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清 沈金鰲

卷十

循衣摸床

【綱】仲景曰:太陽中風。以火發汗。邪風被火。兩陽相熏。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則小便難。但頭汗出。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可治。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怵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後服。

【目】許叔微曰:有人病傷寒。小便不利。日晡潮熱。手循衣縫。兩手撮空。直視喘息。醫見之皆走。此誠惡候。得之者十中九死。仲景雖有症而無法。但云脈弦者生。澀者死。已經吐下。難以下藥。謾且救之。若大便得通而脈弦者,庶可治。與小承氣一服,而大便利。諸疾漸退。脈且微弦。半月愈。或曰:下之而脈弦者生。此何意也。余曰。金匱云:循衣妄撮。怵惕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承氣湯主之。余嘗觀錢仲陽小兒直訣云。尋衣領及捻物者,肝熱也。此症在金匱列於陽明部。蓋陽明者胃也。肝有熱。淫於胃經。故以承氣瀉之,且得弦脈,則肝平而胃不受克。此所謂有生之理。讀仲景論,不能博通諸方書以發明隱奧。不可也。

王好古曰:許學士作循衣撮空。是肝熱。風淫末疾。此論誠當。然莫若以為肺熱之邪。其人必妄言亂語。難經云。肺邪入心為譫語也。

趙嗣真曰:此條分三截看。自起句至如見鬼狀一截。是將潮熱譫語不惡寒不大便列為現症。下又分兩截。以辨微劇之殊。微者但發熱譫語。但字為義。以發熱譫語之外。別無他症。用承氣。日一服利止後服。見其熱輕。猶恐過下也。若劇者起至澀者死。此熱極危症。不可不決其生死。此陽熱已極。若脈弦為陰未絕。猶可下之以複其陰。脈澀為陰絕。不必藥矣。

王肯堂曰:循衣摸床。危惡之候也。有二症。一由太陽中風。以火劫汗。因成壞病。捻衣摸床。此則小便利者生。不利者死。一由陽明裡熱之極。循衣摸床。此則脈弦者生。脈澀者死也。

鰲按:樓全善云。嘗治循衣摸床數人,皆用大補氣虛之劑。惟一人兼 振。脈代。遂于補劑中略加桂二分。亦振止脈和而愈。此亦偏治之法耳。由於偶中。未可奉為科律也。恐醫者見樓氏之語。遽或效尤。以致殺人。故特識於此。閱者不可忽也。

自汗

【綱】仲景曰: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

【目】王肯堂曰:衛氣者,護衛皮膚。肥實腠理。禁固津液。不得妄泄。邪氣干之。若不能衛固於外。由是津液妄泄。 然潤。 然出。不因發散而自汗出也。傷風則發熱自汗。中 則汗出惡風而渴。風濕甚則汗多而濡。言風與暑濕為邪,皆令自汗。惟寒邪傷榮而不傷衛。是以膚腠閉密。汗不出也。始雖無汗。及傳入裡而為熱,則榮衛通。腠理開。亦令汗自出矣。自汗又有表裡之別。虛實之異。若汗出惡風及微惡寒者,皆表未解,宜發散。至於漏不止而惡風。及發汗後而惡寒者,表虛也,宜溫之。此皆邪氣在表。若汗出惡風寒者,此表解裡病。下之則愈。如本條及陽明發熱汗出急下之條是也。自汗雖常症。或汗出發潤。如油如珠。著身不流,皆不治,必手足俱周。遍身悉潤。 然一時汗出。熱已身涼。乃為佳兆。

魏荔彤曰:陽明病。本應發熱汗出,則太陽傳入之邪。發越於外。故胃津內耗,而邪熱在胃漸實。雖能成胃實之正病。卻無發黃之變病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外症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

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土中也。萬物所歸。無所複傳。始雖惡寒。一日自止。此為陽明病。傷寒轉屬陽明者,其人 然微汗出也。汗出身熱。不惡寒。便硬譫語者,宜承氣湯。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目】王肯堂曰:此身熱汗出不惡寒。屬裡。為陽明本症。中風則有汗。傷寒則無汗。惟入陽明乃有汗,故曰:陽明病法多汗。若兼便硬譫語者,下之。

魏荔彤曰:首條陽明病。是由太陽中風而傳入者,二條。是由太陽傷寒而傳入者,可知傷寒之惡寒為無汗,而中風之惡寒為汗自出也。可知陽明之由傷寒傳入。初得尚惡寒。陽明之由中風傳入。初得尚惡風。迨至汗自出而惡熱,則無論風寒,皆已傳入陽明。無疑也。太陽中風,則發熱惡風汗自出為正症。太陽傷寒,則惡寒無汗為正症。今傳入陽明,則但以汗出惡熱為正症也。太陽病有惡風惡寒。傳陽明則變為惡熱。此太陽陽明之大關鍵也。故一日惡寒。二日自止。所謂萬物歸土者,只因表邪變熱。由太陽之經絡。近陽明在表。初變熱,必已犯陽明之經矣。及熱入裡。有不犯陽明之腑乎。再胃主容納。物入其中,必稍停蓄。方下大腸。邪熱入亦如是。無二理。此所以曰萬物所歸。又曰無所複傳也。無所複傳。正言胃成實結耳。若邪入。氣足升散。自有少陽門戶。何謂無傳。惟其實結已成,則非推蕩不行。故無所複傳。正欲言傳以求得傳示人而已。

太陽中風病具。亦名傷寒。其人原當自汗出,而病亦未解。忽自汗出者,漸覺 然汗出而微。是太陽中風以汗出而微。為轉屬陽明成胃實之候也。陽明病胃熱已盛。結而成實。乃正陽陽明之正症。急當攻下之。蓋以陽明為病,而發熱汗出者,初病也。胃成實否。尚未可定。迨發熱久而汗出多,則津液內耗。邪熱大熾,必腸乾屎硬而成實矣。此不急攻。真為無所複傳之症矣。故必急用大承氣。此為汗之自出津亡者言也。

【綱】仲景曰:陽明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心憒憒。反譫語。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人參湯主之。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脈浮發熱口苦者,邪在表。脈緊自汗腹滿不惡寒者,邪在裡。此表裡俱有邪。宜和解。

王肯堂曰:自汗而兼脈浮緊口苦者,忌汗下針,宜和解。

魏荔彤曰:梔豉湯。是仍以太陽治表泄熱之法治陽明。可見非拘拘專治陽明者可愈陽明病也。白虎人參湯。生津滌熱。熱去津回而汗出。治陽明即所以治太陽陽明也。豬苓湯。導水清熱滋干。未嘗及太陽之表,而太陽之腑。邪去氣宣。其表亦不待再治。是又治太陽之腑。即所以治太陽之表,而治太陽之表。正所以治太陽陽明。又可見非拘拘專治陽明可愈陽明病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奄然發狂。 然汗出而解。此水不勝穀氣。與汗共並。脈緊則愈。

陽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 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必大便初硬後溏。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

【目】王肯堂曰:此自汗而兼小便不利者,當分欲食不欲食。欲食者,宜桂枝湯、羌活湯。不欲食者,宜吳茱萸湯、理中湯。

魏荔彤曰:此原本中風,而病兼水濕者,陽明病欲食。此由中風而成。然陽明宜大便難。今小便反不利。大便反調。又骨節疼。如有熱狀,而非大熱,則皆風兼濕為患也。夫欲食仍兼風象。小便不利則濕盛。大便自調則熱輕。骨節疼為濕多。熱狀為熱少。此洵風濕與熱雜合而成之陽明。俱不可作胃熱論治者也。迨至風邪所變之熱。入裡而發。透表而汗出。陽明病亦遂解矣。蓋胃家熱邪。既為濕間,不能成實。欲食而得食,則胃家之穀氣。即能扶正。不解而自解。故水濕之邪。因穀氣得養。即為退舍,且能並力于汗。俾熱邪透表而愈。水濕其罪之魁而功之首乎。言脈緊者,言不若病脈之緩而已。非必如傷寒之緊也。

痼瘕者,陰氣堅凝閉秘之症也。胃冷而水穀不別,則溫中補胃之不遑已。敢云下哉。

【綱】仲景曰:心下痞。大便硬。心煩。不得眠,而複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太陽中風。其人 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裡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目】王好古曰。太陽自汗。桂枝湯。陽明自汗。白虎湯。少陰自汗。四逆湯。陽明症。身熱目痛鼻乾。不得眠。不惡寒而自汗。或惡熱而尺寸俱浮者,白虎湯。

王肯堂曰:此自汗而兼心下痞者,當分惡寒不惡寒。

【綱】仲景曰: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更莫後服。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目】朱肱曰:陽明病。法多汗,而陽明亦有反無汗之症。不可不察也。

柯琴曰:陽明主津液所生病。故陽明病多汗。多汗胃燥之因也。

【綱】仲景曰:服桂枝湯。大汗出。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目】朱肱曰:陽明症。汗多而渴者,不可與五苓散。若汗多胃燥。豬苓複利其小便也。可與苡仁竹葉湯。

柯琴曰:胃實之病。病機在汗出多。病情在不能食。初因寒邪外束。故無汗。繼為胃陽遽反。故反汗多。

盜汗

【綱】仲景曰: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

【目】朱肱曰:脈浮盜汗。黃耆湯。或柴胡薑桂湯。桂枝茯苓白朮湯。

王履曰:盜汗者,睡而汗出也。睡則胃氣行裡。表中陽氣不致。故津液得泄。覺則氣行於表。而汗止矣。

樓英曰:雜病盜汗。責其陰虛。傷寒盜汗。由邪氣在半表裡使然也。若邪氣在表,則又謂之自汗矣。經曰:微盜汗出。反惡寒者,表未解也。又陽明當作裡實,而脈浮者,云必盜汗。是猶有表邪也。非若自汗有表裡虛實之別。

【綱】仲景曰: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合目則汗。

【目】劉完素曰。關脈以候少陽之氣。太陽之脈浮。陽明之脈大。浮大之脈上關上。故知三陽合病也。膽熱則睡。少陰病且欲眠睡。目合則汗出。以陰不得有汗。但欲眠睡。目合則汗出。知三陽合病。膽有熱也。小柴胡湯、瀉心湯。

張元素曰:或謂。此症俱屬少陽。篇中亦可用小柴胡否。答曰:可用。夫三陽合病。其邪發見於脈也。浮者太陽。大者陽明。關上者少陽也。但欲眠睡。目合則汗。此膽有熱。脈症相符。故出於少陽篇下。蓋脈浮無症不可汗。脈大無症不可下。浮大之脈俱上關。知三陽合病而熱在膽也。膽居在半表裡。用小柴胡亦當。

頭汗

【綱】仲景曰: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然汗出則愈。

【目】朱肱曰:汗出譫語者,有燥屎也。過經乃可下也。下之早。語言必亂。以表實裡虛故也。病患表實裡虛。元府不開,則陽氣上出。汗見於頭。凡頭汗出者,五內乾枯。胞中空虛。津液少也。慎不可下。下之者,謂之重虛。然頭汗出者,有數症。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複有裡也。脈沉。亦有裡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複有外症。悉入在裡。此為半在裡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已汗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表未解。柴胡桂枝乾薑湯。心下緊滿。無大熱。汗出者,茯苓湯。

劉完素曰:熱入血室。或陽明被火。及水結胸,皆但頭汗出。俱是熱鬱於內,而不得越者也。此數者,或吐或下,皆欲除其熱也。

朱震亨曰:血室。肝也。肝之熱者,必移其熱於心。遂令心氣受傷。既不能主血。亦不能作汗。故但頭有汗而不能遍及於身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者,

梔子豉湯主之。

【目】朱肱曰:病患表實裡虛。元府不開,則陽上出而頭有汗也。

張介賓曰:頭汗之症有二。一為熱邪上壅。一為陽氣內脫。蓋頭乃諸陽之會。凡傷寒遍身得汗。謂之熱越。若身無汗,則熱不得越而上蒸陽分。故但頭汗出也。治熱蒸者,可清可散。甚者可下。在去其熱而病自愈。至氣脫一症,則多以妄下傷陰。或克伐太過。或泄瀉不止。以致陰竭於下,則陽脫於上。小水不通,而止見頭汗,則大危矣。

頭汗脈緊數。有表邪當散者,小柴胡湯。或柴胡桂枝乾薑湯。若有火邪。脈洪滑。內多煩熱。頭汗。當清者,人參白虎湯、益元散。若水結胸。心下滿。頭汗出者,大陷胸湯、小半夏茯苓湯。若便結腹脹疼痛。頭汗者,承氣湯。若諸虛泄瀉。陽脫頭汗者,速用獨參湯、大補元煎。急救之。庶可保全。

鰲按:此是下後變症。但頭汗出者,心火上炎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者,身無汗。齊頸而還。腹滿。小便不利。渴飲水漿。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

【目】許叔微曰:亦可用五苓散。

劉完素曰:頭者,諸陽之會。邪搏諸陽。津液上湊,則汗見於頭。邪熱內蓄。蒸發腠理。遍身汗者,為熱越。身無汗,則熱不得越。熱蒸於陽。故但頭汗出也。何者,以三陰經皆上至胸頸而還。不循於頭。獨諸陽脈上循於頭耳。故為熱不得越而上達者也。

王好古曰:頭汗出齊頸而還。血症也。額上遍多者,屬心部。為血症也。獨益中州脾土。以血藥治之。其法無以加矣。

王肯堂曰:頭乃諸陽之會。熱蒸於陽。故但頭汗出也。三陰無頭汗。其經不上頭故也。遍身有汗為熱越。但頭汗出。熱上達也。如瘀熱在裡。身必發黃。及熱入血室。與其虛煩。或陽明被火。及水結胸數者,皆但頭汗出。俱是熱不得越。故或吐或下以除其熱也,且邪但在表,則無頭汗之症。必也寒濕相搏。與邪在半表裡。乃有頭汗也。如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及傷寒五六日。頭汗。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皆邪在表裡兩間。令頭汗出也。濕家但頭汗出。欲得被覆向火者,寒濕相搏。故頭汗也。此皆不得謂之逆。然小便不利而成關格。若頭汗者,陽脫也。經云。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生。有汗者死。又濕家下後。頭額汗出而微喘者,亦陽脫也。經曰: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小便不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二者乃頭汗之逆。

陶華曰:諸陽經絡循於頭。頭汗者,邪搏諸陽也。裡虛則不可下。內涸則不宜汗。頭汗症。不可再汗也。譫語頭汗。是為血熱。屬陽明。用承氣湯。心中懊憹而頭汗。梔豉湯。

額汗

【綱】仲景曰: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為發黃。三陽合病。腹滿身重。 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出汗。手足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目】鰲按:此條之上。曰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睡眠。合目則汗。乃詳病脈病情及病機也。本條乃言病狀及治方也,必兩條合參,而三陽合病之大要始得。合目則衛氣行陰。更兼汗出。熱淫於內也。

手足汗

【綱】仲景曰:陽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 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必大便初硬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 三陽並病。太陽症罷。但發潮熱。手足 汗出。大便難而譫語。下之則愈。大承氣湯。

【目】王肯堂曰:胃主四肢。為津液之主。故病則手足汗出也。手足汗出為熱聚於胃。是津液之旁達也。 二者俱手足汗出。一則大便初硬後溏。胃中冷不別水穀。故不可下。一則大便難、譫語。陽明症具。故宜下。

陶華曰:四肢者諸陽之本。熱聚於胃,則津液旁達於手足也。蘊熱則煩躁譫語。挾寒則水穀不分。此則承氣理中之不同處也。

柯琴曰:但手足汗出,則津液之泄於外者尚少。小便不利,則津液不泄於下。陽明所慮者亡津液。此更慮其不能化液也。 陽明以胃實為病根。更當以胃寒為深慮。

蓄血

【綱】仲景曰:陽明病。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其人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當湯下之。

【目】王好古曰。初便褐者重。再便深褐色者愈重。三便黑色者尤重。色變者,以其火燥也。 如羊血在日中。須臾變褐色。久則漸變黑色。即此意也。當詳察之。

鰲按:此實陽明未病前症。前此不知。今因屎硬為陽明病。硬則當難,而反易。病機之變。其原尚由太陽病陽明未病時。先有宿血。血主濡。故不硬而反易,且火極反見水化。故血久則黑也。

【綱】仲景曰:病患無表裡症。發熱。七八日不大便。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善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當湯。若脈數不解,而下利不止。 必協熱而便膿血也。

【目】成無己曰。蓄血者,血在下焦。蓄聚而不散也。血菀於上而吐血者,謂之薄厥。血留於下而瘀積者,謂之蓄血。此由太陽隨經。瘀熱在裡。血為熱所搏。結而不行。蓄於下焦之故也。大抵看傷寒,必先觀兩目。次看口舌。然後自心下至少腹。以手按之。覺有滿硬者,則當審而治之。 如少腹覺有滿硬。便當問其小便。若小便不利者,則是津液留結。可利小便。若小便自利,則是蓄血之症。可下瘀血。經曰: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又曰: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証諦也,皆須抵當丸下之。愈。陽明症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亦是蓄血之症。血蓄於下。所以如狂者,經所謂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者是也。血瘀於下。所以喜忘者,內經曰:血並於下。亂而喜忘者是也。二者若有其一,則為蓄血症明矣。蓄血症又有輕重焉。如狂也。 喜忘也,皆蓄血之甚。須抵當湯丸下之者也。如外已解。小腹急結,則為蓄血之輕者,桃仁承氣利之。醫之妙者,何也?在乎識形症。明脈息。曉虛實。知傳變。其於形症之明者,眾人所共識。

又何以見其妙,必也形症之參差。眾人所未識而獨識之,且如病患無表裡症。發熱七八日。脈雖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善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此有瘀血。抵當湯。 當不大便六七日之際。又無如狂喜忘之症。亦無少腹硬滿之候。當是時。與承氣者多矣。獨能處以抵當湯。是為醫之妙者也。何以知其有蓄血也。脈浮而數。浮則傷氣。數則傷血。熱客於氣,則脈浮。熱客於血,則脈數。因下之後。浮數俱去,則已。若下之後。數去。但浮者,則榮血間熱去。 而衛氣間熱在。為邪氣獨留心中則飢。邪熱不殺谷。潮熱發渴也。及下之後。浮脈去而數不解者,則衛氣間熱去,而榮血間熱在。熱氣合並。迫血下行。胃虛協熱。消穀善飢。血至下焦。若下不止。 則血得以去。泄必便膿血也。若不大便六七日,則血不得出泄,必蓄在下焦為瘀血。是用抵當湯下之。此實疾病之奇異。醫法之元微。能審此者,真妙醫也。

張元素曰:或問攻下之法。須外無表症。裡有下症。然後可攻。上言無表裡症。況脈更浮數。 何故可下。曰:此非風寒之病。是內傷致然也。若外不惡寒。裡無譫語。但七八日發熱。有爍津液。 乃陽盛陰虛之時。苟不攻之。其熱不已,而變生焉。故云:雖脈浮數。可下。不待沉實而後攻也。

夫內傷者何。經曰:趺陽脈浮而數。浮則傷胃。數則傷脾。此非本病。醫特下之所為也。仲景之意。不外是理。凡傷寒當下之症,皆從太陽陽明在經之邪而入於腑。故下之。今不言陽明病。但云病患無表裡症。此非自表之裡而病也。但為可下。故編於陽明篇中。

鰲按:前用抵當湯。雖表症仍在而罔顧者,急於救裡也。用桃仁承氣。雖外症已解,而邪甚者,仍當顧表也。此表裡症俱無,而仍用抵當者,以表裡熱極也。合熱是表熱極。協熱是裡熱極。無表症。是不頭痛惡寒。無裡症。是不煩燥口渴。 前條大便反易。知血之瘀於中者已久。是驗之於已形也。此條仍不大便。知血之在內者已結。 是料之於未形也。六經惟太陽陽明二經多血。故俱有蓄血症。

【綱】仲景曰:病患胸滿痞痿。舌青口燥。但漱水不欲下咽。無寒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 其人言我滿。為有瘀血。 病者如熱狀。煩滿。口乾燥而渴。其脈反無熱。此為陰伏。是瘀血也。當下之。

【目】王好古曰。血症。古人用藥。雖有輕重之殊,而無上下之別。今分作上中下三等。以衄嘔唾吐血為上部。血結胸中為中部。蓄血下焦為下部。夫既有三部之分。故藥亦當隨其輕重也。汗多為衄血。脈浮。灸之咽燥為唾血。當汗不汗。熱入於裡者為嘔血吐血。此在上也。犀角地黃湯。 涼膈散加生地亦可。然衄嘔唾吐俱在上。亦當以輕重分之。大凡血症皆不飲水。惟氣症則飲之,宜詳審。此症乃足太陰所主。脾所不裹。越而上行。所以有吐嘔之候。實者犀角地黃湯。虛者黃芩芍藥湯。凡病嘔吐者,以脾所主。故俱用芍藥主之。是知太陰藥也。血結胸中。頭痛身疼。漱水不咽者,衄也。無熱胸滿。漱水不咽。喜忘昏迷。其人如狂。心下手不可近者,血在中也。桃仁承氣。 蓄血下焦。其人發狂。小腹滿硬。小便自利。大便反黑。及臍下疼者,抵當湯丸。如狂者,在中。 發狂者,在下。

吳綬曰:凡蓄血者,瘀血留結於內。蓋傷寒病在太陽。當汗不汗,則瘀熱在裡,必血結也。大抵看傷寒病患。心下兩脅少腹。但有硬滿處。以手按則痛者,便當問小便如何。若小便不利。乃水與氣也。若小便自利。為有血也。

王肯堂曰:病患七八日後。兩手脈沉細。微膚冷。臍下滿。或狂或躁。大便實而色黑。小便自利者,此蓄血症也。若老幼氣虛弱者,宜生地黃湯。

發狂

【綱】仲景曰: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然如有熱狀。奄然發狂。 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穀氣。與汗共並。脈緊則愈。

【目】張介賓曰。傷寒發狂。本陽明實熱之病。然複有如狂症者,雖似狂而實非狂。此中虛實相反。最宜詳辨。不可忽也。凡實熱之狂。本屬陽明。蓋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陽邪傳入胃腑。熱結不解。因而發狂。內經脈解篇曰。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其惡火者,熱甚也。 惡人者,以陽明厥則喘 。 則惡人也。其病甚,則棄衣登高。逾垣上屋。或數日不食。以四肢為諸陽之本。陽盛則實。實則能登高也。棄衣而走。熱甚於身也。妄言詈罵。不避親疏而歌者,陽盛為邪也。又曰:陰不勝陽,則脈流薄疾。並乃狂。又曰:邪入於陽則狂。是皆以陽明熱邪。上乘心肺。 故令心志昏亂若此。此陽狂也。然傷寒病至發狂。是為邪熱已極。使非峻逐火邪,則不能已。故但察其大便硬結。或腹滿而堅。有可攻之症,則宜以大小承氣。或涼膈散、六一順氣湯之類。下之可也。如無脹滿實堅等症,而惟胃火致然者,則但以白虎湯、抽薪飲輩。泄其火邪自愈。

鰲按:此為水濕之病。其人胃本不虛。只因水氣怫郁,郁極而發。奄者,忽也。言忽然而狂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六七日。表症仍在,而反下之。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如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抵當湯主之。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不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結症也。抵當湯主之。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忽自下。下者愈。其人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氣湯。陽明病。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當湯下之。

【目】朱肱曰:發狂有二症。陽毒發狂。蓄血如狂。其外症與脈皆不同。病患煩躁。狂走妄言。 面赤咽痛。脈實潮熱。獨語如見鬼狀。此陽毒也。病患無表症。不發寒熱。唇燥。但欲漱水。不欲入咽。其脈微而沉。小腹硬滿。小便反利。大便必黑。身黃發狂。此血証諦也。大抵傷寒當汗不汗。 熱蓄在裡。熱化為血。其人喜忘而如狂。血上逆則喜忘。血下蓄則內爭。甚則抵當湯丸。輕者桃仁承氣湯、犀角地黃湯。須取盡黑物為效。 血熱蓄在膀胱。若用抵當湯。更須仔細。審其有無表症。若有蓄血症,而外不解。亦未可便用抵當,宜桂枝湯解外。緣熱在膀胱太陽經也。 張兼善曰。狂之所起,皆由陽盛。內經曰:陰不勝其陽。脈流薄疾。並乃狂也。又曰:邪入於陽則狂。邪入於陰則喑。難經曰:重陽者狂。重陰者癲。脈經曰:陰附陽則狂。陽附陰則癲。病源曰。陽邪並於陽則狂。陰邪並於陰則癲。即諸經之狂。為陽盛也明矣。傷寒熱毒在胃。並於心臟。使神不寧而志不定。遂發狂也。其或狂言目反直視。又為腎絕。汗出輒複熱。狂言不能食。又若失志。 死。若此,則非藥所及。

張介賓曰:如狂症。本非實熱。發狂症。亦有輕重。如熱結膀胱。其人如狂。及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如狂二條。以太陽熱邪不解。隨經入腑。但未至發狂,故曰如狂。此以熱搏血分。 蓄聚下焦。故宜下也。近見傷寒家,則別有如狂之症。古人未及言者,蓋或由失志而病,其病在心也。 或由悲憂而病,其病在肺也。或由失精而病,其病在腎也。或由勞倦思慮而病,其病在肝脾也。此其本病已傷於內,而寒邪複感於外,則病必隨邪而起矣。其症如狂。亦所謂虛狂也,而虛狂症,則外無黃赤之色。剛暴之氣。內無胸腹之結。滑實之脈。雖或不時躁煩,而禁之則止。口多妄誕,而聲息不壯。或眼見虛空。或驚惶不定。察其上,則口無焦渴。察其下,則便無硬結。是皆精氣受傷。 神魂失守之症。此與陽極為狂如冰炭,而時醫不察。但見錯亂。便謂陽狂。妄行攻瀉,必致殺人。凡治此者,須辨陰陽。其有虛而挾邪者,邪在陽分。補中益氣湯等。邪在陰分。補陰益氣煎等。虛而無邪者,在陽分。四君、八珍、十全大補等。在陰分。四物、六味、左歸飲、一陰煎等。陰虛挾火者,加減一陰煎。方治之宜。大略如此,而變症之異,則有言不能傳者,能知意在言表,則知所未言矣。

凡身有微熱。或面赤戴陽。或煩躁不寧。欲坐臥泥水中。然脈則微弱無力。此陰症似陽也。名為陰躁。蓋以陽虛於下,則氣不歸原。故浮散於上,而發躁如狂。速當溫補其下。命門暖,則火有所歸,而病當自愈。若誤用寒涼之藥,則必死矣。

陳士鐸曰:傷寒發狂。至登高棄衣詈罵。去生遠矣。仲景以竹葉石膏湯救之。妙矣。蓋陽明之火最大。非大劑白虎不救。世人往往畏用。特小其劑。如何能救。故用石膏必須三四兩或七八兩一劑。火勢始能稍退。狂亦可少止。然石膏性猛。恐損胃氣,必兼人參為妙。我更有一方。用白虎湯之半,而另加藥味。方名祛熱生胃湯。石膏、元參、麥冬各三兩。茯苓一兩。人參、車前各五錢。 知母三錢。水煎。此方石膏、知母瀉胃火。人參生胃氣。元參去浮游之火。麥冬生肺陰。茯苓、車前。引火下行於膀胱。從小便出,且火盛必渴。渴必多飲水。用此二味以分濕,則水流而火自隨水以散。方中瀉火。又不傷氣。似勝於白虎。一劑狂定。二劑渴減半。三劑渴止。火亦息。正不用四劑也。

凡有火熱發狂。或汗如雨。口渴舌燥。或生芒剌者,此方投之立效。斷不至死也。

鰲按:此四條,皆本太陽經症。但首條。誤下熱入。陽極擾陰。血燥而蓄於中。血病則知覺昏昧而發狂。所謂表病傳裡者,二條。亦病在燥血內結,皆屬下後熱入於裡者,三條。血氣皆重。故用桃仁承氣以攻其裡之結血。此則由於未下者,四條。喜忘乃發狂之根也。故雖未及發狂字,而亦當次入款內。 四條。雖皆太陽症。然至熱結,則 傳入陽明矣。即如喜忘一症。當其喜忘時。尚屬太陽。 迨陽明既病,而究其根由。因知前此太陽病時。已有喜忘之病情也。

【綱】仲景曰: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

【目】黃仲理曰:又有火邪發驚狂者,醫以火于臥床下。或周身用火逼劫汗出。或熨而成火邪。 其人煩躁驚狂。起臥不安。仲景主方外。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亦可。

凡灸及燒針後症似火劫者,兼用劫法治之。金匱風引湯尤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更捷。

陶華曰:傷寒熱毒。由胃並心。遂使神不寧。志不定。故發狂。始則少臥不飢。妄語妄笑。甚則登高棄衣。越垣上屋,皆由獨陽亢極。熱毒所致。非大下不止。亦有當汗不汗。瘀熱在裡。下焦蓄血如狂者,未至竟狂耳。 難經。重陽者狂。即陽毒。脈洪大。或數實。狂言錯語。煩躁乾嘔。面赤咽痛。潮熱發斑。或下利黃赤。陽毒升麻湯、黃芩湯。時行熱病。發狂。黑奴丸。經曰: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如狂而血下者,愈也。血症如狂。脈微身黃。唇燥漱水。無寒熱。小腹滿。小便不利。大便黑。犀角地黃湯。甚者桃仁承氣湯、抵當丸。取下黑物為效。

發黃

【綱】仲景曰:傷寒脈浮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

【目】李杲曰:經曰:濕熱相交。民病癉。癉即黃。單陽而無陰也。傷寒發黃雖不一,而誤用溫藥。或被火攻太甚。或失汗下與滲。以致陽明經中血熱,而見真色於肌膚。名之瘀熱發黃。頭汗作渴。小便不利。色黃而明。茵陳湯、茵陳三物湯、陶氏茵陳湯。有濕熱鬱而發黃者,身疼發熱。 色黃而晦。茵陳五苓散。有寒濕發黃者,太陽病。寒濕在裡。發汗過多,則寒去而濕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身痛鼻塞者,急用栝蔞搐鼻法。內服茵陳五苓散。頭痛甚者,神朮散加茵陳。有中濕發黃者,一身痛。誤汗則眼目俱黃。茵陳五苓散、梔子柏皮湯、防己黃耆湯。 身煩痛者,麻黃東加蒼朮。傷風發黃者,易飢鼻乾。腹滿潮熱咳嗽。小柴胡加茵陳。如噦。加茯苓。 甚者,大柴胡。兼往來寒熱。小柴胡加茵陳、山梔。由內傷中寒。脾胃素冷。或傷冷物停滯。或嘔逆腹滿。大便自利。理中東加枳實、青皮、茵陳。腹脹食不敢飽。欲作穀疸。五苓散。陰症發黃。 四肢逆冷。脈沉。或陰盛發躁。四逆湯。結胸發黃。心胸滿硬。按之痛不可近。大陷胸湯。由痞氣。心下滿硬。按不痛。半夏瀉心湯。以上並加茵陳。用痞結散而黃自愈。大抵發黃與治濕相似。 輕則滲泄和解。重則大下。水利黃自退矣。但寸口無脈。鼻氣冷。為不治。形變煙煤黑色。搖頭直視。環口黧黑。柔汗發黃。脾臟氣絕也。諸發黃。小便不利。惟瘀血發黃。小便自利,且瘀血與瘀熱。外症俱頭汗作渴。脈浮數。但熱結下焦,則熱耗津液而小便不利。血結下焦,則熱但耗血而不耗津液。故小便自利。

【綱】仲景曰: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部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瘥。外不解。病過十日。脈弦浮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餘症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

【目】鰲按:此條中風。是由少陽轉屬者,兩陽熏灼。故一身及面目悉黃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脈遲。腹滿。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穀疸。 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目】柯琴曰:金匱云。穀氣不消。胃中苦濁。(穀疸根原)濁氣下流。小便不通。身體盡黃。 名曰穀疸,宜五苓散調胃利水。(治法亦當如之)反用茵陳湯下之。腹滿不減,而除中發噦。所由來矣。除中者,胃陽不支。假穀氣。以自救。凡人將死而反強食者是也。

【綱】仲景曰:傷寒身熱發黃者,梔子柏皮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此湯所以解散其熱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發黃。

【目】成無己曰。此由陽明熱盛致發黃者也。 韓祗和曰。無汗。熱不得越矣。小便不利。熱不得降矣。故雖未經汗下,而心中懊憹也。無汗小便不利。黃之原也。懊憹黃之兆也。然與梔子、柏皮自解。不可用茵陳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發黃。陽明病。面合赤色。不可下之,必發熱色黃。小便不利也。凡用梔子湯。病患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目】成無己曰。此由內本有熱,而被火致黃者也。

鰲按:梔子苦寒下泄。向來微溏者,由胃氣不實。即梔子且禁用。況承氣乎。

【綱】仲景曰: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齊頸而還。 腹滿小便不利。渴飲水漿。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 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裡。不解故也。 不可下。於寒濕中求之。

【目】成無己曰。寒濕在裡不解。還於寒濕求之。是由寒濕致發黃者,夫濕亦令黃。熱亦令黃。 二者非止由來有異,而色澤亦自不同。濕家黃而暗。熱盛如橘色。甚者染衣。正黃如柏。大抵黃屬脾。脾為濕熱所蒸,則發黃。用茵陳湯。泄滌其熱也。

【綱】仲景曰:形體煙熏。直視搖頭。此為心絕。環口黧黑。柔汗發黃。此為脾絕。

【目】成無己曰。此皆不治之症。

便膿血

【綱】仲景曰:病患無表裡症。發熱。七八日不大便。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善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當湯。若脈數不解,而下利不止,必協熱而便膿血也。

【目】鰲按:熱利不止,必大便膿血。由於素有蓄血。內外俱熱。陽盛陰虛,而陰絡受傷故也。 此因下後協熱便膿血。熱氣下流故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下血譫語。此熱入血室。但頭汗者,當刺期門。

【目】王肯堂曰:衝脈為血海。即血室也。男女均有之。男子下血譫語。女人寒熱似瘧,皆為熱入血室。迫血下行,則為協熱而利。挾血之脈。乍澀乍數。或沉或伏。血熱交並,則脈洪盛。大抵男多在左手。女多在右手見之也。又有陰寒為病。下利膿血者,乃下焦虛寒。腸胃不固。清濁不分,而便下膿血也。二者一為血熱。一為血寒。臨病審之。

大便先硬後溏

【綱】仲景曰:陽明病。潮熱。大便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可與之。若不便六七日。 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失氣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轉失氣者,此但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 必大便硬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失氣者,慎不可攻也。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 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之,宜大承氣湯。腹微滿。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陽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 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必大便初硬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 水穀不別故也。 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症。煩燥。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目】許叔微曰:仲景論中言先硬後溏者四症。前二症不言及小便。第三症言小便不利。第四症言小便少。其不言小便二條。首則因胃中邪熱未作熱實。次則因虛。煩熱在上。胃中無燥屎。其小便不利條,則以胃中水穀不別之故。其言小便少條,則又以胃中未可定其硬不硬,而必候小便之利。是知仲景測大便法,皆以小便覘之。如小便清。知不在裡。利不止者,利其小便。小便數少。 津液當還入胃中,必大便,皆可驗者,然小便利。屎定硬。固為可攻。亦有小便自利。大便硬。不可攻者,何哉。陽明自汗。或發汗。小便自利。此為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時。 用蜜煎導法。蓋非裡實。故不可攻也。又太陽一症云。若吐若發汗。微煩。小便數。大便硬。與小承氣湯和之。此兩症。汗後大便硬。小便利,皆同,而治法不同者,後症為有傳邪。故微煩。又因發汗吐下後。小便數。內亡津液。大便硬。是熱邪入裡。故以小承氣利之。至若前症小便自利。以無傳邪。故無煩症。大便雖硬。不得為裡實。但腸頭乾燥。止可用蜜導也。讀仲景書者,宜詳究焉。

柯琴曰:痼瘕。即初硬後溏之謂。肛門雖固結,而腸中不全干也。溏即水穀不別之象。以 瘕作解者謬矣。按大小腸俱屬於胃。欲知胃之虛實,必于二便驗之。小便利。屎定硬。小便不利,必大便初硬後溏。今人但知不大便、大便難、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亦知小便難、小便不利、小便數少、或不尿者,皆陽明病乎。

不大便

【綱】仲景曰: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陽明病。若能食者,名中風,不能食者,名中寒。

【目】喻昌曰。設為問答。以辨陽明中風之裡症。此屬正陽陽明。可下。

魏荔彤曰:太陽病治之未善。所以得陽明病也。若發汗過多。若下。若利小便,皆得致陽明病之因也。汗出利小便,皆能使其人津液亡耗也。津液亦以胃為歸。亡耗則胃中乾燥而裡熱生。裡熱生則在表之風寒亦隨變熱。裡熱外蒸。故自汗出。風寒變熱。故表惡熱。內外熱合為一。此所以太陽之病轉屬陽明也。然陽明病有淺深。其症亦不一。如不更衣。乃胃亡津液而乾燥也。內實。乃胃中邪熱太盛,而結秘成實也。大便難。乃胃燥熱半盛。尚有大便而艱難也。症不同。治之之法亦不同。

承氣諸方。仲師並未明言,而斟酌之妙。存乎人矣。

中風中寒。能食不能食之說。固由化谷不化谷。然風邪之熱散而虛。寒邪之熱聚而實。風邪之熱行乎氣。寒邪之熱著於血。亦能食不能食之故也。

鰲按:中風中寒一節。本與不大便無涉。姑以能食不能食成陽明病之故。附於此。

【綱】仲景曰: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大便。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宜五苓散。

【目】魏荔彤曰:此太陽病已去,而轉屬陽明者,陽明既病。熱氣內盛。小便必黃赤而數。津液內傷。大便必枯燥而硬。雖不更衣十日。無所苦者,津液坐耗。腸枯便秘。故不覺其苦,而受傷甚深也。以法救者,仍從太陽表裡之法救之。五苓導水滋干,且解太陽風邪。洵陽明猶帶太陽必用之藥。

【綱】仲景曰:其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此為實。名曰陽結。期十七日當劇。

【目】鰲按:此條本論陰結。陽結亦是陪客。以陽結即是胃家實也。陰結本少陰病。無表症。當用溫藥。

【綱】仲景曰:傷寒不大便。六七日。不惡寒。反惡熱。頭痛。身熱者,與承氣湯。

【目】鰲按:受病即不大便。其為胃家實可知。此所以為陽明病也。

【綱】仲景曰: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失氣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脾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目】魏荔彤曰:此本申解陽明病譫語一症也。譫語之由。他條已言之。乃有陽明譫語已見。而猶當斟酌調和。得攻下之宜者,不容苟且也。蓋有明日並不見大便。脈反變滑疾為微澀者,胃裡虛寒可信也。此固非一下可收功。亦非一調可奏效。當緩緩補胃。徐徐生津。曰難治。言近功小效。必不易治也。六七日之久。竟不大便。此似胃已成實。然胃究未實。胃燥腸干。中塞硬屎。此胃終非實,而燥屎為害滋大也。故以小承氣試之。

【綱】仲景曰: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後服。

【目】方中行曰:病由太陽轉屬陽明。不大便延至五六日以上。十餘日之久。日晡云云者,陽明之症備具。此胃中邪熱已盛。病已成實。急宜攻下以救胃津矣。不然。逡巡畏縮。坐致發狂病劇。亦難救也。

【綱】仲景曰:病患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也。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

【目】魏荔彤曰:此二條皆申解陽明病有燥屎應下之辨。有病雖攻下。不傷正氣者,如病患不止於傷寒。凡不大便五六日之久。繞臍痛而煩躁。發作有時。不必論胃腑之熱。成實與否,而燥屎在腸為患。至於濁氣中結。繞臍痛。邪上干。煩躁作。知燥屎阻塞故也。除滌其燥屎可耳。燥屎由於宿食者,以大下後。津液耗。宿食遂干。故結而阻滯腸間也。亦宜下之。

【綱】仲景曰: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目】柯琴曰:六七日當解不解。因轉屬陽明。是臟氣實而不能還之於腑也。急攻之。所謂已入於腑者可下也。三陽惟少陽無承氣症。三陰惟少陰有承氣症。

喻昌曰:六七日腹脹。不大便,則胃土過實。腎水不足以上供。有立盡之勢。又非少陰負趺陽反為順候之比。此時下之已遲。安得不急。

魏荔彤曰:六七日之久。熱邪彌漫。熏灼中焦。不惟少陰水枯,且陽明津亡。至腹脹而脾陰已散。不大便而腸胃皆干。危急甚矣。急下其熱邪。以救其腎陰。救腎陰即所以救胃與脾陰也。大凡大承氣之用。非至堅用之以破。即至深用之以陷,而滌熱邪。留真陰一也。在陽明熱邪之耗胃津。津。胃之真陰也。急為攻下。救其津以救胃。在少陰熱邪之耗腎水。水。腎之真陰也。急為攻下。救其水以救腎。無二法也。明乎此,則喻氏嘗言傷寒當救陰。正於此等處用之也。

【綱】仲景曰:病患無表裡症。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善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若脈數不解,而下利不止,必協熱而便膿血也。

【目】魏荔彤曰:雖無太陽表症。陽明裡症,而發熱脈數。以熱在裡則傷裡。恐至津竭而後下之。無濟也。故可下。但熱入於裡。胃既不實。多入下焦之血室。與血為溷。至血瘀甚,則雖下之。而血必旋蓄。血熱甚,則方下之,而挾利不止。此惟隨症立法救之。故仲師分立下後二法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 然而汗出。解也。

【目】魏荔彤曰:此條是陽明胃實已成,而邪複轉傳少陽也。諸症中。惟不大便為正陽明病。餘皆少陽陽明應有之病。但猶屬欲轉而未全成少陽耳。

可下

【綱】仲景曰:脈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熱屬臟者,攻之。不令發汗。屬腑者,不令溲數。溲數則大便硬。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脈遲尚未可攻。

【目】朱肱曰:傷寒固有始得病。便變陽盛之症。須便下之。又有腠理寒。一二日便成少陰病者,須急溫之。陽明裡症者,內熱是也,宜下之。傷寒始發熱。惡寒。今汗後不惡寒。但倍發熱而躁。始脈浮大。今脈洪實。或沉細數。始惺靜。今狂語。此為胃實陽盛。再汗即死。須下即愈。更有心胸連臍腹大段疰悶。腹中疼。坐臥不安。冒悶喘急極者,亦不候他症。便下之。但大便妨悶。恐尚有表症者,亦須少少與小承氣湯微解之。不可過多。令大泄也。失下,則氣血不通。四肢便厥。醫人不知。反疑是陰厥。進熱藥。禍如反掌。不可不察。

問。三陰有可下者乎。三陰大約可溫。然須有積症方可也。何謂積症。太陰腹滿時痛。桂枝加芍藥湯。甚者桂枝加大黃湯。少陰口燥咽乾。或腹滿不大便。或下利清穀。心下痛,皆積症也。下症悉具。服湯已更衣者,止後服。不爾。盡劑與之。

王肯堂曰:大法秋宜下。凡可下者,用湯勝丸散。中病便止。不必盡劑也。

【綱】仲景曰:病患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與承氣湯。

【目】王好古曰。大承氣。治大實大滿。滿則胸腹填脹。狀若合瓦。大實則不大便也。痞滿燥實四症俱備,則用之。雜病則進退用之。小承氣。治痞實而微滿。狀若飢人食飽飯。腹中無轉失氣。心下痞。大便或通。熱甚。須可下,宜此方。調胃承氣。治實而不滿者,腹如仰瓦。腹中有轉失氣。有燥屎。不大便而譫語堅實之症。以上三法不可瘥。假令調胃承氣症。用大承氣下之,則愈後元氣不複。以其氣藥犯之也。大承氣症。用調胃承氣下之,則愈後神痴不清。以其無氣藥也。小承氣症。用芒硝下之,則或利不止。變而成虛矣。又曰:傷寒外症。全是下症,而脈反細不可下者,瀉心湯主之。脈有力者,黃連瀉心湯。無力者,半夏瀉心湯。

鰲按:承氣症甚多。不全採錄。單有急下之。急攻之字樣者,錄之。蓋以著此字樣者,皆有急當攻下之故。其餘承氣症。未盡若是也。

【綱】仲景曰: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症。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目】吳綬曰。經言太陽病。發熱汗出不解。其人蒸蒸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凡潮熱腹滿者,大柴胡加濃朴。凡陽明病汗多。胃中必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若譫語脈滑而疾。發潮熱者,大柴胡湯。凡譫語潮熱不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小承氣湯。若能食大便硬者,大承氣湯。

【綱】仲景曰: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之。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表虛裡實故也。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目】成無己曰。胃實不大便。或難或硬。燥屎悉屬裡症,宜下者多矣。然而有表未解。風濕相搏。尤宜先解表已而下之。可也。如經言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小便清和。不在表仍在裡是也。其症多見於陽明。蓋胃土萬物所歸。無所複傳。自太少陽傳入者,眾所共知,而於三陰傳入者,鮮或能識。若能熟視其微,則三陰有急下之症多矣。豈非仲景之微意歟。

陶華曰:有宜急下者兩症。少陰症口燥咽乾。謂之腎汁乾,宜急下。陽明症發熱汗多。謂之胃汁乾。亦宜急下。此所謂急下兩症也。

汪昂曰。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邪入未深。便作口燥。此腎水將乾,宜急下以救欲絕之本。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此少陰邪熱入胃腑也。土勝則水乾,宜急下以救腎水。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中必痛。口中燥者,急下。青為肝色。肝邪乘腎。故下利。陽邪上攻。故口燥。此亦少陰傳入陽明腑病也。厥陰症。舌卷囊縮,宜急下之。此症仲景無治法。按舌卷囊縮。有寒極者,宜附子四逆加吳萸。並灸關元氣海。或蔥熨法。又有陽明之熱。陷入厥陰經。陽明主潤宗筋。宗筋為熱所攻。弗榮而急。引舌與睪丸。故舌卷囊縮。此為熱極。當瀉陽以救陰。以上皆大承氣症也。張兼善曰。胃為水穀之海。四旁有病,皆能傳入胃土。燥則腎水乾。故陽明與少陰,皆有急下之症。症雖不同。其入腑之理則一。故皆用大承氣。有病循衣摸床撮空者,此胃熱也。錢仲陽小兒直訣云。此肝熱也。亦承氣湯主之。

王肯堂曰:胃家實不大便。雖三尺之童。亦知可下也。殊不知仲景之法。雖有胃實症。若表未解。及有半表者,亦先用桂枝、柴胡以解外。然後視虛實消息之可也。凡胃家不大便等症。其或胃實有表者,必先解表。其或口苦咽乾脈浮緊者,宜和解。其或便硬無所苦者,且候之。其或胃實表解有症者,急隨症攻之。其或胃實表解無症者,忌攻。大便硬者導之。蓋以陽明病。身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時。蜜導之。

鰲按:王氏有症攻之。無症忌攻云者,症即陽明實症。如潮熱譫語是也。有此等症。方可攻。無此等症。雖不大便,皆由津液不足。當須詳審。勿妄攻也。

經言過經乃可下者,言已過七日。行經已盡。此時陽邪入陰。乃可下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之,宜大承氣湯。腹微滿。

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

【目】李杲曰:裡症具而脈沉實者,宜下。若下後熱不退。脈未和者,猶當量虛實再下。若失下,則邪無從出。又或應下而反汗之,則津液內竭。變為動悸等症。

鰲按:腹大滿不通。是胃中燥屎上攻也。故可攻。

【綱】仲景曰: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宜大承氣湯。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目】鰲按:數為在腑。故滑而數。為有食。為當下之症。二條。腹滿如故。乃下之。雖當減而未盡。故更當下也。三條。表雖未解而邪甚於裡。故當急攻。四條。汗多亡陽。又當急下以存津液。

【綱】仲景曰: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症。大便難。身熱者,此為熱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目】李杲曰:傷寒熱氣入臟。流於少陰之經。咽焦。口燥渴。腎水乾也。熱病熱不已。目睛不和。亦腎水乾也,皆急下以救腎水。陽明發熱汗多。或已汗不解。腹滿痛。及譫狂。不大便者,皆急下以存胃液。傷寒脈弦而遲。弦為寒。遲為臟。脈大而緊。大為陽。緊為寒。俱謂之陽中伏陰。急下以分陰陽。又下利。旦部脈平。心下硬者,內實也。下利脈遲而滑。或浮大。按之反澀。惡食者,皆胃有宿食也。但宿食忌巴豆。只宜用大黃蕩滌。

劉完素曰:下後熱不退。再下之。熱愈盛。脈微。氣虛。力弱。不加以法,則無可生之理。若輟而不下,則邪熱極盛。陰氣極衰。脈息斷絕,必不可救。如此之症。下亦死。不下亦死。

經云。三下而熱不退者死。後人有三四次。至十數次而生者,此乃偶中。不可為法。但用解毒湯合涼膈散調之。庶不失人命。汗下後熱不退。不問有汗無汗,宜白虎加人參、蒼朮以解之。

陶華曰:凡言急下者,蓋病熱已迫。將有變也。非若他病。尚可稍緩。

不可下

【綱】仲景曰: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傷寒嘔家。雖有陽明症。不可攻之。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此為津液內竭。大便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與大豬膽汁,皆可為導。

【目】張雲岐曰。非陽明之本病不可下。陽明本病。胃家實也。非痞滿燥實。不可下。非潮熱發渴。不可下。非詈罵親疏。不可下。非脈沉數。不可下。非棄衣登高。目見鬼。不可下。

李杲曰:可下者,脈症全在裡也。若太早。若過,則水穀脫而變生焉。不可下者,諸虛咽腫。嘔吐厥逆。結胸。不轉失氣。臍中左右上下動氣。脈浮細、浮虛、浮澀、帶遲。惡寒等症。下之則危。隨宜以溫熱藥救之。

【綱】仲景曰: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

【目】朱肱曰:脈浮不可下。脈虛不可下。惡寒不可下。嘔吐不可下。小便清不可下。不轉失氣不可下。大便堅小便數。不可用承氣湯。(乃脾約丸症也)大便硬小便少者,不可攻。

柯琴曰:此中風傷寒。胃實轉胃虛。初能食而致反不能食之機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

【目】朱肱曰:大抵傷寒最慎於下。若表未罷。不可亂投湯劑。虛其胃氣。仲景云。表解而內不消。非大滿。猶生寒熱,則病不除也。表已解而內不消。大滿大實。堅有燥屎。乃可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為禍。若不宜下而攻之。內虛熱入。協熱遂利。煩躁。諸變不可勝數。輕者困。重者死。古人所以傷寒有承氣之戒。脈浮不可下,其病在表,宜發汗。下之則為懊憹。為痞。為結胸。脈虛細。不可下。惡寒不可下。以惡寒為表之虛。雖是陽明症。尚惡寒。即與太陽合病。屬表。但可發汗。少陰惡寒。當溫之。嘔吐者不可下,宜與小柴胡和解。不轉失氣不可下。與小柴胡。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澀。裡虛也,為難治。姑與黃耆建中湯。

程郊倩曰:陽明中風。病在氣分。故不可妄下。

【綱】仲景曰:發汗。若下之,而發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目】吳綬曰。凡有惡寒惡風者,凡腹滿時減時滿者,凡腹脹滿可揉可按虛軟者,凡陰虛勞倦者,凡手足逆冷尺脈弱者,凡脈在表者,俱不可下。凡脈沉。不實不疾。按之無力者,凡亡血。虛家。及婦人經水適來適斷。熱入血室。與夫胎前產後崩漏等症。及小便頻數。小便清而大便秘者,俱不可下也。

鰲按:此熱傷君主。心氣不足而然也。故不可下。

【綱】仲景曰: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複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

【目】魏荔彤曰:胸中實見不惟少陰寒邪為病,且兼痰飲積實於胸次為病也。邪在上。自當順其勢而治之。不可下而可吐。

【綱】仲景曰: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輾側。口不仁而面垢。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汗出。手足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目】戴原禮曰。陽明下症悉具。其人喘嗽。或微惡寒。為太陽陽明。或往來寒熱。為少陽陽明。於陽明症中而有太陽少陽症。此非正陽明也。不可遽下。所以古注陽明有三。常須識此。

【綱】仲景曰: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寒濕在裡不解故也。不可下。於寒濕中求之。

【目】鰲按:寒濕在裡。與瘀熱在裡不同,且既由寒濕,則非屬陽明病矣。故不可下。

【綱】仲景曰:陽明病。脈遲。微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 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出。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

【目】黃仲理曰: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謂之正陽陽明。屬下症。輕則大柴胡。重則大小承氣。此邪自陽明經傳入腑者,故可下。但亦有在經未入腑者,縱大滿大實不通。亦不過小承氣微下之以和胃氣。入胃在經。尤宜兩審也。其陽明一症。少有自病者,多因太陽傳入。兼與太陽陽明合病。用葛根湯者是也。少陽陽明合病。用黃芩芍藥湯者是也。自少陽傳入陽明。及未合並病者亦然。

鰲按:勿令大泄下者,以脈遲也。脈遲者,為無陽。為在臟也。故不可下。

【綱】仲景曰:脈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熱屬臟者,攻之。不令發汗。屬腑者,不令溲數。溲數則大便硬。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脈遲尚未可攻。

【目】柯琴曰:脈遲。便非熱實。是浮大皆為虛脈矣。仲景特出此句。正發明心下硬一症。有無熱屬臟者為妄攻其熱者戒也。

小便自利

【綱】仲景曰: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此為津液內竭。大便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與大豬膽汁,皆可為導。

【目】柯琴曰:本自汗。更發汗,則上焦之液已外竭。小便自利,則下焦之液又內竭。

【綱】仲景曰:傷寒脈浮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者,身自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

【目】柯琴曰:首條。小便自利。是津液越出。故燥土受病。病在胃也。次條。小便利則裡無瘀熱可知矣。

小便數

【綱】仲景曰: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小承氣湯和之。愈。

【目】王肯堂曰:陽明皆以小便自利為病。蓋以驗病之下與不當下也。若小便不利而少腹硬者,屎也。當滲泄之。若小便自利而少腹硬者,非血則糞也。當通利之,且病之發黃與不發黃。及病之死與不死,皆可於此驗之。

吳綬曰:小便數者,頻欲去而不多也。太陽陽明。治各有條。凡腎虛有熱。小便頻數者,清心蓮子飲。或人參三白東加知、柏、麥冬、石蓮之類。或滋補丸。補中益氣湯加知、柏、麥冬、生地。

柯琴曰:此用小承氣以潤燥。是亦和劑。不專是下劑。

小便不利

【綱】仲景曰:陽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必發熱。色黃。小便不利也。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症。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硬。後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用大承氣攻之。陽明病。小便不利。若中寒,不能食。手足 然汗出。大便初硬後溏者,此欲作痼瘕。

【目】成無己曰。發黃與痞及熱病小便不利者,熱鬱所致。風濕相搏。與陽明中風。其小便不利。寒邪所乘。其小便難者,亦多由汗下而然。

【綱】仲景曰: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目】王肯堂曰:此浮字誤也。活人云。脈浮者五苓散。脈沉者豬苓湯,則知此症。若脈二字下。脫一不字也。按五苓散。乃茯苓、豬苓、澤瀉加桂、術也。豬苓湯。乃豬苓、茯苓澤瀉加阿膠、滑石也。桂術味甘辛為陽。主外。膠滑味甘寒為陰。主內。南陽之言。可為不失仲景之旨矣。但南陽欲區別二藥。分明以沉對浮。遂使後人致疑。三陽症中不當言脈沉。更不複致疑經文之有缺也。更詳太陽症。固當脈浮,而陽明為表之裡。故其浮不曰浮而曰長。蓋長者,不浮不沉之中脈也。成氏直以脈浮釋之,而朱氏卻以脈沉言之,皆失之矣。若曰。脈浮者五苓散。脈沉者豬苓湯,則得旨。

小便難

【綱】仲景曰:若陽明胃實。發熱惡寒。脈浮緊。下之者,則腹滿小便難也。

【目】王肯堂曰:脅痛身黃小便難。若陽明胃實未下者,小柴胡湯。若下後不食項強者,忌柴胡。

鰲按:三陽皆有小便不利症。不獨太陽也。如少陽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心煩脅痛。或心下悸,而小便不利者,仲景則主小柴胡湯。若五六日已汗複下。脅滿微結。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心煩。往來寒熱。為未解,而小便不利者,仲景又主柴胡桂薑湯。若八九日下之。煩驚。譫語身重,而小便不利者,仲景又主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