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拾遺

清 趙學敏


卷三 草部上

(五十六種 附十一種)

參條

從新云︰遼參之橫生蘆頭上者,其力甚薄,止可用以調理常病,生津止渴。其性橫行手臂,凡指臂無力者,服之甚效。 千金方云︰凡煮參湯,須用流水煎之佳;若用止水則不驗。

參鬚

百草鏡︰參鬚寧古塔來者色黃粗壯,船廠貨次之,鳳凰城貨色帶白為劣,煎之亦無濃味。

從新云︰參鬚亦遼參之橫生蘆頭上而甚細者,性馬參條相同,而力尤薄。本經逢原云︰參鬚價廉,貧乏者往往用之。其治胃虛嘔逆咳嗽失血等症,亦能獲效;以其性專下行也,若治久痢滑精,崩中下血等症,每至增劇,以其味苦降泄也。

腳瘡濕爛︰百草鏡云︰芽茶參鬚各等分,為末,摻之。

固牙補腎方︰祝氏效方︰生熟石膏各五錢、甘松山柰各三錢、細辛二錢、寒水石二錢、升麻一錢五分、青鹽參鬚各三錢、北五味五十粒、畢澄茄四十五粒
共為末,每晨擦牙漱口,咽下亦可。

參葉

遼參之葉也,率多參客帶來,以其氣味清香而微甘,善於生津,又不耗氣,故販參者乾之,帶以餉遺,代茶葉入湯用,不計入藥用也。人亦無用之者,近因遼參日貴,醫輒以之代參,凡症需參而無力用者,輒市葉以代。故今大行於時,蘇州參行市參葉且價至三五換不等,以色不黃瘁,綠翠如生,手 之有清甜香氣者真。

氣清香,味苦微甘。其性補中帶表,大能生胃津,祛暑氣,降虛火,利四肢頭目,浸汁沐發按︰人參三椏五葉,乃稟三才五行之精氣,寄形於草質,為百草之王。其根幹之色黃,得坤土正色;其子秋時紅如血,是土之餘生火也,故能峻補元氣,返人魂魄,其功尤能健脾。蓋脾主中宮,為萬物之母,人無土不生,參得土德之精以生人,非若 術之膩滯,世所以重之。然百草本性,大率補者多在根,葉則枝節之餘氣,不可以言補也。參葉雖稟參之餘氣,究其力止能行皮毛四肢,性帶表散,與參力遠甚。惟可施於生津潤燥益肺和肝之用。今一概用作培補元氣,起廢救危,何不察之甚耶﹗清肺、生津、止渴。(藥性考)

人參子

人參子如腰子式,生青熟紅,近日販參客從遼東帶來者,皆青綠色,如小黃豆大,參葉上甚多。寧古塔一帶,七八月霜大,難以入山,故不能待其子熟,生取而歸。以售客,每多綠色,發痘行漿,凡痘不能起發,分標行漿者,藥內加參子,後日無癢塌之患。

珠參

金沙江志︰產東川者,味似參,較苦。 本草從新云︰出閩中,以大而明透者佳,須多去皮,滾水泡過,然後可用。因其苦劣之味皆在外邊,近中心則苦減而稍甘。 書影叢說︰雲南姚安府亦產人參,其形扁而圓,謂之珠兒參。 藥性考︰珠兒參根馬薺 同。

苦寒微甘,味濃體重。 救生苦海云︰補肺降火下氣,肺熱有火者宜之,臟寒者服之,即作腹痛,鬱火服之,火不透發,反生寒熱。血症用之,可代三七。 藥性考︰性辛辛、溫味,甘托裡,外症堪用。

按︰珠參本非參類,前未聞有此,近年始行,然南中用之絕少,或云來自粵西,是三七子,又云草根。大約以參名,其性必補,醫每患其苦寒,友人朱秋亭客山左,聞貨珠參者有製法,服之可代遼參。每五錢索價五十金,秋亭罄千金市其方,秘不輕授,予懇其弟退谷,始得其術,因錄之以濟貧。珠參切片,每五錢以附子三分,研末拌勻,將雞蛋一個去黃白,每殼納參片五錢,封口,用雞哺,待小雞出時取出,將筆畫一圈於蛋上作記,如此七次,共成七圈,其藥即成矣。每遇垂危大症,並產蓐無力吃參者,煎服五錢,力勝人參。並能起死回生,較臘狐心功力尤捷,不得少服,約人以五錢為率,每次須多做數兩救人。

濟陰保元湯︰醫鈴︰此方理脾化邪,生氣引氣生血,為調經聖藥。滇珠參三錢,以米仁四錢拌水蒸透,咀片,再入薑,加米仁汁蒸晒乾,用懷生地一兩,砂仁酒薑三味,拌蒸九晒收,再以瓦焙為炭,當歸四錢,白芍三錢,酒炒川芎二錢,去淨油,米泔水浸洗,收乾,再入酒浸丹參四錢,酒洗透茺蔚子四錢,酒蒸透香附三錢,以薑、土醋、鹽、童便、甘草水、乳汁逐次製過,用雲白朮五錢,陳土炒女貞子三錢、以白芥車前水浸乾用。如氣血熱,加丹皮生地,氣血寒,加肉桂數分;不真確之寒熱而先後至者,照本方︰如經閉,無分婦女,本方加牛膝。

太子參

從新云︰雖甚細小,卻緊而堅實,力不下大參。

百草鏡云︰太子參即遼參之小者,非別種也,乃蘇州參行從參包中檢出短小者,名此以售客味甘苦,功同遼參。

羅浮參

羅浮山志︰羅浮所產人參,殊與本草人參不類,狀如仙茅。葉細莖圓,有紫花,三葉一花者為仙茅。一葉一花者為人參。根如人字,色如珂玉,煮汁食之,味與參無別,但微有膠漿耳。

味甘帶苦,生津養胃,補虛羸,潤肺。

西洋參

藥性考︰洋參似遼參之白皮泡丁,味類人參,惟性寒,宜糯米飯上蒸用,甘苦,補陰退熱,薑製,益元扶正氣。 從新云︰出大西洋佛蘭西,形似遼東糙米參,煎之不香,其氣甚薄,若對半擗開者,名片參,不佳。反藜蘆。入藥選皮細潔,切開中心不黑,緊實而大者良。近日有嫌其性寒,飯鍋上蒸數十次而用者,或用桂圓肉拌蒸而用者,忌鐵刀火炒。

苦寒微甘,味濃氣薄,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

腸紅︰類聚要方︰用西洋參蒸桂圓服之,神效。

東洋參

汪玉于言︰東洋參出日本東倭地,其參外皮糙中油,熟蒸之,亦清香,與遼參味同,微帶羊膻氣,入口後微辣,為各別耳。然性溫平,與西洋佛蘭參性寒平者又別,此參近日頗行,無力之家,以之代遼參用亦有效。每枝皆重一錢許,亦有二三錢者,總以枝根有印日本二字名,價八換,無字價五換,蓋有印字者,乃彼土之官參,最道地。無印者,皆彼土之私參也。

亦有通身皮糙,內肉白色者,不佳。桂圓肉拌蒸晒用。 癸丑三月,予在李燮堂先生處,見有東洋參二種︰一種大者,粗如拇指,儼似西洋參,最堅實多肉。一種小者,每枝不過二三分,亦有分許者,肉薄不甚堅實。據言二種皆日本洋客帶來,新時俱色白,皮皆有皺紋,其大者切片,口含過夜,皆化而無滓,小者含口中三夜皆不化。大者煎湯,色淡少味,小者反濃濃。二種俱出日本倭地,而小者何以色味獨濃?豈生產之土又不同耶,又一種亦出東洋近奉天旅順等處者,皮上有紅紋,云彼倭國中亦珍之,言其力更十倍於此。舶商多以貴價售得,轉販中土,今蘇州有東洋參店,專市此參者。蓋因上年壬子冬江浙疫痘遍染,小兒死者不下千百計,有教服東洋參,能助漿解毒,服之果驗,遂大行於時。入藥內須飯鍋上蒸透晒乾用,瓷瓶收存,方免蛀壞。 又一種東洋參,出高麗新羅一帶山島,與關東接壤,其參與遼參真相似,氣亦同,但微薄耳;皮黃紋粗,中肉油紫,屠舞夫攜來,予曾見之。據云性溫平,索價十換,言產蓐服之最效,其力不讓遼參也。 五雜俎人參出遼參上黨者最佳,頭面手足皆具,清河次之,高麗新羅又次之。今生者不可得見,入中國者,皆繩縛蒸而夾之,故上有夾痕及麻線痕也。新羅參雖大,皆用數片合而成之,功力反不及小者,擇參取透明如肉,及近蘆有橫紋者,則不患其偽矣。

昭參

金沙江志︰即人參三七,產昭通府,肉濃而明潤,頗勝粵產,形如人參中油熟一種。王子元官于滇,曾以此遺外舅稼村先生,予親見之,狀較參紅潤,大小亦不等,味微苦甜,皮上間有帶竹節紋者。劉仲旭少府云︰昭通出一種名蘇家三七,儼如人參,明潤紅熟,壯少者服之作脹,惟六十以外人服,則不腹脹。其功大補血,亦不行血,彼土人患虛弱者,以之蒸雞服,取大母雞用蘇三七煎湯,將雞煮少時,又將三七渣搗爛入雞腹,用線縫好,隔湯蒸至雞爛,去三七食雞,可以醫勞弱諸虛百損之病。據所言︰即昭參也。 宦游筆記︰三七生廣西南丹諸州番峒中,每莖上生七葉,下生三根,故名三七。土人入山採根曝乾,色微黃,形似白芨,長而有節者,其味微甘而苦,頗類人參。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人並稱曰人參三七。為藥品中之最珍貴者。此常中丞筆記所言︰人參三七以形圓而味甘如人參者為真,其長形者,乃昭參水三七之屬,尚欠分晰也。 識藥辨微云︰人參三七,外皮青黃,內肉青黑色,名銅皮鐵骨。此種堅重,味甘中帶苦,出右江土司,最為上品。大如拳者治打傷,有起死回生之功。價與黃金等。 沈學士云︰竹節三七即昭參,解酲第一,有中酒者,嚼少許,立時即解。又近時人參三七中,有名佛手山漆者,形長,儼如佛手,上有指。出廣西,藥客販至,其價在圓山漆之上。(此名荸薺山膝,即所稱銅皮鐵骨參三七是也。)壬戌,有客自打箭爐來,帶有藏三七,名佛手參。儼如乾麥冬而堅實,形小不大,作三叉指形,玲瓏如手,故名。王聖俞曾嘗其味,淡而微辛涼,云能治肺血勞損,此亦白芨三七之屬也。浙產台溫山中,出一種竹節三七,色白如僵蠶,每條上有凹痕如臼,云此種血症良藥。庚申,予于晉齊處見瓊州山漆,圓如芋,皮光,色黃白,肉黃如金,云瓊人珍之,名野山漆。勝右江所出者。又一種出田州土司,如佛手形,名佛手三七,云此種系野生,入藥更勝。 百草鏡云︰人參三七味微甘,頗似人參,入口生津,切開內瀝青色,外皮細而綠,一種廣西山峒來者,形似白芨,長者如老乾薑,黃有節,味甘如人參,亦名人參三七。又名竹節三七。此外又有旱三七,名蘿卜三七,色白味苦。有小三七,色黑,出湖南寶慶府,亦名紅三七。有羊腸三七,即水三七之類,形如羊腸細曲。又一種出雲南昭通者,能亂人參,色味無異,且油熟明透,但少蘆耳,然回味太甜。金御乘云︰近時市品三七之外,有水三七、有白芷三七、有竹節三七、其形狀功效,皆未見其有考核者。

味甘苦,同人參,去瘀損,止吐衄,補而不峻。以末摻諸血中,血化為水者佳,大能消瘀,按︰人參三七,出右江土司邊境,形如荸薺,尖圓不等,色青黃,有皮,味甘苦,絕類人參,故名。彼土人市入中國,輒以顆之大小定價,每顆重一兩者最貴,云百年之物,價與遼參等。余則每顆以分計錢計者,價不過一二換而已,昭參無皮,形如手指,絕無圓小者,間有短扁形者,亦頗類白芨樣。金沙江志所載︰以為即人參三七,恐未確,故附存劉說以備考。

治吐血︰種福堂方︰用雞蛋一個,打開,和人參三七末一錢,藕汁一小杯,陳酒半小杯,隔七寶散︰仇氏傳方;刀傷收口,用好龍骨、象皮、血竭、人參、三七、乳香、沒藥、降香末陳氏回生集載軍門止血方︰人參、三七、白蠟、乳香、降香、血竭、五倍、牡蠣各等分,不

菊花參

產雲南東川府巧家汛江邊,葉似菊花。

功用同人參,力較遜。

紅毛參

百草鏡︰漳泉估舶從紅毛帶來,絕不類參形,長而粗,長者有三四尺,色紫黑,粗者如拇指,折之中有白點痕,有起花紋,與建參相似。

止瀉痢如神。

煤參

出陝西西安等處,形如參,皮心俱青黑,故名。施柳南太守云︰此參出陝西華山,食之多吐

建參

法落梅附藥性考︰福參出閩浙,頗似人參,而性味辛熱,虛寒病宜之。歌云︰又有福參,辛苦甘齊,性溫益氣,虛冷人宜。注︰福參多食則喉痛,故知性熱。 乙未,予館剡川,故鄞屬也。聞有市建參者,往覓得之。儼如台參中油熟一種大者,惟不能純透,亦有蘆,無竹節紋,味亦苦甘。以竹刀剖之,心空,不似遼參之堅實。劉贊之自閩回,言閩中近日大行,亦清補。兄患風火牙疼,煎湯漱口立愈。則性又帶寒散,或言其性熱者,猶未確也。 金御乘云︰建人參性熱,獨不宜於產婦,與遼參形色氣味真相似,但遼參入口回味生津,此則回味消澀,故功用亦殊。河南出光山參、嵩山參,儼與遼產無別,惟嚼之有渣,不糯,味亦淡。

法落梅

金沙江志︰產雲南東川府法戛地。 己酉,友人王鼎條患心腹痛,有客從滇帶此物來,呼為法落梅。用根,其形儼如上黨參,色亦黃白,味甘苦,服之疾愈。據云︰彼中人皆名法落梅,而不知諸書何以作梅字耶?蔡雲白言︰建參閩人呼法落梅。

治心痛如神。

土人參

各地皆產,錢塘西湖南山尤多,春二三月發苗如蒿艾,而葉細小,本長二三寸,作石綠色,映日有光,土人俟夏月採其根以入藥,俗名粉沙參,紅黨即將此參去皮淨煮極熟陰乾而成。

味淡無用。準繩︰劫瘴消毒散用之,呼為百丈光。

甘微寒,須蒸之極透,則寒去,氣香味淡,性善下降,能伸肺經治節,使清肅下行,補氣生津,治咳嗽喘逆,痰湧火升,久虐淋瀝,難產經閉,瀉痢由於肺熱,反胃噎膈由於燥澀,凡有升無降之症,每見奇效。以其根一直下行,入土最深故也。

脾虛下陷,滑精夢遺,俱禁用。以其下行滑竅,孕婦亦忌。

白帶初起︰百草鏡︰土人參切片三兩,用陳紹酒飯上蒸熟,分作三服,吃完即愈。

王安採藥方云︰土人參補陰虛,對配茯苓熬膏,治楊梅結毒,酒煎服。

上黨參

防黨附本經逢原云︰產山西太行山者,名上黨人參。雖無甘溫峻補之功,卻有甘平清肺之力。

不似沙參之性寒,專泄肺氣也。 百草鏡云︰黨參,一名黃參,黃潤者良,出山西潞安太原等處。有白色者,總以淨軟壯實味甜者佳。嫩而小枝者,名上黨參。老而大者,名防黨參。

味甘性平,治肺虛,能益肺氣。

防風黨參

從新云︰古本草云參鬚上黨者佳,今真黨參久已難得,肆中所市黨參,種類甚多,皆不堪用。惟防黨性味和平足貴,根有獅子盤頭者真,硬紋者偽也。白黨即將此參煮晒已成,原汁已出,不堪用。 翁有良辨誤云︰黨參功用,可代人參,皮色黃而橫紋,有類乎防風,故名防黨。江南徽州等處呼為獅頭參,因蘆頭大而圓凸也,古名上黨人參。產於山西太行山潞安州等處為勝,陝西者次之。味甚甜美,勝如棗肉。

近今有川黨,蓋陝西毗連,移種栽植,皮白味淡,類乎桔梗,無獅頭,較山西者迥別,入藥亦殊劣不可用。

味甘平,補中益氣,和脾胃,除煩惱,解渴,中氣微虛,用以調補,甚為平安。

南沙參

藥性考︰南沙參形粗似黨參而硬,味苦性涼,清胃瀉火解毒,止嗽寧肺。 從新云︰南沙參色稍黃,形稍瘦小而短,近有一種味帶辣者,不可用。 張璐本經逢原云︰沙參有南北二種,北者質堅性寒,南者體虛力微。

功同北沙參,而力稍遜。

按︰參類不一,有竊參名者,如苦參沙參是也。有竊參形者,如薺 三七是也。凡參皆隨地運為升降,故各地皆產參,而性亦各異,功用總不及遼參。今擇可入藥為綱目未及載者,悉附識於此。以廣知焉。 張觀齋云︰珠兒參者,其形獨蒜似之,去皮煮熟,色如紅熟人參,因圓大而如珠,故名。其味苦而微帶辛,不知何根子所造。價每斤五錢,治牙痛有驗。大略苦者性寒,而辛者必散,是火鬱發散之意,未必全在補功也。至於紅黨參,即紅蘿卜草所造。白黨參未考。此皆蘇地好奇者所製,好奇之醫,因而用之。走方者所以惑鄉人。稱太子參者,乃參中之全枝而小者,是參客巧取之名也。洋參清氣同參,味苦必寒,疑產陰山,補功雖不及人參,較之珠兒紅白黨等遠矣。土人參俗名觀音山貨,形與人參無二,亦有糙熟之分,出處不一,中有白絲心而味淡,親見台溫處州及新昌嵊縣人有貨此參者,價每兩兩許,未考其性,亦未用過,如南沙參誤用者甚多。南沙參產於浙地者,鮮時如蘿卜,土人去皮煮熟,如熟山藥。晒乾如天花粉,而無粉性,本名粉沙參。功專散毒消腫排膿,非南沙參也。其南沙參形如桔梗,而中空松,味淡微甘。桔梗帶辛,而南沙參不辛,產於毫門者最佳,俗名雄桔梗。藥肆中即於桔梗包中撿出,水潤打扁切片,確類銀柴胡片。此則入肺而理嗽,功如北沙參而兼理氣,蓋中空之義也。台州亦出桔梗,而條幹帶硬,亦有雄桔梗,如南沙參。但色不如毫產者白,蓋參類本不一,近日價日昂貴,而各種偽品雜出,人亦日搜奇。於窮岩荒壑中覓相似草根以代混,倘誤用之,為禍非淺。王繹堂云︰時下盛行一種福建長樂參,廣西南陔參,二物頗似,儼與台參油熟無別,味亦苦中帶甜,蒸湯亦極濃濃,然皆性熱,不似人參之平和滋益也。即台參中,近日人頗有入白糖及鹵水製透,取其重也。凡參八分,可製重二分作一錢以圖利,店中有此參者,每日必蒸焙,否則潮潤難售,故市參者須加意焉。

於朮

即野朮之產於潛者,出縣治後鶴山者為第一,今難得,價論八換。其形有鶴頸鶴頭,羽翼足俱全,皮細帶黃,切開有朱砂點,其次出北鄉,皮色帶黑不黃。茅翼云︰產徽州者皆種朮,俗稱糞朮。乃糞力澆灌大者,肥而無鶴頸。野生者名天生朮,形小,有鶴頸甚長,內有朱砂點,朮上有須者尤佳,以得土氣濃也。于朮亦野生,出於潛,產縣治龍脈土上者,其內點真似朱砂,猩紅如洒血。鶴頸肉蘆乾之清香,產他處,內或無點純白,或有黃點,總不及龍脈上產者為上品。冬月採取,形味方全。一種江西朮,其形甚小,與野朮相似,雖有鶴頸而甚短,其體堅實,其味苦劣不可用。 萬歷杭州府志︰白朮以產於潛者佳,稱于朮。

清異錄︰潛山產善朮,以其盤結丑怪,有獸之形,因號為獅子朮。

西吳裡語︰孝豐天目山有仙丈峰,產吳朮,名雞腿朮。入藥最佳。

百草鏡云︰白朮一莖直上,高不過尺,其葉長尖,傍有針刺紋,花如小薊,冬採者名冬朮。汁歸本根,滋潤而不枯燥,卻易油,不能止瀉。春採夏採者,藏久雖不易油,卻枯燥不潤,肉亦不飽滿。凡收朮須陰乾勿晒,晒則爛。野朮形小,蘆梗細硬,皮細。若蘆軟而粗,即種朮矣。又有象朮,系台朮中撿出如野朮者,但切開有暈紋。台朮雖種而不用糞,故不肥大,服之不脹。倘野朮難得,此為穩。安徽宣城歙縣亦有野生朮,名狗頭朮,亦佳。又一種系取野朮種,灌以糞,形雖大,皮卻細緊,出樟村,較徽省種朮稍好。今人論野朮云︰黑土者真,不知土色各處不同,不可執一而論。

又云︰小者真,然老山貨年久亦有大者。

又云︰有朱砂斑者真,不知于朮亦有無朱砂斑者。據土人言︰產縣後山脈,及黃塘至遼東橋一帶,西流水四十里地之朮,方有朱砂點,他處則無。但野朮入口,甜味雖重,氣極清香,自不同也。總以白為佳,以潤為妙。

葉天士本草云︰浸刮,飯鍋上蒸晒如棗黑,黃土炒,為中宮和氣補脾之藥。 本經逢原云︰雲朮肥大氣壅,台朮條細力薄,寧國狗頭朮皮赤稍大,然皆栽灌而成,故其氣濁,不若于潛野生者氣清,無壅滯之患。入風痺痰濕利水破血藥,俱生用。然非于潛產者,不可生用也。張觀齋云︰今有一種野朮,深山處必有,形如于朮,切開有朱砂斑,香而不甜,細考其味,親見其苗,乃天生之蒼朮也。

因久無人採,故大而宛如于朮。大凡朮以火焙乾者,味必苦。生晒者,味必甜。台朮以及各處種朮,皆于朮所種而變者,功雖不如于朮,服亦有驗。今于朮絕少,市中皆以仙居所產野朮充于朮,功亦相等。 辛亥五月,有客自青田縣來,帶有天生朮,大小如一,約重兩許,俱生者,未經日晒乾焙,若乾之,可三錢許。其朮形儼如仙鶴,翅足皆具,亦有長頸,頸皆左顧,一一相似,無作磊塊形者。詢之云︰此朮不生於土,所生之地,系青田邊境,有一山,山有石壁,壁上每年生此朮二三十斤,不能多有。 吾杭西北山近留下小和山一帶地方,及南尖峰翁家山等處,皆產野朮,氣味香甜,生啖一二枚,終日不飢。生津溢齒,解渴醒脾,功力最捷。切開無朱砂點,膚裡膩細,而白如雪色,名曰玉朮。又呼雪朮。亦不易得,入藥功效,與于朮等。較他產野朮尤力倍也。甘補脾,溫和中,補氣生血,無汗能發,有汗能止,開胃補脾,則能進飲食。去勞倦,止肌熱,化症癖,和中能已嘔吐。定痛安胎,燥濕,利小便,生津液,止泄瀉,化胃經痰水,理心下急滿,利腰臍血結,去周身濕痺。凡下焦陰氣不脫,上焦陽氣驟脫者,無力用參,重用野朮,大能起死回生。用糯米泔浸,陳壁土炒,或蜜水炒,人乳拌用,炒黃不宜焦,焦則無力矣。熬膏更良,禁忌同白朮。

代參膏︰楊春涯驗方︰于朮十斤,白米泔水浸三晝夜,洗淨浮皮,蒸晒十次,有脂沾手為度。切片熬膏,一火收成,滴紙不化。用白茯苓十斤,舂末水飛,去浮,只取沉者,蒸晒十治虛弱枯瘦,食而不化,用於朮酒浸,九蒸九晒一斤,菟絲子酒煮吐絲晒乾一斤,共為末,四製仙朮散︰治盜汗不止,此藥入神,于朮四兩,分四製,一兩黃耆煎汁炒,一兩牡蠣粉炒,一兩麩皮湯炒,一兩石斛湯炒,只取朮為末,服三錢,粟米湯下。

各色痢疾︰傳信方︰于朮一兩,老薑一兩,當歸五錢,水二碗,煎好,露一宿服,自愈。

保胎丸︰良方集要︰茯苓二兩,條芩一兩,于朮土炒一兩,紅花一兩,沒藥三錢,製香附一兩,元胡索醋炒一兩,益母草去根一兩,共研末,蜜丸桐子大,早晚白滾水服七粒,不宜增減,戒惱怒勞傷,生冷發氣等物。凡遇腹痛腰酸作脹,即宜服之,成孕三月,即服起,直至足月,不但保胎,即臨產亦可保易生無恙(方內紅花元胡索二味,皆是行血滑胎之品,分兩太重,每味只可二錢,方合本方君臣,用者詳之)。

三日瘧︰古今良方︰九製于朮一斤,廣皮八兩,熬膏,用飴糖四兩收。

又方︰專治四日兩頭或一二年至三四年不愈者,或愈而複發,連綿不已者,用於朮一兩,老

北雲朮

邊塞志︰產遼東口外五國城等處。此朮初生土中,並無枝葉,生於暗地者多,城北最盛,天氣晴和,則掘地求之可得,色如枯楊柳,大小如箸,蔓延數十步,屈曲而生。此地病患無藥物,凡有疾者,煎此朮湯服之,自愈。又可占病患之吉凶,若煎沸數次藥浮者,病即愈。半浮半沉者,病久不愈。土人以此驗之。

治風寒傷食一切病。

南連

仙姑連 天姥連附一名土連,浙溫白金華山中俱有之,出處州者,名處連。以形大毛輕者好。性較川連尤寒。

北人市去為馬藥。 百草鏡︰土黃連二月發苗,根葉與羊蹄大黃無異,但短小耳,三月抽莖,高有尺許,花細成穗,結實初青後紅,子藏棱中,夏至後枯。出浙江者,名慈連,安徽寧國府宣城出者粗肥,名宣黃連。

性寒而不滯,入膏丹用最良。

吉氏家傳︰血痢,用宣連為末,以雞子搜作餅,炭火 令通赤,蓋定勿泄氣,候冷研細,空宣州路也。

仙姑連

出台州仙居縣,邑人相傳吳魏時蔡經居此,故以名邑。王方平曾偕麻姑降其宅,今遺址猶存,其地產黃連,粗如雞距,皆作連珠形,皮色青黃,光潔無毛,味大苦寒,折之有煙,色如赤金者佳。療火症更捷于川產者,馬藥非此不可。

天姥連

出天台,皮色鼠褐,略有毛刺,味苦,入口久含有清甘氣。

大瀉心火,性寒而帶散,故治目症尤效。

水黃連

川中一種黃連,生於澤旁,周身有黃毛如狗脊毛狀,名水黃連。頗細小,醫家不知用,布人以之偽充真川連出售,惟祝氏效方用之。 百草鏡︰水黃連打箭爐出者,形細長,少硬刺,較重於他連,以皮肉帶青色者為佳,出小西天者,色黑有毛者佳,無毛光黃者次之。

治鼻疳︰用百部三錢,切片,晒乾炒,取淨末二錢,地骨淨炒二錢,五倍子炒,黃柏炒,甘愈。

馬尾連

出雲南省,藥肆皆有之,乾者形如絲,上有小根頭,土人盤取之以市。

性寒而不峻,味苦而稍減,不似川連之濃,性能去皮裡膜外及筋絡之邪熱,小兒傷風及痘科

浙烏頭

即僧鞋菊此乃烏頭之產於浙地,錢塘筧橋人種之,市為風瘓藥,近日人家園圃亦有之,名鸚 菊。

又追風活血,取根入藥酒良。

霍石斛

五色石斛附出江南霍山,形較釵斛細小,色黃,而形曲不直,有成球者,彼土人以代茶茗,雲極解暑醒脾,止渴利水,益人氣力。或取熬膏餉客,初未有行之者,近年江南北盛行之,有不給。市賈率以風蘭根偽充,但風蘭形直不縮,色青黯,嚼之不粘齒,味微辛,霍石斛嚼之微有漿,粘齒,味甘微鹹,形縮者真。 百草鏡︰石斛近時有一種形短只寸許,細如燈心,色青黃,咀之味甘,微有滑涎,系出六安州及 州府霍山縣,名霍山石斛。最佳。咀之無涎者,系生木上,不可用,其功長於清胃熱,惟胃腎有虛熱者宜之,虛而無火者忌用。 年希堯集驗良方︰長生丹用甜石斛,即霍石斛也。范瑤初云︰霍山屬六安州,其地所產石斛,名米心石斛。以其形如累米,多節,類竹鞭,乾之成團,他產者不能米心,亦不成團也。

甘平微鹹。陳廷慶云︰本草多言石斛甘淡入脾,鹹平入胃。今市中金釵及諸斛俱苦而不甘,性亦寒,且形不似金釵,當以霍斛為真金釵斛。 清胃除虛熱,生津已勞損,以之代茶,開胃健脾。功同參 。 定驚療風,能鎮涎痰。 解暑,甘芳降氣。

五色石斛

雲南志︰產祿勸州普渡河瀕江石壁間,色紺紅者佳。

療胃熱,益虛羸。

銀柴胡

經疏云︰俗用柴胡有二種︰一種色白黃而大者,名銀柴胡。專用治勞熱骨蒸,色微黑而細者,用以解表發散。本經並無二種之說,功用亦無分別,但云銀州者為最,則知其優於發散,而非治虛熱之藥明矣。

本草匯︰柴胡產銀夏者,色微白而軟,為銀柴胡。用以治勞弱骨蒸,以黃牯牛溺浸一宿,晒乾,治勞熱試驗。本經逢原云︰銀柴胡銀州者良。今延安府五原城所產者長尺餘,肥白而軟,北地產者如前胡而軟,今人謂之北柴胡。勿令犯火,犯火則不效。 百草鏡云︰出陝西寧夏鎮,二月採葉,名芸蒿。長尺餘,微白,力弱于柴胡。 藥辨云︰銀柴胡出寧夏鎮,形如黃,內有甘草串,不可混用。 翁有良云︰銀柴胡產銀州者佳,有二種。但辨形如鼠尾,與前胡相等。查前胡與柴胡相類,皆以西北出產者為勝,形既相同,當以湖廣古城柴胡為準。今銀柴胡粗細不等,大如拇指,長數尺,形不類鼠尾,又不似前胡,較本草不對,治病難分兩用,究非的確,用者詳之。 金御乘云︰銀州柴胡軟而白,北產亦有白色者,今人以充白頭翁,此種亦可謂銀柴胡。蓋銀指色言,不指地言。尤金銀花白色者曰銀花是也。銀柴胡原有西產北產之分,不必定以銀夏者為銀柴胡也。然入藥以西產者勝。 按︰綱目注銀柴胡以銀夏出者為勝,不知今人所用柴胡,有北柴胡南柴胡之分。北產如前胡而軟,南產強硬不堪用。又銀柴胡雖發表,不似柴胡之峻烈,綱目俱混而未析。

甘微寒無毒,行足陽明少陰,其性與石斛不甚相遠,不但清熱,兼能涼血。和劑局方治上下諸血,龍腦雞蘇丸中用之,凡入虛勞方中,惟銀州者為宜。北柴胡升動虛陽,發熱喘嗽,愈無寧宇,可不辨而混用乎。按︰柴胡條下,本經推陳致新。明目益精,皆指銀夏者而言。非北柴胡所能也。

周一士云︰凡熱在骨髓者,非銀柴胡莫療。

治虛勞肌熱,骨蒸勞虐,熱從髓出,小兒五疳羸熱。

撫芎

產江西撫州,中心有孔者是。

辛溫無毒。逢原云︰性最升散,專於開鬱寬胸,通行經絡。郁在中焦,則胸膈痞滿作痛,須撫芎開提其氣以升之,氣升則郁自降。故撫芎總解諸郁,直達三焦,為通陰陽氣血之使,然久服耗氣,令人暴亡矣。

按︰芎 有數種,蜀產曰川芎,秦產曰西芎,江西為撫芎。綱目取川芎列名,而西芎、撫芎僅于注中一見,亦不分其功用。蓋芎 以蜀產為上,味辛而甘,他產氣味辛烈,遠不逮矣。殊不知西芎與川芎,性不甚遠,俱為血中理氣之藥。第西產不及川產者力濃而功大。至撫芎則性專於開鬱上升,迥然不同,故石頑于川芎下另立撫芎一條,以明不可混,今從之。

芎歸飲︰不藥良方︰治失血湧吐,因飽食用力,或因持重努傷脈絡,用當歸二兩或三兩,酒浸洗。撫芎一兩,微炒,水三碗,酒一碗半,煎至八分,作二次服之。取其引血歸經。並治跌撲墜打而傷脈絡,令人大吐者。二症中如有瘀血,或加大黃下之,或加桃仁紅花破之,或加鬱金黃酒行之,審症酌加,其效更速。普濟方︰一切熱癤時毒腫痛,撫芎 研,入輕粉麻油調塗。

土藜蘆

汪連仕云︰即千葉水仙花,黃白者入藥,紅者不可服。取根罨毒,晒燥研末,合通關散搐鼻

綠升麻

從新云︰乃升麻之別一種。繆仲醇廣筆記用治下痢,每每有驗。

性最竄捷,治痢疾下傷。

按︰升麻色綠者佳,非另一種也。

金鐘薄荷

汪連仕草藥方云︰即細葉薄荷,山產者根堅硬,以米醋磨敷蜂刺蟲叮蜈蚣咬。

葉︰治跌打損傷,腹蟲牙痛,煎湯咽之。

王安採藥方︰金鐘荷葉即薄荷。止吐血、黃膽、跌打、諸般風氣,合濟陰丸。

白毛夏枯草

產丹陽縣者佳,葉梗同夏枯草,惟葉上有白毛,今杭城西湖鳳凰山甚多。

性寒味苦,專清肝火。

山牛膝

一名蘇木紅,今人呼荔支紅,又名透血紅。產富陽竹園內,善能理瘡並刀箭入肉。

活血、化瘀、寬筋、理跌打損傷、治破傷風,七十二般惡疾,非此不除功勝川產(汪氏方)。

土連翹

巴山虎附乃鬧羊花子也。鬧羊花即黃杜鵑,一名石棠花,牛食之即瘋顛。富陽北泥山白洋溪一帶山中甚多,彼土人呼為石棠花,即黃色映山紅也。 百草鏡云︰殼似連翹,子類芝麻,故一名山芝麻。入藥每服三分,不可多服。方術家麻藥中有之。其根名巴山虎,入藥去骨用。(汪連仕草藥方︰土連翹即鬧羊花子,今呼為南天竺草。)苦溫,治風寒濕痺, 癤腫脹,撲損疼痛,疽毒疔瘡,用之神效。(汪連仕草藥方︰治跌打損傷,能活血疏風,理七十二般風氣,為外科聖藥。)透骨丹︰藥鑒︰治跌撲損傷,深入骨髓,或隱隱疼痛,或天陰則痛,或年遠四肢無力,此藥主之,真神方也。鬧羊花子一兩,火酒浸炒三次,童便浸二次,焙乾,乳香沒藥不去油,血竭各三錢,為末研勻,再加麝香一分同研,瓷瓶收貯封固,每服三分,壯者五六分,不必吃夜飯,須睡好方服。酒可盡量下,服後避風,有微汗出為要。忌房事酸寒茶醋等物,弱者間五日一服,壯者間三日一服。 按︰吉雲旅抄有治無名腫毒疔瘡發背一醉消奇方,用山芝麻三分,研極細末,以好酒煎數沸,帶渣服下,蓋被出汗,不可見風,一服全消。但不可用燒酒。則又與藥鑒治法異,並附於此,善用者擇之。

將軍複戰丹︰張雲野瑣記︰治跌打損傷,以山芝麻二十兩,童便浸四次,燒酒浸三次,略炒,乳香沒藥各炙去油三兩,血竭煨二兩,為極細末,火酒送下四分。隨食白煮豬肉壓之,如持齋者,食白腐乾。服藥後,切記避風。

七厘散︰吳興楊氏便易良方治金刃傷,止痛如神,用龍骨、硼砂、血竭酒洗、兒茶、天芝麻十全丸︰綠竹堂驗方︰治風痺跌撲,癰疽初起,一服即能消散。惟虛弱人須先補,而後用此攻之。麝香三錢,穿山甲土炒脆,廣木香生研,血竭另研,雄黃水飛,山芝麻酒炒,番木鱉黃土炒,焦黃為度,不可太枯,篩取淨末,自然銅火 醋淬九次,研細水飛,僵蠶炒,去絲去頭足,以上各一兩。川蜈蚣去足尾二十一條,酒炙為末,蜜丸桐子大,以朱砂為衣,金箔裹之,蠟丸封固,每用一丸。至重者再進一丸。用羌活紫蘇酒煎化服。取汗避風,否則發戰傷人。一方去木鱉子,加風茄花五錢,山芝麻亦用五錢,較穩。

馬前散︰救生苦海︰治癰疽初起,跌撲內傷,風痺疼痛,其效如神。番木鱉忌見鐵器,入砂鍋內,黃土拌炒焦黃為度,石臼中搗磨,用細篩篩去皮毛,撿淨末,山芝麻去殼酒炒,各五錢,乳香末箬葉烘出汗五錢,穿山甲黃土炒脆一兩。每服一錢,酒下,不可多服。服後避風,否則令人發戰栗不止。如人虛弱,每服五分。

五虎丹︰治風痺跌撲,腫毒初起,草烏去皮,薑汁拌晒,隔紙炒,山芝麻(燒酒拌晒,炒)雄黃水飛,血竭箬葉上烘烊。穿山甲砂炒,各一兩。為末,丸如芥子大,酒下二三分,不可多。此方見草寶,真劫劑也。

巴山虎

即鬧羊花根也。眾炒方名巴山虎。追風定痛。

神妙草頭痧藥︰行篋檢秘︰鵝不食草並子一兩,南星、半夏、藜蘆、漏蘆、牙皂、鬧羊花子、鬧羊花根各一錢,俱晒燥,磨極細末。此藥專治中暑中寒,中風不語,牙關緊閉,急慢驚風,小兒筋抽。將藥吸入鼻內,噴嚏來立時蘇醒。亦可用陰陽水調服二三分,立愈。

熏痔漏仙方︰不可刀針掛線及服藥丸散,用鬧羊花根,俗名老虎花。象杜鵑,色黃,其根如鐵,將此根捶碎,煎湯放罐內,置桶中,蓋上挖一孔,對痔坐定熏之。湯冷,複熱之再熏。

其管觸藥氣,自漸漸潰爛不堪,熏半月自愈,重者一月收功,永不再發,切不可洗。

治兩腮紅腫︰梁氏集驗︰百合一個,山芝麻根去皮,貝母、元明粉,各一錢,銀朱七分,加

土茜草

一名地蘇木。過山龍。風車草。此南方所產茜草也。葉四五辨成一叢,攢莖節而生,方梗柔蔓,皮糙澀棘人指,獨莖直上一二尺,乃有分歧處。葉如箭鏃,風吹能環轉如車輪,故名。

又名八仙草,以其葉相對攢簇,枝葉間生也,其根黃赤色,不可染,又名活血丹。 百草鏡云︰此草秋時結實,小如梧桐子,實後枯,立夏後發苗。

百草鏡︰性平,入肝脾心經,治打傷跌壓,活血,性善行血,無瘀者禁用。 葛祖方︰治風氣痛,通經下胎,黃膽,鬼箭打,瘕痞,蛇傷。 藥鑒云︰功專活血、治跌撲、癰毒、症瘕、經閉便血、崩中帶下、痔漏風痺、鬼箭風、臌脹、黃膽、蛇傷。

疔瘡︰朱羅峰方︰過山龍、仙橋草、蒼耳草、 草、紫花地丁、野苧麻根、六味等分,酒煎服取汗,須多服蟾酥丸,汗出鹹者可治,若味淡,不可治。

又方︰地蘇木陰乾為末,重者八錢,輕者五錢,好酒煎服,如放黃者,沖酒服,渣罨疔上。

野苧麻

採藥志︰天青地白草,又名川綿蔥。即野苧麻也。

一名銀苧。又名天名精。生天土河塹旁,立春後生苗,長一二尺,葉圓而尖,面青背白,有麻紋,結子細碎。根搗之有滑涎,入藥用根,取松土者良,肥白無筋。按︰此與地菘別。

性涼,治諸毒,活血止血,功能發散止渴,安胎,塗小兒丹毒,通蟲脹,崩淋哮喘,白濁滑精,牙痛,喉閉骨哽,疝氣,火丹癤毒,胡蜂毒蛇咬,發背疔瘡,跌打損傷。 救生苦海︰午日取野苧麻,陰乾晒燥,搓熟,取白絨收藏。夏月遇有金刃傷者,敷之即止血,且不作膿。百草鏡︰跌撲,野苧根一兩,搗碎,好酒煎服,盡量飲醉。 漆瘡紅腫,合紫霞膏,又為女科聖藥。痘毒,以野苧麻去皮搗敷。癰疽發背,對口,一切無名腫毒,野苧麻搗汁,用無灰酒沖下,渣敷患處露頭,蓋被出汗,即出膿水痊愈。

跌打閃挫方︰教師白宇亮傳︰大鯽魚一尾,獨核肥皂一個,胡椒七粒,黃梔子九個,老薑一片,蔥頭三個,野苧麻根一段,乾面一撮,香糟一團,紹酒隨數用,同前藥合搗如泥,炒熱敷患處,立愈。外用布包扎緊,次日青出即愈。救生苦海︰治神鬼箭,用野苧麻川南星同搗敷。

徐若寧云︰蛇虺咬,看傷處有竅是雄蛇,無竅是雌蛇,以針挑破傷處成竅,然後取野苧麻嫩頭,搗汁和酒服之,三盞,絞剩渣敷傷口,能令毒從竅中出,傷立愈。將渣棄水中,永不複發。

雞鴨腳艾

百草鏡︰葉細多歧,間有闊者,雜之薑蕤,如雞鴨腳然,故名。搓之作艾香。

治腳氣疝氣。

千里光

一名九裡明。一名黃花草。綱目附見千里及下。按︰千里光為外科聖藥,俗諺云︰有人識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瘡。綱目不載,入外科用。 百草鏡云︰此草生山土,立夏後生苗,一莖直上,高數尺,葉類菊,不對生。 圖經云︰千里光生淺山及路旁,葉似菊而長,背有毛,枝幹圓而青,春生苗,秋有黃花,不結實,採莖葉入眼藥,名黃花演。

治目不清,去紅絲白障,迎風流淚。百草鏡。 明目,去星障,煎湯浴瘡瘍,合膏點赤眼,貼楊梅瘡,狗咬,以千里膏摻粉霜貼之。治蛇傷。治四塊鵝掌風。王三才醫便︰用千里光草一握,蒼耳草一中握,朝東牆頭草一小握,共入瓶內,水煎百沸,以手少擦麝香,向瓶熏之,仍用絹帛系臂上,勿令走風,三次即愈。千里光即金釵草是也。

治時疫赤鼻, 耳火眼,諸瘡癤腫毒破爛,及鵝掌風,合千里光膏點赤眼,貼楊梅瘡,加狗

小青草

五月生苗,葉短小,多莖,不甚高,開花成簇,紅色兩瓣,與大青同,但細小耳。一名蜻蜓草,一名蒼蠅翅。綱目小青條集解下。引圖經︰生福州,三月生花,亦不載其形狀,未免失考,且主治亦別。 圃事須知︰小青一名淡竹花,此則另是一種。

味苦大寒,理小腸火,治兒疳積,赤目腫痛,療傷寒熱症,時行咽痛,治疳積。煮牛肉田雞疳瞎,煮豬肝食。 黃膽,勞虐發熱。 翳障初起。百草鏡︰小青草五錢,煮豆腐食。

雀目︰百草鏡︰一名雞盲,白晝見物,將暮即昏。雞肝或羊肝取一具,不落水,小青草五錢,安碗內,加酒漿蒸熟,去草吃肝,三服即愈。加明雄黃五分尤妙。

澤半支

百草鏡︰葉如鼠牙半支,生山澗處,葉皆對節,夏開黃花如瓦松。

治蛇咬疔腫。

狐尾草

汪連仕採藥書︰狐尾草花如狐尾,九節,而生長水澤旁,名狐媚花。

主治吐血金瘡(取根敷)。一切腫毒(根罨)。洗瘡(用葉)。

金錢草

一名遍地香,佛耳草。俗訛白耳草、乳香藤、九裡香、半池蓮、千年冷、遍地金錢。其葉對生,圓如錢,鈸兒草葉形圓,二瓣對生,象鐃鈸,生郊野濕地,十月二月發苗,蔓生滿地,開淡紫花,間一二寸則生二節,節布地生根,葉四圍有小缺痕,皺面,以葉大者力勝,乾之清香者真。三月採,勿見火,綱目有積雪草,即此。但所引諸書,主治亦小異,故仍為補之,至綱目所載,言其治女子少腹痛有殊效,其方已載綱目,此不贅述。

味微甘,性微寒,祛風,治濕熱。百草鏡︰跌打損傷,虐疾,產後驚風,肚癰便毒痔漏,擦葛祖方︰去風散毒,煎湯洗一切瘡疥,神效。採藥志云︰發散頭風風邪,治腦漏白濁熱淋,按︰蔣儀藥鏡云︰佛耳草下痰定喘,能去肺脹,止哮寧嗽,大救金寒,以之烈入熱部,豈以其氣辛耶。

白虎丹︰祝氏效方︰鮮野淡菜,即車前草。洗淨,加遍地香搗爛,用白酒和汁絞出,鵝毛蘸搽患處即消。

疥瘡︰救生苦海︰鈸兒草加鹽少許,搓熟頻擦全化,然後洗浴,三次必愈;若用煎洗,反不見效。

疔瘡走黃,毒歸心。 慈航活人書︰銅錢草,即遍地香。採葉搗爛,童便煎服,服後再飲好張介賓本草正︰佛耳草味微酸,性溫,大溫肺氣,止寒嗽,散痰氣,散風寒寒熱,亦止泄瀉。鋪艾卷作筒,用熏久嗽尤妙。

望江青

一名還精草、玉星草、銀腳鷺鷥、血見愁、谷雨後發苗,生澤旁湖岸,方莖中空,葉狹長而尖,有鋸齒,對節,小滿後抽莖,開花成穗,細紫層層而上,寒露時枯根多須,節間方而白,極長,亦空明,根尤妙。

王聖俞云︰銀腳鷺鷥葉似胡麻而小,直莖可尺許長,其葉對生,根絕類水芹,味甘而多津液,採而以蜜拌蒸食,治肺虛失音,及久服最益人。西湖諸山皆有之,據此則似另一種,蓋望江青根白而不長,若長者,乃銀腳鷺鷥也。並存以俟考。

李氏草秘︰望江青,俗呼天芝麻。以其葉似芝麻葉也。方梗,對節生葉,至春節間開紅紫花涼苦。百草鏡︰性寒而味微苦,入肺經,吐血服之,生精還力,除濕熱,去星障,療肺癰,勞力傷,脫力黃,同金器煎服,愈驚風。

治打傷撲傷,最活血,搗汁沖酒服,渣罨傷處。一人閃足,痛不能舉。無苗,尋其根,搗汁入煎劑三服而愈。同牛膝、芍藥、當歸、獨活、玉釵草、活血丹、七葉草、五爪龍、放棒行、金雀腦、覆絲藤、 草等,和勻搗汁,加酒服之,損傷垂死,但得入咽可生。並治諸爛痛瘡癬,吐血亦效。

目中去星翳障︰百草鏡︰望江青一兩,羊肝一具,同豆腐煮食。

吐血︰白蜜二兩,隔湯頓熟,望江青一兩,煎汁沖蜜服。不論遠年新起,一切血症,二服除二服妙。

乳癰乳核︰秋泉家秘祖傳天下第一奇方︰專治乳癰乳核腫硬大者,服之即內消。用九龍川即龍見怕一兩,細葉冬青即山黃楊五錢,龍爪紫金鞭即馬鞭草又名龍爪草一兩,金翦刀三錢,九節金絲草即望江青五錢,遍地金龍草即地五爪三錢,用無灰酒二碗,加香櫞葉或桔葉十餘片,煎鐘半,飢時隨量二三次服之,渣再煎服。

絕虐︰望江青乾者五錢,煎酒服。

予表戚張石港,生平常服望江青,每日用乾者三錢,北棗六枚同煎食,如是三年,身輕腳健,終身無疾,其功不下參也。

無骨苧麻

接骨草 麻衣接骨 紫接骨附即玉接骨︰一名血見愁、玉錢草、麒麟草、玉連環、葉小圓,根如水芹。生濕陰處,立夏時發苗,逢節則粗,葉尖長,根蔓延,色白多粗節,類竹根。搗之汁粘,高者尺許,松土種之,極易繁衍。入藥用根,百草鏡云︰玉盤龍,一名無骨苧麻。葉類苧麻而薄小,背不白,莖如箸,色明透,至九月,莖白明如水晶,上有細紅點子。十月萎,採宜九月。一名玉梗半枝蓮。搗之有白漿稠滑,綱目蒴 條釋名云︰即接骨草。蘇恭云︰葉似芹。寇宗奭云︰花白子青,十月,子乃紅熟,有一二百子。時珍云︰每枝五葉。按︰群芳譜︰則花白而葉不類,其根乃似水芹。今人搗汁,以續筋骨損折,頗驗。名玉接骨。當是此種,然綱目無一語治折傷,且所引形狀,率多含混,故特詳晰補之。

性涼,味甘淡,入肺經血分,治吐血腸紅下血,跌打損傷。採藥志云︰接骨草,又名玉梗金

接骨草

苗如竹節,出廣西。粵語,此草叢生,高二三尺,葉大如柳而濃,莖有節,色綠而圓,花白,午開,自三月至九月不絕。群芳譜︰四季花,一名接骨草。葉細,花小色白,自三月開至九月,午開子落,枝葉搗汁。可治跌打損傷,九月內剖根分種。肇慶志︰接骨草出封川陽江,一名四季花,生園林中,莖綠而圓,葉長如指而尖,花白,跌傷骨節,搗爛敷之,可以接骨。而本草不載(李氏草秘︰羊耳草又名接骨草。生牆崖上,葉如羊耳,專治接骨)。

性平,治折傷,續斷骨,搗罨即愈。

麻衣接骨

生背陰山腳下,或澗旁。谷雨後發苗,葉類苧麻,背不白,對節生,節下則粗如鶴膝,作紫色。

敏按︰接骨草數種,俱產深山澗隰旁,近地罕得,人家間有種之者,然麻衣接骨每不易得。玉接骨性涼味甘而補,能和中調血,生髓益津,其功不僅專治折損。麻衣接骨,性溫而行血,惟專治折損。故人多不傳其種,辛亥,予館臨安,游西徑山寶珠寺,見山門外遍隙地皆麻衣接骨,形狀儼如土牛膝,而粗處作紫黯色,甚脆。折之從粗節處斷;視之,紫透中心,誠為佳草,不易得。而山僧土人悉皆莫識,故得滋育盈畦也。

治跌打損傷。

紫接骨

生山上,與麻衣接骨相似,而葉莖俱紫,治跌撲勞傷損瘀。

汪連仕云︰金寶相,一名金缽盂。罨金瘡之聖藥。又能散風透膿,一夜即透,其葉如蝴蝶花,根如商陸,即皺皮蔥。今呼麻葉接骨。敏按︰汪所論,當又是一種,亦非荔枝草,而又不是似牛膝之一種接骨也。

鳳眼草

花上細粉附此草苗如薄荷,葉微圓,長五六寸,谷雨後生苗,立夏後,枝椏間複生二小葉,節節皆有。

至秋後,二小葉中心白色,儼如鳳眼,故名。八九月眼中開花,其花如須,長一二寸,紫黃色,亦可入藥。 百草鏡︰鳳眼草芒種後,其枝椏間二小葉中心,各起蕊一粒,如人兩眼,細碎如石胡荽子狀。至小暑後,色轉紅黃,漸抽長如須,此草自苗至老,葉皆有淡紅暈。

敏按︰經驗廣集︰治小便不通,有皂角湯熏法。方中用鳳眼草,乃臭春葉別名,與此名同物異。又荔枝草亦名鳳眼草,與此亦異。

治一切風痺,活血去風,酒煎服立效。

室女乾血勞︰用鳳眼草連根葉鮮者一兩,加紅花三錢,酒煎服,通經自愈。

四日兩頭虐︰用鳳眼草煮紅棗,飲汁自愈(俱傳信方)。

婦女經閉不通、發熱勞症︰鳳眼草為末一兩,紅花炒二錢,水三鐘,煎一鐘,入黑糖五錢,空心服三五劑。見血方止(醫學指南)。

遺精白濁︰鳳眼草炒乾,研末五錢,沖熱黃酒服。(醫學指南)花上細粉︰入癬藥,殺蟲定癢。

風膏藥

桂海草木志︰葉如冬青。粵志︰肇慶七星岩產風藥,叢生石罅,其葉圓濃,和酒嚼之,治風疾。一曰風草,一曰風菜。諺云︰風病須風菜,即此。按︰福寧府志︰風藤草一名山膏藥。

治風愈瘡,或即此歟。

治太陽頭疼,目昏眩。

竹葉細辛

即獐耳草,香勝細辛。

治脫力虛黃。(汪氏方)

離情草

出雲南,夷中多有鬻之者,凡人為情欲錮閉,往往致死。得此草一莖煎服之,入口即豁如夢覺,斷緣絕愛,亦不自知所以然也。按︰段成式雜俎載左行草使人無情,范陽以之入貢,或即此類歟。又有合情草,與之相反,可知造物之生物,必有對待如此也。

已相思,絕情愛,如神。

和合草

此即合情草也。柳崖外編︰永昌府瀾滄江外,有和合草,根潔白,結男女交媾狀,土人見之,用稻米周遭圍之掘,方可得,否則遁去。有夫婦不諧者,服之即歡好。然載諸江船,輒沉溺不得渡。智者用長線系置岸側,持線登舟,渡畢,然後引過。故滇省近邊一帶,時時有之。聞服之者曰︰男視女,雖嫫母,西子王嬙不若也。女視男,雖丑亦潘安,雖老亦健兒也。

治夫婦相憎疾,煎酒服。

鹽蓬鹼蓬

藥性考︰二種皆產北直鹹地,土人割之,燒灰淋湯,煎熬得鹽,其葉似蒿圓長。至秋時莖葉俱紅,燒灰煎鹽,勝海水煮者。

味鹹性涼,清熱消積。

知風草

藥性考︰生雷瓊,蔓生,無毒,土人春日視其苗,有一節,則一次有風。入藥以無節者浸酒用,治一切風痺入骨,能拔之外出。

鳳頭蓮

出台灣內山,形如黃連,色紫,多細須茸茸然,分歧如鳳頭。故名。

性平,治咽喉一切諸症。

梨松果

如肥皂,出台灣。

治疔瘡磨塗。

蒲包草

活人書︰又名鬼蠟燭。新語云︰水蠟燭,草本,生野塘間,秋杪結實,宛與蠟燭相似。

有詠者云︰風搖無弄影,煤具不燃煙,以其開花結實,儼似蠟燭,故名。蘆葦蕩中頗多,土人採其實,以治金刃傷止血用。

治瘰癧︰蒲包草連根採來,洗去泥,切寸段。砂鍋煎湯,代茶飲,不論男女皆愈。但婦人服此,愈後終不受孕。須服北京真益母丸四五兩,可解之。

汪連仕採藥書︰蒲萼即蒲草。南人呼莎草,北人呼板枝花,結實為鬼蠟燭,其粉即蒲黃。

鬼扇草

採藥錄︰鬼扇草生石壁上,葉面青,有直紋如白果葉狀,枝枝生如扇骨,人若打死在地,搗此草汁灌,入口即蘇醒。

魚須

採藥錄︰ 魚須草梗葉青色,面起直紋,葉葉有須二條,其根如竹鞭狀。

治疔瘡一切諸瘡。

汪連仕云︰ 魚須沿藤如豆,葉二丫,內生二須,根白而粗,專治外科一切疔瘡腫毒,罨之立消。

紫背稀奇

採藥錄︰紫背生陰山,著地布苗,葉有兩大兩小,面灰色,有直紋,背微紫,若起心,有藤一二尺長,葉尖,對生。

治痘毒。用活草一斤作二服,酒煎下,已成速愈,未成立消。

雀麥

汪氏採藥書︰即雀角花。此花令人蠲忿,花象雀腳,獵人採熬藥箭,呼為破關草。人以其內爛痔漏,呼為破管草。

性熱氣烈,傷人肌膚,立能潰腫,須米醋炒用,腐腸之品,不入湯劑,惟外治點痔漏用之。

(汪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