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博議 | 清 羅美 |
四時六氣。五運司天。是為三合。緣其三合。故為氣交。氣交則變而人應之。是以外感百病生焉。人在氣交之中故也。四時六氣之正。內經全不列証。其不列証者。以正六氣。本五行四時之順。陰陽升降之宜。果合氣宜。何嘗有病。其所以有病者。以其氣之至。常有太過不及之差。或有加臨乘除。主客勝負。以參合其間。則亦恆能變本氣之用。而為太過不及之異。是運氣司天。苟相值相加。斯不能無病也。若謂不關於人。則該年之生息凡物類之盛育衰耗。草木之發榮黃落。每年不同。此非其氣交而變者乎。人在氣交之中。豈無相感之故。蓋外有所感。而內之所應。苟失其和。病於是乎作也。夫外之所感。本與內傷七情不同。內傷從素性偏僻。煎迫之有素。臟腑稟受。濃薄之不一而得。然由此而外感。原各有內氣之應。非可止以外邪治之也。內經別有奇恆一門。以收內傷。其法雖與運氣之外感霄壤。而觀運氣七篇。其病叢列。帝以條緒紛紜。複詢岐伯。以致一之道。而岐伯答病機十九條以約之。其致病皆由歲氣交加。外淫而甚。其中火熱獨多者。以二火司天故也。岐伯恐帝未得圓通。首戒以無失氣宜。而繼之以無者求之。虛者責之。蓋謂有內証夾之。當更加之意。初不以外感之有餘。印定後人眼目也。劉守真高明之士。亦複不察。而執以為臟腑內外百病。皆盡於此。衍為原病式一書。盡以有餘屬之火甚之症。十恆八九。特信寒涼攻瀉之法。立方以誤後人。極於張子和儒門事親一書。專以汗吐下三法。從事峻劑法。以為邪祛正立。否則關門閉盜。後學不察。仍其偏說。由於不讀內經。而未 奇恆之一門耳。夫人臟腑陰陽之氣。有有餘不足。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盜乘其虛入劫衄其主。當是之時。攻盜乎。救主乎。若救主而用攻。殺其主而已矣。故要而論之。運氣加臨為病者。不越運氣之有餘不足。以補瀉之。而必須內固其臟腑。臟腑之有餘不足。而內為病者。縱有運氣之感。仍當治以臟腑之內傷。而略祛其微邪。以靖內氣。所謂養正則邪自去者此也。然則治外感之純用攻者。要非為善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