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集注

清 張志聰


卷七 調經論篇第六十二

黃帝問曰:余聞刺法言。有餘瀉之。不足補之。何謂有餘?何謂不足?

岐伯對曰: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問?帝曰:願盡聞之。岐伯曰:神有餘有不足。氣有餘有不足。血有餘有不足。形有餘有不足。志有餘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氣不等也。(其氣。謂五者之氣。皆有虛實之不等。此篇論五臟所生之氣血神志。而歸重於血氣。故篇名調經論。

帝曰:人有精氣。津液。四肢。九竅。五臟。十六部。三百六十五節。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虛實。今夫子乃言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靈樞經云。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上焦開發。宣五穀味。充膚熏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腠理開發。汗出溱溱。是謂津。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肉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四肢為諸陽之本。九竅為水注之氣。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十六部者。十六部之經脈也。手足經脈十二。蹺脈二。督脈一。任脈一。共十六部。脈亦計十六丈二尺。而一周於身。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神氣之所游行出入。乃百病之所從而生。皆有虛有實。

岐伯曰:皆生於五臟也。夫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而此成形。(此言五者之氣。皆生於五臟。而五臟所藏之血氣神志。以成此形。
志意通。內連骨髓而成身形五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志意通。內連骨髓而成身形五臟。上節言有形之五臟。以生無形之五志。此言無形之五志。以成有形之身形。五志者。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腎藏志也。張兆璜曰: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神志者。水火之精也。人秉陰陽水火而成此形。
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此言五臟之道。又皆歸於經隧。經隧者。五臟之大絡。以行血氣者也。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調治之道。亦守其經隧焉。

帝曰:神有餘不足何如?
岐伯曰: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神者心之所藏也。心藏脈。脈舍神。心在志為喜。在聲為笑。故有餘則笑不休。不足則金氣反勝而為悲。陰陽應象論曰:悲勝怒。宣明五氣篇曰:並於肺則悲。是悲屬肺志。
血氣未並。五臟安定。邪客於形。洒淅起於毫毛。未入於經絡也。故命曰神之微。(血氣未並。則陰陽勻平。五臟之道。皆入於經隧以行血氣。故血氣和。則五臟安定矣。邪客於形。尚在於皮膚之間。洒淅動形。而未入於經絡。此神氣為病之微者也。張兆璜曰:血氣相並。則有虛有實。邪入深而客於肌肉經脈。亦有虛有實。此血氣平而邪客之淺者也。

帝曰:補瀉奈何?
岐伯曰:神有餘。則瀉其小絡之血出血。勿之深斥。無中其大經。神氣乃平。(血者。神氣也。瀉其小絡之血出其血。則有餘之神氣自平。斥、推也。若深推而中其大經。則反傷其血氣矣。
神不足者。視其虛絡。按而致之。刺而利之。無出其血。無泄其氣。以通其經。神氣乃平。(心主血脈。視其心之皮部有虛絡者。按其穴而致其氣。刺其絡而利其血。無泄其血氣。以通其經脈。而神氣乃平矣。愚按針刺之道。通利經脈。無泄其氣血。即所以補虛也。蓋血氣流通。而形神自生矣。人之為病。因鬱滯而成虛者。十居其半醫者但知補虛。不知通利之中。更有補虛之妙用。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釋。著針勿斥。移氣於不足。神氣乃得複。(言刺神之微者。當按摩其處。勿令釋手。著針者。如以布 著之乃從單布上刺。謂當刺之極淺。而勿推內其針。移其邪氣於不足。而神氣乃自複矣。
帝曰:善。氣有餘不足奈何?
岐伯曰:氣有餘。則喘咳上氣。不足則息利少氣。(肺主氣而司呼吸。故有餘則喘咳上逆。不足則呼吸不利而少氣也。
血氣未並。五臟安定。皮膚微病。命曰白氣微泄。(肺合皮。其色白。微邪客於皮膚。命曰白氣微泄。謂微傷其肺氣也。

帝曰:補瀉奈何?
岐伯曰:氣有餘則瀉其經隧。無傷其經。無出其血。無泄其氣。不足則補其經隧。無出其氣。(經隧、大絡也。五臟之所以出血氣者也。故有餘則瀉其經隧之血氣。而勿再傷其經脈之血氣也。不足則補其經隧之血氣。而無泄其經隧之氣焉。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釋。出針視之。曰:我將深之。適人必革。精氣自伏。邪氣散亂。無所休息。氣泄腠理。真氣乃相得。(出針。出而淺之也。視之。視其淺深之義也。曰我將深之。適人之邪。淺客於皮。必與正氣相格。庶邪散而正氣不泄。故曰我將深之。謂將持內之。而使精氣自伏。複放而出之。令邪無散亂。迎之隨之。以意和之。無所休息。使邪氣泄於皮毛腠理。而真氣乃相得複於肌表。此用針淺深之妙法也。

帝曰:善。血有餘不足奈何?
岐伯曰: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肝志怒。腎志恐。故血有餘。則肝氣盛而主怒。不足。則母氣衰而並於脾。故恐。莫仲超曰:木氣不足則土氣盛。土氣盛。則並于所不勝之腎臟而為恐。
血氣未並。五臟安定。孫絡水溢。則經有留血。(下文之所謂病在脈。調之血者。心包絡所主之血也。此所謂血者。肝臟之所主也。肝藏之血。本於衝脈。衝脈起於胞中。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散於皮膚肌肉之間。充膚熱肉生毫毛。臥則歸於肝臟。寤則隨衛氣而行於脈外。孫絡水溢者。胞中之津水也。水穀之津。流溢於中。奉心神化赤而為血。故曰水入於經。而血乃成。夫經脈之血。從經而脈。脈而絡。絡而孫。脈外之血。從皮膚而轉注於孫脈。從孫絡而入於經俞。此脈內脈外之血氣。互相交通者也。故曰孫絡水溢。則經有留血。此肝有微病。致經水之溢於經也。

帝曰:補瀉奈何?
岐伯曰:血有餘。則瀉其盛經出其血。不足則視其虛經。內針其脈中。久留而視。脈大。疾出其針。無令血泄。(盛經、衝脈也。衝脈為經絡之海。故曰盛經。虛經。虛而不盛也。久留、候氣至也。脈大氣至而血複也。張兆璜曰:凡病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出針視之。曰:我將深之。適人必革。此瀉邪而兼補其正氣也。久留而視。脈大。疾出其針。此補虛而兼出其微邪也。迎之隨之。淺深在意。斯盡調經之妙用。二視字宜玩。

帝曰:刺留血奈何?
岐伯曰:視其血絡。刺出其血。無令惡血得入於經。以成其疾。(經云。經脈為裡。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盛而血者疾誅之。盛者瀉之。蓋血在於絡。是孫絡之水溢。留於絡中而成敗惡之血矣。此將入於經。故當疾刺以瀉出之。

帝曰:善。形有餘不足奈何?
岐伯曰: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不足則四肢不用。(腹乃脾土之郛郭。故有餘則脹。靈樞經云。脾氣實則經溲不利。蓋土氣盛實。則克製其水而不流。脾主四肢。故虛則不用。
血氣未並。五臟安定。肌肉蠕動。命曰微風。(蠕葉軟。蟲行動貌。蓋風傷衛。衛氣行於肌肉之間。故蠕動也。

帝曰:補瀉奈何?
岐伯曰:形有餘則瀉其陽經。不足則補其陽絡。(陽、謂陽明也。陽明與太陰為表裡。蓋皮膚氣分為陽。脾所主在肌肉。故當從陽以補瀉。瀉刺其經者。從內而出於外也。補刺其絡者。從外而內於內也。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取分肉間。無中其經。無傷其絡。衛氣得複。邪氣乃索。(微風傷衛。衛氣行於脈外。故當取之分肉。而無傷其經絡。所謂病在肉。調之分肉也。索、散也。盡也。

帝曰:善。志有餘不足奈何?
岐伯曰:志有餘則腹脹飧泄。不足則厥。(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則聚水而為腹脹飧泄矣。腎為生氣之原。故不足則厥逆而冷。
血氣未並。五臟安定。骨節有動。(骨節有動者。亦為微風所傷也。故下文曰:邪所以能立虛。

帝曰:補瀉奈何?
岐伯曰:志有餘則瀉然筋血者。不足則補其血溜。(然、謂然谷穴。在足踝下之兩經間。故曰然筋。足少陰之滎穴也。滎為火。故有餘則當瀉其坎中之滿。複溜足少陰之經穴也。經屬金。虛則補其母也。

帝曰:刺未並奈何?
岐伯曰:即取之。無中其經。邪所乃能立虛。(即取之者。即于骨節有動之處而取之也。邪所。謂邪客而有動之所也。此病在骨者調之骨。故無中其經。

帝曰:善。余已聞虛實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岐伯曰:氣血以並。陰陽相傾。氣亂於衛。血逆於經。血氣離居。一實一虛。(此言五者之有餘不足。生於血氣之相並也。血氣者。陰陽也。陰陽者。皮膚氣分為陽。經脈血分為陰。表為陽。裡為陰。身半以上為陽。身半以下為陰。氣亂於衛者。血並於氣也。血逆於經者。氣並於血也。血並於氣。則血離其居。氣並於血。則氣離其居矣。血離其居。則血虛而氣實。氣離其居。則氣虛而血實。故曰一實一虛。蓋有者為實。無者為虛也。此節論血氣相並之總綱。再按衛者。水穀之悍氣也。肺主之氣。乃三陽之表氣。肌腠之元真。故曰氣亂於衛。謂亂於衛之部署也。下文曰:取氣於衛。病在氣。調之衛。皆屬此意。蓋皮膚肌肉之腠理處。皆衛氣游行出入之所。謂當取之於皮膚肌腠。而無動其經脈也。當知衛氣出於陽明。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大會於風府。游行於外內者也。太陽三焦之氣。生於下焦水中。從下而上。自內而外。主司于膚表。通會於肌腠。故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分別血氣生始出入之原。乃上乘之學問。學人當於針經。乃本經針刺諸篇。用心參究。
血並於陰。氣並於陽。故為驚狂。(此言血分氣分之為陰陽也。脈外氣分為陽。脈內血分為陰。陰血滿之於外。陽氣注於脈中。是為陰陽勻平。如血並居於陰。則陰盛而血實。心主血脈。故陰盛則驚。氣並於陽。則陽盛而氣實。陽盛則發狂也。
血並於陽。氣並於陰。乃為炅中。(此言外內之為陰陽也。炅、熱也。血並於陽。則陰虛而生內熱矣。氣並於陰。則陽氣內盛而為熱中矣。故陰陽外內相並。而總屬炅中。
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血並於下。氣並於上。亂而喜忘。(此分上下之為陰陽也。血並上。則脈氣實而心煩惋。氣並於下。則氣不舒而多怒也。血並於下。則血蓄於下而喜忘。氣並於上。則氣逆於上而為 亂。靈樞經曰:清濁之氣相干。亂於胸中。是為大 。傷寒論曰: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宜抵當湯下之。按抵當湯証。乃血蓄於氣分。當知氣並於上。非則並於脈外。而兼並於脈中。故曰清濁之氣相干。血並於下。非則並於脈中。而兼並於脈外。故其人喜忘。經云上氣不足。下氣有餘。腸胃實而心氣虛。虛則營衛留之於下。久之不以時上。故喜忘也。

帝曰:血並於陰。氣並於陽。如是血氣離居。何者為實?何者為虛?
岐伯曰: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留。溫則消而去之。是故氣之所並為血虛。血之所並為氣虛。(此複申明血氣。各自並居而成虛也。離、分也。泣、澀也。夫血滿於外。氣注於陰。是陰陽相合而為和平。如血並於陰。氣並於陽。是血氣各自分其居矣。故血氣喜其溫和相合。而惡其寒澀獨居。如血並於陰。則寒泣而不能流行。血不流行。則氣不得以和之矣。氣並於陽。則氣溫而血消去。氣熱消鑠。則血不得以和之矣。是故氣之所並為血虛。血之所並為氣虛也。張兆璜問曰:血並於陰。則氣亦並於陽矣。故謂血氣離居。似血氣皆當為實。而以血並為氣虛。氣並為血虛。兩者皆虛。何也?曰:血並於陰者。血並而氣不並也。血並於陰。則陰盛而寒。寒則血中之氣。亦澀而不能流行矣。氣並於陽者。氣並而血不並也。氣並于陽則陽盛而熱。熱則氣分之血。亦消爍而去矣。故曰:氣並則無血。血並則無氣。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今夫子乃言血並為虛。氣並為虛。是無實乎。岐伯曰: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並則無血。血並則無氣。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此再申明血氣並而成虛者。因無而為虛也。如血並於陰。則陰寒盛而血中之氣亦無矣。如氣並於陽。則陽熱盛而氣分之血亦消去矣。故氣並則無血。血並則無氣。今血與氣相失。而不能相和。故皆為虛焉。
絡之與孫脈。俱輸于經。血與氣並。則為實焉。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複反則生。不反則死。(此申明血氣共並之為實也。絡者。經脈之支別也。孫脈者。乃孫絡之脈別經者。亦三百六十五脈。內通於十二大絡。外通於膚腠皮毛。五臟之血氣。從大絡而出於孫脈。從孫脈而出於膚表。表陽之氣。從孫絡而入於大絡。從大絡而注於經俞。此外內交通血氣之徑路也。是絡脈之血氣。孫絡之氣血。俱輸於經。是血與氣。共並於血分。則為實也。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逆。逆則暴死。氣複反則生。不反則死。此血與氣共並於上。則為實也。王芳侯曰:氣複反則生。謂複歸於下也。蓋陽氣生於下而升於上。血氣並逆。則氣機不轉而暴死。反則旋轉而複生。

帝曰:實者何道從來?虛者何道從去?虛實之要。願聞其故。(道、謂血氣出入之道路。來則為實。去則為虛。有來有往。則和平矣。

岐伯曰:夫陰與陽。皆有俞會。陽注於陰。陰滿之外。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此言血氣相通。陰陽交互之為和平也。俞者。謂三百六十五俞穴。乃血脈之所流注。會者。謂三百六十五會。乃神氣之所游行。皆陰陽血氣之所輸會者也。脈外之陽氣。從孫脈而注於陰中。在內之陰血。從經俞而滿之脈外。此陰陽相和。是為勻平。血氣相通。以充其形。則三部九候之脈。上下若一。是為平人矣。
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上節論陰陽不和。血氣相並。而有虛實之分。此複論外因於風雨寒暑。內因於飲食七情。而亦有陰陽虛實之分焉。外為陽。內為陰。故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朱永年曰:風暑、天之陽邪。寒濕、天之陰邪。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

帝曰:風雨之傷人奈何?
岐伯曰: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傳入於孫脈。孫脈滿。則傳入於絡脈。絡脈滿。則輸於大經脈。血氣與邪。並客於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曰實。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按之。按之則痛。(此論外因之風雨寒暑而有虛有實也。夫經脈為裡。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而次入於裡。血氣與邪。並客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曰實。此邪在於分腠之陽。迫及於脈而為堅大。未入於裡。故按之則痛。

帝曰:寒濕之傷人奈何?
岐伯曰: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榮血泣。衛氣去。故曰虛。虛者聶辟。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此言寒濕之傷人肌肉也。夫表陽之氣。主於皮膚。寒濕之陰邪。傷人陽氣。是以皮膚不收。陽氣不能外御。致邪入於肌肉。而肌肉堅緊也。榮血泣而不行。衛氣去于膚表。故為虛也。聶、●同。辟、積也。靈樞經曰:血氣竭枯。腸胃●辟。蓋言此虛者。虛於外而辟積於內也。此表氣不足。故按摩之則裡氣出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此二節論陽受之風雨寒濕。陽氣主於膚表。蓋以陽氣實者為實。而陽氣虛者為虛也。

帝曰:善。陰之生實奈何?
岐伯曰: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之。故曰實矣。(此論內因之虛實也。夫內為陰。外為陽。身半以下為陰。身半以上為陽。喜怒之氣。由衷而發。故不節。則陰氣上逆。逆則下虛。虛則陽氣相乘。而下走之。故為實矣。

帝曰:陰之生虛奈何?
岐伯曰: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脈虛空。因寒飲食。寒氣熏滿。則血泣氣去。故曰虛矣。(心藏神。喜則神氣散而下。肺藏氣。悲則傷肺而氣消。神氣消而脈空虛者。脈隨氣而消長也。飲食於胃。喜溫而惡寒。兼之寒飲。致寒氣熏滿於胸中。則血泣而氣去。蓋榮衛血氣。皆陽明之所生也。此二節論飲食居處。陰陽喜怒。皆生於陰。故論在內之氣。及經脈之為虛為實也。

帝曰:經言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余已聞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此承上文而複論表裡陰陽。有寒熱虛實之別。上節論陽在外而陰在內。然表陽之氣。有虛之寒。裡陰之氣。有虛之熱。故帝引經而複問焉。

岐伯曰: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令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栗。(陽、謂諸陽之氣。經云。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是謂氣。是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假令寒氣客於外。則上焦之氣不通。而寒氣獨留。故寒栗也。朱永年曰:凡傷於寒。則為病熱。得陽氣以化熱也。寒栗而不能為熱者。上焦之氣不通也。

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
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此言陰虛生內熱者。因中土之受傷也。夫飲食勞倦則傷脾。脾主肌肉。故形氣衰少也。水穀入胃。由脾氣之轉輸。脾不營運。則穀氣不盛矣。上焦不能宣五穀之味。下焦不能受水穀之津。胃為陽熱之府。氣留而不行。則熱氣熏於胸中。而為內熱矣。金西銘曰:上即風雨寒濕。此即飲食居處。

帝曰:陽盛生外熱奈何?
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致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上焦為宗氣之海。宗氣積於胸中。上出於肺以司呼吸。肺主氣而上合於皮毛。是以上焦通利。則充膚澤毛。有若霧露之溉。上焦不通。則皮膚致密。腠理閉塞。而玄府不通矣。玄府、毛竅之汗空也。毫毛之腠理閉塞。則衛氣不得泄越而為熱矣。

帝曰:陰盛生內寒奈何?
岐伯曰: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厥氣上逆。下焦之陰氣。厥逆於上也。陰寒之氣。積於胸中而不瀉。則中上二焦之陽氣消。而寒氣獨留於上。寒則血凝泣而脈不通矣。陰盛則脈大。血凝泣。故脈澀也。陽熱去而寒獨留。故中寒也。王芳侯曰:陰之生虛曰脈空虛。陰盛生寒曰血脈凝泣。蓋裡為陰而血脈為陰也。

帝曰:陰與陽並。血氣以並。病形以成。刺之奈何?
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經隧。取血于榮。取氣於衛。用形哉。因四時多少高下。(陰與陽並者。謂表裡上下陰陽相並也。血氣以並者。血並於氣。氣並於血也。經隧、大絡也。蓋五臟之神志血氣。生於胃腑水穀之精。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故當取之經隧。以調其五臟焉。夫取之經隧。調其神也。取之榮衛。調其氣也。用、以也。言又當以調其形。形者。皮膚肌肉。哉者、未盡之辭。蓋言上守神。粗守形。神氣固當調。而形之不可不用也。因時氣之升降浮沉。而用之以多少高下。如曰以月生死為數。此多少之謂也。如春時俞在頸項。夏時在胸脅。秋時在肩背。冬時在腰股。高下之謂也。張兆璜曰:用、取也。形、肉也。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而成此形。既已調之。神志氣血。可不取之形哉。多少高下。皆取之於形。故曰:用形哉。因四時多少高下。

帝曰:血氣以並。病形以成。陰陽相傾。補瀉奈何?
岐伯曰:瀉實者。氣盛乃內針。針與氣俱內。以開其門。如利其戶。針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瀉。必切而出。大氣乃出。(內葉訥。上節論先調其五臟之形神氣血。此複論補瀉其虛實焉。虛實者。謂並者為實。無者為虛。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氣盛者。謂所並之氣。所受之邪盛也。蓋候病氣至而內針也。針與氣俱內者。隨正氣而深之也。以開其門。利其戶者。開其門而伏其精氣於內也。針與氣俱出者。同病氣俱出也。針經云。客者。邪氣也。在門者。邪循正氣之所出入也。是以瀉邪當先歸伏其正氣。而後引邪以出其門。則精氣不傷而邪氣乃下。故外門勿閉以出其邪。搖大其針孔。如利其所出之道路。是謂大瀉。切、急也。屈、降也。大氣、大邪之氣也。此論瀉邪之中。而兼用內正之法。

帝曰:補虛奈何?
岐伯曰:持針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針。氣入針出。針空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針。氣入針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空葉孔。持針在手。勿置之意外。以定其迎隨之意。候其呼出而內針。氣出而針入。針空勿搖。使精氣無從而去。候正氣方實而疾出其針。使正氣內入。而針即外出。則熱邪不得還入於內。內之氣門已閉。則邪氣布散於外。而精氣乃得存矣。針下動氣。候時而至。使淺近之氣。不散失於外。深遠之氣。來複於其間。是謂追而濟之之法也。此補正之中。兼瀉散其邪。蓋邪之所腠。其正乃虛也。張兆璜曰:此先追實其正氣。次散其邪。再候其時而使精氣來複。迎之隨之。得出入補瀉之妙。而後能調其經焉。

帝曰:夫子言虛實者有十。生於五臟。五臟五脈耳。夫十二經脈。皆生其病。今夫子獨言五臟。夫十二經脈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脈。經脈之病。皆有虛實。何以合之?(神志血氣肉。五者各有虛實。故虛實有十。而皆生於五臟。三百六十五節。乃筋骨之會。十二經脈。支分三百六十五絡。而皆絡於節。節有病。必被及於經脈。蓋言筋骨血脈。外內之相通耳。

岐伯曰:五臟者。故得六腑與為表裡。經脈支節。各生虛實。其病所居。隨而調之。(五臟者。內合五行。外合脈肉筋骨。故得六腑與為表裡。以應十二經脈。故五者之虛實。止歸於五臟。若經絡支節。各生其虛實。則隨其病處而調之。張兆璜曰:以五臟合六腑。以配十二經脈。支分三百六十五絡。與皮肉筋骨。被及相連。今各隨其病之所居而調之。血氣脈肉筋骨。是仍歸於五臟矣。
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氣。調之衛。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此言六臟所主之氣血筋骨脈肉為病。各隨其所在而調之。病在心包絡所主之脈。即調之脈。在心臟所主之血。即調之絡。在肺臟所主之氣。即調之於衛。在脾臟所主之肉。即調之分肉。在肝臟所主之筋。即調之筋。在腎臟所主之骨。即調之骨。蓋五臟者。五行之所生也。故先言其五臟。地之五行。化生六氣。六氣之中有二火。一合心臟之陽火。一合包絡之陰火。共為六臟。得六腑與為表裡。以應十二筋脈。以合血氣脈肉筋骨。
燔針劫刺其下。及與急者。病在骨。 針藥熨。(燔音煩 葉翠入聲。上章論五臟之氣不和。以致外合之血氣筋骨為病。各隨其處而調之。今複論風雨寒濕為病於脈肉筋骨之間。而各有取刺之法也。按靈樞官針篇曰:九曰 刺。 刺者。刺燔針則取痺也。又曰:刺寒痺之法。刺布衣者。以火 之。刺大人者。以藥熨之。蓋陽受之風雨寒濕。客於脈肉筋骨之間。皆能為痺。故當以燔針劫刺其所病之下。而及與筋痺之急者。若病在骨。又當用 針及藥熨之。按足太陽之筋病則項筋急。名曰仲春痺。足少陽之筋病。則 筋急。名曰孟春痺。足陽明之筋病。則腹筋急。名曰季春痺。病手太陽則頸筋急。病手少陰則反折筋急。病手太陰則脅急。或為轉筋。或為反折。或為 痙。或為卵縮。皆用燔針劫劫刺。再按針經云。內有陰陽。外有陰陽。在外者皮膚為陽。筋骨為陰。病在陽者名曰風。病在陰者名曰痺。然皮肉筋骨。皆能為痺。故曰:燔針劫刺其下。而複提出其筋與骨焉)病不知所痛。兩蹺為上。(痛而不知其所者。當取之蹺脈也。按兩蹺脈。起於足踝上。入陰。上循胸裡。故痛在蹺脈之上者。不知痛處也。
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此痺在於肌肉而不及於經脈者。當繆刺之。按繆刺篇曰:凡痺往來。行無常者。在分肉間。痛而刺之。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複刺之如法。
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巨刺之。(此言病在於經別者。當巨刺也。繆刺篇曰:邪客於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痛。如此者。必巨刺之。巨、大也。九針論曰:八曰長針。取法于綦針。長七寸。主取深邪遠痺者也。蓋經脈在裡而入深。故當用長大之針以取之。
必謹察其九候。針道備矣。(九候、三部九候也。九候外合九竅、內合九臟。循行於上中下之三部。皆五臟所生之血氣也。此篇首論五臟所藏之神志血氣。有虛有實。複總歸於血氣陰陽。複調之於皮肉筋骨。並取邪痺於身形蹺脈之間。然必察其九候之脈。而知病之所正。調經之道。于斯為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