。故不用複從少陽為治而用柴胡。但治太陽。即以治少陽,且正所以治厥陰也。

【綱】仲景曰: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複時煩。此非臟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複止。得食而嘔。

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故吐蛔。吐蛔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目】喻昌曰。此條微旨。千百年來無識之者,昌於篇首總括大意。挈出腎陽胃陽。竊原有所自。臟厥者,正指腎而言之。蛔厥者,正指胃而言之。曰脈微而厥,則陽氣衰微可知。然未定其為臟厥蛔厥也。惟膚冷而躁無暫安。乃為臟厥,宜用四逆及灸法。其厥不回者主死。蛔厥則時煩時止。未為死候。但因此而馴至胃中無陽,則死也。烏梅丸中酸苦辛溫互用。以安蛔溫胃益虛。久利而便膿血。亦主此者,能解陰陽錯雜之邪故也。

【綱】仲景曰: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目】寇宗奭曰:下利而下重。即痢症也。無論病在傷寒中不在傷寒中。其症皆為厥陰肝經所主。若惟用寒涼。有傷肝木暢達之性。將日益陷下。便難救療。惟辨陽氣之升降。使陽升則愈。陽陷則危也。

喻昌曰:下利而脈沉弦。主裡急後重。成滯下之症。大者即沉弦中之大。微弱數者,即沉弦中之微弱數也。脈微弱數。雖發熱不死,則脈大身熱者,其死可知矣。

【綱】仲景曰:下利。有微熱,而陽脈弱者,令自愈。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瘥。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複緊。為未解。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圊膿血。

【目】魏荔彤曰:此二條申解厥陰下利。診脈以為審辨。定邪之升降為愈否也。厥陰病。陽升為吉。陽降為凶。要在下利一症。固已。然下利中亦有正陽升降之機。不可不詳辨之。以定其愈不愈。未可因一下利,而即謂厥陰病中之不可救藥者也。如下利微熱而渴為陽症,而利為因熱也。診之脈弱。陽氣上升。脈必浮。自無沉緊。是陽升本脈。非陽虛病脈也,且渴亦陽盛熱越上焦之理。合觀脈症。可勿治而令自愈。蓋下利脈應沉緊。陰盛則脈必沉遲。今雖厥陰下利。脈自弱中帶數。是陽原易升。表原易透。病原欲罷。故令自愈,而勿妄治也。設不愈。其人必圊膿血。豈脈不應症乎。非也。熱邪入陰分已深。因陰分有熱。遽不能已。故不愈。倘下利脈數熱微,則陽必上升透表。邪隨汗出。由厥陰竟達少陽,而邪出矣。又入陰分深。留滯於中,不能得脫,則熱久內蓄,必致便膿血。亦猶少陰之便血。為熏灼腸胃。污穢隨下。均一義也。設不弱而緊。非寒邪複中表裡,則為陽已深陷。豈能遽解。此診脈必審陽氣升降之故。以明厥陰病之愈否。此要訣也。再就膿血症言之。亦于診脈識之。寸反浮數。陽升汗出。病愈無疑,而尺中自澀,則陽雖上浮,而陰中有熱以溷之。是熱入之深。壅閉陰分。故必圊膿血。將陽隨利下陷。失其浮而複為緊。致不可解也。此二條,皆就熱邪傳入厥陰。致成下利,而辨其正陽之升降。以定病機進退也。學人勿混正陽為熱邪。又不可謂正陽升外。別有熱邪應除。斯可與言治厥陰熱邪矣。又二條。正是首條中段不愈之注。示人診得寸脈浮數應愈。因尺澀故便膿血不愈也。原文不出方。知急辨症也。症明而用方。在乎其人矣。

【綱】仲景曰: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複去也。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複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目】喻昌曰。少陰經中。內藏真陽。最患四逆。故云: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厥。厥陰經中。內無真陽。不患其厥。但患不能發熱。與夫熱少厥多耳。論中恐暴熱來出而不去。後三日脈之。其熱尚在。形容厥症重熱之意。讀者不可草草。然得熱與厥相應。尤無後患。若熱氣有餘。病勢雖退,必發癰膿。以厥陰主血。熱與血久持不散,必致壅敗也。

魏荔彤曰:厥陰病。以厥為重,而厥與發熱二者,又必詳辨其時之久暫。與氣之盈絀。此乃病之進退大關。不容不明者,發熱六日。反厥九日。再熱三日。陰陽之數各均矣。夫陽入陰九日。陽出陰又九日。一出一入。即一屈一伸。一屈一伸。即一曲一直。木之本性也。在三陽之少陽。為往來寒熱。屬腑。故陽陷者淺,而往來之時暫。在三陰之厥陰。為出入厥熱。屬臟。故陽陷者深,而出入之時久。旦日夜半愈者,陰陽數九極。數極必變。夜半陽生。故愈也。

肝為血臟。熱溷其中,而發癰膿。此見厥陰以陽陷為病。以陽升為愈,而陽升必透表而散。方為全愈。若仍在厥陰。灼炙為患也。是升猶之乎未升也。凡仲景言日,皆約略之詞。如此九日。亦未可拘總以熱與厥較其均平耳。如熱七八日。厥七八日亦可。即熱五六日。厥五六日亦可。不過較量其陰陽盛衰。非定謂必熱九日。厥九日。方可驗準也。
原文言厥陰病。始發熱六日。即知其邪自少陰傳來。為熱邪也。何也?少陰病無發熱。發熱即為愈機。至傳厥陰,必反發熱。以少陰在三陰為陰經之裡。故熱不能發。厥陰在三陰雖為陰盡處,而與少陽相連表裡。故熱可得發也。

【綱】仲景曰: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炙甘草湯主之。脈來緩。時一止。複來者,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複來者,名曰促。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脈。

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因而複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難治。

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衰也。脈縈縈如蛛絲者,陰氣衰也。浮而虛大者,陽已無根。沉而虛細者,陰已無根。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也。傷寒咳逆。上氣。其脈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靜乍亂。此為命絕也。

【目】柯琴曰:首條。寒傷心主。心不主脈。失其常度。故結代也。結代皆陰脈。傷寒有此。所謂陽症見陰脈者死矣。
二條。脈以五至為平。太過不及。是陰陽偏勝。失其常度也。偏勝之脈。更為邪阻。陽邪盛而數中見止。名曰促。有急趨急蹶之象。陰邪盛而緩中見止。名曰結。有綿綿瀉漆之狀。陽盛。可知為陰虛之病脈。陰盛。可知為陽虛之病狀矣。
三條。陰陽相搏而脈動。傷寒見此。是形冷惡寒。三焦皆傷矣。況有動中見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宛如雀啄之狀。不以名促反從結名者,以其為心家真臟之陰脈也。更有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複動。宛如蝦游之狀。不可名結。因得代名者,以乍疏乍數。為脾家將絕之陰脈也。
五條。脈浮為陽盛,法當無汗,而反汗出如流珠。是陽虛不能衛外而為固。絕汗出矣。陰虛不能藏精而主血。綿綿其去如漆矣。
六條。外寒傷形。內寒傷氣。咳不止。氣上升。脈散而不朝。心肺之氣已絕矣。
七條。脈浮而洪。不是死脈,而汗出如油。是心液盡脫。陽反獨留之脈也。

吐蛔

【綱】仲景曰: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

【目】朱肱曰:此是厥陰症。或病患有寒。複發其汗。胃中冷。及因發汗後身熱。重發其汗。胃中虛冷。故吐蛔。先用理中丸次烏梅丸。

龔信曰:傷寒有不必厥逆。但吐蛔者,雖有大熱。忌下涼藥。犯之必死。蓋胃中有寒,則蛔不安其所而上膈。大凶之兆也。急用理中湯。加烏梅二個。川椒十粒。煎服。待蛔定。卻以小柴胡湯退熱。

李中梓曰:吐蛔而渴。理中東加大黃入蜜利之。

陶華曰:吐蛔。若下之。利不止。用四逆湯。

張介賓曰:凡治傷寒。若見吐蛔者,雖有大熱。忌用寒涼。蓋胃中有寒。陽氣弱極,則蛔逆而上此大凶之兆也。急用炮薑理中湯。加烏梅二個。花椒一二十粒。蓋蛔聞酸則靜。見苦即安也。

柯琴曰:太陰厥陰,皆以裡症為提綱。太陰主寒。厥陰主熱。太陰為陰中至陰。厥陰為陰中之陽也。太陰腹滿而吐。食不下。厥陰飢不欲食。食即吐蛔。同是不能食,而太陰則滿。厥陰則飢。同是一吐。而太陰吐食。厥陰吐蛔。此又主脾主肝之別也。

【綱】仲景曰: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複時煩。此非臟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複止。得食而嘔。

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故吐蛔。吐蛔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目】戴原禮曰。胃中冷,必吐蛔。吐蛔。人皆知為陰也。然亦有陽症吐蛔者,蓋胃中空虛。既無穀氣。故蛔上而求食。至咽而吐。又看別症如何。不可專以胃冷為說。曾醫一人。陽黃吐蛔。

又大發斑。陽毒症口瘡咽乾。吐蛔,皆以冷劑取效。是亦有陽症矣。

王肯堂曰:蛔厥者,其人手足冷而吐蛔也。臟厥者死。陽氣絕也。蛔厥雖厥而煩。吐蛔已則靜。不若臟厥之躁無暫安時。病患臟寒胃虛。蛔動上膈。聞食臭則出。因而吐蛔。舌燥口乾。常欲冷凍飲料浸口不欲咽。蛔上煩躁。昏亂欲死。兩手脈沉遲。足冷至膝。甚者連蛔並屎俱出。大便秘而不行。此症雖險。都可救治也。

鰲按:戴氏陽症吐蛔之說。往往有之。醫者不可不察,而動以桂、附、乾薑等熱劑與之也。

除中

【綱】仲景曰: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複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目】劉完素曰。除者,除去也。與除夕之除同義。夫脈遲為寒。胃中真陽已薄。不可更與涼藥。蓋胃暖乃能納食。今胃冷而反能食,則是胃之真氣發露無餘,而胃陽亦必漸去而不能久存。故必死。腹中。即胃中也。

魏荔彤曰:此為陽虛陰寒家立法。見厥陰一症。原寒熱雜合。其盈虛消息之機。全在臨時斟酌。為陽氣盛。熱有餘,則越之散之。甚且涼之下之。為陰氣盛。熱不足,則升之舉之。甚且溫之補之。俱難一以為治也。此固為厥陰傳經之邪言之,而不止此也。傷寒中何經不然。雜病中何症不然。故此條俱未嘗專指厥陰也。學人可不察乎。

【綱】仲景曰:眼睛不慧。語言不出,而設食反多者,此為除中。口雖欲言。舌不能言。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複去也。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

【目】楊士瀛曰。除中者,臟寒應不能食。今反能食是也。有三症。悉屬厥陰。其一由誤服黃芩湯而致。期以必死。其一則熱少厥多。胃氣在者愈。暴來出而複者死。其熱續在者生。此不因藥故也。其一至眼不慧。舌不能言,則為壞症,必死

氣上撞心

【綱】仲景曰:厥陰之為病。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

【目】成無己曰。氣上撞者,腹中氣時時上撞也。此汗吐下後之疾。雖經下之。邪猶在表故也。痞病氣上撞咽候。亦由誤汗吐下而生。

魏荔彤曰:此言厥陰病傳經熱邪為患。歷舉其症以驗之。示誤下之禁也。傷寒之邪。傳入少陰。為裡中之裡。及自少陰傳厥陰。又為三陰之極盡處矣。陰盡處受邪。亦無所複傳。卻由同表裡之少陽為升降之出路。故在陽明有下法。在少陰亦有下法。今陰盡之極,則少陽固無下法。厥陰更無下法。下之為誤可知矣。然邪在少陰。原分寒熱。邪在厥陰。亦必分寒熱。邪由傳經入少陰者為熱。及遞傳厥陰。不問而知為熱矣。惟是厥陰病中。若直中寒邪。亦自少陰起,而入厥陰。是寒熱皆由少陰而來。大足相混也。試先言傳經自太陰而來為熱邪者,能辨乎此,則由少陰直中而起之寒邪。自可徐考而識之。厥陰病。得於傳經為熱邪者,先驗其症。首曰消渴。凡熱必渴。然寒濕隔阻正氣亦有渴。渴欲飲水,必不能多。未有渴而飲。飲而仍渴。隨飲隨消隨渴者,故隨飲隨消隨渴,則為傳經之熱邪。傳入厥陰無疑也。少陰居下。厥陰居中。熱漸傳上,則上焦必受熏灼之害。為消渴。為氣上撞心。為心中疼熱,皆少陰之邪熱。緣木而升者,竟入肝為病。木火交熾,而諸症見矣。然又有飢不欲食。食則吐蛔之症者,何也?蓋邪從少陰傳來。本自三陽傳入。病久胃虛。邪熱乘之。蛔因胃氣虛,則不能安伏於胃底之下。又熱乘之。反浮游於胃口之上。於是胃虛而熱,則多飢。蛔在胃口。故不欲食。食入而食在蛔上則相安。食入而蛔反在食上則必吐蛔。此又厥陰病中旁及之胃病也。

醫家或見熱症。謂宜下。再見胃病。又謂宜下。漫為下之。大誤矣。少陰之傳厥陰。其勢 日上矣。治之如法,則邪可從少陽而散。亦如陽明傳少陽。為邪出之門戶也。反逆其勢而下之。陰性本降。再經誤下。利何能止乎。仲師于厥陰中。首揭不可下之禁。見厥陰病無論為寒為熱。俱不可下也。

【綱】仲景曰:病如桂枝症。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撞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

【目】寇宗奭曰:此蓋未經汗吐下作膈實。故宜吐也。

王肯堂曰:氣撞心疼者,厥陰本病也。如氣上撞。不吐蛔者,為陽症。若撞咽不得息者,瓜蒂散吐之。往來寒熱者,奔豚。陰拘攣者,陰陽易。卒口噤者,剛痙與汗吐下之後。各有症治方法。學人詳之。

胸脅滿痛

【綱】仲景曰: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目】吳綬曰。治脅下痛。加枳殼、青皮、枯梗、芍藥。脅下硬。加牡蠣粉。若憎寒拘急。往來寒熱,而胸脅滿者,加桂枝、白芍。俱小柴胡湯內加之。

李時珍曰。此宜小柴胡湯、抵當湯、黃芩芍藥湯。

魏荔彤曰:此就邪熱之微。陽氣之出。易於升舉而得愈者,明之也。若小便色不白。即熱少厥微。然有煩躁病在。日久郁內。無所宣泄。遂致上沖下注,且下肝臟之血。示人不可輕忽其微熱也。此條總是一串成文。

【綱】仲景曰:婦人發熱惡寒。經水適來。熱除。脈遲。身涼。胸滿如結胸狀。譫語者,刺期門。吐下後。脈微。心下痞。脅痛。氣上沖咽。眩冒。脈動惕者,必成痿。下後。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名臟結。死。

【目】王肯堂曰:左右者,陰陽之道路。脅之部也。宿痞在脅,則陰陽之道路不通。故邪不得傳經而直入於臟。是以死。

【綱】仲景曰:病患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中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

【目】吳綬曰。胸滿多用吐法。實者瓜蒂散。虛者人參蘆。或以香蘇散送下。以手探喉中吐之。亦可。傷寒三四日。已傳少陽經。脈弦口苦。發熱而胸滿。小柴胡湯。胸中滿悶者,加桔梗、枳殼各二錢以利之。胸脅滿而煩者,加栝蔞實三錢。黃連一錢半。活人治胸滿。氣痞不寬。只用桔梗、枳殼各二錢。生薑五片。名曰枳殼湯。凡心之上。胸之分,宜枳殼。心之下。胃之分,宜枳實。蓋枳殼能泄至高之氣。枳實泄至低之氣。栝蔞仁能泄肺。滌胸中痰垢之要藥也。故胸滿而煩必加之。

一法。治痞氣胸滿。用小麥麩一二升。以生枳殼切半同炒令熱。去枳殼。以帛包麩熨胸中。冷則易。則氣易散而愈。

腹滿痛

【綱】仲景曰:下利清穀。不可發表。汗出必腹滿。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裡。乃攻其表。溫裡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何部不利。利之則愈。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趣少腹者,此欲下利也。

【目】成無己曰。噦而腹滿。氣上而不下也。視其前後部。有不利者,則利之以降其氣。前部。小便也。後部。大便也。或用五苓散。或用小承氣湯。

張雲岐曰:傷寒邪在三陰內。不得交通。故為腹痛。手足之經,皆會於腹。如脈弦而腹痛。過在厥陰肝。太陰肺。刺太溪太淵太陵。脈沉而腹痛。過在太陰脾。少陰腎。手厥陰心包。刺太溪太陵。脈沉細而腹痛。過在太陰脾。少陰心。刺大白神門三陰交。此刺腹痛之法也。

魏荔彤曰:二條。乃言直中厥陰之寒邪。有急行溫裡之法。徐可升舉其陽。由厥陰而少陽。以返于太陽之表也。下利本症也。腹滿痛。陰寒內結也。身體疼痛。寒邪拘急也。此必先使陽回於少陰,而後厥陰之侵及者可徐圖之,且寒邪本自少陰發源。源頭之陽水既溫,則灌溉於肝木者皆春泉矣。是溫腎即以溫肝也。然不攻其表,則厥陰本經之陰寒。留滯不散。於是用桂枝攻表也。首條。下利清穀,則裡寒陽微可審。不先溫裡回陽。遽發其汗。邪即散。陽必亡。陽愈衰。陰愈盛。腹滿猶小患也,必至厥冷不還。脈微至絕矣。豈非失於溫裡乎。三條。乃預防下利之因也。轉氣下趣。為寒為熱。俱有此症。凡傷寒症中見此,則知其為欲自利。然在陽明胃邪,則為欲下行之機。在厥陰肝邪,則為欲下陷之候。邪欲其去。以下利而痊。正欲上升。以下利而危,必然之理也。

少腹滿急

【綱】仲景曰:尺寸脈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其症少腹煩滿,而囊縮。病者手足厥逆。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名臟結。死。

【目】王肯堂曰:少腹。下焦所治。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冷結在膀胱。或用真武湯。

夫胸中滿。心下滿,皆氣也。腹滿者,多有燥屎也。少腹滿者,有物聚也。蓋身半以上。同天之陽。身半以下。同地之陰。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故在上滿者,氣也。在下滿者,物也。物者,溺與血耳。邪結下焦,則津液不通。血氣不行。或溺或血。留滯而腹脹也。若小便利者,蓄血之症。小便不利者,溺澀症也。俱是熱病。惟冷結膀胱。少腹滿一症。為寒病。有手足厥冷可辨。

【綱】仲景曰: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氣湯。

【目】成無己曰。如狂者,熱在下焦,必與血相搏。若不蓄。為熱迫之,則血自下。下則熱隨血出而自愈。不下則血為熱搏。蓄積於下,而少腹急結。乃可攻之。以下熱散血。內經曰: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後調其內。此之謂也。

囊縮

【綱】仲景曰:尺寸脈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其症少腹煩滿而囊縮。

【目】朱肱曰:厥陰病。其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宜小建中湯。脈微緩者,必囊不縮。外症必發熱惡寒似瘧。為欲愈,宜桂枝麻黃合半湯。尺寸俱沉短者,必囊縮。表氣入腹,宜承氣湯下之。大抵傷寒臟腑傳變。陽經先受病。次傳入陰經。以陽主生。陰主殺也。若六七日傳厥陰。脈得微緩微浮。為脾胃脈也。故知土氣不受克。邪無所容。榮衛將複。水升火降,則寒熱作而大汗出矣。

王好古曰:厥陰病者,煩滿囊縮。大小便不通。發熱引飲腹滿。尺寸脈俱微緩。煩者,火也。滿者,木也。雖不吐蛔囊縮。但急者,亦木也。火木相合。四肢厥逆,而爪甲青。大小便不通。地道塞也。發熱引飲。邪氣在裡,宜溫之下之。
有以上諸症。大小便俱通。地道不塞。不發渴引飲。邪不在裡,則宜溫之灸之,則裡外相接。以複陽氣,宜正陽散。

手足厥逆

【綱】仲景曰: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脈滑而厥者,裡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目】朱肱曰:手足逆冷。此名厥也。厥者,逆也。陰陽不相順接。故手足逆冷也。陽氣衰。陰氣盛。陰勝於陽。故陽脈為之逆。不通於手足。所以逆冷也。傷寒熱多厥少者,其病當愈。
厥多熱少者,其病為進。然有冷厥。有熱厥。當仔細辨認。冷厥者,初得病日。便四肢逆冷。脈沉微而數。足多蜷臥而惡寒。或自引衣蓋覆。不飲水。或下利清穀。或清便自調。或小便數。外症多惺惺而靜。脈雖沉實。按之遲而弱者,知其冷厥也。四逆湯、理中湯、通脈四逆湯、當歸四逆湯、當歸四逆加吳萸生薑湯、白通加豬膽汁湯選用。熱厥者,初病必身熱頭痛。別有陽症。二三日至四五日。乃發厥兼熱。厥至半日。卻身熱。蓋熱氣深方發厥。須在二三日後也。若微厥即發熱者,熱厥故也。脈雖沉伏。按之而滑。為裡有熱。其人或畏熱。或飲水。或揚手擲足。煩躁不得臥。大便秘。小便赤。外症多昏憒者,知其熱厥也。白虎承氣隨症用之。本條云。厥應下之。以熱厥當下。 若反發汗,必口傷爛赤也。又有下症悉具而見四逆者,是失下後血氣不通。四肢便厥。醫人不識。疑是陰厥。反進熱藥。禍如反掌。大抵熱厥。須脈沉伏而滑。頭汗。手雖冷。爪甲時溫。須承氣下之。勿拘忌。 諸手足逆冷,皆屬厥陰。不可汗下。然有須汗須下者,謂雖逆冷。時有溫時。手足掌心暖。非正厥逆也。當消息之。若寒熱而厥。面色。不澤。冒昧。兩手忽無脈。或一手無脈者,必是有正汗也。多用綿衣包手足令暖。急用五味子湯。或兼與麻黃細辛甘草湯。服之 時,必大汗解。或厥逆怔忡者,宜先治水。茯苓甘草湯。然後治厥不然。水浸入胃,必下利。又有手足厥冷。脈乍結者,邪結在胸也。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吐之。瓜蒂散。蓋病在胸中。亦令人手足厥。 但認脈乍結是也。脈陰虛則結。脈來緩。時一止。複來。曰結。主胸滿煩躁。太陰少陰脈俱不至頭。 俱無頭疼症。仲景只有厥陰一症。吳茱萸湯治乾嘔吐涎沫頭疼而已。大抵屬三陽者,頭疼為多也。若非次頭疼。胸中滿。 及發寒熱。脈緊而不大者,即是膈上有痰。瓜蒂末一錢水調下。吐涎立愈。重陽必陰。重陰必陽。寒暑之變也。假令手足逆冷。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脈沉而滑。陽症似陰也。輕則白虎。重則承氣。 傷寒失下。血氣不通。令四肢逆冷。此是伏熱深。故厥亦深。急用大承氣加分劑下之。汗出立瘥。仲景所謂厥宜下之者此也。 熱厥與陰厥。自不同。熱厥者,微厥即發熱。陰厥即不發熱。四肢逆冷。惡寒脈細。大小便滑泄矣。

王好古曰:仲景言四逆與厥者非一。或曰四逆。或曰厥逆、厥冷、厥寒。或曰厥。或曰手足逆冷、手足厥逆、手足厥冷、手足厥逆冷。俱是言寒冷耳。故厥逆二字。每每互言。未嘗分逆為不溫。 厥為冷也。既曰不溫,則為冷矣。何異乎。然四肢與手足卻有分。以四字加逆字上。是通指手足臂脛以上言也。以手足字加厥逆等字上。及無手足字。是獨指手足言也。雖然。厥冷俱為寒冷。卻有陰陽之殊。熱極而厥逆。陽極似陰也。以四逆散寒藥治之。寒極而厥逆。獨陰無陽也。 仲景雖無四逆湯熱藥治四逆之條。但四逆湯之名。由四肢之冷而立。今以四逆湯治手足厥冷。 豈非逆厥之不異乎。成氏既謂四逆為熱邪。至少陰病四逆條下。又謂四逆為寒甚。不自悖乎。是知四肢冷。猶厥之有寒有熱。但四肢通冷。比之手足獨冷則異耳。故仲景曰:少陰病吐利煩躁四逆者死。又曰: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蜷。脈不至煩而躁者死。又曰: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此三條。二為死。一為可治。雖通由諸症兼見而然。然死者以逆言。可治者以厥冷言。可見四逆重於厥冷矣。成氏謂厥甚於逆。豈不謬耶。

王肯堂曰:凡言四逆。或言厥言逆者,皆為重症,皆言四肢耳。言指頭寒。言手足厥與逆與冷者,皆為厥微。蓋手之上為腕。腕上為臂。足之上為踝。踝上為脛也。其病之輕重淺深,皆寓于書法中,宜審。 自熱至溫。自溫至厥。乃傳經之邪。四逆散主之。厥逆。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脈沉而滑。此為陽症似陰。白虎湯。重者大承氣。不可誤也。

張介賓曰:厥有二症。曰陽厥。曰陰厥。陽厥者,熱厥也,必其先自三陽傳入陰分。故初起必頭疼發熱。自淺入深。然後及於三陰。變為四肢逆冷。或時乍溫。其症必便結躁煩。譫語發渴。 不惡寒。反惡熱。脈沉有力。此以傳經熱邪所化。外雖手足厥冷。內則因於熱邪。陽症發厥。故為陽厥。乃陽極似陰也。其症由邪熱內結。或伏陽失下之所致也。凡厥微熱亦微,宜四逆散之類。厥甚熱亦甚,宜大承氣之類。陰厥者,寒厥也。初無三陽傳經實熱等症。 而真寒直入三陰,則畏寒厥冷。腹痛吐瀉。戰栗不渴。脈沉無力。此陰寒厥逆。獨陰無陽也。故為陰厥。輕則理中湯。重則四逆湯。回陽湯。主之。按陽厥陰厥。其辨如此。此先哲之大法也。然愚則猶有辨。如厥陰一症。既無陽症陽脈,而病寒若此。明是陰症。今人但曰中寒者,即其病也。然犯此者無幾。知此者無難。治宜溫中。無待辨也。惟是陽厥則有不得不辨者矣。夫厥由三陽所傳。 為陽厥固矣。即以傳經者言之。又豈盡無陰症乎。故凡病真陽不足者,即陽中之陰厥也。脈弱無神者,即陽中之陰厥也。攻伐清涼太過者,即陽中之陰厥也。四肢為諸陽之本。使非有熱結煩渴脹實等症,而見厥逆者,皆由陽氣不足也。成無己曰。大抵厥逆為陰所主。寒者多矣。又曰:厥為陰之盛也。故凡屬挾虛傷寒,則雖自陽經傳入者,是亦陽中之陰厥也。陰中之陰者,宜溫。陽中之陰者,果宜涼乎。勿謂其先有頭疼發熱。但自三陽傳至者,便為陽厥,而寒因熱用之,則為害不小矣。

柯琴曰:首條。明熱厥之理。二條。明熱厥之脈與方。脈滑以弱。是有胃氣。緩而滑。名熱中。與寒厥之。脈微欲絕不同。

【綱】仲景曰: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複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

【目】喻昌曰。厥終不過五日。即上句之注腳。見熱與厥相應。陰陽一勝一複。恰恰相當。故可勿藥自愈。

魏荔彤曰:此與上一二日至四五日條。乃申解厥陰病厥熱互見。以明其陽陷入陰之深淺。均應理其熱邪。毋傷陰分。不可誤見陽陷為厥。即以為寒。亦不可見陽升發熱。即為可汗,而妄治也。
上條言一二日至四五日。夫久病非寒。故知其為傳經之熱。陽陷於陰而得厥也。厥者必發熱。是因後之必發熱。知為熱厥而非寒厥也。前熱者後必厥。正見傳經熱邪。入於厥陰。升降不能。故發為厥熱互見之症也。厥深。為日多也。熱入陰分之深也。故厥後必熱。熱亦因深而久也。厥微。為日少也。熱入陰分微也。故厥後必熱。熱亦因淺而暫也。推之熱後必厥者亦如之。總為陽陷之故也。陽氣亦熱邪。熱邪即陽氣也。然熱微則陷者淺。可以升舉。熱深則陷者深。不可升舉。乘其陷入之勢。與以蕩滌之施。是厥陰無下法。又未嘗無下法也。喻氏用小承氣。下熱邪而淨陰分也。然大柴胡尤為對症。不然。熱入之深而反發汗。並失其升舉之道矣。若妄施之。邪熱愈熾。口傷爛赤。必矣。試就其厥與熱互見之日明之。如本條厥五日。陽入也。熱亦五日。陽出也。設六日當複厥。陽又入也。不厥,則陽不入而直出透表矣。所以知其能自愈。倘複厥。其日亦不過五。以前陽出之數計之。知陽入又必五日而出也。更推之。凡陽入幾日。厥幾日,必陽出幾日。熱幾日也。均應理熱邪。亦未能盡。如漸厥多熱少,則又當理其寒邪。勿傷陽分矣。然厥多熱少。漸致有厥無熱。自各有專條也。

【綱】仲景曰: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目】張雲岐曰。熱少厥微。即熱微厥亦微之症也。但曰指頭寒。不言手足逆冷。其為熱亦有限矣。

【綱】仲景曰: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複時煩者,此為臟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複止。得食而嘔。

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目】成無己曰。臟厥者死。陽氣絕也。蛔厥雖厥而煩。吐蛔已則靜。不若臟厥而躁無暫時安也。

【綱】仲景曰: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五日。複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必便膿血。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複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目】喻昌曰。以陰陽進退之義互舉。其旨躍然。

【綱】仲景曰: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複利。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痺。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痺。

【目】魏荔彤曰:此與上發熱四日厥反三日條。申明熱厥互見。並詳其傳經之熱邪。上沖下注不同。即此可知陽氣升陷之幾,而病勢之進退決焉。蓋傳經之邪。其有深淺升降固已。然就深淺言。此熱原為傳經之邪。就升降言。此熱又為正陽之氣。非陽氣升透,則熱入既深。漫無出路。其患非上沖。即下注。豈能遽言愈哉。
厥陰病。總宜升陽於陰分。散熱於表分也。此與上條。又在厥陰中辨病勢吉凶之大關鍵也乎。

【綱】仲景曰: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複去也。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複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目】魏荔彤曰:凡仲景言日。如他條一二日四五日。及五日六日四日三日。與本條九日,皆設以為驗之辭。俱不可拘。如算法設為問答。以明其數。使人得較量其虧盈也。

【綱】仲景曰: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吐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目】王好古曰。厥陰症。四肢厥冷。爪甲青。脈沉疾。按之有力者,為陽,則當下,宜大承氣湯。如脈沉。按之無力者,為陰,則當溫,宜四逆湯。

喻昌曰:寸脈沉而遲。明是陽去入陰之故。非陽氣衰微可擬。故雖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泄利不止。其不得為純陰無陽可知。況咽喉不利。唾膿血。又陽邪搏陰。上逆之征驗。所以仲景特於陰中提出其陽得汗出,而錯雜之邪盡解也。

魏荔彤曰:寸。上焦之部位。陽分之脈也,而見沉遲。寒格於熱。上熱伏於寒下可知。手足厥冷。陽陷入陰。寒格熱伏又可知。下部尺脈不至。平日之寒下腎虛又可知。是腎陽素弱。陽陷於陰。熱格於寒之故。如繪目前。何可任陽澌滅乎。但陽畢竟在陰中。雖弱。未嘗無也。熱畢竟伏寒下。惟郁。故反能為害也。咽喉不利。唾膿血者,熱邪不肯屈伏而上沖於肺為患也。泄利不止。熱邪既不能上達。不得不隨陰氣。而為挾熱之利也。即是熱邪伏郁陰中。陽氣必勃動於陰分。固極難為升舉。不易致透表散邪。治之得愈矣。然非有陰無陽。厥去不還之死症也。仍當以破陰升陽為主治。用麻黃升麻湯。與烏梅丸。同理,而各有義。烏梅丸意在緩以收功。治胃厥以安蛔。麻黃升麻湯意在急於奏捷。理肺熱以發汗。

【綱】仲景曰: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

【目】魏荔彤曰:厥寒脈細。似四逆症。然直中之厥陰,宜四逆。若傳經之邪。先盛後衰。漸至不振,則此時之寒。固宜急理,而當日之熱。尤宜回顧也。病在陰厥。一熱一厥。互爭日久。厥陰血臟。血未有不虧者,故厥陰病之末。不惟陽氣衰而陰血亦亡,法當於救陽之中顧陰也。不然,陰亡而陽亦終歸於亡。何救之有。所以主當歸四逆。救陽兼補其血也。設或陰盛於陽。陽衰於陰。內有久寒,則加薑萸。雖扶陽之力較多,而養陰之意不失。所以救肝血於熱邪既傷之後。扶陽氣於厥多熱少之時。此方內第一適用者也。

【綱】仲景曰: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 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目】鰲按: 時脈還。非無因而自還也。乃灸之而後還也。若不還。是無根之陽。隨火勢上升而脫也。亦有陰無陽之厥陰也。安望其生。

【綱】仲景曰: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目】戴原禮曰。陰陽之病,皆能發厥。故有陰厥陽厥,皆病之深者,而陽厥尤易誤,必初得病頭疼身熱外。別有陽症。五六日方發厥。雖厥猶畏熱。或飲水。或揚手擲足。煩躁不得臥。大便秘。小便赤。乃為陽厥也。近有陽病。自腰以上極熱。兩腳常冷。蓋三陰脈不至頭。故頭不疼。三陽脈下不至足。故足冷也。

吳綬曰:有尸厥者,經言少陰脈不至。腎氣微。奔氣促迫。宗氣反聚。血結心下。陽氣退下。熱歸陰股,而為尸厥也。急刺期門巨闕。

陳士鐸曰:傷寒發熱而能發厥。便有可生之機。以厥則邪能外出也。然厥可暫而不可久。況身熱而下利至甚。如何可久厥而不止乎,宜為死症也。蓋下寒上熱。鬱結於中,而陰陽之氣,不能彼此相接也,必須和陰陽而通達上下,則死可變生。方用人參三兩。白朮五錢。附子二錢。甘草、蘇子各一錢。自然厥利俱止。倘服後厥仍不止。真不可救。

附錄手心手背辨

李杲曰:內傷及勞役飲食不節病。手心熱。手背不熱。外傷風寒,則手背熱。手心不熱。以此辨之。皎然。

熱利下重

(附下利)

【綱】仲景曰: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

【目】柯琴曰:太陰厥陰,皆以裡症為提綱。太陰主開。本自利,而下之則開折。胸下結硬者,開折反闔也。厥陰主闔。氣上逆,而下之則闔折。利不止者,闔折反開也。按兩陰交盡。名曰厥陰。又名陰之絕陽,則厥陰為病,宜無病熱矣。以厥陰脈絡於少陽。厥陰熱症皆相火化令耳。夫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則氣無止息,而利不止矣。

【綱】仲景曰: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目】戴原禮曰。大抵陽熱之利。與陰寒之利不同。陽利糞色必焦黃熱臭。出作聲。臍下必熱。得涼藥則止。陰利必洞下清穀。糞色或白或淡黃。臍下多寒,宜溫中止瀉之劑。此陰利陽利。指陰陽二氣而言。非陰陽二經也。緣陰中亦自有陽利。不可因下利便以為陰也。又有內不大滿。猶生寒熱。未可下而便下之。內虛熱入。挾熱自利。臍下必熱。大便赤黃。及下腸間津液垢膩。名曰利腸,宜白頭翁湯、黃芩湯。

【綱】仲景曰: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瘥,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複緊。為未解。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圊膿血。

【目】鰲按:此三條。詳言熱利之脈各有不同。由所發之臟腑陰陽不一也。首條。脈沉弦。沉為在裡。弦屬少陽。下重者,膽氣不升。火邪下陷也。大脈屬陽明。其未止者,陽明之陽邪太盛。故脈大而病進也。又脈之微弱者,為虛。利後而數。亦為虛。其欲止者,陰陽漸和也。二條。脈弱者,外之發熱既微,則內之熱勢當自解。故現弱象也。諸條令自愈。言可不服白頭翁湯而令其自愈也。脈數而渴。由於虛熱。若不瘥而圊膿血。乃為真熱也。汗出二字。為本條關鍵。蓋熱從汗解。熱解則利因可愈也。三條,則陰出之陽。為欲愈之兆。故脈數而帶浮。澀見尺中。在便血之後。亦順脈也。

【綱】仲景曰:傷寒六七日。不利。複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目】柯琴曰:首條。有陰無陽。指內而言。此為亡陽。與熱利之發熱不死。汗出自利者天淵矣。二條。發於陽者七日愈。今厥不止,而反下利。恐為除中。故難治。若煩躁而能食。尚為熱厥利耳。三四條。厥利不止。臟腑氣絕矣。躁不得臥。精神不治矣。微陽不久留。故死也。

【綱】仲景曰: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複利。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痺。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痺。

【目】魏荔彤曰:厥陰傳來之熱邪。一日不升陽透表,必一日在內為患。非上沖而汗出喉痺。即下注而無汗便膿血。在陽升熱出。見病尚如此。況熱後複厥。厥後複熱。熱勢愈深。其厥愈深。漸致陽微陰盛。厥多熱少。愈難治矣。主治者,安可坐視其困殆,而不一升舉其陽。宣導其熱乎。傳經之熱邪。如本條之為害如此,而尚有言寒邪者,豈非盲目乎。

便膿血

【綱】仲景曰: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瘥,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複緊。為未解。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圊膿血。

【目】張從正曰。熱邪之陷於陰中已深。因陰中有熱。一時不能自止。故至便膿血也。脈反浮數,宜其陽出於陰而愈矣。止因尺中澀。故又至便膿血也。

柯琴曰:前條是未膿血。因不瘥而預料之辭。後條在膿血後。因寸浮尺澀而揣摹之辭。

【綱】仲景曰: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複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必便膿血。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複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複利。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痺。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痺。

【目】吳綬曰。凡下血便膿血。有陰陽冷熱之不同。古人云。見血無寒。又言。血得熱而行。此大概也。大抵屬熱者常八九。屬寒者才一二。不可定為無寒也。要略曰。陽症內熱,則下鮮血。陰症內寒,則下紫黑血如豬肝也,且夫陽症脈數而有力者,為實熱。苦寒之藥可用。數而無力者,為虛熱。當甘溫養血藥中。少佐寒藥可也。若陰症則脈遲而有力者,為有神。可治。無力者,難治也。凡下利膿血。身熱脈大者為難治。身熱脈小者為易治也。

王肯堂曰:便膿血。熱病也。其在太陽陽明者無論已。若在少陰。下利便膿血。又有至四五日腹痛便膿血者,治以桃花湯。成氏釋謂裡寒非也。桃花湯雖用乾薑。然分兩最微。赤石脂、粳米居多。蓋調正氣。澀滑脫。佐用辛以散之之義。又八九日一身盡熱,必便血。又少陰下利便膿血者,可刺。與此三條厥陰之便膿血,皆傳經之熱邪也。各隨其輕重。或用微涼。或用疏導。無不愈者,誤用辛熱。罔或得痊。世因以為難療之疾。殊不知仲景著便膿血。別無死候。學人宜究心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