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寶元 嚴用和
難經云︰脾氣通於口,口和則知谷味矣;心氣通於舌,舌和則知五味矣。是知谷味五味,莫不經由口舌而入於胃也。善攝生者,謹于和調,使一飲一食,入於胃中,隨消隨化。則無滯留之患。若稟受怯弱,飢飽失時,或過餐五味、魚腥、乳酪,強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脘,遂成宿滯。輕則吞酸嘔惡,胸滿噎噫,或泄或利,久則積聚,結為症瘕,面黃羸瘦,此皆宿食不消而主病焉。大率才有停滯,當量人虛實,速宜克化之,不可後時,養成沉 也。
治中脘有宿食,吞酸惡心,口吐清水,噫宿腐氣,或心腹疼痛,及中虛積聚,飧泄白痢下。
烏梅肉(七個) 百草霜(三錢) 杏仁(去皮尖,別研,三七枚) 巴豆(去殼並油、二枚) 半夏(湯泡七次,九枚) 縮砂仁(三七枚)
上為細末,和勻,用薄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用熟水送下,薑湯亦
治虛中積冷,氣弱有傷,不能傳化,心下堅痞,兩脅脹滿,心腹疼痛,噫宿腐氣,及霍亂吐瀉,米谷不消,久痢赤白,膿血相雜,久病黃色羸瘦,及腹中一切食症之疾,並皆治
枳殼(去瓤) 檳榔 橘紅 半夏(湯泡七次) 莪朮 京三棱 乾薑(泡) 黃連(去鬚。
上件,除巴豆外,銼如豆大,用好醋合巴豆煮乾,去巴豆,餘藥焙,為細末,薄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加至十五丸,用茶清薑湯任下,食後臨臥服。有孕婦人不宜服。
治脾胃怯弱,食肉食面,或食生果,停滯中焦,不能克化,致腹脹疼痛,嘔惡不食或痢或秘,悉主之。
阿魏(酒浸,化,旋入) 官桂(不見火) 莪朮(炮) 麥 (炒) 神曲(炒)青皮(去瓤) 羅卜(炒) 白朮 乾薑(炮。各半兩) 百草霜(三錢) 巴豆(去殼油,三、七個)
上件,為細末,和勻,用薄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時,薑湯送下。面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