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啟玄 卷之四

明 申斗垣

總論

夫癰疽疔毒。瘰癧瘤癤其名甚多,故余總謂瘡瘍是也。然各有形,其形不同,其苦不一。十四經絡部位之高下。血氣之多少。症之善惡。瘡之大小淺深。腑臟之源。感之輕重所發也,故有陰有陽。有表有裡。有標有本之異也。經云: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又云: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是也。然形大而浮者。癰也,乃六腑積毒之所生。初起有頭。一如 。白色焦枯。觸之痛應心者。疽也。腫浮根小。至大不過二三寸者。癤也。至於疔者。形有二十三種。余今分為三十四種,其形小頂如釘 ,故名之,如有紅絲直皈於心,當刺其頭。瀉去毒血。 入蟾酥等藥。不刺則皈心必死矣。然癰癤初則宜灸。謂其氣本浮。令其氣血通達暢快矣。癰則易療,而將息難瘥遲。疽則難醫。易得痊,宜烙不宜灸。諸瘡之中。惟有疔瘡發背最凶,須明五善七惡之理,當察其前論。篇篇有味。卷卷出奇。雖云瘡科。古之未竭其奧。未盡其傳。余雖不敏。詳之至微其理。大至癰疽。小至於痤痱。無不選其精秘。然方法無不擇其良驗,故云之外科啟玄。又圖之形症。鳴之經絡。施之治法。後學人可一覽而即為上志矣。

腦發

腦發 p04-a55a1.bmp (缺)

此癰發於巔頂之上泥丸宮穴。系足太陽膀胱經。兼與督脈相並而作,其經多血少氣。狀如火燎。漿炮大如錢。形色似葡萄。頭若有蜂兒米粒大。四圍堅硬。色赤者可治。血悶亂神不定者死,如八日有膿可刺者生。

腦後發

腦後發 p04-a55a2.bmp (缺)

此癰亦是足太陽膀胱經。兼督脈陽維脈所作,多血少氣,在玉枕二穴風府穴端。痛癢不一。善惡兼現,在表者汗之。裡者疏之,當詳前法治之。

耳後發

耳後發 p04-a55a3.bmp (缺)

瘡乃手少陽三焦經毒之所。發於耳後角孫顱息二穴之上下。及左右耳畔,是經多氣少血。凡有瘡難得愈者。甚則連耳聾嗌腫頰痛。手小指次指肩肘俱痛。治當消風抑火。內疏內托。隨症治之。

右鬢髮

右鬢髮 p04-a55a4.bmp (缺)

此瘡發於右鬢,乃足陽明胃經,多氣多血,在頭維穴下關穴二穴上下。初起如癤子大。次後漸大。四圍黃赤。堅如石。有膿腫。上似豬皮鬃眼睡中。譫語恍惚。吐逆鮮血。流入四肢。萬無一生。

左鬢髮

左鬢髮 p04-a55a5.bmp (缺)

此瘡發於左鬢,如右鬢經穴相同無異。大抵毒氣相結於右,即足陽明經。右邊經絡內。毒結氣分。左屬血分。用藥時察之表裡虛實,而再詳左右氣血之屬而藥之。無不神矣。

雙鬢髮

雙鬢髮 p04-a55a6.bmp (缺)

兩鬢俱生名曰雙發,其毒重於單發。若其毒勢小於單。無惡症者生,如重者不治。

對口發

對口發 p04-a55a7.bmp (缺)

此瘡生於腦後下。正對於前面口,是督脈經中。毒氣結之。風府啞門二穴之次,其症最凶,如八九日中有膿可治,如毒勢太凶。必有通喉落首之厄。若不早治。死不遠矣。

兩邊髮際發

兩邊髮際發 p04-a55a8.bmp (缺)

天柱二穴是足太陽膀胱經,多血少氣,或左或右。雙發者更重。初發時宜急救之,如遲恐毒入腦。邪熱上攻。四畔赤腫硬。連於耳後。發寒熱作膿。急宜托裡,不然。流走於腰背間。再發恐難救也。

耳發

耳發 p04-a55a9.bmp (缺)

是足少陽膽經,其經多氣少血,其瘡發於懸厘主客二穴上下。五六日漸長蜂窩。皮紫 熱,如火燒痛十日內刺之有膿者生。無膿出血。食不知味。精神不佳。二十四日必死不可救也,其左右亦同。

太陰發

太陰發 p04-a55a10.bmp (缺)

此瘡發於瞳子 左右二穴相同。俱系足少陽膽經,多氣少血。赤腫有膿知痛者生,宜托表,如大渴悶亂血出不止者。及青黑色不痛。作蛀孔。血盡出而無膿則死矣。

臉發

臉發 p04-a55a11.bmp (缺)

是足陽明胃經,多氣少血,其瘡發於四白巨 二穴。左右相同。似葡萄色。形漸大或生子母瘡者八日死。分五善七惡多寡治之,在左者內托藥中加當歸二倍,在右者加三倍。妙在斯矣。

頤發

頤發 p04-a55a12.bmp (缺)

是足陽明胃經,多氣少血,在頰車大迎二穴上下。左右相同。雙發最凶,如腫痛不可忍者。八日可刺。膿汁出四畔軟者生,如反硬。牙關緊。不能食。似蜂窠涓涓流黃水。十無一生。女人患此。主四五日死。

痼發

痼發 p04-a55a13.bmp (缺)

此瘡發於手少陽三焦經,多氣少血,在耳後下一寸三分,乃致命之所,如赤腫痛急。內托之。毒膿出腫散則安,不然連耳聾渾渾沌沌。喉嗌內腫痛。汗出連目 。頰及肩肘大痛。若不早治必死矣。

癭瘤發

癭瘤發 p04-a55a14.bmp (缺)

此瘡發於脊之正中。近於大椎陶道身柱三穴之端。俱督脈之所絡處。甚利害。急早托之,是陽脈之海。督領百脈。經云: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督脈不能統督之意。可見之凶症也。

胸發

胸發 p04-a55a15.bmp (缺)

此瘡發於玉堂等穴。皆任脈之所絡也。名陰脈之海。謂之人身中子午也。急早內托。恐毒氣歸心也。發於外者可治,如內發傷於膜者死。

額發

額發 p04-a55a16.bmp (缺)

此瘡發於額上曲差穴下。攢竹二穴。俱足太陽經,多血少氣。初發頭痛憎寒。項似拔。腰如折。赤腫。急汗之,以托表為先。次看虛實,而為之區處。

蜂窩發

蜂窩發 p04-a55a17.bmp (缺)

此瘡發於或中等穴,是足少陰腎經之穴,其經多氣少血,如蜂窩發在胸乳間,或左或右,或雙發者。因心熱甚急。用內疏心火之藥治之,其症心懸若飢。飢不欲食。舌乾咽腫,如不早治。毒皈於心。不能生矣。

瘭疽發

瘭疽發 p04-a55a18.bmp (缺)

此瘡發於背後兩旁,是足太陽經等穴,其經多血少氣。脊中穴是督脈之經。初發如豆。小者如梅李大。黑白色不定。疹痛應心。四畔如牛唇。四十歲以前可治,以後者恐衰弱難痊,其在左右亦相同也。

體疽發

體疽發 p04-a55a19.bmp (缺)

此瘡發於足太陽經,多血少氣。上至肺俞。下至肝俞等五穴。左右相同。八日可刺,如不潰。二十日死,或初發時腫上如椒子者死。

蜂窩向上發

蜂窩向上發 p04-a55a20.bmp (缺)

此瘡發於背,是督脈兼太陽經,多血少氣。最不宜頭向上,名曰反症。最凶。若赤腫痛。無七惡者可治,如無膿痰發者。及有串流於肩膊者,決不療也,入膜者不治。凡頭開不住,不論向上向下,宜收毒散枯之。

蜂窩向下發

蜂窩向下發 p04-a55a21.bmp (缺)

此瘡頭向下發者少順,亦不宜侵展速快,須仔細用藥托補。恐毒歸心。穿膜無串有膿。知痛能食者可治,如不食無膿脈弱者死。

蜂窩兩頭發

蜂窩兩頭發 p04-a55a22.bmp (缺)

此瘡頭上下開發者最急,是督脈足太陽經,毒發脊中兩頭小。四邊散腫,因濃味所致也。氣食相關,合陰虛以成蜂窩者,言其多五七十不止也。蓮子者,言其頭少不過一二十也。凡瘡口闊大展開者。急托補之。

兩脅雙發

兩脅雙發 p04-a55a23.bmp (缺)

此瘡發於脅,或左或右,或兩脅雙發者。皆足厥陰肝經期門及章門穴,是經多血少氣,或上至淵腋輒筋二穴。屬足少陽膽經,多氣少血。因氣虛而得,須大補陰治之。不可熱劑。恐傷骨膜。慎之。

對心發

對心發 p04-a55a24.bmp (缺)

此瘡發於背,對於心,是督脈之經。毒發於筋縮之穴,乃因心火亢極而生。急降心火。潰膿赤黃腫無串者可治,如串流他處。膿稀青黑者大渴譫語。肉死膜穿者不治。

蓮子發

蓮子發 p04-a55a25.bmp (缺)

此瘡名蓮子者,比蜂窩頭少之稱也。不過一二十頭,故名之,亦足太陽經,督脈之部位。大要去心火敷藥截之。不令毒攻心,如通背腫者不救,宜打火針三四下為妙。米醋調南星草烏木別貝母末敷之。

陰發背

陰發背 p04-a55a26.bmp (缺)

此瘡發於背,不慎房事,及庸醫用涼藥敷服。致使血凝氣聚,不散。敗壞腐臭,陰黑肌死,以致不救。急用玉龍膏敷之。內托大補湯中加附子桂薑回陽,令血溶氣開,肌肉複生之妙。

散走流注發

散走流注發 p04-a55a27.bmp (缺)

此瘡發於背,流串於四肢者,又毒兼風熱之甚也,又名母子發,是足太陽經,風熱所生,因邪甚逆傳於脾,脾主四肢,流於臀臂,亦能至於手足,必死矣。急宜疏風退熱,氣自息也。

環項發

環項發 p04-a55a28.bmp (缺)

此瘡發於項一周遭,名曰環項發,又名落頭癰。先看何處腫起,如從後天柱穴起即足太陽兼督脈啞門下。作寒熱拘倦。悶亂恐怖。不食,如連前項俱腫,乃毒流入足少陽陽明。連耳腫分經勢治之。不瘥者死。

左搭肩發

左搭肩發 p04-a55a29.bmp (缺)

此瘡發於肩背者,乃手足太陽經。俱多血少氣,如在膈俞穴魂門穴。有瘡無串者易治。有串者難安。凡有右搭肩左必有串,亦有雙搭肩者更重,當觀善惡。托裡疏下。妙亦在臨症之權衡耳。

腎俞發

腎俞發 p04-a55a30.bmp (缺)

此瘡發於腎俞穴畔者。皆因服金石熱藥及膏粱濃味得之。內傷腎膜。外則發此。急宜補腎藥。內兼托裡。解散瘡毒,加敷貼之藥為妙。切忌房事氣怒,須百日平複。若犯之。決不可治矣。

膀胱俞發

膀胱俞發 p04-a55a31.bmp (缺)

此瘡發於膀胱俞中膂內俞,多氣少血。初起時發熱 腫,百節疼痛,昏沉不知人事,出膿者可治。
如出血水不收口者,須內托補妙,不然難愈也。

手背發

手背發 p04-a55a32.bmp (缺)

此瘡發於手背中渚液門二穴,系手少陽經,多氣少血。初起時令人憎寒發熱,或作嘔及作癢痛。有五善七惡。內詳照篇論治之。

足背發

足背發 p04-a55a33.bmp (缺)

此瘡發於足背。衡陽陷谷二穴,乃足陽明胃經,多血多氣。初發時令人發熱作嘔。痛癢麻木。俱照前篇中可灸之可托之,以平為善也。

腎陰發

腎陰發 p04-a55a34.bmp (缺)

此瘡發於腎囊。一名懸癰,又名囊癰,乃沖任脈所會之處。發者言大也比癰更大也。況胞乃空囊之處。氣血凝聚。能作腫大也,亦有胞腐了止存睪丸亦不死,亦有俱腐落而不死者也。

對臍發

對臍發 p04-a55a35.bmp (缺)

此瘡發於背下命門穴。與臍相對,故名之,是督脈之經,毒發也痛甚者可刺黃白稠膿者生。出血水及清稀水,心神恍惚,睡中見鬼譫語,大發渴者死。善於調攝,勿犯禁忌者亦可得生。

癌發

癌發 p04-a55a36.bmp (缺)

此瘡發於神道靈台二穴,乃督脈兼膀胱經,多血少氣。初起時不作寒熱疼痛。紫黑色不破,裡面先自黑爛。二十歲以後,不慎房事,積熱所生。四十歲以上血虧氣衰,濃味過多,所生十全一二。皮黑者難治必死。

明發背後序六要法

凡人之生發背者。皆足太陽膀胱,多血少氣。兼督脈之經。初起時中間必有白點。四邊腫赤。漸次胤開。大如盤碟。周遭生飯漿小瘡,如粟米大。作寒壯熱。渾身拘急,當以脈辨之。浮沉虛實表裡。外以艾灸計身年數,以截其毒。不致敗壞。戒氣怒。禁酒肉。忌房事,如膿稠者元氣實。膿清者元氣虛也。黃赤者順也。黑腐者逆也。開闊展大者毒甚也,當明其經絡。血氣多少。補接虛怯。毒熱太甚,當泄其熱。有膿。急刺不可遲。遲則腐去好肉。最怕串腫流入四肢一也。腫硬如石者二也。昏憒不食三也。穿膜黑腐四也。渴甚者五也。內罨不發者六也,如治發背。必須知此六要。此古人之秘訣。余錄曉之。恐後人不及知也,故以胸背脅肋乳及頭項腰腿臍腹總言發也。發者言其大也。余非好異。特別其輕重耳,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