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博議

清 羅美


卷之三 述病部上

寒熱順逆第三

病之體以陰陽,病之勢以寒熱,而寒熱必有由,然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原夫陽受氣於上焦以溫分肉皮膚,寒威卒襲之,使上焦不通,斯內陽無所出而寒獨留於外,此陽虛外寒也。勞倦形衰則傷肝氣。

木郁而乘脾,致穀氣不盛,穀氣不盛,而上焦不行,下脘不通,則胃氣熱而留於胸中,是脾不行而內熱也。此陰虛生內熱也。又情欲不節,五臟失守而傷精,精傷則水虧,此亦陰虛之內熱也。陽盛外熱者,寒邪既壅上焦,則肌表固閉,衛氣鬱聚而為外熱,以其能盛格寒而為外熱也。陰盛內寒者,厥氣上逆,寒留中焦,陽氣乃去,其脈盛大以澀,寒邪壅中。故脈盛大滯,而不行故澀,皆陰盛所致,故陰盛生內寒也。

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寒陰能傷血,故傷形,熱陽能傷氣,故傷氣,氣無形,故傷之而病痛,血有形。故傷之而病腫。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寒氣生濁陰,熱氣生清陽,此其正也。乃清陽在下,則生飧泄者,邪熱不殺谷,完穀而出,是為飧泄,濁氣在上,則生 脹者,濁邪實於膻中,膻中不能化氣,是謂腹脹,所謂陰陽反作者也。

陰勝則寒,陽勝則熱,重寒則熱,重熱則寒,陰陽以不相勝為和平,陰勝是水襲而火滅,陽勝是火灼而水乾,寒極則熱,熱極則寒,陰極則陽生,冬至是也。陽極則陰生,夏至是也。此可知其旨矣。

寒熱相傾,有所以感之不同,有所以受之不同,則亦其所感所受之多少而分焉,有熱而煩滿者,以其人陰氣少,陽氣勝,故陽邪實於陰分也。有寒從中生者,以其人正氣素不行而多痺,是以陽氣少,陰氣多,營衛不能充達,故寒從中生,所謂寒痺也。有四肢逢風寒而如炙如火者,其人陰氣虛,陽氣盛,四肢之陽與外相得,而少水不能滅盛火,故陽獨勝而止耳,是其如炙如火當肉爍也。更有奇者,前寒中為痺病矣。乃更有身寒,而湯火不能熱,濃衣不能溫,然不凍者,以其人之素恃以水為事,使太陽氣衰,腎脂枯涸不長骨髓,不充氣,外內皆涸,故令寒,甚至骨,然腎家一水既竭。

肝心兩火獨存,是陰氣已虛於內外,而浮陽獨持於中,故雖寒而不凍 ,是名骨痺,骨痺,當攣節也。生於病熱而有所痛者,則以陽明入陰也。病熱者,陽脈人迎一盛少陽,二盛太陽,至三盛極於陽明矣。陽明盛極,必入於陰。夫陽入於陰,則陰與陽俱盛,是以病在頭與腹,乃腹脹而頭痛也。

有氣厥而臟腑寒熱皆能相移者,人氣和則陰陽和,陰陽和則氣血不至淖與剛,至淖與剛,則陰陽不相入而相勝矣。

所謂回則不轉而氣皆厥也。故淖與淖,剛與剛遇必致相移,相移者相傾也。止一氣厥而諸病生焉,故篇名氣厥,其移者如下文所云也。

腎移寒於脾,壅腫少氣者,所謂淖與淖也。腎中內蘊真火,不惟能溫寒水,而亦能為土母以使之化物,所謂命門真火也。今止存寒水之氣,反傳所勝,侵汨脾土,是脾土亦久失溫燥之氣矣。故壅腫少氣。蓋寒盛則陽微無以化氣也。

脾移寒於肝,壅腫筋攣,肝之木,溫達而疏脾也。然木食米於土,亦賴中州之養,今中土寒勝,是土既失其震發。而木乃無氣以升,勢必移寒於肝,土寒故壅腫,木廢則筋寒,故為拘攣。

肝移寒於心,狂,隔中,心藏神,而其火受生於肝,是肝之藏榮,正心之為榮也。今乃受其寒逆,則榮與神俱失。是以亂而為狂,且心主血脈為陰,抑而不行,則將壅於膻中,是為屯膏,故又隔中也。

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肺主氣,而通調水道,其能調之有製者,賴溫氣以行不也。故內經曰:肺之合皮也。其主心也。豈非賴心時與以溫氣,而為之主以潤燥金者耶,今心火不足,不惟不能溫養肺金,而移之以寒,寒與金化則金冷矣。金冷則氣沉而不得升,下有溝瀆而上無雨露,故飲一溲二也。肺氣以下而枯索,是肺消。死不治。夫心肺主膻中為君相之尊,神明之輔,今兩寒失志,此豈特本原日竭,門戶失守而已哉,肺移寒於腎,謂之湧水,湧水者,水氣客於大腸,如囊盛漿也。夫形寒飲冷,肺氣不足則肺寒,母病傳子,則寒可移於腎,腎為寒水,以寒濟寒,故水氣不升而為湧,湧不於腎而客於大腸者大腸為肺之下流,歸於腑也。如囊者裹而不能散也。

寒可移,熱亦可移,所謂以剛乘剛,陽氣散破也。故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脾移熱於肝,為反傳所勝,此土燥木枯,熱之甚也。肝不足,病主驚駭,今土燥移木,傷其藏血,故主驚又主衄也。

肝移熱於心則死,肝藏血而以熱,是肝枯不能貢榮於心也。今乃以風熱相移,則心榮亦枯,而木火相燔,是腎水之所不能救,而唯君火自焚而已,故死也。

心移熱於肺,傳為鬲消,肺本燥金,心複以熱移之,是火燥相即也。因而鬲上焦煩,飲水多而善消也。上文肺消因於寒,此言鬲消因於熱,可見消有陰陽,不可不辨。

肺移熱於腎,傳為柔痙,腎主骨,為作強之官,肺以熱移之,則必精鑠而骨 ,是精無裨也。故為柔 。

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 ,死不可治,腎移熱於脾者,陰火上炎也。邪熱在下,真陰虧損,而上挾勢熱以扶脾。是陰虛反克,水土俱敗,故為腸 ,若是者,其始傳已虛,而又淫熱傷脾,何不敗之有。

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胞,子宮也。男為精海,女為血室,命門火盛,則胞宮移熱於膀胱,故小便不利為癃。甚則溺血。蓋相火妄動,逆而不通,多患此也。

膀胱移熱於小腸,鬲腸不便,上為口糜,膀胱之熱不解,則移於小腸,小腸之經,循咽下鬲,故受熱為鬲腸不便。如是則否塞不通,壅遏於經,上侵咽頰,為口糜也。

小腸移熱於大腸,為 瘕,為沉,小腸之熱下行,則移於大腸,將下焦之滯熱不散,必留鬱於曲折之處,是為 瘕。

沉者,沉而在下也。

大腸移熱於胃,喜食而瘦。又謂之食 ,大腸移熱於胃,燥熱上行也。故善消穀,陽明主肌肉,今陽明燥熱故瘦。是謂食 。

胃移熱於膽,亦曰食 ,膽以少陽和氣游行三焦,為胃腐熟水穀,乃陽明本經熱甚,反移熱於膽,此為木火合邪。豈能生脾,故亦當食多而瘦,為食 也。

膽移熱於腦,則辛額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辛額者,下時額 ,乃下也傳為衄蔑瞑目,膽以其經上抵頭角。

腦者,玄珠之府,腎之精也。少陽連腎,故其熱隨沖督,並其經以入腦,腦不勝,則辛額辣氣先在額戶,乃有濁涕注下。或濁黃水者,皆鼻淵也。熱而不止,則傳為蔑衄瞑目矣。凡此以上寒熱數條,皆得之氣厥也。

凡陰陽之勝有見証,陽勝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冤腹滿死,陰勝身寒,汗出常清。淅然厥,厥至腹滿死,陽邪作實,內外皆邪,是為陰絕,故死,陰寒用事而至腹滿。又為陰邪作實,內外皆陰,是為陽絕,故死。蓋諸証而至腹滿,則陽明亦絕,無複能支矣。故皆死也。

諸病皆有順逆,察病必先於此,不可不知也。岐伯曰:腹脹身熱脈大,是一逆也。身熱脈大,邪盛於外也。而加以腹脹,是表裡之邪充塞也矣。即上章所謂腹滿死也。

腹鳴而滿,四肢滿泄,其脈大,是二逆也。腹鳴且滿,四肢清兼泄,陰証備矣。脈不宜大而大者,格陽也。為二逆。

衄而不止,脈大,是三逆也。鼻衄在陰脈大為陽,陽實陰虛,是為三逆。

咳且溲血脫形,其脈小勁是四逆也。咳溲血脫形,正氣已衰,脈勁急,邪氣仍在,邪正不相當,是謂四逆。

咳脫形身熱,脈小以疾,是五逆也。脫形身熱,真陰已虧而火猶不清,其脈細小疾數,邪盛正衰之候也。為五逆。

其腹大脹,四末清脫泄甚,一逆也。腹大脹者,最忌中虛,見四肢清脫又泄甚,是脾元已敗,陽氣去也。此一逆。

腹脹便血,其脈大時絕,二逆也。脹與便血,陰病也。脈大時絕,孤陽將脫也。此二逆。

咳溲血形肉脫,脈搏,三逆也。咳而溲血,氣血俱病,形肉脫敗在脾,搏為真藏見,敗在胃,此三逆。

嘔血胸滿引背,脈大而疾,四逆也。嘔血胸滿引背,藏氣連於背也。脈見細小,尚留陰在,今大而疾,真元已虧矣。

咳嘔腹脹且飧泄,其脈絕,是五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時而死矣。上為嘔逆,中為腹脹,下為飧泄,三焦俱病,而脈至於絕者,有邪無正也。工不察此,是為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