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宜

明 丁毅


卷之七 帶下門(附白濁白淫)

病源

赤屬血 白屬氣 有濕 有痰

丹溪云:帶下是濕熱為病白屬氣赤屬血以治濕為主亦有胃中痰濕流下滲入膀胱當升提其氣 帶自止矣。

形証

帶下之病其患有五若傷於足厥陰肝經其色則青如泥若傷於手少陰心經其色赤如紅 若傷 於手太陰肺經其色白形如涕若傷於足太陰脾經其色則黃若爛瓜若傷足少陰腎之經則其色黑如 海帶雖形分五色多是怒氣傷肝夫肝屬木脾屬土肝邪乘脾木氣克土則脾受傷而有濕熱生焉熱則流通所至滑濁之物滲入膀胱從小便而出也。

脈法

赤白帶脈虛小滑者生緊實大數者死

治法

一治帶下宜寒者溫之熱者清之濕者燥之虛者補之滑者澀之
濕熱下陷,宜用 椿根柏皮湯
肥人濕痰帶下,宜用 蒼朮半夏湯
肝氣怒鬱白帶下,宜用 化鬱調氣湯
婦人白濁白淫與男子白淋同治
氣虛帶下,宜用 參朮湯
血虛帶下,宜用 四物湯加 茯苓 澤瀉 白芷 牡蠣
氣血不調赤白帶下,宜用 調氣固真湯
虛寒帶下,宜用 溫經湯
氣血久虛赤白帶下,宜用 補宮丸 鹿茸丸 固真丸 當歸煎
帶下久滑不止,宜用 固腸丸

治方

治濕熱下陷

椿根皮 黃柏 蒼朮 滑石 白朮 茯苓 黃芩 甘草
水二鐘,薑三片,燈心十根煎服


治肥人濕熱帶下

蒼朮 半夏 南星 茯苓 陳皮 川芎 海石 椿皮 青黛 甘草 薑水煎服


治肝氣怒鬱赤白帶下

香附 青皮 蒼朮 陳皮 烏藥 川芎 甘草 半夏 木香 赤茯苓 薑水煎服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豬苓 澤瀉 陳皮 神曲 萆薢黃芩 升麻 黃耆 白水煎服


治氣虛不調赤白帶下

當歸 茯苓 澤瀉 芍藥 甘草 乾薑 白朮 香附 陳皮 川芎 黃柏 萆薢白
水煎服


治虛寒帶下

當歸 艾葉 官桂 乾薑 熟地 益智仁 烏藥 香附 薑水煎服


治氣血久虛赤白帶下

當歸(一兩) 芍藥(一兩) 牡蠣(一兩) 熟地(一兩) 阿膠(一兩) 續斷 地榆(各五錢)


治帶下久滑不止

椿根皮(一兩) 白龍骨 枯白礬 赤石脂 牡蠣粉 海螵蛸(各五錢)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湯送下


治氣血久虛赤白帶下

鹿茸霜 白茯苓 香白芷 白朮 烏賊魚骨 白薇 芍藥 牡蠣 山藥(各等分)
上為末,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湯送下


治氣血虛帶下

黃耆 雞內金 牡蠣(灰) 遠志 附子 鹿茸 龍骨 五味子 桑螵蛸 肉蓯蓉(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治赤白帶下

白芷(一兩) 海螵蛸( 二兩) 胎髮(燒一個) 為末空心用溫酒調下


艾葉 龍骨 川芎 牡蠣 白芍 茯苓 牡丹皮 熟地 赤石脂 當歸
末丸桐子大每服六十丸,空心醋湯送下


治氣血虛赤白帶下

黃柏 芍藥(各五錢) 柴胡 白石脂(各一錢) 龍骨 當歸(各二錢) 乾薑(燒四錢)
為末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白湯送下


治婦人帶下

香附(四兩用艾醋煮焙) 當歸 川芎 芍藥 熟地黃(酒浸) 陳皮 白朮 黃柏(炒)赤茯苓(各一兩)
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醋湯送下


半夏(薑製) 茯苓 紫蘇 濃朴 炙甘草 遠志 石菖蒲 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