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傷寒論

金.成無己

辨可下病脈証並治法第二十一

大法,秋宜下。
秋時陽氣下行,則邪亦在下,故宜下。
凡服下藥,(趙本作“凡可下者”)用湯勝丸,(趙本有“散”字)中病即(趙本作“便”)止,不必盡劑也。
湯之為言蕩也,滌蕩腸胃,溉灌臟腑,推陳燥結,卻熱下寒,破散邪疫,理導潤澤枯槁,悅人皮膚,益人血氣。水能淨萬物,故勝丸散。中病即止者,如承氣湯証雲︰若一服,利而(醫統本作“則”)止後服。
又曰︰若一服,譫語止,更莫複服。是不盡劑也。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下利三部脈平者,已為實,而又按之心下硬者,則知邪甚也,故宜大承氣湯下之。
下利,脈遲而滑者,內實也。利未欲止,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經曰︰脈遲者,食干物得之。《金匱要略》曰︰滑則谷氣實。下利脈遲而滑者,胃有宿食也。脾胃傷食,不消水穀,是致下利者,為內實,若但以溫中濃腸之藥,利必不(醫統本作“未”)止,可與大承氣湯,下去宿食,利自止矣。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寸以候外,尺以候內;浮以候表,沉以候裡。寸口脈浮大者,氣實血虛也;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者,胃有宿食裡氣不和也。與大承氣湯,以下宿食。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當宜(趙本無“宜”字)下之,與(趙本作“宜”)大承氣湯。
傷食則惡食,故不欲食,如傷風惡風、傷寒惡寒之類也。
下利瘥後,(趙本無“後”字)至其年月日(趙本有“時”字)複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秋,則肺先受之。假令春時受病,氣必傷肝,治之難(醫統本作“雖”)愈,邪有不盡者,至春時元受月日,內外相感,邪必複動而痛(醫統本作“病”)也。下利為腸胃疾,宿積不盡,故當下去之。
下利,脈反滑,當有所去,下之(趙本無“之”字)乃愈,宜大承氣湯。

《脈經》曰︰滑脈者,為病(熊校記︰脈滑者為宿食也。汪本宿誤病)食也。下利脈滑,則內有宿食,故云當有所去,與大承氣湯,以下宿食。
病腹中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承氣(趙本有“大柴胡”三字)湯。

《金匱要略》曰︰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為實,可下之。腹中滿痛者,裡氣壅實也,故可下之。
傷寒後,脈沉沉者,內實也,下解之,(趙本作“之解”)宜大柴胡湯。
傷寒後,為表已解,脈沉為裡未和,與大柴胡湯,以下內實。經曰︰傷寒瘥以後更發熱,脈沉實者,以下解之。
脈雙弦而遲者,必心下硬;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也,可以(趙本無“以”字)下之,宜大承氣湯。

《金匱要略》曰︰脈雙弦者寒也。經曰︰遲為在臟。脈雙弦而遲者,陰中伏陽也,必心下硬。大則為陽,緊則為寒,脈大而緊者,陽中伏陰也,與大承氣湯以分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