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李子毅
咳嗽治法有三、有發汗,有下洩,有清補。
如初起挾風寒外感者,輕則蘇沉九寶湯,重則五虎場,一帖即效。
如咳久,身熱喘急,此肺中伏火也,以葶藶丸利之。
如咳久肺虛,連綿不已,即當補肺,阿膠散主之。
如咳久連聲不已,口鼻出血者,茅根湯主之。
如夏月得咳嗽者,以加味白虎湯治之。不可汗下 (方見瘧門)。
如咳痰甚者,以利痰丸主之(方見驚門)。
如咳久成龜胸者,以葶藶丸主之。
如咳嗽吐血者,二陳湯加薑汁主之。
如咳嗽咽痛聲嘎者。以甘桔湯主之。
此發散之藥也。
桑白皮(去赤)、甘草,大腹皮、官桂、陳皮、蘇葉、麻黃(不去節)、烏梅(一個)、薄荷葉、杏仁(不去皮尖)
各等分,薑引,水煎服,微汗為度。
此發散之上藥也。
麻黃七分,杏仁一錢,甘草四分,細茶(炒)七分,白石膏一錢五分;水煎服,發汗禁風。
洩肺喘,通水道。
甜葶藶(略炒)、黑牽牛(炒),杏人(去皮尖,炒),漢防己。各等分,共為末,然後入杏仁泥和之,棗肉同搗為丸。淡薑湯送下。
定喘,消痰,止嗽,此補肺之藥也。
牛蒡子、甘草、杏仁,馬兜苓、阿膠(粉炒成珠)、糯米,水煎服。
陳皮(去白)、半夏(炒)、茯苓、甘草、天冬(去心、
杏仁泥、片芩、梔子、貝母、知母、石膏、瓜萎霜。生地、桔梗,水煎,取茅根自然汁和服。
凡咳嗽日久,面青而光,其氣喘促,哽氣時多出聲,唇白如練,此肝氣旺而肺氣絕者,不治。
凡咳嗽日久,喉舌生瘡,其聲嘎者,不治。
凡咳嗽日久,胸高而喘,肩與肚脅俱動,加驚搐者,不治。
凡咳嗽日久,潮熱喘急,一咳之時,面青黑,目上竄,血從口鼻長出者,此木火旺盛而肺已絕,不治。
凡咳嗽日久,面白,唇青,目閉(10)悶亂,頭搖手擺者,此肺氣將絕,不治。
西江月
小兒或病咳嗽,醫家症要分明,咳為有傷於肺經,嗽則脾家病症。
有聲無痰是咳,無聲有痰嗽真,時乎咳嗽病同臨。有聲有痰一定。
小兒傷風咳嗽,其症身熱憎寒,自汗躁煩不安然,日夜嗽聲無遍。
時常鼻流清涕,咽喉不利痰涎。脈浮頭痛症多端,治則宜乎發汗。
咳激或傷寒症,此因飲冷形寒,冬月坐臥濕地間,抑被冷風吹犯。
其症脈緊無汗,煩躁不渴惡寒,治宜發散汗為先,藥用參蘇飲驗。
若是咳嗽傷熱,其症面赤躁煩。飲水不止膈咽乾,咳睡稠黏症現。
甚則急喘而嗽,痰涎必生喉咽,潮熱手足或冰寒,小兒多有此患。
咳嗽若患火症,決然咯唾血膿,甚者七竅血流通,此是肺熱火動。
若吐青綠白水,胃冷停飲相攻,嗽吐痰涎乳食中,宿滯不消取用。
要知治嗽大法,依時認症扶持,春天外感疲無疑,夏是炎上火氣,
秋則肺傷濕熱,冬為風冷相隨,相時而動作良醫,對症依方用劑。
大抵實者當下,虛則補藥為宜,寒者溫散藥中推,熱症清涼為貴。
風則尤當發散,停痰消逐宜施(11),初間(12)止澀莫投之,總要化痰順氣。
肺乃五臟華蓋。皮毛易感風寒,初醫發汗最為先。杏仁麻黃最驗。
薄荷石膏甘草,黃芩桔梗人參,前胡枳殼臘茶煎,一服諸風發散。
久咳不宜發汗,化痰順氣為宜,潤下玉液有神奇,不效再行湯劑。
貝母陳皮枳殼,茯苓甘草芩梔,前胡薄荷杏仁泥,有熱石膏堪取。
久咳痰壅發熱,看他二便何如,若還清利是中虛,只用抱龍區處。
如果秘結實熱,葶藶五色驅除,要分虛實不須拘,此是小兒命主。
久咳連聲出血,清金降火為佳,芩連甘桔款冬花,知貝二冬多下,
去白陳皮積殼,前胡地骨霜瓜。茯苓玄參茅根加,此個方兒無價。
大凡咳嗽治法,必須清化痰涎,化痰順氣最為先,氣順痰行咳減。
順氣陳皮枳殼,化痰半夏天南,黃芩梔子火邪乾,桔梗茯苓開滲。
虛咳時加作熱,面黃氣短無神,當歸陳皮心。白茯苓,梔子黃芩桔梗,
知貝前胡天麥,甘草枳殼人參,更加黃柏炒如神,煎同生薑作引。
久咳連聲不已,面青目竄常吁,胸高肩息汗如珠,臉白唇青背屈,
骨瘦如柴潮熱,鼻乾發燥神虛,啞嘎驚搐不須拘,縱有靈丹無處。
咳嗽小雞嗚,痰多吐血淋,升麻湯一劑,管叫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