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集注

清 張志聰


卷七 繆刺論篇第六十三

黃帝問曰:余聞繆刺。未得其意。何謂繆刺?(繆刺者。謂病在左而取之右。病在右而取之左。如紕繆也。
岐伯對曰:夫邪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臟之次也。如此則治其經焉。(此先言邪氣循序而入於經者。則當治其經也。夫經脈為裡。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絡脈外見於皮部。經脈內連於臟腑。邪之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則傳入於孫絡。蓋從孫而絡。絡而經也。陰陽俱感者。謂皮毛氣分為陽。經絡血分為陰。言五臟之血氣。外充於形身。有陰而有陽也。夫十二經脈。三陰者屬臟絡腑。三陽者屬腑絡臟。而雲內連五臟。散於腸胃者。謂地之五行。以生人之五臟。三陰三陽之六氣。亦由五行之所生。故凡論經脈。以五臟五行之氣為主。而六腑為其合也。極、至也。次、處也。此言邪入於經。而至於五臟之次者。不繆刺也。
今邪客於皮毛。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於經。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也。(此言邪入於大絡者。當繆刺也。孫絡者。孫脈也。孫絡之脈別經者。亦三百六十五脈。並注於大絡。大絡者。臟腑之經隧也。靈樞經曰:胃之所出血氣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閉塞不通者。絡脈不通也。絡脈閉塞。則皮膚孫絡之邪。不得入於經而流溢於大絡矣。奇病者。謂病氣在左而証見於右。病氣在右而証見於左。蓋大絡乃經脈之別。陽走陰而陰走陽者也。按此論乃大絡與皮膚孫絡相通。胃腑所出之氣血。從胃絡而注於臟腑之大絡。從大絡而先行皮膚。先充絡脈。從絡脈而複入於經。以養五臟氣。此胃氣之所由出也。至於水穀所生之津液。以資養五臟之精者。由脾臟之轉輸也。是津液氣血。皆由水穀之所生。胃腑之所出。而各有其道。故曰孫絡三百六十五穴會。以溢奇邪。以通榮衛。又曰:肉分之間。溪谷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大氣者。宗氣也。是胃腑之宗氣血氣。有由經隧而先行於皮膚孫絡之間。與榮衛交會者也。
夫邪客大絡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與經相干。而布於四末。其氣無常處。不入於經俞。命曰繆刺。(左注右而右注左者。因大絡之左右互交。邪隨絡氣而流注也。經、經隧也。言臟腑之大絡。與胃之經隧相通。而布於四末。蓋四肢乃為諸陽之本。陽明胃氣之所生也。其氣無常處者。布於四末。而散於脈外。不入於經俞。故命曰繆刺。經脈篇曰:手太陰之別。並太陰之經直入掌中。手少陰之別。循經入於心中。蓋大絡俱並經而行。故曰與經相干。

帝曰:願聞繆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與巨刺。何以別之?(繆刺巨刺之病。皆左右相注。故問何以別之?

岐伯曰:邪客於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經。非絡脈也。故絡病者。其痛與經脈繆處。故命曰繆刺。(此言邪客於經者。當巨刺也。巨、大也。謂當以長針取之。亦左取右而右取左也。夫大絡之邪。由孫絡之流注。故可淺刺絡脈。以取大絡之氣。如邪在經者。當巨刺以取之。必中其經。非絡脈之比也。經謂十二經之別。即靈樞經別篇之所謂足太陽之正。與足少陰之正為一合。足少陽之正。與足厥陰之正為二合。足陽明之正。與足太陰之正為三合。手太陽之正。與手少陰之正為四合。手少陽之正。與手厥陰之正為五合。手陽明之正。與手太陰之正為六合是也。此亦陰陽相貫。左右相交。是以左病則右盛。右病則左盛。亦有移易者。謂有病在陽經。而移入於陰經者。有病在陰經。而移入於陽經者。故左病未已。而右脈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經。非絡脈也。絡脈者。大絡也。故絡病者。其痛與經脈繆處。故命曰繆刺。按此節分別大絡與經脈。各走其道。不相交通。然為病皆左注右而右注左。俱宜繆刺者也。故以巨刺之法。少分別之。故曰絡病者。其痛與經脈繆處。故命曰繆刺。再按靈樞經有經脈篇。論臟腑之十二經脈者也。有經別篇。即巨刺之經也。有十五大絡。即繆刺之絡也。在十二經脈。則曰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在十五大絡。十二經別。未論其繆刺巨刺之法。故補論于諸刺篇之後。名曰繆刺論。當知靈素二經。皆黃帝之典墳。而素問多有補靈樞之未盡者。聖人救世之婆心也。愚謂血氣之生始。經脈之貫通。乃醫學之根本。學人當合參靈樞。細心體會。不可以其刺而忽之。張兆璜曰:上古之法。首重針砭。次齊藥食。故有譏丹溪為一代名流。不按針刺。針刺之道。醫者不可不知。

帝曰:願聞繆刺奈何?取之何如?
岐伯曰: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卒心痛。暴脹胸脅支滿。無積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頃而已。不已左取右。右取左。病新發者。取五日已。(足少陰之絡。名曰大鐘。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其別者。並經上走於心包下。外貫腰脊。故邪客之。令人卒心痛。暴脹。胸脅支滿。無積者。無盛血之結也。當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頃而已。不已當繆取之。新病者。刺五日病已。
邪客於手少陽之絡。令人喉痺。舌卷口乾。心煩。臂外廉痛。手不及頭。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 。壯者立已。老者有頃已。左取右。右取左。此新病。數日已。(手少陽之別。名曰外關。去腕二寸。外繞臂。注胸中。合心主。夫手少陽乃三焦相火主氣。注胸中而合。於心主包絡。故邪客之。令人喉痺舌卷。口乾心煩。脈循臂。故痛不能舉也。當刺中指心包絡之中沖。次指手少陽之關沖。去爪甲如韭葉許。各一 。壯者之氣盛。故立已。老者之氣衰。故有頃。此言手少陽三焦之主氣也。如不已者。乃左注右而右注左。當繆刺之。此為新病。當數日已。蓋言邪始客於皮毛孫絡。而流溢於大絡者。非久病也。按靈樞經脈篇云。六經絡。手陽明少陽之大絡。起於五指間。上合肘中。飲酒者。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絡脈先盛。故衛氣已平。營氣乃滿。而經脈大盛。是胃氣之行於經隧者。布於四末。行於皮膚。而諸井穴。乃經氣之所出。故皆取刺其井焉。
邪客於足厥陰之絡。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 。男子立已。女子有頃已。左取右。右取左。(足厥陰之絡。名曰蠡溝。去內踝五寸。別走少陽。其別者。經莖上睪。結於莖。故邪客之。令人卒疝暴痛。以其絡上睪丸而結於陰莖也。當取足大指之大敦。在爪甲上與肉相交之處。左右各一 。男子之血盛。故立已。女子之生。不足於血。故有頃。此言厥陰肝經之主血也。如不已。再繆取之。
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頭項肩痛。刺足小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 。立已。不已刺外踝下三 。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已。(足太陽之絡。名曰飛揚。去踝七寸。別走少陰。足太陽為諸陽主氣。其氣上升於頭項。故邪客於絡。而致頭項肩痛也。當取足小指之至陰穴。左右各一 。如不已。取外踝下之絡脈三 。以繆刺之。
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氣滿胸中喘息。而支 胸中熱。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 。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已。(手陽明之絡。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別入太陰。故邪客之。令人氣滿胸中喘息。及支 胸熱。蓋手太陰主氣。以司呼吸。而脈循於胸中也。故當取手大指之少商。次指之商陽。各一 。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其病即已。
邪客於臂掌之間。不可得屈。刺其踝後。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以月生死為數。月生一日一 。二日二 。十五日十五 。十六日十四 。(臂掌之間。手厥陰之絡也。厥陰之絡。名曰內關。去腕二寸。出於兩筋之間。循經以上。系於心包絡。故當刺其腕踝之後。循臂而上。按其痛處乃刺之。以月生死為數。蓋手厥陰心主主血脈。是謂得時而調之也。月晦初生曰朔。故一日為月生。
邪客於足陽蹺之脈。令人目痛。從內 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 。左刺右。右刺左。如行十里頃而已。(此言陽蹺之脈。亦左右互交。會於睛明。所當繆刺者也。陽蹺者。足太陽之別。起於足外踝下太陽之申脈穴。當踝後繞跟。以仆參為本。上外踝三寸。以跗陽為 。循股脅。上肩 。上人迎。挾口吻。至目內 。會於足太陽之睛明穴。故邪客之。令人目痛。從內 始也。當刺外踝下之仆參申脈。左右各二。如痛在左目者取之右。痛在右目者取之左。蓋蹺脈挾口吻。左右互交。而上於目內 也。按靈樞寒熱篇曰: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乃別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入陽。交於目銳 。是陰蹺陽蹺。左右交轉於面。故病在上者。當繆取之下也。
人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脹滿。不得前後。先飲利藥。此上傷厥陰之脈。下傷少陰之絡。刺足內踝之下。然谷之前。血脈出血。刺足跗上動脈。不已。刺三毛上各一 。見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善悲驚不樂。刺如右方。(此言墮傷者。亦當用繆刺之法也。惡血留內。則氣脈不通。是以腹中滿脹。肝主疏泄。腎開竅於二陰。故不得前後也。先服利藥。以去惡血。所謂先治其標也。夫墮墜者。有傷筋骨。筋即為肝。骨即為腎。是以上傷厥陰之脈。下傷少陰之絡。當刺足內踝下厥陰之中封。然谷前少陰之絡脈。血脈出血。以調其經。再刺足跗上陽明之動脈。以消腹脹。如不已。再刺三毛上肝經之大敦。蓋墮墜者。傷筋骨與血。肝主筋而主血也。如悲驚不樂者。亦刺如前法。蓋墮傷血脈筋骨。傷五臟外合之有形。悲驚不樂。傷五臟內藏之神志。皆當以針調之。張兆璜曰:神有餘不足。志有餘不足。皆調之於經。蓋言用針之神妙。非則調之於有形也。
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耳聾時不聞音。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 。立聞。不已。刺中指爪甲上與肉交者。立聞。其不時聞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風者。亦刺之如此數。左刺右。右刺左。(手陽明之絡。其別者入耳。合於宗脈。故邪客之。令人耳聾。時不聞音。謂有時聞而有時不聞也。蓋邪客於絡。絡脈閉塞。則有時而不聞。脈氣有時而通。則有時而聞矣。亦當取手太陰之少商。手陽明之商陽。蓋耳者。宗脈之所聚也。宗脈出於陽明。而合於手太陰。故刺之立聞。如不已。刺中指心主之中沖。蓋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心主脈而開竅於耳也。其不時有聞者。乃內傷之聾証。非邪客於絡。不可刺也。耳中生風者。耳鳴之如風生也。此邪在於絡。從外竅而欲出。故刺之亦如此數。
凡痺往來行無常處者。在分肉間。痛而刺之。以月生死為數。用針者。隨氣盛衰。以為 數。針過其日數則脫氣。不及日數則氣不瀉。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複刺之如法。月生一日一 。二日二 。漸多之。十五日十五 。十六日十四 。漸少之。(此言邪痺於肌腠之氣分者。亦當以繆取也。凡痺往來行無常處者。邪隨氣轉。謂之行痺。故當於分肉間。隨其痛處而取之。夫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是以邪客於手厥陰心主之血分。客於肌腠分肉之衛分。皆當以月生死盈虧而加減之。
邪客於足陽明之經令人鼽衄。上齒寒。刺足中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 。左刺右。右刺左。(此言經脈之有互交者。亦當以繆取也。經、謂陽明之經脈也。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 中。上入齒中。環繞唇下。左右相交於承漿。故邪客陽明之經而令人鼽衄上齒寒者。亦當以繆刺也。足陽明之脈。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故當取中指間之內庭。大指次指間之厲兌。各一。而繆刺之。此言臟腑之經脈。如左右互交而為病於相交之上者。亦當左取右而右取左也。
邪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脅痛不得息。咳而汗出。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 。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咳者溫衣飲食。一日已。左刺右。右刺左。病立已。不已。複刺如法。(足少陽之絡。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別走厥陰。下絡足跗。一呼一吸曰息。肺所司也。足少陽厥陰之脈。並循于脅。厥陰之脈。上主肺。循喉嚨。邪客於少陽之絡。令人脅痛不得息者。陽邪而走於陰。絡病而及於脈。蓋陰陽經脈之相通也。足少陽所生病者汗出。上逆於肺則咳也。當刺足小指次指之竅陰穴。蓋此穴在四指五指之間。故各刺一 。其不得息。汗出立已。咳者。邪干肺也。故宜溫衣。及溫暖飲食。若形寒飲冷。是為重傷矣。
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嗌痛。不可內食。無故善怒。氣上走賁上。刺足下中央之脈各三 。凡六刺。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嗌中腫。不能內。唾時不能出唾者。刺然骨之前。出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內葉訥賁音奔。此邪客於絡而並於經者。亦當以繆取也。足少陰之絡。其別者。並經上走於心包下。其經脈貫肝膈。循喉嚨。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邪客於絡而並入於經。迫其心火上炎。故令人嗌痛。不可內食。上逆於肝膈。則無故善怒也。賁者。胃之賁門。腎氣上通於胃。故氣上走賁上。宜刺足下中央之湧泉。左右各三 。凡六刺。立已。如甚至嗌中腫而唾亦不能出內者。此君相之火並熾也。當刺然谷前之絡脈。出血立已。此邪客於絡而並於經。經脈上絡於心。絡脈上走於心包下。先見經証。故先刺經脈之湧泉。後並見絡証。故複刺然谷前之絡脈。蓋大絡乃經脈之別。血氣之相通者也。
邪客於足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少腹控 。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兩胂之上。是腰俞。以月死生為 數。發針立已。左刺右。右刺左。(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之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王冰曰:足太陰之絡。從髀合陽明。上貫尻骨中。與厥陰少陽。結於下 。而循尻骨。內入腹。故邪客之。令人腰痛。引少腹控肋 也。絡循于腹。故不可以仰息。腰尻骨間曰解。挾脊之肉曰胂。腰尻之解。兩胂之上。是腰俞也。以日生死為 數。發針立已。蓋脾主肌肉。肌腠之間。乃衛氣之出入。故以月為 數。
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拘攣背急。引脅而痛。刺之從項始。數脊椎。挾脊疾按之。應手如痛。刺之旁三 。立已。(此邪客於絡而入於經者。即當取之經也。夫筋攣背急。引脅而痛。足太陽之經証也。故刺之當從項之大椎始。數脊椎而下。挾脊疾按之。應手如痛。即于脊骨之旁。刺之三 。立已。蓋十五大絡。乃十二經脈之別。交相貫通者也。故邪客於絡而為絡病者。則繆取之。如邪客於絡。轉入於經而為經病者。即隨經脈之痛處而取之也。
邪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留於樞中痛。髀不可舉。刺樞中以毫針。寒則久留針。以月死生為數。立已。(此言邪留其處而為痛者。亦當隨其痛處而取之也。樞中、髀樞之中。兩髀厭分中。即環跳二穴。毫針取法于毫毛。長一寸六分。主寒熱痛痺之在絡者。故當以毫針刺樞中。寒則久留針以待陽熱之氣。至以月生死為數。立已。按邪舍於絡。有隨絡氣而留行者。則繆取之。有客於絡而轉入於經者。有客於絡而留其處者。皆隨其痛處而刺之。蓋邪氣之無經常也。少陽主初生之氣。故亦以月生死為 數。
治諸經刺之所過者。不病。則繆刺之。(此複申明治諸經者。亦有繆刺之法也。經、經別也。足太陽之正。別入 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於肛。屬於胱胱。散之腎。足少陰之正。至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足少陽之正。繞髀入毛際。合於厥陰。別者入季脅之間。循胸裡屬膽。散之上肝。足厥陰之正。別跗上。上至毛際。合於少陽。足陽明之正。上至髀。入於腹裡屬胃。散之脾。足太陰之正。上至髀。合於陽明。手太陽之正。指地別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腸。手少陰之正。別入淵腋兩筋之間。屬於心。上走喉嚨。出於面。合目內。手太陽之正。指天別于巔。下走三焦。散於胸中。手心主之正。別下淵腋三寸。入胸中。別屬三焦。手陽明之正。從手循膺乳。下走大腸。屬於肺。上循喉嚨。手太陰之正。別入淵腋少陰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陽。上出缺盆。複合陽明。此十二經之別脈。亦陽走陰而陰走陽者也。故治在諸經者巨刺之。如邪在所過者不病。是邪盛於左而病反在右。邪在於右而病反在左。或邪在於陽之經。而移易於陰經者。或在陰之經。而移易於陽經者。又當左取右而右取左也。按以
上十二經別。亦皆系于五臟。是以下文論邪客於五臟之間。引脈而痛者。當繆取之也。

耳聾。刺手陽明。不已。刺其通脈出耳前者。(此言經別之與經脈相通也。夫十二經正。乃十二經脈之別。道路雖分。其源流通貫。故刺經不已。當複刺其脈焉。通脈出於耳前者。謂手陽明之脈。上出於耳前。循禾 迎香。而通於足陽明胃脈者。耳聾刺手陽明者。承上文而言邪客於手陽明之經而病耳聾者。則當治其經。如不已。此邪入於脈。即取耳前之脈以刺之。則其病立已矣。
齒齲。刺手陽明。不已。刺其脈入齒中。立已。(齲音區。齒齲、齒痛也。此言邪客於手陽明之經別。而為齒痛者。則當取之經。如不已。此邪入於脈。即刺其入齒中之脈。舉一經而十二經可類推矣。然獨提手陽明者何也?手陽明之脈。交人中而左之右。右之左。如病在耳而取之耳。痛在齒而取之齒。是隨其病之所在而取之。若病在上而取之下。又當以繆刺者也。上章論大絡與經脈相通。此論經別與經脈相通。上章論邪客於足陽明之經。下節論繆傳引上齒痛。皆病在上而取之下。所當繆刺。此論邪在於手陽明之脈。病在上而取之上者。不必繆刺。蓋手足陽明之經。皆左右相交於人中承漿之間。言繆刺之証。不則大絡之奇病。如十二經別。足陽蹺之脈。及手足陽明二經。皆有繆刺之証。當知繆刺者。因經脈之左右互交而取之也。
邪客於五臟之間。其病也。脈引而痛。時來時止。視其病。繆刺之。於手足爪甲上。視其脈。出其血。間日一刺。一刺不已。五刺已。(此邪客於五臟之間。而病及於經別也。蓋十二經別。內散通於五臟。外交絡於形身。故邪在五臟之間。其為病也。引脈而痛者。當取手足之井穴。隨其所病之經而繆刺之。時來時止者。邪隨氣而或出或入也。視其脈者。視其皮部有血絡者。即瀉出之。間日一刺者。邪客之深也。五刺已者。五臟之氣平也。張兆璜曰:以其時來時止。始知邪客於五臟之間。
繆傳引上齒。齒唇寒痛。視其手背脈血者去之。足陽明中指爪甲上。一 。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 立已。左取右。右取左。(繆傳者。謂手陽明之邪。繆傳於足陽明之脈也。足陽明之脈。入上齒中。還出夾足。左右相交於承漿。此邪客於手陽明之經別。而繆傳於足陽明之脈。致引入上齒而使齒唇寒痛。當先視其手背之脈。有留血者去之。以瀉手陽明經別之邪。取足陽明中指之內庭。以瀉上齒之痛。再刺手大指之少商。手次指之商陽。以瀉手陽明經別之本病。此左右相交於承漿。而取刺在下。故當繆刺者也。此章論十二經別。與十二經脈相通。而手之陽明。又可通於足陽明者也。
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尸。或曰尸厥。刺其足大指內側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後刺足心。後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 。後刺手大指內側。去端如韭葉。後刺手心主少陰銳骨之端。各一 。立已。不已。似竹管吹其兩耳。 其左角之髮。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一杯。不能飲者灌之。立已。(此申明諸脈生始出入之原。耳者宗脈之所聚也。所謂宗脈者。百脈之宗也。百脈皆始於足少陰腎。生於足陽明胃。輸於足太陰脾。主於手少陰心。朝於手太陰肺。是以五脈之氣。皆會於耳中。絡左角者。肝主血而居左。其氣直上於巔頂也。五絡俱竭。則榮衛不行。故令人身脈振振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尸。或曰尸厥。蓋人之所以生動者。藉氣 而血濡。血氣不行。則其形若尸矣。刺足大指足太陰之隱白。刺足心足少陰之湧泉。刺足中指足陽明之厲兌。刺手大指手太陰之少商。刺手心主手少陰之神門。使血氣疏通。其厥立已。如不已。用竹管吹其兩耳。以通宗脈之氣。 其左角之髮。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一杯。不能飲者。灌之。蓋髮者。血所生也。充膚熱肉。生毛髮之血。肝所主也。肝居左。故 其左角之髮以通榮血。酒者熱谷之悍液也。衛者。水穀之悍氣也。故飲酒者。隨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故飲以美酒一杯。以通衛氣。榮衛營運。則其人立疏矣。此節複結大絡之氣。先行於皮膚。先充絡脈。是以皮膚孫絡之邪。不入於經。則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也。按神農本經。髮者血之餘。服之仍自還神化。蓋血者神氣也。中焦之汁。奉心神化赤而為血。故服之有仍歸於神化之妙。曰方寸者。言其心所主也。灌者。欲其灌溉於四旁也。夫醫者意也。以意逆之。思過半矣。
凡刺之數。先視其經脈。切而從之。審其虛實而調之。不調者經刺之。有痛而經不病者繆刺之。因視其皮部有血絡者盡取之。此繆刺之數也。(此總結治法。又當先治其經脈也。數、幾也。言凡刺之有幾。而各有所取也。經脈者。臟腑之十二經脈。如江河之徑道也。絡脈者。如江河之支流。孫絡者。如支流之更有支流也。經者。經別也。如江河之別道。江從此而通於河。河從此而通於江。此陰陽相合之道路。故又曰經正。絡者。大絡也。如江河之外。別有江河。而外與經脈之孫絡相通。然而總歸出於海。海之所以行雲氣於天下者。從大絡而充於皮膚。海之潮汐。從經脈而流溢於支絡。是以始受之邪。從皮膚而入於孫絡。從孫絡而入於絡脈。從絡脈而入於經脈。極於五臟。散於腸胃。故當先治其經脈。切而從之。審其虛實而調之。不調者。以經刺之。如身有痛而經脈不病者。此流溢於大絡。所當繆刺者也。因視其皮部有血絡者。盡取之。此繆刺之數也。王芳侯曰:邪氣從外而入。正氣從內而出。知其所出之道路。後能知邪入之淺深。故為根本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