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集注

清 張志聰


卷四 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

夫人之常數。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少血多氣。陽明常多氣多血。少陰常少血多氣。厥陰常多血少氣。太陰常多氣少血。此天之常數。(夫氣為陽。血為陰。腑為陽。臟為陰。臟腑陰陽。雌雄相合。而氣血之多少。自有常數。如太陽多血少氣。則少陰少血多氣。少陽少血多氣。則厥陰多血少氣。陽有餘則陰不足。陰有餘則陽不足。此天地盈虛之常數也。惟陽明則氣血皆多。蓋血氣皆生於陽明也。
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足陰陽也。手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心主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手之陰陽也。(夫手有三陰三陽。足有三陰三陽。以合十二經脈。陰陽並交。表裡相應。是以聖人持診之道。先後陰陽而持之。診合微之事。追陰陽之變。章五中之情。取虛實之要。知此乃足以診。如切陰不得陽。診消亡。得陽不得陰。守學不湛。是故臟腑陰陽。相為表裡。此皆診候之要。不可不知。
今知手足陰陽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後瀉有餘。補不足。(知所苦者。知邪病在手足之何經也。先去其血。除菀陳也。菀陳去則無所苦矣。伺之所欲者。伺其欲散欲 。欲緩欲收。蓋必先定五臟之病。五臟已定。九候已備。而後乃存針。有餘者。邪氣盛也。不足者。精氣奪也。有餘則瀉之。不足則補之。
欲知背俞。先度其兩乳間。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兩隅相拄也。乃舉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齊脊大椎。兩隅在下。當其下隅者。肺之俞也。(俞音輸度音鐸拄音主。此論取五俞之法。五臟之俞。皆在於背。背者。胸之府也。故先量其兩乳。而後定其背之俞焉。度、量也。言以草量其乳間。中折之。更以他草度此草。去半已。使與中折之草。拄為三隅。以一隅上齊脊之大椎。兩隅分而拄下。當其下隅之盡處。是肺俞也。蓋九針九候之道。先以五臟為主。
複下一度。心之俞也。複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複下一度。腎之俞也。是謂五臟之俞。灸刺之度也。(度葉渡。度、度數也。俞、輸同。五臟血氣。輸轉傳布也。吳鶴皋曰:此取五臟俞法。與甲乙經不合。蓋古人別為一法者也。
形樂志苦。病生於脈。治之以灸刺。(形樂志苦。形樂志樂。貴人也。形苦志樂。形苦志苦。常人也。所謂更貴更賤。以知死生。以決成敗也。金匱要略曰:血痺病。從何得之?師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困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宜引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蓋形樂則肌膚盛。肌膚盛則陽氣留於陰也久。陽不在表。則邪直傷於陰。志苦則傷神。神傷則血脈虛。而邪氣易入。故病生於脈也。宜灸以啟留陷之陽。宜刺以去血脈之痺。
形樂志樂。病生於肉。治之以針石。(形樂志樂。則過於安逸矣。過於安樂。則神機不轉。氣血羈留。故病生於肉。宜治以針石。引而通之。
形苦志樂。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吳鶴皋曰:勞苦其形則傷筋。志逸而樂。則血脈未嘗受病。故治之以熨烙導引。使血脈榮養於筋。則就安矣。
形苦志苦。病生咽嗌。治之以甘藥。(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則陰陽氣血皆傷矣。夫嗌主天氣。咽主地氣。天者陽氣。地者陰氣。此陰陽氣血皆傷。故病生嗌咽。是宜甘藥以調其脾胃焉。終始篇曰: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不可飲以至劑。如此者弗灸。朱永年曰:吭嗌、喉也。
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驚則氣亂。恐則氣下。蓋血隨氣行。氣數亂逆則經絡不通。榮衛不行。是以病生於不仁。宜按摩醪藥。以行其榮衛血氣焉。朱永年曰:酒者熟谷之液。其性 悍。其氣先行於榮衛。故宜於醪藥也。
是謂五形志也。(謂大人布衣。有此五者之形志。
刺陽明出血氣。刺太陽出血惡氣。刺少陽出氣惡血。刺太陰出氣惡血。刺少陰出氣惡血。刺厥陰出血惡氣也。(惡去聲。此言六經之氣血。各有多少。宜從其多者而去之。蓋邪在氣分者。可從血出。邪在血分者。可從氣出也。陽明氣血皆多。故刺可出血出氣。太陽多血少氣。故刺宜出血而惡出氣。少陽多氣少血。故刺宜出氣而惡出血。太陰多氣少血。故刺宜出氣而惡出血。少陰多氣少血。故刺宜出氣而惡出血。厥陰多血少氣。故刺宜出血而惡出氣。此氣血之常數。針刺之常法也。針經曰:刺榮者出血。刺衛者出氣。按靈樞經水篇曰:十二經之多血少氣。與其少血多氣。與其皆多血氣。與其皆少血氣。皆有大數。其治以針艾。各調其經氣。固其常有合。又曰:足陽明。五臟六腑之海也。其脈大血多。氣盛熱壯。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瀉也。足陽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陽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陽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陰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陰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陰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陰陽。其受氣之道近。其氣之來疾。其刺深者。皆無過二分。其留皆無過一呼。其少長大少肥瘦。以心撩之。命曰法天之常。灸之亦然。灸而逾此者。得惡火。則骨枯脈澀。刺而過此者。則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