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傷寒補亡論 卷六

宋 郭雍


陽明經証治八十七條

仲景曰: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龐氏曰:此証惡寒。可發汗。若惡寒罷。反自汗惡熱者,為胃家實。屬正陽陽明,宜調胃承氣湯。
仲景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龐氏曰:本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名曰太陽陽明也。本傳到少陽。因發汗。利小便。胃中燥。大便難者,名曰少陽陽明也。病患本風盛氣實。津液消爍,或始惡寒。汗出後。惡寒既罷。而反發熱,或始得病。便發熱狂言者,名曰正陽陽明也。凡陽明証。俱宜下。唯中寒惡寒為病在經。與太陽合病屬表。可發其汗。

又曰: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千金作胃中寒者非。

又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又問曰:陽明病。外証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又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

又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複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

又曰: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

又曰: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 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又曰:傷寒三日。陽明脈大。

又曰: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

又曰:傷寒轉系陽明者,其人 然微汗出也。

又曰: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常氏云。可桂枝麻黃各半湯、小柴胡湯。

又曰: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又曰: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 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常氏云。可理中湯、豬苓湯。

又曰: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奄然發狂。 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穀氣。與汗共並。脈緊則愈。常氏云。疑闕麻黃湯一法。又一本云。脈去則愈。雍曰:千金翼作堅者則愈。無脈字。証既有誤。未可便用麻黃湯也。若脈浮而緊無汗者,則可用。三書之誤,是誤以緊為堅。者為去,或漏脈字,或漏者字。當雲脈緊者則愈。

又曰: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

又曰: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故攻其熱必噦。常云。可溫中湯。金匱方小半夏湯亦可。

又曰: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谷癉。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常氏云。茯苓湯、五苓散。雍曰:已發黃者,茵陳蒿湯。

又曰: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常氏云。可桂枝加黃耆湯。雍曰:以無汗。故如蟲行皮中狀。須小汗乃解,宜桂枝麻黃各半湯。此湯解身癢。能小汗故也。

又曰: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常氏云。類要用小建中湯誤也。可小柴胡湯。雍曰:手足厥者,宜小建中湯。

又曰: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常氏云。可服茯苓甘草白朮生薑湯。(未見方)咽痛者,宜桔梗湯。

又曰: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發黃。常氏云。可茵陳蒿湯調五苓散。

又曰: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發黃。常氏云。可與茵陳蒿湯調五苓散。

又曰: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常氏云。可與柴胡桂枝湯。

又曰: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常氏云。可黃芩芍藥地黃湯。(當作黃芩芍藥甘草湯此句後增非郭氏語)

又曰: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瘥。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大便必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硬。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又曰: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証。不可攻之。常云。可小柴胡湯。

又曰: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常氏云。未攻者,可與生薑瀉心湯。利不止者,四逆湯。

又曰:陽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必發熱色黃。小便不利也。常氏云。可五苓散。雍曰:既不可攻,則調胃承氣不可用。但煎茵陳蒿湯調五苓散服之。

又曰: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

又曰: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 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

又曰: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失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失氣者,此但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複硬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失氣者,慎不可攻也。

又曰: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

又曰: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

又曰: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後服。

又曰: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者,更莫複服。

又曰: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失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失氣者,勿更與之。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常氏云。可用黃耆人參建中湯。

又曰: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下之。

又曰: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然汗出則愈。雍曰:此是婦人証。

又曰: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之。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裡實故也。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又曰:傷寒四五曰。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裡。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裡實。久則譫語。常氏云。喘滿無大熱者,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裡實譫語者,調胃承氣湯。

又曰: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龐氏在少陽証)

又曰:二陽並病。太陽証罷。但發潮熱。手足 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又曰: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龐氏云。脈浮緊。當無汗。反有汗。咽燥腹滿惡熱。法當下之。而反脈浮緊。不可下。此恐變風濕,宜細詳之。)

又曰: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又曰: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又曰: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常氏云。可與白虎加人參湯。雍曰:宜柴胡桂枝湯和營衛。通津液也。

又曰: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

又曰: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常氏云。可溫中湯。(金匱方二物)

又曰: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則衄。常氏云。可黃芩湯。

又曰: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

又曰:陽陰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又曰: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 然而汗出解也。

又曰: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瘥。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

又曰:脈但浮。無餘証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雍曰:千金通續前証為一証。似當理。

又曰: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豬膽汁,皆可為導。

又曰: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

又曰: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

又曰: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

又曰:陽明証。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當湯下之。

又曰: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滿。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

又曰:病患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常氏云。可小承氣湯。

又曰:病患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又曰: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

又曰: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

又曰:食穀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常氏云。可桔皮湯。(類要云。橘皮一兩。甘草一兩。生薑四兩。人參三兩,為末。水煎服。)

又曰: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複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患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又曰:陽脈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也。汗出多者為太過。陽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太過為陽絕於裡。亡津液。大便因硬也。常氏云。可與小柴胡湯和其津液。如便益堅。可調胃承氣湯。

雍曰:通津液。用柴胡桂枝湯尤穩。如不得已。至用承氣湯。防下後變作狐惑,宜小小通之。

又曰:脈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陽則絕。常氏云。可柴胡湯。

又曰: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仁丸主之。

又曰: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又曰: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

又曰: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

又曰: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証。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又曰:傷寒六七日。(千金作七八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証。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又曰: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一云大柴胡湯)

又曰: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又曰: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又曰: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克賊。名為負也。

又曰: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雍曰:此本文與前証相連。恐是合病脈滑數者,更詳之。

又曰:病患無表裡証。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善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當湯。

又曰:若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而便膿血也。常氏云。可白頭翁湯。千金方通前証合為一証。

又曰: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裡。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常氏云。可五苓散。

又曰: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桔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

又曰:傷寒。身黃發熱。梔子柏皮湯主之。

又曰: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

少陽經証治十一條

仲景曰:脈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皆受病。未入於府者,可汗而已。

又曰: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又曰: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龐氏云。可小柴胡湯。常氏云。吐下驚而悸者,可桂枝去芍藥加龍骨牡蠣湯。雍曰:此証當服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用桂枝非也。

又曰: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則煩而悸。(一作躁)龐氏云。多少陽者宜調胃承氣湯。此屬少陽陽明証。少陽宜和表。鮮有汗証。仲景少陽和表,宜小柴胡湯。

又曰: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龐氏云。脈緊者,與小柴胡加牡蠣湯。

又曰:若已吐下發汗溫針。 語。柴胡湯証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龐氏曰:犯何逆。犯四溫病。壞病也。雍曰:千金方通前合為一証,則小柴胡首尾備見為當。溫針譫語,亦宜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又曰: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常氏云。可柴胡桂枝湯。龐氏云。不言弦者,隱於長大也。

又曰: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常氏云。可八石散、茯苓湯。龐氏云。四五日或七八日。
又云。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龐氏云。病到陰,必吐利也。

又曰: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龐氏云。謂小而平勻也。

又曰: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