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 卷60~64 咽喉門

明 朱橚

總論

夫咽者。應五臟六腑往還神氣。陰陽通塞之道也。喉嚨胞囊舌者。並津液五味之氣本也。 咽門者。肝膽之候也。其重十兩。廣二寸五分。至胃管長一尺六寸。主通五臟六腑津應十二時。若臟熱則咽門閉而氣塞。若腑寒則咽門破而聲嘶。母薑酒主之。熱則通補之。若寒熱調和病不生矣。 喉嚨者。脾胃之候也。重十二兩。長一尺二寸。廣二寸。其層圍十二重。應十二時。主 通利 常欲 咽者。胃之系。喉者。肺氣之所通。咽以咽物。喉以候氣。(咽喉嚨三者。各有所司。 咽者 肺。 有而癢 與 之 喉 歸 一十八種喉風証論曰:一、單蛾風。其形圓如小箸頭大。生於咽喉關上或左或右。關下 難治 再生 不 開 仍 一 碎 甚 後 口 又 如黃金蜂者是。十八、走疰瘰癧風頸項結核五七個。皮膚赤腫作寒熱者。 咽與喉。會厭與舌。此四者同在一門。其用各異。咽以納氣。故咽氣通於天。喉以納食。 故 會 及其為病也。一言可了。一言者何?曰火。內經曰:一陰一陽結為之喉痺。王太仆注云。一 陰者。手少陰君火、心主之脈氣也。手少陽相火、三焦之脈氣也。二火皆主脈。並絡於喉。 氣熱則內結。結甚則腫脹。腫脹甚則痺。痺甚而不通則死矣。夫足少陰循喉嚨挾舌本。少陰 上挾咽。此二者誠是也。至於足陽明。下人迎。循喉嚨。足太陰。挾咽連舌本。手太陽。循 咽喉 繞髀入毛際。合於厥陰。別者入季脅之間。循胸裡屬膽。散上之肝。貫心以上挾咽。出頤頷 中。散於面。系目系。合少陽於外 也。又手心主之正。別下淵液三寸。入胸中。別屬三焦。出循喉嚨。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是手少陽三焦之氣。與手心主少陰之氣。相合而行 於喉嚨也。推十二經。惟足太陽別下項。其餘皆湊於喉嚨。然內經何為獨言一陰一陽結為喉 痺。蓋君相二火獨勝。則熱結正絡。故痛且速也。故曰一言可了者。火是也。故十二經中。 言嗌乾嗌痛。咽腫頷腫。舌本強。皆君火為之也。惟喉痺急速。相火之所為也。夫君火者猶 人火也。相火者。猶龍火也。人火焚木其勢緩。龍火焚木其勢速。內經之言喉痺。則咽與舌 在其間耳。以其病同是火。故不分也。後之醫者。各詳其狀。強立八名。曰單乳蛾。雙乳蛾。單閉喉。雙閉喉。子舌脹。木舌脹。纏喉風。走馬喉閉。熱氣上行。結纏於喉之兩旁近外 腫作。以其形似。是謂乳蛾。一為單。二為雙也。其比乳蛾瘥小者。名閉喉。熱結於舌下。 複生一小舌子。名曰子舌脹。熱結於舌中。舌為之腫。名曰木舌脹。木者。強而不柔和也。 熱結於咽項。腫繞於外。且麻且癢。腫而大者。名曰纏喉風。喉痺暴發暴死者。名曰走馬喉 痺。此八種之名雖詳。若不歸之火。則相去遠矣。其微者。可以鹹 之。而大者。以辛散之。今之醫者。皆有其藥也。如薄荷、烏頭、白礬、僵蠶、朴硝、銅綠之類也。至於走馬喉痺 何待此乎。其生死人反掌之間耳。其最不誤人者。莫如砭針出血。血出則病已。昔余以治一 婦人木舌脹。其舌滿口。諸藥不愈。余以 針小而銳者砭之五七度。腫減。三日方平。計取 出血幾至盈斗。又治一男子纏喉風。腫表裡皆作。藥不能下。余以涼藥灌於鼻中。下十餘行。又以拔毒散敷之。陽起石燒赤。與伏龍肝各等分。細末之。日以新水掃百遍。三日熱始退。腫始消。又嘗治一貴婦喉痺。蓋龍火也。雖用涼劑。而不可使冷服。為龍火宜以火逐之。 人火者。烹飪之火是也。乃使曝於烈日之中。登於高堂之上。令侍婢攜火爐。坐藥銚子上。 使藥常極熱不至大沸。通口。時時呷之。百餘次。龍火自散。此法熱行寒。不為熱病捍格故 也。大抵治喉 宜搗生薑一 病速者。恐 然咽喉中豈 又妙於出 咽喉死候者。毒氣歸心。胸前腫滿。氣煩促。下部洞泄不止。此死候也。 實熱論。一、用敗毒散。加黃芩、半夏、連翹。倍用桔梗。用生薑、薄荷煎。痰盛者。 加石 攻作 湯。 散。 虛熱論。一、用雙解散。乃升麻葛根湯。消風散。加玄參、黃芩、薄荷。煎。二、用秘 傳降 冷水 桑白 喉痺者。毒客於喉間。氣結蘊積而生熱。故喉腫塞而痺痛。脈沉者為陰。浮者為陽。若 右手


喉痺(附論)

夫喉痺者。喉裡腫塞痺痛。水漿不得入也。人陰陽之氣出於肺。循喉嚨而上下也。風毒 客於 陽俱 先務 脾肺 出於 疾由

絳雪散 治熱結喉間。連頰腫不消。心膈煩滿。

木通(銼) 桔梗(銼炒) 檳榔(各二兩) 枳殼(去瓤麩炒) 犀角(鎊各一兩半)柴胡(去苗) (去粗皮)人參 一兩) 麝 以 生絹 麝 加

菖蒲湯 治喉痺口噤。水漿不下。風邪。恍惚如有神鬼。身體強直。面目變色。

菖蒲 秦艽(去苗土) 桂(去粗皮) 禹余糧( 醋淬) 人參 當歸(切焙) 甘草(炙銼)附 石脂 芎
水一盞。煎

干喉風(出危氏方)

朴硝 川烏 當歸 牛膝〔各五分(錢)〕 麝香 腦子(各半錢) 硼砂(三錢) 荊芥 薄黃麥 汁調。

治喉嚨痛及喉痺。並宜服之。(出本草)
以通草煎服之。磨亦得。急即含之。

治喉痺腫痛(出本草)
取荔枝花皮根。共十二分。以水一升。煮取六合去滓。含之。細細咽汁。瘥。

治喉痺(出本草)
以天雄炮含之。

又方(出本草)
以無患子。研。納喉中立開。

開關潤喉蓬萊雪(出危氏方)

梅花腦子 生麝香(各一字) 硼砂(三錢) 朴硝(五錢以上別研) 薄荷葉 百藥 煎全蠍(
盛火熨 別研 仍用

奪命無憂散(一名玉屑無憂散如宜方)治纏喉風。咽喉疼痛。風涎壅滯。口舌生瘡。心腹脹悶亂不省人事。並

寒水石(三兩 ) 玄參(去蘆) 貫眾(去蘆) 滑石(研) 縮砂仁(去殼) 黃連(去毛)茯苓每服一錢。 鐵札 谷。

龍腦散(出聖惠方)治馬喉痺。頰咽痛。

白龍腦(細研) 牛黃(細研) 犀角屑 羚羊角屑 馬牙硝(細研) 玄參 沉香 朱砂(細研)牙硝。
搗篩為散細細含

利咽湯 治咽喉諸疾。

桔梗 枳殼 牛蒡子 荊芥 甘草 升麻 玄參 大黃 紫蘇 人參(各等分)
上 咀。每

生犀丸 治熱沖喉間連頰腫。數出氣。煩滿。

犀角(鎊) 枳殼(去瓤麩炒) 射干 海藻(洗去鹹焙) 升麻(各一兩)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 子大。

龍腦丸 治咽喉連頰頷腫。日數深遠。咽津液熱。發渴疼痛。

龍腦(研) 升麻 甘草 馬牙硝(研各一分) 玄胡索(研三分) 麝香(研) 石膏(碎)大黃
黃汁和。如

治纏喉風腫痛。

黃芩(五錢酒浸) 升麻 麻黃 荊芥 薄荷 防風(各一錢) 鼠粘子(炒四錢) 生甘草(一
稍溫服。

大硼砂散 治喉閉咽腫痛。水米難下。

硼砂 茯苓 甘草(各半兩) 馬牙硝 盆硝 朴硝 薄荷葉〔各一(二)兩〕 僵蠶(二兩)
綿裹咽津。

金硝丸 治咽喉痺痛。不能喘息。水漿不得入。

郁金(銼) 馬牙硝(研) 甘草(銼) 山梔子(去皮) 栝蔞根(各二兩) 大黃(銼) 玄參 白

天門冬丸 治馬喉痺。咽喉腫痛。唇焦舌乾。腮頰連腫。

天門冬(去心焙) 玄參 惡實(炒各一兩) 百藥煎 紫蘇葉(各半兩) 甘草(炙銼一兩半)食後臨臥

橘皮湯 治馬喉痺。勢如奔馬。腫痛煩滿。數數吐氣。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青竹茹 生地黃(切焙) 黃芩(去黑心) 白朮 山梔子仁(各三兩)
篩。每服三錢攪勻溫服

仙方奪命丹(出德生堂方)治纏喉風。木舌脹。雙單乳蛾。喉閉。或誤吞雞魚骨刺。竹木簽

白茯苓 密陀僧(炒黃色) 紫河車(各一兩) 白僵蠶(直者) 貫眾(淨) 縮砂仁 甘草 節(
白面。蒸新水半盞。浸一茶時化開。用匙挑藥徐滴入喉中。勿急用。取藥盡為度。

木通散(出聖惠方)治喉痺。心胸氣悶。咽喉妨塞不通。

木通(銼) 赤茯苓 川芒硝 前胡(去蘆頭) 桑白皮(各二兩銼) 羚羊角屑 川升麻 川大
六分 去滓

治喉痺。咽喉腫痛。上焦風熱痰唾不利。(出聖惠方)

川升麻(一兩半) 射干 白藥(各三分) 絡石 甘草(生銼) 黃藥(各一兩) 白礬灰(半兩) 二錢。
含咽津。

取喉中涎(出危氏方)

草烏尖 僵蠶 紫貝 啾 蟲 紅椒 白礬 山豆根 皂角(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霜梅拌

開喉關(出危氏方)

薄荷 山豆根(各五錢) 麝香 腦子(各半錢) 朱砂(三錢) 甘草 青鹽 川烏(各五錢)
蕉水調

嗆食風(出危氏方)

桔梗 川烏 草烏 防風 甘草 大青根(各五錢) 全蠍(七個去毒) 紫河車(五錢)
上為 安。用

龍腦破毒散(出御藥院方)治不測急慢喉痺。咽喉腫塞不通。

盆硝(研細四兩) 白僵蠶〔微炒去嘴為末秤八分(錢)〕 甘草(生采秤八錢) 青黛(秤八 瓷盒子收。
如有病 是喉痺。 一錢 作四

生銀丸 治口乾咽腫。喉頰脹痛。

人參(半兩) 丹砂(研) 鉛霜(研) 錫吝脂 朴硝(研) 升麻(各一分) 硼砂(研三錢)龍

射干湯 治喉痺。腫塞不通疼痛。不下飲食。並諸毒發動。

射干 當歸(切焙一兩) 升麻(半兩) 白芷(一兩) 甘草(炙銼) 犀角(鎊) 杏仁(湯浸 日三

禹余糧湯(聖濟總錄)治喉痺。若胃中虛。有飢狀。少氣不足以息。四逆。泄注。腹脹喜噫 關上陰陽俱虛者。

禹余糧( 醋淬) 大麻仁 桑根白皮(各二兩銼碎) 乾薑(炮一兩) 黃連(去鬚半兩)白朮
溫服。食

如聖勝金鋌(出和劑方)治証服餌。與後如聖勝金鋌同。品味少異。

朴硝(四兩) 川芎(一兩) 硫黃(細研一兩半) 貫眾(二兩) 薄荷葉 荊芥穗 嫩茶(各半
同。

治喉痺並時疫毒。

桔梗 甘草 升麻 連翹 鼠粘子 防風 酒製黃芩(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錢。水煎

如聖勝金鋌(出和劑方)治急喉閉。纏喉風。飛揚。單蛾雙蛾。結喉。重舌。木舌。腮頷腫

硫黃(研) 川芎 薄荷葉(去枝梗) 臘茶 川烏(炮) 硝石(研) 生地黃(各二兩)
上為細 同嚼 冒暑 瘡不 藥一 脯、 便出 熱。化 貫眾。

射干丸 治喉痺腫塞。

射干(一兩) 豉(一合)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芎 犀角屑(各半兩) 升麻(一兩) 瘥。忌

七聖散 治馬喉痺。咽頰腫痛。吐氣不快。

白礬(二錢) 馬牙硝(五錢) 硝石(一兩) 鉛丹(三錢) 砂(一錢) 蛇蛻 (半條) 巴豆( 只 用 候 或腮頰生瘀肉。侵咽喉。即乾摻半錢。安穩仰臥。其喉癰腫處自破。立瘥。

療喉痺急疼悶防不通方。

馬蘭根(切一升) 升麻(三兩) 瞿麥〔三(二)兩〕 射干(十兩) 犀角〔三(二) 兩 屑 一 日令盡。得

黃芩湯(聖濟總錄)治喉痺。胸滿噎塞不通。

黃芩(去黑心) 升麻 射干 木通(銼各三分) 甘草(炙銼) 犀角(鎊各半兩)
上粗搗篩。

如神散 治咽喉一切急患不得開。

白礬(生) 白僵蠶(炒) 藜蘆 玄參(去皮弦炒) 雄黃〔各三(二)錢〕 乳香(一字) 上

硼砂散(出和劑方)治大人小兒猝患喉痺。閉塞不通。腫痛生瘡。語聲不快。風壅痰毒。鼻 山藥(六斤生) 腦子(研七兩) 牙硝(生十四兩) 麝香(研四兩) 甘草 硼砂〔生各十 二

金鑰匙(出醫學切問方)凡人猝中喉痺口噤。咽喉腫痛。木舌重舌者。以此藥治之。

豬牙皂角(去皮煨) 大黃 草烏 郁金 南星(各四錢) 巴豆(五個去心不去油)
上為末。 薑

南星防風散(出百一選方)治風壅腮頷腫。內生結核。纏喉風等疾。

當歸(二錢焙乾) 天麻(三兩生用) 白僵蠶(焙乾) 南星(湯浸淨搗細薑汁製焙乾) 防風(薑三片 雄黃三錢。同前藥一通為末。煎服。

二砂丸 治喉痺。咽塞熱痛。

沙參 丹砂(研) 砂(研) 人參 玄參 丹參(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雞 頭實 大。食

犀角湯(出聖惠方)治馬喉痺。喉中連頰 腫。

犀角(鎊) 甘草(炙銼) 升麻(各半兩) 射干 桔梗(炒) 馬蘭根(銼各三分)
上粗搗篩。 細細

玉液丸 治毒氣壅塞咽喉不利。頰頷連腫。

百藥煎(一兩) 麝香(研) 朴硝(各半錢) 丹砂(二錢研) 龍腦(研) 甘草末(各一錢) 上

犀角散(出聖惠方)治喉痺。氣膈胸滿。咽腫。

犀角屑 馬蘭根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各一兩生用) 射干 馬牙硝(各一兩半)上

碧雪散(出仁存方)治一切壅熱。咽喉閉腫不能咽物。口舌生瘡。舌根強。言語不正。腮項

蒲黃 青黛 硼砂 焰硝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手指捻摻於喉間。咽津。 或 冷水

治咽喉諸疾。

朴硝(二兩) 甘草(一兩) 蒲黃 薄荷(各半兩) 青黛(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用一字 摻口

通氣湯(出聖濟總錄)治喉痺。咽喉氣隔。胸滿。咽腫生膿。

犀角(鎊半兩) 射干 桔梗 馬蘭(研各三分) 甘草(炙銼半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

又開喉關方(出危氏方)

南星 半夏 川烏 草烏 甘草(各五錢)
上為末。用米醋煎成膏。敷毒上。

宣利方(出危氏方)

巴豆(三七粒去殼) 雄黃 郁金 豬牙皂角 大黃(各五錢)
上為末。飯丸如綠豆大。 每

治咽喉閉。疙疸堵塞不通氣。水米難下。至危者。(出御藥院方)

牽牛(四兩半生半熟用) 鼠粘子(一兩) 防風(七錢半) 甘草(生用) 枳殼(麩炒去瓤各半

治喉痺。及喉中熱塞。

以車轄燒令赤。投酒中。汲熱飲之。

治喉痺(出本草)
以紫珠煮汁服。

治喉痺(出本草)
取象豆子中仁。碎為粉。微熬。水服一二匕。

一字散(一名如聖散)治喉痺氣塞不通。飲食不下者。並咽喉作痛。乳蛾聲。

雄黃(一分別研) 蠍稍(七枚) 白礬(生研) 藜蘆(各二錢) 豬牙皂角(七錠)
上為末。每用萬無

治急喉痺(出百一選方)

大青魚膽(新瓦上焙乾去膜取末) 蛇蛻皮(去沙土碗內燒灰研令極細) 白藥子(新瓦上 焙細末。 同搗

通關散(出直指方)

白礬(枯) 白僵蠶 南星(生) 藜蘆〔各一(錢)分〕 全蠍(焙二個)
上為末。 以小 管

如聖丸(出王氏博濟方)治纏喉風。及喉痺。

大黃(末一分) 蝸牛(二七枚) 白礬(末) 陳白梅皮 馬勃(各一分)
上於五月五日午時。 中。

治馬喉痺。頰咽痛。

五倍子(半兩) 黃柏(半兩銼) 川升麻(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射干(半兩)
上為散

一捻金散(傳信適用方)治喉閉欲死。及治喉痛。

全蠍(微炒) 川郁金 白僵蠶(去絲嘴炒) 甘草(炙各半兩) 地龍(八錢)
上為細末。入麝

治咽喉痛(傳信適用方)

百藥煎(去黑皮) 硼砂 甘草 白礬(生用)
上等分為細末。每服一錢。食後米飲調。細細

奪命散 治咽喉。

膽礬 牙硝 甘草 青黛(各一錢)
上每用少許。用筒兒吹在喉中。立效。

龍腦丸(出聖濟總錄)治纏喉風。

龍腦(一分) 丹砂(一錢) 芒硝(半兩) 麝香(半錢)
上細研為末。用鯉魚膽汁和丸。如綠

消毒寬喉散(出御藥院方)治急慢喉痺。咽喉閉塞腫痛。或舌本強硬。滿口生瘡。

馬牙硝 朴硝(各六兩) 青黛(半兩) 寒水石(生四兩)
上為極細末。每服二錢。濃煎 薄荷

銅青丸(一名千兩金丸出百一選方)不問陰陽閉。如急病。內外腫塞輒至不救。用之能起死

車前草(嫩者半兩) 銅青〔一(二)錢〕 大黃 牙皂(各半兩)
上為末。以白梅肉同研 只如此

牛膽膏(一名佛手散出仁存方)治鎖喉風。神效。

青黛(一錢研) 僵蠶(半兩去絲) 朴硝(一兩研) 甘草(二錢半生)
上為末。用臘月黃 牛膽 方不

僵蠶散(一名三白散出仁存方)治喉閉。

僵蠶〔一(七)條〕 馬勃(拳大者瓦上揩成末) 白礬(皂子大生) 天南星(一個炮)
上為

白梅丸(出仁存方)治喉閉及腫痛。

白梅(二十五個取肉) 白礬(一錢) 甘草(末) 生蓖麻(四十九粒去皮)
上同研細。和丸如

粉香散(出瑞竹堂方)吹乳蛾即開。

白礬(三錢) 巴豆(二粒去皮) 輕粉(少許) 麝香(少許研)
上於鐵器上飛白礬沸。入巴豆

啞瘴咽喉乳蛾方(出瑞竹堂方)

雄黃(五錢研) 郁金(五錢) 白礬(二錢半生用研) 膽礬(半錢)
上為極細末。以竹筒吹入

治喉痺。乳蛾風。

硼砂 明礬 膽礬 芒硝 朱砂(各等分同為末)
上為細末。吹喉中。

羅青散(出瑞竹堂方)治咽喉單雙乳蛾。及治心肺積熱。上攻咽喉腫痛閉塞。水漿不下。或

蒲黃(五錢) 羅青(研) 盆硝(各三錢研) 甘草(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冷蜜水調下一丸。

烏龍膏 治急喉閉。纏喉風。

皂角(七梃捶碎水五升 汁去滓) 草烏頭(銼) 天南星(銼) 大黃(銼各一兩)
上並入皂角冷。調之

又方

鴨嘴膽礬 銅青 輕粉 胡粉 明礬
上各一字。江茶半錢。逐旋和。以新汲水調。呷咽

奪命箸頭散 治急喉閉。咽喉腫滿。堵塞氣不得通。欲死者。

真膽礬 草烏(各四錢) 綠礬(六錢) 雄黃(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箸頭。點上咽喉內。滓。

玉鑰匙 治風熱喉痺。及纏喉風。

焰硝(一兩半) 硼砂(半兩) 腦子(一字) 白僵蠶(一分)
上為末研勻。以竹筒吹半錢許入

雄黃散 治纏喉風。喉閉。先兩日胸膈氣緊。吸氣短促。忽然咽喉腫痛。手足厥。氣閉不通

巴豆(七枚三生四熟生者去殼研熟者去殼燈上燒存性) 乾桑黃茹(二片) 雄黃(一塊皂角子 口 噤咽

玄參丸(出聖濟總錄)治纏喉風。

玄參 白僵蠶 白礬(生用各一分) 甘草(生用半分)
上為細散用鯉魚膽汁和丸。如赤小豆

開關散(出王氏博濟方)治走馬纏喉風。及喉痺。

硝石(六兩) 鉛丹(四兩) 白礬 砒霜(各半兩)
上細研。用瓷罐子一個。先入硝石二兩鋪口。令徹喉內

伏龍肝散 治喉痺。

伏龍肝(半兩) 白礬( 過) 白僵蠶(直者炒) 甘草(生各一分)
上為散。每服一錢匕。如

治喉痺方

蛇蛻 白梅 白僵蠶 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綿裹。含化咽津。

四聖散(出德生堂方)治咽喉口齒。喉閉。乳蛾。

荊芥穗 牛蒡子(炒碾細) 紫河車(各三錢) 大黃〔六錢(半)大實者再加用〕
上搗篩。

如聖湯(出旅舍方)治痰去熱。利咽喉。治咽中有瘡咽物不下。及咳嗽咯血。肺痿。痰唾氣

桔梗(一兩) 甘草(生一兩) 牛蒡子(炒一兩) 麥門冬(半兩)
上為細末。沸湯調。細細服

龍麝丹 治纏喉風。

白礬(飛過) 雄蛇蛻(於高處凡於屋上樹枝或籬壁上者是雄蛇一兩火 過用) 硼砂(半兩研)如牛蒡子

治喉閉方。

豬牙皂角(二錢燒存性) 葛根粉(一錢) 末茶(二錢) 乾荷葉(一錢半)
上為細末。吹入喉

治喉痺。咽喉腫痛。上焦風熱痰唾不利。

烏蛇皮(燒灰) 白梅(微炒) 甘草(生銼各一分) 桂心(半分)
上為細散每服以新綿裹二錢

一捻金散 治咽喉方。

銅綠 黃柏 香白芷(各等分)
上為極細末。入麝香少許。每用一字吹入喉中。

如聖丸 治九種咽喉。

僵蠶 南星 馬屁勃(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鹽梅生薑汁為丸。如彈子大。噙化。

又方

僵蠶 百藥煎 大黃(各等分)
上為細末。鹽梅為丸。如彈子大。噙化。

通後補助。

紫蘇 藿香 甘草(各等分)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煎。空心服。

治喉痺。

大黃 朴硝 白僵蠶(各等分)
上為細末。水煎。量虛實用。以利為度。

吹喉散 治喉痺腫硬。水漿不下。

白礬(半兩) 半夏 巴豆(各七枚)
上熔白礬。銼半夏、巴豆在汁中。候乾研細。吹入喉中

地龍膏 治纏喉風。

活地龍(白頸者五條) 白梅肉(二個) 朴硝(二錢)
上同研成膏。挑入喉中。含化。

一捻金散 治乳蛾。及風熱上攻咽喉腫痛。

白僵蠶(去絲嘴三條薑汁浸溫炙黃色) 防風(鼠尾者去叉二錢) 明礬(三錢研)
上為細末。

治喉痺。

豬牙皂角(蜜塗炙香別研) 白礬(一分研) 雄黃(半兩研)
上和勻。以濃茶少許。調一字安

治纏喉風。

青礬 白礬 雄黃(各半兩)
上同研細。以天南星三兩為末。四味同和。臘月用黃牛膽汁調勿令

治急喉腫閉。

藜蘆 瓜蒂 雄黃
上等分為末。吹入鼻中。蓋通關竅也。

半夏桂甘湯 治冷証無陽。咽疼喉閉。

辣桂 甘草(焙) 半夏(製)
上等分銼碎。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半。候冷少呷。

山豆根方 治熱閉。

山豆根 射干 升麻(各等分)
上 咀。用井水二盞。同煎至一盞去滓。通口。時時呷之。

又喉閉方。

牙硝(五錢) 胭脂(半錢) 鹽梅屑(一錢)
上同研。以雞羽送入。

解毒雄黃丸 治纏喉風。急喉閉猝然倒仆。失音不語。牙關緊急。不省人事。膈熱涎盛。咽喉腫痛。赤眼癰腫。一切毒熱諸証。(華佗云其証先兩日氣緊驀然咽痛腫或手足厥冷霎時氣閉不通多死也)一名雄金丸

雄黃(飛) 郁金(各一分) 巴豆(去皮膜出油十四個)
上為末。醋糊丸綠豆大。熱茶清下七喉嚨筒吹

比金丸 治喉痺。

鉛白霜(半兩) 青黛(一兩) 甘草(半兩)
上為末。醋糊為丸。如雞頭實大。含化咽津。痰出立效。

胡黃連散 治咽喉中壅塞如核。連頰腫痛。

胡黃連(一分) 升麻(半兩) 鉛霜(研一分)
上除鉛霜外。搗羅為散。再同和勻。每服半錢

凝水石散 治纏喉風。猝然喉痺。急如奔馬。喉頰俱腫。名為馬喉痺。

凝水石 朴硝(各半兩並用無油瓷盆盛火 通赤合於地上出火毒一宿) 白僵蠶(麩炒黃研如 只

奪命散 治急喉風等証。

枯白礬 南硼砂 豬牙皂角(皮弦揀去各等分)
上為細末。吹喉中。痰出即愈。

治喉風方。

明礬 膽礬(各二錢半) 馬牙硝(一錢)
上為細末。用竹筒吹入喉中。手扯住鼻孔一時。 牙

又方

豬牙皂角(二錢半) 硼砂 五倍子(各一錢)
上為末。用醋蜜調。鵝翎點入口中。繳出痰。

白礬散(出聖惠方)治喉痺氣悶。

白礬 砂 馬牙硝(各半兩)
上於瓷盒子內盛。用鹽泥固濟。候乾。以炭火 令通赤。取於

馬牙硝散(出聖惠方)治喉痺氣欲絕。

馬牙硝 硝石 硼砂(以上各半兩)
上以瓷瓶子內盛。用鹽泥固濟。候乾。以慢火成 汁。毒後

硝石散(出聖惠方)治喉痺。熱毒氣盛痛。

硝石 白礬 砒霜(各半兩)
上同細研。於瓷盒中盛。鹽泥固濟。候乾。炭火中燒令通赤。

治咽喉。

牛膝根 糯米(用四十九粒碾碎為末用)
上用水二盞。煎服。或生用乾用俱妙。如治便毒。

治喉中毒。百發百中。及咽喉一切疾。(出衛生家寶方)

皂角(略炮去土) 高良薑(各等分)
上為末。搐鼻。或已甚。先須含香油一口。不可吞。然中

治喉痺(出本草)
以牛角燒灰為末。酒服方寸匕。

又方(出本草)

取黃藥根。以水研汁含之。

保安散 治喉內結核不消。

石膽 砂
上研細。每用竹筒吹之。或以箸頭蘸之。

去涎方(出危氏方) 草烏尖 鴨嘴青膽礬(各等分)
上為末。先用釅醋煮皂角調。鵝翎刷敷赤腫處。開口流出涎。 其 毒即 瘡口

千金療喉舌諸疾方。

松子 苦芥子
上搗。以苦酒和貼上。

金鑰匙(出仁存方)治咽喉腫塞。

雄黃末(半錢) 巴豆(一粒去油)
上作一服。生薑自然汁調。灌下。或吐或下皆愈。
一方細一邊

立聖膏(出百一選方)治纏喉風。

巴豆 齊州半夏(各三七粒)
上將半夏輕槌。每粒分作四片。巴豆剝去心膜。銀銅石器 內。 疾。 極有

治喉風。

皂角(燒灰) 飛礬
上為末。喉內去轉之一二次。必效。用淨水漱之。

治咽喉紫舌脹。

玄胡粉 白礬(各等分)
上為細末。吹在口內。立效。

吹喉散 治喉痺乳蛾喉風。

明礬(二兩) 膽礬(五錢)
上研為極細。吹患處。效。

治喉痺方。

青礬(半兩研) 杜牛膝草(秋冬用根二寸春夏用心梗)
上同研。看患處。以筆蘸少許。 令吐

礬硝散(出朱氏集驗方)治急喉痺。纏喉風。兼主重舌。咽喉腫塞。軟瘡。

白礬(半兩飛過) 朴硝(一錢飛過)
上為末。摻入口中。其效如神。或搐鼻中。一方。銅箸

治急喉腫閉。

藜蘆 豬牙皂角
上等分為末。吹入喉中。

立應丸(一名如聖散出十便良方)治纏喉風。及急喉閉。

南星(一個刮去皮一方炮地埋出火毒一夜) 白僵蠶(七個)
上控南星心空作孔子。入蠶於內 之亦 管擘 汁調

鹽礬散(一名玉珍散出經驗良方)治喉中乳蛾漸長塞喉者。及治懸喉癰。垂長。咽中妨悶。

白礬( 為末) 鹽(各等分)
上研細。用箸頭頻點乳蛾上。即焦硬而愈。切不可挑破。後有

治急喉閉(出經驗良方)

馬屁勃(即灰菰) 焰硝(各一兩)
上為末。每用一字許。吹入喉內。吐涎血出。立愈。

治走馬喉閉(出朱氏集驗方)

白僵蠶(半兩炒) 甘草(一錢生)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生薑汁調下。涎出立愈。

治纏喉風(出朱氏集驗方)

白礬 銅綠
上等分為末。用一字鼻內搐之。

又方(出海上名方)

生川烏頭尖 膽礬
上等分為末。每服一字。酒半呷調服。如口不開。即灌之。

二聖散(出濟生方)治纏喉風。急喉痺。

鴨嘴膽礬(二錢半) 白僵蠶(去絲嘴半兩)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以竹管吹入喉中。立愈。

僵蠶散(一名開關散出仁存方)治喉痺急喉風。

白僵蠶(直者去絲嘴焙) 明白礬(半飛枯半生用)
上等分為末。每服一錢。取生薑自然汁。湯水丸

神效方(出三因方)治喉閉熱腫。語聲不出。

荊芥穗(別為末) 蓖麻(生去皮別研各等分)
上入生蜜少許。丸如皂子大。以綿裹含化。急則嚼化。一法。用朴硝。不有荊芥。

治喉痺方。

牛蒡子(六分) 馬藺子(八分)
上搗為散。每空心。暖水調服方寸匕。漸加至一匕半。日

勝金散 治咽喉猝腫。喉閉。

戎鹽(一兩) 青黛(半錢)
上同研勻。每服半錢匕。或一字。用小竹筒吹入咽喉。咽津。效。

治喉痺方(出聖惠方)

白礬(燒令汁枯研) 白附子(搗末各等分)
上研令勻。塗在舌上咽津。有涎即吐之。

煙方(出聖惠方)

白僵蠶(三七枚直者) 乳香(一分)
上為末。每用一錢匕。以香爐上燒。開口令煙熏入喉中

療喉痺急疼悶防不通方。

射干 當歸(各三兩)
上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稍稍含之。吐去更含。

升麻散(出聖惠方)治喉痺腫熱痛悶。

川升麻(一兩) 馬藺子(二兩)
上搗細為散。每服以蜜水調下一錢。

治喉閉立效方(出聖惠方)

蝸牛(七枚) 白梅子(三枚取肉)
上同爛研。綿裹如棗核大。含咽津。即通。

治咽喉牙關緊閉(出醫方集成)

用巴豆去殼。以紙包巴豆肉。用竹管壓出巴豆油在紙上。以此紙作捻子點燈。吹滅。以煙熏入鼻中。即時口鼻涎流。牙關開矣。一方。用熱煙刺入口內。即出涎。或瘀血。

卷六十一 咽喉門

喉痺

治飲食不通欲死者。

用臘月蠡魚膽。陰乾為末。點喉中。藥至即瘥。病深則水調灌之。一方。用懸枸子莖葉燒

治咽喉不得用針者。

以小口瓶。內燒蛇床子煙。張口受煙。一熏即破。

潤關住痛(出危氏方)

用生薄荷研。蜜調成膏。送入咽喉下。立效。如涎多未退。再用。如更不開。可通頂。

又用蔥頭兩個。捶碎。安牙床頭處。立開。妙。

荊汁方(出聖惠方)治喉痺。

用荊瀝稍稍咽之。又以水三升。煮荊一握。取一升。分三服。

薑蜜煎(出聖惠方)治喉痺。及毒氣方。

用生薑二斤。搗取汁。蜜五合。微火煎相和。每服一合。日五服。

又方(出肘後方)
用剝大蒜。塞耳鼻孔中。日二易。

治喉痺猝不得語方(出肘後方)
用濃煮桂汁。服一升。亦可末桂。舌下漸咽之。良。

又方(一名宣音湯出肘後方)
煮大豆汁含之。無豆用豉亦佳。

又方
用酒五合。和人乳汁半升。分二服。

又方(出肘後方)
用燒炊箅。作灰三指撮。水服之。一方。用炊帚燒為末。漿水服一匕。

又方(出聖惠方)
用芥子末。水和敷之。乾則易。一方。用蜜水和。敷於外喉下。 之乾即易之。

治喉痺深腫連頰。吐氣數者。名馬喉痺。治之之方(出聖惠方)
用馬銜一具。水二升。煮取一升。分三服。

又方(出聖惠方)
取氈中蒼耳三七枚。燒末。水調服之。

又方(出聖惠方)治馬喉痺。洪腫連頰。吐氣數。

用馬鞭草根一握。勿中風。截去兩頭。搗取汁服。

又方(出聖惠方)
燒谷奴灰。酒服之。立破。

治走馬喉痺(儒門事親)
用生白礬研細。塗於綿針上。按於喉中立破。綿針。用榆條上以綿纏作棗大是也。
一方。白礬為末。化湯灌之。立效。

又方(出聖惠方)
以馬勃吹咽喉中。立止。一方。濃煎汁灌之。

治纏喉風(一名油膏經驗良方)治咽喉生癰。藥不下吸。喉閉等証。

用皂角刺不以多少。刮皮浸生麻油。以年深為佳。遇患。以油滴在口中。或吐或破。即安。一方無麻油。

治喉風單雙乳蛾(出瑞竹堂方)
用牆上土蜂窠一個。碾極細。先以楮葉。將病患舌用葉搽破。微令血出。將蜂窠土用醋調。用鵝毛蘸藥。於喉中捻之。冷痰涎出為效。後用扁竹根擂爛。調冷水與病者。只服三口。利

急治喉風(瑞竹堂方)
燈草(用手一大握除去兩頭)
上將燈草。用新瓦一個盛之。又用新瓦一個合之。以火焚燒成灰。再將鹽一大匙頭。就於瓦上炒存性。二物相合和。用葦筒一個。用藥一捻吹於喉中。涎出為效。吹兩三次立愈。

治喉痺方。

用箭頭草葉。研入醬少許。筆蘸入喉中。吐。其草生於鄉村沿籬。夏秋開小白花。有鈴兒倒垂下。其葉略似木香花葉。

又方
用白梅肉包生白礬末。作丸納喉中。一方。用江茶和為丸。噙化下。

治纏喉風(出海上名方)
用白礬末。以麻油雞子清調下。吐即愈。

又方
用水酒各半碗。共作一碗。皂角二個打碎。煎至半碗。候溫。於病患鼻內注入。如咳嗽出風痰時即愈。

又方(出海上方)治喉痺。

用羊茅。牛食者。取汁取之。立效。

又方(出海上方)
敗毒散加茯苓半夏同煎服。尤驗。

治喉痺。

用稻草燒煙。如做墨法。取細煙。酸醋調。吹入鼻中。如咽得。用蘆筒送下喉。少頃。打滾

吐涎散(出經驗良方)治喉風吞藥不得。不能飲食。

用鶴虱二錢半。酒一盞。醋少許。同煎至半盞。吞下吐出毒涎。安。

治纏喉痺風(出經驗良方)
用蒼耳草根。老薑一塊。同研爛濾汁。以溫無灰白酒。浸汁服。

治喉閉(出醫方集成)
用鼓槌草、土牛膝。以二味生搗爛。取汁灌下。否則灌下鼻中。得吐即為愈。一方。鼓槌草

又方(出醫方集成)
用土烏藥。即矮樟根。以酸醋兩盞。煎一盞。先噙後咽。俟吐出痰涎為愈。

帳頭散(出經驗良方)治喉閉中夜不能言。最急病。此方雖不能大效。且得喉開可語。

用白礬。隨多少入於青帳。或藍帳角中方便去處。遇有此証。嚼帳礬汁吞之。如無帳。或青藍布帛片。將少礬在內。水濕其片。嚼汁吞之。如無礬。或得青藍衣帛。水濕嚼汁吞之亦可

治喉閉猝不語。

濃煮桂汁。大黑豆汁。噙之。佳。無肉桂。用火麻子。擂碎煎。噙之。

治急喉風。喉閉。纏喉風。

用蛇皮裹白梅一枚。噙之咽津。一方。用蛇蛻皮不拘多少。揉碎。以香爐一個。燒煙。令患
一方

治喉痺。

用射干。即扁竹根也。旋取新者。不拘多少。擂爛取汁吞之。或動大腑即解。或用釅醋。同研取汁噙。引出涎更妙。

纏喉風。咽中氣不得出。

用白蛇蛻一條。炙黃。以當歸等分為末。溫酒下一錢。得吐愈。切忌針灸。

金銀鎖子 治乳蛾喉閉。

用白礬一斤。用銅器熬數沸。隨下江子肉二十四個。再熬江子。以紙碾江子碎為度。出江子 以水

遠志散 治喉閉。

用遠志去心取肉。為細末。以管子 開口。吹藥入喉。策令頭低。涎出而愈。

咽閉方(一名如神散)治咽喉。深在咽。針刀不能及者。

用膽礬細研。以管子挑少許。吹喉中即破。續以白梅煎湯調。炒僵蠶末以去其風。如無膽礬方為

治熱閉方(一名殊驗清中湯)治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解傷寒頭痛。凡腫毒之屬。

用川升麻半兩。銼。井水濃煎。少頃。吐出毒氣。一方。用川升麻四兩。銼。水四碗,煎至

治痰熱喉閉。

用蘿卜汁。和皂角漿吐之。

葛根蔓方 治喉閉。

用葛根蔓燒灰。水服方寸匕。

治喉閉壅塞不通方

用紅藍花。搗絞取汁一小升服之。以瘥為度。如冬月無濕花。可浸乾者。濃絞取汁。如前服

治喉閉纏喉風方。及走馬咽痺。(一名妙安散) 用巴豆兩粒。紙緊角。可通得入鼻。用刀子切斷兩頭殼子。將針穿作孔子。納鼻中。久 即瘥 如痺

治急喉閉。逡巡不救者。

以皂角去皮子。生半兩為末。每用少許。以箸頭點腫處。更以醋調藥末。濃敷項下。須臾便

治喉痺方

用蠐螬蟲汁。點喉中。喉即開。

治纏喉風。及喉痺牙宣牙癰口瘡。並小兒走馬疳方。

用蠶蛻紙。不計多少。燒成灰存性。煉蜜和丸如雞頭大。含化咽津。牙宣牙癰揩齦上。口瘡

治喉痺咽喉痛。喘息不通。須臾欲絕者。神驗。(一名聖石散)
用絡石草二兩。水一升半。煎取一盞。去滓。細細吃。須臾即通。一方。絡石草即石壁 荔。

治皮膚麻痺方

用莽草。濃煎湯淋。及治風 牙痛喉痺。亦濃煎汁。含後淨漱口。

治喉痺猝不語方

用豉。煮汁一升服。覆取汗亦可。一方。炒為末。含之。瘥。

治喉痛方

用糯米二(三)升。揀去粳米。入瓷盆內。於端午前四十九日。以冷水浸之。一日兩度換水。許炒令焦黑。碾為末。冷水調如膏藥。並用藥貼項下。及腫處。一方生研糯米。入蜜飲之。

朴硝方(出肘後方)療喉痺神驗方。

用朴硝一兩。細細含咽汁。頃刻立瘥。一方用為末。吹入喉中。一方用盆硝。以筆管吹入。立愈。

治纏喉風方(出海上名方)
用雄黃一塊。新汲水磨。急灌吐下。瘥。一方。加薄荷自然汁調下。或吐或下。

紫菀方(出衛生家寶方)治纏喉風。喉閉。飲食不通欲死者。

用返魂草根一莖。即紫菀。淨洗納入喉中。待取惡涎出。即瘥。如患乳蛾刺破後。更以紫菀

治喉痺(出肘後方)此法甚奇。如若喉中偏一旁痛。即側臥就痛處含之。勿咽。皂莢礬。或用皂莢礬石。入好醋。或用釅醋亦通。二物同研咽之。立瘥。

治喉痺方(出聖惠方)
用半夏末方寸匕。雞子一枚。去黃白。盛淳苦酒令小滿。納半夏末。著中攪和。雞子內以

治猝喉痺腫。飲食不通。(出肘後方)
用黃柏切片含之。又黃柏一斤。 咀。酒一斗。煮三沸去滓。恣飲便愈。一方搗敷腫上。冷

杏仁方(出肘後方)治喉痺。

用杏仁熬熟。杵丸如彈子大。含咽其汁。或為末。綿裹含之亦得。或服之。每服一丸。

治喉痺。咽喉塞喘息不通。須臾欲絕。神驗方。

用蠡實根葉二兩。水一升半。煮取一盞去滓。細細吃。立通。一方。用根一握。杵水絞取汁

牛角散(出肘後方)治喉痺腫塞欲死者。服。

用沙牛角燒刮取灰。細篩。和酒服棗許大。水調亦得。

治咽喉痺不語方

用羊蹄獨根者。勿見風日。及婦人雞犬。以三年醋和如泥。生布拭喉令赤。敷之。

治馬喉痺。並毒氣壅塞方。(出聖惠方)
用桔梗二兩。去蘆頭銼。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患喉閉方

有鮫魚膽汁。和白礬灰丸之。如豆顆。綿裹納喉中。良久吐惡涎沫。即喉嚨開。臘月取之。

如聖丸(一名寬咽救生散出仁存方)治纏喉風。一切喉痺危急。及走馬喉閉。

用白僵蠶不拘多少。直者。新瓦上炒為末。用生薑自然汁和丸。如雞頭實大。含化。急者。一片 起坐

治急喉痺方

用生油一合。急灌之立愈。若未瘥。急解發令散。當頂心取方寸許。急捉痛拔之。少頃當通 可救

治喉痺方

用黃顙魚頰骨。不計多少。燒灰出火毒。以茶清調下三錢匕。

又方(出聖惠方)
用大鹽球子。搗為末。以赤糖為丸。如彈子大。含之。

治喉痺水漿不通方

用石蟹冷水磨。飲之。兼塗喉上。瘥。

射干湯(出肘後方)治喉痺。

用射干細銼。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入蜜少許。旋旋服。一方。用一

又方
用生地黃汁二升。蜜三(二)升合微火煎之。取二升。稍稍含之。

又方
用剝葫塞耳鼻孔。日再易之。有效。

又方
用菖蒲根嚼。燒秤錘令赤。納一杯酒中。沸止飲之。

青艾方(出海上名方)治喉痺。

用夏月青艾一束。擂水服之。痰涎即來。神效。冬月則用蛇床子。以有嘴瓶盛猛火。卻以蛇 醋搗

治喉痺法

用韭土中紅小蚯蚓數條。用醋搗爛。取汁與病患食。並噙在喉內。即時吐出痰血二三碗。飲

治喉風。

用天羅瓜。研灌漱。如無生瓜時。用甘草一根。穿入瓜內候乾。取出研細為末。沸湯灌漱。

又方(出德生堂)治喉閉。

用藏茄。或糟茄醬茄切片。令患者嚼數片。鹹水咽下喉中。立效。如不可咽。紐汁灌下。

治咽喉。

用鍋底心墨。細研。紫蘇湯化下。

治喉閉方(出德生堂方)
用白明礬飛過。燈心草燒灰。調和一處。於豬膽內盛之。懸於當風處干之。研細。吹入喉中

治堅蛾。

用芥辣子一合。研細。用好釅醋。取汁濾淨。用雞毛蘸入喉內。待喉內如雷響。卻用陳年

救生丸(出經效濟世方)治纏喉風。神效。

用蚵 草。又名皴面草。細研。用生蜜和丸彈子大。噙化一二丸。即瘥。如無新者。只用干

治喉痺(出聖惠方)
用地龍一條。細研。用白梅去核。以皮裹之。重著薄綿再裹。令咽津。立效。

又方
取鹽麩子搗羅為末。以赤糖和丸。如半棗大。含咽津。

一方 治急喉腫閉。

詩曰。急喉腫閉最堪憂。只用承燈盞內油。甚者不須三五呷。此方元是聖人留。

奪命丹(出御藥院方)治大頭病。兼治五種喉痺。

詩曰。人間治疫有仙方。一兩僵蠶二大黃。薑汁為丸如彈大。井花調蜜便清涼。一方為末。

奪命丹 治纏喉風。急喉閉牙關不能開。重舌木舌雙乳蛾。並誤吞竹木。雞魚骨刺。並皆

白僵蠶(炒去絲用) 寒水石(飛) 山豆根 紫河車 乾胭脂 貫眾 縮砂仁 馬屁 勃(各一 為末。滴水 米泡起。

喉痺。邪氣惡毒入腹。

川升麻、犀角、射干並解之。

治喉痺猝不得語方

用桂心如棗核大。綿裹著舌下。須臾破之。

文仲療咽喉舌諸方

爪耳下。張口解間突處痛。爪勿止。兩三食久。則得咽喉開。若已膿便潰。

又方 隨病所近左右。刺手中指甲下。令血出。當先縛中指。血聚然後刺之。皆須慎酒麵毒物。

備急療急咽喉舌病方

隨病所近左右。以刀鋒。裁刺手大指甲後爪中。令出血即愈。

又方 病患臥。急爪其 心。隨病所近左右。以瘥為良。

治候痺。纏喉風。

上用艾煙熏。惡心自然破。

又方 上用油頭髮。用湯一盞。洗汁吃。惡心自然破。

治咽喉痺。

用獵月豬尾燒末。水服之。

又方 含雞屎白。良。

又方(出肘後方)
用巴豆去皮。針線穿。咽入牽出。

又方(出聖惠方)
用馬藺子半升。水二升。煮取一升半。服之。

又方

煮桃皮汁三升。服之。

治喉痺及毒氣(出肘後方)

以附子一枚。破作大片。蜜塗炙令黃。含咽汁。甘盡更塗。炙如前法。

治喉痺猝不得語。

用商陸。苦酒熬令濃。熱敷之。

含香法(出衛生寶鑒方)治喉閉。物鯁不可進之。

含乳香一塊。良久其物自化。又面東丁字立。熟水一碗。念吳水流順七遍。便吃水。立 下。

治急喉塞閉方(出衛生寶鑒方)

露蜂窠燒灰
上用竹筒吹入喉內。或燒巴豆聞煙。立效。

又方(出衛生寶鑒方)

大黃 郁金 巴豆(去皮不去油另碾)
上等分為末。每用一字。生薑汁調灌下。如不能吞下

奪命散(出衛生寶鑒方)治喉風。

膽礬(一兩別研) 白僵蠶(一兩為末) 烏龍尾(一兩別研) 天南星(半兩為末)
上和勻。每 口。或

白礬散(出衛生寶鑒方)治纏喉風。急喉痺。

白礬(三錢) 巴豆(三個去殼分作六片)
上用礬。於銚內熬化為水。入巴豆在內。候乾。去

奪命湯 治喉風。

每服用皂角三寸。去黑皮並子。入甘草二寸。同打碎。用水一盞。煎至半盞去滓。入蜜少許 熱毒

治急喉閉並喉風(出海上方)

白礬(一塊) 用刀頭煉沸。或銚內慢火熬化。入巴豆肉七粒。再熬數沸。撩去巴豆為末。 角

帳帶散 治急喉閉。並喉風。

用生白礬研為細末。冷水調下二錢。余家嘗用之。系於帳帶上。以備緩急。

朴硝散(選奇方)治喉痺。

朴硝(研細) 黃丹(飛過研細)
上相拌和深粉紅色。遇病。用蘆管或筆管。以半錢許吹入喉

解毒玉壺散(出衛生寶鑒方)治喉風喉閉。及誤吞針錢竹刺物。及諸惡毒物。無不療。一藥

白茯苓 貫眾 硼砂(別研) 馬屁勃(二錢) 紫河車(水煮) 山豆根 烏魚骨 金星鳳尾草 胭脂(一錢 香、麝香、胭脂、末為衣。陰

一字散 治喉風。

白僵蠶〔一(二)兩〕 荊芥(半兩) 紫河車(三錢) 五靈脂(一分) 甘草(半兩) 干柏葉(

治喉閉纏喉風。百藥不效。疾勢危甚死在須臾。用此便蘇。再能生人。

用不蛀皂角兩梃。以水一大盞許。 濃汁。濾去滓。入生麻油攪勻。每服一盞。強人服之未

一點雪 治喉閉喉腫。

焰硝〔三(二)兩研細如粉〕 白礬(溶飛一兩)
上二味拌勻。以一錢摻口中。口噤不開者。

治喉閉。

用生礬末吹喉中。

治急喉閉。開口不得者。

上以黃蠟紙裹巴豆一個。如患人鼻孔大小。中心切破。急以塞鼻。氣沖入喉中自破也。 已覺 後鼻

牙硝散 治喉痺。及喉咽腫痛閉塞。

白僵蠶(生去絲嘴二錢) 馬牙硝(二錢)
上同為末。每服半錢。生薑汁調下。不計時候。

又方
用白礬一錢。瓷碟內溶成汁。入巴豆二粒在上。候礬枯巴豆焦為度。作末。蜜和丸如雞 頭大

治喉痺。咽喉塞。喘息不通。須臾欲絕。神驗。

以馬藺根二兩。水一升半。煮取一盞去滓。細細吃。立通。

治喉痺。

一方。纏閉危急。解髻。令人拔頂中發十二莖。立通。禿者。撮其皮亦效。一方。青黛、朴

治鎖喉瘴。又名朴蛇瘴。項大腫痛連喉。

蜈蚣(赤足者)
上研水下一二節。或酒下。愈。

治朴蛇瘴。

雄黃 白芷(等分)
上為末。刷喉項內外。仍飲之。

又方 野苦馬汁 燈心(浸水良久捻其末) 以和苦馬汁服之。

又方
用白礬一兩。巴豆去殼二十一個。白礬入銚內滾數沸。礬化開。豆色黃黑。頓冷。去豆碾末

治走馬喉痺。

一法。如左右喉痺。於頂上分左右頭髮。用挽拔之。剝然有聲。立效。此法。年幼時。常見

治猝喉痺。

和雞子一枚。攪黃白令相得吞。短劇並同。

又方 好升麻斷。含之。喉塞亦然。

治喉痺已死。有餘氣者。

用巴豆一枚。去皮心研碎。分兩丸。綿裹納兩鼻孔。約至眉間。專把余綿。良久大喘勿怪。吐則拔去之。

治暴喉閉氣欲絕。

用干漆。炒令煙。筒兒吸之。

絳雪方 治喉閉。

砂 白礬(各皂子大一塊) 馬牙硝(一分秤) 硝石(四兩) 新巴豆(六枚) 黃丹〔半斤 打破 許。以

治喉痺方

元公章少卿說。開德府士人。攜仆入京。其仆一日忽患喉痺脹滿。氣塞不通。命在頃刻。 詢 豆 粥 腑 第 病

又方
以皂角汁、麻油灌。未吐再服之。

奪命丹 治纏喉風。急喉閉。牙關緊急不能開者。重舌木舌單雙肉蛾。並誤吞竹木雞骨魚刺 白僵蠶(炒去絲嘴) 山豆根 寒水石( ) 貫眾 縮砂仁 紫河車 乾胭脂 馬屁勃 (八味 齊) 南硼砂( 星鳳尾 草(一兩 在 內滾動

消毒丸 治喉痺。口瘡。腮頰腫痛。

白僵蠶(炒去絲嘴) 牛蒡子(微炒)
上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一兩作一十五丸。每服一

烏龍膏 治喉痺。纏喉風。

皂角(七梃捶碎水汁五升濾去滓) 草烏頭(銼碎) 天南星(銼碎) 大黃(銼碎各一兩)
上件 末一兩。攪勻候冷。入白僵蠶末一兩。如前收之。如患喉痺。每一服清化下。灌入口內。立愈。如藥乾。以好酒少許潤之。不拘時候。

蓖麻散 合瘡口。

蓖麻子(七枚) 焰硝(半錢)
上為細末。研成膏。每用少許。冷水灌漱去之。

獨附散 治腑寒咽閉。六脈微弱。

附子(一隻切成片)
上用蜜炙黃。咽甘味下。須詳脈。方可用。

又方

白礬(一兩)
上用入巴豆二十一粒。捶碎去殼。同 礬枯。去巴豆為末。一字吹入喉 中。

防風立效散 治咽喉。

柴胡 升麻 牛蒡子(炒) 全蠍 赤芍藥 石膏(生用) 干葛 甘草(各一兩) 北防風 郁 兩) 上 候發散後。又相間服局方解毒雄黃丸。(湘中朱國學家合施方。往往輒效。)

治人挫喉。氣不來。

急以冷水灌之。立效。

一捻金散

郁金(三錢) 藜蘆(二錢) 巴豆(一錢炒)
上為末。喉腫及食刺。熱茶點一盞。骨鯁干咽。喉風薄荷茶下。

傳用神效方 療喉痺。

桔梗 甘草(各一兩炙)
上水一升。煮服。稍有膿出即消。

治喉風。

上宜白礬末半錢。雞子清調。灌入喉。甚者。宜巴豆肉。針線穿。咽入喉牽出。

治喉閉。

上宜巴豆十個。去殼。將皮紙捶巴豆油在紙上。將紙作大條子捻繩。燈上燒著。吹滅。濃煙

治急喉痺。

以礬石。生含咽津。

治喉痺。

以 荷乾者。為末。水調服。

又方(本草)
以陳白芷。煮服之。

又方
以附子。去皮炮令坼。以蜜塗上炙之。令蜜入內。含之勿咽其汁。

治喉痺(本草)
以 藤子燒灰。研細為末。酒調服一錢許。

利喉咽治喉痺(本草) 取杏仁。去皮熬令赤。和桂末研如泥。綿裹如指大。含之。

治喉痺(本草)
以紫荊木。煮汁服之。

治纏喉風方

用白礬拆地龍汁。去地龍。以白礬為丸吞之。疾出即愈。

治喉中似物。吞吐不出。腹脹羸瘦。

取白 荷根。絞汁服。蟲立出。

治喉痺。

草犀根 千金藤
上二味等分。 咀。煮汁服之。研服。良。

治喉閉腮腫涎結成核。走馬纏喉諸風欲死者。郁金散。

郁金 天南星 宣連 蠍(以上各半兩) 巴豆〔別研二分(錢)半〕
上除巴豆。余 為末。 入 凡服 閉未有藥。先用漆 藥。又先飲生油令 瘡破即除去。又白僵蠶直者。為末。生薑自然汁調下一二錢。大妙。又桔梗、甘草各一兩。銼。用水五盞。煎數沸服。有膿出即愈。又濃煮桂汁。服一盞亦可。末桂著舌下。漸咽之。 又含雞屎白。又含升麻。又急

治喉痺。及咽喉生瘡吞咽不下。

上用白礬一小塊為末。安住在鐵香匙上。中間作一井。入去殼好巴豆一粒。同煮候礬乾。 巴

治喉痺。

用白鸛腳骨及嘴。煮汁服之。或燒灰為末。米飲服之。

又方
用梅根。以水磨服之。

又方
用東向廁溺坑中青泥。水調灌之。效。

治纏喉風。咽中如束。氣不通。

用甜瓜蒂。不限多少。細研為末。壯年一字。十五以下及老。半字。早晨井花水調下。 一食 食粥 只出

導引法(出聖惠方) 養生方云:兩手拓兩頰。手不動摟肘使急。腰內亦然。住定於兩肋。頭向外。肘搏腰氣 散盡


咽喉生癰(附論)

夫肺氣上通於喉嚨。胃經外連於咽嗌。其氣和平。則呼吸咽納無所妨礙。若脾肺壅熱。 熏 二 之劑 氣血 之。

天門冬煎 治喉癰。咽嗌不利。

生天門冬(汁二升) 人參(一兩) 生麥門冬(汁二升) 生薑(汁一升) 生地黃(汁一升)桂 三分) 牛黃
又 煎 盛

防風散 治喉癰。及咽喉垂倒等証。

防風(去叉一兩) 白附子(三分) 地骨皮(半兩) 麝香(研三分) 丹砂(研) 膩粉(研)
白 溫酒調下。

治懸癰。咽中生息肉。舌腫。(出聖惠方)
用羊蹄草煮汁。熱含冷吐。良。

射干湯 治喉癰。咽喉嗌腫塞。及心肺熱極。吐納不利。

射干(半兩) 升麻 大黃(銼生用) 惡實(生用各一兩) 木通(銼三分) 馬藺子(炒半兩)
許。 攪令

治懸癰腫痛。喉咽不利。(出聖惠方)

射干(半兩) 木鱉子(一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大黃(一分銼碎末微炒) 川升麻(一丸 咽津

玄參散(出聖惠方)治懸癰腫痛不下食。

射干 大黃(各半兩) 甘草(一分) 玄參〔一分(兩)〕 升麻(半兩)
上細末。每服三錢。

破毒妙方(出危氏方)

白礬 巴豆(去殼) 紅內消 草烏尖 豬牙皂角 薄荷〔各三(二)錢〕
上為細末。好酸醋

治喉癰閉方(出直指方)

白明礬( ) 牙硝(各一錢) 胭脂(半錢)
上研細爛。烏梅肉丸。旋含咽。

治懸癰。乘熱暴腫長痛。咽中生息肉。及舌腫方。(一名乾薑湯出聖惠方)

乾薑(炮製銼) 半夏(湯浸七遍去滑)
上等分末。以少少著舌上。一方。用鹽、豉和塗所患

治喉中懸癰垂長。咽中妨悶。(出聖惠方)
用燒鹽末。枯礬末,各一兩相和。以箸頭點之。即消。

啟關散 治風熱客搏上焦。懸癰腫痛。

惡實(炒) 甘草(生各一兩)
上為散。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六分。旋含之。良久咽下。

馬牙硝散(出聖惠方)治喉癰。及傷寒熱後咽痛。閉塞不通。毒氣上沖。

用馬牙硝半兩。細研為散。每服一錢。綿裹含咽津。以通為度。

又方
用童子小便。四五歲者一合。並銅錢二文。含。一方用鹽不用錢。

治懸癰腫痛。咽喉不利。胸中煩熱。宜服此方。(出聖惠方)

射干(一兩) 玄參(半兩) 川升麻(半兩) 白礬(半兩) 白藥(半兩) 黃藥(半兩) 天竺黃
入研了 藥令

犀角散(出聖惠方)治咽喉中生癰瘡腫痛。

犀角屑(一兩) 玄參(三分) 黃耆 (一兩銼) 黃芩(三分) 絡石(三分) 敗醬(三分)白蘞
一中盞。煎

治咽喉猝生癰腫。飲食不通方。(出聖惠方)
用燒秤錘令赤。納一盞醋中。令沸止。飲之。一方用酒。

治懸癰腫脹長數寸。隨喉出入不得食方。

令病患大開口。以箸按舌下。燒小烙針於竹管中烙。即愈。少根不盡。漸更烙之。即以鹽塗

硼砂散(出聖惠方)治懸癰腫痛。

硼砂(別研) 馬牙硝(枯) 滑石 寒水石(以上各二錢) 腦子(別研一錢) 白礬〔枯一錢(分)半〕
上研令極細。每服半錢。新汲水調下。不拘時候。

鉛霜散(出聖惠方)治懸癰腫脹疼痛。

鉛霜(一分) 甘草(一分半生半熟搗羅為末)
上都研為散。每服以綿裹半錢。含咽津。瘥。

治懸癰。咽中生息肉舌腫方。

日初出。向日張口。使婦人用左裙。裙住其頭上七下。瘥。

治喉內生癰(出經驗良方)
用五倍子為末。入白僵蠶、甘草為末。用白梅肉為丸。噙化。其癰自破。

治喉癰卒腫方(出聖惠方)
用薏苡仁。吞二枚即瘥。一方用一兩。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頓服之。

治懸癰卒腫(出聖惠方)
用 砂二(半)錢。綿裹含咽津。瘥。

帝鐘風。即喉間帝鐘長腫。有長數寸者。

用食鹽 過。鴉毛蘸下即消。不須針破。破則傷人。一方綿裹箸頭。拄鹽揩。日六七度 易。

聖煙筒 治懸癰腫脹。腫閉塞。急令開口。看有蛾無蛾。若有。須是針破方可。若望不見。以蓖麻子打碎。用紙卷作筒。一頭燒煙起。竟以煙熏咽喉內。自然可開。才望見。即以三棱針刺破。出紫血半盞許。便愈。其有貴宦之家。不容用針者。則惑之曰。用筆蘸藥。先以針安筆心內刺之。一方。用巴豆依前法燒熏。或只以蓖麻子、巴豆二藥。榨油在紙上。作紙捻

治咽喉間生肉層層相疊。漸漸腫起不痛。多日乃有竅子。臭氣自出。遂進食飲。(傳 信適用 用臭橘葉煎湯。連服愈。

油膏 治咽喉生癰。藥不下。及喉閉等証。

生麻油(半斤 皂角拾梃用生絹濾去滓)
上灌此麻油。即時瘡穿。膿血吐出而愈。

治喉癰方

楊立之。自廣府通判歸楚州。喉間生癰。既腫潰而膿血流注。曉夕不止。寢食俱廢。醫 者束 之矣 喉 則屏去無害。遂食之。殊為甘香。稍複加益至半斤許。痛處已寬。滿一斤始覺味辛辣。膿血 頓盡。粥○ 入口了無滯礙。明日招吉老謝而問之。對曰。君居南方。多食鷓鴣。此禽好啖半夏 。久而毒發。故以薑治之。今病源已清。無服他藥。予記唐小說載崔魏公暴亡。醫梁新。 診之曰。中食毒。仆曰。常好食竹雞。梁曰。竹雞多食半夏苗。蓋其毒也。命捩生薑汁。 拆

治喉痛方

以山豆根。常常含咽津。

治肉蛾喉痺。

用白礬半兩飛過。入半碗沸湯調。通口服之。血胞隨手自消。若經少時。變作血膿。難 醫。

半夏濃朴湯 治咽中如炙肉臠。

半夏〔三(五)兩〕 濃朴(三兩) 茯苓(四兩) 紫蘇葉(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 水二

雄黃散 治咽漏瘡。初生結喉上。如癰腫。破後有眼子。

雄黃 密陀僧〔各一(分)錢〕 膩粉〔三錢(匕)〕 麝香(一字)
上研為細末。未破。用

破毒丹 治單雙雕。

上用巴豆一枚。紙裹火內炮令擘破聲為度。去紙。揭起頭皮 子。左雕於右鼻內著。右雕於

白丁香丸 治咽喉雙雕。及單雕。

用白丁香二十個(家雀屎是也) 以沙糖如胡桃大一塊。同滾研。分作三丸。每一丸。用薄綿

治猝喉中生肉。

以綿裹箸頭。拄鹽揩。日六七度易。


咽喉生瘡(附論)

夫咽喉生瘡。或白或赤。痰唾稠濁。喉中腥臭疼痛。蓋上焦有熱。脾肺不和。熱搏其經。 熏

半夏湯 治咽喉生瘡。嗽唾如鯁。語聲不出。

半夏(湯浸去滑七遍二兩) 射干 乾薑(炮)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紫菀(去苗土) 麻 活 (去 溫服。 於內

黃耆散(出聖惠方)治咽喉內生瘡疼痛。

黃耆(半兩銼) 甘草(半兩生銼) 山梔子(半兩) 黃芩(三分) 玄參(一兩) 赤茯苓(半兩)牛蒡子(半兩)

治喉中有瘡。唾血不下食。宜服此方。(出聖惠方)

黃耆(一兩銼) 露蜂房(半兩微炙) 薔薇根(一兩銼) 絡石(一兩) 射干(一兩) 羚羊角屑每服四錢。

卷六十二 咽喉門

咽喉生瘡

療喉中及舌生瘡爛方。

用銼薔薇根。濃煮汁。含漱之。冬用根。夏用枝葉。

酣飲喉舌生瘡方(出朱氏集驗方)治連月飲酒。咽喉爛。舌生瘡。

用水中螺蚌肉。用蔥、豉、薑、椒煮汁。飲三兩盞。瘥。

療喉口中及舌生瘡爛方。

用黃連一兩。切。水三升。煮取一升。稍稍含。冷吐。忌豬肉、生冷。

黃耆湯 治咽喉疼痛生瘡。

黃耆(炙銼) 甘草(炙) 麥門冬(去心焙) 山梔子仁(各半兩) 黃芩(去黑心)赤茯苓 (去每服二錢

去毒玫瑰丸 治上焦有熱。咽喉生瘡。赤根白頭。痰唾稠濁。口中腥臭。化涎生津。

五倍子 紅雪(研各一兩) 馬勃 升麻 礬蝴蝶(研) 硼砂(研各半兩) 丹砂(研)麝香( 每一丸含

犀角散

生犀角屑 元參(去蘆) 升麻 生黃 (去蘆切) 麥門冬(去心) 生粉草 當歸(酒浸 去蘆煎至七分

龍膽煎 治喉中瘡。並口瘡。

龍膽 黃連(去鬚) 升麻(去土) 黃柏(去皮蜜炙) 苦竹葉(切) 槐白皮 大青(各一兩) 納蜜及 酥。

桃紅散(出王氏博濟方)治喉中生瘡腫。赤紫色者。咽嗌痛。咽物有妨。

金箔(十片) 銀箔(十片) 丹砂(研) 馬牙硝(研) 甘草(炙搗末各一兩) 鉛白霜(研 少許 宿) 上

琥珀犀角膏 治咽喉口舌生瘡菌。

真琥珀(研) 生犀角屑(各一錢重) 辰砂(研) 茯神(去木各二錢並去皮) 真腦子(研 一字) 研藥味。 和 服。

利膈湯 治脾肺有熱。虛煩上壅。咽喉生瘡。

雞蘇葉 防風 荊芥穗 桔梗 人參 牛蒡子(隔紙炒) 甘草(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

地黃湯 治咽喉中生瘡。唾血不下食。

生地黃(細切一兩半) 竹茹 玄參 雞蘇苗(各一兩) 赤茯苓(去黑皮) 升麻 麥門冬(去 分去

白藥丸 治喉中有瘡。咳嗽。

白藥子 黃藥子 玄參 射干 甘草(炙) 桔梗(炒各半兩)
上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

牛黃金露丸 治風壅毒氣。上攻咽喉舌頰腫痛生瘡。噎悶。化涎解躁。

牛黃(研) 龍腦(研各一錢) 人參末(二兩) 甘草(生為末半兩) 甜硝(研半兩) 丹砂 (研

救命散 治脾胃熱毒上攻心肺。咽喉有瘡。並纏喉風。

大黃(銼炒) 黃連(去鬚) 白僵蠶(直者炒) 甘草(生各半兩) 膩粉(三錢匕)五倍子(一有瘡

治咽喉瘡腫。雙乳蛾喉疳熱毒方。

龍腦(一字) 薄荷葉(五錢) 大黃(生二錢半) 甘草(一錢炒) 盆硝(半錢) 蒲黃(生用淨

乾地黃散(出聖惠方)治咽喉內生瘡。唾血不下食。宜服。

生乾地黃(一兩半焙) 雞蘇苗(一兩) 赤茯苓(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玄參 (一兩)不計時候。溫

治咽喉內熱毒所攻生瘡。腫痛。宜服此方。(出聖惠方)

牛蒡子(一兩微炒) 乾浮萍草(半兩) 川升麻(半兩) 玄參(半兩) 黃柏(半兩銼) 甘草(

治熱病口爛。咽喉生瘡。水漿不得入者。

當歸 射干 升麻(各一兩) 附子(半兩) 白蜜(四兩)
上 咀。以豬脂四兩。先煎令成膏 令

小硼砂散 治咽喉腫。生瘡疼痛。

硼砂 馬牙硝〔各三(二)錢〕 桔梗 甘草 薄荷(各一兩)
上為細末。乾摻咽中

薔薇根引 治咽喉生瘡。連舌頰痛不可忍者。

薔薇根皮(一兩) 升麻(三分) 生乾地黃 黃柏(各半兩) 鉛白霜(研一錢)
上搗羅四味為即

升麻湯 治咽喉生瘡。

升麻(銼) 甘草(炙) 石膏(研) 牡丹皮(各一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煎

黃連湯 治喉中生瘡。久患積勞不下食。日漸羸瘦。

黃連(去鬚半兩) 豉(半兩) 薤白(切四莖) 豬膽(半兩)
上先以童子小便八合。煎黃連、

治咽喉內生瘡疼痛。宜用此方。(一名鉛丹煎出聖惠方)

龍腦〔二(一)錢研細〕 蜜(八錢) 黃丹(二兩) 麝香(二錢研細)
上先於銀鍋內化蜜。入於瓷

杏仁丸(一名口瘡煎)治咽喉。及舌生瘡爛。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半兩) 黃連(去鬚為末) 甘草(炙為末各一分)
上搗研和勻。綿裹

療口中塞。及咽喉不利生瘡。口燥膏方。

豬膏(一斤) 白蜜(一斤) 黃連(一兩)
上合煎去滓。攪令相得。含如半棗。日四五度。

麥門冬丸 治虛熱上攻。脾肺有熱。咽喉生瘡。

麥門冬(一兩) 黃連(半兩)
上為末。用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門冬湯下。食前。

千金地黃丸 治証同前。

黃連(四兩半) 生地黃(半斤取汁和連日乾)
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門冬

合瘡口方(出危氏方)

滑石 黃丹
上為末。點瘡效。仍用黃 一兩二錢。甘草一兩二錢。為散。煎服妙。

治喉中瘡腫方(出肘後方)

蒲州膽礬(一錢) 蔥鬚(陰乾者二錢)
上為末。研勻。一字入竹管內。吹病處。

治咽中瘡腫方(永類鈐方)

蓖麻子(一枚去皮) 朴硝(一錢)
上同研。新汲水作一服。連進二三服。效。

治咽喉及舌生瘡爛方

白礬(熬令汁盡二兩) 黃連〔去鬚一(二)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匕。綿裹。含化咽津。

治連月飲酒咽喉爛。舌上生瘡。

大麻仁(一升) 黃柏〔二(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每服一粒。含化。

咽喉生瘡。冷閉聲不出者。(出危氏方) 秘傳降氣湯。去陳皮。加黃芩。煎。仍於喉下咽管口。灸三壯即愈。

硼砂散(出御藥院方)治心脾風毒熱所發。咽喉生瘡腫疼痛。或子舌脹。或木舌腫脹。舌腫

南玄參 貫眾 白茯苓(去皮) 縮砂仁 滑石(研) 荊芥穗 甘草(生用) 山豆根 青黛(
為細末。

龍腦散(出仁存方)治咽喉腫。頰舌生瘡。

朴硝(一兩) 甘草 龍腦 薄荷(各半兩)
上為末。咽中生瘡。竹筒吹入。口瘡用井花水調

膽礬散 點瘡。

膽礬(一錢飛過) 砂(二錢)
上為細末。點腫處立穿。穿則用合瘡口藥。

南星散 摻藥。

絳礬( ) 牙硝(飛) 南星 薄荷
上各量多少為細末。水濕。手點藥重摻腫處。須用力摻

半夏塗藥。

半夏 南星 白僵蠶
上各用一錢。用巴豆七粒。去皮油。合前藥細研。用少許生薑自然汁

咽喉生瘡。

取杏仁去皮。熬令赤。和桂末研如泥。綿裹如指頭大。含之。

治喉中及口舌生瘡爛。

用黃酒漬 荷根半日。含漱其汁。瘥。

治喉腫瘡方(出千金翼)
含荊瀝。稍稍咽之。


尸咽喉(附論)

夫道家服藥務先去三蟲者。以其為人害也。尸咽之病。一本於此。腹中蟲上蝕咽喉。能令生善矣

黃柏湯 治尸咽喉閉塞出瘡。及乾嘔頭痛。食不下。

黃柏(去粗皮炙半兩) 升麻 木通(銼各一兩) 竹茹(二分) 麥門冬(去心焙一兩半)玄參
七分去滓。候。

金露丸 治尸咽喉風熱。毒氣上攻咽中癢痛。宜含之。

朱砂(一錢) 白礬(一分生用) 甘草〔半(一)兩搗羅為末〕 鉛霜(一錢) 麝香(一錢)
勻。煉蜜和丸如

治尸咽喉癢痛。語聲不出。宜服此方。

五倍子(半兩) 黃柏(半兩銼) 川升麻(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射干(半兩)
上為散

蛇蛻散 治尸咽喉疼痛。

蛇蛻皮 白梅肉 甘草(生用各一分) 惡實(半兩炒)
上為散。每用綿裹一錢匕。湯浸潤。

治尸咽喉痛方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桂(去粗皮各二兩) 蕪荑仁(一兩) 榧實(去皮半兩)
上為末。

一捻金散 治尸咽喉及走馬喉閉。或腦後生癰。

雄黃(研) 藜蘆 豬牙皂莢(去皮並子各一兩)
上為散。先含水一口。用藥一米許搐鼻內。

杏仁散 治尸咽喉內痛。欲失聲。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 桂(去粗皮各二兩) 蕪荑仁(炒一兩)
上為散。每服三(一)錢

治尸咽喉癢痛。

射干(一兩) 薔薇根皮(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

治尸咽方

用燒履鼻繩為灰。暖水服之。

治咽喉中痛癢。吐之不出。咽之不入。似得蠱毒方。

用含生薑五十日。瘥。

又方
用青布裹麻黃。燒筒盛煙。熏咽中。

治尸咽方

用燒麻子脂。服之。

治飛尸游蟲。喉中有物。吞吐不出方。

用蚺蛇肉。作膾食之。


狗咽(附論)

夫狗咽者。喉中勿覺結塞不通。如喉痺狀是也。陰陽之氣出於肺。循喉嚨而上下。若風熱毒 飯與

昆布丸 治咽喉中壅悶氣塞不通。狀如喉痺者。

昆布(洗去鹹味一兩) 訶黎勒皮(二兩) 檳榔(銼一兩) 松蘿 乾薑(炮製銼) 桂(去粗皮各一兩) 海藻(洗去鹹味一兩) 木通(銼二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溫酒下二十丸。食後臨臥服。

馬牙硝煎 治狗咽氣塞腫痛。氣欲絕者。

馬牙硝 木通(銼) 升麻 瞿麥穗 犀角屑 馬藺子(各一兩半) 射干 玄參(各一兩)

玄參散 治狗咽氣塞。

玄參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甘草(炙) 赤茯苓(去黑皮) 白朮 桔梗(炒)人參 (各半兩)
上為散。每服二錢匕。熱湯調下。日三五服。

丹砂酒 治狗咽。喉中忽覺結塞。

丹砂 桂(去粗皮) 絳礬(各半兩)
上為末。綿裹。用好酒少許。浸良久。含之即瘥。

二灰散 治狗咽。纏喉風。

燈心燒灰 炭上白灰 白僵蠶(直者炒各等分)
上同研為散。生薑蜜水調下一錢匕。

如聖散 治狗咽。及咽喉緊急。

赤芍藥(一兩) 防風(去叉三分) 天麻(半兩)
上為散。每服一錢。冷茶調下。 不計時候。

石膽散 治纏喉風及狗咽。

石膽(一錢半燒研) 白芷(一錢為末)
上研勻細。每服半錢匕。用溫漿水調下。取出涎 後轉

雞子法 治狗咽。

半夏(一錢末薑汁搜為餅子焙乾研細) 雞子(一枚)
上先開雞子頭。去黃白又盛苦 酒一 半。 之。

治狗咽喉方

用粟米飯三合。以手團為一塊。與狗分而食之。即愈。

治咽喉忽覺氣塞。喘息不通。須臾欲絕方。

用獨顆蒜一枚。削去兩頭。可塞鼻竅。患左塞右鼻。患右塞左鼻。喉中膿血出。立效。

惡實散 治風熱閉塞。咽喉腫結。

用惡實一合。半生半炒。搗羅為散。酒調下一錢匕。立瘥。一方。取生莖葉研塗喉上。兼椎一莖令頭破。納喉中。

又方
用生鼠粘子為末。沙糖為丸。噙化。又用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四服。忌蒜面。

如神散(一名如聖散)治咽喉中忽然結塞不通。黃白散 治狗咽。

芒硝(研一兩) 硫黃(研一兩)
上先將芒硝。於銚子內熬令沸。澄清。下硫黃末於銚子內。攪令焰出絕。傾在新碗內放冷。細研如粉。每服半錢匕。新汲水調下。


咽喉生谷賊(附論)

夫喉中生谷賊者。喉中結腫疼痛。不通飲食。妨悶。此由禾中有短穗。誤食之。澀搏咽喉。如魚鯁不上不下。風熱加之則結腫不消。若不急療亦能殺人。

象牙散 治咽喉中生谷賊。如鯁狀不上不下。疼痛妨悶。

象牙(末一分) 甘草(大者一寸) 滑石(半分) 綠豆粉(二兩) 郁金(小者一塊) 乳香(研)

五味子湯 治咽喉中生谷賊。結腫疼痛。妨害飲食。

五味子(炒一兩半) 乾薑(炮) 麥門冬(去心焙) 桂(去粗皮各一兩) 桑根白皮(銼炒 三兩) 不計時候

射干湯 治咽喉生谷賊。咽物妨悶。

射干 升麻(各三兩) 桔梗(銼炒一兩) 玄參 木通(銼各三分) 甘草(炙銼半兩)
上粗搗一兩

治咽喉生谷賊腫痛方(出聖惠方)

重台(半兩赤色者) 木鱉子仁(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馬牙硝(半兩) 半夏 (一分

乳香丸(出聖惠方)治喉中生谷賊。若不急治亦能殺人。

乳香(半分) 砂(一分) 琥珀 松(各半兩)
上各研為末。再同和勻。熔白蠟為丸如雞

茯苓散 治喉中生谷賊。結腫疼痛。飲食妨悶。

赤茯苓 貫眾 縮砂仁 甘草(炙等分)
上為細末。乾摻一錢喉中。次以水送下。

治谷賊方(出直指方)

硼砂 牙硝(等分)
上細研。每服半錢。以薄綿裹。含咽。

麻仁散(出三因方)治谷賊。尸咽喉中癢。此因誤吞谷芒。搶刺癢痛。

用脂麻。炒。不以多少為末。湯點服。凡谷賊屬咽。馬喉風屬喉。不可不分。

治谷賊沖咽喉兩頰。上 舌下暴腫。咽物妨悶疼痛。及咽喉中偏一旁痛。

用礬石生研為末。少少敷腫處。以瘥為度。有涎即吐之。一方用綿裹。含咽津。如旁痛。側

又方(出聖惠方)
用針刺破。令黑血出。後含馬牙硝一小塊。咽津即瘥。一方。用綿裹半錢匕。含。

升麻湯(一名黃柏湯)治咽喉生谷賊。咽物妨悶。

谷賊方(出直指方)

木鱉子仁 川大黃(焙) 牙硝 射干 山豆根 川升麻 白藥(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為丸

如神丸(一名如聖丸)治喉中忽然結塞不通。


咽喉中如有物妨悶(附論)

夫咽者。胃之系。故咽主咽物。夫氣通於肺。故喉主通氣。咽喉中妨悶如有物者。乃肺胃壅

防風散(出聖濟總錄)治咽喉中如有物。妨悶噎塞。胸膈痰滯。

防風(去叉) 人參 白朮 獨活(去蘆頭) 草豆蔻(去皮各三分) 天麻 芎 白芷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 細辛(去苗葉) 高良薑 青橘皮 甘草(炙各半兩) 京三棱〔炮銼半(一兩)〕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三錢)
上為散。每服三錢匕。溫酒調下。棗湯亦得。日三。

杏仁煎 治肺胃壅滯。咽喉中如有物妨悶。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黃) 桑根白皮(銼炒) 貝母(去心各一兩半) 生薑汁〔一合 (半) 草(炙) 桔梗(炒)
研杏仁。以水五升。濾 每食後含

射干散(出聖惠方)治咽喉中如有物妨悶。噎塞疼痛悶亂。咽物不下。

射干 犀角屑 川升麻 桔梗(各三分) 訶黎勒皮 紫蘇子(炒) 赤茯苓 枳殼(麩炒去瓤)
末。每服三錢。

木香湯(出聖濟總錄)治咽喉噎滯。如有物妨悶。

木香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 半夏(生薑汁浸一宿湯洗七遍切焙)梗(炒) 芍
後 熱服

半夏湯(出聖濟總錄)治咽喉中如有物妨悶。

半夏(湯洗七遍切焙一兩) 人參 甘草(炙銼) 栝蔞根(銼) 桂(去粗皮各三兩)石膏(一
服五錢匕

射干散(出聖惠方)治咽喉中如有物噎塞。

射干(一兩) 桂心(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 半夏(一分湯洗七遍去滑) 訶黎勒皮(二兩)
為散。每服四錢

含化龍腦丸(出聖惠方)治咽喉中有物如彈丸。日數深遠。津液難咽。發渴疼痛。即須深針

龍腦(一分細研) 川升麻(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耆 (一兩銼) 馬牙 硝(一兩)麝
為末。入 研 含

人參湯(出聖濟總錄)治咽喉中如有物噎塞。

人參 甘草(炙) 訶黎勒皮(各一兩) 射干 陳橘皮(湯浸去白皮焙) 桂(去粗皮) 烏梅(
服。 不

羚羊角湯(出聖濟總錄)治咽喉中如有物妨悶。食即噎塞不下。

羚羊角屑 赤茯苓(去黑皮)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炒) 木通(銼) 射干(各半兩)倉粟米(
生薑一 棗

竹皮湯 治咽喉中如有物噎塞。聲氣不出。

竹皮 甘草(炙各一兩) 人參 赤茯苓(去黑皮) 桂(去粗皮) 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焙)
煎取六分

木香散(出聖惠方)治咽喉中如有物。噎塞不通。吞不能入。吐不能出。

木香(半兩) 犀角屑(一兩) 玄參(一兩半) 羚羊角屑(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半銼)川升
一中盞,煎至

射干湯(出聖濟總錄)治咽喉中如有物。噎塞不下。

射干 升麻 紫菀(去苗土) 百合(各半兩) 木通(銼一兩) 桔梗(炒) 赤茯苓(去黑皮各 加朴

黃芩射干湯 治咽喉如有物噎塞。

黃芩(去黑心) 射干(各一兩) 枳殼(去瓤麩炒)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焙) 甘草(炙銼各三
入生薑五

絡石湯 治咽喉中如有物噎塞。

絡石 紫菀(去苗土各半兩) 升麻 射干(各三分) 桔梗(炒) 木通(銼) 赤茯苓(去黑皮 通利。

黃耆甘草湯 治咽喉似有物噎。胸中滿。脅下氣上沖。飲食減少。

黃耆 甘草(炙各一兩半) 桂(去粗皮半兩) 人參(一兩) 芍藥 赤茯苓(去黑皮各二兩)
滓。納

訶黎勒散 治咽喉中如有物妨悶。噎塞不下食。

訶黎勒皮(三分) 人參(半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檳榔(半兩)陳
滓。 不計時。溫服之。

半夏散 治咽喉中如有物炙腐。

半夏(一兩半湯洗七遍去滑) 濃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香熟) 赤茯苓(一兩) 紫蘇葉(
中盞。入

半夏木通湯 治咽喉如有物噎塞。飲食妨悶。

半夏(湯浸七遍去滑焙) 木通(銼炒) 乾薑(炮各半兩) 芍藥 桑根白皮(炙銼各半兩)
上 丸

麥門冬湯(出聖濟總錄)治肺胃氣壅。風熱客搏咽喉妨悶。

麥門冬(去心焙三兩) 半夏(湯洗七遍焙乾) 人參 甘草(炙各一兩) 倉粳米(炒一合 )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入棗一枚擘破。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不計時候。

桔梗湯(出御藥院方)治咽喉疼痛。如有物妨悶。

桔梗(二兩銼) 人參(去蘆頭) 甘草(炙銼各半兩) 半夏(湯洗七遍切焙一兩)
上粗搗篩。

人參丸(出聖濟總錄)治咽喉如有物妨塞。氣噎飲食不下。

人參(一兩) 桂(去粗皮) 甘草(炙銼)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和丸

四味湯(出聖濟總錄)治咽喉中如有物。咽吐不利。

半夏(生薑汁浸一宿湯洗切焙)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兩)赤茯苓(去黑皮二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一棗大。拍碎。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

濃朴湯(出聖濟總錄)治咽喉中如有物。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 赤茯苓(去粗皮各二兩) 半夏(湯洗七遍切焙一兩半) 紫蘇葉(焙三。

杏仁丸(出聖濟總錄)治咽喉食即噎塞。如有物不下。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半兩) 桂(去粗皮) 人參 枇杷葉(拭去毛炙各一兩)
上為末。

治咽喉中如有物。吞咽不下。宜用此方。(一名下氣飲子出聖惠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兩) 訶黎勒皮 (一兩) 上

石蓮湯(出聖濟總錄)治咽喉如有物噎塞。飲食不下。

石蓮子(炒取肉) 人參 杵頭糠(各一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

大黃散(出聖惠方)治咽喉中如有物妨悶。或在左或在右。名曰蠱。蓋緣積風熱於咽喉之間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焙) 牛蒡子(一兩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

桔梗湯(出聖濟總錄)治風熱搏於咽喉。如有物妨悶。

桔梗(炒)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焙)
上等分。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生薑七片。

杵糠丸 治咽喉中如有炙臠。食即噎塞。

用碓杵頭細糠二合。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空腹含化一丸。微微咽津。

荷方(一名順解湯出衛生家寶)治喉中似有物。吞吐不出。腹脹羸瘦。亦治口舌生瘡。

取白 荷根。絞汁服。蠱立出。如口舌生瘡。以酒漬半日。含漱其汁。

治飛絲生於喉舌之間。此亦是蛾之小者。亦宜刺破。不然則以紫蘇葉細嚼。湯咽之。(出澹寮方)

玄參升麻湯 治咽喉中妨悶。會厭後腫。舌赤。早辰語言快利。午後微澀

連翹(三分) 升麻(五分) 桔梗(三分) 鼠粘子(二分) 防風(一分) 玄參(二分) 甘草(二服。水二盞。


咽喉腫塞(附論)

夫咽喉者。生於肺胃之氣也。咽者咽也。言可咽物。又謂之嗌。主通利水穀胃氣道路。 故為 以通 有則平 亦 飲食如故。咽喉之病甚急。不可妄用針藥。

會仙救苦丹(出聖惠方)治咽喉閉塞不通。有妨咽物。亦治骨鯁。

揀甘草 寒水石(燒) 烏魚骨 白僵蠶(各一兩) 縮砂仁(炒) 白茯苓 貫眾(各半兩)
麝 砂為 衣

二參湯 治心肺蘊熱。咽喉閉塞不通。

玄參 紫參 白藥 大黃(銼炒) 山梔子(去皮) 地骨皮(洗焙) 甘草(炙銼) 柴胡(去苗)
七分。食後去

天門冬煎丸(出聖濟總錄)治咽喉腫塞。

天門冬(去心焙) 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半) 款冬花(半兩) 貝母(去心焙) 紫菀(去苗土 地黃汁(一升)
於 銀器

烏 膏 夫喉嚨者。脾胃之候。若臟熱喉則腫塞。神氣不通。服之。

生烏 (即射干十兩) 升麻(三兩) 羚羊角 通草(一作木通) 芍藥(各二兩) 生地黃(切
苦酒一升淹 細

硼砂散 治咽喉瘡腫。氣塞不通。

硼砂 白僵蠶 百藥煎 川芎(各三錢) 山豆根 盆硝 薄荷 紫河車(各半兩) 青黛(一

升麻散(出聖惠方)治咽喉閉塞疼痛。口噤。

川升麻(一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黃耆 (半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細辛(一分)黃
為散。

半夏散(出聖惠方)治心脾風熱。咽喉閉塞。口噤。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玄參(一兩) 川升麻(一兩半) 犀角屑(一兩) 黑豆皮(一兩) 去瓤)
上為散

麝香朱砂丸(出醫方大成)治咽喉閉塞腫痛。或作瘡癤。或舌本腫脹。滿口生瘡。津液難

燒寒水石〔揀淨一(升)斤〕 南硼砂(三兩) 鉛白霜 龍腦(各三錢) 麝香(二錢) 甘草 如梧桐子大

奪命丹 治危急咽喉風熱毒腫。閉塞涎壅。氣不得通。水藥不下。以致難救者。

黃連 井泉石 寒水石 五倍子(去瓤) 白礬 訶子(去核) 鉛白霜 黃丹(各三錢)
上為 瘡証

升麻湯 治喉中痛。閉寒不通。

升麻(銼) 木通(各一兩) 射干 絡石 羚羊角〔鎊各三(分)兩〕 芍藥 淡竹葉(洗)杏
片。煎

川升麻散(出聖惠方)治咽喉閉塞不通。疼痛。飲食不得。

川升麻(半兩) 絡石(一兩) 當歸(半兩) 射干(半兩) 犀角屑(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
以水一中

犀角丸(出聖惠方)治咽喉閉塞不通。含咽。

犀角屑(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川升麻(半兩) 生乾地黃(半兩) 黃耆 (半兩銼) 甘草(
每日四五

皂莢煎(出聖惠方)治咽喉閉塞腫悶。宜點。

皂莢(七梃不 者) 四字古錢(二十文) 麻根(一大握) 天劍根(一握洗淨) 白藺刺根(
以水二升 浸 餳

玄參散(出聖惠方)治熱毒伏在心脾。攻於咽喉。心胸脹滿。口噤。

玄參(一兩) 牛蒡子(一兩微炒) 川升麻(一兩) 木香(半兩) 犀角屑(一兩)甘草 (一兩
煎至六分

無比散(出濟生拔粹方)治咽喉。

青黛 白僵蠶 甘草 馬牙硝 板藍根 紫河車 薄荷 桔梗(各等分)
上為細末。乾摻。

藜蘆散(出朱氏集驗方)治咽喉。

藜蘆 白礬(少 各三錢) 豬牙皂角(三條蜜炙) 雄黃(一錢) 粉草 北薄荷(各二錢) 上

乳香散(出朱氏集驗方)治咽喉。

乳香 青黛 朴硝 硼砂 粉草 雄黃
上各等分為細末。乾 下一字。

茯苓湯 治咽喉閉塞不利。治咽喉閉塞不通。

用馬屁勃。煎濃汁灌之。

漏蘆丸 治臟腑積熱發為腫毒。時疫疙疸。頭面紅腫。咽嗌堵塞。水藥不下。一切危惡疫癘

漏蘆 升麻 大黃 黃芩 藍葉 玄參(各三兩)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煎。腫熱甚。加

射干丸(出聖惠方)治咽喉閉塞不通。含化。

射干(一兩) 川升麻(一兩) 豆豉(半兩) 芎 (半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
丸。 含

治咽喉閉塞口噤(出聖惠方)

桂心(一兩) 羌活(一兩) 石膏(三兩) 甘草(半兩生銼) 川升麻(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五香散(出衛生家寶方)治咽喉腫。病諸惡氣結塞不通。急宜服之。(出醫方大成)

木香 沉香 雞舌香 薰陸香(各一兩) 麝香(研三分)
上為末。入麝香研令勻。每服二錢

通氣散(出瘡科精要)治時氣頭面赤腫。或咽喉閉塞不通。用之取嚏噴七八遍。泄出其毒則玄胡(一兩半) 藜蘆(半兩) 躑

躅花(二錢半) 川芎 豬牙皂角(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用

硼砂散(一名真聖散出王氏博濟方)治咽喉閉塞。

硼砂(研) 膽礬(研各一分) 馬牙硝(研半兩) 龍腦(一錢) 鉛白霜(三錢)
上研細。每以

龍腦散(出聖惠方)治咽喉閉塞疼痛。

龍腦(一分) 石膏(二兩細研水飛過) 滑石(半兩) 朱砂(一分) 硼砂(一分)
上細研為

升麻丸(出聖惠方)治咽喉閉塞。津液不通。

川升麻(半兩) 白礬(一分) 馬藺子(一分) 馬牙硝(一分) 玄參(一分)
上為末。煉蜜和

治咽喉閉塞口噤方(出聖惠方)

皂莢針(一兩銼) 楸白皮〔一(半)兩銼〕 芎 (三分) 羌活(三分) 桂心(三分)
上為

射干丸(出濟生方)治腫塞咽門不能咽。

射干(麩炒黃) 杏仁(麩炒黃) 玄參(一方作人參) 附子(炮去皮臍) 桂心(不見火各等分)

漱口地黃散(出御藥院方)治脾熱風熱。上攻咽喉腫痛生瘡。閉塞不通。或生舌脹。

黃芩(八兩) 甘草(生二兩半) 荊芥穗(二兩) 薄荷葉(一兩)
上為細末。每用二錢。水

四神散

川大黃 寒水石(各一兩) 牛蒡子 芒硝(各半兩)
上為細末。新水調塗腫上。咽喉腫塞

救生散(一名如聖散)治時疾頭面腫。咽喉腫塞氣息難通。

山豆根(一兩) 北大黃 川升麻 朴硝(生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皂子大。每一粒以薄

泄熱湯 治咽喉閉塞不通。

大黃(炮) 甘草(炙各一兩) 芒硝(研) 防風(去叉各半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 水一盞。煎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如聖散(出衛生寶鑒)治時氣纏喉風。漸入咽塞。水穀不下。牙關緊急。不省人事。

雄黃(細研) 白礬(飛過) 藜蘆(濃去皮用心並生用) 豬牙皂角(去皮炙黃)
上各等分。為

立通散 治咽喉閉塞不通。

蚰蜒(陰乾二七條) 礬(半生半燒一分) 白梅肉(炒燥二七枚)
上為散。每用半錢匕。吹入

消毒散 治喉腫。

當歸 荊芥 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水煎三五錢。去滓漱。

郁金散 治咽喉至重者。

郁金〔四枚(二兩)〕 白僵蠶 鴨嘴膽礬(各半兩) 全蠍(兩個) 山豆根(二錢半) 豬牙皂
每服 半錢。燒煙嗅

治咽喉閉塞不通。含咽。

牛蒡子(半兩) 馬牙硝(半兩) 甘草(半兩生銼)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半棗大。日四五度。

治咽喉閉不通(出聖惠方) 赤馬糞汁(一合) 生薑汁(一合) 童子小便(一合)
上相和攪令勻。徐徐灌入喉中。即立通

膽礬散(出直指方)治酒麵熱盛。咽喉腫結閉塞。

鴨嘴膽礬(半錢) 全蠍(二個)
上為末。以雞羽蘸藥入喉中。須臾破開聲出。次用生青薄

比金散 治咽喉閉塞不通。

白僵蠶(直者生用) 蛇蛻皮(燒灰)
上等分。細研為散。每服半錢匕。摻咽內。咽津無妨。

砂散(出聖惠方)

砂 馬牙硝(各等分)
上細研令勻。用銅箸頭於水中蘸濕。 藥末點於咽喉中。

又方(出聖惠方)

馬藺花(二兩) 蔓荊子(一兩)
上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暖水調下一錢。

治咽喉閉塞口噤方(出聖惠方)

羌活(三兩細研) 牛蒡子(二兩杵羅為末)
上先以水三大盞。煎羌活取一大盞半。去滓。入

去毒丸 治一切喉風閉塞咽喉。

青綠(信州者 微赤) 胡粉
上味等分。研為末。醋煮麵糊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暖

治風熱閉塞咽喉。遍身浮腫方。(出聖惠方)
用牛蒡子一合。半生半熟。杵為末。熱酒調下一錢匕。立瘥。一方。搗碎。以綿裹二錢。熱

治咽喉閉塞口噤方(出聖惠方)
用雄雀糞細研。每服溫水調。灌半錢匕。

治咽喉閉塞不通(出聖惠方)
用桑上白耳。不拘多少。搗羅為末。以生蜜浸。每用半匙。綿裹。含化。旋旋咽下。須臾即

治咽喉閉塞不通甚者。宜此方。(出聖惠方)
用無患子皮半兩。含之。微微咽汁。即立瘥。

治咽喉閉塞腫痛。水米不通方。(出聖惠方)
用蝸牛蟲一枚。綿裹。水浸含之。須臾便通。

治喉閉垂命不辨人方(出聖惠方)
用銅黃如杏核大。熟湯研化灌之。立愈。

治咽喉閉塞。喘息不通。須臾欲絕方。

用地龍一條爛研。納雞子白相和。攪令勻。便瀉入口。即通。

又方(出聖惠方)
用豬牙皂莢三梃。塗酥炙令黃。搗羅為末。每服蜜水調半錢。

治咽閉。

用臘月豬尾燒末。水服之。

又方
用含雞屎白。

治咽喉疾。

用臘月豬膽一個。同枯礬、大黃、青黛、甘草、牙硝為細末。入在豬膽內。陰乾為細末。用

治喉風腫。

用鴨嘴膽礬為細末。醋煎一二沸。呷入口。吐即愈。如吐不止。呷米飲即止。

青金散 治咽喉(出儒門事親書) 用益元散。加薄荷、青黛、生蜜。丸如彈子大。噙化。

治咽喉塞。鼻中瘡出。及乾嘔頭痛。食不下方。

用生雞子一顆。開頭取白去黃。著米酢拌。 火頓沸起。擎下沸定。更頓三度成就。熱飲酢

治喉閉咽塞不通甚者。

用巴豆去皮。針線穿。咽入KT 出。一方。用一枚去大皮。鑽中心。綿裹。令有出氣處。納於

治喉碧玉散(一名羅青散出御藥院方)治心肺積熱。上攻咽喉腫痛閉塞。水漿不下。或生喉

如聖湯 治咽喉噎塞。咳膿血者。

桔梗(二兩) 甘草(炙) 陳皮 半夏(薑汁炙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半

大青煎(出聖濟總錄)治喉中熱塞。及舌上 生瘡。

大青 黃柏(去粗皮蜜炙) 升麻 射干 薔薇根(各半兩) 苦竹葉(細切一握) 生地黃 (半煎取一升

治喉閉咽痛。

用馬勃去膜。以蜜揉拌。少以水調。呷之。

治咽喉閉塞及噎。湯水難下。宜服此方。

用牛涎一大盞。入少許鹽攪和。頓服。立瘥。

治咽喉閉塞腫痛。水米不通方。

用白礬如棋子大。含之。須臾便通。

礬硝散 治咽喉閉塞腫痛。治一切壅熱。咽喉腫閉不能咽物。口舌生瘡。舌根緊強。言不正。腮項腫痛。

蒲黃 青黛 硼砂 焰硝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用手指捻摻於喉中。津咽或冷水

治喉中塞。

以懸鉤莖。燒為末服之。良。

卷六十三 咽喉門

咽喉腫痛(附論)

夫足太陰之脈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足陽明之脈。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 循喉 之腫 宜 度。

龍麝聚神丹(出濟生拔粹)治心脾客熱氣。攻沖咽喉。赤腫疼痛。或成喉癤。或結硬不消。愈而複發。經久不瘥。或舌本腫脹。滿口生瘡。飲食難咽。並宜服之。

川芎(半兩) 生地黃 犀角屑 羚羊角 南琥珀(研) 南玄參 桔梗 連翹(各半兩)馬牙砂(飛 半兩)
作十五丸。 用金 服

祛毒牛黃膏(出御藥院方)治大人小兒咽喉腫痛。舌本強硬。或滿口生瘡。涎潮喘急胸膈不

牛黃(研二錢半) 人參(一兩) 南琥珀 南硼砂 犀角屑(研細) 桔梗 生乾地黃(各半兩) 飛七錢) 鉛白霜
勻。煉蜜丸如 食後

沉香湯 治咽喉腫痛不得語。猝中風毒入於喉間。舌強。頭面身體疼痛。咽喉閉塞氣欲絕者

沉香(銼) 木香 射干 防風(去叉) 甘草(炙) 當歸(切焙) 黃芩(去黑心)升麻 薰陸 大黃(

丹砂玫瑰丸 治脾胃有熱。風毒相乘。上攻咽喉腫痛。

丹砂(二兩研) 人參 硼砂(研) 半夏(為末生薑汁作餅曝乾) 雄黃(研各半兩)麥門冬(三分) 麝香(每服 一

犀角散(出聖惠方)治咽喉毒氣結塞疼痛。不下湯水。宜服。

犀角屑(一兩) 沉香(一兩) 木香(半兩) 馬牙硝(一兩) 雞舌香(一兩) 薰陸香(半兩) 研)
上為散。每

治咽喉腫。

郁金甘草馬牙硝。細研將來冷水調。加入僵蠶並半夏。自然風熱不能潮。

大青湯 治咽喉唇腫。口舌靡爛。口乾面熱。瀉脾。

大青 升麻 大黃(銼炒各二兩) 生乾地黃(三兩銼焙)
上粗搗篩。每服二錢匕。以水一盞

春冰散(出御藥院方)治脾肺積熱。咽喉赤腫疼痛。

大黃(生一兩) 盆硝 薄荷 甘草(微炒各三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新 水一盞調

玉塵散(出御藥院方)治小兒大人咽喉腫痛。口舌生瘡。

寒水石(燒三兩) 馬牙硝(枯一錢) 鉛白霜(半錢) 南硼砂(半兩)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干

大青丸(出聖惠方)治咽喉腫痛。上焦實熱。口舌生瘡。

大青(一兩) 黃芩(半兩) 蚤休(半兩) 黃藥(半兩銼) 黃連(去鬚半兩) 薔薇根皮 (一兩(半兩)
上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

硼砂散(出御藥院方)治心風熱毒。沖發咽喉生瘡腫痛。或木重舌脹。或紫舌脹腫悶塞。水

南硼砂(三兩) 白茯苓(去皮) 縮砂仁 滑石末 荊芥穗 山豆根 南玄參 貫眾 甘草( 錢。 新

三合湯 治喉痛。風毒積於臟腑。毒氣隨經流傳。虛行而止。在身而為腫。毒在咽喉為痛。

升麻 桔梗(去蘆) 甘草(各半兩)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食後服之。

治喉痛(出海上方)
用白礬半斤研細。水和勻。新磚一片。入礬水中浸。如水不乾。取磚晒。複浸礬水。乾。重五日。入大便缸中浸一月。取出洗淨。安陰處出硝。用雞毛掃收。如喉痛服無不效。

治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凡腫毒之屬殊效。

用升麻一兩。細銼。水一升。煎煉取濃汁服。

治咽喉中痛方

用紫背龍牙草。含咽之。效。

治咽喉頸外腫痛。黃膏方。(出聖惠方)

木鱉子(十枚) 土瓜根(一兩) 黃連(半兩去鬚) 黃耆 (一兩銼) 栝蔞根(二兩) 黃柏(一(一錢細研)
上為散。入麝香

絡石葉飲(出聖惠方)治咽喉風毒腫痛。熱毒氣攻心胸滿悶。

絡石葉 赤芍藥 桔梗(銼炒各一兩半) 射干 玄參 升麻 青竹茹(各一兩) 木通(銼)
水一盞半。煎八

人參清肺散(出御藥院方)治脾肺不利。風熱攻沖咽喉腫痛。咽物妨悶。宜用此藥。

人參(去蘆頭) 甘草(生) 山梔子 盆硝(各一兩) 薄荷葉 黃芩(淨) 川大黃(生各一兩 水一盞半

消毒丸 治脾胃毒熱。上攻咽喉腫痛。化涎生津。

五倍子 馬牙硝(各一兩) 甘草(三分生銼) 硼砂 白礬(熬令汁枯) 升麻 馬勃(各半兩)
服一丸。含化。

犀角湯(出聖惠方)治咽喉腫痛。風毒沖心胸。

豉(一升半) 犀角(鎊) 射干 杏仁 甘草(各二兩) 芍藥(三兩) 梔子(七枚) 升麻(四 一方

青金散(出御藥院方)治心肺客熱。上攻咽喉腫痛生瘡。舌本強硬。妨悶不利。宜服。

薄荷(二兩) 甘草(七錢半炒) 百藥煎(半兩) 南硼砂(一兩別研) 紫河車(二錢半)青黛 一錢半) 上

薑蜜煎 治喉痺腫盛。語聲不出。治喉中腫痛。膈上痰熱。初覺便治。不能成喉痺。亦緩取效可也。

用硼砂。含化咽津。一方治喉痺,以砂為末。水調咽之。

治風熱上壅。咽喉腫痛。

用鵝抱草。陰乾篩末。以酒調服之。有效。

犀角散(出聖惠方)治咽喉疼痛。四肢寒熱。痰涎壅滯。煩躁頭疼。

犀角屑(三分) 馬牙硝(一兩) 白礬(一分) 川升麻(三分) 甘草(半兩生銼)桔梗(半兩
以水一中盞

射干散(出聖惠方)治風毒攻咽喉腫痛。水漿不下。宜服。

射干(二兩) 赤芍藥(一兩) 川升麻(二兩) 甘草(二兩炙微赤銼) 牛蒡子(一兩) 楓香(雙仁麩炒微黃〕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壅塞。頸頷腫痛。宜服此方。(出聖惠方)

升麻(一兩) 漏蘆(半兩) 木通(三分銼) 赤芍藥(三分) 桑根白皮(三分銼)川大黃(三
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

青硼砂散(出御藥院方)治咽喉赤腫。疼痛不消。有妨飲食。

防風(去蘆頭) 白茯苓(去皮) 五倍子(去瓤) 牙硝 白礬 紫河車(各四錢) 薄荷葉(四

牛蒡子湯(出濟生方)治風熱上攻。壅咽喉腫痛。或生壅瘡。有如肉臠。

牛蒡子(炒) 玄參 升麻 桔梗(去蘆炒) 犀角(鎊) 黃芩 木通(去節) 甘草(各等分)

知母飲 治咽喉腫痛。

知母 麥門冬(去心焙) 山梔子仁 人參(各半兩) 黃芩(去黑心) 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 至六分去滓

丹砂牛黃丸 治咽喉腫痛。解臟腑諸毒。化涎。

丹砂(研) 硼砂(研各半兩) 生甘草末(一分) 礬蝴蝶(研) 牛黃(研) 龍腦(研各三錢) 印子鹽(二十粒細研) 凝水石(燒赤去火毒研半兩)
上將七味同研令勻。用甘草末熬煎。和丸如雞頭子大。每服一丸。食後含化咽津。

羚羊角湯 治脾熱喉中腫痛。熱塞不通。

羚羊角(鎊一兩) 射干 絡石(碎) 大黃(銼) 升麻(各三分) 木通(銼) 芍藥(各一兩半)
末一錢匕。

桔梗散(出聖惠方)治咽喉腫痛。結毒氣沖其心胸。

桔梗(一兩去蘆頭) 犀角屑(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羚羊角屑(一兩) 赤芍藥 (一兩)
為散。每服四錢

鉛霜散(出聖惠方)治咽喉腫痛。風熱上攻胸膈。心神煩熱。

鉛霜(一分細研) 磁石(一兩細研) 龍腦(一分細研) 羚羊角屑(一兩) 黃耆 (一兩銼)黃
計時候。以冷水調下一錢。

龍腦散(出聖惠方)治咽喉猝腫痛。

龍腦(研一分) 犀角(鎊) 丹砂(研) 白藥子(各三分) 真珠(研) 黃耆(銼)甘草(炙各

治咽喉疼痛含咽丸

黃藥 白藥 栝蔞根 牛蒡子 馬勃(以上各一兩) 玄參(一兩半) 砂糖(三兩) 蜜(三兩)

馬藺根散(出聖惠方)治咽喉猝腫痛。熱毒在胸膈。

馬藺根(二兩) 川升麻(一兩) 射干(一兩半) 犀角屑(一兩) 玄參(一兩半)木通(銼一 煎至六分去

馬牙硝丸(出聖惠方)治咽喉風毒腫痛。煩熱不止。四肢不利。宜服。含化之。

馬牙硝(三分細研) 犀角屑(一分) 川升麻(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珍珠末(一分) 勻。煉蜜和丸

治風毒咽水不下。及瘰癧腫方。

升麻 芍藥(各四兩) 射干 杏仁 楓香 菖根 麻黃(各三兩) 甘草(炙二兩)
上 咀。

勝金散(出危氏方)治咽喉腫痛。氣急。諸項等証。於內麝香旋入。有孕者。不可用

麝香。 少許。立效。或吐

郁金(三兩) 大朱砂 南雄黃(其色勝如朱砂者炒各五錢) 麝香 乾胭脂 綠豆粉 (各二錢

天門冬丸(出御藥院方)治上膈郁熱。咽喉腫痛。唇焦舌乾。腮頰生瘡。解化痰毒。並宜服

天門冬(慢火炙) 玄參(湯洗焙乾) 牛蒡子(炒各一兩) 百藥煎 紫蘇葉(各半兩) 甘草(

備急散 治咽喉腫痛生瘡。涎堵水米難下。

盆硝(四兩) 紫河車 青黛(各半兩) 蒲黃(一兩) 甘草(二兩) 薄荷(二兩半) 僵蠶(三

天門冬丸(一名硼砂丸出王氏博濟方)治上膈壅實。咽喉腫痛。

天門冬(去心焙) 玄參(焙) 惡實(炒各一兩) 甘草(炙銼一兩半) 人參 硼砂(研) 龍腦每服

射干丸(出聖惠方)治咽喉腫痛。水漿不入。

射干(半兩) 柑皮(半兩) 山大豆 黃藥子 硝石(研) 甘草(炙銼各一分) 升麻(半兩)

乳香丸 治咽喉腫痛。喉痺。及咽喉諸疾。

乳香(研) 石亭脂(研) 阿魏 密陀僧 安息香(各一分) 砒霜(研半分) 麝香(研半兩) 良久。

含化升麻丸(出聖惠方)治咽喉腫痛。熱在脾肺。上焦壅滯。心神煩悶。宜服。

川升麻(一分) 川大黃(一分銼微炒) 玄參(炒一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射干(一分)
核大。每服以

射干散(出聖惠方)治肺脾壅熱。咽喉疼痛。胸膈壅滯。心煩頰赤。四肢不利。

射干(二兩) 川升麻(一兩) 羚羊角屑(半兩) 木通(半兩銼) 絡石(一兩) 赤芍藥(半兩)
六分 去滓。溫

絡石散(出聖惠方)治咽喉卒腫痛。

絡石(半兩) 細辛(一分) 玄參(半兩) 黃藥(三分) 甘草(半兩生銼) 赤芍藥(半兩) 川 不計

牛黃散(出聖惠方)治咽喉風毒。腫塞疼痛。

牛黃(一兩細研) 龍腦(一分細研) 真珠末(三分) 金箔(五十片) 犀角末(三分) 鉛 霜( 服。 若

治咽喉腫痛。急慢喉痺。懸癰乳蛾。咽物不下。

訶子(一兩醋浸一宿去核晒) 黃芩(五錢醋浸一宿晒) 膽礬(一錢) 明礬(一錢半) 牛蒡
吹在 喉 加朴硝少許舌上生用藥吹之口中。立去痰涎。

硼砂丸(出和劑方)治大人小兒風壅膈熱。咽喉腫痛。舌頰生瘡。口乾煩渴。

麝香(一兩研) 硼砂(研十兩) 甘草(浸汁熬膏十兩) 牙硝(枯研二兩) 梅花腦(別研一分)
含化 咽津。

龍腦散(出御藥院方)治咽喉腫痛。皆因風熱在於脾肺。邪毒蘊滯。胸膈不利。故發疼痛。

硼砂 腦子 朱砂(各一兩) 滑石(水飛半兩) 石膏(碎二兩) 甘草(生取末半錢)
上為細

龍腦飲 治蘊積邪熱。咽喉腫痛。口瘡。目赤鼻衄。多渴。痰飲咳嗽。中暑煩躁。一切風壅。

甘草(一兩半) 砂仁(三錢) 藿香(一分) 山梔子(一兩二錢) 天花粉(三錢)石膏(半兩)

碧玉散

僵蠶 青黛(各一兩) 蒲黃 盆硝 甘草(各二兩) 薄荷(三兩)
上為末。每用少許吹 咽喉

烏犀膏(出永類鈐方)治咽喉腫痛。一切結喉爛喉。遁蟲纏喉。閉喉急喉。飛絲入喉。重

皂莢(二條捶碎水二升一時 汁去滓瓦器內熬成膏子) 好酒(一合) 人參(為末) 百 草 霜( 斟酌 拌 方歇。良久。惡物出盡為度。卻嚼甘草二寸。咽汁。若木舌。先以粗布蘸水。揩舌令軟。次 用薑片搽之。然後用藥掃咽喉。神效。

絡石射干湯 治咽喉腫痛。咽物不得。

絡石(三分) 射干(一兩半) 芍藥 升麻(各一兩一分) 露蜂房(炙) 蒺藜子 (炒去角 各一 後臨

五香飲 治咽喉腫痛。

沉香 木香 雞舌香 薰陸香(各一兩) 麝香(三分銼) 連翹(二兩)
上除五香。各搗研為 分。

麻黃湯 治風熱客於脾肺經。喉間腫痛。語不出。

麻黃(去根節) 乾薑(炮各二兩) 細辛(去苗葉一兩半) 五味子(炒一兩半) 桂 (去粗皮半 服。 食

馬兜鈴散(出聖惠方)治咽喉疼痛。喘息急悶。

馬兜鈴(一兩) 黃耆 (一兩銼) 甘草(半兩生銼)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玄
溫服。

治咽喉風熱。腫塞疼痛。宜服此方。(出聖惠方)

牛黃(一分) 龍腦(一錢) 石膏(一兩) 馬牙硝(一兩) 羚羊角屑(半兩) 寒水石(半兩)

治咽喉內猝腫痛(出聖惠方)

牛蒡子(半兩微炒) 川升麻(半兩) 甘草(一分生銼) 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 白藥( 咽津。

龍腦丸(出聖惠方)治咽喉風毒。及急喉閉腫痛。下湯飲不得。

朱砂(半兩) 龍腦(半兩) 牛黃(半兩) 砂(半兩) 麝香(一錢) 馬牙硝(一分)
上都 細 一丸

治咽喉頸外腫痛(出聖惠方)

山豆根 沉香 麝香 木香 黃藥 川大黃
上為散。研入麝香令勻。水調為膏。塗貼腫處。

天蘿餅子 治咽喉腫痛。

僵蠶(一錢) 防風(三錢) 天蘿子(一合) 陳白梅(大者七個小者十個) 膽礬(少許)酸米
吞 得時

治咽喉壅塞。頸頷腫痛。(出聖惠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升麻(一兩) 射干(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玄參(一兩)

絳雪散(出直指方)治咽喉腫痛。咽物妨礙。及口舌生瘡。

龍腦(半字) 硼砂(一錢) 朱砂(二錢) 馬牙硝(半錢) 寒水石(一錢)
上各研末。和勻。後臨

生犀飲(出楊氏家藏方)治脾肺積熱。臟腑結滯。咽喉腫痛。痰嗽不利。

大黃 盆硝(各二兩) 荊芥 薄荷 甘草(各一兩或等分)
上為粗搗末。水煎。食後。或為

黃耆湯 治咽喉中腫癢。微嗽聲不出。

黃耆(銼二兩) 人參(一兩) 赤茯苓(去黑皮一兩半) 桂(去粗皮半兩) 甘草(炙一兩)
上一

涼膈甘露丸(出御藥院方)治咽喉疼痛。多痰。

丹砂(研一兩) 龍腦(一字) 甘草(一兩半炙) 南硼砂(研半錢) 川百藥煎(捶碎焙乾
研一

白龍散(出御藥院方)治大人小兒咽喉腫痛。滿口生瘡。

西硼砂(一錢) 鉛霜 腦子(各一字) 寒水石(一兩火飛)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乾摻舌上。

青龍散(出御藥院方)治咽喉腫痛妨悶。

石膏〔八(兩)錢〕 青黛(半兩) 朴硝 甘草(生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三錢。煎薄荷

如聖丸(出御藥院方)治咽喉腫痛。水漿不下。

甘草(生用) 桔梗(各一兩) 牛黃 腦子(各一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每兩服作二十丸。

搐藥斬邪散(出御藥院方)治喉中腫痛不消。及痰盛氣不宣通。

藜蘆(七錢去苗) 川芎(半兩) 細辛〔二(三)錢半去苗葉〕 草烏頭尖(十個)
上為細末。

神效破棺散 治咽喉瘡毒腫痛。

膽礬 銅綠 白僵蠶 馬牙硝
上等分為末。每用一字。竹筒吹入喉中。立效。如走馬喉閉

硼砂丸 治咽喉腫痛。及走馬喉痺。

硼砂 馬牙硝(各一分) 丹砂(半分) 斑蝥(二枚去頭翅足炒)
上為細末。生薑汁煮麵糊。

一捻金散 治風熱咽喉腫痛。飲食妨悶。

惡實(炒) 馬牙硝(研) 礬蝴蝶(研各一分) 甘草(炙銼半兩)
上搗研為散。每摻一字。吹

鼠粘子散(出御藥院方)治時行熱毒攻發咽喉。及頸外腫痛。

鼠粘子 馬牙硝 寒水石(各一兩生) 大黃(半兩生)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蜜水一盞。調

利膈散(出御藥院方)治咽喉諸疾。腫痛生瘡。

黑牽牛(炒) 甘草(炒各四兩) 牛蒡子(炒八兩) 防風(一兩)
上各炒。慢火炒令熟。與防

追風散(出危氏方)治咽喉結腫。

黃丹 朴硝 豬牙皂莢(燒灰) 縮砂殼(灰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少許。以鵝毛蘸於口中 如病

四味如聖湯 治咽喉腫痛。

桔梗 枳殼 麥門冬 甘草(等分)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青解毒丸(出直指方)治熱毒上攻咽喉腫痛。

寒水石 石膏(各四兩研) 青黛(二兩研)
上為細末。拌和。青黛水浸蒸餅。研糊丸龍眼大

千金湯(出楊氏家藏方)治咽喉腫痛。

陳皮 升麻(各半兩) 射干(一兩)
上 咀。三錢。水一盞。生薑五片。煎七分去滓。溫服

真珠丸 治手足心煩熱壅悶。咽喉腫痛。

真珠(一錢匕末) 太陰玄精石( 赤研末四兩) 不灰木(用牛糞燒赤末四兩)
上同研細。

龍膽膏 治咽喉腫痛。及纏喉風。粥飲難下者。

龍膽(一兩) 膽礬(研) 乳香(研各一分)
上研勻。煉沙糖和丸如豌豆大。每服一丸。綿裹

附子散(出聖惠方)治咽喉腫。並喉閉。風熱上攻結塞不通。

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臍或生去皮臍作四片酥炙或蜜炙) 惡實(炒三分或生用) 馬藺子 (一兩)

通喉散(一名如聖散出衛生家寶方)治風熱上攻。咽喉腫痛。

黃連(去鬚) 豬牙皂角(去皮子) 礬石
上等分。於瓦器內 過。成細散。每用一字。吹在

地黃煎(出聖惠方)治咽喉腫痛。祛熱毒。利胸膈。

生地黃(一斤研取汁) 白礬(五兩) 馬牙硝(研細三兩)
上先將地黃汁蜜。入於石鍋內 慢火 冷水

治咽喉閉塞。胸膈熱毒所攻疼痛。(出聖惠方)

射干 川升麻 川朴硝(以上各二兩)
上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

治傷風後喉痛。

烏梅(三個) 赤皮蔥(和根三莖) 地 葉(如藤者春用葉秋用根)
上同煎溫服。

治風毒攻咽喉。及頭面腫痛方。(出聖惠方)
用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以雞子黃和搗。令乳入。敷之。帛裹。乾即易之。日七八度

治咽喉腫痛。(出海上名方)

生甘草 生白礬
上等分為末。每服半錢。入口中咽下。亦治喉閉。立效。

治咽喉腫痛。

生礬 銅綠
上為末。以銅綠少許。左邊腫。用右手拇指之頂。蘸藥點之。右邊用左手拇指

白藥散(出直指方)治喉中熱塞腫痛。散血消痰。

白藥 朴硝(各等分)
上為末。以小管吹入喉。

蛇蛻散(出聖惠方)治咽喉腫痛。咽物不得。

蛇蛻皮(一條燒令煙盡) 馬勃(一分)
上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以綿裹含。徐徐咽津。立

丹砂散 治咽喉腫痛。咽物妨悶。

丹砂(一分研水飛) 芒硝(一兩半研)
上研勻。每用一字。時時吹入喉中。

龍腦丸(出聖惠方)治咽喉腫痛。立效。

龍腦(一分) 白藥(一兩搗羅為末)
上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雞頭實大。常含一丸。咽津

治咽喉內卒腫痛。(出聖惠方)

馬兜鈴根(一兩) 甘草(一分生銼)
上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

治咽喉頸外腫。及咽乾痛方。(出聖惠方)

生黑豆黃(一合) 蜀葵心(一合)
上入少鹽。同搗為膏。敷腫上。日三兩度。瘥。

又方(出聖惠方)

牛蒡子(三兩搗碎) 鹽(二兩)
上炒令熟。熨腫上。立效。

如聖湯(一名甘桔湯出直指方)治風熱毒氣上攻。咽痛喉痺。腫塞妨悶。及肺壅咳嗽。咯唾膿血。胸滿振寒。咽乾不渴。時出濁沫。氣息腥臭。久久吐膿。狀如米粥。又治傷寒咽痛。

桔梗(一兩炒) 甘草(銼二兩炒)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小兒時

乳香湯 治膺臆咽喉腫痛。

大黃 甘草(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六分去滓。化乳香一字。溫服。不

治喉腫痛(出衛生家寶方一名吹喉散)

朴硝(四兩另研) 甘草(一寸生末一兩)
上為末。每以半錢。乾摻喉中。腫甚者。以竹筒吹

治咽喉腫痛方。(一名消壅祛毒散出百一選方)
用山豆根。洗淨。新水浸少時。每用一塊。入口中咽下苦汁。喉寬痛亦止。未愈。更用一

如聖散(一名僵蠶散出百一選方)治咽喉腫痛。

用白僵蠶直者。不拘多少。炒為末。以生薑自然汁。調服一錢匕。吳內翰。備急方云: 余嘗 二 濃。 得。 訖。 能救

治喉腫痛。飲食不可入者。

用豬牙皂角一梃。去黑皮並核。米醋浸。炭火上炙令乾。再浸再炙。七遍。黃色則止。莫令

又方
用蛇床子三四撮。入小花瓶內。用炭火一塊。入瓶內燒之。卻用筆管入瓶內。用口吸煙。吐

又方
用野鹿蔥一枝。獨生者捶碎。用白絹包縛。以酸米醋一大碗。煎乾候冷。取著牙外牙根上。

又方 治喉腫痛。

用直僵蠶、白梅。不以多少。研為末。入米醋少許。和蠶末含化。須臾所腫即破矣。

治傷寒毒攻咽喉腫方

用真 茹。爪甲大。納口中嚼汁咽。當微寬為佳。

治喉中腫痛。不得飲食。(出肘後方)
用燒筆頭灰。漿飲下方寸匕。

治壅熱咽喉腫痛方

用百兩金一寸。含少許咽津。

治咽喉腫痛方

用都管草根。切片含之。立愈。

治咽喉腫痛。語言不出。(出海上名方)
用硼砂碾細。竹管吹入喉內。其痛自定。

治卒風咽腫面腫方

用杏仁末。和雞子黃更搗。敷上。乾複易之。七八度。若腫汁出。煮醋和伏龍肝敷。乾更易

又方
用含上好醋。口舌有瘡。亦佳。

鶴頂丹 治大人小兒咽喉腫痛。

用甜硝四兩。炒過研細。先掘地作坑子。揩淨。入甜硝在內。一時辰出火毒。取出。入 熱甘 滴水

治咽喉猝腫。不下食方。(出聖惠方)

取鯇魚膽滴入喉中。如喉嚨痛。以膽塗喉嚨外腫痛處。極妙。

治咽喉猝腫痛。不下食方。

用附子半枚。生搗。細羅為散。用竹管吹入喉中。

治咽喉猝腫痛。不下食方。(出聖惠方)

用生地龍十四枚。搗爛。塗喉外。帛系之。兼治癰發喉中。一方。取地龍一條。著鹽淹令化

治咽喉猝腫痛。不下食方。

用白面不計多少。以苦酒和塗喉外腫處。

治咽喉猝腫。食飲不通。(出肘後方)

用黃柏搗敷腫上。冷複易之。用苦酒和末。佳。

搗薤膏(出聖惠方)治咽喉猝腫。食飲不通。

用薤一握。爛搗。醋和敷腫上。冷複易。佳。一方用根。炒搗。貼腫處。以帛系之。

治咽喉內猝腫痛。(出聖惠方)

用商陸根。爛搗。微炒。帛裹熨之。冷即易之。立愈。

治咽喉頸外腫。及咽乾痛方。(出聖惠方)

用皂莢炙黃焦。去皮子。搗羅為末。水調敷之。

治風毒咽水不下。

用水服莨菪子末二錢匕。神良。

又方

用煮桃皮汁三升。服。

硼砂散 治咽喉緊腫疼痛。

硼砂 甘草(銼一分) 馬牙硝 人參(各半兩)
上為細散。每服半錢匕。含化咽津。不拘時。

防風散(出危氏方)虛者少用。實者多用。

防風(去蘆一兩) 羌活 黃藥子 白藥子(蜜炙) 僵蠶(炒) 硼砂 大黃(紙裹煨令香熟) 錢〕 薄

治咽腫痛至危困。(出百一選方) 以手用力拔頂心發。立通。無發者。撮頂心皮即安之。劉大夫得此方未試。忽一猝苦咽痛不

射干膏(一名烏 膏)治喉腫熱塞不通。脾熱上沖。

絳雪散(一名代針散)治男女長幼咽喉腫痛。氣息難通。杏仁丸 治咽喉噎塞咳嗽。治喉猝腫不下食。(出經驗良方)

以韭一把。搗。熬敷之。冷則易。一方用薤。

治卒咽痛。

燒炊箅一枚。漿水服方寸匕。

發聲散 治咽喉痛。不妨咽物。咽物則微痛。不宜寒涼藥過泄之。此妨悶非熱也。

栝蔞(去瓤) 白僵蠶(半兩微炒) 桔梗(新白者七錢半炒) 甘草(二錢炒)
上件為細末。 一錢 白礬

通關散 治一切咽喉危疾。

盆硝 甘草 蒲黃 白僵蠶 青黛(以上並等分生用)
上為細末。每用一字。乾摻在舌上。

鉛霜散 治咽喉腫痛。清涼咽膈。

南硼砂 柿霜 糖霜 鉛白霜
上件各等分。為細末。每服半錢。遂旋摻咽下。食後。

菖蒲大丸 治風熱壅盛。咽嗌腫痛。語音嘶嗄。咽物艱難。常服清上焦。發音聲。

水菖蒲 白朮(各一兩) 防風(去蘆頭) 川芎〔各半(一)兩〕 甘草(炙) 桔梗(去蘆頭微炒
竹紙裹 壓去油取 荷葉 末研勻。

鼠粘子散 治上焦壅熱。咽膈腫疼不利。

鼠粘子(一兩銚子內以文武火隔紙炒令香為度) 甘草(一分) 荊芥(半兩)
上件三味 同為

治丈夫婦人喉嚨腫痛。飲食不下。喘息不通。頭項俱腫。命欲臨死。宜服此返魂散。量病勢

硝石 牽牛(各一兩) 半夏(三分) 僵蠶(去頭絲) 天南星(各一兩)
上為細末。以舊筆管 破。 合後

麻黃 荊芥穗 羌活 牡丹皮(去心) 射干 僵蠶(去絲) 連翹 硝石(各一分) 大黃 牽 蔥湯 下 濃

桔梗湯 治咽喉腫微覺痛。聲破。

麻黃(半錢不去節) 桔梗(一錢) 甘草(一錢) 當歸(一分) 黃芩(三分) 白僵蠶(一分)
去滓。稍熱

治咽喉腫痛。

用生艾尾。研井花水。朴硝。噙咽津。

治咽喉腫痛。

百藥煎(去黑皮) 硼砂 甘草 生白礬(等分)
上四味為細末。每服一錢。食後米飲調。細

治咽喉腫痛。

用山豆根磨醋。噙出涎。

又方

白礬(三錢) 巴豆(三個去殼)
同炒候礬枯。去巴豆。只研礬為末。調灌。或點入喉中。

黃芩湯 治咽喉腫疼。口瘡等疾。

黃芩 蓽茇
上各等分為末。煎湯漱口。神效。

龍腦丹砂丸 治咽喉腫痛。連舌頰牙根赤腫。心煩咽乾多渴。眠睡不穩。

龍腦(研二錢) 丹砂(研半兩) 人參 白茯苓(去黑皮各一兩) 羚羊角(鎊) 犀角(鎊)甘 (各一分)
上為末。再同和勻。煉蜜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含化咽津。食後臨臥。

治咽喉間生肉。層層相疊。漸漸腫起。不痛。多日乃有竅子。臭氣自出。遂退飲食。

用臭橘葉煎湯。連服愈。

治猝咽痛。

用懸木構燒末。水服方寸匕。日三。

代針散(一名絳雪散)治咽喉腫痛。氣息不通。

砂(為君少許) 白礬(為臣皂子大) 牙硝(三兩) 硝石(四兩) 黃丹(半兩)巴豆(六枚)
入一個。續入蛇蛻皮一在患處。忌雞犬及婦人

秘傳解毒丸 治一切諸毒瘡痍之疾。咽喉腫痛。

貫眾 山豆根 黃藥子 牙硝 寒水石 草龍膽 黃大豆 干葛 百藥煎 紫河車 甘草節
兩作十

治喉嚨疼。

用木通煎湯服之。或將木通含之。咽津亦得。

又方
用甘草煎湯去滓。溫服一盞。日三服。

治一切咽頷腫毒。

上用蟬殼一兩。為末。以豬膽汁和蜜調敷腫處。即消。

治咽喉癢痛。失音不語。

杏仁(去皮尖炒) 桂心(為末)
上二味各一兩。同研爛如泥。用半熟蜜和丸如櫻桃大。

新綿裹。含之咽津。日五次。夜三次。大效。

卷六十四 咽喉門

語聲不出(附論)

夫喉嚨者。為氣之道路。會厭者。是聲音之門戶。若風邪熱毒在於脾腑。則陰陽不和氣 道痞

苦參丸(出聖濟總錄)治咽喉腫痛。語聲不出。痰唾稠濁。

苦參(一分) 白礬(燒枯半兩) 山梔子仁(一兩) 木通(銼) 防風(去叉) 杏仁(湯浸去皮 實 (炒)
後含化 咽津。

通聲膏

五味子 款冬花 通草(各三兩) 人參 細辛 青竹皮 桂心 菖蒲(各二兩) 杏仁 薑汁
三上三下。去

治肺脾氣滯。風冷所傷。咽喉腫痛。語聲不出。宜服此方。(出聖惠方)

桂心(一兩) 木通(一兩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射干(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桔
兩湯浸去皮 溫服。

生薑膏(一名母薑酒)治咽喉腫痛。聲嘶不出。蓋咽門者。肝膽之候。若臟熱咽門

母薑(汁一升) 牛髓(三兩) 麻油(二兩) 芎 (二兩) 獨活(一兩半) 秦椒(一兩去目及
煎至相 淹濡

黃芩湯 治風熱客於肺經。上搏咽喉。氣壅腫痛。語聲不出。

黃芩(去黑心一兩半) 枳殼(去瓤麩炒一兩半) 升麻(一兩) 木通(銼一兩) 芍藥柴胡(
粗搗篩

杏仁煎 治暴嗽失音不語。

杏仁(去皮尖研三兩) 桑白皮 生薑(取汁) 蜜 砂糖(各一兩半) 木通 貝母(各一兩三
以水

小續命湯 治猝然咽閉。不能語言。

防己 麻黃 人參 肉桂 黃芩 甘草(炙) 白芍藥 杏仁 川芎(各一兩) 附子(半兩)
溫服。

又方(出聖惠方) 丹參(一方朱砂) 升麻 雄黃(細研)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鬼臼 甘草(炙微
一丸。 加至

治咽喉腫痛。脾肺壅毒。語聲不出。宜服此方。(出聖惠方) 木通(一兩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菖蒲(三分) 川升麻(三分) 羚羊角每服三錢。水

射干湯 治風熱客搏於脾肺經。血脈壅遏喉門腫痛。語聲不出。

射干 紫菀(去苗土) 款冬花(各一兩半) 麻黃(去根節二兩) 細辛(去苗葉) 五味子 (炒
煎至

發聲散(出御藥院方)治語聲不出。胸滿短氣。涎嗽喘悶。咽喉噎塞。

桑白皮 升麻 桔梗 川芎(各一兩) 甘草 馬兜鈴 羌活(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

治咽喉腫痛。聲嘶不出。(出聖惠方) 生薑汁(二合) 生地黃汁(三合) 桂心(末半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

治咽傷語聲不徹方。

酒 酥(各一升) 乾薑(二兩半末) 通草 桂心 石菖蒲(各二兩末)
上合和。服一匕。日三次。

治語聲不出。

釅醋 生薑汁 自然銅 蛇銜草 木馬麻草
上各等分為末。用蘆筒吹入喉內。立可。

菖蒲丸(出聖惠方)治咽喉腫痛。語聲不出。

菖蒲(二兩) 孔公孽(細研一兩) 木通(銼二兩) 皂莢(一梃長一尺者去黑皮塗酥炙令黑黃去子)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煎鬼箭羽湯下。不計時候

荊芥湯(又名三神湯出三因方)治風熱肺壅。咽喉腫痛。語聲不出。如有物鯁咽之則痛甚。

荊芥穗(半兩) 甘草(炙一兩) 桔梗(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薑三片,煎至

治咽傷語聲不徹(一名立效散出十便良方)

酒 酥(各一升) 乾薑(十兩末)
上以酒一合。酥一匕。薑末二匕。相和服。日三。食後服。亦治肺痛。

發聲散(出御藥院方)治咽喉語聲不出。

栝蔞皮(細銼慢火炒赤黃) 白僵蠶(去頭微炒黃) 甘草(銼炒黃色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日

出聲散(一名訶子湯出衛生寶鑒方)治肺虛失語。

訶子(四個生熟) 甘草(二兩生熟一方半兩) 桔梗(一兩)
上為末。每以二錢。用童子小便出

杏仁丸(出聖惠方)治啞塞咳嗽。及咽喉癢痛。失音不語。

桂心 杏仁(十八銖湯浸去皮尖炒)
上為末。蜜丸如杏仁大。新綿裹。時時含之。細細 咽津

治喉痺腫盛。語聲不出方。(出聖惠方)
用馬藺根汁三合。入白蜜一合相和。慢火煎成膏。徐徐咽之。日可五七度。一方用子半 升。 飲之

槐花方(出危氏方)治失音。

用槐花。新瓦上炒香熟。三更後。床上仰臥。隨意食之。亦治咯血。從彥文親服有效。

桂心散 治失聲音。若陽証傷寒失音者。不可用。須察其証而用之。陰証傷寒方可用。

用桂心搗碎。每服三錢。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後溫服。一方用末。舌下漸咽津。

白芨散 治人無聲。

用豬肺一個。生薑數片。煮熟切作片子。白芨二十文。研為末。點盡。豬肺吃。

治風冷失聲。咽喉不利方。

用 荷根二兩。研絞取汁。酒一大盞。相和令勻。不計時候。溫服半錢。

治猝失音方

用生大豆一升。青竹 子四十九枝。長四寸。闊一分。和水熟煮。日夜二服。瘥。又每食後

橘皮湯 治卒失聲。音不出方。

用橘皮五兩。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治咽喉癢痛。失音不語。治語聲不出如有鯁。

用荊芥東加荊芥。

治猝暗風失音不語方。

用好生梨。搗汁一合。頓服即通。日再服。止。

治取好聲方

用杏仁一升。去皮尖。酥一兩。蜜少許。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米湯下十五丸。

增損如聖散 治心肺風熱攻沖會厭。語聲不出。咽喉妨悶腫痛。並皆服之。

桔梗(二兩) 甘草(微炒一兩半) 防風(半兩) 枳殼(湯浸去瓤二兩半)
上為細末。每服三

治咽喉腫痛。語聲不出。

用豉半升。水二盞。煎去滓。分為二服。相繼稍熱服之。令有汗出。瘥。

大附方 治腫痛全盛。語聲不出者。及喉痺毒氣。咽門閉不能咽。

用大附子一枚。炮令裂。削去皮。切如豆。每含一塊咽汁。半食間即瘥。烏頭亦得。忌豬肉

通聲丸 治寒邪客在肺經。咽嗌至塞。語聲不出。咳嗽。及憂思悸怒。氣道閉澀。胸滿短

石菖蒲 肉桂 杏仁 乾薑 青橘皮(等分) 甘草(半支)
上為末。蜜丸。每一兩作十丸

玉粉丸 治冬寒痰結。咽喉不和。語聲不出。

半夏(洗五錢) 草烏頭(一字炒) 桂(一字)
上同為細末。生薑自然汁。浸 餅為丸。 如雞 如啞

甘桔湯 治咽喉痛。

用桔梗一兩。甘草二兩。水煎。食後服。

治咽喉。如無熱咽痛。喉閉。

用辣桂、半夏、甘草等分。 咀。水煎一半。候冷呷。緩服。

出聲音方

訶子(炮去核) 木通(各一兩) 甘草(半兩)
上 咀。用水三升。煎至升半。入生地黃汁一

治啞病。

以蜩 蛻皮。研一錢匕。井花水服。

治猝啞。

取杏仁三分。去皮尖熬。別杵桂一分如泥。取李核大。綿裹含。細細咽之。日五夜三。

治喉痺猝不語。

煮豉汁一升服。覆取汗。亦可末桂。著舌下。漸咽。

治咽喉癢痛。失音不語。

杏仁(味甘苦冷有毒惡黃芩黃 葛根畏 草去皮尖炒) 桂心(味甘辛大熱有小毒為末)
上二 次。


咽乾(附論)

夫脾肺不利。上焦有熱。則津液枯燥搏於咽喉。故令乾痛。甚則生瘡矣。

絡石煎丸 治咽喉乾燥熱痛。宜服。

絡石(半兩) 射干(半兩) 川大黃(一分) 木通(一分銼) 白藥(一分) 川 升麻(半兩) 牛(一分) 黃 藥
煎成膏

龍腦雞蘇丸 治上膈虛熱咽乾。

龍腦(研一分) 雞蘇 甘草(炙) 烏梅肉 紫蘇葉(各一兩) 麥門冬(去心焙) 白梅肉 人
同研勻。 煉

升麻散(出聖惠方)治咽喉熱毒上攻。乾燥疼痛。宜含化。

川升麻(一兩半) 射干(一兩) 白礬(半兩燒灰細研) 絡石(一兩) 甘草(三分生銼)白藥 馬牙硝(二

犀角丸(出聖惠方)治風熱上攻。咽喉乾痛。如欲生瘡。心胸壅悶。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芩(半兩) 玄參(一兩) 人參( 頭) 杏仁( 每於

甘草湯(出聖濟總錄)治咽乾。涕唾如膠。或腎氣不足。心中悒悒。目視[目巟][目巟]。少氣耳聾。

甘草(炙半兩) 磁石( 醋淬三遍二兩) 玄參 防風(去叉各一兩半) 五味子 牡丹皮 桂 水一盞半

射干膏(出聖濟總錄)治咽乾口瘡牙癰。心肺熱盛。

射干 升麻 梔子仁 玄參 小豆卷(各一兩半) 黃柏(去粗皮二兩) 赤蜜 地黃汁(各三
去滓。

治咽喉熱毒乾痛。心膈煩躁。宜服此方。(出聖惠方)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一兩) 梔子仁(三分) 藍葉(半兩) 木通(一兩銼) 麥門冬 (一兩
為散。每服

貝母湯(出聖濟總錄)治咽乾口燥。上焦虛熱咳嗽。氣促痰壅。

貝母(麩炒去心) 百合(各三分) 紫菀(去苗土) 桑根白皮(炙銼) 桔梗(銼炒各半錢)
麥 水一盞

雞蘇人參湯 治上焦有熱。津液燥少。咽喉乾痛。

雞蘇葉 惡實(炒) 玄參 甘草(炙銼各一兩) 防風(去叉) 人參 天門冬(去心焙各半兩)

龍腦散 治咽喉熱乾燥。津液不足。

龍腦(研一錢) 雞蘇(去梗焙乾) 荊芥穗(一兩半) 白豆蔻(去皮一分) 甘草(炙銼一兩)味尤全

乾地黃丸(出聖濟總錄)治咽喉乾痛。風氣。不能食。

生乾地黃(焙一兩) 人參 赤茯苓(去黑皮各三分) 天門冬(去心焙一兩)
上為末。煉蜜

濃朴湯(出聖濟總錄)治咽喉乾痛。心腹滿悶。不能飲食。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 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半)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人參(各一兩)

如雪湯(出聖濟總錄)治膈熱咽乾。風毒攻心狂悶。

朴硝 黑豆皮(生) 木香(各一兩) 大黃(半兩生)
上除朴硝外。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

桔梗湯(出聖惠方)治咽喉乾痛。吐咽不利。

桔梗(銼炒) 甘草(生) 惡實(炒各一兩)
上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入竹茹一彈丸

貝母丸(出聖濟總錄)治咽喉中乾。肺熱咳嗽多痰。

貝母(去心一兩半) 甘草(炙三分) 杏仁(湯浸去皮尖炒一兩半)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

治咽喉中乾如有刺。此乃熱盛肺氣上壅。(出經驗良方)

荊芥穗 防風(各二兩) 甘草(一錢生)
上為末。每將少許。以津液咽下。


咽喉不利(附論)

夫臟腑冷熱不調。氣行上下哽澀。結搏於喉關。吞吐不利。或塞或壅。故咽喉不利也。

犀角湯 治咽喉不利。肺臟風熱。涕唾稠粘。

犀角(鎊) 玄參 枳殼(去瓤麩炒) 人參 木通(銼) 麥門冬(去心焙) 射干 馬兜鈴 防風 馬牙硝 (

紫菀湯 治咽喉癢。咳嗽。

紫菀(去苗土) 貝母(去心炒) 桑根白皮(銼炒) 桔梗(炒) 柴胡(去苗) 麥門冬(去心焙)銼一分)
上粗

牛黃涼膈丸 治風壅痰實蘊積不散。頭痛。面赤。心煩潮躁。痰涎壅塞。咽喉不利。精神恍

牛黃(錢) 牙硝 寒水石(各二兩) 紫石英 膽星(各半兩) 腦子 麝香(各二分) 甘草(

生乾地黃散(出聖惠方)治脾肺壅毒。咽喉不利。腫痛煩熱。

生乾地黃(一兩半) 犀角屑(三分) 雞蘇苗(三分) 赤茯苓(三分) 射干(三分) 麥門冬(
水一中盞

龍腦丸(出聖惠方)治脾肺壅熱。咽喉不利。宜服。通津液。利咽喉。

龍腦(一錢細研) 牛黃(一錢細研) 朱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赤茯苓(一兩) 羚羊角(半兩)
研了藥 令勻。煉

茯苓湯 治咽喉凝唾不出。如膠塞喉。

赤茯苓(去黑皮) 桂(去粗皮各二兩) 人參 甘草(炙銼) 生乾地黃(焙) 芍藥 前胡(去 破。 同

清膈湯 治風熱。化痰利咽膈。清頭目。消瘡疹。

甘草(炒) 栝蔞根 桔梗(炒) 紫蘇葉〔各一(二)兩〕 雞蘇葉(一兩半) 荊芥穗(四兩)

犀角散(出聖惠方)治咽喉毒氣所攻。氣息不利。心胸煩悶。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一兩) 木通(一兩銼) 射干(一兩) 前胡(一兩半去蘆頭) 川大 更 入

射干煎(出聖惠方)治咽喉風熱。不利疼痛。咽乾舌澀。

射干(一兩) 川升麻(一兩) 犀角屑(一兩) 當歸(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
蜜 四兩

真珠丸 治心肺客熱。虛煩多痰。咽喉不利。

真珠(研如粉半兩) 甘草(生末一兩一分) 龍腦(研三錢) 硼砂(研半兩) 凝水石(六兩
裹 縛定 勻。煮

調中人參丸 治咽喉中癢。嗽狀如傷寒。

人參 青木香 桂(去粗皮) 羌活(去蘆頭) 大麻仁 酸棗仁(去皮各一分)
上為細末。煉

治咽喉不利下氣方。(出聖惠方)

射干 杏仁 人參 附子 桂心(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指大。含一丸。稍稍咽 之。 含

消毒犀角飲子(出御藥院方)治大人小兒內蘊邪熱。咽膈不利。痰壅嗽。眼赤臉腫。腮項結

治療。

甘草(一斤炙) 荊芥穗(二斤) 防風(半斤去蘆) 鼠粘子(四斤炒香)
上為末。每服三錢。四服

甘桔湯(出御藥院方)治胸中結氣。咽喉不利。下一切氣。

桔梗 杏仁(湯浸去皮尖麩炒各二兩) 甘草(炙一兩)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

治咽喉

薄荷(一兩) 紫河車(半兩) 甘草(三錢炙)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臨臥噙化。

療口中咽喉不利。當歸含丸方。

當歸末(二兩) 杏仁(去皮尖一兩炒)
上搗篩。以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二丸。含。漸漸咽汁

秘方防風散 治一切風熱上壅。咽喉不利。

防風(去蘆一兩) 白藥(三兩黑牽牛半兩同炒香熟為度去牽牛一半)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匕

治上焦壅滯。風冷傷肺。氣道痞塞。咽喉不利。(出聖惠方)
隨所患左右。刺手小指甲。令血出。效。

治咽喉不利。腫塞氣道不通。宜用此方。(出聖惠方)
用以生艾葉搗爛。敷腫上。隨手即消。冬月以熟艾。和水搗汁塗之。亦佳。一方用嫩艾葉。旋取研汁。逐時吞下。

治咽喉逆氣不能食方

用麻子一升。熬令黑。以酒一升。淋取汁。空心。一服一升。漸至二升。多汗好覆。勿觸風

犀角散(出御藥院方)治利咽膈。下痰。

大黃(二兩) 荊芥穗(一兩半) 甘草(一兩) 薄荷(半兩)
上為粗末。每用四錢。水一大盞。煎三沸去滓。溫調青雪散三錢。細細服。食後。

川芎丸 治咽喉不利。音聲不出。及風熱上壅。面赤鼻塞。不聞香臭。

石菖蒲(半兩) 桔梗(去蘆頭) 荊芥穗 薄荷葉(去土) 川芎 牛蒡子(炒以上五味各一兩) 食後臨臥服。一方有縮砂。無牛蒡子。

王醫師法

用生蘿卜切作片。冬月臨臥時。吃三兩片。可無咽喉之患。

百霜丸 治咽喉中結塊核。不通水食。危困欲死者。大效。

上用釜底百草霜。不拘多少研細。蜜和為丸龍眼大。每一丸。新汲水化開灌下。甚者。不過三丸。即愈。


骨鯁(附論)

凡療病皆以其類。至如治鯁之法。豈宜以鸕 主魚鯁。狸、虎治骨鯁。磁石治針鯁。髮灰治發鯁。至於竹蔑薤白嚼筋綿蜜等事。乃可通於諸鯁用耳。用藥之法。有不取於氣味。特以意為用者。若魚網虎骨之治骨鯁是也。然網能製魚。乃魚之所畏。虎能伏獸。乃獸之所畏。 其所製伏既不同。則用之亦異矣。

神仙化鐵丹(又名聖化仙丹)治一切骨鯁。

香白芷(大塊不 者三兩) 貫眾(揀淨末一兩) 木蘭花(樹生者一兩) 京墨(好者一錢)金芋(即 荸薺乾者一兩) 象牙屑 玳瑁屑 犀角屑(各三兩) 墨煤(淨者一兩)
上共為細末。以頭面雪水做糊。丸如龍眼大。用朱砂為衣。懸當風處陰乾。修合時。忌婦人孝子貓犬外人看見。每用一丸。含化。

靈砂散(出聖濟總錄)治物鯁。寬喉。

靈砂 丹砂 附子(去皮臍生用) 鉛丹 雄黃(各一分) 芎 (半兩) 金箔(七片) 巴豆( 喉內

附子丸(出聖濟總錄)治骨鯁在喉中。

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臍) 細辛(去苗葉) 桂(去粗皮)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青橘皮(湯浸如 兩盞茶

磁石丸(出聖濟總錄)治魚鯁在喉中不出。

磁石( 醋淬研)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白礬灰 惡實(炒) 漿水腳(多年者晒乾炒紫色各 漿

礬灰散(出聖濟總錄)治骨鯁在喉中不出。

白礬灰 烏賊魚骨(去甲) 桂(去粗皮)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漿水腳(多年者曬乾炒紫色 令醉

軟骨散(出聖濟總錄)治咽喉諸鯁。

赤茯苓(去黑皮)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半兩) 甘草(炙銼) 縮砂仁(各一分)
上為散。每

象牙丸(出聖濟總錄)治骨鯁在喉中不出。

象牙屑 烏賊魚骨(去甲) 砂糖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分)
上為末。用寒食面稠餳和丸

橘糖丸(出聖濟總錄)治骨鯁在喉中不出。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 烏賊魚骨(去甲) 沙糖(各一分)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皂子大。

栗皮丸(出聖濟總錄)治諸骨鯁在喉中不出。

栗子肉上皮半兩為末 乳香(研) 魚肝(各一分)
上同研。為丸如梧桐子大。看骨遠近

玉錯散(出聖濟總錄)治一切骨鯁。或竹木簽刺喉中不下。

蓖麻(去殼一兩) 凝水石(研如粉二兩)
上先研蓖麻為膏。旋入石末。同研成散即止。每取

桂香散(出聖濟總錄)治鵝鴨及雞骨鯁在喉中。

桂(去粗皮半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分)
上為散。每服一錢匕。綿裹。含咽十度。其骨

二白散 治諸鯁。

白芷 白蘞(各一分)
上為散。每服一錢匕。水調下。

半夏散 治鐵棘竹木鯁在喉中不下。及刺在肉中折不出。

半夏(湯洗七遍) 白蘞〔各三(二)兩〕
上為散。每服半錢匕。酒調下。日三。半夏 戟人 喉

半夏白芷散 治諸鯁。

半夏(湯洗七遍) 白芷(各半兩)
上為散。每服一錢匕。水調下。即嘔出。

治諸鯁方(出聖惠方)
用鹿筋漬之令濡。合而索之。大如彈丸。以線系之。將筋端吞之入喉。推至鯁處。徐徐引之

又方
用作竹篾刮令滑淨。線裹納喉中。令至鯁處。可進退引之。鯁即隨出。

治骨鯁在喉。眾治不出。(出聖惠方)

取飴糖。丸如雞大黃大。吞之。不去更吞。漸大作丸。可至十丸止。一方。服沙糖水。

又方(出聖惠方)
用燒虎野狼屎。服之。

又方(出聖惠方)

吞豬膏如雞子。不瘥更吞。瘥止。

治魚骨鯁(出十便良方)
用楮桃葉研細。取自然汁。水調服。

治骨鯁(出危氏方)
用橄欖食之。如無。用核碾為末。以急流水調服。

治鯁(出經驗良方)

縮砂仁 甘草(等分)
上為粗末。如一切鯁。以綿裹少許。含之。旋咽津。久之隨涎出。

治魚雞骨鯁(出危氏方)
用貫眾為末。井花水調令濃。大作一口。慢慢吞便下。用生者研細。絞汁服尤妙。一方。煎魚戲

治骨鯁(出醫方集成) 用野苧根洗淨。搗爛如泥。每用龍眼大。如被雞骨所傷。以雞汁化下。如被魚骨所傷。以魚

骨鯁

用寒食日收飛面四兩。包待五月五日。好烏梅個個要好。濕潤。用四十九個去核。米醋浸一 用石 宿

鯁骨方

細銼象牙末。去瓤陳橘皮。砂糖調冷水。鐵也化為泥。

又方

紫白玉簪根。重羅用一分。竹筒吹入去。不可近牙根。

治魚骨入喉方

用久年朽桃枝、竹根。濃煎湯灌之。立效。

鱖膽煎(出德生堂)治一切骨鯁。或竹木刺喉中不下。

用鱖魚膽一味。臘月取掛於北檐下陰乾。不可見日。如有魚鯁。即取一皂子許。以酒一合。出者。 鯽魚亦

治諸魚骨鯁在喉中方(出肘後方)
用蜜不拘多少。煎化。乘熱用綿一兩。蘸熨鯁處。又以瓠炙熱熨綿上。未出再作。仍取皂角

笱須散(出十便良方)治諸魚骨鯁在喉中。

用笱須已捕魚者。燒灰研細。每服一錢匕。粥飲調下。

獺骨方(出聖惠方)治諸魚骨鯁在喉中。

用獺骨一片。含之咽津。立下。一方燒灰。水調服。及用爪於喉嚨外爬之。即下。

魚鱗散(出十便良方)治諸魚骨鯁在喉中。

用鯉魚皮鱗。不拘多少。燒灰研細。每服四(二)錢匕。新汲水調下。未出更服。

魚骨引方(出聖惠方)治諸魚骨鯁在喉中。

用魚骨一片。潛令人將置鯁人被頭。勿令覺之。即下。或置頂上亦可。云謦咳即出。

鸕 散(出聖惠方)治諸魚骨鯁在喉中。

用鸕 毛翅十片。燒灰研細。每服一錢匕。濃煎橘皮湯下。或以綿裹。含咽即下。一方。用

雞足散(出聖惠方)治諸魚鯁在喉中。

用雞足二枚。燒灰研為散。每服一錢匕。酒調下。立出。溫水調服亦可。

艾蒿酒方(出聖濟總錄)治諸魚骨鯁在喉中。及誤吞銅錢。

用生艾蒿一握。以水酒各一盞。煎至八分去滓。分溫二服。一方用水煮。又方。用縮砂煎湯

薔薇散(出聖惠方)治諸魚骨鯁在喉中。

用薔薇根。不拘多少。搗為散。每服一錢匕。水調下。日三。亦療折箭刺入膜囊不出。及鼠

百合散(出聖濟總錄)治諸魚骨鯁在喉中。

用百合五兩。搗羅為散。用蜜水調塗帛上。匝項系之。甚者不過三五上。

魚尾引方 治諸魚骨鯁在喉中。

用魚尾一枚。取置衣領中。即瘥。

立竹湯(出百一選方)治諸魚骨鯁在喉中。

取立死竹。從地高二尺以上。刮去皮。細劈如算子三七莖。用水二盞。煎至七分去滓。頓服其骨自消。卻

鷹灰散(出聖惠方)治食肉鯁。

用鷹糞燒灰。細研為散。每服一錢匕。水調下。虎、野狼、雕糞皆可服之。

虎骨散(出十便良方)治諸獸骨鯁。

用虎骨搗研細。每服一錢匕。水調下。狸骨亦得。

雞翮散(出聖惠方)治食鯁咽不下。

用白雄雞左右翅大毛各一枚。就銅器中燒作灰。每服一錢匕。用米飲調下。一方。以水調服

螻蛄散(出肘後方)治諸鯁並刺不出。

用螻蛄頭一枚。為散。綿裹咽津。勿令鯁人知。若刺不出者。以塗刺瘡上自出也。

紅椹咽方 治諸骨鯁在喉中不出。

用椹子紅者。不拘多少。臨時細嚼。先只咽津。後盡咽滓。用新水吞下。如無新者。只欲紅

治諸骨鯁及吞錢(出聖惠方)
用木炭皮為末。研令極細。如無炭皮。但堅炭亦可。粥飲調下二錢。未下再服。七日四日服末。

治魚骨鯁方

用象牙一兩。不以多少。搗羅為末。沙糖丸如雞頭實大。每含化一丸。咽津。一方蔥酒調下。

諸鯁方

用煮薤白令半熟。以線系定薤。手牢牽定線。少嚼薤白咽之。度薤至鯁處。粘牽引鯁即出。或

治雞魚諸骨鯁經日不下者。隨其便而用之。(出危氏方)

諸骨鯁。用藥王草頭。擂水服。又方。以朴硝研細。對入雞蘇丸。別丸如彈子大。仰臥含化

治骨鯁入喉(出經驗良方)
用寒水石 為末。冷水調下。

又方(出經驗良方)
用桑螵蛸。用醋煎。細細啜飲。

又方(出經驗良方)
用白藥銼細。用米醋煎。細細吞下。在上即出。在下即下。

治骨鯁不下(出經驗良方)

先嚼白茯苓一錢重。次以白礬湯咽下。一方。白茯苓為末。所鯁骨煎湯調下。

治魚骨鯁(出經驗良方)
用白膠香。細細吞下。

治魚骨鯁(出聖惠方)
用陳橘皮為末。好酒一升。入沙糖一兩。煎成膏子。冷吞咽下。口念鸕 鸕 立愈。一方細

治魚骨鯁兼喉痺。

以青魚膽少許。口中含咽津。即愈。膽用臘月取。陰乾。良。

治食魚肉為骨所鯁。

取泉水一杯。令患人口。向水張口取水氣。鯁當自下。

治骨鯁(出危氏方)
用金鳳花子。嚼爛噙化下。無子用根亦可。口中骨自下。便用溫水灌漱。免損齒。雞骨尤效

玉屑無憂散(一名奪命無憂散)治誤吞骨鯁塞不下。獸骨鯁及咽中刺。

用象牙梳。或牙笏等。磨水咽下。桑木上蟲屑。米醋煎。灌漱自下。

治魚骨鯁不出。(出經驗良方)
用蒜納鼻中即出。獨顆者。殺鬼去痛。入藥用最良。

治魚骨在腹中刺痛。及刺入肉者。

用食茱萸。煎汁一盞服之。其骨軟出。如骨刺在肉中。搗封之。骨自爛出。一方。用吳茱萸

治骨鯁神效(出衛生家寶方一名鹿屑散) 用鹿角為末。含津咽下。妙。一方。摻舌上。咽津立效。

治魚骨鯁在喉中(出聖惠方)
用 砂少許。口中咀嚼之。立下。

治魚骨鯁(出海上名方)
用白芍藥細切。嚼爛咽下。

又方(出海上名方)
用五倍子碾細末。摻喉中。立消。

治骨鯁在腹中刺痛(出海上名方)
用大栗殼。燒灰研細。熟水調下。

麻煎丸(出海上名方)治骨並魚刺。鯁在喉中。

取研蓖麻子仁。爛。入百藥煎。成劑即止。丸如彈子大。青黛為衣。井花水磨下半丸。咽之

消化魚鯁

用千金石。以火 水淬。敲碎。又用塘內攔魚竹。並象牙屑。一處或丸或末。嚼水咽下。可

深師療食魚骨鯁方(出聖惠方)
用捕魚網一小片。燒灰。服刀圭匕。良。細研。水調一錢服之。一方乳香湯調下。溫服。甚

治鐵棘竹木諸刺在肉中折不出。及鯁不下。(出聖惠方)
用鼠腦。濃塗瘡上則出。亦可用 鼠。大效。

千金療鯁方。兼主折刺不出。(出聖惠方)

取瞿麥為末。水調服方寸匕。

治咽喉魚骨鯁刺。

上馬屁勃。不以多少。為末。蜜和丸彈子大。噙化咽津。

二聖散 治魚雞骨刺在喉中不下。

取五月五日采楮子。曬乾。白茯苓各等分為末。每服一大錢。小兒半錢。煎乳香湯調下。溫

治骨鯁

用赤華葉威靈仙心。以井花水二盞。煎至一盞。諸般雞鵝骨吞下。軟如綿。

又方
用燈心燒灰。喉中諸骨魚骨竹刺等。不能上下。用此味吹入喉中。立消。

又方
取所餘者骨。左右手反複擲背後。立出。

治雜物鯁方

解衣帶。目窺下部。不下即出。一用紙捻。頻打噴嚏。鯁自出。

青雪散 治魚骨鯁咽喉內不出。療鯁方

用東流水一器。東向坐。以手指畫水上作龍字訖。飲水。不自曉書。令他人持手書。良。

又方
凡書文曰。天有門。地有根。諸家人口者。皆當得吞。(集驗同)

治骨鯁厭勝法

凡鯁時。以其所食箸。急倒轉。依舊如常食魚。其鯁自下。勿令人知。

又方 咒骨鯁。

以淨器盛新汲水一盞。捧之。面東默念云。謹請太上東流順水。急急如南方火帝。令敕。一 以

蓖麻丸 治一切鯁。

蓖麻仁 紅曲
上等分研細。用沙糖和丸。如皂角子大。以綿裹含之。痰出立效。

治骨鯁方

鹽麩子樹。取根。用釅醋煎濃汁。時時呷咽。瑞山本公云。曾有人被雞骨鯁。頸項腫大 可畏 入鹽 兼用

神效解毒丸 收藏年深。愈見神效。

青靛花(六兩) 大黃 山豆根(各四兩) 朴硝(一錢) 黃藥子(一兩半) 自然銅(四兩)貫 蕉自 然 一 料 喉 蛇

縮砂散 治骨鯁。

縮砂仁 甘草 貫眾(等分)
上搗為粗末。如一切鯁。以綿裹少許含之。旋旋咽津。久 則隨 不效

玉屑無憂散 治魚骨鯁。

用貫眾調下。妙不可言。

神效膏 治諸般骨鯁。

馬鞭草 地松
上件各一小握。不用根。入陳白梅肉一枚。白礬一大拇指面許。研令極細。之令 去。

白龍散 治魚骨鯁。

柑子皮 白礬 象牙屑
上件各等分。同為細末。每用一錢。綿裹含化。

厭勝法 治骨鯁。

以所食魚骨。密置患人項上。勿令知。良久即下。它魚骨亦可。

治食諸魚骨鯁。久而不出。

上以皂角末少許。吹入鼻中。得鯁出。多效。

咽中骨鯁。

剪刀草如野慈菇。生於籬塹間。其根白。研之則如膠。用順水吞下。吞下即吐出骨。不過兩

青雪散 治魚骨鯁咽喉內不出。並及慢喉痺。

盆硝(二兩) 牙硝(三錢) 白僵蠶(去頭炒黃色為末) 甘草(生取末各一錢半) 青黛(二錢)

主骨鯁

以故魚網。覆鯁者頸。瘥。如煮汁飲之。骨當下矣。

治魚骨在人腹中刺痛。

煮吳茱萸汁一盞。服之止。又骨在肉中不出者。嚼吳榮萸封之。骨當爛出。

治魚骨鯁不出者。

取獺足於項上爬之。亦可煮汁食。

治鯁。及魚骨入肉不可出。痛甚者。

取魚狗燒令黑。為末。頓服之。煮取汁飲亦可。魚狗乃今之翠鳥小者是也。

治食諸魚骨鯁。雜物鯁。

以好蜜七抄。稍稍服之。令下。

治魚骨鯁

口稱鸕 則下。

治鯁

用琥珀作珠。一物貫串著繩。推令前人至鯁所。又複推。以牽引出矣。若水晶珠亦得。如更

治草芒砂石類。喉中不出。

用甑帶燒灰。水調飲之即出。(系蒲甑帶日久敗爛者佳)

治魚骨鯁

上常含橘皮即下。


誤吞諸物(附論)

夫誤吞諸物。若金銀針鉤之類。雖非病之自內。然無術以出之。久則害人。若舊梳治發。磁石出針。皆意為之主。不特取其氣味。治療之工。可謂用心精微矣。儒門事親書云。一小兒誤吞一錢。在咽中不下。諸醫皆不能取。亦不能下。乃命戴人。戴人熟思之。忽得一策。以淨白表紙。令卷實如箸。以刀縱橫亂割其端。作 松之狀。又別取一箸。縛鉤於其端。令牢不可脫。先下咽中。輕提輕抑。一探之。覺鉤入於錢竅。然後以紙卷納之咽中。與鉤尖相抵。覺鉤尖入紙卷之端。不礙肌肉。提之而出。

治誤吞銅鐵金石竹木刺。雞鵝魚諸骨。(出危氏方)

川山豆根 山蜈蚣 威靈仙(鐵腳者) 山慈菇 滑石 馬牙硝 金星鳳尾草(各一兩) 急性 廁中製一 年) 即下

如聖散(出聖濟總錄)治咽物誤置喉中不出。

栝蔞(用瓤二枚)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一兩半) 皂角(炙一寸與甘草同為末) 甘草(炙三分)每服一

通氣散(出醫方妙選)治誤吞銅錢物。及鉤繩之類。在咽喉不下。

鵝毛(一錢燒灰) 磁石(一皂角子大燒灰) 象牙末(一錢燒存性)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新

治誤吞竹木魚骨所鯁。咽物不下。咽痛方。(出旅舍方)

貫眾 茯苓(去皮) 甘草(炙)
上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徐徐呷之。

治誤吞錢。(出肘後方)
用 耳頭一把。以水一升。浸十餘度。飲水愈。

治誤吞鐵石骨刺等不下。危急者。(出百一選方)

王不留行 黃柏(去粗皮)
上等分為細末。水浸蒸餅丸如彈子大。以麻線穿之。掛當風處。

治誤吞金銀物。或錢在腹內不下方。(出聖濟總錄)

石炭(光明者一杏核大) 硫黃(一皂角子大)
上研為末。酒調下。不拘時。

血余散(出聖惠方)治食中吞發咽不去。繞喉。

用亂髮燒末。酒服一錢匕。粥飲調下。亦得。一方水調服。

治誤吞金銀環及釵方。兼治誤吞錢。及桃枝竹木。

用白糖二斤。一頓漸漸食之。多食益佳。即自消化。

誤吞環及指纏方(出聖惠方)
用雁毛二七枚燒灰。末服之。鵝羽亦得。水調。一方米飲服之。

誤吞釘針。及箭鏃等方。

但多食肥肉並脂。令飽。自裡出。一方。食肥羊脂。諸般肥肉。

誤吞錢針(出十便良方)
用懸針磁石。棗許大一塊。含之立出。

誤吞椒閉氣不通(出百一選方)
用吃京棗三個。解之。

治誤食桐油。(一名乾柿湯出百一選方)
用食乾柿解之。白礬少許。入湯水中咽下。尤妙。

治誤吞鉤繩在喉中不出方。(出聖惠方)
若鉤繩在手者。莫引之。但益以珠 、薏苡子等。就貫著繩。稍稍推至鉤處。小引之即出也。

治誤吞蜈蚣。(出危氏方)
用生豬血。令病患吃。須臾。生清油灌口中。惡心。其蜈蚣滾在血中吐出。繼與雄黃。細研 驚。 灌之

誤吞銅物不能化者(出十便良方)
用濃煎縮砂湯。服。其銅自下。又用生荸薺研爛服。其銅自化。細研堅炭為末。米飲下。 於大便內瀉下。如烏梅狀。

治誤食物落鼻中。及入眼不出。(出聖惠方)
用皂角末。吹取嚏即出。

治誤吞鉤線方。(出聖惠方)
用漯師琥珀一珠子。貫著鉤繩。推令前。入至鉤所。複又推之。以引出矣。若水晶珠。 猝無

治誤吞竹木入喉咽。出入不得。(出聖惠方)
用故鋸燒令赤。漬酒中。及熱飲。並得。一用女人大指甲二枚。燒末。納酒中飲之。

治誤吞桃枝竹木。

用白糖。但數數多食。即自消化。

治誤吞銀環及釵。(出十便良方)
用水銀二(一)兩服之。釵便下。亦可以胡粉一兩。搗調用之。分再服。食銀令如泥也。 若吞

治誤吞鉤(出聖惠方)
用小羊喉。以貫繩推至鉤處。當退脫。小引則出。

又方
但大捩頭。四向顧。小引之則出。

又方(出聖惠方)
用常思草頭一把。二升水淘。灌之。十餘過而飲之。

治誤吞水蛭(即馬蝗蜞)
用青靛。調水飲即瀉出。或為此蟲咬。亦用靛敷之。

又方(出德生堂)
用藜蘆末二錢。熬水一盞。服之後則必吐。其物遂出。無恙。

又方(出德生堂)
用蒸餅半個。於狗口中繳涎在餅上。吃了。再用半個。依前卷涎吃後。其物自散矣。

治誤吞銅錢珠 鐵而鯁者方(出聖惠方)
用燒銅弩牙令赤。納酒中飲之。立愈。

治誤吞錢(出百一選方)
用生鳧柴取汁。呷吃。錢自然消化。即荸薺也。

治誤吞釵方

用曝韭令萎。蒸熟勿切。食一束即出。或生麥葉筋縷。如韭法。皆可用。但立意多食自消。

治誤吞錢不出。及誤吞針方。

用葵菜不拘多少。絞取汁。冷凍飲料之即出。一用葵花。煮汁服之。

治誤吞銅錢

用榨油楔尖燒存性。為末。濃煎艾湯調二錢。無油尖。止服艾湯。亦效。

又方
用百部根四兩。酒一升。浸一宿。溫作二服。

又方
用木賊草為末。每服一錢。用雞子白調下。

又方
用滑石末。餳糖丸如豆大。噙化一丸。

治誤吞錢

用服炮蜜二升。即出矣。

治誤吞椒閉氣不通。

萆 (一兩) 甘草(炙微赤) 狗脊(各三分)
上為細末。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一方不用

治誤吞鉤線方

用螻蛄摘去身。但吞其頭數枚。勿令鯁人知。

治吞錢方

用艾蒿五兩。以水五升。煮取一升。頓服之。便下。

治一切諸雜骨木竹。諸鐵物鯁嚨。宜服此方。

代赭 硝石 黃丹
上等分細研為末。每服半錢。津液咽下。

治一切竹木簽刺。諸骨鯁喉。

松子仁 野狼毒(捶碎於土器內醋煮熟) 自然銅(燒以醋投研各等分)
上為細末。凡有鯁 喉。

治喉中物鯁欲死。

用白鳳仙子。研水大呷。以竹管灌入。硬物即軟去。切物經牙。

又方
骨鯁涎下之。魚骨。砂糖大塊。含即軟去。

又方
蛤粉(一兩) 蓖麻(半兩) 黃丹(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調下。

又方
用綿包橙肉。如小梅。牢系線。令吞下。過鯁物之內。牽出。物隨出。

又方
用生鰍鱔大者。線牢縛其頭。以尾先入喉中。頭未出。即牽出之。

治誤吞錢及骨。至效。
用木炭皮為末。米飲調二錢。未下再服。至三。必效。

治誤吞鐵錢及骨。

古文銅錢(十數枚) 入白梅(十個淹過即爛) 每服一丸。如綠豆大。侵晨取流水吞下。即吐

巧匠取喉鉤方

咸平中。職方魏公潭州。有數子弟皆幼。因相戲。以一釣竿垂鉤用棗作餌。登陸鉤雞雛。一令人遍問老婦以所經歷。時有一老婦。九十餘歲。言亦未嘗見此。切料有智識者。可出之。時本郡有一莫都料。性甚巧。可召問之。公呼老婦責之曰。吾子誤吞鉤。莫都料何能治之。老婦曰。聞醫者意也。其莫都料曾水中打碑塔。添仰瓦。魏公大 。親屬勉之曰。試詢之。公遂召莫都料至。沉思久。言要得一蠶繭。及大念珠一串。公與之。莫都料遂剪繭如錢大。用物推四面令軟。以油潤之。仍中通一竅。先穿上鉤線。次穿數珠三五枚。令兒正坐開口。漸添引數珠。捩之到喉。至系鉤處。乃向項下一推。其鉤向下而脫。即向上急出之。見繭錢向下。裹定鉤線須而出。並無所損。魏公大喜。遂濃贈之。公曰。心明者。意必巧也。(出名醫錄)

治鯁以類推方 治鯁之法。皆以類推。鸕 治魚鯁。磁石治針鯁。髮灰治發鯁。狸、虎治骨鯁。亦各從其類

治蜘蛛飛絲入口

用紫蘇葉。不問新舊。嚼之即愈。

治誤食發。令腹有蠱。

以雄黃餌之。昔甄立言。仕唐為太常。有道人。心腹滿煩。彌二歲。立言診曰。腹有蟲。誤鉤吻葉與芹葉相似。誤食之殺人。
用薺 八兩。水六升。煎取二升。為兩服。解之。

又方 治誤吞水蛭。(即馬蝗蜞)
用酒及藍靛絞汁。月頭初三四五日。空心服。

治誤吞錢器物。

用韶粉一兩。研細。分作二服。水調服之。食水銀金化如泥者誤吞金銀物在腹中。服之。 令消烊出。

治誤吞下錢。

上以羊脛。燒灰為末。空心。米飲下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