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家樞要 | 元 滑壽 |
脈者氣血之先也。氣血盛則脈盛。氣血衰則脈衰。氣血熱則脈數。氣血寒則脈遲。氣血微則脈弱。氣血平則脈治。
又長人脈長。短人脈短。性急人脈急。性緩人脈緩。左大順男。右大順女。男子尺脈常弱。女子尺脈常盛。此皆其常也。反之者逆。
左手寸口。心小腸脈所出。
左關。肝膽脈所出。
左尺。腎膀胱脈所出。(命門與腎脈通)
右手寸口。肺大腸脈所出。
右關。脾胃脈所出。
右尺命門(心包絡手心主)三焦脈所出。
心脈浮大而散。肺脈浮澀而短。肝脈弦而長。脾脈緩而大。腎脈沉而軟滑(素問。心平脈。累累如連珠。如循琅。此長滑之象也。心為肝子。脈不離弦。故仲景謂心脈洪大而長。肺脈澀短。是動力不盛。而形體鋪寬也。)
心合血脈。心脈循血脈而行。持脈指法。如六菽之重。按至血脈而得者為浮。稍稍加力。脈道粗者為大。又稍加力脈道闊軟者為散。
肺合皮毛。肺脈循皮毛而行。持脈指法。如三菽之重。按至皮毛而得者為浮。稍稍加力。脈道不利為澀。又稍加力。不及本位曰短。(澀只是來勢不勇。短只是寬軟不挺。)
肝合筋。肝脈循筋而行。持脈指法。如十二菽之重。按至筋而脈道如箏弦相似為弦。次稍加力。脈道迢迢者為長。
脾合肌肉。脾脈循肌肉而行。持脈指法。如九菽之重。按至肌肉如微風輕 柳梢之狀為緩。次稍加力。脈道敦實者為大。
腎合骨。腎脈循骨而行。持脈指法。按至骨上而得者為沉。次重而按之。脈道無力為濡。舉指來疾流利者為滑。(濡是脈體之柔潤。非脈應指無力也。) 凡此五臟平脈。要須察之久久成熟。一遇病脈。自然可曉。經曰:先識經脈。而後識病脈。此之謂也。(五臟平脈病脈死脈。素問玉機真藏平人氣象兩篇。言之至詳且密。此文所敘。乃從難經錄出。其義未全。)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長夏四季脈遲緩。
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谷味。其脈在中。心肺俱浮。浮而大散者心。浮而短澀者肺。腎肝俱沉。牢而長者肝。濡而來實者腎。脾為中州。其脈在中。因指下輕重以定五臟。即前所謂三菽六菽之重也。
(九候附) 寸為陽。為上部。主頭項以下。至心胸之分也。關為陰陽之中。為中部。主臍腹 脅之分也。尺為陰。為下部。主腰足脛股之分也。凡此三部之中。每部各有浮中沉三候。三而三之。為九候也。浮主皮膚。候表及府。中主肌肉。以候胃氣。沉主筋骨。候裡及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