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集注

清 張志聰


卷九 疏五過論篇第七十七

五者在內五中之情。而外見於色脈。黃帝曰:嗚呼遠哉。閔閔乎若視深淵。若迎浮云。視深淵。尚可測。迎浮云。莫知其際。聖人之術。為萬民式。論裁志意。必有法則。循經守數。按循醫事。為萬民副。故事有五過四德。汝知之乎。雷公避席再拜曰:臣年幼小。蒙愚以惑。不聞五過與四德。比類形名。虛引其經。心無以對。(此論診道。亦當合於天道也。夫人之氣為陽。精水為陰。衛為陽。營血為陰。陰陽和平。而後血氣乃行。經脈乃勻。故當先度其志意之得失。飲食居處。陰陽喜怒。然後察其色脈。斯得萬舉萬全。而無過失之咎。視深淵。尚可測。迎浮云。莫知其極。言天道之難明也。惟聖人從容得之。施於仁術。垂于後世。為萬民式。副、功也。四德、謂天之四時。有生長收藏之德化。如不知四時陰陽逆從之理。是謂四失矣。
帝曰: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營。嘗富後貧。名曰失精。五氣留連。病有所並。醫工診之。不在臟腑。不變軀形。診之而疑。不知病名。身體日減。氣虛無精。病深無氣。洒洒然時驚。病深者。以其外耗于衛。內奪於營。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過也。(此病生於志意。而不因於外邪也。夫嘗貴後賤。嘗富後貧。則傷其志意。故雖不中邪。而病從內生。夫脾藏營。營舍意。腎藏精。精舍志。是以志意失而精營脫也。五氣留連。謂五臟之神氣。留郁於內而不能疏達。並者。謂並病於五臟也。五臟之氣。外合於皮肉筋骨。是以身體日減。氣虛無精。病深無氣。言氣生於精。精生於氣。精氣之並傷也。洒洒、消索貌。蓋以為久嘗之富貴。不意失之。故時驚也。此病不在臟腑。不在軀形。精氣日虛。營衛日耗。即有良工。不知因名。此治之一過也。閔士先曰:病在情志。當以情志之法治之。非藥石之可能愈。
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體毀沮。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愚醫治之。不知補瀉。不知病情。精華日脫。邪氣乃並。此治之二過也。(此病生于飲食居處。陰陽喜怒。而不因於外邪也。夫味歸形。氣歸精。味傷形。氣傷精。熱傷氣。寒傷形。樂者必過於溫飽。苦者必失於飢寒。是以飲食失節。寒溫失宜。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則形體毀沮矣。喜怒不中。則陰陽不和。而厥氣上行。脈滿去形。蓋身半以上為陽。身半以下為陰。肌腠氣分為陽。經脈血分為陰。陰陽和平。則營衛血氣。上下循環。外出內入。如暴喜傷陽。則氣並於陽而為厥逆。暴怒傷陰。則血並於陰而為脈滿。蓋肌形之血氣。並於脈中。故謂脈滿去形也。盛者瀉之。不足者補之。愚醫治之。不知補瀉。不知病情。致使精華日脫。陰陽寒熱之邪氣相並。此治之二過也。
善為脈者。必以比類奇恆。從容知之。為工而不知道。此診之不足貴。此治之三過也。(此病生於厥逆。而不因於邪也。行奇恆之法。以太陰始。五臟相通。移皆有次。神轉而不回者也。病則各逆傳其所勝。回則不轉。乃失其相生之機。故善為脈者。必以比類奇恆。從容得之。為工不知。治之過也。閔士先曰:比類者。言候五臟脈氣之順逆。以比類奇恆之脈。或順或逆也。工以診脈之順逆。不必比類奇恆。故曰此診之不足貴。
診有三常。必問貴賤。封君敗傷。及欲侯王。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始富後貧。雖不傷邪。皮焦筋屈。痿 為攣。醫不能嚴。不能動神。外為柔弱。亂至失常。病不能移。則醫事不行。此治之四過也。(此言善診者。當先察其精氣神。而後切其血脈也。封君敗傷。故貴脫勢。及欲侯王而不可得。此憂患緣於內。是以精神內傷。靈樞經曰:憂恐忿怒傷氣。是三者皆不能守。而失其常矣。始富後貧。則傷其志意。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是故榮衛調。志意和。則筋骨健強。腠理致密。故傷其志意。則精神不能內守。外為筋骨攣 之病。榮衛不調。腠理不密。故外為柔弱。而三者亦失其常矣。嚴、窮究也。動神、謂運動其神。移者。移精變氣也。按上文曰:五氣留連。氣虛無精。病深無氣。又曰:外耗于衛。內奪於營。是故貴脫勢。始富後貧。皆論傷於氣。故此節止補出精神二字。莫子瑜曰:精氣神三者互相資生。故上節論傷氣而精神自然並傷。此言傷精神而氣亦在內。
凡診者。必知終始。有知餘緒。切脈問名。當合男女。(此陰陽偏盛之為病。而不因於邪也。靈樞終始篇曰:謹奉天道。請言終始。終始者。經脈為紀。持其脈口人迎。以知陰陽有餘不足。平與不平。天道畢矣。所謂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脈口人迎應四時也。上下相應。而俱往來也。六經之脈。不結動也。本末之。寒溫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氣。必相稱也。是謂平人。少氣者。脈口人迎俱少。而不稱尺寸也。如是者。則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不可飲以至劑。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瀉之。則五臟氣壞矣。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脈口一盛。病在足厥陰。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脈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盛而躁。在手少陰。脈口三盛。病在足太陰。三盛而躁。在手太陰。脈口四盛。且大且數者。名曰溢陰。溢陰為內關。人迎與脈口俱盛四部以上。命曰關格。關格者。與之短期。故凡診者。必知終始。餘緒。謂更知灸刺補瀉之緒端。當合男女。謂針刺之要。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
離絕菀結。憂恐喜怒。五臟空虛。血氣離守。不人能知。何術之語?(菀音郁。此言左右血氣之各有別也。左為人迎而主血。右為氣口而主氣。離絕者。言陰陽血氣。各有左右之分別也。是以血氣皆病。則氣鬱於右。而血結於左。蓋因憂恐傷右部之肺腎。喜怒傷左部之心肝。以致五臟空虛。血氣各離其所守之本位。工不知人迎氣口。有陰陽氣血之分。又何術之語哉。
嘗富大傷。斬筋絕脈。身體複行。令澤不息。故傷敗結。留薄歸陽。膿積寒炅。粗工治之。亟刺陰陽。身體解散。四肢轉筋。死日有期。醫不能明。不問所發。唯言死日。亦為粗工。此治之五過也。凡此五者。皆受術不通。人事不明也。(此言病在左而及於右。令其血氣之相乘也。天一生水。腎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腎主藏精。肝主藏血。心主生血。故左三部皆主血而為陰。地二生火。命門相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火乃先天元氣。脾胃主生氣。肺主周身之氣。故右三部主氣而為陽。如病在陰者。久則陰病極而歸於陽。病在陽者。久則陽病極而歸於陰。故終始篇曰:病先起於陰者。先治其陰。而後治其陽。病先起於陽者。先治其陽。而後治其陰。此左右陰陽之相乘。而醫之又不可不知也。如嘗富而一旦喪其資斧。則大傷其神魂。是以心主之脈。肝主之筋。有若斬絕。此傷左之血脈也。然右關之脾臟未傷。故身體尚複能行。令、命也。澤、液也。謂肺腎所主之精氣未傷。而尚生長之不息也。然病雖先起於陰。久則將及於陽。故傷敗心肝之血而結於左。則留薄於氣分。而複歸於陽。左右血氣皆傷。而膿積寒炅也。靈樞經曰:夫癰疽之生。膿血之成也。不從天下。不從地出。結微之所生也。又曰:寒氣化為熱。熱勝則腐肉而為膿。此因傷陰而流薄歸陽。是以膿積於陰陽寒熱之間。夫陰陽血氣俱傷。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止可飲以甘藥。而不宜灸刺。粗工不知。亟刺陰陽。以致身體解散。則脾氣傷矣。四肢轉筋。則胃氣絕矣。夫脾胃者。五臟之生原。生氣已絕。喪無日矣。即有良醫。不明陰陽相乘之道。不問受病所發之因。止知陰陽壞而與之死期。此亦為粗工。蓋不能審其因而施救治之法也。凡此五者。皆發於五中。而不因於外感。醫者當知天地陰陽之氣。日用事物之常。莫不各有當然之理。順之則志意和調。逆之則苛疾暴起。此皆受術不通。人事不明。致有五者之責。
故曰:聖人之治病也。不知天地陰陽。四時經紀。五臟六腑。雌雄表裡。刺灸砭石。毒藥所主。從容人事。以明經道。貴賤貧富。各異品理。問年少長。勇怯之理。審於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診必副矣。(此總結診脈之道。當外合天地陰陽。四時經紀。內通五臟六腑。雌雄表裡。或宜於灸刺砭石。或當用藥食所主。從容人事。以明經道。審貴賤貧富之情。察少長勇怯之理。脈各有分部。病發有原始。候四時八正之氣。明三部九候之理。診道始備而必副矣。
治病之道。氣內為寶。循求其理。與之不得。過在表裡。守數據治。無失俞理。能行此術。終身不殆。不知俞理。五臟菀熱。癰發六腑。(內葉訥菀音郁。此論針刺之道。當以內氣為寶。循求其脈理。求之不得。其病在表裡之氣分矣。針經曰:在外者皮膚為陽。筋骨為陰。蓋針刺之道。取皮脈肉筋骨之病而刺之。故求之俞理不得其過在表裡之皮肉筋骨矣。守數、謂血氣之多少。及刺淺深之數也。針經曰:刺之害。中而不去則泄精。不中而去則致氣。泄精則病益甚而 。致氣則生癰瘍。又曰:疾淺針深。內傷良肉。皮膚為癰。病深針淺。病氣不瀉。支大為膿。夫在內者。五臟為陰。六腑為陽。謂菀熱在內。而癰發於在外之皮肉間也。
診病不審。是謂失常。謹守此治。與經相明。上經下經。揆度陰陽。奇恆五中。決以明堂。審於終始。可以橫行。(診病不審。謂不審病者之情。故為失常。上經言氣之通於天。下經言病之變化。揆者。方切求之。言切求其脈理也。度者。得其病處。以四時度之也。奇恆之病。發於五中。五臟之色。見於明堂。審其臟腑經脈之始。三陰三陽已絕之終。謹守此法。則無往而非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