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聚英

明 高武

卷二 玉機微義針灸証治

咳嗽

千金方曰:寒咳。肝咳。刺足太沖。心咳。刺手神門。脾咳。刺足太白。肺咳。刺手太淵。
有心主而無三焦。然已發其秘矣。惜乎胃、大小腸、膀胱咳及針治。皆略之而不議。千金云。咳者。灸兩乳下黑白際。各數十壯即瘥。又以蒲當乳頭周匝圍身。令前後正中。當脊骨灸十壯。上氣咳逆。嗽。短氣氣滿。食不下。灸肺募五十壯。上氣咳逆。短氣。風勞病。灸肩井二百壯。上氣咳逆。短氣胸滿。多唾。唾惡冷痰。灸肺俞五十壯。

便血

寶鑒曰:邪在五臟。則陰脈不和。不和則血留之。結陰之病。陰氣內結。不得外行。無所稟。滲入腸間。故便血。灸中脘、三里、氣海等穴。便血不止。灸勞宮、太白、會陽。

咳逆

丹溪曰:氣逆也。氣自臍下直沖。上出於口。而作聲也。人之陰氣。依胃為養。胃土傷損。。嚴氏曰:灸乳下一指。男左女右。與乳相直問陷中。灸三壯。婦人屈乳頭向下盡處。寶鑒曰:病甚者。灸二七壯。武按。此穴名乳根也。

癘風

丹溪曰:是人受得天地間殺厲之風。以其酷烈暴悍可畏也。不外乎陽明一經。病機云。
灸承也。內經云。數刺腫上出血。子和曰:刺其面大脈。出血如墨。刺三次。血色變。每刺自額至頤。針上下俱刺。每隔一日一刺。刺至二十餘日方已。劉氏曰:委中皆可出血。同汗也。

劉氏曰:此疾與中風顛狂。小兒急慢驚相類。原其所由。或在母腹中受驚。或因聞大驚而得心竅。治法必當尋火尋痰而治。丹溪曰:不必分六畜牛馬雞犬。大率主痰火。
潔古云。晝發灸陽蹺。夜發灸陰蹺。各二七壯。千金方。驚癇按圖灸之。一小兒四歲。與長

傷寒

陰厥脈絕。氣海臟結。陰汗不止。腹脹腸鳴。面黑。指甲青。石關、關元。宜灸百壯。陽陵劉氏曰:大抵不可刺者。宜灸之。一則沉寒痼冷。二則無脈知陽絕也。三則腹皮急而陽陷也。捨此三者。餘皆不可灸。醫學發明云。陷下則灸之。天地間陰陽二氣而已。陽在外在上。陰在內在下。今言陷下者。陽氣下陷入陰血之中。是陰反居其上而覆其陽。脈証俱見寒在外者。則灸之。異法方宜論云:北方之人。宜灸 也。為冬寒火旺。伏陽在內。皆宜灸之。以至理論。則腎主臟。藏陽氣在內。冬三月。主閉藏是也。若太過則病。固宜灸 。此陽明陷入陰水之中是也。難經曰:熱病在內。取會之氣穴。為陽陷入陰中。取陽氣通天之竅穴。以火引火而道之。此宜灸 也。若將有病。一概灸之。豈不誤哉。如仲景云。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複也。又云: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痺。名火逆也。脈浮熱甚而灸之。此為實實而虛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唾血。又云: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為災。並中髓也。此仲景傷寒例。

按明堂針經條下。所說禁忌明矣。內經云。脈之所見邪之所在。脈沉者。邪氣在內。脈浮者不渴。欲覆濃衣。常惡寒。手足厥。皮膚乾枯。其脈必沉細而遲。但有一二証。皆宜灸之。陽氣陷故也。若身熱惡熱。時見躁作。或面赤黃。咽乾嗌乾口乾。舌上黃赤。時渴。咽嗌痛。皆熱在外也。但有一二証。皆不宜灸。其脈必浮數。或但數亦不可灸。灸之災害立生。若有鼻不聞香臭。鼻流清涕。或欠或嚏。惡寒。其脈必沉。是脈証相應也。或輕手得弦緊者。是陰伏其陽也。雖面赤宜灸之。不可拘於面赤色而禁之也。

元戎云。凡人初覺發背欲結未結。赤熱腫痛。先濕紙覆其上。立視候之。其紙先干處即是結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時方佳。最要早覺早灸為上。一日二日。十灸七活。三日四日。六七活。五六日。三四活。過七日。則不可灸。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獨蒜切去兩頭。取中間半寸濃。正安於瘡上。著艾灸十四壯。多至四十九壯。
又曰:灸而不痛。痛而後止其灸。灸而不痛者。先及其 。所以不痛。而後及良肉。所以痛也。灸而痛。
不痛而後止其灸。灸而痛者。先及其未 。所以痛。次及將 。所以不痛也。劉氏曰:此謂癰疽初發。宜灸之也。然諸瘡患久成漏者。常有膿水不絕。其膿不臭。內無歹肉。尤宜用附子浸透。切作大片。濃二三分。于瘡上著艾灸之。仍服內托之藥。隔三二日再灸之。不五七次。自然肌肉長滿矣。至有膿水惡物漸潰根深者。郭氏治用白面、硫黃、大蒜。三物一處搗爛。著瘡大小。捻作餅子。濃約三分。于瘡上用艾炷灸二十一壯。一灸一易。後隔四五日。

方用翠霞錠子並信效錠子。互相用之。 入瘡內歹肉盡處。好肉長平。然後外貼收斂之藥。內服應病之劑。調理即瘥矣。蓋不止宜灸于瘡之始發也。大抵始發宜灸。要汗下補養之藥對証。至灸冷瘡。亦須內托之藥切當。設有反逆。不唯不愈。恐致轉生他病也。元好問記云。素飲酒。于九月中。患腦之下。項之上。出小瘡。後數日。腦項麻木。腫勢外掀。瘍醫遂取五香連翹。至八日不下。而雲不可速療。十八日得膿。俟膿出。用藥或砭刺。三月乃可平。四月如故。予記醫經云。凡瘡見膿九死一生。果如其言。則有束手待斃之悔矣。乃請東垣診視。且謂膏粱之變。不當投五香。五香已無及。當先用火攻之。然後用藥。以大艾炷如兩核許者。攻之至百壯。乃覺痛。次為處方云。是足太陽膀胱之經其病逆。當急治以黃連消毒丸。
身面疣瘤。寶鑒云:艾炷灸十壯。即用醋摩雄黃塗紙上。剪如螺螄靨大。貼灸處。用膏藥重貼。二日一易。候癢折出。紙如豆粉愈。

水氣

內經謂經脈滿。則脈絡溢。絡脈溢。則謬刺之。以調其絡脈。使形容如舊而不腫。故曰謬刺其處。以複其形。謹按。謬刺謂不分俞穴而刺之也。水熱穴論。刺水穴分大法。水溢於表。或腹脹。或四肢雖腫。而氣稍實。脈浮洪者。宜行此。至病氣孤危。脈微弱而四肢小。氣盛實者。今人往往謬刺之。禍不旋踵。蓋不審經言脈滿絡溢謬刺之理也。

腳氣

孫真人云:古人無此疾。自永嘉南渡。衣冠之人多有之。濕流足脛。房事所致。發明曰:北足之三陰、三陽。是何經絡所起。楊太受云。腳氣是為壅疾。當治以宣通之劑。使氣不成壅。既成而盛者。砭惡血而去其腫勢。經曰:畜則腫熱。砭射之也。

喉痺

原病式曰:痺、不仁也。俗作閉。閉、壅也。火主腫脹。故熱客上焦而咽嗌腫脹也。張戴人乳蛾、雙乳蛾、單閉喉、雙閉喉、子舌脹、木舌脹、纏喉風、走馬喉閉。熱氣上行。故傳於喉之兩旁。近外腫作。以其形似。是謂乳蛾。一為單。一為雙也。其比乳蛾差小者。名閉喉熱結。舌下複生一小舌。名子舌脹。熱結於舌中為之腫。名木舌脹。木者。強而不柔和也。熱結於咽喉。腫繞於外。且麻且癢。腫而大者。名曰纏喉風。暴發暴死者。名走馬喉痺。八名雖詳。皆歸之火。微者鹹軟之。大者下散之。至於走馬喉痺。生死人在反掌間。砭刺出血。則病已。嘗治一婦人。木舌脹。其舌滿口。令以 針銳而小者砭之五七度。三日方平。計所出血幾盈斗。劉氏曰:傷寒少陰病。咽痛及生瘡。不能言。聲不出者。用甘苦辛溫製其標病。以通咽喉。至若傷寒伏氣內發。咽痛兼下利清穀。裡寒外熱。面赤脈微弱者。用辛熱之藥攻其本病。以順陰陽。利止則水升火降而咽痛自無也。此非雜病一陰一陽結為喉之比。不可妄施針砭。及寒涼之藥。上是火熱喉痺。急用吹藥點。刺少商、合谷、豐隆、湧泉、關沖等穴。

淋閉

原病式曰:淋。小便澀痛也。熱客膀胱。鬱結不能滲泄故也。嚴氏曰:氣淋者。小便澀。常血淋。過熱即發。甚則溺血。劉氏曰:大抵是膀胱蓄熱而成。灸法。炒鹽不拘多少。熱填滿病患臍中卻用箸頭大艾炷七壯。或灸三陰交。

眼目

東垣曰:五臟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之所常營也。神之所主也。子和曰:目之五輪。乃五臟六腑之精華。宗脈之所聚。其白屬肺金。肉屬脾土。赤屬心火。黑水神光屬腎水。兼屬肝木。目不因火則不病。白輪變赤。火乘肺也。肉輪赤腫。火乘脾也。黑水神光被翳。火乘肝與腎也。赤脈貫目。火自甚也。凡目暴赤腫起。羞明隱澀。淚出不止。暴寒目匡匡。大熱之所為也。在針則神庭、上星、囟會、前頂、百會。翳者可使立退。腫者可使立消。惟小兒不可刺囟會。肉分淺薄。恐傷其骨。目之內 。太陽膀胱之所過。血多氣少。目之銳眥。少陽膽經。血少氣多。目之上綱。太陽經也。亦血多氣少。
目之下綱。陽明胃經也。血氣俱多。然陽明經起於目兩旁。交 中。與太陽、少陽俱會於目。惟足厥陰肝經連於目系而已。故血太過者。太陽、陽明之實也。血不及者。厥陰之虛也。故出血者。宜太陽、陽明。蓋此二經。血多故也。少陽一經。不宜出血。血少故也。刺太陽、陽明出血。則目愈明。刺少陽出血。則目愈昏。要知無使太過不及。以血養目而已。雀目不能夜視。及內暴怒大憂所致。皆肝血少。禁出血。止宜補肝養胃。劉氏曰:內障有因於痰熱、氣鬱、血熱、陽陷、陰脫、脫營所致。種種病因。古人皆不議。況外障之翳。有起於內眥、外眥、睛上、睛下、睛中。當視其翳色從何經而來。如東垣治魏邦彥夫人目翳。綠色從下而上。病自陽明來也。綠非五色之正。殆肺腎合而成病也。乃就畫家以墨調膩粉合成色。與翳同矣。如論治之。疾遂不作。眼生倒睫拳毛者。兩目緊急。皮縮之所致也。蓋內複熱。陰氣外行。當去其內熱並火邪。眼皮緩。則毛出。翳膜亦退。用手法攀出內瞼向外。速以三棱針出血。以左手爪甲迎其針鋒立愈。目眶久赤爛。俗呼為赤瞎。當以三棱針刺目眶外。以瀉濕熱而愈。劉氏曰:外治針也。以瀉瘀熱。內治服藥。以杜其原可也。偷針眼。視其背上有細紅點如瘡。以針刺破即瘥。實解太陽之郁熱也。

腰痛

東垣曰:經云。腰痛上寒不可顧。取足太陽、陽明。腰痛上熱。取足厥陰。不可俯仰。少陽。蓋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入腹。經所過處。皆能為痛。治之者。當審其何經所過分野。循其孔穴而刺之。審其寒熱而藥之。假令足太陽。令人腰痛引項脊尻皆如重狀。刺其 中太陽二經出血。餘皆仿此。劉氏曰:王注經中言灸疑誤。灸者宜腎俞、腰俞寶鑒云。灸曲瞅下兩紋頭。左右腳四處。各三壯。每灸一腳。二火齊下。午時著灸。人定以來。臟腑自動一兩行。或轉動如雷聲。立愈。

損傷

內經云。人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腹滿不得前後。先飲利藥。此上傷厥陰之脈。下傷少刺右。右刺左。其脈堅強者生。小弱者死。

婦人

寶鑒曰:一婦病傷寒。遇夜則見鬼。許學士曰:得病之初。曾值月經來否。其家人曰:經水。針三里穴五分。其痛立止。乳癰、喉痺、 腫、足跗不收。灸下廉三壯。
女子漏下惡血。月事不調。逆氣腹脹。其脈緩者。灸血海二穴三壯。
女子如妊娠。赤白帶下。婦人漏血不止。腹脹滿不得息。小便黃。如蠱。及治腰痛如錐刺。不得屈伸。舌縱涎下。煩逆溺難。小腹急引陰痛。股內廉痛。灸陰谷二穴。
女子不月。灸會陰三壯。婦人月水不利。難產。子上沖心。痛不得息。灸氣衝七壯。婦人月中。因產惡露不止。繞臍 痛。灸氣海。婦人不孕。月不調勻。赤白帶下。氣轉連背引痛不可忍。灸帶脈二穴。產後惡露不止。及諸淋注。灸氣海。產後兩脅急痛不可忍。灸石關五十壯。女子月事不調。產後惡露不止。繞臍冷痛。灸陰交百壯。帶下 瘕。因產惡露不止。斷產絕孕。經冷。灸關元百壯。婦人卒口噤。語音不出。風癇。灸承漿五壯。婦人產後。血氣俱虛。灸血海百壯。婦人疝氣。臍腹冷疼。相引脅下痛不可忍。先灸中庭三七壯。

小兒

(小兒針毫針。艾炷如小麥。或雀糞大。)

寶鑒曰:急慢驚風。灸前頂。若不愈。灸攢竹、人中各三壯。
武疑急驚屬肝。慢驚屬脾。寶鑒不分。灸前頂、攢竹。二穴俱太陽、督脈。未詳其義。
小兒慢驚風。灸尺澤各七壯。初生小兒。臍風撮口。灸然谷三壯。或針三分不見血。立效。
兒風癇。先曲手指如數物乃發也。灸鼻柱直髮際宛宛中三壯。小兒驚癇。先驚怖啼叫乃發。灸後頂上旋毛中三壯。及耳後青絡脈。小兒癖氣久不消。灸章門各七壯。臍後脊中灸二七壯。小兒脅下滿。瀉痢體重。四肢不收。 癖積聚。腹痛不嗜食。痰瘧寒熱。又治腹脹引背。食飲多。漸漸黃瘦。灸十一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七壯。小兒黃膽。灸三壯。小兒疳瘦脫肛。體瘦渴飲。形容瘦瘁。諸方不瘥。灸尾翠骨上三寸陷中三壯。兼三伏內用楊湯水浴之。
正午時灸。自灸之後。用帛子拭。見有疳蟲隨汗出。此法神效。小兒身羸瘦。賁豚腹脹。四肢懈惰。肩背不舉。灸章門。小兒吐乳汁。灸中庭一壯。小兒脫肛瀉血。秋深不效。灸龜尾一壯。脫肛灸臍中三壯。千金云。隨年壯。脫肛久不瘥。及風癇中風。角弓反張。多哭。語言不擇。發無時節。盛則吐涎沫。灸百會七壯。

戒逆針灸

(無病而先針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

小兒新生無疾。不可逆針灸之。如逆針灸。則忍痛動其五臟。因喜成癇。河洛關中土地多寒北灸之。多害小兒也。所以田舍小兒。任其自然。得無夭橫也。

秦承祖灸鬼法

鬼哭穴以兩手大指相並縛。用艾炷騎縫灸之。令兩甲角後肉四處著火。一處不著則不效

按丹溪治一婦人久積怒與酒。病癇。目上視。揚手躑足。筋牽喉響流涎。定則昏昧。腹脹痛為肝氣所侮而為痛。酒性喜動。出入升降。入內則痛。出外則癇。用竹瀝、薑汁、參朮膏等藥甚多。癇痛間作無度。乘痛時灸大敦、行間、中脘。間以陳皮、芍藥、甘草、川芎湯調石膏與竹瀝服之。無數。又灸太沖、然谷、巨闕。及大指甲肉。且言鬼怪怒罵巫者。丹溪曰:邪乘虛而入。理或有之。與前藥。佐以荊、瀝防痰。又灸鬼哭穴。餘証調理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