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拾遺 | 清 趙學敏 |
(十五種 附十九種)
延綏鎮志︰苗莖如麻,葉類艾而稍圓,有刺,高尺許,生子成房,粒細如黍,杵去皮,用羊羹作食,服之不飢,邊外名黍喇棘。 瀚海記︰沙蓬米,凡沙地皆有之,鄂爾多斯所產尤多,枝葉叢生如蓬,米似胡麻而小,性暖,益脾胃,易於消化,好吐者多食有益,作為粥,滑膩可食;或屑之,可充餅餌茶食之需。 人海記︰張家口內保安、沙城一帶地產沙蓬,實如蒺藜,中有米如稗子,食之益人。 藥性考云︰蓬蒿之實,名曰沙米,清熱消風,飢荒食旨。
味甘性溫,通利大腸,消宿食,治噎隔反胃,服之不飢。
珠兒粉 竹米嶺南雜記︰出西洋西國,煮不化,而色紫柔滑者真,偽者以葛粉為之。 通雅︰今南楚兩粵專採葛根作粉食,其粉可作丸,曰葛粉丸,廣人以假西國米,能醒酒。 朱排山柑國小識︰西國米來自閩廣洋艘,大如綠豆,以色紫煮不化者真,健脾運胃功最捷;久病虛乏者,煮粥食最宜。
益胃和脾,病起宜食。
洋舶帶來,粵澳門杭寧波乍浦通舶市者皆有。形絕細,如蘇子,勻圓而白,云系外洋人採葛根及薇箕根或茹粉所造,煮之須滾水沖泡,粒粒分明如魚子樣,極柔滑,以糖霜和食,或淡食。
氣清香,味甘滑,明目,運脾開胃,解酒生津,久服尤能強腎。
東西洋考︰大泥,即古 泥,今隸暹邏,土產有西國米,亦名沙孤米。其樹名沙孤,身如蕉空心,取其裡皮削之,以水搗過,舂以為粉,細者為王米,最精,粗者民家食之,以此代谷。今賈舶慮為波濤所濕,只攜其粉歸,自和為丸。庚申十月,予在陳夔友家,見有胡西菽,盛以玻璃小筆管瓶內,菽白而細,與珠兒粉無別,云得自王撫軍署,可入藥,大能消痰。其甥女一夕患肺風痰喘,危極,兒醫多言不救;用此一錢調薑汁灌下,其效如神。
物理小識︰竹結實,斑文兩兩相比,謂之竹米。
下積如神。
朱公米嶺南記︰武昌漢陽門內,舊為陳友諒倉基。甲子年,有掘得黑米者,色如漆,堅如石,炒之即松; 秋燈叢話︰康熙甲子,武昌郡之福坊,掘得黑米數十斛,堅如石,炒研為末,治膈症如神,傳為偽陳友諒積粟所。又天門學宮前明改建北郭倉基地,亦掘得黑米,治疾頗驗。
乾隆丙申,黃州重修郡學,疏浚泮池,池底積粟甚夥,色如漆而堅,治病效如前,人爭取之。太守王公廷棟恐系前人鎮壓物,禁而掩之。敏按︰酉陽雜俎︰乾 國尸毗王倉庫,昔為火所燒,其中粳米 者,於今尚存,服一粒,永不患瘧。
炒研,治膈症如神。不藥良方,陳年倉米治卒心痛,燒灰和蜜服之,即止。
南中紀聞︰靖州南二十里飛山砦,相傳為元末朱都督屯兵之所,牆礫時有米粒,色微黑而不腐,云是朱公所遺兵糧,游客謁神祠,取輒得之,至今尚存。
療脾疾。
宦游筆記︰出塞外,土人名烏爾格納,莖長尺餘,細如草,節如竹,葉亦如竹,每二節一葉,秀穗類蓼花,結粒似 而色紅,採之晒乾,去其皮,煮粥,粥如 香,蒙古用以充飢,兼碎面合茶,商民均雜粟食之,色紅艷可愛,而味與 無辨,故名之曰山 ,實生於水濱或山溝爾。
味甘香,行氣利水,清大、小腸火,亦補脾胃。
根 蒙古人名墨科爾,外皮微細,內實粉白,味甘美,蒙古生啖,商民合肉熬食。秋冬之際,蒙古搜掘鼠穴,得食物盈筐,內多此物,長二、三寸,俱野鼠嚙截運藏者。
味甘、生津,滋潤血脈,調營衛,利水。
藥性考︰青稞黃稞,仁露於外,川陝滇黔多種之。味鹹,可釀糟吊酒,形同大麥,皮薄面脆下氣寬中,壯筋益力。性平涼,除濕,發汗,止泄。多食脫髮、損顏色。
此乃滾粥鍋內煎起沫釅,滑如膏油者是也。其力能實毛竅,最肥人,用大鍋能煮五升米
以上者,其油良。越醫全丹若云︰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陰之功,勝於熟地也。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若近人以熟粥絞汁為米油,未免力薄矣。
味甘性平,滋陰長力,肥五臟百竅,利小便通淋。
精清不孕 紫林單方︰用煮米粥滾鍋中面上米沫浮面者,取起,加煉過食鹽少許,空心服下
陳久年糕一名黃金粉,乃人家煮飯鍋底焦也。取僧寺中米多焦濃者入藥良。
味苦甘,性平,補氣運脾,消食止泄瀉,八珍粉用之。
鍋焦丸 小兒常用,健脾消食。家寶方︰用鍋焦炒黃三斤,神曲炒四兩,砂仁炒二兩,山楂四兩,蒸蓮肉去心四兩,雞肫皮一兩炒,共為細末,加白糖、米粉和勻,焙作餅用。
老幼脾瀉久不愈梁侯瀛集驗方︰鍋焦為末四兩,蓮肉去心淨末四兩,白糖四兩,共和勻,每服三、五匙,日三次,食遠下。
白瀉不止。種福堂方︰乾飯鍋粑二兩,松花二兩炒,臘肉骨頭五錢烘脆,共為末,砂糖調,脾胃不健 祝氏效方︰鍋焦二斤,蓮肉一斤,白糖半斤,蜜一斤,丸如桐子大,每服數十丸,空心白湯下。
玉露霜 治老人脾泄最效。白朮炒二兩,陳皮一兩五錢,蓮肉去心四兩,薏苡仁四兩炒,糯米一升炒,綠豆一升炒熟,陳米鍋粑一斤炒,糖霜量加,共為末,每用二、三錢,滾水調勻服之(行篋檢秘)。
預稀痘疹。不藥良方︰銀花(金者不用)陰乾,鍋粑每一升入銀花一兩,共研末,用洋糖或做每日令小兒食之。
燒灰治痢。
出東洋,氣味香冽,頗釅濃,每服不過半盞,大能助元氣,驟長精神。估舶帶來,凡督撫大員,輒多備貯,為不時之需;或遇要事疲憊,一滴入口,精神百倍,較鴉片尤速。物理小識︰吉利重酎,以紅花、 胡桃入曲釀者,醫溲數,效。
味甘辛竄達,能捷通百脈,益元生氣,每日少飲一、二滴,理怯如神。
酒蕈俗名酒窩,又名浮蛆,乃未放出酒之米酵也。味釅濃,多飲致腹瀉。性善生透,凡火上行者味甘辛,性溫,佐藥發痘漿、行血、益髓脈、生津液。
赤眼淹纏 祝氏效方︰杜仲、濃朴、桑白皮、檳榔各一錢,取雄雞肝一個(忌見水,去紅筋),入白酒釀六兩,隔湯蒸熟,去渣,以湯肝食下,隔二日再服一次,全愈。
小兒鼻風,吹乳腫痛 劉起堂經驗方︰用酒釀和菊花葉敷上,立愈。無葉用根,甘菊葉尤佳,搗汁沖和服,更效。
吹乳方 周氏家寶︰用苧麻根嫩者炒,和白酒釀少許;共搗爛敷患處,一日夜即消。忌食發頭風 用蒼耳子、白芷、穀精草各五錢,川芎三錢,甜酒釀四兩,老酒二碗,煎一碗服(妙夢遺白濁。酸梅草二錢,孩兒菊二錢,搗取汁,加不見水酒釀,空心量服(救世青囊)。
難產 用酒釀、麻油、蜂蜜、童便、雞子白各半盞,煎溫服,即下。
痘出不起 不藥良方︰用狗蠅七枚(冬日取蠅,在狗耳內)搗爛,和酒釀服,即日發起,紅潤可觀。
痘瘡不起 良方集要︰荸薺搗汁,和白酒釀頓溫服之。但不可頓大熱,大熱則反不妙,慎之。
保元丹 千金不易方︰此丹張氏家傳,已五世矣,黃精一斤、甘枸杞四兩、酒釀五斤、好黃酒五斤,入罐煮一炷香,每飲一茶杯;藥渣搗為丸,加胡桃肉八兩、大黑棗八兩、青州柿餅一斤。
生酒壇中,不恆有,凡藏酒之家,千百壇酒,間有一壇,啟之中空無酒,下有蕈結於中。
其蕈初結之時,酒上薄凝如衣膜,久則漸濃一、二寸,便能滲酒,將酒中精華醇釅之氣,盡攝于膜內,膜乃漸濃,酒亦漸少,久久則酒乾,所存十不余一。啟視之,其膜如鮮海蜇,濡潤而軟,嗅之作酒香,微帶霉蒸氣。識者取之焙乾,乾者如瓜皮,面青黑,背作肉紅色,濕軟如棉,可入藥。蓋酒能生蕈,必壇系新出窯,未脫火氣;而置酒之地,又為濕熱所蒸,致中變而成此,故造釀家用壇貴舊而不貴新也。金御乘自慈溪歸,帶有酒蕈,出以相示,雲彼土亦罕得,間有之,然不多見也。
治一切酒傷、酒勞、酒疸,因酒成病諸症,服之立效。
緬豆 回回豆 青花豆 真寧豆池北偶譚︰產滇之南徼西南夷中,形如槐角子,視常豆稍巨,用筒瓦火焙,去其黑殼,碾末,白水下之,可永除小兒痘毒。服法︰以每月初二日、十六日為期,半歲每服半粒,一歲每服一粒,一歲半每服一粒半,遞至三歲服三粒,則終身不出矣;或曰,按二十四氣服之,以二十四粒為度;或云,水畢閉日服之。 珍異藥品云︰出雲南近西地方,痘將發未發時,用神黃豆連殼焙炒燥,用豆研細水服。 本經逢原云︰神黃豆產緬甸,形如槐子,近時稀痘方用之,一陽日用清水磨服。 痘學真傳云︰神黃豆出雲南,能稀痘,生、熟各一粒,甘草湯咀服。 寧陽張琰種痘新書云︰凡痘自胸以上自臍以下俱有,而中間一截全無者,名兩頭痘,此氣血不能貫通上下,而腰臍之間為寒毒凝滯也,若不急治,七日之後,必變灰白之症矣。見點時,急用生 、當歸、赤芍、桔梗、防風、荊芥、濃朴、續斷、白芷、山楂、木通、神黃豆三十粒,服此中間方有痘,乃可無虞。
南詔備考︰普洱府及永昌府皆出。神黃豆能稀痘,青花豆可治瘡。有客帶滇產神黃豆來,其形如細竹筒,長可三、四寸,搖之有聲,其中如竹節,片片相疊,剖出如棋子樣,白色包裹,中含一豆,黃色光亮,形如瓠子,中有線痕,堅實而扁,服之解痘毒。
按︰神黃豆有二種,百草鏡云︰出雲南普洱府,又四川亦產,莢如連翹略短,內有豆,微紅色;產雲南者,形如槐角子,比蠶豆略大,瓦上焙乾,去外黑殼用,二種形狀不同,系地土所產各別,然其稀痘解毒之性則一也。 寶笈方︰痘將出時,用神黃豆,按一歲一粒,剝去外殼並內皮,將瓦焙熟一半,留生一半,芫荽湯調服,毒重者稀,毒輕者更稀,十餘歲者亦不過七粒;尚未出痘者,亦如法以水調服之,竟不出痘,宜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日。
滇略︰緬豆如豆,蔓生,子大如栗,斑文點點,咀之敷惡瘡良。然性迅惡,誤服之,吐瀉致死。五雜俎云︰滇中有神黃豆,似五倍子,能令兒童稀豆,然亦不甚驗也。
五雜俎云︰出西域,狀如椿子,磨入面中,極香,能解面毒。
宦游筆記︰雲南永昌府,有青花豆,出於外地,夷人帶來易貨者;治瘡。
出甘肅慶陽、真寧地,味甘平,能解諸藥毒。
葉附逢原云︰細黑豆,一名 豆,俗名料豆。今人以飼馬,故俗又呼馬料豆。 杭州府志︰黑豆之細者曰 豆,細而扁者曰零烏豆,俗名馬料豆,可肥馬。 從新云︰黑大豆之小者為馬料豆,不知料豆雖小,而形長微扁,與黑豆形迥別,當另是一種。綱目 豆下,僅載其能去賊風風痺,治婦人產後冷血而已,其他一切功用,全未之及,為今補之。
味甘溫無毒,壯筋骨,止盜汗,補腎,活血,明目,益精,入腎經血分,同青鹽、旱蓮草、何首烏蒸熟,但食黑豆,則鬚髮不白,其補腎之功可知。今人以製何首烏,取以引入腎經也。炒焦淋酒,治頭風腳氣,以其直達腎經血分。煮汁服,解烏、附、丹石藥毒。
藥性考︰本經黑大豆,即今之馬料豆也。其色黑,而形如人腰,故入腎經。益水明目,多服令人身重,一年後複原;久服身輕,非花豆中之黑大豆也。凡服豆忌蓖麻子、濃朴、豬肉。
歌云︰黑大豆甘,腰子樣式,所以補腎,藥餌宜入;即是馬料,煮寒炒熱,調中下氣,止痢攣急,利水除脹,追風活血,生研敷腫,吞止煩渴,解一切毒;甘草煎汁,傷中淋露,產後諸疾,明目悅顏,製服有益。 又云︰ 豆即小黑豆,因其粒細,稱驢豆,別馬料也,治產後血風冷痛,其粒細不及馬料。歌云︰ 豆黑小,甘逐邪風,冷痺血滯,浸酒和融。 雨蓑翁食記︰小黑豆入鹽煮,久食,大能補腎。事親述見︰ 豆補五臟益中,助十二經脈,調中,暖腸胃,殺鬼氣,舒筋。 紫虛子吞豆法︰黑料豆淘淨晒乾,以淨瓶裝之,初服每日一粒,以白湯生吞之,次日吞二粒,每日加一粒,至百日吞百粒,從此每日吞百粒。但初起服之,腸胃未剛,每遇大便,須看豆化不化,如豆化,則漸加;倘未化,仍照舊勿加,必待食之能化,然後遞加至百粒為度。服之能益精補髓、壯力潤肌、發白複黑,久則轉老為少,終其身無痰病也。
救生苦海有嫦娥奔月方,與紫虛吞豆法同,但其法按太陰盈虧之數,初一日吞一粒,逐日加一粒,至望日十五粒而止,十六日又逐日減一粒,至晦日一粒而止,月初則又加起,與紫虛之法微有不同,並附以備用。
煮料豆方 明太醫劉浴德有增補內經拾遺四卷,其種子論後。載有煮料豆藥方云︰老人服之,能烏鬚黑髮、固齒明目,當歸四錢,川芎、甘草、廣皮、白朮、白芍、丹皮、菊花各一錢,杜仲炒、黃耆各二錢,牛膝、生地、熟地各四錢,青鹽六錢,首烏、枸杞子各八錢,同馬料豆煮透晒乾,去藥服豆。 又羲複方︰馬料豆五升,桑椹半斤,枸杞子四兩,肉蓯蓉半斤(竹刀切去筋),青鹽、龍骨各二兩,同豆煮熟,和藥同晒乾,貯罐用。常食大有補益。 又方,呂逸儒傳方︰何首烏一斤(用馬料豆汁煮,或老酒亦可,要九蒸九晒),枸杞一斤(酒蒸,用乾藥末搗勻晒),馬料豆一斗(再用料豆五升煮汁,以汁煮豆晒乾,九蒸九晒,或用好酒煮亦可),菟絲子一斤(酒煮晒焙),補骨脂一斤(酒洗焙),真川椒四兩(晒烘),青鹽二兩,川牛膝一斤(酒煮焙),煉蜜為丸服之。 又方︰何首烏二斤,青鹽一兩,棗仁、杜仲、枸杞各二兩,遠志、小茴香、陳皮各一兩,肉蓯蓉、苡仁、香附、白茯苓、川芎各二兩,五味子、牛膝、補骨脂、木瓜各一兩五錢,歸身三兩,肉桂五錢,防己一兩二錢,甘草八錢,小黑豆一斗,用水煮藥數十滾,瀝出渣,以藥汁煮豆,汁盡為度,晒乾,每服百粒,開水下。
延齡廣嗣仙方︰懷生地酒製、何首烏酒煮、旱蓮草、鹿銜草(真者絕少,用仙靈脾代之),以上各三兩,按四時;乾山藥乳拌、當歸身酒炒、真青鹽,以上各一兩。按分至;石菖蒲、菟絲子、肉蓯蓉酒浸去膜、補骨脂、五加皮、骨碎補、淮牛膝、白甘菊、原杜仲酒炒斷絲、枸杞子、蛇床子、槐角子、金櫻子、覆盆子、川黃連、建澤瀉,以上各五錢,按十六節,以上二十四味,俱合二十四氣,除去青鹽,鍋內煎汁至半,瀝渣,再將渣煎過半,瀝清,沖和煎濃,入馬料豆三升七合、女貞子一升七合,按陰陽二氣、二至、二分,合年月日時周天度數,餘一合半,以置閏,煮數十滾,將青鹽研細,傾入同煎,以汁盡為度,取豆晒乾,收貯瓷瓶。每晨四錢,滾湯送下。如遇出門飢餓,即可嚼食代點。此豆謹按陰陽二十四氣,合周天度數,製法得中和補益之妙,久服能令人鬚髮再黑、齒落更生、耳目聰明、手足便利、壯陽補腎、固本還元、多育子息、多增年壽,常服不斷,可成地仙。凡腎虛目暗,上盛下虛者,尤為切合。
四寶大神丹 家寶方︰能治五勞七傷。服藥後,忌腥臭發物房事。馬料豆五升(用混堂油製九次),黃耆八兩(人乳製七次),白當歸酒洗四兩,金櫻子二斗(去內子與毛,外去刺,淘淨熬膏,臨收時,加童便一、二盞聽用),右將前三味和金櫻膏,丸如梧子大,每服三錢,桂圓湯下。
明目補腎,兼治筋骨疼痛。 不藥良方︰小紅棗十二枚(冷水洗淨,去蒂)甘州枸杞子三錢,小馬料豆四錢,水二碗,煎一碗;早晨空心連湯共食之。
絕瘧。製首烏剩下黑料豆,可以絕瘧。凡四日兩頭瘧,用豆煎湯服即愈。 截三日瘧。
祝穆桂、甘草、檳榔各三錢,小黑豆四十九粒,酒、水各二碗,慢火煎二碗,當晚先服一碗,蓋暖而睡;留一碗,至次日,須將發前早兩個時辰服,要熱服蓋暖,臥戒食生冷、勞碌風霜,忌食雞、羊、牛、蛋白、扁豆半月,永截不發。 又秘方集驗︰治瘧,檳榔、蘿卜子、常山、甘草各一錢,紅棗四枚,烏梅七枚,馬料豆每歲一粒,水二碗,煎一碗服。忌三日葷油,永不再發。
痰喘氣急 同壽錄︰用梨 空,中心納小黑豆令滿,留蓋合住扎緊,糠火煨熟,搗作餅,每中風口噤 文堂集驗方︰馬料豆一升,煮濃汁如飴,含汁在口,即能言也。
黑白丸治痞積,開胃消食,健脾補腎。 百草鏡方︰馬料豆、白蒺藜去刺各一斤,炒磨末,三錢,開水送下。
治陰症手足紫黑 集驗方︰黑料豆三合,炒熟,好酒烹滾,熱服;加蔥鬚同烹,更妙。
盜汗 文堂集驗方︰蓮子七粒,黑棗七枚,浮麥、馬料豆各一合,水煎服,三次愈。
腎虛腰痛,並治陰虧目昏 活人書︰用腰式烏豇豆、馬料豆各一兩,煮湯,入鹽少許,五更陰虧目昏,老眼失明 活人書︰馬料豆、甘枸杞、女貞子各十兩(陰虧目昏,除女貞子)
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早晚服二、三錢,自效。
赤白帶下 白果去皮,煮熟蜜餞,每日清晨吃七枚,再食炒馬料豆一兩,白滾水送下,數日愈。
妊娠腰痛酸軟 產家要覽︰馬料黑豆二合,炒焦熟,白酒一大碗,煎至七分,空心下。
治產後中風,口噤目瞪,角弓反張 姚希周集驗︰用黑料豆鍋內炒極焦,沖入熱黃酒內,服之立效;再服回生丹,全愈。
華真君三豆湯稀豆 楊春涯驗方︰綠豆、赤飯豆、馬料豆等分,每日煮湯與小兒吃,出豆自湯飲之;搗搽敷上,其毒自消。
痘風爛眼 集驗云︰風爛眼用腌白梅一個(去核),入綠礬少許、川椒三十粒,以五銖錢二個夾之,用苧麻扎住,無根水浸洗自愈。若出痘得此症,再加馬料豆一歲一粒,投水中。
眼藥丸方 周氏家寶︰用馬料豆一升,炒蟬蛻四兩(酒洗去頭足),木賊草四兩去節,菟絲子一斤炒,甘菊花四兩晒乾,白蒺藜一斤,各為末,水法為丸,每服二、三錢,晚服,滾湯下;如若年高,桂圓湯下。
各種癬 陳別駕彬,曾任太醫院官,有治各種癬方︰用馬料豆,以瓦罐,不拘多少,裝入罐內,罐口以銅絲罩格定,使豆不能倒出;然後用大高邊火盆一個,盆鑿一孔,將罐倒合孔上,四圍以乾馬糞壅之,火燃罐底,盆底下用磚墊空,安碗一個接油;上火煨,罐內豆自焦,有油從盆底滴入碗中,色如膠漆,以此搽癬,三次即愈。
解藥毒 凡服藥過多,以致頭面浮腫、唇裂流血,或心腹飽悶、臍下撮痛者,用馬料豆、綠豆各四兩,合煎汁,連豆服,病好為度。
中附子、川烏、天雄、斑蝥毒 不藥良方︰馬料豆煎汁服之,即解。
豆葉治瘤 急救方︰頸後粉瘤,馬料豆葉、辟麝香草,同搗敷患處,其瘤漸軟漸消,破則聽其自消。
治 行篋檢秘︰用油鹽蠶豆殼一鐘,麻油浸一周時,取起,將豆殼瓦上焙研為末,麻油調搽患處,立愈。
膈食 指南云︰用蠶豆磨粉,紅糖調食,數次即愈。
小便久日不通,難忍欲死 慈航活人書︰蠶豆殼三兩煎湯服之。如無鮮殼,取乾殼代之。
黃水溜瘡 毛世洪經驗集云︰凡大人小兒頭面黃水瘡,流到即生,蔓延無休者,用蠶豆殼炒成炭,研細,加東丹少許,和勻;以真菜油調塗,頻以油潤之,三日即愈。
治漏 種福堂方︰用炒熟蠶豆殼磨末,每服三、四錢,加沙糖少許,調服。
禿瘡 張卿子外科秘方︰用鮮蠶豆搗如泥,塗瘡上,乾即換之,三、五次即愈。如無鮮者,用乾豆,以水泡胖,搗敷亦效。
吐血 張卿子方︰以新蠶豆殼四、五年陳者炒,煎湯飲之,即愈。
天泡瘡 蠶豆黑殼,燒灰存性,研末,加枯礬少許,菜油調敷,一次即愈。
藥性考云︰蠶豆苗,能醒酒。
糟油以面豆拌罨成黃,鹽水漬成之。伏造者味濃,秋油則味薄,陳久者入藥良。
味鹹性冷,殺一切魚肉菜蔬蕈毒,塗湯火傷,多食發嗽作渴。
解食 作脹,以陳年醬油飲少許,即消。
中輕粉毒,以三年陳醬油化水頻漱之(集簡方)。
藥性考︰摩風瘙腰膝痛,開胃暖臟,止嘔噦,解菜蔬毒。
漿、沫、渣、皮、乳、鍋巴、泔水、麻腐瀕湖綱目于豆腐集解注︰腐皮堪入饌,而漿乳皆遺之。又胡麻亦可作腐,綱目胡麻條亦遺之。今悉為補,概名曰腐。
腐漿 味甘微鹹,性平,清咽祛膩,解鹽鹵毒;藥性考云︰味甘微苦,性涼,清熱下氣,利杏研漿。
傷寒十日不汗張卿子妙方︰用未點豆腐漿一大碗,調好白蜜熱服,即出汗愈,神效。
腳氣腫痛難走者,熱豆腐漿加松香末搗勻敷,過夜即好行走,永無後患。
大便下血 古今良方︰荸薺一斤或半斤,豆腐漿不沖水者一大碗,將腐漿頓極熱,搗荸薺汁,乘熱沖入飲之。
鹽哮 救生苦海︰用豆腐漿點糖少許,日日早服一碗,不間斷,過百日自愈。
治黃膽 劉羽儀驗方︰每日空心冷吃生豆腐漿一碗,吃四、五次自愈,忌食生蘿卜。
痰火吼喘 經驗廣集︰飴糖二兩,豆腐漿一碗,煮化頓服愈。
治勞及自汗 回生集方︰用黑豆掏淨,磨成腐漿,鍋內熬熟,結成皮,每食一張,用熱黑豆漿送下,即效。 凡人每日清晨吃黑豆腐漿,大有補益,可以免勞病之患。
肺癰肺痿 用芥菜鹵陳年者,每日將半酒杯沖豆腐漿服,服後胸中一塊必塞上塞下,塞至數次,方能吐出惡膿,日服至愈。
血崩 不藥良方︰生豆腐漿一碗,生韭菜汁半碗,空心服一、二次。
五妙湯治產後並弱症 郁文虎傳方︰用頭鍋腐漿一碗,腐皮一張,生雞蛋一個打碎,沖入漿內,再加圓眼肉十四枚、白糖一兩,入漿內滾服,五更空心食。
陳廷慶云︰豆腐漿入陰分,瀉火通淋濁,凡淋症用六一散沖腐漿食,最妙。五更沖雞蛋、白糖點服,寧嗽補血。粵人以腐漿煮粥食,名甜漿粥,大能補虛羸。
腐沫 即豆腐泔水上結沫是也。治鵝掌癬,生手掌及足掌,層層剝皮,血肉外露,此沫熱洗即愈。
腐渣 此造豆腐所剩之渣,人以飼豬,入藥須用生腐渣。
治一切惡瘡、無名腫毒,神效。不藥良方︰用豆腐渣在砂鍋內焙熱,看紅腫處大小,量作餅子貼上,冷即更換,以愈為度。
大便下血 古今良方︰用不見水豆腐渣炒黃,清茶調服,即愈。
治 瘡、裙邊瘡,爛臭起沿;養素園方︰生豆腐渣捏成餅,如瘡大小,先用清茶洗淨,絹帛拭乾,然後貼上,以帛纏之,一日一換,其瘡漸小,肉漸平,此費啟彰親試有效之方也,又可敷腳蛀。
腳上皮蛀生水孔而皮濕爛者 不藥良方︰豆腐渣貼三日即愈,不要落生水。
腸風下血 慈航活人書︰雪花菜即豆腐渣,用未曾濾出漿者,帶水鍋內炒燥,為末,每服三下;紅血塊者,砂糖湯下,日三次,雖遠年垂危者,服之神效。
腐皮 味甘性平,養胃、滑胎、解毒。
小兒遍身起羅網蜘蛛瘡,臊癢難忍 仁惠編︰用豆腐皮燒存性,香油調搽,自愈。
落頭疽 慈惠小編︰用壁上 子五、六只,腐皮包好,吃完即愈。
冷嗽 劉羽儀驗方︰乾豆腐衣燒灰存性,為末,熱陳酒調下,吃四五十張即愈。
水臌脹 種福堂方︰陳芭蕉扇去筋、燒灰存性五分,千金子去油殼二分五厘,滑石二分共為細末,以腐衣包,滾水送下,十服愈。
腐乳 一名菽乳,以豆腐腌過,加酒糟或醬製者。味鹹甘、性平,養胃調中。
腐巴 此即腐漿鍋底所結焦巴也。入藥晒焙研末,或生搗作丸,皆可用。藥性考名鍋炙,開胃消滯逐積。
治淋濁、補血 慈航活人書有五效丸︰用豆腐鍋巴一兩,加川連一錢,同搗丸如桐子大,每服五錢,赤帶,蜜糖滾水吞下;白帶,砂糖湯下;熱淋尿血,白湯下;腸風下血,陳酒下。
血風瘡,先將豆腐泔浸洗去靨;以布拭乾,用前末藥(即川連、腐巴粉末丸時留一半),真麻油調搽,乾則再塗,三、四次自愈。
翻胃 神方珍記︰用豆腐鍋巴,黃色者佳,炒研末,每服三錢,沙糖湯調服,白湯下。
痢疾 神方珍記︰陳冬米炒、豆腐鍋巴二味,各等分,為細末,空心白湯調服二、三錢,服腐泔 即豆腐所瀝下之水也。藥性考云︰豆腐有鹽鹵點者,有石膏點者,俱能清熱。
性清涼,能通便下痰,通癃閉,洗衣去垢膩。
麻腐 乃胡麻小粉所造者,味甘性平,潤肌滑腸。
解毒 蔣儀藥鏡滋生賦云︰麻腐豆粉,清腸清胃。
此乃芝麻外殼也。綱目載其苗曰青 ,又有麻枯餅、麻花、麻秸,無麻殼,因補之。
湯火傷 楊春涯驗方︰芝麻殼燒存性,研細,遇火傷者,用麻油調搽即愈;倘濕爛,乾摻之半身不遂 千金不易方︰芝麻殼五錢,酒煎服,出汗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