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李子毅
心腹痛有六:有寒,有熱,有食,有積,有蟲,有霍亂。
凡小兒外感風寒,內傷冷物,胃氣當心而痛,啼哭悶絕,手足冷,或吐或不吐,以熱手按摩則止者,用草豆蔻丸主之。
幾小兒受寒,連腹疼痛,叫哭不寧,手足冷,汗出,或洩或不洩。得熱稍定,以理中湯主之。
幾小兒腹痛,無時舉發者,此積痛也。不可數下,下則氣傷而難愈,以集聖丸調之。
凡小兒飲食之後,卒然腹痛,此傷食也。須問其平日,曾有此疾否?若原無此疾,作傷食看,以丁香脾積丸利去所傷之食,用原傷之物,煎湯送下。後以集聖丸調之。若原有此疾,當作積論。
幾小兒心腹疼痛,嘈雜,口吐清水,面黃肌瘦,得食即止,肚飢又作嘈雜痛,此蟲痛也。先用雄黃解毒丸,苦楝根白皮煎湯吞下,追去其蟲,後用集聖丸調之。如元氣弱者,不可下,只用集聖丸主之。
凡小兒晝則無事,夜則啼哭,此腹痛也。蓋腹屬陰,痛主寒,遇夜則發,陰寒盛也。以理中丸,燈心燒灰煎湯下。
草豆蔻(面包煨去油)一錢,陳皮六錢,澤瀉,半夏各一錢,桃仁(去皮尖)七粒,麥芽(炒)二錢半,神曲(炒)、柴胡、薑黃各四錢,共為末,湯浸蒸餅為丸,白湯下。
丁香、良薑(醋炙)各五錢,木香、巴豆霜、三稜(煨),莪朮各三錢,青皮 (醋浸去白)五錢,皂角(燒存性)二錢,百草霜四錢,共為末,醋糊丸。有積,茴香湯下。傷食,原物湯下。水瀉者,甘草湯下。
祖傳治腹痛:甚者,解霉丸下之,輕者,脾積丸下之。
凡小兒心腹痛急甚者,面青,手足冷,指甲青,目上竄,悶亂煩躁,狂言邪語,噴藥喘急者。皆不治。
西江月
凡遇小兒腹痛,必須察認原由,面黃腹痛食中求,臉白蚘蟲(13)作楚。
指冷面青寒痛,三種(14),啼哭無休。或溫或下藥先投,不可臨時差謬。
積痛先行脾積,養脾以次調和,蟲家別用取蟲科,集聖勤勤服可;
寒痛理中最妙,茱萸湯引宜多;無時腹病又如何,集聖妙如利藥。
積痛有時發作,面黃腹脹難痊,丁香脾積下當先,後用養脾調緩。
蒼白青陳曲麥,茴香莪朮三稜,砂仁靈脂木香兼,枳實黃連川棟。
蟲痛時時作楚,面白清水長流,檳榔蘆薈與糖毬,君子蕪荑練(15)肉,
白朮木香靈脂,黃連辰砂莪縮,青陳干蟾(16)與麥曲,蟲去痛除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