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集注

清 張志聰


卷七 標本病傳論篇第六十五

黃帝問曰:病有標本。刺有逆從。奈何?(標本者。六氣之化。病傳者。五臟相傳。此篇承上章而言六氣為病。有四時之順逆。而又有標本之逆從。五臟受傷。有刺中之死期。而又有病傳之日數。是以靈樞原屬二篇。本經合而為一。蓋謂五臟六氣。外內相合。始病在六氣而不亟治之。則傳入五臟而為不救之死証矣。

岐伯對曰:凡刺之方。必別陰陽。前後相應。逆從得施。標本相移。(陰陽者。三陰三陽之六氣也。少陽標陽而本火。太陰標陰而本濕。少陰標陰而本熱。太陽標陽而本寒。陽明標陽而本燥。厥陰標陰而本風。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本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從本者。化生於本。從標本者。有標本之化。從中者。以中氣為化也。前後相應者。有先病後病也。逆從得施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標本相移者。有取標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
故曰: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本。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本。故治有取標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故知逆與從。正行無間。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故曰者。引至真要大論而言也。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標者。謂病三陰三陽之六氣。即于六經中求之以治標。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本者。謂病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即于六氣中求之以治本。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標者。如寒傷太陽。乃太陽之本病。而反得標陽之熱化。即求之於標。而以涼藥治其標熱。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本者。如病在少陰之標陰。而反得君火之本熱。即求之於本。以急瀉其火。故百病之起。有生於本者。有生於標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標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逆取而得者。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結者散之。散者收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從取而得者。謂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氣和。可使必已。
夫陰陽逆從。標本之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陰陽逆從者。謂三陰三陽之氣。有勝有複也。王冰曰:著之至也。言別陰陽。知逆順。法明著。見精微。觀其所舉則小。循其所利則大。以斯明著。故言一而知百病之害。
少而多。淺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王冰曰:言少可以貫多。舉淺可以料大者。何法之明。故非聖人之道。孰能至於是耶。故學之者。猶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也。博、大也。
以淺而知深。察近而知遠。言標與本。易而勿及。(王冰曰:雖事極深遠。人非咫尺。略以淺近而悉貫之。然標本之道。雖易可為言。而世人識見。無能及者。
治反為逆。治得為從。(相反而治為逆治。相得而治為從治。相得者。如熱與熱相得。寒與寒相得也。
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後病者治其本。(逆者。勝克之氣也。先病者。謂吾身中先有其病也。先逆先寒先熱者。謂在天之六氣也。先病而後逆者。如吾身中先有脾土之病。而後複感其風邪。重傷脾土。則當先治其脾土。而後治其風邪。如先感天之風邪。克傷中土。以致脾臟為病。是當先治其風邪。而後調其脾土。故曰:言標與本。易而勿損。察本與標。氣可令調。明知勝複為萬民式。天之道畢矣。
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生寒者治其本。(先寒者。寒淫所勝也。以吾身感之而生病者。是當治其寒邪。如先病而後生寒者。當治其身之本病。而寒氣自解矣。張兆璜曰:先寒者客氣。生寒者同氣。
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熱者。熱淫所勝也。以吾身感之而生病者。是當治其本熱。如吾身感之而生中滿者。又當治其中滿。蓋六淫之邪。始傷六氣。若致中滿。則病氣入內。故當治其內。
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調之。乃治其他病。(泄者。濕土之病也。他病者。如濕邪所勝。民病心痛耳聾之類。故當先治其虛泄。必且調之脾土。而後治其他病。
先病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中滿而後煩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氣。有同氣。(至真要大論曰:諸脹腹大。皆屬於熱。如先病熱而後生中滿者。是當治其中滿。如先病中滿而濕熱之氣。上乘於心。以致心煩者。亦當治其中滿。而煩自解矣。夫先熱而後生中滿者。感天之熱淫而致生中滿也。先病而後生中滿者。病吾身中之熱而生中滿也。故曰:人有客氣。有同氣。客氣者。謂在天之六氣。同氣者。謂吾身中亦有此六氣。而與天氣之相同也。
小大不利治其標。小大利治其本。(如中滿而大小便不利者。當先利其二便。如小大便利者。仍治其中滿。蓋邪氣入於腹內。必從二便而出。
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有餘者。邪氣之有餘。不足者。正氣之不足也。邪氣者。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正氣者。三陰三陽之六氣也。六微旨大論曰:少陽之上。火氣治之。陽明之上。燥氣治之。太陽之上。寒氣治之。厥陰之上。風氣治之。少陰之上。熱氣治之。太陰之上。濕氣治之。所謂本也。本之下。氣之標也。此皆以風寒暑濕燥火六氣為本。而以三陰三陽之六氣為標。故病發而有餘者。此風寒暑濕之本氣有餘。故當先散其邪氣。而後理其陰陽。如病發而不足。當先調其陰陽。而後治其本氣。蓋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是以邪氣有餘者。先散其邪氣。精氣不足者。先補其正虛。此標本之大綱領也。
謹察間甚。以意調之。間者並行。甚者獨行。先小大不利而後生病者治其本。(間去聲。此言標本之間。而又當以意調其間甚也。夫邪之所湊。其正必虛。間者。謂邪正之有餘不足。二者兼於其間。故當並行其治。蓋以散邪之中。兼補其正。補正之內。兼散其邪。如偏甚者。則當獨行其法。謂邪氣甚者。竟瀉其邪。正虛甚者。竟補其正。此為治之要道也。如先大小便不利而後生病者。當專治其小大二便。又無論其邪正之間甚矣。朱永年曰:間甚之中。又分緩急。
夫病傳者。(夫者。承上接下之辭。按靈樞病傳篇曰:折毛髮理。正氣橫傾。淫邪泮衍。血脈傳溜。大氣入臟。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大氣者。即在天之六氣。淫勝而太過者也。泮衍。散蔓而盛也。夫邪之中人。必先始於皮毛。次發於肉理。次入於絡脈。此淫甚之氣。故始於皮毛而使毛折。發於肉理而使正氣橫傾。泮衍於脈中而使血氣流傳。入於臟腑以成卒死之病。夫所謂標本者。感在天之六氣。而病吾身中之陰陽。即入於腹內。以致中滿者。在於募原腠理之氣分。若淫邪泮衍於血脈之中。則入臟腑。為內所因矣。故曰: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
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脅支痛。五日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心先痛者。病先發於心。咳者。一日而之肺。脅支痛者。三日而之肝。閉塞不通。身痛體重者。五日而之脾。此皆逆傳其所勝。是以三日不已而死。心為火臟。冬之夜半者。水勝而火滅也。夏之日中者。亢極而自焚矣。
肺病。喘咳。三日而脅支滿痛。一日身重體痛。五日而脹。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肺病喘咳者。病先發於肺。三日而之肝。則脅支滿痛。一日而之脾。則身重體痛。五日而之胃則脹。再十日不已死。夫冬氣收藏。夏氣浮長。日出氣始生。日入氣收引。肺主氣。故終於氣之出入也。系辭曰:日月營運。一寒一暑。故只言冬夏者。重陰陽寒暑之氣也。至如所傳之日數。有一三五之奇。有二六十之偶。亦如六爻之有陰有陽也。王子律曰:日出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以上有二節。四時之氣已備。
肝病。頭目眩。脅支滿。三日體重身痛。五日而脹。三日腰脊少腹痛。脛 。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病先發於肝。則頭目眩脅支滿。三日而之脾。則體重身痛。五日而之胃則脹。三日而之腎。則腰脊少腹痛。三日不已死。夏早食者。寅卯之時。木氣絕而不生也。冬日入者。申酉之時。金氣旺而木氣絕也。
脾病。身痛體重。一日而脹。二日少腹腰脊痛。脛 。三日背KT 筋痛。小便閉。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KT 膂同。病先發於脾。則身痛體重。二日而之胃則脹。二日而之腎。則少腹腰脊痛脛 。三日而之膀胱。則背KT 筋痛小便閉。十日不已死。馬蒔曰:冬之人定在亥。謂土敗而水勝也。夏之晏食在寅。木旺而土絕也。王冰曰:人定在申後二十五刻。晏食在寅後二十五刻。王子律曰:膀胱之脈循于背。足太陽主筋。故背KT 筋痛。
腎病。少腹腰脊痛。 。三日背KT 筋痛。小便閉。三日腹脹。三日兩脅支痛。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病先發於腎。則少腹腰脊痛。三日而之膂膀胱則背KT筋痛。小便閉。三日而之胃則腹脹。三日而之肝。則兩脅支痛。冬之大明在辰。土旺而木滅也。夏之晏晡在亥。水絕而不能生也。按靈樞病傳篇曰:三日而上之心。三日而之小腸。是水乘其所勝之火臟火腑也。此節與靈樞之不同者。心乃君主之官。原不受邪。膀胱之氣。上與陽明相合。水邪上乘。上焦不受。則還轉於中焦。而留於陽明矣。陽明主秋金之令。故複傳之肝木而死。下二節大意相同。王子律曰:玉機真臟論曰:腎因傳之心。心即複反傳而行之肺。此亦心不受邪。而複傳之肺也。
胃病脹滿。五日少腹腰脊痛。 。三日背KT 筋痛。小便閉。五日身體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後。夏日 。(病先發於胃。故脹滿。五日而之腎。則少腹腰脊痛脛 。三日而之膂膀胱。則背KT 筋痛。小便閉。五日而之脾。則身體重。再六日不已而死。冬夜半後者。土敗而水勝也。夏日 者。乃陽明所主之時。土絕而不能生也。按靈樞經曰:五日而上之心。二日不已死。此言五日身體重者。亦心不受邪而還之脾。水行乘土。腑邪傳臟而死。徐東屏曰:一者數之始。十者數之終。陽數起於一。陰數起於二。三日死者。死於生數之始也。六日死者。終於成數之始。十日死者。終於成數之終。是有終其所始。而終其所終者。有死於其所不勝者。有死於本氣生之時者。此皆陰陽終始之微妙。
膀胱病。小便閉。五日少腹脹。腰脊痛。 。一日腹脹。一日身體痛。二日不已死。冬雞鳴。夏下晡。(此亦腑邪傳臟。水泛土敗而死。病先發於膀胱。則小便閉。五日而之腎。則少腹脹。腰脊痛。一日而之胃。則腹脹。一日而之脾。則身體痛。冬雞鳴在丑。乃少陽太陽生氣之時。氣絕而不能生也。夏下晡。乃陽明生氣之時。陽明之氣亦絕矣。董帷園曰:風乃百病之長。大氣。風氣也。風木之邪。故獨乘胃土。而行渙膀胱之水液。
諸病以次是相傳。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間一臟止。及至三四臟者。乃可刺也。(以上諸病。如是相勝克而傳者。皆有速死之期。非刺之可能救也。或間一臟相傳而止。不複再傳別臟者。乃可刺也。假如心病傳肝。肺病傳脾。此乃子行乘母。至肝臟脾臟而止。不複再勝克相傳於他臟者。可刺也。假如心病傳脾。肺病傳腎。乃母行乘子。得母藏之生氣。不死之証也。如心病傳腎。肺病傳心。肝臟傳肺。此從所不勝來者。為微邪。乃可刺也。金西銘曰:五臟相傳。止可間二臟三臟。經言四臟者。或臟傳之於腑。而後傳於他臟。腑亦可以名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