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識

丹波元珍


卷二 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

吳云:平人。氣血平調之人。氣。脈氣。象。脈形也。

平人 調經論云: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終始篇云:形肉血氣。必相稱也。

是謂平人。

一吸脈亦再動 高本刪亦字。醫統同。簡按靈動輸篇。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甲乙引。作一呼脈亦再動。一吸脈亦再動。

閏以大息 張云:常人之脈。一呼兩至。一吸亦兩至。呼吸定息。謂一息既盡。而換息未起之際也。

脈又一至。故曰五動。閏。余也。猶閏月之謂。言平人常息之外。間有一息甚長者。是為閏以太息。而又不止五至也。簡按張注詳備。與難經符。但難經以一呼再動。一吸再動。呼吸之間又一動。為定息五動。張則以一息四動。兩息之間又一動。為五動。此為少異焉。李云:一息四至。呼吸定息脈五動者。當其閏以大息之時也。馬及志高並同。此說不可從。果如其言。則宜雲閏以大息。呼吸脈五動。噫。何倒置經文。而釋之也。

常以不病 甲乙。病下。有之人二字。

以調之為法 甲乙。無為法二字。

曰少氣 馬云:難經以為離經脈。由正氣衰少。故脈如是也。吳云:是為虛寒。

三動而躁 馬云:難經亦以為離經脈。是六至而躁。躁者。動之甚也。王注以躁為煩躁。靈樞終始禁服等篇。有一倍而躁。二倍而躁等語。則躁本言脈。不言病也。張云:躁者。急疾之謂。

尺熱曰病溫 張云:言尺中近臂之處有熱者。必其通身皆熱也。脈數躁而身有熱。故知為病溫。高云:脈躁疾而尺膚熱。則曰病溫。簡按王注。以尺為寸關尺之尺。馬亦從之。非。

脈滑曰病風 張云:數滑而尺不熱者。陽邪盛也。故當病風。然風之傷人。其變不一。不獨在於肌表。

故尺不熱者。脈法曰。滑。不澀也。往來流利。為血實氣壅。簡按壽夭剛柔篇云:病在陽者。命曰風。病在陰者。命曰痺。此章與痺對言。亦謂偏風之屬。

脈四動以上曰死 張云:一呼四動。則一息八至矣。況以上乎。難經謂之奪精。四至曰脫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盡。是皆一呼四至以上也。故死。

乍疏乍數 高云:一呼脈四動以上。則大過之極。脈絕不至則不及之極。乍疏乍數。則錯亂之極。

故皆曰死。

人無胃氣曰逆 張云:如玉機真臟論曰。脈弱以滑。是有胃氣。終始篇曰。邪氣來也。緊而疾。穀氣來也。徐而和。是皆胃氣之謂。大都脈代時宜。無太過無不及。自有一種雍容和緩之狀者。便是胃氣之脈。

胃而有毛 脈經。作有胃而毛。下並同。張云:是為賊邪。以胃氣尚存。故至秋而後病。後皆仿此。

臟真散於肝 吳云:肝氣喜散。春時肝木用事。故五臟天真之氣。皆散於肝。

但代無胃曰死 張云:長夏屬土。雖主建未之六月。然實兼辰戌丑未四季之月為言也。代。更代也。

脾主四季。脈當隨時而更。然必欲皆兼和軟。方得脾脈之平。若四季相代。而但弦但鉤。但毛但石。是但代無胃。見真臟也。故曰死。簡按吳馬並仍王注。以代為止。恐與經旨左矣。

軟弱有石曰冬病 張云:石為冬脈。屬水。長夏陽氣正盛。而見沉石之脈。以火土氣衰。而水反乘也。

故至冬而病。簡按推前文例。石當是弦。冬病當是春病。

弱甚曰今病 馬云:弱。當作石。張同。云:長夏石甚者。火土大衰。故不必至冬。今即病矣。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弱。作石。簡按今甲乙。弱。作軟。脈經。作石。推前文例。弱當是弦。志高從王義。

臟真濡於脾 吳云:濡。澤也。脾氣喜濡澤。長夏之時。脾土用事。故五臟真氣。皆濡澤於脾。

毛而有弦曰春病 吳本。毛。作胃。張云:弦為春脈。屬木。秋時得之。以金氣衰。而木反乘也。故至春木王時而病。簡按推前文例。當是胃而有鉤。曰夏病。

弦甚曰今病 張云:秋脈弦甚。是金氣大衰。而木寡於畏。故不必至夏。今即病矣。簡按推前文例。當是鉤甚。

以行營衛 甲乙。以。作肺。

石而有鉤曰夏病 張云:鉤為夏脈。屬火。冬時得之。以水氣衰。而火反侮也。故至夏火王時而病。

汪昂云:鉤。當作軟弱。簡按推上文例。當是胃而有弱。曰長夏病。

鉤甚曰今病 張云:冬脈鉤甚。是水氣大衰。而火寡於畏。故不必至夏。今即病矣。簡按推上文例。

當是弱甚曰今病。而軟弱有石曰冬病以下。與春夏其例不同。蓋錯綜其意。欲人彼此互推。知其由也。必不文字訛誤焉。

其動應衣脈宗氣也 甲乙。衣。作手。脈下。有之字。沈氏經絡全書曰。虛裡。乳根穴分也。俗謂之氣眼。顧英白曰。乳根二穴。左右皆有動氣。經何獨言左乳下。蓋舉其動之甚者耳。非左動而右不動也。其動應手。脈宗氣也。素問本無二義。馬玄台因坊刻之誤。而謂應衣者。言病患肌肉瘦弱。其脈動甚而應衣也。亦通。始讀素問。則心竊疑之。至讀甲乙經。而疑遂釋然。簡按五味篇曰。大氣積於胸中。命曰氣海。邪客篇曰。宗氣積於胸中。皆此義也。通雅云:宗尊一字。孝經。宗祀。注。尊祀。王云:宗。尊也。此乃古訓。應衣。當從甲乙。而作應手。若應衣則與下文何別。張云:前言應衣者。言其微動似乎應衣。可驗虛裡之胃氣。此言應衣者。言其大動。真有若與衣俱振者。此臆度之見。不考甲乙之失耳。

盛喘數絕 張云:若虛裡動甚而如喘。或數急而兼斷絕者。由中氣不守而然。故曰病在中。簡按馬吳志。以喘為病証。非。

結而橫有積矣 張云:胃氣之出。必由左乳之下。若有停阻。則結橫為積。故凡患 者。多在左肋之下。因胃氣積滯而然。如五十六難。曰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者。蓋以左右上下。分發五行而言耳。而此實胃氣所主也。吳云:脈來遲。時一止。曰結。橫。橫格于指下也。言虛裡之脈結而橫。是胃中有積。簡按橫。蓋謂其動橫及於右邊。張注以結橫不為脈象。恐非。

絕不至曰死 志云:胃腑之生氣絕於內也。

宗氣泄也 吳云:宗氣宜藏不宜泄。乳下虛裡之脈。其動應衣。是宗氣失藏。而外泄也。馬云:乳下之動應衣者。予曾見其人病終不治。張云:虛裡跳動。最為虛損病本。故凡患陰虛勞怯。則心下多有跳動。

及為驚悸慌張者。是即此証。人止知其心跳。而不知為虛裡之動也。但動之微者。病尚微。動之甚者。病則甚。

亦可因此以察病之輕重。凡患此者。當以純甘壯水之劑。填補真陰。夫穀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是由胃氣。而上為宗氣也。氣為水母。

氣聚則水生。是由肺氣而下生腎水也。今胃氣傳之肺。而腎虛不能納。故宗氣泄於上。則腎水竭於下。腎愈虛,則氣愈無所歸。氣不歸則陰愈虛矣。氣水同類。當求相濟。故凡欲納氣歸原者。惟有補陰以配陽一法。簡按許氏本事方云:王思和曰。今心怯非心松也。胃之大絡。名曰虛裡。絡胸膈及兩乳間。虛而有痰則動。此張注所未論及。故表而出之。

中手促上擊者 馬云:寸口之脈。中醫人之指。而促上來擊者。是肩背在上。故其脈促上也。名曰肩背痛。簡按據馬注。促上。謂促于魚上而搏擊。吳以為結促之促。志以為浮而搏擊。並乖經旨。

寒熱及疝瘕少腹痛 馬云:下文脈急者。曰疝瘕少腹痛。據理此處及疝瘕少腹痛六字為衍。簡按當從新校正。

沉而橫曰脅下有積 甲乙。橫下。有堅字。無有積二字。張云:橫。急數也。志云:橫。橫逆。言脈之形象。非謂病也。簡按橫。謂寸口脈位。橫斜於筋骨間。張志恐非。

沉而喘 甲乙。沉。作浮。

脈滑浮而疾者 甲乙。作脈浮滑實大。

脈急者 吳云:急。弦急也。是為厥陰病脈。張云:弦急者。陰邪盛。故為疝瘕少腹痛。

疝瘕 甲乙。作疝 。

曰病無他 張云:雖曰有病。無他虞也。高云:無他變也。

不間臟 張云:五十三難曰:七傳者死。間臟者生。七傳者。傳其所勝也。間臟者。傳其所生也。

皆此之謂。考之呂氏注。曰。間臟者。間其所勝之臟。而相傳也。心勝肺。脾間之。脾勝腎。肺間之。肺勝肝。

腎間之。腎勝心。肝間之。肝勝脾。心間之。此謂傳其所生也。今不間臟。而傳其所克。故曰死。間。去聲。

臂多青脈 張云:血脫則氣去。氣去則寒凝。凝泣則青黑。故臂見青色。言臂則他可知矣。即診尺之義。志云:診。視也。論診尺必先視臂之脈色。

釋音。 。音亦。熊同。高云:解。懈同。 。音亦。余篇解 同。猶懈怠。志云:懈惰也。杭世駿道古堂集云:解 二字。不見他書。解。即懈。 。音亦。倦而支節不能振聳。憊而精氣不能檢攝。筋不束骨。脈不從理。解解 。不可指名。非百病中有此一症也。內經言此者凡五。平人氣象論云:尺脈緩澀。謂之解 。王氏注。佇不可名。佇。困弱也。(按宋書明恭王皇後傳。後在家。為佇弱婦人。)玉機真臟論云:冬脈太過。則令人解 。此從脈起見也。刺瘧論云: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 。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此從瘧起見也。刺要論云:刺骨無傷髓。髓傷則銷鑠 酸。體解 然不去矣。四時刺逆從論云:夏刺經脈。血氣乃竭。令人解 。此從刺而究其極也。要皆從四末以起見。如經所言墮怠。小變其辭。而意較微眇爾。宋景濂送葛醫師序。不得其解。篁南江氏。輯名醫類案。引葉氏錄驗方。以為俗名發痧之証。別列一門。武斷極矣。余嘗見有此病。發必神思躁擾。少腹痛。靈素未嘗言及。與解 之義。毫不干涉。殆大繆矣。簡按王注據刺瘧論解之。然此少陽瘧之狀。而非解 之義。馬吳張並仍王注。皆不可從。但志高及杭氏之說為穩貼。解 字。亦見論疾診尺篇。云:尺肉弱者。解 也。蓋解 。即懈惰懈倦之謂。四時刺逆從論解 。診要經終論作解惰。刺瘧論解 。巢源作解倦。此可以証也。 。即亦字從人者。與易通。王注氣厥論云:食亦者。謂食入移易而過。不生肌膚。亦。易也。甲乙引氣厥論。作食 。骨空論。易髓無孔。王注云:易。亦也。此可以証 亦同。而與易通也。而易。謂變易其平常。神農本草蜣螂條。狂易。(証類。音羊。誤。漢書外戚傳云:素有狂易病。師古注。狂易者。狂而變易常性也。)陰陽別論。偏枯痿易。王注。易。謂變易常用。而痿弱無力也。大奇論。跛易偏枯。王注。血氣變易。為偏枯也。知是解易即解惰。變易平常之義矣。滑云:一說作解極。謂懈倦之極也。未知何據。虞氏正傳云:解者。肌肉解散。 者。筋不束。俗呼為砂病。內經名解 。實非真砂病也。此說亦太誤。

安臥脈盛曰脫血 馬云:安臥者。不能起也。脈盛者。火愈熾也。火熱則血妄行。故謂之脫血。高云:安臥。猶嗜臥。

尺澀脈滑謂之多汗 吳云:尺部肌膚澀。是皮毛失其津液也。脈來滑。陰火盛也。陽盛陰虛。故為多汗。陰陽別論曰。陽加於陰。謂之汗。簡按王以脈為尺脈。張同。並誤。

脈尺粗 熊本。無脈字。吳同。當刪。

謂之熱中 簡按王注。謂下焦中也。非。馬云:熱氣在腹。謂之熱中也。

目裹微腫 宋本。裹。作裡。吳同。志高作內。並非。

胃疸 簡按疸。癉同。即前篇所謂消中。後世所稱中消渴也。馬云:穀疸。志云:黃膽。並非。

面腫曰風 馬云:水証有兼風者。其面發腫。蓋面為諸陽之會。風屬陽。上先受之。故感於風者。

面必先腫。不可誤以為止於水也。評熱論。水熱穴論。論疾診尺篇。皆名曰風水。王注以為胃風者非。及考風論。胃風之狀。並無面腫之說。簡按金匱要略云:面目腫大有熱。名曰風水。又云:腰以上腫。當發汗。

足脛腫曰水 吳云:脾胃主濕。腎與膀胱主水。其脈皆行於足脛。故足脛腫者為水。簡按金匱要略云:腰以下腫。當利小便。

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 趙府本。妊。作任。熊吳張並同。張云:心脈動甚者。血王而然。王啟玄云云:蓋指心經之脈。即神門穴也。其說甚善。任。妊同。孕也。簡按論疾診尺亦曰。女子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知是全本作足少陰者。未為得。王以動為厥厥動搖之動脈。馬以妊子為男子。皆誤。

未有臟形 馬云:未有正臟之脈相形。而他臟之脈反見。春夏脈宜浮大。今反沉細而瘦。秋冬脈宜沉細。今反浮大而肥。此即所謂逆四時也。玉機真臟論云:未有臟形於春夏。而脈沉澀。秋冬脈浮大。名曰逆四時。與此義同。志云:未有春弦夏鉤秋毛冬石之臟形。簡按吳張為真臟之脈形。非。

命曰反四時也 吳刪四時二字。馬云:是皆難治之証。猶脈之反四時也。王注為衍文。殊不知古人以彼形此。則未必非取譬之意。(王注。當是新校正。)簡按馬注似傅會。

肝不弦腎不石也 張云:人生所賴者水穀。故胃氣以水穀為本。而五臟又以胃氣為本。若脈無胃氣。而真臟之脈獨見者死。即前篇所謂但弦無胃。但石無胃之類。是也。然但弦但石。雖為真臟。若肝無氣則不弦。腎無氣則不石。亦由五臟不得胃氣而然。與真臟無胃者等耳。志云:弦鉤毛石。胃氣所生之真象也。真象見者。謂胃氣已絕。故死。然五臟之真象。乃胃腑精氣之所生。精氣絕。則肝不弦。腎不石。而又帶鉤彈石之死脈見矣。高云:至春而肝不微弦。至冬而腎不微石也。簡按高仍王義。近是。謝縉翁及袁表校本脈經。作肝但弦。心但鉤。脾但弱。肺但毛。腎但石也。未知據何本。

太陽脈至 張云:此言人之脈氣。必隨天地陰陽之化。而為之卷舒也。太陽之氣。王於谷雨後六十日。是時陽氣太盛。故其脈洪大而長也。馬云:按王注扁鵲脈法。亦後世假托之言耳。(王注。當是新校正。)

簡按新校正扁鵲脈法。出於脈經。呂廣說。出於七難注。太陽脈云云八字。吳本移於陽明後。仿于七難之例也。

少陽脈至 張云:少陽之氣。王于冬至後六十日。是時陽氣尚微。陰氣未退。故長數為陽。疏短為陰。而進退未定也。

陽明脈至 張云:陽明之氣。王于雨水後六十日。是時陽氣未盛。陰氣尚存。故脈雖浮大。而仍兼短也。此論但言三陽。而不及三陰。諸家疑為古文脫簡者。是也。及閱七難所載。則陰陽俱全。三陽與此皆同。

至。謂太陰之至。緊大而長。少陰之至。緊細而微。厥陰之至。沉短而敦。此三陰三陽之辨。乃氣令必然之理。

蓋陰陽有更變。脈必隨于時也。

張云:符瑞圖曰。玉而有光者。說文曰。琅 似珠。簡按禹貢。厥貢惟球琳琅 。孔傳。琅。石而似珠。爾雅釋地。西北之美者。有昆侖虛之 琳琅 焉。郭注。琅 。狀如珠也。山海經曰:昆侖山。有琅 。附。李時珍云:在山為琅 。在水為珊瑚。

微曲 汪機云:偃曲。乃略近低陷之意。數至之中。而有一至似低陷。不應指也。張云:喘喘連屬。急促相仍也。其中微曲。即鉤多胃少之義。吳云:不能如循琅 之滑利矣。

前曲後居 吳本。居。作倨。張云:前曲者。謂輕取則堅強而不柔。後居者。謂重取則牢實而不動。

如持革帶之鉤,而全失充和之氣。是但鉤無胃也。故曰心死。簡按丁德用注十五難云:後居。倨而不動。勁有故曰死也。王注居為不動。蓋讀為倨。故吳直改之。倨。踞同。漢書。高祖箕踞。張耳傳。作箕倨。踞。蹲也。故為不動之義。

厭厭聶聶 吳云:翩翻之狀。浮薄而流利也。馬云:恬靜之意。

如落榆莢 十五難。落。作循。莢。作葉。甲乙同。馬云:輕虛以浮之意。張云:輕浮和緩貌。即微毛之義也。李時珍云:榆有數十種。莢榆。其木甚高碩。未生葉時。枝條間先生榆莢。形狀似錢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錢。後方生葉。

不上不下如循雞羽 吳云:不上下。則非厭厭聶聶翩翻流利之形矣。如循雞羽。澀而難也。高云:如循雞羽。極輕極虛。不若榆莢之落也。馬云:雞羽兩旁雖虛。而中央頗有堅意。所以謂之病也。簡按玉機真臟論。秋病脈曰。其氣來毛。而中央堅兩旁虛。此謂太過。王注蓋本於此。而馬衍其義。

如風吹毛 簡按毛。草也。左傳隱三年。澗溪沼 之毛。丁德用十五難注云:風吹毛者。飄騰不定。無歸之象。

招招 馬云:招。迢同。迢迢然。長竿末梢。最為軟弱。揭之則似弦而甚和。所以謂之平也。張云:揭。高舉也。高揭長竿。梢必柔軟。即和緩弦長之義。招招。猶迢迢。吳意同。志云:以手相呼曰招。招招。

乍伏之象。高云:柔和而起伏也。簡按集韻。迢迢。高貌。義難葉。志注本於詩邶風招招舟子之疏。尤得其解。

急益勁 甲乙。脈經。急下。有而字。

和柔相離如雞踐地 張云:和柔。雍容不迫也。相離。勻淨分明也。如雞踐地。從容輕緩也。此即充和之氣。亦微軟弱之義。是為脾之平脈。

實而盈數如雞舉足 張云:實而盈數。強急不和也。如雞舉足。輕疾不緩也。前篇言弱多胃少。此言實而盈數。皆失中和之氣。故曰脾病。汪機云:雞踐地。形容其輕而緩也。如雞舉足。言如雞走之舉足。形容脈來實而數也。踐地與舉足不同。踐地。是雞不驚而徐行也。舉足。是被驚時疾行也。況實數與輕緩相反。彼此對看。尤見明白。難經以此為心病。志云:雞足有四爪。踐地極和緩。形容脾土之灌溉四臟。雞舉足。拳而收斂。不能灌溉於四臟也。簡按汪志並鑿。

如鳥之喙 宋本。鳥。作烏。甲乙同。張云:喙。音誨。嘴也。

如鳥之距 張云:距。權與切。雞足鉤距也。

如屋之漏如水之流 脈經。流。作陷。張云:如屋之漏。點滴無倫也。如水之流。去而不反也。是皆脾氣絕。而怪脈見。

如鉤 張云:冬脈沉石。故按之而堅。若過於石。則沉伏不振矣。故必喘喘累累。如心之鉤。陰中藏陽。而得微石之義。莫善昌云:琅 。石之美者。鉤。乃心之脈也。心脈如循琅 。腎脈如鉤者。心腎水火之氣。互相交濟者也。

如引葛 馬云:葛根相附。而引之不接。按之大堅。則石而不和。所以謂之病也。張云:堅搏牽連也。高云:如引葛藤之上延。散而且蔓。不若鉤之有本矣。

如奪索 吳云:兩人爭奪其索。引長而堅勁也。志云:如引葛。而更堅勁矣。

辟辟如彈石 高云:辟辟。來去不倫也。如彈石。圓硬不軟也。此但石無胃。故曰腎死。張云:難經十五難所載。

平病死脈。視之本經。異同顛倒。意者其必有誤。或別有所謂耶。且難經之義。原出本論。學人當以本經為主。

○高本。上文肝見庚辛死云云三十二字。移於如彈石曰腎死之後。似文脈順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