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傷寒補亡論 卷五 | 宋 郭雍 |
仲景曰: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後身疼痛。清便自調。急當救表。救裡,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雍曰:此謂太陽証誤下之者,
又曰: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裡,宜四逆湯。雍曰:此太陽病而得少陰脈。故急當救裡。
又曰:太陽病。先下之而不愈。因複發汗。以此表裡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裡未和。然後複下之。常氏云。和表。用小柴胡湯。複下。用調胃承氣湯。雍曰:汗出表和,則不必複下。
又曰: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一作微)必先振 。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千金云,宜桂枝湯。但陰脈微(一有而尺脈實四字)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一云宜大柴胡湯)。
又曰: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營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雍曰:邪風。在衛之風也。
又曰: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又曰: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一云臟腑相連其病必脅膈中痛)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常器之云,亦與小柴胡湯。待其便堅。方可用調胃承氣湯。
又曰: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而飲水嘔者,柴胡不中與也。食穀者噦。常氏云。可五苓散、小半夏橘皮湯。雍曰:出千金十八卷痰飲門。若証象陽旦小便難者,屬桂枝加附子湯。(見前卷)
又曰: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又曰: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小柴胡湯主之。
又曰:傷寒中風。有柴胡証。但見一証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湯病証而下之。若柴胡証不罷者,複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雍曰:柴胡湯証。誤以他藥下之者也。
又曰: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又曰: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証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雍曰:嘔止小安者,勿服大柴胡也。
又曰: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証。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千金曰。柴胡加大黃芒硝桑螵蛸湯也。
又曰: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者,以內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而反下利。其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又曰: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雍曰:外不解者,未可攻。先解其外。千金用桂枝湯。
又曰: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又曰: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
又曰:太陽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火氣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餘日。振 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後不可火証中曰振而反汗出為欲解)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硬。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下流故也。常云。可與白虎加人參湯、五苓散、調胃承氣湯。雍曰:常氏之意。謂火氣入胃。胃中枯燥。故用白虎加人參湯解之。然須無表証。渴飲水者可服。有表証者不可服。以白虎解裡熱故也。小便不利者,固當用五苓散。然渴飲水者宜服。其大便硬者,用調胃承氣湯,亦小便不利則可服。小便利者反不可服。振 反汗出者,若自下利,皆不宜服。若無上諸証而大便硬,或不通。譫語仍在者,然後可服。此一論証多,宜審之。若欲解諸証未生時勢。須先去火邪,宜救逆湯。
又曰: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則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常氏云。可桂枝去芍藥加龍骨牡蠣救逆湯、五苓散、大承氣湯。雍曰:救逆則可。陰陽俱虛。身體枯燥。大承氣不敢用。小便不利。與五苓散。發黃者,茵陳蒿湯。
又曰: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
又曰: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常氏云。可依前救逆湯。
又曰: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圊血。名為火邪。常氏云。可依前救逆湯、黃芩芍藥湯。
又曰:脈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唾血。常氏云。可依前救逆湯。
又曰: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複也。常氏云。可依前救逆湯。欲其有汗,宜柴胡桂枝湯。
又曰: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痺。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雍曰:宜少與救逆湯。(活人書第十方)
又曰: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沖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
又曰: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又曰: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常氏曰:可依前救逆湯。
又曰: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常氏曰:可與小半夏湯、小溫中湯,亦可與半夏乾薑湯。(出金匱方)雍曰:活人書大半夏湯、小半夏加茯苓湯、半夏生薑湯,皆可選用。
又曰: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煩也。常氏曰:可與竹葉石膏湯。
又曰:病患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吐也。常氏云。可與小半夏湯、小溫中湯。
又曰: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証。以嘔。故知極吐下也。雍曰:與調胃承氣湯者,謂前証也。後証但欲嘔以下。非柴胡証,宜桔皮湯、大半夏加桔皮湯。
又曰:太陽病六七日。表証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抵當湯主之。
又曰: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証諦也。抵當湯主之。常氏云。小便不利無血者,與五苓散。
又曰: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當丸。
又曰: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裡急也。常氏曰:可茯苓桂枝甘草生薑湯、豬苓湯。雍曰:小便利。用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小便少。應用豬苓湯。
仲景問曰:病有結胸。有臟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
又曰:何謂臟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口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臟結。舌上白苔滑者,難治。常氏曰:可刺關元穴。
又曰:臟結無陽証。不往來寒熱。(一云寒而不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常氏云。可刺關元穴。雍曰:宜灸。
又曰: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一作汗之千金方同)因作痞。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又曰:結胸者,項亦強。如柔 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
又曰:結胸証。其脈浮大者,不可不。下之則死。常氏云。可與增損理中丸並蜜丸服。如未效。用黃連七寸。巴豆七粒。二味搗如泥。封臍上。灼艾灸熱。漸效。
又曰:結胸証悉具。煩躁者亦死。
又曰: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一云頭痛則眩千金方同)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常氏云。發黃者,與茵陳蒿湯。煎茵陳濃汁調五苓散亦可。
又曰: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
又曰: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複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又曰:太陽病。重發汗而複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哺所小有潮熱。(一云日哺所發心胸大煩)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又曰: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又曰: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其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常云。可增損理中丸。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常云。可大小陷胸湯主之。利未止者,四日複下之。此作協熱利也。常云。白頭翁湯。
又曰: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一作縱)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胸。常云。可增損理中丸。脈緊者,必咽痛。常云。可桔梗甘草湯。脈弦者,必兩脅拘急。常云。小柴胡湯。脈細數者,頭痛未止。常云。可蔥鬚湯。脈沉緊者,必欲嘔。常云。可七物黃連湯。脈沉滑者,協熱利。常云。可白頭翁湯。脈浮滑者,必下血。常云。可與類要柏皮湯。
又曰: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 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証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
又曰: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六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
又曰: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常氏云。隨其實而瀉。謂針家當行瀉法也,亦可用小柴胡湯。
又曰: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又曰: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雍曰:上焦中焦。營衛所出也。如不自愈者,服小柴胡湯。
又曰: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証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又曰: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
又曰: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複有裡也。脈沉亦在裡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複有外証。悉入在裡。此為半在裡。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雍曰:實者,大柴胡。虛者,蜜煎導之。
又曰: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証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証仍在者,複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又曰: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常氏曰:可半夏生薑二瀉心湯。
又曰:脈浮而緊。而複下之。緊反入裡,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常氏曰:可小陷胸湯、生薑瀉心湯。雍曰:宜半夏瀉心湯、枳實理中丸。
又曰: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裡未和也。十棗湯主之。雍曰:十棗湯太峻。後人未易用。當以檳榔湯代之。
又曰: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複下之。心下痞。表裡俱虛。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複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膚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常氏曰:可生薑瀉心湯、小柴胡湯、桂枝去芍藥加龍骨牡蠣救逆湯。雍曰:此難治之証。一言不可盡。臨時更詳輕重。痞甚則先瀉心。發熱惡寒甚,則先柴胡。火逆甚,則先救逆。從所重治之。
又曰: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又曰:心下痞。而複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又曰: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又曰: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
又曰: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複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又曰: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複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糧湯主之。複利不止者,當利者小便。常氏云。可五苓散。
又曰: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常氏云。可茯苓甘草白朮生薑湯。成痿者,振痿湯。雍曰:當作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
又曰: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
又曰: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又曰:太陽病。外証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
又曰:傷寒大下後。複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又曰: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又曰:病如桂枝証。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
又曰:病患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臟結。死。常氏云。可刺大赫。在腹部第二行。
又曰:傷寒病。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又曰: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又曰: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証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又曰:太陽少陽並病。心下硬。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又曰: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又曰: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又曰: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又曰: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裡有寒。白虎湯主之。雍曰:此一証傳寫之誤。校正者謂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此即仲景吐下後。欲飲水數升。白虎加人參湯之証。又非此也。仲景別條云。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表不解者,尚不可服。況裡有寒者乎。詳此証。當作傷寒脈浮滑。此表裡有熱。白虎湯主之,是亦仲景之言。故仲景厥陰論中。脈滑而厥,亦為裡有熱,亦用白虎也。
又曰: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又曰:脈。按之來緩。時一止。複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遠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複動。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雍曰:宜炙甘草湯。難治者,謂代陰脈也。金匱要略云。脈結心悸。炙甘草湯是也。仲景曰。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雍曰:桂枝附子湯。非桂枝加附子湯也。朱氏名曰桂附湯者是也。所主不同。而世多誤用。故朱氏少辨其名。今桂枝加附子湯。系桂枝第六方。桂枝附子湯。系桂枝第十七方。去桂加白朮者,謂自桂枝附子湯中去桂枝加白朮。非謂桂枝加附子湯中加減也,宜詳之。
又曰:病欲吐者不可下。常氏云。可小半夏加橘皮湯。
又曰:太陽病。有外証未解。不可下。下之為逆。常氏云。可桂枝麻黃各半湯。雍曰:依可汗証中。用桂枝二麻黃一湯。
又曰: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官本及脈經汗之皆作下之)因作痞。脈浮而緊。而複下之。緊反入裡,則作痞。常氏云。可小陷胸湯、瀉心湯。雍曰:宜用半夏瀉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