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清 沈金鰲

卷十三‧太陰經症

太陰經脈

【綱】仲景曰: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六七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目】朱肱曰:足太陰脾之經。為三陰之首。其脈布於脾胃。絡於嗌喉。故病患腹滿而嗌乾。尺寸俱沉細者,知太陰經受病也。傷寒四五日。腹滿咽乾手足自溫。或下利不渴。或腹滿時痛。尺寸脈俱沉細。此足太陰脾經受病也。傷寒手足必微冷。若手足自溫者,系太陰也。自利不止。屬太陰也。腹滿時痛。屬太陰也。自利不渴者,臟寒也。當溫之,宜四逆湯、理中湯也。腹滿脈浮者,可桂枝微發汗。腹痛者,桂枝加芍藥湯。甚者,桂枝加大黃湯。

魏荔彤曰:脈浮緩。手足溫。此近太陽中風,而手足不能發熱,則脾臟素有濕邪。與風寒變熱之邪相溷。所以不能作大熱於外,而實蓄深熱於內。明其系在太陰。身當發黃。同於太陽發黃等症。蓄熱於裡之義也。若小便利。濕泄而熱去。故不能發黃。在陽明篇已言之。重見於此者,彼以太陽初入陽明者言。其脾素有濕,則不能成胃實。表邪熱入。止為發黃症。蓋胃實本津液內竭。盛熱成實之症。既有濕邪。亦津液也。故不成胃實而成發黃。迨七八日熱邪久已耗液。故複成胃實。以大便硬為驗。仲師于彼。指之為陽明病。起見與太陰病迥不同也。此條亦由太陽初入。然病終不歸陽明。故仲師指出太陰脾家實。當風寒變熱傳入。特以脾素濕,則邪熱之投濕如煙投水。俱趨於脾而為患也。故不能發黃。以上均於陽明所言同。但此至七八日。不惟大便不硬。卻暴煩下利日十餘行者,病之初入同。病之去向分也。熱勝濕。遂成胃實便硬。濕勝熱。濕留而熱欲去。遂成脾實下利。此胃實脾實之分關。不出濕熱二字也。濕。陰邪凝滯。可以留。熱陽邪迅捷,必欲出。小便既泄不盡。又不發黃。熱從何出,必隨濕下流。歸於大便。平日為泄為熱所停蓄腐穢之物。無不隨之而去。有不容自已之勢也。此脾實系太陰。胃實屬陽明。止在濕熱分關。遂為兩經判然之症也。至二條俱未出方。蓋陽明則胃實,宜四承氣隨人調劑。

太陰則脾實下利。未利前。如何除濕燥土。既利後。如何補中益脾。或兼除濕清熱。又在人審量焉。且使腐穢一瀉得愈。亦可不必方治矣。

喻昌曰:太陰脈本緩。故浮緩雖類太陽中風。然手足自溫,則不似太陽之發熱。更不似少陰厥陰之四逆與厥。所以系在太陰,不能發黃。以上與陽明篇中語句皆同。但彼以胃實而便硬。其症複轉陽明。此以脾實而下穢腐。其症止屬太陰耳。至七八日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其症又與少陰無別。而腐穢盡。利當自止,則不似少陰之煩躁有加。下利漫無止期也。況少陰之煩而下利。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仍為欲愈之候。若不辨析。誤以四逆法治之。反增危矣。

【綱】仲景曰: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目】虞摶曰。脾氣虛而邪氣盛。故脈反實也。

【綱】仲景曰:太陰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宜減之。以其胃氣弱。易動故也。

【目】喻昌曰。此段叮嚀。與陽明篇中互發。陽明曰不轉失氣。曰先硬後溏。曰未定成硬,皆是恐傷太陰脾氣。此曰脈弱便利。減用大黃、芍藥。又恐傷陽明胃氣也。

【綱】仲景曰:惡寒。脈微,而複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目】朱肱曰:病有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陰者,宜溫裡。脈必微。或沉細。屬四逆加人參湯、四逆湯、理中湯也。若發熱微惡寒者,屬柴胡桂枝湯也。

鰲按:以其惡寒未罷。故宜四逆。以其脈微為無血。故宜加人參。

【綱】仲景曰: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目】朱肱曰:問古人以四日太陰症發。病在胸膈。可吐而愈。何也?答曰:不然。有太陰症。脈大胸滿多痰者,可吐之。脈大而無痰症者,可汗而已。大抵在表者汗之。在裡者下之。在上者湧之。在下者泄之。瓜蒂梔豉。隨症施用。不可以日數拘也。

魏荔彤曰:邪自太陽,而陽明,而少陽。遞及太陰,法當還升之少陽。使由少陽之半表。透太陽之表。亦兼在陽經之治也。太陰病而脈不沉緩。卻見浮,則傳入陰經之邪。複思遠陽而去也。可急發汗。俾得外越,而病可已矣。在太陽麻黃為發汗。桂枝為解肌。此言桂枝發汗。非發汗即解肌也。蓋用桂枝湯中芍藥。引桂薑之辛溫入陰分,而驅傳入之邪。所謂陽因陰用也,且桂芍俱能走肝。更可引太陰之邪。由少陽傳入者,還回少陽而出。此桂枝湯但見太陰脈浮即可汗。未可拘風因用桂枝。寒因用麻黃之說也。邪在太陽陽明。尚分風寒兩因之來路。及由陽明而少陽。已不可複分。更傳太陰。豈能分風因寒因哉。再者,麻黃湯一概辛熱,不能入陰分。即寒因可辨。亦不宜用。兼之無隔少陽而驅入太陽之理。麻黃湯之力。但輕清上升。達於太陽。亦不能假少陽之道也。故不言麻黃湯。非漏也。亦非舉桂枝以概之也。知此則太陰邪之出路,必由少陽以返太陽,而他說俱不足以惑之矣。麻黃湯之走陰分。在營血則能入。以在太陽之表。入三陰之陰分,則不能入。以其升而不降也。此亦宜知。

【綱】仲景曰: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目】方中行曰:四肢煩疼者,脾主四肢。亦風淫末疾之明驗也。

魏荔彤曰:脈見長則邪自太陰欲還複少陽必矣。脾為臟裡。經邪內陷,則症見腹滿痛。吐不能食等症。若經邪欲外出,則症見於四末,而不久於內陷可知矣。於是陽微陰澀。邪已有浸浸透至營衛之勢。兼以弦長。見少陽之門戶辟。而生發之氣已動矣。更得四末之間。蠢然煩疼。汗出發熱。其邪純回太陽矣。邪不由太陽而去。烏能自止乎。

寒實結胸

【綱】仲景曰: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目】張元素曰。太陰本症。惟腹滿自利而已。若邪迫於上,則吐而食不下也。邪迫於下,則利甚而腹滿也。上下相迫,必上下交亂。胃中空虛。法只可行溫散之劑。其病自痊。若誤下之,必在下之邪去,而在上之邪陷。有不至於胸下結硬者哉。

魏荔彤曰:邪自外感。太陽先中之。邪自內傳。太陰先受之。少陽之邪。既不能由半表而達表。必由半裡而入裡,而裡三陰之太陰。又為三陰之表。內經云。太陰主開是也。所以少陽之邪。傳經必先及太陰。亦不離內外表裡之義而已矣。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腹痛。純為太陰濕土。失鎮奠之令。故症全見於腸胃肚腹之間。本為三陽之邪。陷入陰經為患,法當升散其邪。複還陽分。若以滿痛為實邪而下之,則陽愈陷而下沉。陰愈凝而不散。胸下結硬。有似太陽之結胸而在下。有似太陽之心下痞而又在上。胸下結硬。所以為太陰誤下獨見之症者如此。傷寒傳經之邪。無論在太陽為風因寒因。及遍歷三陽,皆成熱邪。複由陽而入陰。或誤下誤汗。又能變虛生寒。此病之變易莫測也。惟其為熱邪。所以作滿而能吐。若寒邪。但脹滿不食,必不能上逆為嘔吐矣。自利而時腹痛。利為挾熱。時痛亦熱邪。若寒邪,則痛隱隱無已時矣。所以知其確為熱邪也。況凡病初得為寒。久痛多熱。亦理之常。太陽風寒之邪。傳陽明時已變熱矣。未有無所因而忽又變寒入三陰者,如謂入三陰即為寒。何以有系在太陰之發黃也。發黃亦為寒邪耶。又何以三陰篇中用苦寒之劑。仲師立法。不一而足。豈智不足耶。總由傳經與直中之邪。分路不明。故見仲師立一溫散之法。便謂傳經為寒邪。及見一恣用苦寒之法。便自己亦說不周全。遂含糊了事便罷。余不得不於三陰之首條力爭之。曰:直中有寒。傳經悉熱。(八字鐵案)此二語確乎不易。再太陽結胸痞。皆經誤下而成。亦屬風寒在表之邪。日久變熱。遂成結聚。特風邪陽。聚於高分。寒邪陰。聚於低分。然風因寒因。俱為已變熱之邪無異也。所以陷胸瀉心內。俱有苦寒之味。今此胸下結硬。又豈能外陷胸瀉心別求門路乎。或問。仲師意在溫散。子言陷胸瀉心。何也?曰。仲師溫散。為太陰未誤下言。非為已下成胸下結硬者言也。亦如太陽未誤下。用辛溫。已誤下。用苦寒也。三陽為表。三陰為裡。固矣。三陽有三陽之表裡。三陰有三陰之表裡。豈可一陽而盡表之理。一陰而盡陰之道乎。此乃傷寒中之大關鍵也。

【綱】仲景曰:寒實結胸。無熱症者,與三白小陷胸湯。為散亦可服。

【目】柯琴曰:太陽表熱未除而反下之。熱邪與寒水相結。成熱實結胸。太陰腹滿時痛而反下之。寒邪與寒藥相結。成寒實結胸也。無熱症者,不四肢煩疼也。

腹滿腹痛

【綱】仲景曰: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目】朱肱曰: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是有表。複有裡。仲景所以用桂枝加芍藥湯。甚者加大黃。桂枝加芍藥。即是小建中也。仲景云。太陰脈弱自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其人胃虛。陽氣易動之故。下利者,先煎芍藥十餘沸。

腹痛有二症。有熱痛。有冷痛。尺脈弦。腸鳴泄利而痛者,冷痛也。小建中湯。不瘥者,小柴胡湯。陰症腹痛。即四逆散。四逆加芍藥湯。腹痛小便不利者,真武湯。關脈實。腹滿大便秘。按之而痛者,熱痛也。桂枝加大黃黃連湯、大承氣湯。

太陰大約可溫。然須有積。方可下也。何謂積症。太陰腹滿時痛。胸膈不快。 滿閉塞。唇青。手足冷。脈沉細。少情緒。或腹痛。此名太陰也。近人都不識陰症。才見胸膈不快。便投熱藥。非其治也。大抵陰症者,由冷物傷脾胃。陰經受之也。主胸膈脹 。面色及唇,皆無色澤。手足冷。脈沉細。少情緒。亦不因嗜欲。但內傷冷物。或損動胃氣。遂成陰症。複投巴豆之類。胸膈愈不快。或吐而利。經一二日。遂致不救。蓋不知寒中太陰也。

問。萬一飲食不節。寒中陰經。何法以治。曰:理中加青皮、陳皮。一二劑。胸膈即快。枳實理中丸。五積散。太陰脾經。主胸膈滿。甲乙經曰: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則入腑。陰受則入臟。入腑則身熱不時。上為喘呼。入臟則 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 。 腹脹滿者,陰陽不和也。桔梗半夏湯最良。仲景論太陽病發汗後腹脹滿者,濃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濃朴湯。吐後腹脹滿者,調胃承氣湯。

成無己曰:腹滿者,俗謂之肚脹也。華佗曰。傷寒一日在皮。二日在膚。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謂入腑也。是在腹。猶未全入裡也。雖腹滿為裡症。亦有淺深之別。

經曰:表已解而內不消。非大滿猶生寒熱,則病不除。是其未全入腑。若大滿大實。堅有燥屎。自可下之。雖四五日不害。謂之邪氣已入腑也。傷寒邪入腹。是裡症已深。故腹滿乃可下。如經曰: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少陰症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諸如此者,皆為裡症是也。雖曰。腹滿痛為實。然腹滿不減則為實。可下。腹滿時減則為虛。不可下。以溫藥和之。蓋虛氣留脹。亦為之脹。但比之實者,不至堅痛也。

王肯堂曰:結胸從心下起至少腹硬滿而痛。與腹滿類也。然結胸按之痛。手不可近。腹滿痛舉按常痛。手近不甚也。痞亦從心下起至少腹亦與腹滿類也。然痞或止留心下。腹滿但在腹之中也。邪入裡與正搏,則為腹痛。所以痛有異。腹痛屬裡。正太陽腹不痛。少陽亦胸脅痛而無腹痛。若陽明腹滿急而痛。此為裡實宜下。大柴胡、小承氣。三陰下利清穀而又腹痛。裡寒故也。此總論太陽經陽中之陰。四逆湯、附子理中湯。陽氣傳太陰經腹滿而痛。其症有二。有實痛。有虛痛。腸鳴泄利而痛者,虛痛也。此獨論太陰經陰中之陽。小建中湯。即桂枝加芍藥湯。但桂有濃薄爾。不瘥。小柴胡去芩加芍如數。腹滿便秘按之痛者,實痛也。桂枝東加大黃一錢。此虛痛實痛。乃是以陽邪漸消為虛。陽氣盛大為實。

吳綬曰:凡腹痛可按可揉者,內虛也。不可按不可揉者,內實也。海藏言中脘痛者,屬脾土。脈沉遲內寒者,理中湯、附子理中丸。陽脈澀陰脈弦。小建中。若小腹痛屬厥陰經分。當歸四逆東加吳萸。厥逆者同。如大實腹滿痛。繞臍刺痛。不大便。脈實。大承氣。凡潮熱不大便。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手不可近。大陷胸。若脈弦腹痛。無熱無寒。芍藥甘草湯。脈弦口苦。發熱腹痛。小柴胡去人參加炒白芍。若寒熱交作腹痛。加肉桂、白芍。若寒多而痛。去黃芩加肉桂、白芍。

凡少陰發熱手足冷腹痛。四逆散加附、桂、萸、芍。凡發熱脈洪弦腹痛。芍藥黃芩湯。凡蓄血。亦令人腹痛。手不可近。腹痛欲吐利而煩躁者,多有痧毒。世俗刮刺委中穴。

柯琴曰:太陰之上。濕氣主之。腹痛吐利。從濕化也。故人傷於濕。脾先受之。然寒濕入於陰經,不能動臟,則還入於胃腑。太陰經布胃中。又發於胃。胃中寒濕。故食不納而吐利也。太陰脈從足入腹。寒氣時上。故腹時自痛,法當溫中散寒。若誤下胃口受寒。故胸下結硬。

【綱】仲景曰: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目】許叔微曰:難經曰:痛為實。脾家實者,知其實必痛也。大抵痛宜下。

成無己曰:腹滿。太陰症也。陽熱為邪者,則腹滿而咽乾。陰寒為邪者,則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太陰者,脾土也。治中央。故專主腹滿之候。又發汗吐下後成腹滿者,皆邪氣乘虛內客為之,而所主又各不同。經曰:發汗後腹脹滿者,濃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調胃承氣湯。傷寒下後心煩腹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濃朴湯。三者有當溫。有當下。有當吐。何也?邪氣不一也,且發汗則邪之在表者雖去,而汗多亡陽。致胃氣虛,不能敷布。諸氣壅滯而為脹滿者,是當溫散。吐後邪之在胸中者,能去則安。若不能去。致胸中之邪。下傳入胃而為實。遂生脹滿者,是又當下。妄下後邪氣在表。未經入腑者,遂自表乘虛而入。郁於胸中。致為虛煩。氣上下不得通。腹為之脹者,是又當吐。醫者要識邪氣所自。知其由來。觀邪氣所在。知其虛實。汗吐下之不瘥,則可矣。

鰲按:脾家實。即腐穢也。

【綱】仲景曰: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目】柯琴曰:此自利之兆也。四五日。是太陰發病之期。

吐利

【綱】仲景曰: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目】柯琴曰:腹痛吐利。從濕化也。太陰脈布胃中。又發於胃。胃中寒濕。故食不內而吐利交作也。

【綱】仲景曰: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目】劉完素曰。仲景大意。以自利不渴。屬太陰之為病。蓋太陰脾屬濕土。若熱邪入脾,必蒸動其濕。濕動則不渴而身黃又以自。利而渴。屬少陰之為病。蓋少陰腎屬寒水。若熱邪入腎,必消鑠其水。水消則口渴而煩躁。分經辨症。其所關不甚大哉。

魏荔彤曰:此言太陰病之有寒症。以見異於傳經而入之熱邪。另立法以別之也。太陰為臟屬陰。而太陰為經。自是陰中之表。傳經之邪。本風寒而變熱遞傳。自是熱邪固已。然有太陰臟中本寒而得病者,又當另為諦審其症而治之。不容混言熱邪以貽誤。蓋自利未有不渴者,自利而不渴,則非太陰之經病,而太陰之臟病也。經為裡之表。臟為裡之裡。其人脾臟之陽素虧。寒濕凝滯,則斡運不行。所以腸胃水穀不分。下泄益甚。此欲執升散經邪之法,必不對矣。故當溫之。溫之者,溫其臟也。服四逆輩。不專主一方。不出溫之之義耳。凡傷寒六經之邪,皆當論其標本。以分經病臟腑病。不然。本經即混矣。況合病並病。及遞傳之間。或盡傳不盡傳之辨。愈渺然矣。再此自利。乃未誤汗吐下者,故知其臟本寒。非藥所致也。既云自利。又云臟寒。非誤治。亦非傳經。可謂寒邪直中太陰矣。少陰厥陰。俱有直中。少陰直中。寒也。厥陰直中。風也。太陰直中。其此症乎。蓋太陰直中。中濕也。風寒濕雖分三邪。俱以寒邪為宗主也。

【綱】仲景曰: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目】鰲按:前半身當發黃。是太陰寒濕傷於表。後半暴煩下利。是太陰濕熱蓄於內。然寒濕之傷於表者,因小便而出。故小便自利則身不發黃。濕熱之傷於內者,必從大便而出。故下利日十餘行而自止。蓋發於陰者六日愈。七八日則陽氣複。因而暴煩下利。夫利至日十餘行。其腐穢當盡去。故必自止也。惟表陽仍在。故手足溫。惟裡陽陡發。故暴煩。此陰中有陽。與前臟寒症純陰無陽者迥別。

【綱】仲景曰:太陰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胃氣弱。易動故也。

【目】柯琴曰:下利為太陰本症。自利因脾實者,腐穢盡則愈。自利因臟寒者,四逆輩溫之則愈。若自利因太陽誤下者,則腹滿時痛。當加芍藥。大實痛者,當加大黃。此下後脈弱。胃氣亦弱。故減其製而與之也。大黃瀉胃。是陽明血分下藥。芍藥瀉脾。是太陰氣分下藥。下利腹痛。熱邪為患,宜芍藥下之。下利腹痛。為陰寒者,非芍藥所宜矣。仲景於此並提。勿草草看過。

【綱】仲景曰:惡寒。脈微而複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目】張兼善曰。利則止矣。以猶惡寒。仍宜四逆。以脈微無血。故加人參。

【綱】仲景曰: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者必利。

【目】柯琴曰:本症原是吐利。因胸下結硬。故不能通。因勢而利導之。結硬自除矣。

【綱】仲景曰: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目】柯琴曰:脾氣虛而邪氣盛。故脈反實也。

汗後寒熱不解

【綱】仲景曰: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目】朱肱曰:太陰症發汗後。依前寒熱者,須看脈如何。若浮數。或洪大,則表症猶在。再表可也。如桂枝湯、桂枝二麻黃一湯之類。醫人為見已汗。或已下,而發寒熱。不敢再表。誤矣。

蓋脈浮為在表。表之必愈也。

李中梓曰:或表邪未盡。或邪傳裡。或邪氣乘虛內客。故雖汗而病仍在也。 張從正曰。脈浮。病在表也。即已經發汗。或自汗,而脈仍浮。表猶有風熱未盡。可再汗之。

附錄三陰病或熱或寒辨

王履曰:嘗讀仲景傷寒論。于太陰有曰: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四逆輩。於少陰有曰: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少陰病。下利。白通湯。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 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 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四逆湯。于厥陰有曰: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觀仲景此論,則傷寒三陰,必有寒症,而宜用溫熱之劑也。及讀劉守真之書。有曰:傷寒邪熱在表。腑病為陽。邪熱在裡。臟病為陰。俗妄謂有寒熱陰陽異症。誤人久矣。寒病有矣。非汗病之謂也。寒病止為雜病。終莫能為汗病,且汗液之氣。乃陽熱之氣。非陰寒所能也。雖仲景有四逆湯症。是治表熱裡和。誤以寒藥下之太早。表熱入裡。下利不止。及或表熱裡寒自利。急以四逆溫藥。利止裡和。急解其表也。故仲景四逆湯症。複有承氣下之者,由是傷寒汗病。經直言熱病,而不言寒也。經言三陰症者,邪熱在臟在裡。以臟與裡為陰。當下熱者也。素問論傷寒熱病有二篇。名曰熱。竟無寒理。兼素問靈樞諸篇運氣造化之理推之,則為熱病。誠非寒也。觀守真此論,則傷寒無問在表在裡。與夫三陽三陰,皆一于為熱,而決無或寒者矣。成注亦只隨文略釋。並不明言何由為熱。何由為寒之故。彼蓋止知傷寒皆是傳經。故疑於六經所傳。俱為熱症,而熱無變寒之理。遂不敢別白耳。以寒為本臟之寒歟。安得當熱邪傳裡入深之時。反獨見寒而不見熱,且所用溫熱藥。能不助傳經之熱邪乎。以寒為外邪之寒歟,則在三陽已成熱矣。豈有傳至三陰,而反為寒哉。成氏能潛心於此,則必語其所以然矣。自仲景作傷寒論。靡不宗之。後人不能決於似是而非之際。故或謂今世無真傷寒。或謂今人皆病內傷。或謂論中諸溫藥。悉為傳經熱邪用者,以三陰經屬陰故也。又或謂論中凡有寒字,皆當作熱字。其謬一至於此。殊不知三陽之病。其寒邪之在太陽也。寒鬱其陽。陽不暢而成熱。陽雖人身之正氣。既郁為邪。用麻黃發表以逐其寒,則腠理通而郁熱泄。故汗而愈。 苟或不汗不解。其熱不得外泄,則必裡入。故傳陽明。傳少陽,而或入腑也。若夫三陰之病,則或寒或熱者何哉。蓋寒邪之傷人也。或有在太陽經郁熱。然後以次而傳至陰經者,或有太陽不傳陽明少陽。便傳三陰經者,或有寒邪不從三陽始。直傷陰經者,或有雖從太陽始。不及郁熱。即入少陰。 而獨見少陰症者,或有太陽始即入少陰,而太陽不能無傷者,或有直傷即入,而寒便變熱。及始寒而終熱者,其郁熱傳經。與變熱則為熱症。其直傷陰經。及從太陽即入少陰則為寒症。其太陽不能無傷,則少陰脈症而兼見太陽標病。其始為寒而終變熱,則先見寒症而後見熱症。此三陰之病。所以或寒或熱也。苟即三陰經諸篇細繹之。理斯出矣。夫其或傳經。或直傷。或即入。或先寒後熱者,何也?邪氣暴卒。本無定情,而傳變不常故耳。故經曰:邪之中人也無有常。或中於陽。或中于陰。彼守真非好為說以駭人。由其以溫暑為傷寒,而仲景之方。每不與溫暑對。故略乎溫熱之劑。 而例用寒涼。由其以傷寒一斷為熱而無寒。故謂四逆為寒藥。誤下表熱裡和之症。及為表熱裡寒自利之症而立。又謂溫裡止利。急解其表。又謂寒病止為雜病。嗟乎。仲景傷寒論專為中而即病之傷寒作。不兼為不即病之溫暑作。故每有三陰之寒症,而溫熱之劑之所以用也,且如寒藥誤下而成裡寒者,固不為無矣。不因寒藥誤下而自為裡寒者,其可謂之必無乎。殊不知陰經之每見寒症。本由寒邪。不由陽經直傷於此。與夫雖由陽經始。不及郁熱即入於此而致也。雖或有因寒藥誤下而致者。

蓋亦甚少。仲景所以用諸溫熱之劑。何嘗單為寒藥誤下而立。況表裡俱寒之症。何嘗每有急解其表之文乎。夫裡寒外熱之症。乃是寒邪入客於內。迫陽於外。或是虛陽之氣。自作外熱之狀耳。非真熱邪所為也。況仲景於裡寒外熱之症。但以溫藥治裡,而不治外熱,則知其所以為治之意矣。茲果當急解其表。豈不於裡和之後。明言之乎。夫內經所敘三陰病一于為熱者,言其常也。仲景所敘三陰病兼乎寒熱。言其變也。重行而不悖耳。學人能知三陰固有寒邪所為之症,則仲景創法之本意。可以了然矣,且仲景曰:病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夫謂之無熱惡寒,則知非陽經之郁熱矣。謂之發於陰,則知不從陽經傳至此矣。謂之六日愈,則知其不始太陽,而止自陰經發病之日而始數之矣。仲景又曰: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發熱。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複厥。不厥者,自愈。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複厥五日。其病為進。夫得傷寒未為熱即為厥者,豈亦由傳經入深之熱邪而致此乎。今人多有始得病時。便見諸寒症,而並無或熱者,此則直傷陰經。即入陰經者也。苟不能究仲景之心。但執凡傷於寒即為病熱之語以為治。其不夭人天年者幾希矣。

發黃

【綱】仲景曰: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目】樓英曰:凡身黃小便自利。小腹硬而狂。大便黑者,為蓄血,宜抵當湯。若小便不硬。 其人不狂。大便不黑者,雖小便利。非蓄血也。其為症有三。一者梔子柏皮湯。二者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皆治身黃小便利而身不疼者,海藏所云干黃是也。三者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湯,皆治身黃小便利而一身盡痛者,活人所謂中濕也。

張雲岐曰:或謂傷寒發黃。惟陽明太陰兩經有之。俱言小便利者,不能發黃。何也?蓋黃者,土之正色。以陽明太陰俱屬土。故發黃也。其黃之裡。外不能汗。裡不得小便。脾胃之土。為熱所蒸。故色見於外為黃也。若小便利者,熱不內蓄。故不能變黃也。其有別經發黃者,亦由脾胃之土。兼受邪故也。

王好古曰:身如煙熏黃。一身盡痛。乃濕病也。身如橘子黃。一身不痛。乃黃病也。傷寒病。 遇太陽太陰司天。若下之太過。往往變成陰黃。一則寒水太過。水來犯土。一則土氣不及。水反侵之。 多變此疾。一則發黃小便不利煩躁而渴。用茵陳東加二苓、滑石、當歸、官桂。此韓氏名茵陳茯苓湯。二則發黃煩躁喘嘔不渴。茵陳東加陳皮、白朮、生薑、半夏、茯苓。此韓氏名茵陳橘皮湯。 三則發黃四肢遍身冷者,茵陳東加附子、甘草。此韓氏名茵陳附子湯。四則發黃肢體逆冷腰上自汗。 茵陳東加乾薑、附子、甘草。此韓氏名茵陳薑附湯。五則發黃冷汗不止者,茵陳東加乾薑、附子。 此韓氏名茵陳乾薑湯。六則發黃前服薑附諸藥。未已。脈尚遲者,茵陳東加吳萸、附子、木通、乾薑、當歸。此韓氏名茵陳吳萸湯。往來寒熱。一身盡黃者,小柴胡加梔子湯。

戴原禮曰:濕熱俱甚,則發身黃。傷寒至於發黃。為病亦已甚矣。邪風被火。兩陽相熏。其身必黃。陽明病。被火。額上汗出。小便不利,必發身黃。此皆由內有熱而又被火攻。以致發黃者也。 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必發黃者,由陽明熱甚也。傷寒汗已。身目為黃。以寒濕在裡不解故也。此不可下,宜於寒濕中求之。是知非特濕熱發黃,而寒濕亦發黃也。但寒濕之黃。身如熏黃。色暗而不明。熱甚之黃。黃如橘子色。染著衣正黃如柏。大抵黃家屬太陰。太陰為濕熱蒸之所致。經曰:太陰當身發黃是也。又或脈沉結。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又為蓄血在下焦而黃也。發黃非止寸口近掌無脈。鼻氣出冷。為不治之症。又若形體如煙熏。為心絕。柔汗發黃。 為脾絕,皆不治也。

趙嗣真曰:瘀熱發黃。與瘀血發黃。外症及脈。未嘗相似,且如頭汗出。齊頸而還。腹微滿。 小便不利。渴飲水漿。為瘀熱症。小腹急結。其人如狂。小腹硬滿。小便自利。大便黑。為瘀血症。 此外症之不相似也。瘀血脈微而沉。或沉結。瘀熱脈則浮滑緊數。此脈狀又不相似也。然則相似者,但色黃耳。若論黃色相似。不特瘀血瘀熱。又如風溫被火。微發黃色。太陽火劫發汗。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明被火。額上微汗,必發黃者,是又挾火邪所致者,外此亦有黃色之不相似者乎。曰:濕家之熏黃則異矣。可不各以其似不似而明辨歟。

王肯堂曰:海藏次第用藥法。謂先投韓氏茵陳茯苓湯。次茵陳橘皮湯。又次茵陳附子湯。依次漸投。至效即止。身冷汗出。脈沉而黃。為陰黃。乃太陽經中濕。亦有體痛發熱者,身如熏黃。終不如陽黃之明如橘子色也。當叩其小便之利不利。小便自利。朮附湯。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五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