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宜 | 明 丁毅 |
河間雲鼻病專主乎熱 風寒 鬱熱 肺氣通於天開竅於鼻司清氣出納者也若陰陽調暢氣血和平則香臭之氣自辨或內因七情外 因四氣使清濁不分則香臭不辨而鼻中諸症生焉若因外風寒之氣傷於肺經使氣壅塞不得宣通而為鼻淵鼻窒之症矣。或因熱鬱久而不散熱乘於血隨氣上升出於鼻中謂之鼻衄壅熱鬱久變成鼻 鼻疳息肉等症此皆由積熱之所致也臨病當究其所因衄則清涼之冷則溫散之壅則通利之風則祛 散之息肉則消化之疳則解毒以清之河間雖云乎熱不可概用寒涼之劑使氣不得宣通而為痼疾矣。
鼻淵者因風熱之氣移於腦中故流清濁之涕不已,宜用 防風湯 蒼耳散 細辛散
鼻 者因風冷之氣損傷津液壅塞凝滯故令氣不得宣通香臭不辨而成 ,宜用 通關散 辛夷散 芎 散
息肉者因凝寒積熱四氣七情久鬱不散則血脈停結使氣不得通暢淹延歲月轉加壅塞變生息肉之症,宜用 辛夷膏 輕黃散 黃白散
鼻疳者蓋因肺有邪熱伏留不散上乘於鼻則生瘡瘍久不消解污濁成膿遂為疳慝腐潰脫骨之病,宜用 烏犀丸 烏香散 蚶殼散
鼻窒者由鬱熱之氣久不通散壅塞上竅使氣不得宣通而香臭不聞呼吸不清則為鼻窒之症,宜用菖蒲散 離澤通氣湯 辛夷湯 增損通氣散
鼻 者因肺經有積熱或平素飲酒使熱氣熏蒸上沖於鼻面其症色赤或生紫赤之刺滿面皆有久不消散則變為黑,宜用 白龍丸 凌霄花散 荊芥散
鼻衄者見衄門求治
治鼻塞不通或流清濁涕
防風 梔子 升麻 石膏 麻黃 官桂 木通
白水煎食後服
治流清濁涕不已
辛夷花 蒼耳 白芷 薄荷
上為末,每服二錢蔥湯或茶清調下
治肺傷風冷鼻流清涕
細辛 白附子 白朮 芎 官桂 枳殼 訶黎勒 蔓荊子
水二鐘,薑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治腦風鼻息不聞香臭而為鼻
僵蠶 白附子 益智仁 蒺藜 苦參
上為末,每服三錢溫酒送下
治肺氣不清鼻中壅塞
辛夷花 川芎 木通 細辛 防風 羌活 本 升麻 白芷 甘草
白水煎服 或為末每服二錢茶清調下
治鼻塞為
芎 檳榔 麻黃 官桂 川椒 防己 木通 細辛 白芷 木香 菖蒲 甘草
水二鐘,薑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治鼻中息肉壅塞不通或瘡瘍
辛夷膏 細辛 木通 木香 白芷 杏仁
上為末,用羊髓豬脂二兩和藥於銀石器內火熬成膏赤黃白色冷定加麝香少許龍腦一錢綿包塞鼻中
治息肉
雄黃(五錢) 麝香(少許) 輕粉 杏仁(炒去皮尖各一錢)
上先研細杏仁後入各藥研勻器內盛每患者以箸頭點許入鼻中
又方 治息肉流濁涕壅塞鼻中時聞臭氣
辛夷花 細辛 白芷 杏仁 木香 片麝
為末用綿包塞鼻中
治鼻 息肉
雄黃 細辛 白礬 瓜蒂(各等分)
上為末,吹入鼻中或用犬膽汁丸絲綿包塞鼻內亦妙
治鼻中生瘡
烏犀 羚羊角 牛黃 柴胡(各一兩) 丹砂(一錢) 貝母 胡黃連(各五錢) 知母(三錢)人參(五錢) 黃芩(二錢) 甘草(一錢) 天門冬(三錢) 麥門冬(三錢)
上為末,煉蜜和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滾白湯送下
治鼻疳侵蝕鼻柱
草烏(燒灰) 麝香(研各等分)
上研極細以少許搽瘡上
治鼻疳蝕潰
蚶殼(火 ) 象牙屑 孩兒茶(各一錢) 黃柏(銼五分) 輕粉(三分) 冰片(一分)
上各研細末和勻搽瘡上
又方 治鼻疳
孩兒茶 龍骨( 各一錢) 朱砂(一錢) 珍珠( 三分) 冰片(一分)
上各研細和勻搽瘡上 名珍珠散
又方 治鼻疳
雄黃 寒水石 白礬 孩兒茶(各五分) 冰片(五厘) 黃丹 青黛(各三分)
上為細末,搽瘡上
治鼻窒塞不通不得喘息
石菖蒲 皂角(各等分)
上為末,每一錢綿包塞鼻中仰臥少時即通
治鼻窒不聞香臭
黃耆 羌活 獨活 防風 升麻 干葛 蒼朮 甘草 白芷 麻黃 川椒
水二鐘,薑三片,黑棗一枚蔥白二寸煎八分,食遠服。
治鼻塞不利鼻塞聲重或壅窒不通頭眩昏暈
辛夷 川芎 白芷 菊花 前胡 石膏 生地黃 薄荷 陳皮 赤茯苓 甘草
水二鐘,煎八分,不拘時服。
治鼻窒
牛蒡子 桔梗 紫菀 荊芥 甘草 桑白皮
白水煎服
治酒 鼻並滿面生紫赤刺
川芎 本 細辛 白芷 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每四兩入 過寒水石一斤水和丸逐日用此丸洗面
治肺
荊芥(四兩) 防風 杏仁 蒺藜 僵蠶 甘草(各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清調下
治酒 鼻
凌霄花 山梔子(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用茶清調下
方 治赤鼻面上生風瘡
大風子(五十個) 草烏(一斤) 輕粉 麝香
先將大風子草烏入油熬令勻取出少時後下粉麝末攪勻每用少許擦患處旬日得瘥
○一方無輕粉以生薑擦患處敷藥
又方 治酒 鼻及婦人鼻面上生紫黑刺
硫黃(五錢) 杏仁(二錢五分) 輕粉(一錢)
上為末,用餅藥調臥則敷上早則洗去數次絕根
又方 治鼻口疳蝕赤腫
用青黛為末水調敷令遍日十度夜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