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集注

清 張志聰


卷九 示從容論篇第七十六

得天之道。出於自然。不待勉強。即孔氏之所謂從容中道。聖人也。故示以從容之道。因以名篇。黃帝燕坐。召雷公而問之曰:汝受術誦書者。若能覽觀雜學。及于比類。通合道理。為余言子所長。五臟六腑。膽胃大小腸。脾胞膀胱。腦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從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過矣。子務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為世所怨。(此篇論精水並至而陽氣傷也。上章論陽氣盛而精水絕。此篇論精水盛而陽氣傷。陰陽水火之不可偏盛者也。夫五臟主藏精者也。腎為水臟。受五臟之精而藏之。故曰腎且絕。腎雖藏精而為水臟。然津液之生原。出於胃腑水穀之精微。脾主為胃行其津液。大腸主津。小腸主液。膀胱者。津液之所藏。與腎臟雌雄相合。通於腦髓。出於上竅。而為涕唾哭泣。此人之津水所從行。亦如天之精水在泉。而上通於天也。膽主藏津汁。通於廉泉玉英。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胞者。水之所由泄也。悲哀者。謂心悲志悲。故泣出也。此言腎液之又上通於心。而出於上竅也。閔士先曰:論陽氣則曰坐明堂。論陰氣則曰燕坐。史臣緒述。亦有意存。
雷公曰:臣請誦脈經上下編。甚眾多矣。則無比類。猶未能以十全。又安足以明之。帝曰:子別試通五臟之過。六腑之所不和。針石之敗。毒藥所宜。湯液滋味。具言其狀。悉言以對。請問不知。(雷公止知經脈之道。而不知天之陰陽。故帝即于有形之臟腑形骸而問之。殊不知有形之中。有無形之氣也。莫子瑜曰:針石治脈肉筋骨之有形。湯液毒藥。治在內之臟。
雷公曰:肝虛腎虛脾虛。皆令人體重煩冤。當投毒藥。刺灸砭石湯液。或已或不已。願聞其解。帝曰:公何年之長而問之少?余真問以自謬也。吾問子窈冥。子言上下編以對。何也?(三臟之經脈。外絡於形身。上貫於心膈。故皆令人體重煩冤。然雷公止知經脈臟腑形骸。而不知人合於天之道。故責其年長而尚未知。子以余真問臟腑腸胃之有形。因以自謬耶。然吾問子者。窈冥也。窈冥者。天之道也。子何以經脈之上下編以對耶。
夫脾虛浮似肺。腎小浮似脾。肝急沉散似腎。此皆工之所時亂也。然從容得之。若夫三臟土木水參居。此童子之所知。問之何也?(此言三臟之有氣也。肝腎脾者。太陰少陰厥陰之三陰也。脾虛浮似肺者。太陰之為開也。腎小浮似脾者。少陰之為樞也。肝急沉散似腎。厥陰之為闔也。蓋因氣而見於脈。此皆工之所時亂。而不能知其因也。然須從容得之。從容者。天之道也。天道者。陰陽之道也。五臟者。應地之五行也。此言天道而不論地之五行。若夫以五臟之五行。而木火土參居於下。此童子之所知。又何問之有?閔士先曰:開於外故曰虛浮。樞在中故曰小浮。
雷公曰:於此有人。頭痛筋攣。骨重。怯然少氣。噦噫腹滿。時驚。不嗜臥。此何臟之發也。脈浮而弦。切之石堅。不知其解。複問所以三臟者。以知其比類也。(厥陰根起於大敦。其經氣與督脈上會於巔頂而主筋。頭痛筋攣。厥陰經氣之為病也。少陰根起於湧泉。為生氣之原而主骨。骨重少氣。少陰經氣之為病也。太陰根起於隱白。與胃以膜相連。噦噫腹滿時驚。不嗜臥。太陰經氣之為病也。是以脈浮。開脈也。弦者。樞脈也。石堅、闔脈也。雷公不解其因。故複問以三臟之脈証。以知其比類于窈冥焉。

帝曰:夫從容之謂也。夫年長則求之於腑。年少則求之於經。年壯則求之於臟。(此言經脈之當求之於氣也。夫從容者。氣之謂也。三陰者。長女中女少女也。太陰為長女。故當求之於腑。腑陽而主開也。少陰為少女。故當求之於經。經氣內連臟腑。外絡形身。主外內出入之樞也。厥陰處於兩陰中之交盡。故為中女。是以求之於臟。臟陰而主闔也。此因三陰之氣。而見於証之頭痛筋攣。脈之浮弦而石。故當求之於三陰氣之開闔樞。若只論其脈証。非從容之謂也。
今子所言。皆失八風菀熱。五臟消鑠。傳邪相受。夫浮而弦者。是腎不足也。沉而石者。是腎氣內著也。怯然少氣者。是水道不行。形氣消索也。咳嗽煩冤者。是腎氣之逆也。一人之氣。病在一臟也。若言三臟俱行。不在法也。(此言三陰之氣離則為三。合則為一。一者。精水之少陰也。夫三陽之氣。合並于太陽者。天之陽也。是以三陰之氣。合並於少陰。少陰者。在下之精水也。蓋合而為一陰一陽者。天之道也。離則為三陰三陽者。人之道也。人道通於天道。皆可分而可合者也。八風菀熱。人之陽氣。行於上下四旁也。五臟消鑠。傳邪相受。謂五行之氣。運于天地之中。有相生而有勝克也。夫浮而弦者。此腎氣之出於肝脾。而腎不足也。沉而石者。是肝脾之氣。下歸於腎。主腎氣內著也。太在泉之水。隨氣而營運於天表。是以怯然少氣者。乃水道不行。故使形氣之消索也。咳嗽煩冤者。是腎氣之上逆於心肺也。此五臟之三陰。總歸於一氣。一氣而複貫通於五臟者也。知天道之氣交。陰陽之離合。而後能從容中道。若言肝脾腎三臟俱行。不在陰陽離合之法也。閔士先曰:消鑠、形容水火之偏盛。傳邪相受、謂腎氣之傳於肝脾心肺。肝脾之氣。歸著於腎。而腎受之也。莫子瑜曰:五臟之三陰。根起於肝腎脾。而合於手經之心肺。故先言五臟而後言三臟。
雷公曰:於此有人。四肢懈惰。喘咳血泄。而愚診之。以為傷肺。切脈浮大而緊。愚不敢治。粗工下砭石。病愈。多出血。血止身輕。此何物也?帝曰:子所能治。知亦眾多。與此病失矣。譬以鴻飛。亦沖於天。夫聖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類。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經?(此承上文複申明腎之精水。貫乎地中。而上通於天也。夫地居人之下。大氣舉之。無所憑依。而水天運轉於地之外。然複通貫於地之中。上與天氣相交。而為雲為雨。是以風勝則地動。濕勝則地泥。於此有人者。言即於此腎臟。而有人病四肢懈惰諸証也。此何物者?言如此之病。當以何物比類也。夫四肢懈惰。脾土病也。喘咳者。水氣並於陽明也。血泄者。脈急。血無所行也。粗工之所用砭石而病愈者。治在經脈也。故子之所能。亦多知治經脈之法。若夫一臟之精氣。貫通於中土。上乘於肺金。則子與此病之大義失之矣。是以聖人之治病。循陰陽之法度。引物比類。譬以鴻飛。亦沖於天。蓋鴻乃水鳥。或漸于乾。或漸于陸。而沖於天。是鴻之有序而漸進於上。猶在下之精水。通貫於地中。而上交於天。猶人之腎精。中貫於脾胃。而上合於肺也。故聖人察造化之冥冥。循水天之上下。又何必僅守其經乎?玉師曰:太陽之寒水。與腎藏之精水。合則為一。行則分二道焉。太陽之水。隨天氣而營運於地之外。乃津液隨氣行於膚表是也。故曰水道不行。形氣消索。貫於中土而上交於心肺者。腎藏之精水也。水熱穴論曰: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者是也。
今夫脈浮大虛者。是脾氣之外絕。去胃外歸陽明也。夫二火不勝三水。是以脈亂而無常也。四肢懈惰。此脾精之不行也。喘咳者。是水氣並陽明也。血泄者。脈急。血無所行也。若夫以為傷肺者。由失以狂也。不引比類。是知不明也。(夫肌肉腠理主氣分。經脈之中主血分。脾土之氣。通會於肌腠。陽明之氣。循行於脈中。脾氣外絕者。不行於肌腠也。脾與胃以膜相連。雌雄相合。去胃外歸陽明者。去中胃而外歸陽明之經也。二火者。心之君火。心主包絡之相火。三水者。太陰所至為濕生。終為注雨。是地之水濕也。太陽之上。寒水主之。通天之寒水也。腎為水臟。天一之癸水也。夫三水太盛。則火不能勝之。是以脈亂無常。蓋心主血。心主包絡主脈。水並於脈中。而君相之陽不能勝。故脈亂而血妄行也。故四肢懈惰者。脾土之精氣。不行於肌腠也。喘咳者。是下焦之水氣。並於陽明之經也。血泄者。水氣並於脈中。則脈急而無所循行。故血妄行而下泄也。若夫以為傷肺者。由失其比類之義。而以狂論也。不援物比類。是以知之不明也。蓋言腎精之上交於肺者。必由中土而上也。今反乘於脈中。故君相之火傷也。上章論三陽並至而精水絕。此言三水盛而火不能勝。天地水火陰陽之氣。宜和平而不宜偏勝者也。
夫傷肺者。脾氣不守。胃氣不清。經氣不為使。真臟壞決。經脈旁絕。五臟漏泄。不衄則嘔。此二者不相類也。(此申明水邪之直傷於肺者。由土崩而水泛也。脾氣不守。土壞而不能製其水矣。胃氣不清。水邪之入於胃矣。胃氣傷故經氣不為使。真臟者。脾腎之臟真也。壞決者。土壞而水決也。胃主經脈。水入於胃。是以經脈旁絕。五臟主藏精者也。土分王於四臟。土氣不守。是以五臟之津液。皆為之漏泄。與傷寒論之所謂脾氣孤弱。五液注下之義相同。水在胃則嘔。在肺則衄。此水邪直傷於胃肺。與鴻漸之循序而沖天者。不相類也。按下焦之精水。上通於肺者。失滲入於脾土。土之濕氣。上蒸而為云。肺之天氣。下降而為雨。乃地天之交泰也。上節論脾氣歸於陽明。以致水隨氣而亦走經脈。此言脾氣不守。真臟壞決。以致水邪直上。二者皆失天地自然之道。
譬如天之無形。地之無理。白與黑。相去遠矣。是失吾過矣。以子知之。故不告子。明引比類從容。是以名曰診輕。是謂至道也。(無形者。氣也。理者。皮膚臟腑之紋理。乃無形之氣。通會於中。有形之水。滲灌於內。猶地之有理路。水氣通灌於中。故掘地而得泉也。是以人之形身。譬如天有無形之氣。地有無形之理。水隨氣而滲灌於中。複上交於天也。乾為金。白者。金之色。黑者。水之色也。吾以子知之。故不告子。子只以經脈之上下編而論。是與黑白之理。相去遠矣。與吾所論窈冥之道。失之過矣。今明引比類從容。是謂至道。其於經脈之論宜輕。而重在天之大道。是以名曰診輕。按以上二篇。論天地之道。合人之水火陰陽。以人之陰陽不和。複証天地之道。莫子瑜曰:雷公首言誦經脈上下編。帝後複曰診輕。一篇大義。在此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