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所以滋養其身者。惟氣與血。呼吸定息。衛氣之常。失常則為咳嗽。津液流潤。榮 血之 蓋其 勞叫 厲風 激。憂則氣聚。思則氣結。悲則氣緊。恐則氣劫。驚則氣亂。皆能發咳。卻內所因。其如飲 食生冷。房勞作役。痰咳尤多。是皆不內外因也。傷風咳者脈浮。憎寒壯熱。自汗惡風。口 干煩躁。鼻引清涕。傷寒咳者脈緊。憎寒發熱。無汗惡寒。煩躁不渴。傷熱 引飲口乾。或吐涎沫。聲嘶咯血。傷濕咳者脈細。骨節煩痛。四肢重著。洒 所因。診其脈。浮為風。緊為寒。數為熱。細為濕。隨其部位。與人迎相應 而喉仲介介如腫狀。甚則咽腫喉痺。名為心咳。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 怒傷肝者。咳而嗽。兩脅下痛。甚則不可轉側。兩 脅下滿。名為肝咳。 咳之狀。咳嘔膽汁。思傷脾者。咳而右脅下微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 咳不已則胃受之。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憂傷肺者。咳而喘 名為肺咳。咳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咳狀。咳而遺屎。恐傷腎者。咳而涎。名為腎咳。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溺。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 狀。咳而腹滿不欲食。此等皆聚於胃。開於肺。肺與膈俞最近。故內因 名肺咳嗽也。並屬內所因。診其脈。隨其部位。與氣口相應。浮緊則虛 澀則少血。洪滑則多痰。病者咳嗽。發作寒熱。引腰背痛。或複喘滿。此因房勞傷腎。病者 中滿。腹脹搶心。痛不欲食。此因飢飽傷脾。病者咳嗽。左脅偏痛。引 疲極傷肝。病者咳嗽。吐白涎。口燥聲嘶。此因叫呼傷肺。病者咳嗽。 此因勞神傷心。並屬不內外因。診其脈。隨其類應。假如尺脈浮澀而關脈濡。則知飲食傷脾。左關脈弦短。則知疲極傷肝。但不應人迎氣 皆可類推。診其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手陽明經也。其脈浮則為陽 善喘。脈微大為肝痺。咳引少腹。咳嗽。脈浮大者生。沉小伏匿者死 沉硬者死。咳且嘔。腹脹且泄。其脈弦。弦欲絕者死。咳而脫形發熱 羸瘦。絡脈大硬者死。咳而尿血。羸瘦脈大者死。
問曰:咳病有十。何謂也?師曰:有風咳。有寒咳。有肢咳。有肝咳。有心咳。有脾咳。 有得 肢 小 而引頭痛口苦。謂之膽咳。咳而引舌本。謂之厥陰咳。風咳者不可下之。寒咳、肢咳、肝咳。刺足太沖。心咳刺手神門。脾咳刺足太白。肺咳刺手太淵。腎咳刺足太 。膽咳刺足陽陵 泉。厥陰咳刺手大陵。 久咳為 。咳而時發熱。脈在九菽者。非虛也。此為胸中寒實所致也。當吐之。 夫咳家其脈弦。欲行吐藥。當相人強弱而無熱。乃可吐耳。咳家其人脈弦為有水。可與 十棗 如小 數歲 家。
夫病者吐血。喘咳上氣。其脈數。有熱不得臥者死。寒家咳而上氣。其脈數者死。謂其 人形 治 不清 脾濕 自愈 朴湯 嗽而此
有勞嗽一証。皆因肺虛。或苦風寒暑濕。及勞逸抑郁。憂思喜怒。飲食飢飽。致臟氣不 平。 身 飲食日少。古人云。瘡一月不愈。則瘡中有蟲。咳嗽一月不愈。則肺中有蟲。若肺中有蟲。 則藥難為功矣。肺蟲如蠶。漸致變亂。日將月積。致成勞蟲。自此而始。且勞蟲亦有傳尸。亦有久病。病者心憂日慮。藥不奏功。而証候日深。自此而成。著床者多矣。 感風傷冷。挾熱受濕。瘀血停水。與夫肺實肺虛。皆能壅痰而發嗽也。感風者鼻塞聲重。 傷 痰之黃白。唾之稀稠。從可知之。大法肺脈浮。為風邪所客。以發散表之。肺脈實為氣壅內 熱。以清利行之。脈濡散為肺虛。以補肺安之。其間久嗽之人。曾經解利。以致肺胃俱寒。 飲食不進。則用溫中助肺。加和平治嗽等輩。至若酒色過度。虛勞少血。津液內耗。心火日 熾。遂使燥熱乘肺。咯唾膿血。上氣涎潮。其咳連續而不已。惟夫血不榮肌。故邪在皮毛。 皆能入肺。而自背得之尤速。此則人參、芎、歸所不可無。一種傳尸。病涉邪惡。五臟反克。毒害尤深。近世率用蛤蚧、天靈蓋、桃柳枝、丹砂、雄黃、安息香、通神之劑。然則咳嗽 証治。於此可以問津索途矣。抑猶有說焉。肺出氣也。腎納氣也。肺為氣之主。而腎為氣之 藏。凡咳嗽喘壅之症。自覺氣從臍下。逆奔而上者。此腎虛不能收氣歸元也。當以補骨脂安 腎丸主之。毋徒從事於寧肺。諸氣諸痰。咳嗽喘壅之症。須用枳殼以為佐。枳殼不惟寬中。 又能行其氣。氣下痰下。他証自平。
夫痰嗽之疾。有一時感冒寒熱者。不可便投半夏、南星等熱藥。恐凝滯其痰。終身為痼 疾 傷冷咳嗽。身不憎寒發熱。得之脾胃受寒。傳入於肺。遂成寒嗽。嗽甚則吐白沫而多嘔。 此 湯
夫咳嗽病有數種。有熱嗽。有冷嗽。有肺氣嗽。有飲氣嗽。熱嗽者。年少力壯。體氣充滿 體氣虛微。又複寢食傷冷。故成冷嗽。此亦但將息以溫熱。兼進溫藥。則當平複。肺氣嗽者。不限老少。宿多上熱。複因飲食將息傷熱。則常嗽不斷。積年累歲。肺氣衰便成氣嗽。此 嗽不早療。遂成肺癰。若此將成。多不救矣。飲氣嗽者。由所飲之物。停積在胸。水氣上沖 入肺。故得此氣便成嗽。久而不除。漸成水氣。若作此病。亦難療之。熱嗽之狀。更無其餘。但遇於熱便發。此宜合生地黃等七味湯服之。
寧嗽湯(出直指方)諸嗽通用。
桑白皮(炒) 紫蘇 細辛 北五味子 橘皮 半夏(製) 茯苓(去皮) 杏仁(去皮) 縮砂仁 服。
治嗽杏蘇飲
杏仁 款冬花 前胡 半夏(製) 五味子 麻黃 柴胡 桑白皮 人參 桔梗 蘇梗(以上
寧神丸 止一切咳嗽。
白茯苓(去皮) 五味子(炒) 乾山藥 杏仁(去皮尖麩炒別搗) 阿膠(炒成珠子)熟乾地黃 杜仲(炒 絲斷
末。煉蜜和丸。
杏仁煎 治咳嗽。不拘日月遠近。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麻黃(不去根節) 大黃(銼炒) 柴胡(去苗) 甘草(炙銼)桂〔去粗皮各三(二)兩〕
上為細末。先用水一斗半。煎藥末。水盡後。旋再添五升。煎令得所。
阿膠湯 治咳嗽。
阿膠(炒令燥) 桑根白皮(銼炒) 甘草(炙銼各一兩) 五靈脂(炒) 貝母(炒去心) 知母(
款冬花膏 治益肺氣止嗽。
人參 白朮 款冬花(去梗) 甘草(炙) 川薑(炮) 鐘乳粉
上各半兩。為細末。煉蜜丸。
含化止嗽丸 治肺氣不和咳嗽。常服潤養心肺。及治大人小兒一切咳嗽。服之大效。
款冬花(炒) 杏仁(去皮尖麩炒) 貝母(去心泡各一兩) 吳白芷 甘草(炙各一兩半)
上為
寧肺散 治一切寒熱痰盛。久新咳嗽不止者。
御米殼(四兩) 木瓜(三兩御米殼一處用蜜二兩水化開炒微黃) 五味子 人參(各一兩)皂
治久新嗽不已。
皂角(一寸刮去皮炙) 麻黃(去節) 杏仁(炒去皮尖) 桂(去粗皮) 五味子(各一分)
上
阿膠散 治一切咳嗽。虛人老人皆可服。
阿膠(麩炒) 馬兜鈴(各一兩) 五靈脂(研) 桑白皮(各半兩) 甘草(炙一分)
上為末。每
四滿丸 療五嗽。一曰上氣嗽。二曰飲嗽。三曰痺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
乾薑 桂心 躑躅花 芎 紫菀 芫花根皮(各二分) 人參 細辛 甘草(炙) 半夏 鬼
日三
治嗽補虛。
牛骨(一副取髓) 白沙蜜(八兩) 杏仁(四兩去皮尖另研細) 乾山藥(四兩去皮為末)胡桃
內。
將
服
當歸飲 治男子因打傷負重。女人因勞苦用力。而傷肺經既損。遇風寒則為咳嗽。或咳血。一寸半。
蘇木 生地黃 當歸 大黃 赤芍藥(各等分)
上為末。酒調服。得利去瘀血即止。服 養榮
治瘦病咳嗽。
上取豬膽和小便。生薑、橘皮、訶黎勒、煎服。
防己丸 治咳嗽。不計新久。及治肺癰。
防己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貝母(去心焙) 甘草(炙銼各二兩) 甜葶藶(炒四兩) 上
百部紫菀丸 治咳嗽。
百部(新瓦上炒) 紫菀(去苗土) 款冬花(擇洗各一兩半) 桔梗(炒) 貝母(去心炒各一兩)
貝母丸(一名百花丸)治咳嗽。上膈煩滿。
貝母(去心炒) 白茯苓(去黑皮) 麥門冬(去心焙) 山芋 百合(各一分) 甘草(炙銼)阿
丸如彈
百部散 治咳嗽。無問新久冷熱。一切宜服。
款冬花 百部(各一兩) 知母 貝母(各半兩去心炒)
上為細末。每服三四錢。用暖齏汁調
金粟丸 治一切嗽。
粟殼(去筋蜜炒一兩) 五味子(半兩) 杏仁(炒半兩) 胡桃肉(半兩)
上為同蜜丸如彈子大。水一盞煎服。此藥尤穩。
七寶散 治諸般咳嗽。老少並宜服。
北五味子 罌粟殼(去頂蒂瓤) 陳皮 甘草(各等分)
上同炒。用薑擦子攪令香。碾粗末。
治嗽(出百一選方)
款冬花(一兩炙乾別研) 桂(去粗皮不見火) 甘草(炙乾各一分) 鵝管石(半兩
透明面
者別
服訖
化痰丸 治咳嗽涎喘。
南星 生薑(各一兩) 半夏 枯礬(各一兩半)
上細末。水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
治一切咳嗽痰盛。
人參 半夏(一兩薑製) 白礬(六錢) 杏仁(一兩生去皮尖)
上為細末。生麵糊為丸。好酸
真武湯(出直指方)治少陰腎証。水飲與裡寒。合而作嗽。腹痛下利。
白茯苓 白朮 白芍藥(各一兩) 熟附子(半兩)
上銼。每服二錢半。加生乾薑、細辛、五
溫肺丸 治肺伏寒冷氣咳嗽。
乾薑(炮一兩半) 皂莢(去皮尖炙令黃)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白茯苓(去黑皮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薑湯下。不拘時。
桃仁丸(一名貝母丸)治咳嗽。亦治諸咳。不以遠年日久不治。
桃仁 杏仁(二味各湯浸去皮尖雙仁細研一兩) 款冬花 貝母(二味各一兩搗細末與前研藥服一
又方 療咳。
蜀椒(一合去目炒令汗出) 杏仁(去皮尖少於椒半倍熬) 豉(少多與杏仁相似熬) 款冬花( 日 知
療咳嗽羊肺湯
款冬花(六錢) 紫菀 乾薑 細辛(各一錢) 桂心(一錢) 甘草(炙二錢) 五味子(一錢)
去滓。一服
葶藶方 治嗽含膏。
葶藶子(一兩紙襯熬令黑) 知母(一兩) 貝母(一兩)
上同搗篩。以棗肉半兩。沙糖一兩半
一捻金(一名貝母散)治遠年近日諸般咳嗽。自胸膈逐下寒痰停飲。至臟腑。次早必利一次。溫粥補之。五七歲小兒。減藥末一半。薑一片。昔年信州永豐岐路人。作直鎮符結束。手 。服者無不取效。宜其
懇貸其罪。
知母 貝母(各一兩為末) 巴豆(六粒去油存性)
上為細末和勻。每服一錢。薑三片。蘸藥
得效百部丸路 治大人小兒咳嗽。
百部(焙) 麻黃(各七錢半為末) 杏仁(四十九粒去皮尖炒別研為末)
上和勻。煉蜜丸如芡 喘急
黑靈丸 治咳嗽。不拘日近年深皆效。
羌活(去蘆頭) 獨活(去蘆頭各一錢) 巴豆(三十粒不去皮半夏三十粒同入瓶子內鹽泥固 鈴
馬兜鈴散
馬兜鈴(半兩) 桂〔去粗皮一錢(分)〕 甜葶藶(微炒半兩)
上銼粗搗篩。每服一錢。水一
貝母散 治咳嗽。
貝母(十粒大者去心麩炒令黃) 阿膠(炙燥) 甘草(炙銼各半兩)
上為細散。每服二錢。臨
訶黎勒散 治咳嗽。
用訶黎勒不拘多少。緊實者。炮熟去核為散。每服二錢。豬KT 一枚。去脂膏。劈開摻藥在內。入打破烏梅一枚合定。以芭蕉葉包之。外濕紙重裹。煨令香熟。去紙葉烏梅。只將葉並
寧神散 治嗽。
御米殼(二兩蜜炒) 人參 苦葶藶(各半兩)
上為細末。入烏梅同煎三五沸。去滓。稍熱服
薏苡仁湯(一名桔梗湯)治咳嗽。肺癰初萌。
桔梗(二兩) 甘草(二兩) 薏苡仁(三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煎。入糯米為 團。
金粟丸 治咳嗽。不問新舊。一服立效。此方出內外傷辨。
雌黃 雄黃 信(各等分)
上為末。糯米棕和丸。如蘿卜子大。每服四丸。食後臨臥茶清下
平肺湯
上用 豬精肉三兩。批薄作三片。以皂角三寸。暖水浸後。捻去水。用膩粉二錢。摻在 肉內
平氣散 治一切咳嗽。吐痰涎。惡風不能食。
人參 白朮 川芎 當歸 五味子 甘草(炙) 木瓜干 紫蘇子(炒) 茯神 烏梅(去核)棗一枚。
天門冬煎 療咳嗽。
天門冬(六兩去心) 杏仁(三升去雙仁皮尖研碎) 椒(三升熬令汗出) 桂心 濃朴(炙)杜 蚣(一枚 三
治咳嗽。
用平胃散川百藥煎。細末和勻。略睡少時。沸湯調服。
治諸般嗽。(出本事方)
栝蔞(一個和皮子使) 甘草〔十兩(文)〕 滑石〔十分(文)〕 蚌粉〔黑色者五分(文)〕 葛粉〔十分(文)〕
參〔五分(文)〕
上為末
治嗽干咯散(一名八仙散出百一選方)李松傳於一被囚道人。屢以取效。一切咳嗽喘急。
鵝管石(嘗著不澀而涼者是) 鐘乳石 井泉石 款冬花 佛耳草 甘草 白礬(各一兩) 官 或
玉仙散(出御藥院方)治一切咳嗽。
白礬(一錢枯) 烏梅(去核四枚) 佛耳草 杏仁(去皮尖麩炒四十個) 款冬花 知母 貝
紫參丸(出醫方大成)治遠年近日咳嗽。諸藥不效者。服之必愈。
紫參 甘草(炙) 桔梗(各一兩) 五味子 阿膠(炒作珠子各半兩) 桂(去粗皮)烏梅肉 新綿
法製溫半夏(出御藥院方)治咳嗽。
齊半夏(二斤用河水洗七遍用) 白礬(一斤) 好酒(一瓶) 川升麻 丁皮 縮砂仁草豆蔻銼。 以大 干。
保安半夏丸(出宣明論)治久新諸嗽。或上逆涎喘。短氣痰鳴。口乾煩渴。大小便澀滯。肺
宣行營衛。調進飲
半夏 天南星 大黃(各半兩) 白礬(一兩) 牽牛 蛤粉(各二兩) 黃柏(一兩半) 巴豆(一
二聖散(出宣明論)治一切嗽喘。
漢防己(一兩有花紋者) 馬兜鈴(一兩去子)
上為末。每服二大錢。水一盞。生豬肉半斤(
人參八仙丹 治遠年近日咳嗽痰喘。肌熱盜汗。虛損肺痿。
人參 官桂 麻黃(去節) 甘草(炒) 百部 款冬花 杏仁(湯浸去皮炒) 枯白礬(各等分)
治諸般嗽病(出本事方)
天南星 半夏(各一兩各使薑汁浸一夜) 白礬(枯) 豬牙皂角(去黑皮並子) 杏仁(去皮尖
薑糊丸如綠
麻黃五味子湯 療咳。
麻黃(四兩去節) 五味子(五兩) 甘草(二兩炙) 半夏(三兩洗) 乾薑(五合)細辛(二兩)
分溫五服。
四滿丸 療五嗽。一為氣嗽。二為痺嗽。三為臊嗽。四為風邪嗽。五為冷嗽。悉療之方。
蜈蚣(二枚炙) 芫花根(五分熬) 躑躅花(四分) 乾薑 芎 桂心(各四分) 人參 細辛 蔥 生菜
甘草飲子 療肺熱咳嗽。涕唾多粘。
甘草(六分炙) 款冬花(七分) 豉心(一合) 生麥門冬(八分去心) 蔥白(一握) 檳榔(十 下地黃汁 肉蕪
人參安肺湯 治咳嗽。
人參 杏仁 麻黃 枳殼 甘草 烏梅 五味子 桑白皮
上各等分。為細末。棗子生薑同
生地黃七味湯 治熱嗽。
生地黃(一升切) 生薑(二合切) 桑根白皮(一升切) 射干(二升切) 干葛(六合切)紫蘇 良久 服之
紫菀十味丸 又服前生地黃等七味飲後。雖得暫瘥。於後還發。宜合服此紫菀等十味丸。
紫菀(五分) 桑白皮(六分) 射干(四兩) 百部根(五兩) 麻黃(二兩去節) 干葛(五兩)
桐子大。以竹
大棗七味湯 又冷嗽之狀。但遇諸冷。此疾便發。若有如此者。亦宜合此大棗等七味湯服之。
大棗(三十枚擘) 桂心(四兩) 杏仁(一百枚去尖皮兩仁者研) 細辛(五兩) 吳茱萸 當歸
服 一
當歸十味丸 又依前大棗湯服之後。雖可。未能斷其根。遇冷便發。宜合此當歸等十味丸服
當歸(切) 細辛 甘草(炙合五兩) 桂心 吳茱萸 人參(各三兩) 蜀椒(三合炒汗出)橘
日再 壓
延年紫菀飲 止咳嗽。
紫菀 貝母 茯苓(各一兩) 杏仁(去皮尖兩仁者二兩) 生薑(四兩) 人參(一兩) 橘皮( 一服
人參養肺丸(出醫方大成)治肺胃俱傷。氣奔於上。客熱熏肺。咳嗽氣急。胸中煩悸。涕唾 。漸至瘦弱喘乏。或墜墮恐懼。渡水跌臥。或因叫怒。醉飽房勞。致傷脾胃。吐血嘔血。並皆治之。
黃耆(去蘆蜜塗炙) 人參(各一兩八錢) 白茯苓(去皮) 栝蔞根(各六兩) 杏仁(去皮尖
蜜丸如
細辛五味子湯(出醫方大成)治肺經不足。胃氣怯弱。或冒風邪。或停寒。或停飲食。咳嗽
頭目昏眩。身體疼。不問新舊。並宜服之
北細辛(去苗) 半夏(洗七次各一兩) 甘草(炙) 烏梅(去核各一兩半) 五味子 罌粟殼(
一盞。 用
桂苓白朮丸(出醫方大成)治消痰逆。上咳嗽。散痞滿壅塞。開解堅結痛悶。增進飲食。調液宣平而愈。解酒調之。
玉桂 乾薑(各一兩) 茯苓(去皮) 半夏(各一兩) 白朮 陳皮(去白) 澤瀉(各半兩)
上 不
阿膠丸(出楊氏家藏方)治肺受風寒。咳嗽不止。痰涎並多。上氣喘急。睡臥不得。及肺經
阿膠(一分炒) 貝母(七個炮) 南星(一個炮) 款冬花(一分) 紫菀 知母 白礬(各一分
人參散 止嗽。
御米殼(二兩蜜炒黃) 甜葶藶 烏梅肉 桔梗(各一兩) 人參 甘草(炒) 紫菀(各半兩)
人參飲子(出醫方大成)治寒熱上壅。咳嗽痰涎。
人參(去蘆) 桔梗(去蘆) 五味子 赤茯苓(去皮) 白朮(炒各一兩) 枳殼(麩炒) 甘草( 多 者 宜 故 未
近效地黃煎 療肺氣咳嗽。補心肺。令髭發不白。
生地黃汁(二升) 麥門冬(五升) 生薑汁(五合) 紫菀〔三分(兩)〕 貝母 款冬花 甘草 汁 等。 參三
人參補肺散 治咳嗽。肺上喘。
半夏(製) 陳皮 知母 甘草 人參 款冬花(各半兩) 御米殼(一兩炒)
上為細末。每服
治咳嗽藥。
麻黃 甘草 杏仁 訶子 木香(少許) 青皮 陳皮
上各等分。每服二錢。水二盞,煎至
玉液膏(出德生堂)治遠年近日咳嗽氣喘。逆滿倚息。開目不爽。語音不響。服諸藥不效者
人參 烏梅肉 五倍子 五味子 訶子肉 玄明粉 甘草(各一兩)
上為細末。臨臥食後。
前胡丸 療新久咳嗽。
前胡(六分) 烏梅(炮二枚) 桔梗 乾薑(各二分) 桂心(八分) 川椒(八分炒汗)
上為細 水雞
又療咳嗽散(出千金方)
細辛 紫菀 天雄(炮) 石膏 款冬花 鐘乳(各三分)
上搗篩作散。每服四分。以小竹筒 亦小
罌粟神聖散(出宣明論)治男子婦人。久新日夜。咳嗽不止者。
御米殼(一兩蜜炒) 烏梅肉 揀人參 訶子肉 葶藶 桑白皮(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三
寧肺散(出儒門事親)
御米殼(二兩蜜炒) 甘草 乾薑 當歸 陳皮(以上各一兩) 白礬(二錢)
上為末。煎齏汁
人參補肺散(出儒門事親)
人參 麻黃(去節) 白朮 防己 防風(各等分) 桑白皮(倍加)
上 咀。以漿水一碗。煎
白朮湯(出儒門事親)
白朮 甘草 當歸 陳皮 桔梗 枳殼(各等分)
上為粗末。水煎去滓。溫服三五錢。
人參紫菀散 治遠年近日咳嗽痰涎。
柴胡 紫菀 烏梅肉(炒) 甘草(各半兩炒) 人參(三錢) 御米殼(蜜水炒二兩)
上為細末
蛤蚧散 治咳嗽。咽嗌不利。
蛤蚧(一對雌雄頭尾全者不得有蛀 水洗淨焙乾) 枇杷葉(去毛三分) 柴胡(去苗半兩)紫
為細散 熬三五
養中湯(出和劑方)治肺胃受寒多。咳嗽多痰。胸滿短氣。語聲不出。晝夜不止。飲食減少
半夏(曲炙八錢) 罌粟殼(去蒂蓋二兩半蜜炒) 甘草(炙) 肉桂(去皮各半兩)
上為細末。
九仙散(出儒門事親)
九尖蓖麻葉(三錢) 飛過白礬(二錢)
上用豬肉四兩。薄批。瓷盤攤開。摻藥二味。荷葉裹
止嗽丸(方見半夏丸)
治猝咳嗽(出肘後方)
上用梨一顆。刺作十孔。每孔納川椒一粒。以麵裹。於熱火灰中煨令熟。出停冷。去椒食之
治嗽方
罌粟殼(二兩揀乾硬不蛀者去頂蓋及蒂瓤火炙) 陳皮(去白半兩)
上銼粗末。每服三大 錢。
又方(出肘後方)治嗽補虛。
久了長咳嗽。皂角一梃燒。細研七(三)錢匕。食後豉湯調。
寧肺散(出仁存方)治大人小兒。諸般咳嗽。
玄胡索(一兩) 枯礬(二錢半)
上為末。每服二錢。用軟餳糖一塊。和藥含化。小兒一錢。
雌黃方(出肘後方)治久嗽。暴嗽。勞嗽。
上金粟丸葉子雌黃一兩。研細。用紙筋泥固濟。小盒子一個。令乾勿令泥濃。將藥入盒子內 子大 火消 湯
治咳嗽不瘥方。(出本草)
以黃明膠三錢。炙令半焦為末。每服一錢匕。加人參末二錢匕。用香豉湯一大盞。納藥末八 前咳
又方(出肘後方)治嗽驗。
上用好梨去核。搗取汁一茶碗。著椒四十粒。煎七沸。去滓。即納黑餳四兩。煎成膏。不計
杏酪湯(出經驗良方)
上用杏仁一斤。去皮尖。新砂盆內。帶水研如泥。下水二大碗。入銀石器內。文武火煎。
約
玉液湯(保命集方)治咳嗽。去痰涎。利胸膈。
天南星(炮) 半夏(湯洗七次去滑各一兩)
上搗篩。每服二錢。水二盞生薑五片。同煎至七
石韋散 治咳嗽。
石韋(去毛) 檳榔(銼等分)
上為細散。生薑湯調下二錢。
療咳方備急。
杏仁(半斤去皮尖兩仁煮熬) 紫菀(二兩)
上先研杏仁。取汁使盡。細切紫菀。更煎少 濃。
又方 療咳嗽。
雞子白皮(十四枚熬令黃) 麻黃(三兩去節)
上搗成散。每服方寸匕。日二。食後飲下之。
百部根方(出本草)治咳嗽。及久肺氣。
以百部根火炙。酒漬飲之。
又方(出肘後方)
梨(搗取汁一兩) 酥(一兩) 蜜(一兩) 地黃汁(一兩)
上緩火煎。細細含咽。凡治嗽皆須
又方(出御藥院方)治咳嗽。
用半夏一兩。湯浸七次。去其涎水。生薑一兩。取自然汁。銀石器內。用文武火同熬。汁盡
治猝咳嗽不止(出肘後方)
用白蜆殼不計多少。搗研極細。每服米飲調下一錢。日三四服。用好酒服亦可。
白膠(出肘後方)治肺破出血。忽嗽血不止者。大驗。
用海犀角一大片。於火上炙令焦黃色。後以膠塗之。又炙再塗。令通透。可碾為末。用湯化
又方(出本草)治一切嗽及上氣者。
用鯽魚頭。主咳嗽。燒灰為末。水調服。如不可。加豬肉同食。
天南星方(出肘後方)治咳嗽。去風痰。
用天南星一枚大者。炮令裂為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五分。溫服。空心
又方(出本草)
用鯉魚。主肺咳嗽。氣喘促。鯉魚一頭。重四兩。去鱗。紙裹火炮。去刺研。煮粥。空心服
又方
用鯉魚。主上氣咳嗽。胸膈氣喘。鯉魚一頭。切以 。以薑醋食之。蒜齏亦得。一方療腳氣
治咳嗽
用豬肉半斤。連骨煮。主上氣咳嗽。炙末。酒和三合服之。日二。
桑白皮方(出肘後方)治咳嗽甚者。或吐血殷鮮。
用桑白皮一斤。米泔浸三日。淨刮去黃皮。銼細。入糯米四兩。焙乾。一處搗為末。每服米
杏仁湯(出本草)治咳嗽。旦夕加重。憎寒壯熱。少喜多嗔。忽進退面色不潤。積漸少食。
用杏仁半斤。去皮尖及雙仁者。於瓶納童子小便二升。浸七日了。漉出去小便。以暖水淘過 婦
加味二陳湯(出德生堂)治遠年近日。氣虛咳嗽。喘逆嘔吐。不得安眠。甚危困者。氣虛者
人參 半夏 白茯苓 甘草 陳皮 紫菀 紫蘇 枳殼(炒去瓤) 桑白皮 縮砂仁 白豆蔻 八分。 去
生薑五味子湯 短劇療咳。
五味子(五合) 生薑(八兩) 紫菀(一兩) 半夏(二兩洗) 吳茱萸(一兩) 款冬花(半兩)
切。以水一斗。醋物
半夏丸(出和劑方)治肺氣不調。咳嗽喘滿。痰涎壅塞。心下堅滿。短氣煩悶。及風壅痰實
皆治之。
白礬(枯過三兩) 半夏(三升洗去滑薑汁合浸一宿)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和丸。如梧桐子
療五嗽一曰上氣嗽。二曰飲嗽。三曰臊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出聖惠方)
特生礬石(一兩泥包燒半日) 巴豆(十六枚去心皮熬別搗如脂) 款冬花(一兩) 豉(三百枚 肉蘆
太白丹(出三因方)治肺感寒熱。咳嗽無度。
通明礬石(枯) 成煉鐘乳 寒水石( 水飛過各等分)
上研勻。炊餅糊為丸。如雞頭大。每
止嗽丹
皂角(去皮弦) 官桂 乾薑(等分) 白礬(少許)
上搗羅為末。煉蜜為丸。每服二三十丸。
治五嗽方(出肘後方)
松屑〔銼取一(二)分〕 皂角〔一(三)兩炙去皮子〕 桂〔二分(錢)〕
上搗蜜丸。如梧
溫脾湯 治食飽而咳者。
甘草(四兩) 大棗(二十個)
上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溫服之。若咽中痛而
寧肺散(一名寧神散)治久新咳嗽。肺氣不通。漸咯膿血。或壅滯不利。咳嗽粘痰。坐臥不
烏梅(八錢) 御米殼(一斤生醋炙炒)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煎烏梅湯下。不拘時候。
治諸般嗽。
皂角(燒存性) 大順散 川百藥煎 五味子(各等分)
上為末。飴糖熬熱丸。夜含化五分。
備急五嗽丸(一名乾薑方)治五種咳嗽。一曰上氣嗽。二曰飲嗽。三曰臊嗽。四曰冷嗽。五
語聲不出。坐臥不
肉桂(去粗皮) 乾薑(炮) 皂角(去皮子炙黃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大無 篩一 服。
三才丸 治嗽。
人參 天門冬(去心) 熟乾地黃(以上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櫻桃大。含化服之
三生丸 治嗽。
胡桃仁(一兩) 生薑(一兩去皮細切) 杏仁(五錢去皮尖)
上同研為泥。就和作劑。十三四
療咳方。
棗(一百二十個去核) 豉(一百粒) 桃仁(一百二十枚去皮尖兩仁者熬令黃色)
上搗為丸。
又方 療咳。
麻黃(二兩去節) 紫菀(二兩) 貝母(三兩去心)
上搗篩。蜜和丸如杏核。綿裹含。稍稍咽。
又方 療咳。
杏仁(一百二十枚去皮尖熬) 豉(一百枚熬令乾) 乾棗(四十枚去核)
上搗如泥。丸如 杏核
又方 療咳。
爐中取鉛屑(一分) 桂心(二兩) 皂莢(二兩去皮子炙)
上搗篩。蜜和丸。如梧子大。大人
治咳嗽。
歌曰:一兩清油二兩蜜。半兩生薑自然汁。紫菀麻黃及杏仁。桔梗細辛再添入。訶子枯礬等
人參清肺湯
治肺胃虛寒。咳嗽喘急。胸膈噎悶。脅肋脹滿。迫塞短氣。喜欲飲冷。咽噎隱痛。及療肺痿
治咳嗽。冷氣結脹。猝上氣。腹脹肩息。
以乾薑為末。熱水調一錢服。一方用酒漬之。
萊菔方 治肺疾咳嗽。
用萊菔子半升。淘擇淨。焙乾。於銚子內。炒令黃熟為末。以沙糖丸如彈子。綿裹含之。
治咳嗽。
用枇杷葉治咳。拭去毛。煎湯服之。
療咳方
用巴豆炮去殼。勿傷肉。以完者吞。初日白飲服二枚。二日三枚。良。忌野豬肉蘆筍。
治能下氣咳除風。去咽中水雞聲。
用杏仁一兩。去皮尖及雙仁者。搗碎。水三升。研取汁。於鐺內煎。以物攪勿住手。候三分
連州銀坑官成蜜方(出本草)治嗽。氣嗽久者主之。
上用生訶黎勒一枚。含之咽汁。瘥後口爽。不知食味。另煎檳榔湯一碗服之。立便知味。
人參潤肺湯 治咳嗽急。痰壅鼻塞。(方見潤肺湯)
杏霜湯 調肺氣。利胸膈。治咳嗽。止痰逆。
粟米(炒一斗六升) 甘草(炒十斤半) 鹽(炒十六斤) 杏仁(去皮尖麩炒另研十斤)
上為末
貝母散(出危氏方)治熱嗽。辰時吃。酉時可安。兼治痰喘。
知母(一兩新瓦上焙) 貝母(一兩) 巴豆(七粒同貝母炒略熟去巴豆不用)
上銼散。餳糖一 一
母
青州白丸子(出家藏經驗方)治嗽。
大半夏(一兩湯洗七次) 白附子(一兩洗淨略炒) 川烏梅(一兩略炮去皮核) 天南星 (一兩
桐子大。每
痰膈壅之疾。小兒驚
國初青州謝家。有老人游山。見兩人對弈。老人旁觀久之。弈者曰。汝飢否。曰然。遂 指桃 子 而來。老人開戶視之。則弈人已對坐於門外。曰、吾 也。今有數方授汝。歸使子孫售於世。可以致富。遂將老 奔告鄰裡。裡人曰。汝家八十年前。大父入山。尋不見 之。果為潤屋。至仁宗時。有旨令其家上白丸子方。其 易之以進。其後子孫有為房陵宰者。親與番陽余童端學 辛丑歲中秋。王少愚以郡檄至。傳其所聞。因筆之。余 常者。
三妙湯(出家藏經驗方)治嗽。
罌粟殼(大者四個) 烏梅(二枚肥) 北棗(二枚)
上銀石器中。用水兩大盞。煎一半。候熟
款肺散(出十便良方)治嗽。
大半夏 大杏仁(各三十六個)
上以瓦鍋子內。燒存性為末。每服半錢。至一錢。溫米飲調
三奇湯(出海上方)治咳嗽。
烏梅(三個拍碎) 白餳(兩塊) 米囊皮(三個去瓤蜜炙為粗末)
上三味。以齏汁大半盞煎。
煮浮丸(出胡氏方)治咳嗽不止。
半夏(二兩) 飛羅面 杏仁(各半兩)
上搗羅細末。以生薑自然汁。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
葶藶散(出楊氏家藏方)治咳嗽。痰涎喘氣。
葶藶(半兩) 半夏(生薑汁煎浸軟切作片子半兩) 巴豆(四十九粒去皮同上二味一處炒 候半 同
立安散(出楊氏家藏方)治一切咳嗽喘急。坐臥不寧。
麻黃(九兩去根不去節炒焦黃) 石膏(兩半生用) 罌粟殼(一兩蜜炙) 苦葶藶(半兩微炒)
片。同煎至
平肺湯(出楊氏家藏方)治咳嗽上喘。
知母 半夏(湯洗七次) 杏仁(去皮尖炒) 麻黃(去節) 阿膠(蚌粉炒) 貝母 (以上各一兩)薑五片。
齏汁丸(出楊氏家藏方)治嗽。並酒食所傷。
杏仁(七粒去皮尖) 巴豆(一粒去皮膜) 朱砂(少許)
上件。一處研成膏。丸如黃米大。每
杏蘇飲子(出楊氏家藏方)治咳嗽聲重。胸滿氣喘。面目虛浮。鼻塞清涕。肢節酸痛。及腳
紫蘇葉(四兩半) 五味子(去梗) 大腹皮 烏梅肉(三味三兩) 杏仁(二兩四錢去皮尖)陳
上件
皂莢煎(余居士選奇方)治嗽神驗。
皂莢(一斤揉細用湯一碗打成濃汁) 杏仁(二百四十枚) 天南星(二兩) 半夏(二兩)
上用糖五 臨臥
溫肺湯(出鮑氏方)治嗽。一服安。
阿膠(半兩炙) 生薑(十片) 烏梅(二個) 甘草(一寸) 紫蘇(半兩) 杏仁(七個) 粟殼(
時尤佳。
九仙散(出衛生寶鑒)治一切咳嗽。
桑花 人參 桔梗 阿膠 五味子 烏梅 款冬花(以上各一兩) 貝母(半兩) 米殼(八兩
款冬花清肺散(出衛生寶鑒)治咳嗽喘促。胸膈不利。不得安臥。
人參(一兩去蘆) 甜葶藶(一兩生用) 甘草(一兩炒) 枯白礬(一兩) 烏梅(和核搗碎
用一 忌 油膩
安肺散(出衛生寶鑒)治咳嗽。無問新久。
麻黃(不去節二兩) 米殼(四兩去頂蒂炒黃色) 甘草(一兩炒)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
椒紅丸(華佗中藏經方)治嗽不止。及補中益氣進食。
川椒(揀淨二兩去目炒令出汗用) 乾山藥(一兩) 川附子(一兩炮去皮臍)
上同為細末。以鹽湯溫
靈應散(出衛生家寶方)治一切咳嗽。不問久新輕重。
鐘乳粉 款冬花 枯白礬(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 輕粉(一錢) 桂(六錢)
上件為細末。一服
五味子丸(出衛生家寶方)治嗽。
大罌粟殼(去瓤四兩擘破用白餳少許入水將殼浴過令淨炒黃色) 五味子(新鮮者去梗二兩須煎六
調肺散(出衛生家寶方)治嗽不問新舊。服之立效。
麻黃(二錢不去節) 甘草(二錢生用) 杏仁(二錢不去皮尖) 燈心(十尺長) 湖南蚌粉( 去
聖棗子(出衛生家寶方)治老人小兒諸般嗽疾。悉皆治之。
佛耳草 天南星 半夏 甘草 款冬花 鐘乳粉(各二兩) 桂(半兩去粗皮) 井泉石(半兩 皂角去
棗一枚
無比飲子(出衛生家寶方)治一切咳嗽神效。
罌粟殼(四兩去中瓤蒂子) 杏仁(一兩去皮尖) 山梔子(二兩去仁用殼) 五味子(半兩生用)
入生蘿卜二
肺傷湯(出衛生家寶方)治遠近一切嗽疾。渾身勞倦。脅下疼。時作潮熱。飲食減少。
五味子(一兩) 紫菀(一兩) 熟地黃(二兩) 阿膠(二兩炒) 人參(半兩) 杏仁(一兩炒去花(一兩) 芩(半兩)
上一日三服。
紫蘇散(出王氏博濟方)治咳嗽。墜痰涎潤肺。
紫蘇 貝母 款冬花 漢防己(各等分)
上四味。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茶碗。煎至七分
人參款冬花膏
多年咳嗽變為瘕。去節麻黃桔梗加。粉草杏仁葶藶炒。知母貝母款冬花。人參烏梅各等分。
治一種咳嗽。直至嗽頓吐飲食。痰物俱出盡。方少定。此乃是肝木克脾土。風痰壅盛。宜以炒去嘴足。等
咳逆方(出澹寮方)
萊菔子熱湯泡。研取汁。調木香調氣散。乘熱啜服。
半夏湯(出朱氏集驗方)治嗽。
半夏(二十一個每個作四塊煨) 生薑(一塊煨) 甘草(一寸煨) 皂角(一寸煨無蟲蛀者去皮)
海藻散(出朱氏集驗方)治咳嗽。胸中不利。痞滿短氣。心中時悸。手足煩。不思飲食。時
海藻 赤茯苓 五味子(各半兩) 半夏 北細辛 杏仁(各三錢半)
上 咀。生薑煎。食後
五味子湯(出直指方)治汗下後。氣閉咳嗽。
五味子(半兩) 生薑(一錢) 棗子(五枚) 麥門冬 人參 杏仁 陳皮(各二錢)
上銼。每
華蓋散(出王氏博濟方)治咳嗽。
麻黃(二兩不去節) 甘草(二兩炙)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後秤)
上先以二味為粗末。後入
橘參散(出如宜方一名橘皮湯)治咳嗽。
橘皮(製二兩) 人參 甘草(炙半兩)
上 咀。薑棗竹茹煎。不拘時候溫服。
杏蜜湯(出楊氏家藏方)治停飲咳嗽。開胃思食。醒酒快膈。
半夏(三兩湯洗淨再用湯一碗入白礬末一錢同半夏浸一宿焙乾) 杏仁(六兩湯浸去皮尖炒令切作片子焙乾)
上為細末。入鹽和勻。每用二錢。入蜜半匙。沸湯點下。
鐘乳丸(出十便良方)治肺虛寒嗽不已。宜服此方。
鐘乳粉(三兩) 人參 白朮 乾薑 甘草(各二兩) 款冬花 紫菀(各一兩)
上搗羅為細末
人參丸(出衛生家寶方)治肺壅嗽有痰。寒熱涕腥。宜服。
人參(半兩) 枳殼(半兩去瓤用皂角水浸三日焙乾) 半夏(半兩) 南星(半兩二味白礬
水浸 上為
百花湯(出十便良方)治肺氣不順。咳嗽氣逆。胸膈不利。
杏仁(四兩) 生薑(四兩研取汁與杏仁同研細) 白蜜(半斤)
上同攪拌勻。以瓷器盛。蒸熟
八味杏蘇散(出楊氏方)治肺感風寒。咳嗽不已。痰涎喘滿。語聲不利。面目浮腫。肺氣不
紫蘇葉 半夏曲 紫菀 五味子 陳橘皮 甘草(各半兩) 杏仁(一兩) 桑白皮(一兩半)
蛤蚧丸(出楊氏家藏方)治肺臟內傷。咳嗽氣急。積久不除。漸見羸瘦。
蛤蚧(一雙炙去口足) 訶子(煨去核) 阿膠(蛤蚧粉炒成珠子) 熟乾地黃(洗焙)麥門冬(
兩作十丸。
治肺胃俱虛。咳嗽涎沫。間有血絲。不能食。(出澹寮方)
四味理中湯。濃煎北五味子湯調下。五味止嗽。斂陰降氣。故虛損若用補肺藥。反傷脾胃不
鳳髓湯(出楊氏家藏方)潤肺療咳嗽。
松子仁(四兩) 胡桃肉〔湯浸去皮炙三(二)兩〕 蜜(半兩煉)
上先研爛。次入蜜和勻。每
潤肺散(出本草)治肺虛咳嗽。
阿膠 杏仁(各一兩) 糯米(五合炒)
上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匕。不計時候。白湯調下。
七星散 治肺氣虛寒。咳嗽不已。漸成癆証者。
成煉鐘乳粉(別研) 款冬花 佛耳草 肉桂(去粗皮以上四味各半兩) 白礬(三錢 過)甘食後
如聖飲子(出楊氏家藏方)治肺氣虛寒。咳嗽喘急。
人參(去蘆一兩) 款冬花(一兩) 烏梅(一兩捶碎) 罌粟殼(去瓤二兩炙)
上 咀。每服五
細辛五味子湯(出楊氏家藏方)治肺氣受風邪。胸膈停寒。頭目昏暈。鼻塞聲重。咳嗽嘔逆
五味子(二兩炒) 細辛(去葉土一兩) 陳橘皮(去白二兩) 高良薑(一兩銼炒) 甘草 (一兩
煨薑湯(出十便良方)治肺寒咳嗽。日久不止。並上焦氣逆。
生薑(一斤半於星火內煨熟切片) 杏仁(半斤去皮尖蒸透) 甘草(四兩末) 山藥(三兩末)炒 鹽花五
神草湯(出楊氏家藏方)治肺與大腸。俱受風冷。咳嗽喘急。不進飲食。大便泄利。時作寒
人參(去蘆頭) 白朮 白茯苓(去皮以上三味各一兩) 當歸(去蘆頭切酒浸一宿焙乾秤一兩 皮(去白) 肉每服五錢
紫菀散(出楊氏家藏方)治肺感寒邪。咳嗽不止。風壅相搏。頭疼聲重。
紫菀茸 二桑葉 人參(去蘆頭) 甘草(炙四味各半兩) 杏仁(去皮尖麩炒別研細)桔梗(
服五錢
麻黃散(出楊氏家藏方)治肺感寒邪。暴生咳嗽。涎痰上喘。
阿膠(蛤粉炒) 皂角(去皮尖令黃色) 杏仁(去皮尖炒) 甘草(炙) 麻黃(去節等分)
上為
治肺痿咳嗽。吐涎沫。心中溫溫。咽燥而不渴者。(出肘後方)
生薑(五兩) 人參〔一(二)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
又方(出肘後方)
用甘草二兩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又方(出肘後方)
用生天門冬搗取汁一斗。酒一斗。飴一升。紫菀四合。銅器於湯上煎可丸。丸如杏子大。服
又方(出肘後方)治肺痿咳嗽。吐涎沫。心中溫溫。咽燥而不渴者(方見溫脾湯)
麻黃蒼朮湯(秘藏方)治秋冬每夜五更嗽。連聲不絕。乃至天曉日高方緩。口苦兩脅下痛。食。
柴胡根(半錢) 麻黃(八錢) 羌活根(五分) 防風(四分) 甘草(三分) 生甘草根(四分)朮(五錢) 五
主咳嗽痰飲。(出本草)
以枕材煮汁服之。
治咳嗽。(出本草)
以獺肝燒灰酒調服之。一方用獺肉燒灰為末。酒服。
治嗽(出本草)
以KT 果未熟者。和蜜食之。
主消食止咳嗽。虛羸悅人。(出本草)
以無漏子久服。無損也。
治瘦病咳嗽。(出本草)
以豚膽和小便。生薑、橘皮、訶黎勒、桃皮煮服。
治嗽補肺丸(出本草)
用杏仁二大升。小者不用。揀卻雙仁及陳臭者。以童子小便一斗浸之。春夏七日。秋冬二七底。任 即以粗布袋下之。如取棗穰法同。
治咳嗽
用甜瓜蒂不限多少。細研為末。壯年一字。以下老年去半字。早晨井花水下。一食頃。含沙如吐
夫咳嗽之証。大概風冷熱損勞。風者感外。風寒入肺經。其証或惡寒。或不惡寒。或發熱。 風。 量四
人參膏(出經驗良方)治大人小兒。傷風咳嗽。氣粗多涎身熱。
人參 知母 黃芩 款冬花 貝母 紫菀 杏仁 豬牙皂角 桔梗 荊芥 防風 甘草(各
人參荊芥散(出醫方大成)治肺感風邪。上壅咳嗽。頭目不清。言語不出。咽乾項強。鼻流
荊芥穗 麻黃(去根節) 細辛(去土洗) 桔梗(去蘆頭炒) 陳皮(去白) 半夏(湯洗七次)生薑五片。
人參訶子丸(出和劑方)治大人小兒上膈熱。或傷風。或冷搏於肺經。語聲不出。痰涎不利
縮砂仁 訶子(去核) 藿香(去梗) 龍腦 薄荷葉(各一兩) 百藥煎 葛粉(各八兩)甘草
丁香烏梅丸(出三因方)治膈氣壅蔽。外感風寒。咳嗽痰涎白沫。胸背痛不能仰。口乾咽燥
烏梅肉(四兩) 紫蘇 木瓜〔各三(二)兩〕 茯苓〔三(二)兩四錢〕 甘草(三兩三錢) 檀香(半兩) 含化不以時。
金沸草散(出醫方大成)治風化痰。除頭目昏痛。頸項強急。往來寒熱。肢體煩疼。痰涎不利。及肺經受風鼻
荊芥 前胡 麻黃 金沸草 甘草 半夏 赤芍藥(各一兩)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 桑白
便秘
爛。
婦傷
鈴、
風咳
此當
中湯
滑石
紫蘇散(出本事方)治肺感風寒作嗽。
紫蘇 桑白皮 青皮 五味子 杏仁 麻黃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水一盞
杏子湯 治冷熱咳嗽。不問外感傷寒。內傷生冷。及虛勞咯血。痰飲停積。悉皆治療。
人參(去蘆) 半夏(炮) 茯苓(去皮) 細辛(減半) 芍藥(去粉) 乾薑(炮洗) 甘草(炙)
同杏仁去皮尖
服。如熱
殼。去筋
若久年
龍湯。
涎壅盛
一方
紫。煎服。久年咳嗽氣虛喘急。皆得其宜。二方中有麻黃。有汗人不宜服之。
杏蘇湯(一名橘蘇散出醫方大成)治傷風咳嗽。身熱有汗。惡風病証。脈浮數挾熱。服杏子
橘紅 紫蘇葉 杏仁 五味子 半夏(湯泡七次) 桑白皮(蜜略炙) 貝母(去皮) 白朮 (炒 不拘
寧氣散 治肺感風寒。咳嗽涎喘。
麻黃(去根節二兩) 杏仁(去皮尖炒三兩) 石膏(一兩半) 御米殼(去蒂蜜炒四兩) 甘草(
治傷風咳嗽。涕唾稠粘。(出海上名方)
天南星(二兩搗碎生薑汁和作餅子炙微黃色令乾) 甘草(半兩炙)
上同為細末。水一盞半。
白朮湯(出鮑氏方)治傷風。咳嗽痰涎。憎寒發熱。上氣喘急。
白朮(二兩) 五味子 白茯苓(一兩) 甘草(一分) 半夏(四個大者洗分十六片)
上散 分十
金柜散(出江陰方)治老少傷風。發嗽頭痛。日久不瘥。
天南星 半夏(各二兩)
上為末。水浸兩伏時。日換水十次。取出陰乾。每服二錢。又 以烏
八寶散(出衛生家寶方)治傷風咳嗽。
麻黃(半兩去節) 桔梗(半兩) 馬兜鈴(半兩) 罌粟殼(半兩) 甘草(炙半兩)五味子(半 粒。
加減三拗湯(出朱氏集驗方)治傷風咳嗽。
麻黃(半錢不去節) 杏仁(不去皮) 苦梗(各二錢) 甘草(生) 旋複花(去蒂各半錢)
上
至半
夫肺感於寒。微者即成咳嗽。蓋肺主皮毛。寒傷膚腠。則肺先受之。其狀咳嗽。語聲嘶 破。 或
杏仁湯 治大人小兒中冷咳嗽。或上氣喘逆。或惡寒。鼻出清涕。
杏仁(去皮尖雙仁者麩炒研) 紫菀(去苗土) 黃芩(去黑心) 當歸(切焙) 甘草(炙銼)
麻
炒一兩半)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小兒以意加減。
又方(一名杏仁煎出千金方)治傷肺暴嗽。失聲語不出。
杏仁 薑汁 沙糖 蜜(各一升) 五味子 紫菀(各三兩) 通草 貝母(各四兩) 桑白皮根 四升。
阿膠飲(出朱氏集驗方)治暴嗽。一服便安。
阿膠(二片火炙) 生薑(十小片) 大烏梅(二枚捶) 甘草(五寸用上等) 紫蘇 (一兩)杏仁
六分。去滓
貝母煎(出聖惠方)治暴發咳嗽。胸膈不利。痰涎喘急。
貝母(去心) 紫菀(去苗土) 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研) 桑根白皮(各一兩) 五味子 百部 麥門冬汁
貝母湯(出御藥院方)治暴發咳嗽。久不愈。
貝母(去心) 桑白皮(銼) 五味子 甘草(炙銼各半兩) 知母(一分) 款冬花(二兩)杏仁
後溫服
感通湯 治暴感風邪咳嗽。
甘草(炙銼) 麻黃(去根節) 芎 馬兜鈴 防風(去叉各一兩) 黃明膠(炙燥三錢)
上六
延年貝母煎 主暴熱咳嗽。
貝母(三兩) 紫菀 五味子 百部根 杏仁(去皮尖兩仁研) 甘草(炙各二兩)
上切。 以水一合 和稠
貝母湯 治傷風暴得咳嗽。
貝母(去心三分) 款冬花 麻黃(去根節)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各一兩) 甘草(炙銼
三拗湯(出和劑方)治冬月感冒風邪。鼻塞聲重。語音不出。傷風傷冷寒氣。暴嗽痰喘。頭
麻黃(不去節) 杏仁(不去皮尖) 甘草(不炙)
上件等分。 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
飴糖煎(出肘後方)治暴嗽。
飴糖 乾薑(炮為末各一兩半) 豉(一兩)
上分作兩劑。每劑先以水二盞。煮豉取沸。去滓
桃仁方(出肘後方)治猝得咳嗽。
用桃仁三升。去皮杵。貯器中密封之。蒸一次,日乾。絹袋盛。次納二斗酒中。六七日。可
治猝咳嗽。胸膈不利。病患齒無色。舌上白。喜睡不知痛癢。或下痢。急治下部不曉。此乃
豉(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上為散。以水三大盞,煎至
又方(一名杏仁膏出十便良方)治肺寒猝咳嗽。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如膏) 甘草(一分炙微赤) 桂心(半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
治暴嗽(出本事方)
白礬(一兩細研) 砒霜(一錢)
上先將砒霜。安放茶盞底。卻將礬末鋪蓋。火 為末。烏梅
大白丸 治大人小兒暴嗽。
鍛石(一兩) 蛤粉(四錢)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和丸。如豌豆大。焙乾。每服二十丸。溫齏
伏龍肝丸 治暴嗽。
伏龍肝(半兩) 豉(一兩半)
上同炒。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米飲
治猝得咳嗽。(出肘後方)
用豬腎二枚。細切。乾薑三兩末。水七升。煮二升。稍稍服。覆取汗。
又方(出肘後方)
椒〔一(二)百粒搗末之〕 杏仁(二百枚熬之) 棗(一百枚去核)
上合搗令極熟。稍稍 合
又方(出肘後方)
生薑(三兩搗取汁) 乾薑(屑三兩) 杏仁(一升去皮熬)
上合搗為丸。每服三丸。日五六服
又方(出肘後方)
用芫花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以棗十四枚。煎令汁盡。每日食之。三日愈。
治猝咳嗽。肺壅痰滯。上焦不利。(出聖惠方)
杉木屑(一兩) 皂莢〔三(二)兩去黑皮酥炙黃去子〕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十丸。日三四服之。
治猝咳嗽。日夜不止。(出聖惠方)
杏仁(五兩去皮尖雙仁者炒) 生薑(二兩去皮切)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
治肺寒猝咳嗽。(出聖惠方)
細辛(半兩搗為末)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如膏)
上件藥。於鐺中熔開。蠟半兩。
又方(出聖惠方)
桂心(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半棗大。不計時。以綿裹一丸
治猝暴嗽久咳。(出肘後方)
用芫花二兩。熬水二升。煮四沸。去滓。納白糖一斤。服如棗大勿食鹹酸物。
又方(出肘後方)治猝得咳嗽。
用生龜三個。治如食法去腸。以水五升。煮取三升。以漬曲釀米四升。如常法。熱飲二升令
百部根方(出鮑氏方)治暴嗽。
用百部藤根二兩。搗自然汁。和蜜等分。沸煎成膏子。咽之。一方日三服。粥飲調下。
浮石丸(出肘後方)治暴嗽。
上以浮散石二兩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十丸。日三四服。
又方 治猝得咳嗽。
用烏雞一枚。治如食法。以好酒漬之半日。出雞服酒。一云苦酒一斗。煮白雞。取三升。分
訶黎勒含化方。治暴嗽。
用訶黎勒生去核一枚。拍破含之。咽津。次煎檳榔湯一盞投之。
療猝咳嗽。
釜月下土(一分) 豉(七分熬)
上熬搗蜜丸。如梧桐子大。米飲服十四丸。
又方 治猝嗽。
生薑汁 百部根汁
上煎服三合。一方單用百部根四兩。酒一升。漬再宿。火暖服一升。
又方
溫清酒(一升) 驢膏(一升)
上服之。以療上氣。
二白丸 治暴嗽立效方。
白善粉(一兩) 白礬(一兩)
上為細末。每用生薑汁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臨臥
立安散 治暴嗽神效。
皂角(一條不蛀者去黑皮並子) 江子(三粒去殼去油) 半夏(三粒) 杏仁(三粒 去皮尖炒焦
治暴嗽不愈。煙筒方。
雄黃(一錢) 木鱉(一個去殼)
上用瓷缽內研細。雞子清調成膏。攤紙上。用紙如筆管。火
治猝得咳嗽方。
以飴糖雜生薑屑。蒸三斗米下為丸。如彈子大。日夜食後三度服。
白前散 治暴嗽。心肺氣壅。胸膈煩痛。四肢無力。
白前(三分)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紫菀(半兩去苗土) 桑白皮(三分)甘草(半
為散。每
治猝嗽。
用百部根酒漬再宿。大溫服一升。日再。
又方
上用梨去核。納用酥蜜麵裹。燒令熟食之。又取梨肉納酥中煎。停冷食之。又搗汁一升。 酥 食
治暴嗽。
以百部根懸火上炙乾。夜取四五寸。細切。含咽下。勿令人知。甚良。
夫秋傷於濕。冬必咳嗽。大抵素秋之氣。宜清而肅。反動之則氣必上沖而為嗽。甚而動 之於 在脾 者。
藿香半夏散 治肺和胃。祛痰除咳嗽。建中通暢三焦。進飲食。
藿香葉 官桂(各一兩) 半夏曲 陳皮(去白) 蒼朮(洗各半兩) 乾薑(三分) 濃朴(三分 生薑三片。 用生
沉香降氣丸 治痰飲咳嗽。肺受風寒。心火上炎。風熱相搏。致令風熱痰生。氣不升降。此
沉香 人參 當歸(酒浸焙) 白芍藥 川芎 枳殼 陳皮 白朮(焙) 白茯苓 茯神 甘草 兩半)天門冬 三 味。
大降氣湯(出醫方大成)治上盛下虛。膈壅痰實。喘嗽咽乾不利。
紫蘇子(微炒) 川芎 細辛(去葉土) 前胡 當歸(洗焙) 濃朴(去皮薑製) 桔梗(去蘆)
咀。每服三
九寶湯 治痰嗽。
薄荷 貝母 橘紅 甘草 紫蘇 杏仁 檳榔 麻黃 半夏 桑葉 烏梅 官桂(各等分)
養肺湯(出直指方)治肺壅上氣痰嗽。
人參 紫菀 赤茯苓 杏仁(不去皮) 貞蘇子 陳皮 桑白皮(炙) 款冬花 半夏曲 北梗
大人參半夏丸(出御藥院方)治化痰墜涎。止嗽定喘。諸痰嘔吐。痰逆痰厥。頭痛風氣。偏體麻痺疼痛。中風。
人參 茯苓(去皮) 天南星 薄荷葉(各半兩) 半夏 乾生薑 白礬(生) 寒水石(各一兩)
食後服。宜服之
潤肺丸(出御藥院方)治肺氣不利。咳嗽痰實。咽喉乾燥。
栝蔞(二個去皮) 寒水石(二兩燒) 鴨梨(二個去皮及子) 皂角(三錢去皮弦並子捶碎用) 去節同 栝蔞 如梧
異功丸(出御藥院方)升降陰陽。逐痰飲。治咳嗽喘逆。痰實昏眩。調和氣止渴。
半夏 大腹子 人參 赤茯苓(各一兩) 甘草(炙) 白朮 紫蘇葉(各半兩) 生薑(五兩)
和丸雞豆
溫服。
利膈丸(一名人參利膈丸出醫方大成)主胸中不利。痰嗽喘促。脾胃壅滯。調秘瀉臟。推陳
木香(一錢半) 檳榔(一錢半) 人參(三錢) 當歸(二錢) 藿香(一錢半) 大黃(酒浸焙一 餅少許 亦可
治痰嗽。咽喉不利。(出本草)
上取隨風子含三數枚殊勝。隨風子即訶子。其子未熟時。風飄墮者。謂之隨風子。曝乾收之
治痰唾咳嗽。(出本草)
取杏仁去皮。熬令赤。和桂末研如泥。綿裹如豆大。含之。
治痰嗽。除痰飲。(出本草)
取鹽麩子乾搗為末。米飲服之。
人參飲(出直指方)治咳嗽痰壅通用。
人參 北梗 半夏曲 五味子 細辛 枳殼(製) 赤茯苓 杏仁(不去皮各一兩)甘草(炙 服。
蠟煎散(出醫方大成)順肺氣。利咽膈。止咳嗽。化痰涎。
款冬花 紫菀(洗去土焙乾) 甘草(炙各三分) 五味子(炒半兩) 桑白皮(炒) 桔梗 杏仁 同煎至
八味款冬花散(出醫方大成)治肺寒熱不調。涎嗽不已。
款冬花(洗焙) 紫菀茸 五味子 甘草(炙各七錢半) 桑白皮(炒) 麻黃(去節)杏仁(湯煎一
大利膈丸(出醫方大成)治風痰實。喘滿咳嗽。風氣上攻。
牽牛(四兩生用) 半夏(湯洗二兩) 皂角(去皮絲酥炙二兩) 木香(半兩) 青皮(去白二兩) 生薑湯送
加味半夏茯苓湯(出直指方)治痰多咳嗽。
半夏(製二兩半) 茯苓(一兩半) 陳皮 五味子(各一兩半) 人參 細辛 甘草(炙各半兩)
半夏栝蔞丸(出宣明論)治遠近咳嗽。煩喘不已者。
半夏(生薑製) 栝蔞 杏仁(去皮尖) 麻黃 白礬(枯過秤) 款冬花(各等分)
上為末。生
太白丹(一名天南星丸出衛生寶鑒)治三焦氣澀。破飲除痰。止嗽開胃。
半夏(洗) 天南星(炮) 寒水石(燒) 枯白礬 白附子 乾薑(炮)
上各等分為細末。水糊
化痰丸 治化痰墜涎。止嗽定喘。
乾薑(或用薑屑) 半夏(炮) 南星(炮) 枯礬 滑石(各一兩) 巴豆霜(一錢)
上為細末。
澄清飲(出危氏方)治諸証痰嗽。服他藥不效者。
南星 蚌粉 知母 貝母 半夏 白礬
上各等分。銼散。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生薑五
透羅丹(出衛生寶鑒)治痰實咳嗽。胸膈不利。
皂角(酥炙去皮弦) 黑牽牛(微炒一兩) 半夏(湯洗一兩) 巴豆(去油另研一錢)大黃(一
梧桐子
清膈散(出敷信適用方)治痰嗽。發散肺寒。
麻黃(一兩去節) 阿膠(一兩炒) 罌粟殼(一兩蜜炙) 烏梅肉(一兩) 杏仁(半兩去皮尖)
白朮濃朴湯(出宣明論)治痰嗽不散。利胸膈。除寒熱。美飲食。
白朮 甘草(炙) 葛根(各一兩) 濃朴(半兩炙)
上為末。每服一二錢。水一大盞。生薑五
馬兜鈴丸(出仁存方)治肺壅化痰。止嗽定喘。
兜鈴 半夏(各二兩) 杏仁(一兩炒) 巴豆(二十粒去油)
上為末。用好皂角五條。炙 去皮 臥時
人參散(出經驗良方)治老人痰嗽逾年。
人參 茯苓 紫蘇葉(各一兩) 枳殼(去瓤麩炒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
捷徑方(出經驗良方)治久病痰嗽。百藥未效。
橘紅(一斤去白要陳久者) 甘草 鹽(各四兩)
上用水五碗。慢火煮煎藥。焙乾為末。白湯
治痰嗽。常服駐顏。
杏仁(十個) 蒼朮(四兩) 人參(三兩)
上將人參蒼朮為粗末。用二味。只將杏 子入蜜 四兩
皂角丸(出鮑氏方)治痰嗽停飲。胸膈不利。除風理氣破滯。開膈進食。
白礬(一兩半生半枯) 牽牛(去頭尾二兩) 皂角(二兩去皮弦子羊油炙)
上為細末。用白蘿 一
半夏丸(出楊氏家藏方)治痰嗽膈上不利。一治肺臟蘊熱。
栝蔞(肥者二個去殼) 半夏(四十九枚湯洗七次捶碎焙乾為末)
上件栝蔞取子殼焙乾。與半 食
橘皮半夏湯(出宣明論)治痰壅涎嗽久不已者。常服潤燥解肌熱。止痰嗽。
橘皮(半兩去白) 半夏(二錢半湯洗七次)
上為末。分作二服。每服水一盞半。生薑十片。
紫菀散(出千金方)治咳嗽痰涎不利。亦治久咳不已。
款冬花 紫菀(去苗土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大盞。生薑五片。同煎至六分。
觀音散(又名觀音人參胡桃湯出經驗良方)治痰嗽喘。
人參 胡桃肉(不去皮各等分)
上煎湯。小兒量與。一方加杏仁二十一粒。不去皮尖。
一方
滴油散(出經驗良方)治痰嗽面浮。
上以真蚌粉一味。新瓦炒令通紅。地上出火毒。拌青黛少許。同淡齏水滴麻油數點。服即愈
初得寒熱痰嗽。(出本草)
上用生薑一塊。燒熟。口含數次。終日納。嗽自愈。
栝蔞方(出本草)治胸膈痛徹背。心腹痞滿。氣不得通。及治痰嗽。
上以大栝蔞去穰取肉炒。別研訶子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米飲送下五十丸。
治痰嗽喘急不定。(出肘後方)
上用桔梗一兩半。搗羅為散。用童子小便半升。煎取四合。去滓。溫服。
紫蘇飲子(出拔粹方)治脾肺虛寒。涎痰咳嗽。
紫蘇子葉 桑白皮 青皮 五味子 杏仁 麻黃 甘草(炙) 陳皮(以上各五分) 人參 半 則
暖胃湯(出御藥院方)治痰嗽。胸膈不快。多吐寒痰。兼治飲酒過多。
生薑(一斤去皮洗淨橫紋切作片子用白鹽二兩糝入生薑中令勻淹一宿取出入銀石器內慢 火炒 用 細生薑 陳皮(一兩 服。 大避
宣肺散 治胸膈不利。痰嗽喘促。脾胃壅滯。
白茯苓(四兩) 乾薑(二兩半炮) 五味子 細辛 甘草(炙各二兩半) 人參(一兩去蘆) 上
訶子湯(出本事方)利膈去涎。思食止嗽。
訶子(煨去核) 青皮 麥門冬(各半兩) 檳榔(四個) 半夏(三分) 甘草(一分)
上為粗末
紫金散(出御藥院方)治一切痰嗽。晝夜不得眠睡。此藥治嗽。別有神效。
天南星(去皮臍) 甘草(細銼) 白礬(各半兩) 烏梅(取肉二兩)
上為粗散。用慢火。 於銀七分 其嗽
十全丸(出衛生家寶方)治痰嗽。
南星(一兩炮) 半夏(一兩薑製) 真珠粉(一兩) 石膏(一兩 ) 白礬(一兩飛) 桑白皮(
上為末。
保胃破痰丸 治肺氣咳嗽。痰厥頭暈。嘔吐涎沫。喘滿氣急。
天南星(生) 半夏(生) 橘紅 寒水石( 通赤) 白礬(枯) 川烏(炮去皮臍)白附子(生)濃生薑
人參茯苓湯 治痰盛。喘滿咳嗽。大能降氣。
人參(去蘆頭) 川芎 白茯苓 桂心 知母 貝母(炒) 杏仁(去皮尖麩炒) 苦葶藶 (炒)上各二錢半) 石 (一兩炙)羌活(半
煎至八分。
人參煎丸 治咳嗽。痰盛喘急。
紫菀(去根洗焙乾) 人參(去蘆) 貝母(去心) 款冬花(去梗) 枳殼(麩炒) 百合 茯苓 兩去皮尖別 食
紫菀半夏湯 治停寒飲冷。內傷肺經。咳嗽痰涎。久不愈者。
紫菀(洗淨) 麻黃(去節) 半夏(洗) 五味子(去枝梗) 乾薑(炮) 桂(去粗皮)赤芍藥
時候。
小半夏飲 治痰嗽甚效。
半夏(湯洗七次) 白茯苓 陳皮(洗去白) 甘草(炙)
上等分 咀。每服三錢。水三盞半。
三聖飲 治痰嗽。
苦梗(用白合子根煮一伏時) 甘草 貝母(薑汁炒)
上等分細末。熱酒調服。如作咀。則
人參飲子 治寒壅痰嗽。紫菀湯 治痰嗽喘急。石夏丸 治痰嗽。
半夏(一兩泡) 滑石(一兩火煨 去火毒)
上生薑糊為丸。如梧桐子大。不拘多少。白湯調
南星末 治痰疾咳嗽。
大南星(一兩切成片用生薑半斤取汁文火製乾卻入蜜半匙直炒黃色取出為末)
上入貝母 末半
阿膠散 治痰嗽氣滿。甚有神效。
阿膠(麩炒) 甘草(炙) 桔梗 紫蘇子 杏仁(各一兩) 南木香〔一(二)錢半〕白膠香 晉礬(飛過半兩)
蜜煎橘皮湯
凡人患嗽而有痰者。當以辛甘藥理肺。惟陳皮最佳。用時須當去白。本草云。陳皮味辛。理穰不除即生痰。麻黃發汗。節不去而止汗。
七生丸 治一切痰嗽。
白附子 白僵蠶 大天南星 半夏(洗) 川薑 干葛 草烏頭(水浸三宿去皮臍焙乾用) 上 然
人參膏子 治大人小兒肺壅痰嗽。
人參(半兩好者生用) 麻黃(半兩不去節) 甘草(一分) 漢防己(半兩生用) 杏仁(四十九
潤五臟。去痰嗽。
以杏酪濃如膏。服之。
夫氣嗽。肺主氣。通皮毛。人有運動勞役。其氣外泄。腠理則開。因乘風取涼。冷氣猝 傷於
治九種氣嗽欲死。(出千金方)
乾薑 半夏 細辛 紫菀 吳茱萸 茯苓 蕘花(一作芫花) 甘遂 甘草 防葵 人參 烏 志 前胡 菖蒲 大。 先食服
又酒方
丹參 乾地黃(各五兩) 芎 石斛 牛膝 黃 白朮 蓯蓉(各四兩) 防風 獨活 附 初服二合
紫菀丸(出聖惠方)治氣嗽。兼下焦虛憊。冷氣上攻。胸膈喘滿。不下飲食者。
紫菀(一兩去苗土) 貝母(一兩煨黃) 百部(一兩) 款冬花(一兩) 五味子(一兩) 半夏 ( 薑(二兩炮裂 仁(二兩湯 飲下。
鐘乳粉(二兩)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同前藥飲下。忌羊肉餳、諸生冷等 物。
訶黎勒散(出聖惠方)治氣嗽腸胃中邪。冷氣上攻。肺臟不調。
訶黎勒皮(一兩半) 熟地黃(一兩) 附子(三分炮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 桂心(三分) 黃耆 (三分銼去苗土) 紫菀(三分去苗土) 五味子(三分) 木香(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盞。入生
熟乾地黃丸(出聖惠方)治氣嗽不止。下焦風冷。上攻於肺。心胸短氣。四肢羸弱。飲食無
熟地黃(二兩) 桂心(一兩) 山茱萸(一兩)。五味子(一兩) 丹參(一兩) 澤瀉(一兩)肉
為末。煉蜜和搗三五
又丸方 療患氣嗽。並下焦冷結方。
乾地黃(四兩) 防風 蓯蓉 澤瀉(各三兩) 山茱萸 丹參 五味子 茯神(各二兩一方作
至
三十
乾薑散(出聖惠方)治氣嗽。呼吸短氣。心胸不利。不思飲食。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半兩) 款冬花(半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附子 (一兩炮裂去
服三錢。
水一
人參散(出聖惠方)治氣嗽。心胸膈滯悶。四肢不和。
人參(一兩去蘆頭) 乾薑(炮裂)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黃) 麻黃(三分去根節)桂
分湯浸去白
延年杏仁煎(出聖惠方)主氣嗽。心胸不利。喘息短氣。
好杏仁(一升去皮尖兩仁者酥熬) 糖(一合) 蜜(五合) 酥(一合) 生薑汁(一合) 貝母( 味 藥。
五味子散(出聖惠方)治氣嗽。胸滿短氣。不欲飲食。
五味子(一兩) 桂心(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細辛(三分) 乾薑(三分炮裂銼)紫菀
錢。水一中
又療氣嗽煎。
貝母 紫菀 百部根(炙) 款冬花 甘草(炙各三分) 桂心(二分)
以上六味切。以水六升
生地黃(汁三升) 生麥門冬(汁五合) 白蜜(五合) 生薑(汁五合) 酥(五合)白糖(五合)
嗽
定則停。
治氣嗽。心胸不利。少思飲食。(出聖惠方)
乾薑〔三兩(二分)炮裂〕 紫蘇子(一兩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桔梗(三分去蘆頭) 為散
又療氣嗽杏仁煎。
杏仁(五合去皮尖搗碎) 生薑(汁三合) 酥(一合) 蜜(三合)
上以水三升。研杏仁取汁。
夜
又杏仁煎 主氣嗽。
杏仁(一升去皮尖雙仁者研濾取汁) 酥(三合) 白蜜(三合)
上以水三升。研濾水杏仁令味末 一分
治氣嗽。不問多少時者。(出肘後方)
橘皮 桂心 杏仁(去皮尖各等分)
上搗蜜丸。每服二十丸。食後清茶下。忌生蔥。服之便
治氣嗽方(出本草)昔有人患氣嗽。將期或教以此。
橘皮 生薑(焙乾) 神曲(等分)
上為末。丸如梧桐子大。食後夜臥。米飲服三五十丸。
夫形寒飲冷。內外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嗽。蓋肺主氣。外合皮毛。其經還循胃口。 故內 靜夜
五味子湯 治肺感寒。咳嗽不止。
五味子(炒) 人參 黃耆 (銼) 阿膠(炒令燥) 桂(去粗皮) 乾熟地黃(焙各半兩) 紫菀(
半)
上為
中和湯 治肺有風寒。痰壅咳嗽。
麻黃(去節) 杏仁(去皮尖炒) 紫蘇子(炒) 桑白皮(炒) 赤茯苓(去皮) 柴胡(去蘆)陳
每服二錢。
肺寒湯 治肺胃虛寒。咳嗽痰盛。呀呷有聲。嘔吐停飲。咽喉乾痛。上氣喘滿。目寒虛浮。
款冬花 紫菀(去苗土) 甘草(炙) 桂心(去粗皮) 麻黃(去節) 五味子 杏仁(湯浸去皮每服三錢
款冬花散(出醫方大成)治寒熱相交。肺氣不利。咳嗽喘滿。胸膈煩悶。痰實涎盛。喉中呀
款冬花(去梗) 知母 桑葉(洗焙各十兩) 半夏(湯洗七次薑汁製) 甘草(各二十兩)麻黃
為粗末。
加味理中湯(出醫方大成)治肺胃俱寒。咳嗽不已。
甘草(炙) 半夏(炙) 茯苓 乾薑(不炒) 白朮 橘紅 細辛 北五味子 人參(各等分)
胡椒理中丸(出醫方大成)治寒嗽冷痰。吐白涎沫。續續不止。不能飲食。治肺虛感寒。氣
款冬花(去梗) 胡椒 蓽茇 陳皮 乾薑 甘草 良薑 細辛(去葉各二兩) 白朮(二兩半)
杏仁煎(出千金方)治冷嗽上氣。鼻中不利。
杏仁(五合) 五味子 款冬花(各三兩) 紫菀 乾薑(各一兩) 桂心(三兩) 麻黃(二兩)
斤。
合用
橘皮湯 療春冬傷寒。秋夏冷濕咳嗽。喉中作聲。上氣不得下。頭痛。
陳皮 紫菀 麻黃(去根) 杏仁 當歸 桂心 甘草 黃芩(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錢。
乾薑湯 治冷嗽。
乾薑(二兩炮裂) 紫菀(去苗土半兩) 麻黃(去節三錢) 桂(去粗皮一兩) 杏仁(去皮尖雙 水一盞半
華蓋散(出醫方大成)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氣。胸膈煩滿。項背拘急。聲重鼻塞。頭昏目眩
紫蘇子(炒) 赤茯苓(去皮) 桑白皮(炙) 陳皮(去白) 杏仁(去皮尖炒) 麻黃(去根節各
隨意加
溫肺湯(出余居士選奇方)治冒寒咳嗽。清涕自流。
麻黃(不去節) 杏仁(不去尖) 甘草(生用) 桂枝(微炒去皮) 溫薑(炮各半兩) 五味子 煎 七分
阿膠湯 治冷嗽。
阿膠(炒令燥) 五味子 麻黃(去節)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兩) 甘草(炙銼)杏仁(湯
服。不
五味子湯(出三因方)治夏秋之交。皮膚為寒濕所薄。寒氣內侵。咳嗽晝夜不已。
陳皮(二兩) 麻黃(去節) 甘草(炙) 杏仁(去皮尖麩炒) 五味子 白茯苓(各一兩)
上為
加減麻黃湯(出直指方)治肺感寒邪咳嗽。
麻黃(去節一兩) 辣桂 甘草(炙各半兩)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微炒別研) 陳皮 半夏 (製
細辛散 治肺寒咳嗽喘滿。
細辛(去苗葉) 甘草(炙銼) 五味子(各三兩) 赤茯苓(去黑皮四兩) 乾薑(泡裂三兩)
上
五辛丸(出醫學切問)治寒嗽聲音不出。
丁香 胡椒 蓽茇 良薑 桂心(各等分)
上為細末。入炒鹽少許。薑汁煮糊為丸。雞頭子
五拗湯(出醫方大成)治感寒咳嗽。肺氣喘急。
麻黃(不去節) 杏仁(不去皮) 甘草(生用) 荊芥穗(各等分) 桔梗(一錢)
上 咀生薑三等分
四順散 治肺寒久嗽。
乾薑(炮裂) 甘草(炙銼) 陳橘皮(湯浸去皮瓤焙)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別研)
上四服
鐘乳湯(出余居士選奇方)治虛冷咳嗽痰盛等証。
鐘乳粉 半夏 天南星(炮各一兩) 滑石(三錢別研)
上將半夏、南星、碾為細末。和鐘乳 以 六
理中丸(一名順味丸出直指方)補肺止寒嗽。
人參 乾薑 白朮 甘草(炙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一丸。加炒阿膠五味子
金不換丸(出經驗良方) 治大人小兒。經久寒嗽化痰。
天南星(半炮半生) 半夏(半炮半生) 白礬(半生半枯) 皂角(半燒存性半生去皮)
上等分
杏仁丸 治冷嗽。呼吸氣寒。嘔吐冷涎。胸中不利。急痛。
杏仁(一升去皮尖雙仁炒黃) 生薑(一斤去皮切片曝乾)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五兩)
上為末
又方(出宣明論)治諸寒嗽。
麻黃(四兩) 官桂(一兩) 蠟(一錢)
上為末。以蠟同煎。每服一二錢。溫服。
薑飴煎(一名含化膏出千金方)治冷嗽。
乾薑(炮裂三兩為細末) 膠飴(一斤)
上拌勻。以瓷器盛。置飯上。蒸令極熟。每服一棗大
川薑丸(出經效濟世方)治寒嗽。
上用川薑。炮過為細末。熔餳為丸。如彈子大。含化之。得於郭英達云。其效如神。後用之
溫肺湯(出百一選方)治肺寒氣。咳嗽聲重。多涕發喘。
麻黃〔去節一兩(錢)〕 五味子 杏仁(去皮尖炒) 甘草(炙) 桂(各半兩)
上 每服三錢加馬兜鈴二服即
鐘乳散(出朱氏集驗方)治寒嗽不止。
鐘乳粉 人參 阿膠(炒)
上三味等分為末。糯米飲下。
參芎湯(出朱氏集驗方)治男子婦人。一切虛証冷嗽。
人參 川芎 甘草(炙) 白朮 白茯苓 芍藥 白豆蔻仁(炒) 當歸(酒浸焙) 黃耆(蜜炙)
生薑三片。棗
款肺散(出王氏博濟方)治寒濕相交。咳嗽不止。胸膈悶亂。痰涎並多。
麻黃(二兩去根節炒) 貝母(去心炒) 桑白皮(各一兩銼炒) 柴胡(一兩半去蘆炒) 杏仁(
每服一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不計時候。
平肺湯(出本草)治寒嗽。平肺氣。
人參 五味子 黃 白茯苓 杏仁 桂(各一兩) 麻黃(二錢)
上並銼碎。每服二錢。以
五味子湯(出朱氏集驗方)治寒嗽益肺。
五味子 胡桃肉(各一兩半) 生薑(五兩去皮) 甘草 杏仁(各一兩)
上將五味子與四味。
治冷嗽。
以櫚木煮汁熱服。
治上氣冷嗽。
以藍藤根煮服之。
夫熱嗽之狀。嗽而少涎。由邪熱熏於上焦。客於肺經。使津液減少。傳於咽嗌。喉嚨不 利。 克於
清肺飲 治肺氣上熱咳嗽。
前胡 荊芥 桑白皮(炒) 甘草(炙) 枳殼(製各三錢) 知母 貝母(去心炒) 腦荷 赤茯 三錢。 薑三
清肺丸 治心肺伏熱。咳嗽煩悶。時有痰涎。喉仲介介。咽嗌不利。氣不宣暢。並宜服之。
木香 青黛(研) 蛤粉(研) 前胡 人參(去蘆頭) 黃連(各半兩) 桔梗(微炒) 枳殼(麩炒各二兩)
麥門冬煎 治暴熱咳嗽。心胸煩悶。口苦乾燥。上焦壅滯。並宜服之。
生麥門冬汁(四合) 生地黃汁(一升) 酥(三合) 生薑汁(二合) 白沙糖(三合) 白蜜(五 仁(二兩湯浸去 都攪
天門冬丸 治肺氣暴熱咳嗽。心胸不利。或時煩喘。
天門冬(去心焙二兩) 麝干 桂(去粗皮) 玄參 遠志(去心各半兩) 黃 〔銼三分(錢)〕
為末。煉蜜和搗
百部丸 治肺氣熱嗽。胸膈煩悶。
百部 黃耆(銼) 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各一兩) 天門冬(去心焙) 栝蔞根(各五兩)
桂(
為末。
百部湯 治熱咳嗽。氣滿喘急。
百部 百合 桑根白皮(銼) 柴胡(去苗) 枳殼(去瓤麩炒) 木通(銼各一兩) 赤芍藥 郁
水一盞
地黃湯 治咳嗽。大便不通。壅熱。口內生瘡。
生熟地黃(焙各一兩) 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末焙) 黃芩(去黑心) 升麻 赤茯苓(去黑皮)銼一分)
上為散
紫菀散 治暴熱。咳嗽氣促。背膊勞痛。飲食減少。
紫菀(一兩去苗土) 麥門冬(一兩去心) 川升麻(一兩) 木通(一兩半銼) 子芩(一兩)前腹皮(一兩)
栝蔞丸 治風熱咳嗽。痰涎壅盛。頭目不利。鼻塞不通。
栝蔞(一枚去節) 天南星(炮) 半夏(湯洗七次) 細辛(去葉土) 寒水石 防風(去蘆頭)
數幅緊裹。
十丸。生
柴胡散 治肺暴熱。大便不通。時時咳嗽。喘息促急。
柴胡(一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赤銼) 桑白皮(一兩銼) 鱉甲(一兩醋炙黃去裙) 檳榔(
錢。
水一大
金沸草散 治上壅熱嗽聲重。阿膠丸 治客熱止嗽。
阿膠(炒令燥三錢) 丹砂(研半兩) 硼砂(研五分) 人參(三錢) 甘草(炙銼半兩) 龍腦(
華蓋湯 治上喘咳嗽。兼治膈熱。(一名華蓋散)
桑根白皮(銼) 陳曲(炒) 桔梗(炒各一錢) 人參 百合(各三錢) 甘草(炙銼) 杏仁(去 夏半
阿膠丸 治風熱咳。去涎利膈。鎮心順肺。
阿膠(炒令燥三錢) 人參 赤茯苓(去黑皮各半兩) 丹砂(別研三錢) 天南星(齏
汁煮
軟切
勻。煉蜜
牛黃丸 潤心肺。止咳嗽。解風熱。
牛黃(半兩) 人參 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半) 蛤蚧(酥炙一錢) 訶黎勒皮(三兩) 杏仁(每服 一
生地黃煎 治心肺暴熱。咳嗽不止。
生地黃汁(五合) 生薑汁(一合) 白蜜(三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白前(一兩) 杏仁(二
味
為末
茶
治熱嗽。
以土芋煮食之。又云食之濃腸胃。
治骨熱咳嗽。多睡勞乏。
用苦眈苗子煮汁服。亦生搗絞汁服。
杏仁散 治熱嗽。
杏仁(一兩用桑根白皮二兩細切河水一碗同煮一複時只用杏仁) 款冬花(去梗) 馬兜鈴(各
搗羅為散
治暴熱咳嗽。牽引腹脅。及頭痛。
貝母(一兩煨微黃) 石膏(二兩) 紫菀(一兩去苗土) 川升麻(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少許。
玉粉散 治肺經伏熱。夜臥咳嗽。
天南星(白礬水煮軟切焙半兩) 太陰玄精石(二兩研) 甘草(炙銼半兩) 貝母(去心)
不灰 服。
葶藶丸 治解肺熱。利胸膈。化痰止嗽。
甜葶藶(二兩隔紙焙) 防己(半兩) 麻黃(去根二錢) 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半兩) 黑牽牛
拌勻。
黃金丸 治肺熱咳嗽。
葶藶子(隔紙微炒) 半夏(炒赤色各三兩) 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 乾薑(炮一棗許)
大 至 三
半夏丸 治胸膈熱壅。化痰涎。止咳嗽。
半夏(六兩去臍漿水五升生薑半斤薄切甘草桑白皮一兩銼入石銚內慢火煮一複時只取半夏 余
上為末
馬兜鈴湯 治肺嗽。氣急喘悶。
馬兜鈴 桑根白皮〔各一兩(錢)〕 甘草(炙) 葶藶〔炒各半兩(六分)〕 半夏〔湯浸去滑生薑汁製
滓溫服。食後。
款肺湯 治五內煩熱。肢體倦怠。夜臥壯熱咳嗽。
貝母(去心) 桔梗 紫菀(去苗土各一兩) 甘草(銼炙三錢)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盞
杏仁飲子 治暴熱嗽。
杏仁〔四(二)十枚〕 紫蘇子〔一升(錢)〕 橘皮〔一(二)兩(錢)〕 柴胡〔四(一)兩(錢)〕
甘草飲 治暴患熱嗽。
甘草(半兩半炙半生) 黑豆(一百枚半炒半生) 生薑(半兩半煨半生) 烏梅(一枚半炒半生)
後臨臥
石膏湯 治熱嗽。
石膏(亂紋者二兩) 人參(半兩去蘆) 甘草(炙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新水。或生薑汁
防風湯 治風熱咳嗽。
防風(去叉) 桑根白皮 甘草(各二兩)
上銼研。米泔浸一宿。曝乾粗搗篩。每服三錢。水
涼膈丸 治膈熱咳嗽。
上以甘草二兩 豬膽汁浸五宿。濾出炙香。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食後。薄荷湯
石膏散 治熱嗽喘甚者。久不愈。以愈為度。
石膏(二兩) 甘草(半兩炙)
上為末。每服三錢。新汲水調下。又生薑汁蜜調下。
昔陸州楊
治風熱嗽。
上用如聖湯。加防風煎服。
清肺飲子 治熱嗽痰濃。鼻聞腥氣。呷冷水輕止。
白朮(一兩半) 麻黃 當歸 芍藥 甘草 荊芥穗 大黃(麵裹煨各六兩) 桑白皮 杏仁
青鎮丸 治熱嗽。
小柴胡湯加人參(一倍) 青黛(半兩)
上為細末。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生薑湯
二母湯 治遠年近日。寒熱嗽喘上滿。有痰吐紅。並皆治之。
茯苓(半兩) 麻黃(二錢去節) 知母(半兩蛤粉炒) 貝母(半兩焙) 馬兜鈴(半兩) 桑白皮兩) 人參(半
一盞。白糖
人參清鎮丸 治熱止嗽。消痰定喘。
柴胡(一兩) 人參(一兩) 黃芩(七錢) 半夏(七錢) 炙甘草(七錢) 青黛(三錢) 陳皮(每服三十
龍腦丸 治胸中郁熱。肺熱喘嗽。口臭喉腥。或口甜。丈夫吐血。婦人熱血崩。脾疸。並皆
龍腦(一兩) 薄荷(二兩淨葉) 真蒲黃(一兩) 人參(一兩) 川當歸 麥門冬 (去心二兩)胡(好者半兩) 病下焦
防己散 治熱食嗽失聲。有效。
薄荷 百藥煎 枯礬 防己 甘草(等分)
上銼散。入口細嚼。旋旋咽下。
夫肺主皮毛。易感於寒邪。寒邪傷於肺。則為咳嗽。五臟各以其時受之。為五臟之咳。久不 寒氣
紫菀貝母丸 治積年咳嗽。喉中呀聲。一發不得坐臥。
紫菀 貝母 半夏 桑根白皮 五味子 麝干 百部〔各五分(錢)〕 款冬花 皂莢 乾薑
為末。皮、鬼督郵、
蒺藜貝母湯 治久咳嗽。
蒺藜(炒去角) 貝母(去心) 紫菀(去苗土) 百合 麻黃(去根節) 天雄(炮裂去皮臍)枳各三錢)
地 水一盞
款氣丸 治久喘嗽痰。肺氣腫浮。
郁李仁 青皮(去白) 陳皮(去白) 檳榔 木香 杏仁(去皮尖) 馬兜鈴(炒) 人參 澤瀉 錢)
上 服
柴胡湯 治咳嗽。久不瘥。
柴胡 延胡索 百合 枳殼(去瓤麩炒) 麻黃(去根節) 款冬花(炒) 天雄(炮去皮臍各一黑心半兩)
銼如麻
五愈散 深師療五臟咳積年。劇則上氣不得臥。喉中如有物。醫所不療。
桂心 細辛 乾薑 白菀 甘草〔炙各三分(錢)〕 蜀椒(汁) 代赭 通草 款冬 花芫花〔炒各三分(錢)〕 伏龍肝 紫菀 牡蠣〔各三(二)分(錢)熬〕
上搗篩。以飴糖和之。搗令調重者。晝
款冬花丸 療三十年上氣咳嗽。
款冬花〔六分(錢)〕 桂心〔四分(錢)〕 紫菀〔六分(錢)〕 杏仁〔四分(錢)去皮尖雙仁 分(錢)〕 甘草 錢)研〕野葛〔四分(三錢)去心〕
上搗篩。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稍加。日三服。忌生蔥辛鹹醋。豬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菜狸肉等。一方十四味。有茯苓。忌酢。
百合散 治久咳嗽。胸中氣不利。
百合(一兩) 紫蘇〔三分(錢)炒〕 桑根白皮(一兩銼) 紫菀〔三分(錢)去苗土〕 甘草( 皮尖雙 仁麩 桔梗(半兩去蘆頭)
上為散。每服五 拘時候溫服。
桑白皮湯 治男子婦人患咳嗽。
桑白皮(一兩) 紫菀(一兩) 百合(一兩) 桔梗(一兩) 半夏(半兩薑汁製) 人參(一兩)(半兩)陳橘皮
片。棗一枚。
蛤蚧丸 治久肺氣咳嗽。涕唾稠粘。上氣喘急。
蛤蚧(一對頭尾俱全者塗酥炙微黃) 漢防己(半兩) 貝母(半兩煨黃)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 橘皮〔三分(
為細末。煉
貝母湯 治諸嗽久不瘥。
貝母(去心薑製半日焙) 黃芩(生用) 乾薑(各一兩) 陳皮 五味子(各一兩) 桑白皮
半盞半。
杏
其
人參湯 治遠年咳嗽。
麻黃(去節三錢) 杏仁(去皮尖一兩) 甘草〔四兩(錢)〕 桑白皮 北五味子 罌粟殼 陳 錢)
上為末。
鹿角膠煎 治久肺氣咳嗽。
鹿角膠(四兩搗碎炒令黃) 赤茯苓(一兩) 紫菀(一兩去苗土) 紫蘇子(二兩炒)貝母(一 杏仁(湯浸一兩去皮尖雙仁炒研膏) 生地黃汁(五合) 生薑汁(三合) 白蜜(八兩) 牛 酥 煎 成
蛤蚧丸 治久咳嗽。
蛤蚧(一對雌雄頭尾全者酥炙) 人參(半兩) 半夏(湯洗七次切焙一兩) 杏仁(湯浸去皮尖 橘皮(湯
少許。和
阿膠散 治久咳嗽。
阿膠(炙燥) 人參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甘草(炙銼) 黃耆 (半炙半生銼)紫菀(去苗土) 桔梗(銼麩炒) 桑根白皮(炙銼各一兩)
上為散末。每服用豬KT 子一枚。蔥白三寸
乳石散 治久咳嗽。
鐘乳粉 款冬花(去梗) 甘草(炙銼各半兩)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研) 桂(去粗皮各
味同杵
爛於
八仙湯 治久患氣嗽。發即奔喘。坐臥不安。喉中氣欲絕。
馬兜鈴 桑根白皮 桔梗(各二兩半) 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 白茯苓(去黑皮)柴胡 銼如
香豉丸 療三十年咳嗽上氣。短氣久冷。五臟客熱。四肢煩疼。飲食減少。時有發甚。不能
香豉(四分熟) 杏仁(三分去皮尖雙仁炒) 紫菀〔二(三)分〕 桂心(三分) 甘草(八分炙)
服四丸。日三
七星散(一名川椒丸)療三十年咳嗽。肌體虛羸。不思飲食。
川椒(出汗) 桑根白皮 芫花根皮 款冬花 紫菀 代赭 細辛 伏龍肝(各一兩)
上為散藥。悉在 皆 延年不用椒與芫花根。餘皆同。
密陀僧丸(出聖惠方)治積年肺氣喘嗽。
密陀僧(二兩用綿裹以蘿卜煮之一炊時) 銀箔(五十片) 黃丹(一兩炒令黃紫) 綠豆粉(半
煮棗肉和丸
海藻丸(出聖惠方)治積年肺氣。咳嗽氣奔。
海藻(三錢湯浸去鹹味)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昆布(三錢湯浸去鹹味) 乾薑(半兩炮裂
為末。煉
紫菀丸(出御藥院方)治遠年近日咳嗽。痰涎不利。
紫菀(去土) 款冬花(去梗) 白前(各二錢半) 人參 甜葶藶(炒) 烏梅肉(各半兩)御米
後
生薑
枇杷葉丸(一名紫菀膏)治肺熱久嗽。身如炙。肌瘦悴。成肺癆。
枇杷葉 木通 款冬花 紫菀 杏仁 桑白皮(各等分) 大黃(減半)
上各如常製為末。蜜 悴。將
白前湯 秘要方云:肺氣嗽經久。將成肺痿。其狀不限四時冷熱。晝夜嗽常不斷。唾白如雪。漸覺瘦悴兼有麻黃等十味煎 肺痿不多異。但唾悉成兩(錢)。
以水一升。煮取二升六(八)合於麻黃丸中。加
黃 五兩(四錢)。苦參六兩(三錢)。芍藥三兩(五錢)。於桑白皮煎中加黃芩( )切三升(錢)。共桑白皮、地骨皮、同煎。又加水三升同煎。忌羊肉餳等。並一切鹹酸等物。服之大有效驗。
白前〔三兩(錢)〕 桑白皮〔三兩(錢)〕 生地黃〔一(六)升(錢)〕 茯苓〔五兩(錢)〕地骨皮
升。煮取二劑佳。隔三日
又依前白前等七味湯。雖服覺可。根本未除。宜合麻黃等十味丸服之。
麻黃〔三(二)兩去節〕 白前(二兩) 桑白皮〔六(三)兩〕 射干〔四(二)兩〕白薇
(
件搗篩。蜜和丸。煮桑
又凡病在胸膈上者。宜飽滿。而在夜。肺既居上。此是病在上。一晝夜服丸。夜無憑準。宜
桑白皮〔切一(二)升(錢)〕 地骨皮〔切三升(錢)〕
以上用水七升。熟煎取三升汁。去滓
生地黃汁(五升) 生麥門冬汁〔三(二)升〕 生薑汁(一升) 竹瀝(三升) 生葛根汁(三升)
生葛根汁以 得如 雞子
又欲飲氣嗽。經久不已。漸成水病。其狀亦不限四時。晝夜嗽不斷。遇諸動嗽物。便致困劇。氣上喘息。
子十五味丸服之。
細辛 半夏(洗) 桂心 桑白皮(各五兩) 乾薑 當歸(各四兩) 芒硝(六兩) 杏仁〔六合每服如
丸方
葶藶子(六合熬) 細辛 五味子(各五兩) 乾薑 當歸(各四兩) 桂心 人參 丁香 大黃 榔〔各 十( 稍 加至 生菜。
又依前細辛等八味湯。葶藶子等十五味丸。不覺可。漸成水病。餘一如前。若更加大小便秘
大棗(六十枚擘去核) 葶藶(一升熬) 杏仁(一升去皮尖雙仁者熬)
上藥合搗。令如膏 可作 日再
又依前大棗等三味丸服。雖覺氣暫歇。然病根深固。藥力微弱。且停服大棗丸。合巴豆丸五
巴豆仁(二十枚研熬去心皮) 杏仁(一百枚去皮尖雙仁研) 葶藶子(六合熬) 大棗(六十枚
四 丸。 肉。
治三十年咳嗽。(出千金方)
細辛 款冬花 防風 紫菀(各三兩) 藜蘆(二兩) 川椒(五合)
上 咀。以藜蘆先著 銅器 煮令 者。
平肺散 治久年咳嗽神效。
御米殼(四兩碎蜜水和炒黃) 烏梅肉(一兩半) 訶子皮 人參(各一兩) 貝母(去心)百合
蘆筒散(出御藥院方)治年深日近咳嗽。
鐘乳石(半錢) 枯白礬 官桂(去粗皮) 甘草(炙各二錢) 佛耳草 人參(去蘆頭各三錢)
皺肺丸(出百一選方)治久嗽。姚連判岳傳。
款冬花 人參 五味子 桂(去皮) 紫菀 白石英(微帶青色者)
上等分為末。用羯羊 肺一 得成丸如梧桐子大。陰乾。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不妨。糯米飯飲下。食後臨臥服。
一方有鐘乳粉。
扁豆散(出經驗良方)治久嗽。或暴感咯血。成肺痿。吐白涎。胸膈滿悶。
白扁豆(五錢炒) 枇杷葉(去毛炙) 半夏(去皮臍生用) 人參(各二錢半) 白茅根〔七分(和勻。 分
阿膠散(出王氏博濟方)治久咳嗽及勞嗽。
阿膠(二兩如無以黃明膠四兩代並炒燥) 人參(半兩) 杏仁(二十粒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飲調下。晚
木乳散(出聖惠方)治久嗽不瘥。
皂角樹白皮(二兩塗酥炙黃) 貝母(一兩煨微黃) 枳殼(一兩麩炒去瓤) 百合(一兩)麻黃
入生薑半
紫蘇子丸(出聖惠方)治久咳嗽。上氣不瘥。
紫蘇子(一兩) 五味子(一兩) 蘿卜子(一兩炒) 桑白皮(一兩銼) 皂角(三兩去黑皮塗酥
服以棗
川椒丸 治積年咳嗽。
川椒(一兩去目微炒) 桑白皮(一兩銼) 款冬花(一兩) 紫菀(一兩去苗土) 芫花皮根(一
服 於食
定喘寧肺丸 治男子婦人久患咳嗽。肺氣喘促倚息。不得睡臥。累年不瘥。漸至面目浮腫。
半夏 南星 青黛 白礬(枯各一兩) 信(半兩)
上為細末。用生薑水麵糊丸。如綠豆大。
清音丹(出經驗良方)治久年咳嗽聲乾。
人參(二錢半) 桔梗 知母 玄胡索(各半兩) 甘草(四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小龍眼核
異功散 治久咳嗽。
陳粳米(一升生薑半斤搗自然汁浸焙乾) 濃朴(去粗皮塗生薑汁蜜炙二兩) 訶黎勒(煨三枚
食後。日
款冬花散 治久咳嗽。
款冬花(去梗) 阿膠(炒燥各一兩) 天南星(銼炒三分) 惡實(炒一分) 甘草(炙銼半兩)
款冬花煎(出千金方)治新久咳嗽。
款冬花 乾薑末 紫菀(各三兩) 五味子〔一(二)兩〕 芫花(一兩熬令赤)
上 咀。先以中微火
麻黃湯(出古今錄驗)治三十年寒冷嗽。咳逆上氣。
麻黃(八分去節) 蜀椒(四分炒出汗) 細辛(三分) 本〔二(一)兩(錢)〕 杏仁〔五(二)
麻黃湯(出集驗良方)治久患氣嗽。發時奔喘。坐臥不得。並喉裡呀呷。聲氣欲絕方。
麻黃(去節) 杏仁(去皮尖雙仁研) 紫菀〔各三(四)兩(錢)〕 柴胡 橘皮〔各四(三)兩〕用
柏子仁丸(出聖惠方)治久嗽。肌體虛羸。不思飲食。宜服此方。
柏子仁(二兩) 五靈脂(一兩)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黃色) 蝦蟆頭(一枚燒灰)杏仁(一
至聖真人全功飲(出聖惠方)治久新咳嗽。痰盛氣喘。肺痿瘦悴。不能坐臥。服藥無效者。
款冬花(二兩去梗淨炒) 罌粟殼(刮去內皮淨肉並去蒂二兩用蜜少許) 陳皮(一兩)甘草( 至 八
神功散(出御藥院方)治久咳嗽。
雄黃(飛半兩) 款冬花 甘草(炙) 肉桂(去粗皮各一兩)
上為細末。入雄黃勻。每服半錢
金不換散(出仁存方)治男子女人肺胃虛寒。久嗽不已。喘促滿悶。咳嗽涎盛。脅脹腰背倦
。
罌粟殼(半兩製) 杏仁(製) 甘草(各三錢) 枳殼(四錢)
上 咀。每服三錢。 水一盞半。
杏仁散(出百一選方)治多年嗽。葛邦美傳。
杏仁(去皮尖用) 半夏(湯泡) 天南星(生用) 甘草(生用)
上等分為粗末。每服四錢。水
杏參膏治咳嗽久而不已者。
人參 杏仁(去皮尖) 胡桃(去皮) 柿霜(去皮各一兩)
上將杏仁、胡桃。擂細入熟蜜。用
人參煎 治積年咳嗽。
人參末(一兩) 栝蔞(取肉搗碎) 酥 蜜(各二兩)
上調勻。盞子盛。於飯上蒸九度。每服
香豉湯 治三十年咳逆上氣。咽喉如水雞鳴。或唾膿血不能療者。
香豉〔三升(錢)炒〕 川椒(一升(錢)炒出汗研) 乾薑(一片) 豬肪〔半(三)斤(兩)〕
上搗篩。納肪藥中。以水五升。合豉等物熟煎。每二合服之。大效。
紫菀煎丸(出聖惠方)療咳嗽積年不瘥者。胸膈乾痛不利必效。
紫菀(一大兩) 杏仁(四十九枚去皮尖雙仁炒) 酥(一大合) 蜜(一大合)
上紫菀、杏仁、日空
甜葶藶丸(出聖惠方)治積年咳嗽。肺氣不利喘急。宜服此方。
臭黃(一兩) 貝母(一兩煨微黃) 亂髮(半兩燒灰)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
上為末。熔
治久嗽不瘥方。(出千金方)
兔屎(四十九粒) 砂(二分) 胡桐淚(一分)
上三味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訶子飲 治久嗽。語聲不出。
訶子(去梗一兩) 杏仁(一兩炮去皮尖) 通草(二錢半)
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煨
芫花煎(出千金方)治新久嗽。
芫花 乾薑(各三兩) 白蜜(三升)
上為末。納蜜中令相和。微火煎令如糜。每服 如棗核大 花取
貝母丸 治久咳嗽。
貝母(去心炒紫色四兩) 款冬花(三兩) 紫菀(去苗二兩)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香豉丸 治三十年咳嗽上氣。黑金散 治久咳嗽喘息。
豬蹄合子(黑者四十九個水浸洗淨) 天南星(大者一枚銼) 款冬花(帶蕊者末半兩)
上用瓶 出為 湯調
療治咳嗽。積年不瘥者。胸膈乾痛不利。必效。(出聖惠方)
莨菪(二分以水淘去浮者水煮令芽出焙乾炒令黃黑色) 酥(一雞子許) 大棗(七枚)
上 鐺中
治嗽不止者。
米殼(一兩蜜炒黃) 甘草(半兩炙) 五味子(半兩半生半熟)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
治久嗽。諸藥不效。
北螺青(一錢細研) 黃蠟(一錢燈頭燒灰) 杏仁(十四枚去皮尖)
上用軟柿一枚。入藥 在內
治久患咳嗽。連四五十聲不止。(出千金方)
白蜜(一斤) 生薑(二斤取汁)
上先秤銅銚。知斤兩訖。納蜜複秤知數。次納薑汁。以 微 調服
阿膠飲(一名膠豉湯)治久咳嗽。經年不瘥者。
阿膠(炙燥一兩用黃明膠) 人參(二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豉湯一盞。入蔥白少許。同煎
延年療久咳不瘥。
豬腎(一具去脂膜) 椒(二十八顆開口者)
上取腎一顆。上作十四孔。每孔納椒兩顆。納
治三十年久嗽方。(出千金方)
上用百部根二十斤。搗取汁。煎如飴。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服。又外台方和飴一斤煎成。以
白散子(出三因方)治久年咳嗽不愈者。
上用附子二枚。煨熟。新水浸一時久。去皮臍。焙乾為末。每服一錢。白砂蜜二錢。水一盞
治久嗽上氣。一二十年不瘥者。(出本草)
上用伏翼除翅足。燒焦為末。米飲調服。(即飛鼠)
又方(出危氏方)治體氣素壯人久嗽。即效。
上罌粟殼一味。淨去筋膜。蜜炙為末。每服用蜜湯下。
又方(出危氏方)治羸弱人久嗽屢效。
上九尖拒霜葉為末。用魚 。蘸服。
又方(出危氏方)治久嗽漸成癆瘵。
上鳳尾草為末。用魚 蘸。服效。
又方(出本草)
上用雉雞卵中白皮。主久咳結氣。以麻黃三分。紫菀八分。和丸服之。立效。
萊菔方 治積年上氣咳嗽多痰。喘促唾膿血。
上用萊菔子一合。研煎湯。食前服之。
又方(出本草)治老嗽。
上以鴝鵒或作羹食之亦得。或搗為散。白蜜和丸並得。治上件病。取臘月臘日得者良。有效
黑馬蹄香散 治久嗽。馬屁勃丸 治久嗽。
上用馬屁勃。不以多少。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湯送下。即愈。
又方 療咳嗽積年不瘥者。胸膈乾痛不利。
上取莨菪子三指撮。吞咽之。日五六度。
療人久咳欲死。
上取濃榆皮。削如指大去黑。刻令如鋸。長尺餘。納喉中。頻出入。當吐膿血即愈。
又方(出聖惠方一名皂莢丸)治咳嗽久不瘥。神驗。及治痰咳逆上氣。時時唾濁。
上用皂莢五挺。不蛀者。去黑皮。塗酥炙黃。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
又方(一名吞煙法出聖惠方)
上用款冬花一兩。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半棗大。以綿裹一丸。含咽津。日四五服。一方以
治諸嗽不已。遠年日久。
桃仁(炒) 杏仁(炒) 知母 貝母 桑白皮
上等分。 咀。每服三大錢。水一盞。煎至七
百部煎 治咳嗽久不已。
生百部汁 生地黃汁 生薑汁 蜜 生百合汁(如無以藕汁代各一盞) 棗(四兩去皮核)上
治嗽不止方。(一名紫菀湯出百一選方)兼治痰嗽喘急。
紫菀 款冬花(各五錢) 百部(二錢半)
上為散。水一盞。生薑三片。烏梅一個,煎至七分
治咳嗽。
款冬花 石膏(即寒水石火 ) 薄荷 桂皮
上等分為細末。用蘆筒吸進。夜服。忌酒、胡
治老嗽(出本草)
取故茅屋上塵。多年煙火者。和茅取之。拂取上塵和石膏、款冬花。婦人月經衣帶為末。
以
治久嗽不愈。肺間積虛熱。久則成瘡。故嗽出膿血。曉夜不止。喉中氣塞。胸膈噎痛。(出
蛤蚧 阿膠 生犀角 鹿角膠 羚羊角〔各二(一)兩〕
上除膠外。皆為屑。次入膠。分 滓候服 張刑部
杏仁湯(出朱氏集驗方)治積年咳嗽。
阿膠(蛤粉炒) 罌粟殼(蜜炙) 白礬(飛過) 杏仁(去皮尖)
上等分。四味粗末三大錢。水
治久嗽方。(出永類鈐方)
款冬花蕊 人參 北五味子(炒) 紫菀 桑白皮或加胡桃肉 杏仁 松子仁(別研各等分)
杏仁膏(出衛生家寶方)治久嗽不止。肺氣滿急。
豬胰(一個研) 杏仁(半兩去皮尖) 蕤仁(半兩去殼) 貝母(半兩為末)
上爛研細。用新
訶子飲(出衛生家寶方)治久嗽。無語聲不出。
訶子〔三(二)兩去核〕 生薑(一兩煨熟) 燈心(半兩)
上一處。每服五錢重。水一升。煎
阿膠飲子(出聖惠方)治營衛俱虛。久嗽不止。發熱自汗。氣短怔忪。倦怠食少。
人參 白朮 當歸 乾地黃 芎 芍藥 甘草 麥門冬 五味子 桑白皮 茯苓(各半兩)
去滓溫服
薑餳煎(出必效方)治咳嗽積年不瘥者。胸膈乾痛不利。
生薑(五兩) 餳(半斤)
上二味。取薑刮去皮。如棗子。切之置餳中。微火煎薑使熟。分十
夫氣者肺之所主。若肺虛為風冷搏。則經絡否澀。氣道不利。嗽而作聲也。此由肺氣不足。隨
紫菀杏仁煎 治肺臟氣積。喉中呷嗽不止。皆因虛損肺臟。致勞氣相侵。或胃中冷膈上熱
紫菀(一兩半去苗土) 杏仁(半升去皮尖雙仁別細研) 生薑汁(三合) 酥(二兩)地黃汁(
子(炒) 人參甘草(炙銼) 桔梗(銼炒) 地骨皮(各一兩)
上搗羅八味為末。調和諸自然汁。並酥蜜杏服
射干丸 治久嗽。喉中作聲。發即偃臥不得。
射干(一兩) 半夏(湯洗十次炒乾一兩一錢) 乾薑(炮裂) 皂莢(去皮子炙) 款冬花(去萼 味子(揀淨各 雙仁研如脂各 加至十五
芫根白皮丸 治久患呷嗽。喉中作聲。
芫花根白皮(銼碎炒乾) 半夏(湯洗五次炒乾) 射干 百部 五味子(揀淨各一兩一分) 干 細辛 (去 下 三
前胡散(出聖惠方)治痰嗽胸中痰滯。喉中作呀呷聲。
前胡(六錢去蘆頭) 木通(三錢銼) 半夏(半兩湯浸七次去滑) 旋複花(半兩) 紫菀(半兩黃)甘草(半 煎至五分
款冬花湯(出聖惠方)治肺感寒邪。咳嗽不已。呀呷喘悶。痰飲作聲。胸膈痞滿。不欲飲食
赤茯苓丸 治肺氣。喉中作呀呷聲。痰粘咳嗽。胸膈短氣。脅肋堅脹。
赤茯苓(三兩) 旋複花(半兩) 桔梗(三錢去蘆) 桑白皮(一兩銼) 百合(半兩) 杏仁(一分湯浸去
天門冬丸(出聖惠方)治咳嗽上氣。喉中作呀呷聲。及大小腸不利。宜服。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微焙) 木通(一兩銼) 桑白皮(一兩銼) 川大黃〔三(二)兩銼碎微炒〕分(錢) 湯浸 桑 枝湯下
黃耆丸 治呷嗽聲音不出。喉中作聲。
黃耆(銼碎) 栝蔞根(銼各一兩一錢) 甘草(炙銼二兩) 大黃(蒸透銼碎炒乾一兩) 杏仁( 與 杏
香墨丸(出聖惠方)治呷嗽相引作聲。
墨(燒煙盡) 甘遂 葶藶子(炒紫各二兩) 前胡(去蘆頭) 大黃(銼炒各一兩一分) 巴豆( 梧桐 止
白龍丸 治大人小兒。上喘咳嗽。呀呷有聲。痰涎痞滿。
半夏(大者十枚湯洗去滑生薑汁製切焙搗末) 砂(去砂石一錢研) 巴豆(八粒去皮心膜研一錢) 一二丸。
白前散(出聖惠方)治咳嗽坐臥不得。喉中作呀呷聲。
白前(一兩) 紫菀(一兩去苗土) 半夏(一兩湯洗七次去滑) 大戟(一分銼碎) 麻黃 (一兩 煎至五
杏仁丸 治呷嗽。喉中作聲。
杏仁(湯退去皮尖雙仁炒乾研如脂一兩) 馬牙硝(熬研細半兩) 大黃(蒸過銼碎炒乾半兩) 如梧桐
墜痰丸 治痰嗽。止呀呷。化風痰。利咽膈。
白礬(八兩於瓦器上枯過研細以紙裹埋黃土內一宿取出火毒入後藥) 槐花(三兩炒) 半夏 ( 白面
雌黃丸 治大人小兒呀呷嗽。
雌黃(半兩研) 丹砂 鉛霜 膩粉(各一兩研)
上同研細。糯米粥和丸。綠豆大。每服三丸
胡黃連湯 治呀呷咳嗽。
胡黃連 皂莢(去皮塗酥炙令黃) 白檳榔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乾研如粉各一兩) 上
桂心丸(出聖惠方)治咳嗽。喉中呀呷聲。宜服。
桂心(一兩) 不蛀皂莢(五梃去黑皮塗酥炙黃焦去子) 栝蔞(一枚全者炙令乾) 甜葶藶(一
治咳嗽。喉中作呀呷聲。積年不瘥者。宜服此方。(出聖惠方) 鱟魚殼(半兩) 豬牙皂莢(一梃去黑皮塗酥炙焦黃去子) 貝母(一兩煨微黃) 桔梗(一錢便
訶黎勒丸(出聖惠方)治咳嗽。喉中呷呀作聲。無問年月遠近悉治。
訶黎勒皮(一兩) 黃連(一兩去鬚) 露蜂房(一兩炙微黃)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肥皂莢丸(出聖惠方)治咳嗽喘急。喉中作呀呷聲。
肥皂莢(二梃刮去黑皮) 好酥(一兩)
上取肥皂莢。以慢火上炙。以酥細細塗之。
仍數
數翻
粥飲
治咳嗽。喉中呀呷作聲。積年不瘥者。宜服此方。(出聖惠方)
上用水牛鼻尖。以慢火炙令乾為散。每服以清茶調下一錢。不過五服愈。
又一方(出聖惠方)
上用蟬殼七枚。研末。以粥飲調下一錢。一方用井花水調服之。
治久患呀呷咳嗽。喉中作聲不得眠。(出本草)
用白前搗為末。溫酒調二錢匕服。
夫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心咳之狀。咳而心痛。喉仲介介。心痛如鯁狀。 甚 而五臟之咳。久而不已。乃傳六腑。六腑之咳。內經論之詳矣。
紫菀丸 治肺咳唾血。
紫菀〔去苗土三(二)兩〕 蛤蚧(一枚大者皂莢水浸一宿塗酥炙) 白茯苓(去黑皮)防風(
兩) 人參( 母(薑汁浸一
字以上四味並
升
湯浸研
丸。
補肺湯(出直指方)治肺虛。氣乏久嗽。
阿膠(炒) 真蘇子 北梗 半夏(製) 甘草(炙各半兩) 款冬花 紫菀 細辛 杏仁 (去皮一分)
上為
玉液散(一名千緡湯出保命集方)治肺嗽痰唾。
半夏(三兩大者洗淨去臍) 皂莢(二十梃去皮子銼水一斗同半夏煮至五升取出半夏薄切焙乾)
於絹
百部丸(出指南方)治肺嗽惡熱。
百部(八兩焙為末) 生地黃(一斤取汁熬成膏)
上將地黃膏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前胡湯 治五臟諸咳嗽。
前胡(去蘆頭) 五味子 生熟地黃(焙) 半夏(湯浸七次焙) 澤瀉(各一兩) 貝母(去心焙)去節)甘草
同煎至
大阿膠丸(出直指方)治肺虛客熱。咳嗽氣急。胸中煩悸。肢體倦疼。咽乾口燥。渴欲飲冷肺胃受傷。吐血嘔
麥門冬(去心) 丹參 貝母(炒) 防風(去蘆叉頭) 柏子仁 茯神(去木) 杜仲(去粗皮炒)一兩)遠志(
中盞,煎至六分。和滓溫服。稍稍頻呷。不拘時。或金沸草東加杜仲。煎湯嚼下。凡嗽藥不效。覺胸膈悶。乃宿血乘肺。黑豆入
桑皮散(出直指方)治上焦有熱。壅血腥悶。嗽聲連並。氣不得透。
腦荷 北梗 川芎 防風 桑白皮(炒) 黃芩 北前胡 柴胡(去蘆) 紫蘇 赤茯苓 (去皮)亦可。
一方無
人參款花膏(出濟生拔粹方)治肺胃虛寒。久嗽不已。咽膈滿悶。咳嗽痰涎。嘔迸惡心。腹 並皆治之。
款冬花 人參 五味子(各八錢) 紫菀 桑白皮(各一兩) 加杏仁〔八(二)錢(兩)〕木香
食後細
鐘乳補肺湯(出醫方大成)治肺氣不足。年久咳嗽。上氣胸滿。上迫咽喉閉塞。短氣喘乏。煩。耳聞風雨聲。
鐘乳(碎如米粒) 桑白皮 麥門冬(去心各三兩) 白石英(碎如米粒) 人參(去蘆) 五味子 英鐘乳粉
外。同 枚。擘
溫肺湯(出醫方大成)治肺虛感冷。咳嗽吐痰沫。
半夏 陳皮 北五味子 乾薑 辣桂 杏仁(去皮尖各一兩) 細辛 阿膠(炒各半兩)甘草
人參潤肺丸(出醫方大成)治肺氣不足。咳嗽喘急。痰涎不利。胸膈煩悶。涕唾稠粘。唇乾 成虛勞。肢體羸瘦 治之。
人參 款冬花(去梗) 細辛(去葉洗) 杏仁(去皮尖麩炒) 甘草( 各四兩) 知母(六兩)
食後細嚼。
半夏橘皮湯 治肺咳。
半夏(湯洗十次焙乾)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別研各一兩) 麻黃(去銼各半兩)上
五靈脂湯 治肺咳。
五靈脂(一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兩) 甘草(炙銼) 桑根白皮(銼炒) 五味子 杏仁
一盞。入
補肺湯(出仁存方)治肺氣不足。逆滿上氣。咽中悶塞。短氣。寒從背起。口中如含霜雪。
五味子(一兩) 乾薑 桂心 款冬花(各半兩) 麥門冬(二兩) 粳米(二合) 桑白皮(四錢)
上 咀。每服三大錢。水一盞半。棗子二個。粳米半撮。煎至七分。去滓服。
人參丸(出濟生拔粹方)治肺氣虛。咳嗽喘急。胸膈痞痛。腳膝微腫。
人參(五錢半) 蛤蚧(一對酥炙黃) 白牽牛(炒) 甜葶藶(炒) 木香 苦葶藶(炒各半兩)
食後服。
杏仁湯(出指南方)治肺寒咳嗽。
杏仁(炮去皮尖) 乾薑 細辛 甘草 五味子(各一兩) 桂(半兩) 痰多加半夏(半兩)
上
熱
加
宜
桂心湯(出仁存方)主心咳。心咳之狀。上引心痛。喉仲介介然如梗。甚則咽喉腫痛。脈浮。宜服茯苓湯。
人參 桂心 白茯苓(各一兩) 麻黃(去節) 貝母(炒各半兩) 甘草(三錢) 遠志(去心三
白前湯(出指南方)主腎咳。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痛。惡風脈浮。宜服白前湯。惡寒脈
白前 細辛 川芎 五味子(各一兩) 麻黃(去節) 芍藥 桂心(各半兩)
上為散。每服三
寧神散(一名寧肺散)治一切肺虛咳嗽。涎喘不止。
甜葶藶(炒) 木瓜(各一兩半) 御米殼(蜜炒四兩) 烏梅(切炒) 五味子 人參(各一兩)
天門冬散(出指南方)治肺經邪熱咳嗽。
天門冬(去心) 紫菀(去苗) 知母(各一兩) 桑白皮 五味子 桔梗(各半兩)
上為散。每
細辛附子湯(出指南方)治心咳惡寒。心咳之狀。上引心痛。喉仲介介然如梗。甚則咽喉腫痛。脈浮惡風。宜服桂心湯。脈緊惡寒口噤。宜服附子細辛湯。惡熱脈洪數。小便赤澀。宜服茯苓湯。
附子(炮) 細辛(各半兩) 人參 石菖蒲(各一兩) 五味子(二兩) 甘草(半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薑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服。
茯苓湯(出指南方)治心咳惡熱。
茯苓 麥門冬(去心) 黃芩(各一兩) 秦艽 柴胡(各半兩) 杏仁(去皮尖一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食後服。一方有五味子一兩。
射干湯(出指南方)主肝咳。肝咳之狀。咳則兩脅痛。甚則不可轉側。轉側則兩脅下痞滿。惡風脈浮。宜服射干湯。惡寒脈緊。宜服五味子煎。惡熱脈數。目赤頭痛。煎百部丸。
射干 麻黃(去節各半兩) 五味子(一兩) 半夏(泡一兩) 款冬花(二兩) 甘草(半兩) 上
麻黃濃朴湯(出指南方)主脾咳。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引肩背痛。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惡風脈浮。宜麻黃濃朴湯。惡寒脈緊。口中如含霜雪。中脘陰冷。宜溫中湯。大便堅。從背至頭髮熱。脈數。宜茯苓丸。
濃朴(製) 麻黃(去節) 杏仁(去皮尖) 橘皮(各一兩) 甘草(半兩) 半夏(洗半兩)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薑三片。煎七分。去滓溫服。
茯苓丸(出指南方)治脾咳惡熱。
茯苓(二兩) 黃芩 陳皮(各二兩) 半夏(三分) 桔梗(半兩) 五味子(五分)
上為細末。用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生薑湯。米飲亦得。一方有大黃。
檳榔丸 治三焦咳。腹滿不欲食。
檳榔(銼)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枳殼(去瓤麩炒各一兩) 乾薑(炮去皮一錢半)牽牛子(微炒三兩) 桑根白皮(銼炒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 臨
皂莢丸 治三焦咳。腹滿不欲飲食。
皂莢(不 者去黑皮) 半夏 甜葶藶(炒各一兩) 杏仁(去皮尖雙仁半兩
以上四味用醋一升煮乾慢火炒令焦為末) 檳榔(半兩為細末) 巴豆(二十一枚去心皮膜醋一盞煮令紫黑色 水洗焙乾細研)
上通前末。共六味細研。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二丸。茶清下。生薑湯亦得。
人參散 治膀胱咳。嗽而遺溺。
人參(一兩) 白茯苓(去黑皮) 黃耆(銼炒) 山芋 甘草(炙銼) 烏藥(各一分)
上為細散。每服一錢。沸湯點。不拘時溫服。
人參款花膏 治肺胃虛寒。久嗽不已。咽膈滿悶。咳嗽痰涎。嘔逆惡心。腹脅脹滿。腰背倦痛。虛勞冷嗽。及遠年近日一切嗽病。服諸藥不效者。並皆治之。
款冬花(去梗) 五味子(去梗炒) 紫菀(去蘆頭洗) 桑白皮(去赤皮) 人參(去蘆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每服一丸。食後細嚼。淡薑湯送下。或每一大丸分作四小丸。含化亦得。若身熱口乾。兼服天麻防風丸。
阿膠散 治肺胃不調。久咳不瘥。
阿膠(炙燥一兩) 桑根白皮(銼炒半兩) 甘草(炙銼半兩) 桔梗(銼碎炒微焦為度半兩)細
人參桔梗散 治心咳。咽喉腫痛。
人參(一兩) 桔梗(炒四兩) 甘草(炙銼一兩半) 白茯苓(去黑皮) 惡實(慢火炒各二兩)
上為細散。每服一錢。不拘時。沸湯點服。
丹砂半夏丸 治心咳。喉仲介介。咽腫喉痺。
丹砂(水飛半兩) 半夏(湯洗去滑焙搗末) 知母(焙搗末) 天南星(炮裂搗末各一兩)巴豆(去心皮膜研如膏攤於新瓦上取霜秤三錢)
上除丹砂外。拌勻。湯浸炊餅和丸。如豌豆大。以丹砂為衣。每服三丸。食後臨臥。煎烏梅生薑湯下。不嚼。
鹿角膠湯 治大腸咳。
鹿角膠(炙燥) 甘草(炙銼) 麻黃(去根節)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研) 半夏(湯浸三七次生薑一兩同搗作餅焙乾各一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
黃耆散 治大腸咳。
黃耆(細銼) 桑根白皮(細銼炒) 人參 白茯苓(去黑皮各一兩) 甘草(炙銼三錢)
上為細散。每服一錢。不拘時。沸湯點服。
半夏桔梗湯 治脾肺寒熱勞咳。痰盛嘔噦。
半夏(漿水煮四五沸切焙二兩) 桑根白皮(銼炒) 天南星(洗過) 桔梗(炒各一兩)
上為散。每服二錢。水二盞。生薑一棗大。細切。同煎至半盞。去滓溫服。食後臨臥各一服。
沉香湯(一名沉香阿膠散)治肺氣虛弱。咳嗽痰涎不已。大人小兒妊婦皆可服。
沉香 阿膠(炙炒各半兩) 人參(去蘆頭) 桑白皮(焙各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 水一盞。煎七分。去滓。食後溫服。日進三服。一方生薑煎。
木香散 治肝咳。兩 下滿。
木香(酥炙三兩) 貝母(去心酥炒二兩) 甘草(炙銼一兩)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二兩)
上為細散。每服一錢。食後生薑橘皮湯調下。
地骨皮湯 治腎咳惡熱。
地骨皮 百部(各二兩) 芍藥 赤茯苓(各一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一方入竹葉一把。
四味散 治腎咳。
補骨脂(炒) 牽牛子(半生半炒各半兩)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一兩) 郁李仁(去皮半兩)
上為細散。每服一錢。茶清調下。
人參散 治咳嗽肺虛。不能製下。大腸泄瀉。上氣喘咳。服熱藥不效。
人參 款冬花 罌粟殼(等分醋炙)
上為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阿膠一片。烏梅半個。同煎七分。去滓。睡正著時喚醒服。
青金丹 治肺虛壅。咳嗽喘滿。咯痰血。
杏仁(去皮尖二兩) 牡蠣( 研粉入杏仁同炒黃色去牡蠣粉不用) 青黛(一兩)
上研勻。入黃蠟一兩。熔和為丸。如彈子大。壓扁如餅。每次用柿一個。去核入藥在內。濕紙裹煨。約藥熔方取出。去火毒。細嚼糯米飲下。一方名甲乙餅。治咳出血片。兼涎內有血條。不問久年遠日。但聲嘶。一服效。用青黛一分。牡蠣粉三(二)錢杏仁七粒。去皮尖。研蠟了。湯煎。同前服。
五味煎 治肺咳惡寒。
五味子(五兩) 桂心(一兩) 川烏(炮一兩)
上用水五升。煎取一升。去滓。入蜜二兩。再熬成膏。溫酒化下。如彈子一丸。熟水亦可。
人參丸 治脾胃虛。痰壅咳嗽。
人參 訶黎勒皮 木香(各一兩)
上為細末。生蜜和作七丸。每服一丸。水二盞。煎沸。以
立效丸 治肺虛。膈熱。咳嗽氣急。胸中煩滿。肢體倦疼。咽乾口苦。燥渴欲飲冷。肌瘦發熱。減食嗜臥。音聲不出。
黃蠟(濾去滓用漿水煮秤八兩) 蛤粉(四兩研末)
上件。每兩作十五丸。用前蛤粉為衣養藥。每服一丸。胡桃瓤半個。細嚼溫水下。臨臥閉口不語。
人參五味子湯 治男女老稚。諸虛百損。氣血傷敗。痰喘咳膿。或咯血。寒熱往來。夜有盜
人參 五味子 桔梗 白朮 白茯苓 甘草 當歸 熟地黃(各半兩) 地骨皮 前胡 桑白皮 黃 枳殼(去瓤炒) 陳皮(去白) 柴胡(各三錢)
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
溫中丸 治脾咳惡寒。口中如含霜雪。中脘陰陰冷痛。惡寒。脈緊弱。宜服此藥。
乾薑 半夏(各一兩) 白朮(二兩) 細辛 胡椒(各半兩)
上搗羅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任下三十丸。
紅椒丸 治腎咳惡寒。
川椒 乾薑 款冬花 紫菀(各一兩) 石 附子 細辛 皂角(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粒。米飲下。
三黃丸 治腎咳惡熱。
大黃 黃芩 黃連(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米飲下二十丸。以知為度。
鐘乳丸 治脾咳惡寒。
鐘乳粉(一兩) 桂心(去心皮) 紫菀(擇紫潤者) 款冬花 黃 (各半兩蜜炒) 桑白皮〔三兩(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米飲送下。
人參湯 治心咳惡風。
人參(二兩) 官桂 茯苓(各一兩) 麻黃 貝母 菖蒲(各半兩) 甘草(一分)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煎至半盞。去滓服。
夫咳逆者。是咳嗽而氣逆上也。氣為陽。流行臟腑。宣發腠理。肺之所主也。咳病由肺虛感微寒所成。寒搏於氣。氣不得宣。胃氣逆聚上沖。肺腹側脹滿。氣逆不下。複搏於胃。胃口氣弱。脾中伏冷。客邪之氣沖於胃管。胃不攝。使陰陽氣相擊。故為咳逆。其狀咳而胸滿氣逆。膊背痛及汗出。尻陰股膝 足皆痛也。男子婦人咳逆。俗呼曰吃忒。乃陰陽不和之故。火欲上行。為寒所抑。寒不勝火。故作凝滯之聲。傷寒亦可有此証。並宜既濟散治之。
游氣湯 療厥逆。臟氣有餘。寒氣虛勞。憂氣驚氣。其人善悸。胸中或寒。上下無常。多悲傷。流四肢臍四邊。常有核游腫。大便不利。
濃朴〔四兩(三錢)炙〕 人參 甘草(炙) 牡蠣〔各二(三)兩(錢)熬〕 茯苓〔四兩(錢)〕薑〔八兩(分)〕 黃芩〔三(五)兩(分)〕
上為散。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半。去滓。分五次服。日三夜再。若腹痛。去黃芩。加芍
丁香柿蒂散 治吐痢。及病後胃中虛寒。咳逆至七八十聲。相連收氣不回者。難治。
人參 茯苓 橘皮 半夏 良薑(炒) 柿蒂 丁香(各一兩) 生薑(一兩半) 甘草(三分)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乘熱頓服。或用此調蘇合香丸亦妙。
五味子湯 療咳嗽短氣。不得喘息。時發寒熱胸苦滿。不得飲食。
五味子〔二(一)兩(錢)〕 桂心(五分) 甘草(炙一錢) 細辛〔一(四)兩(分)〕乾薑〔三分(兩)〕 紫菀〔二兩(錢)擘一方一兩〕 大棗(三十枚擘) 麻黃〔二兩(五分)去節〕
上為
上氣丸 療咳逆。
乾薑(四兩) 桂心 款冬花(各一兩) 附子(四個炮) 五味子(二兩) 巴豆(六十枚老者三十枚去心研)
上下篩。別搗巴豆如膏。納藥末。以蜜和丸。如麻子大。以一丸著牙
上 咀。當暮臥時服亦可。日三服。忌生蔥豬肉蘆筍。
治久患咳嗽噫。連咳四五十聲者。(出肘後方)
用生薑汁半合。蜜一匙頭。煎令熟溫服。如此三四服立效。
治寒氣攻胃咳 。(出聖惠方)
用黑豆二合。於瓶子中以熱醋沃之。紙封開小孔子。令患人以口吸其氣。入咽喉中即定。
橘皮乾薑湯(出醫方大成)治胃中有寒咳逆。
橘皮 通草 乾薑 桂心 人參 甘草(各等分)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六分。溫服。日三服。
羌活散(出三因方)止咳逆。
羌活 附子(炮去皮臍) 茴香(炒各半兩) 木香 乾薑(炮) 丁香(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七分盞。鹽少許。煎數沸。空心服。一方無丁香。一方用丁香。不用木香。
羌活附子散(出醫方大成)治吐利後。胃寒咳逆。即前方羌活散。 高良薑散(出聖惠方)治胃冷咳噫。氣厥不通。
丁香(一兩) 高良薑(一兩銼) 乾木瓜(半兩) 蓮子心(半兩) 菖蒲(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熱服。
白前湯(出肘後方)治久咳逆。上氣體腫。短氣脹滿。晝夜倚壁不得臥。常作水雞聲。此湯
白前〔二(四)兩(錢)〕 紫菀(二錢) 半夏〔洗各二(三)兩(錢)〕 大戟〔七(一)合(錢)〕
上切四物。以水一斗漬一宿。明旦煮取三升。分三服。忌羊肉餳。大佳。
丁香散(出醫方大成)治咳逆噎汁。
丁香 柿蒂(各一錢) 甘草(炙) 良薑(各半錢)
上為末。用熱湯點二錢乘熱。不拘時候服。
丁香柿蒂散 治諸腫吃噫。嘔逆痰涎。
丁香 柿蒂 青皮 陳皮(各一兩)
上 咀。每服二三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小胡椒丸(出十便良方)療寒冷咳逆。胸中有冷。咽中如有物狀。吐之不出。並臟腑不和。
胡椒 乾薑 款冬花(各三錢)
上為細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米飲下三丸。日再服。以知為度。
橘皮湯(出醫方大成)治吐利後。胃中虛。膈上熱。咳逆者。(方見橘參散)
主氣乏氣咳逆。(出本草)
以 肉胞膏。酒和三合服之。日三。
竹皮湯(出醫方大成)治咳逆下血不息。
生竹皮(三錢) 紫菀(二錢) 飴糖(一兩) 生地黃(切一兩)
上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治丈夫女子傷中絕脈。筋急痛。咳逆。(出本草)
以鹿髓和酒服之良。
柿錢散(出濟生拔粹方)治吃逆。
柿錢 丁香 人參(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煎。食後服。
治寒氣攻胃咳 (出聖惠方)
草豆蔻(一兩去皮) 益智子(一兩去皮) 乾柿(二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時熱服。
治咳 (出肘後方)
上以生薑四兩搗爛。入蘭香葉一兩。椒末一錢。鹽和面四兩。裹作燒餅。煨熟空心吃。不過兩三度效。又主胃反。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者旋用青梁米煮。以甘蔗汁七升。生薑汁一升。二味相和。分為三服。
治咳逆(出直指方)
上以蘇合香丸。用丁香柿蒂煎湯調下。噫逆即咳逆。胃寒所致也。良薑為要藥。人參白朮茯苓佐之。良薑溫胃。能解散胃中風邪。
香飲子(出經驗良方)治咳逆不止。
用乾柿蒂十五枚為末。水一盞。加白鹽梅少許。煎至六分服。
蓽澄茄散(出危氏方)療噫氣咳逆。亦治傷寒咳逆。日夜不定。
蓽澄茄 良薑(各二兩)
上為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煎六分沸投醋半盞。取出呷之。
又方(出聖惠方)
胡椒(三十顆) 麝香〔一錢(分)細研〕
上搗破胡椒。入麝香。用酒一中盞。煎至半盞。稍熱服。
治諸吃噫(出肘後方)
用橘皮二兩。湯浸去瓤銼。以水一升。煎至五合。通熱頓服。更加枳殼一兩。去瓤炒。同煎。去渣服效。
柿蒂湯(一名順氣湯出濟生方)治胸滿咳逆不止。亦治氣不順。傷寒咳逆久痢。
柿蒂 丁香(各一兩)
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一方有甘草良薑。一方人參湯下。一方無薑煎服。
治胃冷咳 。氣厥不通。(出聖惠方)
丁香(二分)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小盞。煎至四分。去滓。不拘時熱服。
治氣逆咳 不止。(出聖惠方)
伏龍肝(一兩) 丁香(半兩)
上為細散。每服一錢。煎桃仁醋湯調下。不拘時。
治寒氣攻胃咳 。(出聖惠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時熱服。
又方(出聖惠方)
用木瓜汁、生薑汁、等分和勻。溫服一合,各二錢。調熱水沖服。
又方(出聖惠方)
用薄荷汁一合。生蜜一錢。和調服之。
桂苓五味甘草湯(出千金方)治咳逆氣沖。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沖胸咽。手足痺。其面翕熱如醉狀。因複下流陰股。小腹難時複冒者。
茯苓(四兩)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炙三兩) 五味子(半升)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溫服。
苓甘五味薑辛湯(出千金方)治咳逆胸滿。沖氣即低而反更咳。
茯苓〔四兩(錢)〕 甘草 乾薑 細辛(各三兩) 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用茯苓甘草五味子。去桂。加
法導引法(出養生法) 先以鼻納氣。乃閉口咳。還複以鼻納氣。咳則愈。向晨去枕。正偃臥伸臂脛。瞑目閉口無息 。極脹腹兩足再息。頃間吸腹。仰兩足背拳。欲自微息。空腹為之。春三夏五。秋七冬九。
夫五臟皆稟氣於肺。肺感微寒。則成咳嗽也。寒搏於氣。氣聚還肺。而肺脹為咳。邪有動息。邪動則氣奔逆上氣。煩悶欲絕。上則五臟傷。滯氣動於胃。則胃氣逆而嘔吐也。此是肺咳。連滯氣動於胃。而嘔吐者也。又有季夏脾旺之時。而脾氣虛不能旺。有寒氣傷之而咳嗽者。謂之脾咳。其狀咳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膊背。甚則不可動。動則咳發。脾與胃合。脾咳不已。則胃受之。其狀咳嗽而嘔。嘔甚則長蟲出是也。凡諸咳嗽。甚則嘔吐。各隨証候。知其腑臟也。
鯉魚湯 療咳逆上氣。喉中不利。
生鯉魚(一枚重十三斤) 熟艾(二升) 白蜜(一斤) 紫菀 牡蠣(各四兩熬) 款冬花(一升) ..(八兩) 菖蒲(二 ..羊 肉餳
知母湯 治咳逆。痰喘氣促。
紫蘇(連莖葉) 知母(焙) 貝母(去心) 款冬花 五味子 人參 桑根白皮(銼 各一兩)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 甘草(炙銼各半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麻黃湯 療猝咳逆。上氣肩息。晝夜不止欲絕。
麻黃(去節) 細辛〔各二(四)兩(分)〕 甘草〔半兩(一錢)炙〕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雙仁者研)
上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秘方。忌海藻菘菜生菜。
治積年咳嗽。上氣多痰。喘促膿血。睡臥難禁。(出儒門事親)
用蘿卜子一合研。煎湯。食前服。或炒煉蜜作劑。為丸服之。
殊效湯 定咳逆上氣。
乾柿(細切焙令焦黑) 乾薄荷葉 陳橘皮(去白焙各一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
杏仁煎 療氣咳逆上氣。
杏仁(一升去皮尖雙仁者) 石斛 乾薑(各四兩) 桂心 甘草(炙) 麻黃(去節各五兩)五味子 款冬花 紫菀(各三兩)
上下篩。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取八升。去滓。納藥末。膠飴半斤。蜜一升。調令相得。未食服如棗大一枚。日三。忌生蔥海藻菘菜。
救急療肺氣積聚。心脅下滿急。發即咳逆上氣。
麻黃〔三兩(八分)去節〕 杏仁(去皮尖雙仁) 柴胡 生薑 半夏(洗十次) 葶藶子〔熬研如脂湯成各四兩(二錢)〕 乾棗(十二枚擘碎) 檳榔(十枚並子研碎)
上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八合。去滓。分溫三服。每服如人行八九里久。七日忌食生冷豬魚羊肉。此一方服一劑訖。將息滿七日。則服後方。忌羊肉餳等物。
又方
茯苓 干紫蘇(莖葉) 橘皮 麻黃〔各三(一)兩(錢)〕 柴胡 杏仁(去皮尖雙仁者) 生薑〔各四(二)兩(錢)〕
上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溫三服。每服如人行八九里久。禁酢物蒜。熱面豬肉。五日服一劑。
治大人小兒咳逆上氣。(出肘後方)
用杏仁三斤。去皮尖。炒令黃。杵如膏。蜜一升。分為三分。納杏仁。杵令得所。更納
一分。杵如膏。又納一分杵熟止。先食含之咽津。
療上氣咳嗽。嘔逆不下食。氣上方。
橘皮 紫菀〔各三兩(錢)〕 人參 茯苓 柴胡 杏仁〔去皮尖雙仁者各二兩(錢)〕
上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為三服。患冷加生薑二兩(錢)熱加麥門冬三兩去心。不能食加白朮二兩(錢)濃朴二兩(一錢)炙忌醋物桃李雀肉等物。
一合湯 療咳逆上氣。支滿息欲絕。氣結於胸中。心煩躁不安者。
芫花(三分熬) 桂心 乾薑(各五分) 甘草(炙) 細辛(各四分) 蕘花(二分)
上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先食服一合。日三夜一。又云合湯亦得。分六七服。一日盡。便愈。
一方有菖蒲四分。無蕘花。忌海藻菘菜。生蔥生菜等物。
硝石丸 療上氣咳逆。口乾手足寒。心煩滿。積聚不和。嘔逆若墜。瘀血上氣。胸膈脹滿。少氣腸鳴。飽食傷中裡急。婦人乳飲滯下。有邪濕。陰不足。大小便不利。肢節皆痛。
硝石(一升) 乾薑 前胡 大黃(各五錢) 杏仁(三兩去皮尖熬)
上搗篩。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飲服日再。五日後。心腹諸疾隨大小便去。月經絕則通。下長蟲數十。如
蜀椒散 療咳逆上氣。腹中有堅痞。往來寒熱。令人羸瘦。不能飲食。或時下痢。腹中如絞。在臍上下關。疝氣上陽使然。為病有氣逆。
蜀椒(五合去目並閉口者炒出汗) 桂心 甘草(炙各二兩) 通草 半夏(洗各三兩)
上為散。飲服三分匕。日三夜一為常。藥不煩毒。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
紫蘇子粥 治上氣咳逆。冷氣。及腰腳中濕風。結氣。
上將蘇子研汁。煮粥良。常服令人肥白身香。和高良薑橘皮等分。蜜和丸。空心下十丸。下一切宿冷氣。及腳濕風。
皂莢丸 治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臥。
上用皂莢八兩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以棗膏和湯服三丸。日三夜一。必效。
一方以酥炙皂莢。
治咳逆上氣。
以當歸飲飲之。
夫氣之在人。得溫則舒。遇寒則澀。肺主氣者也。若為寒邪所傷。則澀而不通。故氣逆上行。發為咳嗽。肺乃虛弱。呼吸之間。不能報息。故謂之咳逆短氣。
人參丸 治年深喘嗽。春秋發動。痞滿短氣。痰涕如膠。睡臥不寧。
人參(一兩) 蛤蚧(一對全者淨洗酥炙) 百部(切) 紫菀(去苗土一兩) 大黃(銼炒半兩) 葶藶(隔紙炒一兩) 款冬花 百合 貝母(去心) 知母(焙) 白前(各半兩) 半夏 (湯洗十次焙) 桑根白皮(炙黃銼) 五味子〔炒各三兩(錢)〕 山芋(三分)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糯米飲下。橘皮湯亦可。
阿膠散 治肺臟虛。胸中短氣。咳嗽聲微。四肢無力。
阿膠(炒令燥) 山芋 甘草(炙銼) 麥門冬(去心焙) 五味子(炒) 人參(各一兩) 乾薑(半兩炮) 白朮(銼)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 桂(去粗皮各三兩)
上為散。每服二錢。用粥飲調下。不拘時服。
前胡湯 治逆氣咳嗽。胸中寒熱。短氣不足。
前胡(去蘆頭) 陳橘皮(去白炒) 桂(去粗皮) 甘草(炙銼) 人參 紫菀(去苗土) 五味子(炒各一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生薑二片。大棗一枚。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
潤肺湯 治咳逆短氣。
人參 生薑(切與半夏同炒各一兩) 甘草(三兩炙銼) 竹葉(二兩切) 陳橘皮(去白焙二兩) 半夏(湯浸七次炒切同生薑炒半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夜一。
又方
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亦治霍亂。忌羊肉、菘菜。
玉液飲 治咳逆。短氣喘息。氣不相續。
甘草(炙銼) 杏仁(去皮尖雙仁研)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五味子(炒) 人參(各一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用水二盞。生薑三片。大棗一枚。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羌活煮散 止咳逆短氣。
羌活(去蘆頭) 附子(炮裂去皮臍) 香子(微炒各半兩) 木香 乾薑(炮各一錢)
上為散。每服二錢。水一盞。鹽一捻。同煎一二十沸。乘熱服。一服止。
款肺湯 治咳逆短氣。
人參 半夏(湯洗七次去滑炒乾各半兩) 陳橘皮(去白焙二兩) 甘草(炙銼一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
紫蘇湯 治咳逆短氣。
紫蘇莖葉(銼一兩) 人參(半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再。
治大人小兒咳逆短氣。胸中吸吸。咳出涕唾。
用淡竹瀝一合。日三五服。大人一升。
肺主於氣。候於皮毛。氣虛為微寒客於皮毛。傷於肺。肺氣不足。則成咳嗽。夫氣得溫則宣利。得寒則痞澀。虛則氣不足。而為寒所迫。並聚於肺間。不得宣發。故令咳而短氣也。
紫菀丸(出聖惠方)治肺咳嗽氣短。不得睡臥。
紫菀(一兩去苗土) 漢防己(一兩) 貝母(一兩煨欲黃) 人參(去蘆頭用一兩) 款冬花 (一兩) 桑白皮(一兩銼) 天門冬(一兩半焙去心) 木香(一兩)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檳榔(一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不拘時。以粥飲送下。每服二十丸。
肉蓯蓉湯 療傷中咳嗽。短氣傷中痛。痰飲厥逆。宿食不消化。寒熱邪僻。五內不調。
肉蓯蓉(五兩) 乾地黃(四兩) 大棗(三十枚擘) 烏頭(一兩泡) 甘草(一兩炙) 桂心 麥門冬(去心各一兩) 紫菀 五味子(各一兩) 生薑(八錢) 石膏(碎綿裹八錢)
上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去渣。分為七服。日四夜二。一方大棗五十枚。水一斗二升。煮去九升。忌海藻、生蔥、菘菜、蕪荑、豬肉、冷水。
五味子散 治咳嗽。鼻塞清涕。顫掉緩弱。少氣不足。時時欲嘔。
五味子 黃耆(細切各三錢) 甘草(炙銼一分) 人參 桂(去粗皮) 羌活(去蘆頭) 乾薑(泡) 細辛(去苗葉) 附子(炮裂去皮臍) 白朮(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生薑烏 梅
紫蘇散(出聖惠方)治咳嗽短氣。體煩發熱。發作無時。
紫蘇莖葉(一兩) 貝母(三分煨微黃) 紫菀(三分去苗土) 麥門冬(三分去心)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桑白皮(三分銼) 赤茯苓(三分) 五味子(三分)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五味子湯(出聖惠方)療逆氣咳嗽。胸膈中寒熱。短氣不足。
五味子(一兩) 前胡(三兩) 紫菀 甘草(炙) 桂心 生薑(各二兩) 棗(三十枚擘)山茱萸(三兩)
上切。以水一斗。煮取七升。攪去滓。服一升。日三夜二。忌生薑、海藻、菘菜。
一方用茱萸三錢。水一盞煎。日二夜一。
又方
用橘皮。不用茱萸。
延年紫蘇飲 治咳嗽短氣。唾涕稠。喘之風虛煩損。發無時者。宜服。
紫蘇 貝母 紫菀 麥門冬(去心各二兩) 棗(五枚擘) 葶藶子(一兩炒令黃別研搗)甘草(一兩炙)
上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為四服。如人行七里一服。禁豬肉、魚肉、蒜、海藻、菘菜。
海藻湯(出聖惠方)治咳嗽而下痢。胸中痞而短氣。心中時悸。四肢不欲動。手足煩不欲食
海藻(四兩) 五味子 半夏(各半斤) 生薑(一兩) 細辛 茯苓(六兩) 杏仁(五十枚)上
五味湯(出宣明論)治胸膈痞滿。心腹刺痛。短氣噎悶。咳嗽痰唾。嘔逆惡心。不思飲食。溫中益氣。
五味子(九兩) 良薑 乾薑(各一兩半) 紅皮(去白) 茴香(炒各二兩) 甘草(炙七兩)鹽(一斤炒)
上為末。每服一錢。百沸湯點。空心食前。甚者日三服。一方無乾薑。
訶黎勒散(出聖惠方)治咳嗽短氣。腹脅痛。
訶黎勒皮(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桔梗(三分去蘆頭)吳茱萸(半兩湯浸七次焙) 甘草(半兩炙黃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又方(出聖惠方)治咳嗽短氣。體煩熱。發作無時。
麻黃(三兩去根節) 桂心(半兩) 乾薑(一分煨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三分去皮尖雙仁炒)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治咳嗽短氣喘急。(出聖惠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 赤茯苓 杏仁(各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如膏)
上為末。煉蜜和搗三百杵。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
薑椒湯 療咳嗽。及短氣脅痛。
生薑 椒(去目炒出汗各一兩)
上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每服一合。
夫諸氣皆屬於肺。肺氣和平。則升降自若。若為寒邪所傷。則肺氣壅澀。不得宣通。故咳嗽而上氣。其証喘咳多涕唾。甚者面目浮腫。久而不已。肺氣虛極。風邪停滯。令人胸背痛。以至唾膿血也。咳嗽上氣者。為肺氣有餘也。肺感於寒。微者則成咳嗽也。肺主氣。氣有餘則喘上氣。此為邪搏於氣。氣壅澀不得宣發。是為有餘。故咳嗽而上氣也。久咳嗽上氣者。肺氣虛極。風邪停滯。故其病積月累年。久不得瘥。則胸痛面腫。而上氣唾膿血也。
地黃煎 治肺臟氣不和。上氣咳嗽。
地黃汁(一升半) 麥門冬(汁) 生薑(汁) 天門冬(汁各五合) 射干(一兩) 黃牛乳(一升) 蜜(二升) 黃牛酥(五升) 黃耆(銼炒) 桂(去粗皮) 人參(二兩) 五味子 款冬花 紫菀(去苗土) 貝母(去心各二兩) 杏仁(去皮尖雙仁研五枚) 玄參 赤茯苓 柴胡(去苗各一兩)
上為末。次將自然汁及酥乳蜜等。入銅器中。以文武火煎百十沸。時時攪轉。
然後旋旋調下諸藥末。攪令勻。煎百餘沸。來日封閉。於甑上蒸兩炊久。待冷。以蠟紙緊封閉十數日。時複一看。莫令損動。每日飲後。服一匙頭。便仰臥漸漸咽之。令藥浸潤心肺。至夜臨睡時。如前再服。
治上氣咳嗽。兼水氣癖氣。
葶藶子(炒) 貝母 桔梗 鱉甲(炙) 防葵(各六分) 白朮(四兩) 茯苓 大戟枳實
(炙) 紫菀 旋複花 杏仁(去皮尖熬) 橘皮(各四兩) 芫花(二分) 大黃(一錢)皂莢(一分炙去皮子)
上搗篩。蜜和為丸。空腹以飲服。如梧桐子五丸。日二服。漸漸加至十九丸。以微利為度。忌桃、李、雀肉、莧菜、醋物、豬肉、陳臭等。
木香枳殼湯 治咳嗽氣促。
木香 枳殼(去瓤麩炒) 黃連(去鬚各一兩) 麻黃(去根節) 貝母(去心) 百合 紫菀(去苗土) 款冬花(去梗) 桑根白皮 天雄(炮裂去皮臍) 白石脂 昆布(洗去鹹焙各一兩半) 黃芩(去黑心半兩) 旋複花(微炒三分)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十枚)
上銼如麻豆。每
款冬花丸 治三十年上氣咳嗽吐膿血。喘息不得臥。
款冬花(去梗) 乾薑(泡) 蜀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 桂(去粗皮) 吳茱萸
(洗淨焙乾炒) 菖蒲(銼米泔浸半日炒乾各一兩一分) 細辛(去苗葉) 芫花(醋浸炒乾) 紫菀(去苗土) 甘草(炙銼) 桔梗(炒) 白茯苓(去黑皮) 皂莢(炙去皮子各三分) 人參(三分)
上為末。煉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酒下。加至十丸。每日三服。
桑白皮湯 治咳嗽上氣促急。心躁寒熱。四肢煩疼。夜間甚者。
柴胡(去苗) 桑根白皮 天雄(炮裂去皮臍) 羌活(去蘆頭) 枳殼(去瓤麩炒) 大腹(連皮銼各一兩半) 黃連(去鬚) 當歸(切焙) 麻黃(去根節) 桂(去粗皮) 甘草(炙銼各一兩) 白梅(拍碎四塊) 黃芩(去黑皮) 旋複花(微炒各半兩)
上銼如麻豆。每服五錢。 水一盞半。入生薑三片。同煮八分。去滓溫服。
潤膈丸(一名大阿膠丸)治積年咳嗽上氣。涎唾稠粘。五心煩躁。不思飲食。心肺留熱。
(案原方︰葶藶二兩炒。人參去蘆。遠志去心。防風。白茯苓去皮。貝母炒。阿膠。五味子。熟地黃洗。杏仁湯浸去皮尖。山藥各一兩。丹參。麥門冬。杜仲去皮銼炒令黑。柏子仁。甘草炙。百部炙各五兩。上為末。蜜丸如彈子大瓷器收勿泄氣。每服一盞。研化煎六分。食後臨臥溫服。日二三服。張氏方無丹參、遠志、防風、葶藶、五味子。加川芎、當歸、細辛各半兩。通前十七味為末。蜜丸彈子大。此病得之或因寒。治應斟酌損益。使可通行。
昔盛文肅太尉。因赴召甚急。後病嘔血。醫官獨孤及為處此方。服之立效)
紫蘇散(出聖惠方)治久咳嗽。上氣胸滿。不能飲食。頭面浮腫。唾濃血。
紫蘇子(一兩微炒) 半夏(三分湯洗七分去臍) 五味子(三分) 麻黃(三分去根節) 細辛(三分) 紫菀(三分去苗土) 赤茯苓(一兩) 黃芩(半兩) 甘草(半兩炙赤銼) 陳橘皮 (一兩湯浸去白瓤) 桂心(半兩)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 桑白皮(一兩銼)
上為散。每服五錢
皂莢丸(出聖惠方)治久咳嗽上氣。心胸滿。吃食減少。
皂莢(一兩去黑皮酥炙令黃去子) 紫菀(三分去苗土) 款冬花(半兩) 細辛(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 桂心(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紫蘇子(三分微炒) 乾薑(三分炮裂銼) 當歸(三分銼微炒) 甘草(半兩炙赤銼)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微去汗) 杏仁 (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微黃研如膏)
上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五味子湯 治咳嗽上氣。語聲不出。心胸痞悶。頭昏痰涎。小便赤澀。
五味子(炒) 人參 桑根白皮(炙銼) 麥門冬(去心焙) 防風 麻黃(去根節)
細辛 甘草(炙銼) 白前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 枳殼(去瓤麩炒各五錢) 甜葶藶(三錢隔紙炒)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後臨臥溫服。
蜀椒丸(出千金方)治咳嗽上氣甚良。
蜀椒(五分) 烏頭 杏仁 菖蒲 皂莢 石(一兩) 細辛 款冬花 紫菀 乾薑(各三分) 吳茱萸 麻黃(去根節各四分)
上為細末。每蜜丸梧桐子大。暮臥吞二丸。治二十年久嗽。不過二十丸。
紫菀煎(出聖惠方)治久咳嗽上氣。涕唾稠粘。頭面虛腫。宜服。
阿膠(三兩搗碎令黃) 射干(三兩) 細辛 乾薑(一兩炮裂銼) 竹瀝(一盞) 芫花根(半兩去土) 桑白皮(三兩銼) 款冬花(二兩) 附子(半兩炮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赤銼)白蜜(一盞)
上為散。先以水二斗。於銀鍋中。煎至一斗。去滓。入蜜及竹瀝。以慢火熬成膏。
又方 治咳嗽。胸脅支滿。多唾上氣。
石(一作礬石) 烏頭(一方不用) 菖蒲(各一分) 細辛 黃環(各二分) 款冬花 紫菀 杏仁(各三分) 吳茱萸(四分) 乾薑(五分) 蜀椒(五合)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著牙上咽汁。每一日六服。劇者常服不止。
射干煎(出千金方)治咳嗽上氣。
生射干 款冬花(各二兩) 紫菀 細辛 桑白皮 附子 甘草(各二兩) 白蜜 竹瀝 生薑(各一升一云乾薑) 飴糖(五兩)
上以射干先納白蜜並竹瀝中。煎五六沸去之。
咀六物。以水一升。合浸一宿。煎七上七下。去滓。乃合飴薑汁。煎如餳。服如酸棗大十丸。日三。劇者夜二。不知加之。以知為度。外台秘要用芫花根半兩。
又方 療咳嗽上氣。時時嘔白唾沫。數十歲者。
吳茱萸 五味子 大黃 桂心 甘草(炙) 細辛 人參 紫菀 款冬花(各一兩) 大戟 竹茹(各三分)
上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為三服。亦療陰咳至良。忌海藻菘菜生蔥等物。
百合丸(出聖惠方)治咳嗽上氣。心胸煩悶。胸中不利。含化。
百合(一兩)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桂心(半兩) 麥門冬(二兩去心焙) 白芥子(半兩微炒) 貝母(二兩煨微黃) 五味子 乾薑(一分炮裂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微黃) 訶黎勒皮(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為細末。入杏仁同研令勻。以棗肉和如半棗大小。
生地黃煎(出聖惠方)治咳嗽上氣。心膈煩悶。痰唾不利。
生地黃汁(二升) 生天門冬汁(二升) 蜜(五合) 酥(三合) 生薑汁(二合) 貝母(二兩煨微黃) 五味子(二兩) 紫菀(二兩去苗土)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鹿角膠(五兩搗碎炒黃)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
上為末。研令極細後。取諸藥汁及杏仁酥蜜等。同入銀器中。慢火熬。不住手攪。候如膏。即收於不津器中。不計時候。含一茶匙咽津。
華蓋煮散 治咳嗽上氣。
款冬花(去梗) 知母(焙) 貝母(去心炒各一兩) 紫菀(去苗土) 桔梗(炒各三分) 木香 甜葶藶(微炒各半兩)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二分) 防己(半兩) 蟬殼(一兩)
上為散。每三錢。水一盞。入酥少許。煎七分。食後溫服。
通氣丸(出千金方)治久上氣咳嗽。咽中腥臭。氣攪心痛眼疼。耳中嘈嘈。風邪毒注時氣。食不生肌。胸中隔塞。嘔逆多唾惡心。心下堅滿。飲多食少。惡疰淋痛。
飴糖(三升) 蜀椒(二升) 杏仁(一升) 蜈蚣(五節) 大附子(五枚) 乾薑(四分) 人參(
稍納藥末。搗千杵。飴糖乃納藥末中。令調和。含如半棗一枚。日六七夜三四服。以胸中溫為度。若夢與鬼交通及飲食者。全用蜈蚣。食不消加杏仁五合。小腹急腰痛。加天門冬、杜仲。有風加
烏頭三枚。附子一枚。立夏後勿加。有留飲加葶藶一兩。
馬兜鈴散 治肺熱上氣。喘逆咳嗽咯血。
馬兜鈴 黃芩(去黑心) 知母(炒焙) 白茯苓(去黑皮) 紫菀(去苗土) 麻黃(去根節)甘草(炙銼) 杏仁(去皮尖仁炒黃) 貝母(去心) 大黃(銼炒各半兩)
上為散。每服二錢。煎桑根白皮棗湯調下。
加減三奇湯(出拔萃方)治咳嗽上氣。痰涎喘促。胸膈不利。
桔梗(去蘆半兩) 半夏(湯洗七分) 陳皮(去白五錢) 甘草(五錢) 青皮(去白五錢)人參(去蘆五錢) 杏仁(三錢研) 五味子(四錢) 紫蘇葉 桑白皮(各五分)
上 咀。每服四錢。水二大盞。生薑三片。煎至一盞。去滓。食後溫服。
麻黃散(出聖惠方)治久咳嗽。肺壅上氣。坐臥不安。
麻黃(一兩去根節) 桑白皮(銼一兩) 甜葶藶(一兩隔綿紙炒紫色) 五味子(三分) 白前(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木通(三分銼) 川大黃(三兩半銼碎微炒) 黃耆 (一兩銼)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入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杏仁散(出聖惠方)治咳嗽上氣。肺寒。鼻中不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黃) 五味子(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麻黃(一兩去根節)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 款冬花(三分) 紫菀(三分去苗土) 濃朴(三分去粗皮生薑製炒令香) 乾薑(三分炮製) 桂心(三分)
上為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入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大腹皮散(出聖惠方)治咳嗽上氣。肺臟喘急。胸中滿悶。宜服。
大腹皮(三分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 百合(半兩) 甜葶藶(二兩隔綿紙炒紫色) 紫菀(三分去苗土) 半夏(半兩湯浸七次去滑) 赤茯苓(一兩) 桔梗(三分去蘆頭) 桑白皮(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為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入薑半分煎。去
香豉丸 療上氣。三十年咳嗽。氣久寒。令肺脾中客熱變為冷。
香豉(二十枚) 食茱萸(一方用吳茱萸) 甘草 細辛 杏仁(去皮尖兩仁者熬各一兩)紫菀(二兩)
上為細末。別搗杏仁如膏。及納藥末。攪令勻。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日三。不知增之至五丸。暮臥時含十丸。著咽喉中咽之。忌海藻、菘菜、生菜。
治久咳嗽上氣。十年二十年。諸藥治不瘥方。(出肘後方)
以蝙蝠除頭。燒令焦末。飲服之。
治上氣咳嗽。(出本草)
以揣骨炙末。酒和三合服之。日二。其嗽必瘥。
治上氣咳嗽。胸膈妨滿氣喘。(出本草)
取鯉魚一尾。切作 。以薑醋食之。蒜齏亦得。
杏仁丸 治咳嗽喘促。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研三兩) 麥門冬(去心焙) 百合 貝母(去心) 知母(焙) 甘草
(炙銼各一兩) 白茯苓(去黑皮一兩半) 乾薑(炮) 桂(去粗皮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含化一丸。咽津。
治咳嗽上氣。(出千金方)
蜀艽 桂心 海蛤(各四分) 昆布 海藻 乾薑 細辛(各六分) 麥門冬(十分)
上為末。蜜丸梧桐子大。飲服十丸。加至二十丸。日進三服。有人風虛中冷。胸中滿上氣。喉中如吹管聲。吸吸氣上欲咳。服此方得瘥。
白前湯 治咳嗽喘悶。背膊煩疼。四肢無力。
白前(一兩半) 杏仁(二十七枚去皮尖雙仁炒) 紫菀(去苗土) 黃芩(各一兩) 麥門冬(去心焙二兩) 紫蘇莖葉(三分) 大麻仁(淨淘研細) 陳橘皮(湯浸去白炒半兩)
上除研大麻仁旋入外。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生薑五片。煎至數沸。入研麻仁半錢。再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每日二服。
蘇子湯 療氣上迫滿。或氣不通。煩悶喘嘔。
蘇子(一升) 乾薑(三兩) 半夏(四兩洗) 桂心 人參(各二兩) 橘皮 茯苓(各三兩)甘草(一兩炙)
上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為三服。若虛熱去乾薑。用生薑六兩。加黃芩二兩。忌海藻、菘菜、羊肉餳、飴、蔥、酢等物。
大腹皮散(出聖惠方)治久咳嗽上氣。坐臥不得。咽喉不利。胸中滿悶。宜服。
大腹皮(一兩銼)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紫蘇莖葉(一兩半) 陳橘皮(一兩半湯浸去白瓤) 赤茯苓(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銼)
上
含化丸(出聖惠方)治咳嗽上氣。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前(半兩) 五味子(半兩) 桂心(半兩)貝母(半兩微煨)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皂莢子仁(半兩微炒)
上為細末。煉蜜及煮棗肉相和。搗為丸。如彈子大。每常含一丸。咽津。
百部丸 治上氣咳嗽。
百部 款冬花(去梗) 天門冬(去心炒) 桔梗(炒) 紫菀(去苗土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煎甘草烏梅湯下。
蛤蚧散(出三因方)治元氣虛寒。上氣咳嗽。久年不瘥。
蛤蚧(一對炙) 成煉鐘乳 肉桂 款冬花 白礬(飛過別研) 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半錢。用蘆管吹之。或覺咽乾。即用米飲調下。空心食前服之。
紫菀湯 治咳嗽喘急。胸腹脅肋。脹悶疼痛。檳榔湯 治上氣腹脹。胸滿咳嗽。不下食。
檳榔(銼一十四枚) 蜜(二合) 高良薑(一兩) 枇杷葉(研去毛炙一握) 生薑(切焙三兩) 酥(三兩)
上先將四味粗搗篩。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下酥蜜。煎三五沸。分作三服。相去如人行八九里。再服。重者不過三劑。
治久咳嗽上氣。心胸煩熱。唾膿血。(出聖惠方)
紫蘇子(三兩微炒) 生薑汁(一合) 白蜜(一中盞) 鹿角膠(二兩炒燥搗碎) 生地黃汁(一盞)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微炒黃)
上三味都搗令熱。入生薑、地黃、蜜、相合。以慢火熬成膏。於不津器中密收之。每服以溫粥飲調下半匙。日三四服。
蘇子煎(出千金方)治上氣咳嗽。
蘇子 生薑汁 地黃汁 白蜜 杏仁(各三升)
上搗蘇子。以地黃汁薑汁澆之。以絹絞取汁。更搗以汁澆之。令味盡。去滓。熬杏仁令黃黑。治如膏脂。又以前汁澆之。絹絞往來六七度。令味盡。去渣納蜜合和。置銅器中。於湯上煎之。令如飴。每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又方無地黃汁。
麻黃散(出聖惠方)治咳嗽上氣。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阿膠(一兩搗碎炒黃) 乾薑(三分炮裂銼)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四神散 治肺氣不和。上氣咳嗽。
款冬花(去梗) 貝母(去心) 白薇 百部(各一兩半)
上為散。每服三錢。食後。以蜜湯調下。
麻黃散(出千金方)治久上氣咳嗽。
麻黃(半斤) 杏仁(百枚) 甘草(三兩) 桂心(一兩)
上四味。治下篩。別碾杏仁如脂。納
一方去桂心甘草服之。忌海藻、菘菜、生蔥。
陳橘皮散(出聖惠方)治咳嗽上氣。胸膈不利。
陳橘皮(半兩去白瓤)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紫蘇葉(一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龍腦丸 治多年上氣咳嗽。
龍腦(細研一錢) 訶黎勒皮(半兩) 皂莢(炙令黃色去皮子一把)
上先搗訶黎勒皮、皂莢。細羅為末。次入龍腦同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煎貝母湯下七丸。
日二夜一。
救急療上氣咳嗽。肺氣胸痛。病源咳嗽上氣者。肺氣有餘也。肺感於寒。微則成咳嗽。肺主氣。氣有餘則喘咳上氣。此為邪搏於氣。氣壅滯不得宣發。是為有餘。故咳嗽而上氣也。其狀喘咳上氣。及多涕唾。面目浮腫。則氣逆也。
杏仁(三大升去皮尖雙仁者) 白蜜(一大升) 牛酥(二大升)
上杏仁搗碎。於瓷盆中研。取汁五升。淨磨銅鐺。勿令脂膩。先傾三升汁於鐺中。刻木記其深淺。又傾二升汁。以緩火煎。減至於所記處。即納白蜜及酥。還至木記處。藥乃成。貯不津瓷器中。每日三度。以暖酒服一大匙。不能飲酒。粥亦得。服一七日。唾色變白。二七日唾稀。三七日咳斷。此方非自療咳。兼補虛損。去風冷。兼悅肌膚。白如瓠。婦人服之更佳。
又方(出聖惠方)治咳嗽上氣。肺脹喘急。胸中滿悶。
紫蘇莖葉(一兩) 薑(半兩炮裂銼) 陳皮(二兩湯浸去白瓤)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又方(出聖惠方)治咳嗽上氣。語不出聲。心煩悶亂。
桂心(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研如膏) 乾薑(一分炮裂銼)
上為細末。入杏仁。同研令勻。以棗肉和丸如棗大。不計時候,以綿裹一丸。含咽津。
又方(出千金方)治咳嗽。胸脅肢滿。多唾上氣。
薑汁(一升半) 沙糖(五合)
上減薑汁減半。納糖。更煎服之。
又方(出千金方)
白糖(五分) 皂莢(末一方寸匕)
上先微暖糖令消。納皂莢末。合和相得。丸如小豆大。先
又方(出千金方)
用酒一升半。浸肥皂莢兩梃。經宿。煮取半升。分三服。七日忌如藥法。若吐多。以酢 飯三四口止之。
桂杏丸 治咳嗽上氣。語聲不出。心中煩悶。療上氣暴咳。
紫蘇莖葉(銼二升) 大豆(一升)
上以水四升。煮大豆。次下紫蘇。煮取一升五合。為三服
治久咳嗽上氣。十年二十年。諸藥治不瘥。(肘後方)
用豬KT 三具。棗一百枚。酒三升。漬數日。服一二合。加至三四五合。服之不久。瘥。
又方(出肘後方)
用生龜一隻。著坎中。就溺之。令沒龜死。因漬之三日。出燒末。以醇酒一升。和屑如乾飯。頓服之。須臾大吐嗽囊出。則瘥。小兒可服半升。
又方(出肘後方)
用梨一顆去核。納酥蜜麵裹。燒令熟食之。亦用梨肉納酥中煎。停冷食之可。
治咳嗽上氣。呷呀息氣。喉中作聲。唾粘。(出肘後方)
用藍實葉。水浸良久。搗絞汁一升。空腹頻服。須臾以杏仁研取汁。煮粥食之。一兩日將息依前法。更服吐痰盡。瘥。
又方(出本草)治上氣咳嗽。腹滿羸頓者。
用楸葉三升。煮三十沸。去渣。煎堪丸如棗大。以竹筒納下部中。立愈。
又方(出本草)治上氣咳嗽。胸膈妨滿氣喘。
用豬肉細切作錘子。於豬脂中煎食之。又豬肪脂四兩。煮百沸以來。切合醬醋食之。
又方(出肘後方)治傷中筋脈。上氣咳嗽。
用棗二十枚去核。以酥四兩。微火煎。入棗肉中。瀝盡酥。常令一枚。微咽服之。
又方(出肘後方)治上氣咳嗽。胸膈妨滿氣喘。
用桃仁三兩。去皮尖。以水一升。研取汁。和粳米二合。煮粥食之。
郁李仁煎 治積年上氣。咳嗽。不得臥。
用郁李仁去皮尖雙仁一兩。用水一升。研如杏酪。去滓。煮令無辛氣。次下酥一棗許。 同煮熟放溫。頓服之。
青金湯 治丈夫婦人。遠年近日。肺氣喘嗽。上氣喘急。喉中涎聲。胸滿氣逆。坐臥不安。
罌粟殼 人參 粉草(各半兩) 陳皮 茯苓 杏仁(製) 明阿膠(炒) 五味子 桑白皮 薏苡仁 紫蘇 百合 貝母 半夏曲 款冬花(各一兩)
上 咀。每服五錢。薑三片。棗二枚。烏梅半枚。水煎。臨臥服之。
又方(出千金方)
用服芥子七丸。以油酒下之。
白朮散(一名白朮湯出濟生方)治五臟受濕。咳嗽痰多。上氣喘急。身體痛重。脈來濡細。
白朮(二兩) 五味子 半夏(湯浸七次) 白茯苓(去皮) 橘紅(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上加棗煎。
治一切上氣咳嗽。(出永類鈐方)
乾薑 無蛀皂角(去皮) 紫辣桂
上等分。煉蜜杵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遇發即服。忌蔥、油、鹹、腥、熱面。其效如神。凡咳嗽不敢服熱藥。試之方知其妙。
內經謂久咳不已。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面腹滿。不欲食飲。寒氣聚於胃。關於肺。 使人多涕唾。而面目浮腫氣逆也。夫肺主於氣。候之皮毛。而氣之循環臟腑。流注經絡。若 肺氣虛弱。風邪所乘。則肌膚否塞。使氣內壅。與津液相並。不得宣泄。攻溢皮膚。故令咳 嗽。面目浮腫也。
蜀漆湯 治三焦咳嗽。中滿氣逆。面目浮腫。咯唾痰飲。
蜀漆 郁李仁(去皮炒) 甘草(炙銼) 當歸(切焙) 柴胡(去苗) 黃連(去鬚各一兩)射干 大腹 桑根白皮 芎 牽牛子(炒各一兩半) 陳橘皮(去白瓤焙三兩) 天雄(炮裂去皮臍二兩半) 桂(去粗皮) 蒼朮(去皮各三分) 桃仁(去皮尖雙仁二十枚)
上銼如麻豆。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生薑五片。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桑根白皮湯 治三焦咳嗽。面目虛浮。不得安臥。飲盛減食。
桑根白皮 草豆蔻(去皮三枚) 天雄(炮裂去皮臍) 瞿麥穗 蒼朮(去皮) 木通 桂(去粗皮) 當歸(切焙) 黃連(去鬚各一兩) 大腹 射干 牽牛子(炒各一兩半) 桃仁(去皮尖雙仁炒二十枚) 郁李仁(去皮尖三分) 吳茱萸(炒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 水一盞半。入生薑七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桑根白皮湯(出聖惠方)治咳嗽。面目四肢浮腫。氣促不得臥。
桑根白皮(銼) 柴胡(去苗各一兩) 大腹皮(銼) 枳殼(去瓤麩炒各三分)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赤芍藥 赤茯苓(去黑皮) 黃耆(銼各一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麥門冬(去心焙各三分) 惡實(炒一兩) 甘草(炙銼三分)
上粗搗篩。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入生薑
百合湯 治肺氣壅滯。咳嗽喘悶。膈腕不利。氣否多渴。腰臍浮腫。小便淋澀。
百合 人參 紫蘇莖葉(銼) 豬苓(去黑皮) 甘草(炙銼) 桑根白皮(銼) 大腹皮 赤茯苓(去黑皮)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兩) 馬兜鈴(和皮七枚) 麥門冬(去心焙) 枳殼(去瓤麩炒各一兩)
上粗搗篩。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入生薑一片。棗大。拍碎。同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雞舌香散(出聖惠方)治肺氣咳嗽。面目浮腫。喘息促急。
雞舌香(半兩) 漢防己(三分) 木香(三分) 澤瀉(一兩) 紫蘇莖葉(一兩) 桑白皮(三兩銼) 附子(半兩炮去皮臍) 郁李仁(一兩去皮湯浸微炒) 羌活(半兩) 檳榔 (一兩)甘草(半兩炙赤銼)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海蛤散(出聖惠方)治肺氣咳嗽。面目浮腫。小便不通。喘息促急。欲成水病。
海蛤(一兩細研) 澤漆葉(一兩) 漢防己(一兩) 桑白皮(一兩銼) 百合(一兩) 赤茯苓(一兩銼) 檳榔(一兩) 木通(一兩銼) 牽牛子(一兩微炒)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
溫服。以利為度
赤茯苓湯 治喘嗽。消腫滿。進飲食。
赤茯苓(去黑皮) 大腹子(銼) 五味子 桑根白皮(銼) 人參 紫蘇莖葉(銼) 陳橘皮(湯浸去白各一兩焙) 甘草(炙銼半兩)
上粗搗篩。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入生薑三片。棗三
葶藶散(出聖惠方)治咳嗽面腫。不得安臥。涕唾稠粘。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木通(半兩銼) 旋複花(半兩) 紫菀(半兩去苗土)大腹皮(三兩銼) 檳榔(半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炒) 桑白皮(一兩銼)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澤漆散(出聖惠方)治咳嗽喘急。坐臥不得。面目浮腫。宜服。
澤漆(半兩) 桑白皮(一兩半銼) 赤茯苓(一兩半) 木通(一兩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瓤) 紫蘇莖葉(一兩) 甘草(半兩炙赤銼) 大腹皮(三分銼)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溫服。
漢防己散(出聖惠方)治肺臟氣壅。閉隔不通。致令面目浮腫。咳嗽喘急。坐臥不安。
漢防己(三分) 桑白皮(一兩銼) 木通(一兩銼) 赤茯苓(一兩半) 百合(一兩) 甜葶藶(三分隔紙炒紫色)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炒) 澤漆(半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郁李仁丸(出聖惠方)治喘嗽痰實。身與面微腫。小便不利。
郁李仁(去皮尖研一兩一分) 葶藶子(隔紙炒三兩)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三分)防己(二兩) 紫蘇葉(一兩一分)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 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食後紫蘇湯下。一方各等分。
葶藶湯 治咳嗽面目浮腫。涕唾稠粘。不時喘息。
葶藶子(一兩隔紙炒別研) 桑根白皮(銼) 紫菀(去苗土各一兩半) 檳榔(銼三枚) 木通(銼一兩半) 郁李仁(炒一兩)
上除葶藶外。並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
沉香檳榔湯 治咳嗽上喘痞。消腫滿。進飲食。
沉香(銼) 赤茯苓(去黑皮) 桑根白皮(微炙銼) 五靈脂(半兩) 馬兜鈴 檳榔(銼各一分)
上粗搗篩。每服一錢半。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熱服。
葶藶丸(出聖惠方)大治肺氣咳嗽。面目浮腫。喘促。睡臥不得。步履艱難。小便赤澀等疾
漢防己 貝母(煨令微黃) 木通(各一兩) 甜葶藶(隔紙炒令紫色) 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別研各二兩)
上為細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桑根白皮湯下。不拘時候服。徐七香名家方。名防己丸。無貝母、木通。添桑白皮四味。等分同為末。白麵糊為丸。
防己丸(出聖惠方)治咳嗽不瘥。面目浮腫。宜服之。
漢防己(一兩) 苦葫蘆子(半兩微炒令黃色) 澤瀉(三分)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紫色)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進三服。
牽牛子湯(出聖惠方)治咳嗽。肺氣不順。面目浮腫。
牽牛子(炒) 甜葶藶(隔紙炒)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甘草(炙銼)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各半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生薑一片。棗大。擘碎。二枚。煎至七分。去渣。不拘時溫服。若咳嗽喘臥不得。面目浮腫。脈弦急或遲。由肺胃停寒。水聚成飲。入乘於心氣。不得睡臥。謂之皮飲嗽。宜以十棗湯瀉之。後用防己湯。
防己湯(一名防風湯出仁存方)
漢防己(三兩) 人參(四兩) 桂心(二兩) 茯苓(二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以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茯苓貝母湯 治肺經虛氣。腫滿喘痞。氣促咳嗽。
白茯苓(去黑皮一兩) 澤瀉(銼) 貝母(焙) 桑根白皮(炙銼各三分)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小葶藶湯 治咳嗽上氣。多唾。面目浮腫。氣逆。
葶藶(三分隔紙炒別搗研如櫻桃大) 桑根白皮(二兩半) 大棗(十枚去核)
上除葶藶外。 咀如麻豆。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入葶藶一丸。更煎一二沸。去滓。空腹溫服。心下痞硬者。去桑根白皮。
潤肺散 治壅滯咳嗽。面目浮腫。
甜葶藶(一兩銚子內紙襯慢火炒) 馬兜鈴(大者二枚微炒) 桂(去粗皮二分)
上為細散。食後臨臥。溫水調下一字。或半字。一方煎服。時時呷。令藥氣常在咽喉中。妙。
夫咳嗽嘔吐者。肺與胃俱受寒邪也。蓋肺喜溫而氣宣。胃得溫而物化。二者臟腑不同。 要之畏寒之性一也。肺感微寒。既為咳嗽。寒流於胃。又成嘔吐。內經曰:胃咳之狀。咳而嘔。又曰。聚於胃。關於肺。是也。夫五臟皆稟氣於肺。肺感於寒。則成咳嗽也。寒搏於氣。 氣聚還肺。而邪有動息。邪動則氣奔逆上。氣上則五臟傷動。動於胃氣者。則胃氣逆而嘔吐 也。是肺氣嗽連滯氣。動於胃而嘔吐也。又有夏季肺旺之時。而脾氣虛不能旺。有寒氣傷之 而咳嗽。謂之脾嗽。其狀嗽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背膊。甚則不可動。動則嗽發。脾與胃合。 脾嗽不已。則胃受之。其狀咳嗽而嘔。嘔甚則長蟲出是也。凡諸咳嗽。甚則嘔吐。各隨証。 明其臟腑以療之也。
前胡散(出聖惠方)治咳嗽。氣急不下。飲食則嘔吐。心胸滿悶。
前胡(半兩去蘆) 桔梗(半兩去蘆) 桑白皮(半兩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款冬花(半兩) 大腹皮(半兩銼) 半夏(湯浸半兩去滑)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黃色半兩) 甘草(一分炙赤銼) 枳實(三分麩炒去瓤)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半夏丸(出聖惠方)治咳嗽。痰滯嘔吐。不下飲食。
半夏(三分湯洗七次去滑) 訶黎勒皮(一兩) 桂心(半兩) 款冬花(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紫菀(一兩去苗土) 人參(三分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陳橘皮 (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上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
胡椒丸 治咳嗽。上氣胸滿。嘔吐涎沫。
胡椒 蓽茇(各三兩) 白朮 桂(去粗皮) 高良薑 款冬花 紫菀(去苗土) 甘草(炙銼各一兩) 人參(一兩) 乾薑(三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米湯下。不拘時。
白朮湯 治咳嗽。嘔吐涎沫。心胸不快。飲食不下。
白朮 人參 桔梗(銼炒) 訶黎(煨取皮) 桂(去粗皮各三錢)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夏(湯浸七次生薑汁製) 甘草(炙銼) 五味子(各半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半。生薑半分切。煎取八分。去滓。不拘時溫服。日二。
濃朴湯(出聖惠方)治咳嗽嘔吐。寒熱。不下飲食。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 半夏(湯洗七次生薑製各二兩) 白朮(三分) 紫菀(去苗土)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人參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各一兩) 甘草(炙銼) 貝母(去心各半兩)
上粗搗篩。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半分。棗一枚。拍碎。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膠飴煎 治咳嗽嘔吐。
膠飴(五錢) 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二升) 乾薑(炮一兩) 人參(一兩)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一升研成膏) 附子(五枚去皮臍炮裂) 桂(去粗皮一兩半) 天門冬(去心二兩半)上
人參散(出聖惠方)治咳嗽痰壅。嘔吐不食。心胸妨悶。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半夏(半兩湯浸去滑) 甘草(半兩炙赤銼) 旋複花(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黃去瓤) 前胡(一兩去蘆頭) 杏(三分湯浸炒去皮尖)
上為散。每服
白朮散(出聖惠方)治咳嗽。痰壅嘔吐。心中不利。氣逆食少。
白朮(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次去滑)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桔梗(三分去蘆頭) 桂心(半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三分湯浸白瓤去焙)
上為散。每服
紫蘇子散(出聖惠方)治咳嗽。心胸氣逆。嘔吐不下食。
紫蘇子(一兩)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貝母(一兩煨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五味子(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木香(半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訶黎勒皮散(出聖惠方)治咳嗽嘔吐。不下飲食。心膈氣滯。四肢不和。宜服。
訶黎勒皮(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乾薑(半兩炮) 白朮(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赤茯苓散(出聖惠方)治咳嗽。忽氣不順。嘔吐不下飲食。宜服。
赤茯苓(一兩) 貝母(一兩湯浸去瓤焙) 紫蘇莖葉(一兩)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溫服。
人參湯 治上氣咳嗽。嘔逆。不下飲食。
人參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 白茯苓(去黑皮) 柴胡(去苗各二兩) 陳橘皮(湯浸去皮炒) 紫菀(去苗土各三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生薑半分。拍碎。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患冷加乾薑炮二兩。熱加麥門冬去心三兩。不能食加白朮二兩。濃朴去粗皮生薑炙二兩。
半夏湯(出聖惠方)治咳嗽嘔吐。心胸滿悶。不下飲食。
半夏(湯洗七次薑汁炙焙) 前胡(去蘆頭) 紫菀(去苗土各一兩) 人參 訶黎勒(煨)杏仁(去皮尖雙仁炒各三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一棗大拍碎。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一方有陳橘皮三分。
半夏丸 治肺胃有寒。咳嗽嘔吐。
半夏曲(炒二兩) 白茯苓(去黑皮一兩) 乾薑(炮) 丁香 礬石(熬合汁枯各半兩)
上為細末。生薑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米湯飲下。日進三服。
分氣丸 治一切涎嗽。溫胃止嘔逆。
藿香葉 草豆蔻(去皮) 半夏(湯浸七次焙各一兩) 丁香 白礬(枯各半兩)
上為細末。面
橘皮五味子湯(一名青龍散)治咳嗽嘔吐。金華丸 治一切喘嗽。痰涎吐逆。
滑石(一兩為末) 款冬花(四兩)
上以款冬花搗為粗末。入沙盒內。鋪底蓋頭。置滑石於中。封盒子令密。用炭火五斤。 之通赤。候冷取出。不用款冬花灰。只取滑石末研細。別以款冬花細末二兩。白面三錢。水一盞化開。慢火熬成稀膏。入前滑石末和勻。丸如梧桐子大。臨臥以一丸。於生油內滾過乾咽。
夫咳嗽失聲者。蓋肺氣上通於喉嚨。喉嚨者肺之系。肺感寒。微者成咳嗽。咳嗽不已。 其氣奔迫窒塞喉中。故因而失聲也。夫咳嗽失聲者。由風冷傷於肺之所為也。肺主氣。五臟 同受於肺。而五臟有五聲。皆稟氣而通之。氣為陽。若溫暖則陽氣和宜。其聲通暢。風冷為 陰。陰邪搏而陽氣不通。所以失聲也。夫中氣風冷聲嘶者。其聲嘶嗄不通暢也。蓋肺象金。 金主聲。人五臟有五聲。皆稟肺氣而通之。今風冷乘於肺經。則氣道不調。故聲音不出而嘶 嗄也。
通音散 治肺氣。風冷聲嘶。言語不出。(方見肺臟門肺虛類) (案原方︰防風。獨活。芎 。秦椒。乾薑。黃 各四十二銖。天雄。麻黃。五味子。山茱萸。甘草各三十七銖。秦艽。桂心。薯蕷。杜仲。人參。細辛。防己各三十銖。甘菊花。紫菀各一十四銖。貫眾三枚。附子七分。上藥搗篩。以酒服。方寸匕早晚。日二服。一方有石膏六分。當歸五分)
天門冬丸 治肺寒。外內合邪。咳嗽語聲不出。口中如含霜雪。停飲寒痰。咽喉妨悶。狀若梅核。噎塞不通。隔氣否氣服之。
天門冬(去心焙) 麥門冬(去心焙) 紫菀(去土) 百合 貝母(去心焙) 桔梗 (炒) 人參生乾地黃 桂(去粗皮) 甘草 阿膠(炒至沸)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陳橘皮(湯浸去白各三兩)
上同為末。煮糯米粉並黃蠟一兩成粥。更入蜜再熬勻。和前藥。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同薑細嚼下。嗽時服。嗽吐膿血服大效。
延年天門冬煎(出聖惠方)治主肺熱。兼咳嗽聲不出。
生天門冬(汁一升) 生地黃(汁五合) 白蜜(五合) 牛酥(三合) 白糖(五兩)貝母 紫菀 通草(各三兩) 杏仁(一升去皮尖研取汁) 百部根 白前 甘草(炙) 人參 橘皮(各二兩)
上切。以水六升。煮貝母等藥。取二升五合。去滓。納天門冬、地黃汁。可煎減半。納酥蜜生薑等。煎令丸稍強。取如雞子黃大。含咽之。每日四五度。忌鯉魚蕪荑。海藻菘菜等。
通聲煎(一名五味子煎出聖惠方)治咳嗽氣促。胸中滿悶。語聲不出。
五味子 款冬花 木通(各三兩)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一升) 人參 桂(去粗皮) 細辛(去苗葉) 青竹茹 菖蒲 酥(各三兩) 棗肉(二升) 白蜜 薑汁(各一升)
上件。先以十味銼如麻豆。以水五升。微火煎五七沸。去滓。納酥蜜薑汁棗肉再煎。以稀稠得所。每服一匙頭。溫酒一小盞化下。一方無酒。含咽之。
人參湯 治肺臟肺虛。咳嗽少力。言語聲嘶。吃食減少。日漸羸瘦。補肺。
人參(一兩) 紫菀(去苗土半兩) 黃耆(銼) 鹿角膠(搗研炒黃) 桂(去根皮各一兩)白朮 紫蘇莖葉(各三兩) 五味子 乾薑(炮各半兩) 熟地黃(一兩)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半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棗三枚。擘破。同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芫根丸(出聖惠方)治積年咳嗽聲啞。
芫花根白皮(切炒用焦黑一兩半) 貝母(去心三兩) 皂莢(去皮子炙一兩) 五味子(一兩半) 款冬花(一兩半) 百部根(切炒二兩) 蜈蚣(半枚炙)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二兩半)桑根白皮(銼一兩半) 麻黃(去根節煎去沫炒) 紫菀(去苗土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稍加至十五丸。煎棗湯下。
鐘乳湯 治風冷搏肺。氣塞不通。聲嘶不出。
鐘乳 紫蘇子 白石英(研) 麻黃(去根節) 五味子(炒) 桂(去粗皮) 赤茯苓(去黑皮) 人參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一兩) 麥門冬(去心焙) 款冬花(各半兩)
上先以十味為粗末。次入鐘乳粉再研勻。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半分切。棗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稍熱服之。
補肺丸 治肺上壅。久病咳嗽。隔咽隘塞。語聲不出。津液乾燥。痰毒頭痛。心神恍惚。又勞咳咯血。呀呷等疾。
百部(焙) 貝母(去心) 山羊 阿膠(炙令燥各二兩) 天門冬(去心焙) 桔梗 (炒各一兩) 防風(去叉) 人參(各一兩半) 甘草(三兩) 半夏(二兩搗羅為末先以鴨梨汁 一盞生薑 自然汁一盞同熬及一半入半夏末熬成膏)
上除半夏膏外。將諸藥搗羅為末。以半夏膏和勻。如
紫菀丸 治肺感風冷。咳嗽失聲。
紫菀(去苗土) 貝母(去心) 桂(去粗皮) 款冬花(各一兩半) 甘草(炙銼) 百部 白茯苓(去黑皮) 人參 陳橘皮(去白焙各一兩)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黃細研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米飲下。熱水亦得。
杏仁煎(出仁存方)治咳嗽失聲。語不出。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一升研) 五味子 紫菀(去苗土) 貝母(去心各一兩) 生薑汁飴糖(各一升或研糖) 木通(四兩) 桑根白皮(五兩) 白蜜(三合)
上先將五味 咀。分作三劑
一方入牛乳一大盞。入煎熬。一方加知母、款冬花、各一兩。
潤肺湯(一名人參潤肺散出直指方)治風冷寒肺。氣道不利。語聲不出。亦治咳嗽喘急。痰壅鼻塞。
麻黃(去根苗) 人參(各二兩)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焙乾麩炒黃) 貝母(去心麩炒黃各二兩半) 甘草(炙銼一兩) 桔梗(去蘆頭炒半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分) 阿膠(炙令燥半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食後溫服。一方加紫蘇葉三片。同煎。小兒通服。
石菖蒲散 治風冷傷肺。聲嘶不出。
生石菖蒲(銼石上者) 五味子(炒) 陳橘皮(湯浸去白皮) 細辛(去苗葉) 紫菀(去苗土) 乾薑(炮裂各半兩) 訶黎勒(泡去核)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一兩)
上八味為細散。以溫酒調服。每一錢。食後服。
辛甘煎 治肺氣為風寒所傷。語聲嘶嗄。氣息喘急。上氣咳嗽。
酥(真者) 蜜 飴糖 生薑 百部(取自然汁) 棗(砍去皮核研) 柑皮(五枚為末)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各一升)
上合煎和。不住攪。約一炒久。取藥汁減半為止。每服溫酒調
薑髓煎 治肺感風邪。氣道凝泣不利。聲音嘶嗄。
生薑汁(六合) 牛髓油(別煉各三合) 桂(去粗皮一兩) 芎 獨活(去蘆頭) 防風(去叉各三兩) 秦椒(去目並閉口者炒出汗三分)
上搗羅為散。與薑髓油等和勻。於微火上煎五
桂心散 治咳嗽聲不出。
桂心(三分) 訶黎勒皮(三分) 乾薑(炮裂銼三分) 赤茯苓(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人參(半兩去蘆)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黃半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進三服。又一方無人參。
百合湯 治咳嗽。潤益咽喉。發利聲音。生津液解勞。
百合 人參 甘草(炙銼) 甜葶藶(隔紙炒過) 桑根白皮(銼) 款冬花(微炒)
上等分。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入去皮尖杏仁七枚。糯米百粒。烏梅一個。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
杏仁煎(出聖惠方)治風冷失聲。語音不出。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如膏) 桂(去粗皮各二兩) 紫菀(去苗土) 五味子(炒)貝母 (去心麩炒黃) 細辛(去苗葉各一兩)
上除杏仁外。搗羅為細末。以水一盞。入生薑汁一合。飴糖二兩。蜜二合。下杏仁。慢火熬成煎。每服一匙頭。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
桂心丸(出聖惠方)治咳嗽。咽喉乾燥。語無聲音。
桂心(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如膏)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乾薑(一分炮) 百合(一分) 麥門冬(半兩去心焙)
上為末。煉蜜合丸。如半棗大。不計時候,以綿裹一丸。含咽津。
溫肺湯 治中冷聲嘶。止喘嗽。溫肺氣。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黃) 桂(去粗皮) 麻黃(去根節各半兩) 糯米(三合) 甘草(炙銼一分)
上粗搗篩。分作五服。每服用水三盞。煎取一盞。濾去滓。用雞子白一枚。和藥溫服。
貝母散(出聖惠方)治咳嗽上氣。喘急失聲。
貝母(一兩煨微黃) 紫菀(去苗土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人參(三分)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炒)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進三服。
麻黃湯 治咳嗽失聲。
麻黃(去根節煎去沫焙二錢) 甘草(三錢生用) 烏梅(七枚搗碎) 杏仁(二十一枚去皮尖雙仁麩炒)
上 咀。用水三盞。石器內煎。去滓。取一盞半。分作三服。食後溫服。又
一方無烏梅。
款冬花丸 治塞壅咳嗽。語聲不出。款肺氣。化痰涎。
款冬花 麻黃(不去根節) 甘草 杏仁(不去皮尖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
櫻桃
大。每服一丸含化。
桂杏丸 治咳。語聲不出。及傷風冷氣不通。溫肺潤氣。
桂(去粗皮半兩) 杏仁(一兩半去皮尖雙仁麩炒)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櫻桃大。每服
一丸。含化咽津。一方不用蜜。
療暴中冷傷寒。鼻喘咳嗽。喉中啞塞。失音聲者。
上取芫花根一斤。切爆。令病患自坐石臼前。就裡舂芫花根。令飛揚入其七孔中。當眼 淚出。口鼻皆羅刺。畢畢耳勿住。令盡則止。病必於此瘥也。
治久嗽上氣失聲。
以人尿服之。
夫咳嗽唾膿血者。損肺傷心之故也。肺主氣。心主血。肺感於寒。微者則成咳嗽。傷於陽脈則有血。血與氣相隨而行。咳嗽極甚。傷血動氣。俱乘於肺。以津液相搏。蘊結成膿。故咳嗽而有膿也。久咳嗽上氣者。是肺氣虛極。風邪停滯。故其病積月歷年。久不瘥。則胸背痛面腫。甚則唾膿血。久咳嗽唾膿血者。肺感於寒。微則成咳嗽。極甚傷於經絡。血液蘊結。故有膿血。氣血俱傷。故連滯積久。其血黯瘀。與膿相雜而出也。
款冬花丸 治三十年上氣咳嗽。唾膿血。喘息不得臥。
款冬花 紫菀 細辛 防風 芎 人參 當歸 本 甘草 蜀椒 白朮 半夏 天雄 菖蒲 鐘乳 桂心 麻黃(各三兩) 獨活(二兩) 烏頭 芫花 石斛 附子(各一兩)桃仁(二十枚) 大棗(十五枚)
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熟水下。日二服。不知加之。酒漬服亦得。
款冬花丸 治積年咳嗽。唾膿血。喘急不得臥。
款冬花 石斛(去根) 紫菀(去苗土) 細辛(去苗葉) 防風(去叉) 芎 人參 當歸(切焙) 本(去苗土) 甘草(炙銼) 蜀椒(去目並閉口者炒出汗) 白朮(銼) 天雄(炮裂去皮臍) 菖蒲(切各二兩) 桂(去粗皮半兩) 麻黃〔去根節湯浸煮掠去沫二兩(六錢)〕
半夏 (湯洗七次去滑焙生薑汁製二兩) 獨活(去蘆頭銼半兩) 芫花(醋浸炒乾) 鐘乳粉(研)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和勻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桑白皮湯下。日三夜一。
補肺湯 療咳逆上氣。吐膿或吐血。胸膈滿痛。不能食。
黃 〔(三錢)一法五兩〕 桂心(五分) 乾地黃(三錢) 茯苓(四錢) 濃朴(一錢) 乾薑(一錢) 紫菀(二錢) 橘皮(二錢) 當歸(三錢) 五味子(一錢) 遠志(去心二錢) 麥門冬(四錢) 甘草(炙) 鐘乳 白石英(各二兩) 桑根白皮 人參〔各三(二)兩(錢)〕大棗(二十枚擘)
上切。以水一斗四升。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忌海藻、菘菜、生蔥、酸物。
款冬花丸 治三十年上氣咳嗽。唾膿血。喘息不得臥。
款冬花 乾薑 蜀椒 吳茱萸 桂心 菖蒲(各五分) 人參 細辛 芫花 紫菀 甘草 桔梗 防風 茯苓 皂莢(各三分)
上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酒下。每日三服。
羊肺湯 療咳嗽。晝夜無閉息。氣欲絕。傷肺唾血。
鐘乳(五兩) 牡蠣( ) 桂心(各六兩) 射干 桃仁(去皮尖) 貝母 橘皮 百部根 五味子(各三兩) 生薑(六兩) 白石英 半夏(洗各三兩) 款冬花 甘草(炙) 濃朴(炙各一兩) 羊肺(一具)
上切。以水二斗三升。煮羊肺。取一斗。去肺納諸藥。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
貝母散(出聖惠方)治久咳嗽。晝夜不息。氣奔欲絕。傷肺唾膿血。宜服之。
貝母(三分煨微黃) 桂心(一兩) 射干(半兩) 鐘乳粉(一兩) 桃仁(三分浸去皮尖雙
仁炒) 陳橘皮(半兩浸去白瓤) 百部(半兩) 五味子(一兩) 白石英(二兩細研) 半夏 (三分湯洗去滑) 款冬花(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濃朴(半兩去皮塗薑汁炒令黃) 杏仁 (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羊肺(一具以水三大碗煮取汁一碗半)
上為散。每服五錢。用羊肺汁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款冬花丸(出聖惠方)治咳嗽氣逆。眠睡不安。膿血喘急。連年不瘥。
款冬花(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如膏) 紫菀(一兩去苗土) 蛤蚧(一對頭尾全者酥慢火炙黃) 柏葉(三分) 白石英(一兩半細研水飛) 人參(三分) 甘草(三分炙銼) 五味子(三分) 白茯苓(一兩)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桂心(三分) 熟地黃(二兩)乾薑(半兩炮) 鹿角膠(三兩搗碎炒黃燥)
上為末。煉蜜和丸。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粥送下。不拘時。
葶藶散(出聖惠方)治肺壅。咳嗽唾膿血。不得睡臥。
甜葶藶(二兩半隔紙炒令紫色)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不拘時候。溫服。
又療傷肺唾血。
上用茅根為散。每服方寸匕。日三。亦可絞取汁飲之。主熱渴。
治一切肺疾。咳嗽膿血不止。(出肘後方)
上用豬 一具。削薄竹筒盛。於 火中炮令極熟。食上吃之。一方以黃酒煮食令盡。不
過二服。
款冬花散 刪繁療肺偏損。胸中應偏痛。唾血氣短。
款冬花 當歸(各六兩) 桂心 芎 五味子 附子(炮各七分) 細辛 貝母(各四分)
乾薑 乾地黃 白朮 甘草(炙) 杏仁(去皮尖各五分) 紫菀(三分)
上為散。清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忌生蔥菜、桃、李、雀肉、海藻、菘菜、豬肉、蕪荑。
黃耆散(出聖惠方)治咳嗽。唾膿血。胸滿痛。不能食。
黃耆(一兩銼) 桂心 熟地黃 赤茯苓 紫菀(去苗土) 陳皮(湯浸去白瓤) 當歸五味子 麥門冬(去心) 甘草(炙赤銼) 白前 人參(去蘆各一兩) 桑白皮(一兩半) 鹿角膠(二兩搗碎炒黃燥)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茜根散(出聖惠方)治久咳嗽不瘥。氣喘欲絕。肺唾膿血。
茜根(三分) 百合(一兩) 桑白皮(一兩銼) 款冬花(三分) 貝母(半兩煨黃)紫蘇葉( 芩(一兩)甘草(半兩炙赤銼)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黃三分)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
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款冬花丸(出千金方)治三十年上氣咳嗽。唾膿血。喘息不得臥。
款冬花 乾薑 桂心 紫菀(各三分) 細辛(二分) 杏仁 皂莢 石(一作礬石)
菖蒲烏頭(各一分) 蜀椒(五合) 吳茱萸(六合)
上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五丸。日三夜二。治二十年咳嗽。不過五十日患愈。咳嗽喉鳴。服一劑永瘥。
白膠湯(出千金方)治肺傷咳嗽。唾膿血。腸澀背氣。不能食。惡風。目暗KT 。足脛寒冷
白膠 生薑(各五兩) 桂心 人參 紫菀(各二兩) 大棗(二十枚) 乾地黃(切半斤)桑白皮(切二升) 芎 大麻仁 飴糖(各一升) 大麥(三升)
上 咀。水一斗五升。煮麥下藥。煮取三升。分作五服。
桑白皮煎 療咳經年不瘥。氣喘欲絕。傷肺見血。
桑白皮(切五合) 白羊肺(一具切) 芍藥(十分) 款冬花(六分) 茯苓(十二分) 貝母
(十一升) 黃芩(十二分) 蜜(一升)
上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納杏仁脂、地黃汁、蜜、等。
微火上煎如魚眼沸。攪勿停手。取二升二合。煎成。靜綿夾布濾。每服食後含一合。日夜三
四度。老小以意減之。微含之佳。忌生冷油醋面。魚蒜蕪荑。
團參飲子(出濟生方)治病因抑郁憂思。喜怒飢飽失宜。致臟氣不平。咳嗽膿血。漸成肺痿。憎寒壯熱。羸瘦困頓。將成癆瘵。
人參 紫菀耳 阿膠(蛤粉炒) 百合(蒸) 細辛(洗去苗土) 款冬花 杏仁(去皮尖炒)天門冬(湯浸去心) 半夏(湯浸七次) 經霜桑葉 五味子(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上 咀。
香。咳而唾血有熱者。加生地黃。咳而唾血有寒者。加鐘乳粉。因疲極而咳者。加黃 。因損咳而唾血者。加沒藥、藕節。咳而嘔逆腹滿不食者。加白朮。仍倍加生薑。咳而小便多者。加
地黃散(出聖惠方)治久咳嗽。唾膿血。四肢瘦弱。
熟地黃(一兩) 茜根(三分) 白芍藥(三分) 甘草(半兩炙赤炒) 柏葉(三分)白茯苓(三分) 當歸(半兩)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黃) 子芩(半兩)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燥) 羚羊角屑(半兩) 貝母(半兩煨微黃)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
款冬花丸 療咳逆氣喘。不息不得眠。唾血吐血。短氣連年。
款冬花(十二分) 杏仁(八分去皮尖雙仁煮熬) 香豉(十分熬) 人參(二分) 甘草(三分) 蜀椒(三分炒出汗) 天門冬(六分去心) 乾薑 桂心 乾地黃(各三分)
上搗篩。蜜和丸。如彈子大。含稍稍咽汁。日四夜三。神良。忌海藻菘菜。生蔥鯉魚。
紫菀湯 治咳嗽吐膿血。胸膈滿痞。全不思食。
紫菀(去苗土) 款冬花(去梗)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令黃色) 生乾地黃 麻黃(去根節)甘草(炙銼) 秦艽(去苗土) 桑根白皮(炙銼) 黃明膠(炒燥) 馬兜鈴 糯米
上各等分。粗搗篩。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棗三枚。擘碎。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
杏仁湯 治肺氣壅熱。咳嗽上氣。或唾膿血。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黃色) 桑根白皮(炙銼) 柴胡(去苗各三分) 甘草(炙銼) 麻黃(去根節) 桔梗(去蘆頭) 款冬花(去梗) 紫菀(去苗土) 茜根(銼) 半夏(湯浸去滑生薑汁製焙)
上各等分。粗搗。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補肺白石英散(出聖惠方)治久咳嗽。唾膿血。胸滿不能飲食。臥則短氣。
白石英(一兩研細) 款冬花(三分) 桂心(半兩) 鐘乳粉(一兩) 乾薑(一分炮) 麥門冬(一兩去心) 五味子(一兩) 赤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桑白皮(一兩銼) 熟地黃(一兩半)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蛤蚧湯 治咳嗽唾膿血。及肺痿羸瘦。涎涕稠粘。
蛤蚧(酒浸酥炙) 知母(焙) 貝母(泡) 鹿角膠(炙令燥) 甘草(炙銼)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葛根(銼) 桑根白皮(炙銼) 人參(一兩) 枇杷葉(去毛炙各一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阿膠煎 治久咳嗽。唾膿血。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薯蕷(一兩) 貝母(一兩煨微黃) 白茯苓(一兩) 天門冬 (去心焙一兩半) 酥(一兩) 生地黃汁(一升) 生薑汁(一合) 白蜜(二合)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煨黃研如膏)
上為細末。與後五味相和。於銀器中。以慢火熬令得所。用不津器盛。不計時。含半棗大咽津。
鹿角膠散(出聖惠方)治咳嗽唾膿血。日夜不止。喘息短氣。
鹿角膠(搗碎炒黃) 柏葉(炙令微黃)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 乾薑(炮製)白蒺藜(微炒去刺) 麻黃(去根節) 紫菀(去苗土) 人參(去蘆頭) 刺薊(銼) 芫花(醋拌炒乾各半兩)
上為散。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三兩沸。不拘時候。溫服。
紫菀散(海藏濟生拔萃)治咳嗽。唾中有膿血。虛勞症。肺痿變癰。
紫菀 人參 知母 貝母 桔梗 甘草 五味子 茯苓 阿膠(等分)
上為粗末。生薑水煎。
百部散(出聖惠方)治咳嗽。肩膊漸高。唾膿血。其味腥咸。
百部(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去瓤) 麥門冬(一兩去心) 木通(一兩銼) 天門冬(一兩去心) 紫菀(一兩去苗土) 貝母(一兩煨微黃) 赤茯苓 甘草(三分炙銼)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二十片。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百部丸(出聖惠方)治咳嗽唾膿血。
百部(二兩) 黃芩(一兩) 桂心(一兩) 五味子(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紫菀 (一兩去苗土) 乾薑(一兩炮裂銼) 生地黃(一兩) 茜根(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
生地黃煎(出聖惠方)治肺臟虛熱。咳嗽咽乾痛。時唾膿血。
生地黃(取自然汁八合) 黑錫(三合) 白蜜(三合) 白沙糖(三合) 生薑汁(一合) 川升麻(三兩為末) 鹿角膠(三兩搗碎炒黃) 酥(三兩)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上件藥。都於銀鍋中。以慢火煎。攪勿住手。候稀稠得所。以不津器盛之。不計時候。含一茶匙咽津。
補肺湯 治咳嗽逆。唾膿血。咽喉悶塞。胸滿上氣。不能飲食。臥則短氣。
款冬花(三兩) 桂(去粗皮) 鐘乳粉(研) 乾薑(炮裂) 白石英(各三兩) 麥門冬(去心焙四兩) 五味子(炒各三兩) 桑根白皮(銼半斤)
栝蔞湯 治咳嗽血。喘滿肺痿。
栝蔞(一枚取瓤仁蛤粉一匙同炒黃) 馬兜鈴(炒) 防己 葛根(銼) 貝母(去心)甘草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阿膠(銼入糯米二合約銼炒去末)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蜜半匙。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夜一。
五味子湯(出千金方)治咳嗽唾膿血。
五味子(炒) 生地黃(焙) 桑根白皮(炙銼各一兩) 桔梗 紫菀(去苗土) 續斷 甘草(炙銼) 赤小豆(各半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入竹茹少許。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三夜一。
乾地黃散(出聖惠方)治肺傷咳嗽。唾膿血。腹中有氣。不欲食。惡風目暗。足脛酸寒。
熟地黃(一兩) 白茯苓(三分) 芎 (一兩)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 桂心(三分) 紫菀(三分去苗土) 人參(一兩去蘆頭) 大麻仁(一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棗二枚。大麥一匙。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百部丸(出千金方)治諸嗽。不得氣息。唾膿血。
百部根(三兩) 升麻(半兩) 桂心 五味子 甘草 紫菀(去苗土) 乾薑(各一兩)
上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日三。以知為度。一方去乾薑。有桑根白皮一兩。粥飲下。
阿膠散 治肺碎。嗽血唾血。
阿膠(炒酥二分) 人參 茯苓 生乾地黃 天門冬(水浸去心) 北五味子(各一分)白芨(二分)
上白芨 別為末。餘藥銼散。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入蜜二匙。秫米百粒。薑五片。同煎。臨熟入白芨少許。食後服之。
桑白皮湯 治咳嗽。出膿血痰涎。
桑根白皮(炙銼) 麥門冬(去心焙) 款冬花(各一兩) 貝母(去心) 甘草(炙銼) 黃明膠(炙令燥乾各半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煎八分。去滓溫服。日三。
萊菔子煎 治咳嗽。多痰上喘。唾膿血。
萊菔子(研碎半兩) 桃仁(去皮尖雙仁研如膏) 杏仁(去皮尖雙仁研如膏) 蜜酥餳(各一兩)
上慢火同煎如稀餳。每服半匙。沸湯化下。不拘時候。
桂心散(出聖惠方)治咳嗽唾膿血。氣不和。不得眠臥。宜服。
桂心(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 阿膠(一兩炒碎炒) 紫菀(三分去苗) 熟地黃 (一兩半)桑 兩。
更煎候餳消。不拘時候。溫服。
杏仁膏(出聖惠方)治咳嗽喘息。喉中似有物。唾血不止。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微黃研如膏) 酥(三兩) 阿膠(一兩搗碎炒黃) 生薑汁(一合) 白蜜(五合) 紫蘇子(二兩微炒研如膏)
上件藥相和。於銀鍋內。以慢火熬成膏。每服以溫
生薑煎丸(一名生薑汁煎出千金方)治上氣咳嗽喘息。喉中有物。唾血。
生薑汁 杏仁(各二升) 糖 蜜(各一升) 豬膏(二合)
上先以豬膏煎杏仁。色黃出 之。以紙拭令靜。搗如膏。合薑汁糖蜜等。合煎令可丸。每服如杏核一枚。日夜六七服。漸漸增加。
鱉甲丸(出聖惠方)治吐血咳嗽。神效。
鱉甲(一個九肋者醋炙) 柴胡(酒浸一兩) 杏仁(童便浸炒) 甘草(炙各一兩) 人參(半兩)
上為末。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煎生薑湯下。
又一方、用濃朴一兩薑製。
雞子湯 療咳逆。唾膿血。
雞子(一枚) 甘草(二分炙) 甘遂(一分) 大黃(二分) 黃芩(二分)
上切。以水六升。煮
瀉肺湯 療肺中膿。咳嗽血。氣急不安臥。
芎 麻黃(去節) 細辛 川椒(炒出汗) 當歸(各一兩)
上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
鐘乳七星散(出聖惠方)治寒冷咳嗽。上氣胸滿。唾膿血。
鐘乳 礬石 款冬花 桂心(各等分)
上治下篩。作如大豆七聚七星形。以小筒吸取 酒送下。先食服。日三。不知加之。數試大驗。又云臨臥吸服之。
黃耆散(出十便良方)治咳嗽唾血。
黃 糯米(炒) 阿膠(等分)
上搗羅為細末。每以米飲調二錢匕服。不計時候。
薤白湯 治久患咳嗽。肺虛。將成癆瘵吐血。
鱉甲(去裙 醋炙) 阿膠(炙令燥各二兩) 鹿角膠(炙令燥) 甘草(炙銼各一兩)
上粗搗篩。每服二錢。水一盞。入薤白二寸。同煎七分。去滓。食後臥服。
白前湯 療久嗽。兼唾血。
白前(三兩) 桑白皮 桔梗(各三兩) 甘草(一兩炙)
上切。以水二大升。煮取半大升。空腹頓服。若重者十數劑。忌豬肉海藻菘菜。
人參散(出肘後方)廣濟療瘕。吐膿損肺。
人參(三分) 瓜蒂(二分) 杜蘅(五分)
上為散。平旦空腹。以熱湯服方寸匕。當吐淡水惡汁一二升。吐已。複煮白粥食淡水。未盡。停三日更進一服。忌生冷油膩豬魚。肘後、
古今錄驗。用杜蘅三分。人參一分。服一錢。若覺有停滯在心。胸膈中不利。宜服之。
茅根散(出聖惠方)治咳嗽傷肺唾血。宜服。
茅根(二兩) 生地黃(二兩) 生薑(一分)
上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黃 方(一名黃 四一散出肘後方)治虛中有熱。咳嗽膿血。口舌咽乾。又不可服涼藥。
好黃 (四兩) 甘草(一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如茶點羹粥下。亦可服。
貫眾湯 治年久咳嗽。出膿血。
貫眾(銼) 蘇枋木(銼各一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入薑三片。煎七分。去滓溫服。日二。
療積年咳嗽。唾膿血。
莨菪(二升) 大棗(一百顆青州者)
上以水三大升。取馬糞燒火煎熟之。候令汁盡 取棗。早
法治一切肺病咳嗽。吐血及唾血不止。(出千金方)
上好酥三十斤。三遍煉。停取凝。當停出醍醐。服一合。日進三服。瘥止。一切藥皆不 出此神方。
又方(出千金方)
上以三煉酥如雞子黃。適寒溫。灌鼻中。日再夜一。又以局方大阿膠丸。加木香少許。食後服。
華蓋散(出三因方)治肺虛。或感風寒暑濕。及勞逸抑郁。憂思喜怒。飲食飢飽。致臟氣不平。咳嗽膿血。漸成肺痿。憎寒發熱。羸瘦困煩。皮膚甲錯。將成癆瘵。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 茯苓 人參 細辛 苦葶藶(半兩隔紙炒) 乾薑(炮) 桔梗(銼炒) 杏仁(去皮尖麩炒) 紫菀 款冬花(去梗) 甘草(炙) 陳皮(各一兩)
上為細末。用羊肺一個。心血不透者。切細研爛。旋旋入藥。滲肺內。再研勻。藥盡為度。泥土牆上。以濕紙七層蓋覆。每日去紙一層。七日藥就後。乾刮下。再研羅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鹽湯
調下。米飲亦得。空心日進二服。
麻黃湯 療新久咳嗽。唾膿血。連年不瘥。晝夜喘息。
麻黃(去節四兩一方二兩) 桂心(二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四枚擘)
上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作三服。日進溫用有效。忌海藻菘菜。生蔥等物。
白朮丸(出指南方)治喘嗽時血。
麥門冬 人參 地黃 白朮 澤瀉 茯苓 大豆(各一兩) 桑白皮(五錢)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米飲下。
四聖散(出經驗良方)治咳嗽有血。
晉鹽 槐花子 干葛 山梔子仁(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加烏梅、甘草、少許。 水一盞。同煎至七分。食後服之。
天門冬丸(出永類鈐方)止嗽潤肺。安血。治吐血咯血。
天門冬(一兩) 甘草 杏仁(炒) 貝母 白茯苓 阿膠(炒各半兩)
上為末。蜜和丸。如彈子大。每丸咽津含化。日夜可服十丸。不拘時。
大效潤肺杏仁散(出衛生家寶方)治咳嗽。上氣喘急。唾血咯血。
紫菀(一兩半去泥) 半夏(一兩煮) 五味子(一兩)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泡七次) 罌粟殼(半兩炙) 紫蘇葉(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薑三片。棗一枚。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服。
治肺嗽吐血。(出本草)
以萊菔研如泥。和面作 。食之佳。飽食亦不發熱。
治積年上氣咳嗽。多痰喘促。唾膿血。(出本草)
以蘿卜子一合研。煎湯。食上服之。
參香丸(出朱氏集驗方)治咳嗽吐紅。
辰砂 人參 乳香
上各等分。以烏梅肉為丸。麥門冬湯下。
本湯(出朱氏集驗方)治男子咳嗽。吐紅不止。
本(二兩) 晉礬 青皮 陳皮 罌粟皮殼(各一兩)
上五味。不犯鐵器杵爛。用瓦瓶
久煮為妙。食後服之。
夫肺氣壅實。上焦有熱。飲水停留在於胸腑。與熱相搏。滯積而成痰也。肺主於氣。今邪熱搏於肺氣。氣道否澀。不得宣通。但心胸煩悶。痰滯不利。故令咳嗽痰唾稠粘也。
天門冬膏(出聖惠方)治咳唾稠粘。上氣喘急。心胸煩悶。不能飲食。
天門冬(二兩半去心焙) 紫菀(一兩去蘆頭) 桔梗(一兩去蘆頭) 貝母(一兩半煨黃)赤茯苓(三兩) 桑白皮( 生地黃汁(五合) 麥門冬汁(二合) 生薑汁(一合) 藕汁(二合) 酥(二合) 白蜜(三合)
上將諸藥汁及酥蜜。納於銀鍋中。入諸藥末。都攪令勻。以慢火熬成膏。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一茶匙。
天門冬丸(出聖惠方)治肺臟壅熱。咳嗽痰唾稠粘。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百合(二合) 前胡(三分去蘆頭) 貝母(三分炒微黃) 半夏 (三分湯浸七次去滑) 桔梗(三分去蘆頭) 漢防己(三分) 赤茯苓(三分) 生乾地黃(三分)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薑湯下。日進三服。
旋複花散(出聖惠方)治咳嗽。痰唾稠粘。肩背壅悶。喘促不食。
旋複花(一兩) 紫菀(一兩半) 桔梗(一兩去蘆頭) 射干(一兩) 川升麻(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陳皮(三分湯浸去白瓤) 麻黃(三分去根節) 大腹皮(三分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微黃)
上為散。每三錢一服。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細辛散(出聖惠方)治咳嗽痰唾稠粘。心胸壅滯。飲食減少。
細辛(一兩) 紫菀(一兩半去苗土) 五味子(三分) 貝母(一兩炒微黃) 赤茯苓(一兩)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炒黃) 人參(三分去蘆頭) 甘草(一分炙微赤炒)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木通散(出聖惠方)治咳嗽。痰唾稠粘不散。胸中壅悶。
木通(半兩銼) 麻黃(半兩去根節)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 松羅(一兩) 桔梗 (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烏梅(半兩微炒) 桑白皮(半兩銼)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煎至七分。去滓服。以吐為度
桔梗散(出聖惠方)治肺氣咳嗽。痰唾稠粘。
桔梗(一兩去蘆頭) 紫菀(一兩去苗土) 桑白皮(一兩銼) 木通(一兩銼) 旋複花(三分) 檳榔(一兩) 款冬花(三分)
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溫服。
前胡散(出聖惠方)治咳嗽涕唾稠粘。心胸不利。時有煩熱。
前胡(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貝母(一兩微黃) 桑白皮(一兩銼) 甘草(一分炙微赤黃)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皂角丸(出聖惠方)治咳嗽上氣。痰唾稠粘。
皂角(三梃大者去黑皮酥炙令焦黑色) 旋複花(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
夫肺氣不足。為風冷所傷。則咳嗽。而氣還聚於肺則肺脹。邪氣與正氣相搏。不得宣通。胸
寧氣湯(出御藥院)治肺氣不利。咳嗽聲重。咽嗌乾燥。痰唾粘。不得睡臥。
甘草(炙) 杏仁(去皮尖麩炒) 紫菀(去皮) 桔梗(各七錢半) 五味子 甜葶藶(隔紙(二兩蜜水淹一 熱食後服。
治肺氣咳嗽。不得睡臥。(出聖惠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大腹皮(一兩銼)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百合 麥門冬(三兩去分) 赤茯苓 盞。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人參枳殼散 治七情所傷。飲食不美。憂悶之氣。忽患咳嗽有痰。倒頭不得。氣急喘促。睡
枳殼 陳皮 杏仁 甘草 檳榔 香附子 火麻灰 桑白皮 人參(各一錢) 紫蘇(二
百部散(出聖惠方)治咳嗽。晝夜不得臥。胸中不利。
百部(一兩) 細辛(一兩) 貝母(一兩炒微黃) 甘草(一兩炙赤銼) 紫菀(一兩半去苗湯浸去皮尖 計時溫服。
天門冬膏 治咳嗽。肺臟壅熱。咽喉閉塞。不得睡臥。
天門冬(二兩去心) 麥門冬(二兩去心) 款冬花(一兩) 貝母(一兩煨炒黃) 紫菀(一兩去苗土) 白前(一兩) 生地黃汁(五合) 白蜜(五合)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研如膏) 酥(二兩)
上天門冬等六味。以水五盞。煎至一大盞。去滓。納入地黃汁、杏仁
膏、酥、蜜、等。於銀鍋中。以慢火煎成膏。盛不津器中。每日夜五七度。含一茶匙。咽津下。極
百部根湯 治嗽不得臥。兩眼突出。
百部根 生薑(各一斤) 細辛 甘草(各三兩) 貝母 五味子 白朮(各二兩) 桂心(四兩) 麻黃(六兩)
上 咀。以水一斗三升。煎分三服。去滓。古今錄驗、用杏仁四兩。紫菀三
治咳嗽氣喘。上焦煩壅。不得睡臥。
赤茯苓(二兩) 桑白皮(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赤銼) 酸棗仁(三分) 麻黃(一兩去根節) 大腹皮(一兩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
又方 調肺止嗽。消痰順氣。如嗽不得息者。服之必得安寧。
佛耳草 白茯苓(去皮) 款冬花 陳皮(湯浸去白) 桔梗 知母 貝母(各一兩) 漢防己豬牙皂角(去皮酥炙各二兩半)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入黃蠟、烏梅、各少許。同煎至五分。去烏梅。和滓溫服。
小青龍湯 治感寒邪喘。水飲咳逆。倚息不得臥。
麻黃 芍藥 細辛 桂心 乾薑 甘草(炙各三兩) 半夏(半斤)
上為 咀。水一斗。先煎麻減二升。去上沫。乃納諸藥。煮取三升。分為三服。弱者服半升。若渴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微痢去麻黃。加蕘花如雞子大。若飲食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若小便不利
小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咳而上氣腹脹。其脈浮心下有水
飲者。胸中缺盆痛。加石膏二錢研。
安眠散 治上喘咳嗽。久而不愈者。
款冬花 麥門冬(去心) 烏梅肉 佛耳草(各二錢半) 陳皮(去白半兩) 甘草(炙三錢半) 御米殼(七錢半酥炙)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入黃蠟如棗核許。同煎至八分。去滓大溫。臨臥服之。
寧神丹 治遠年近日。咳嗽喘滿。不得眠臥。或因風寒入腠理。不得眠者。並皆醫療。
防風(一斤) 烏梅肉 桔梗 甜葶藶(各半斤) 人參 知母 紫蘇葉(各四兩)
上為細末。麻黃膏子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盞半。煎至四五沸化開。如不開時。用匙勺研開。臥時熱服。汗出為度。煎藥可用銀石沙瓷器內。不用銅鐵器。服藥後。忌房室驢馬肉。雁雞豬肉魚鴨等。又忌濕面油膩。發病等物及嗔怒。熬麻黃湯法。用麻黃五斤。去根切作二寸。水洗過。用長流水三斗。運取於銀石器內。同麻黃熬水至五升。將麻黃就於水內。一把搓盡。去麻黃。將麻黃水用羅子隔去淨。再於銀石沙器內。熬成膏點些入水中。不散為度。將
治咳嗽喘氣。不得眠臥。宜服。
桑白皮(一兩銼) 木通(一兩銼) 桔梗(三分去蘆頭) 紫蘇苗(三分) 大腹皮 (一兩銼)款冬花(半兩)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治咳嗽。晝夜不得眠臥。咽喉作聲。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桔梗(半兩去蘆頭根) 乾薑(半兩炮) 前胡(三分去蘆頭)射干 三百杵。丸
治咳嗽不得眠臥。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研如膏) 黃耆 (一兩銼) 酸棗仁(一兩微炒) 青橘皮(半兩 羅為末。入 方有麻
青龍散(出御藥院方一名橘皮五味子湯)治咳嗽上氣。不得臥。及嘔吐。
人參(去蘆頭) 陳皮(去白) 五味子 紫蘇葉(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
知母丸 治遠年近日。一切咳嗽。不得眠臥者。
知母 貝母 甜葶藶(炒黃色) 杏仁(去皮研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餳糖籠內蒸七遍。與藥
安眠散 治一切咳嗽。夜不得臥眠。
罌粟殼(去蒂瓤) 杏仁 烏梅 甘草
上等分 咀。每服半兩。白水煎。臥服。
定喘餅子 治咳嗽虛喘。悶氣不眠。
白礬 貝母 苦葶藶(並生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白面合作餅子。慢火燒熟。細嚼
葶藶子散 治咳嗽引氣不得臥。或遍體氣腫。或面腫。或足腫。上氣。並主之。
葶藶子(三升微火炒)
上搗篩為散。以清酒五升漬之。冬七日。夏三日。初服如桃大。日三 絞取
僵蠶湯 治嗽喘。喉中如鋸。不能眠臥。五味子湯 治咳嗽晝減夜加。不得眠臥。睡時即吐逆。
五味子 蒺藜子(炒去角) 麻黃(去根節熬掠去沫焙) 桑根白皮(銼) 白石脂 杏仁 (去皮 菀(去苗土)
一盞半。
入生
無憂丸 治年深日遠。咳嗽延喘。夜臥不安。
經霜桑葉 經霜蓖麻葉 御米殼(去蒂蜜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
治咳嗽不得眠。
杏仁(去皮尖) 人參 胡桃肉 生薑(各等分)
上擂成膏。加熟蜜。丸如彈子大。臨睡 嚼一
又方(一名治痰喘方)治咳嗽不得眠。
療咳飲煙法。
鐘乳(研) 白石英(研) 人參 丹參(研) 雄黃(研各七分) 水銀(研三分) 烏 羊腎脂( 勻平。使濃一分。散藥令周遍。剪紙一張。作三分。瘦弱婦人五日用半寸熏。未服藥前。齋戒五日。服藥後一百日。忌五辛酒肉。此一劑。得療五十年上氣悉皆愈。忌生血物。
治咳嗽。
款冬花(二錢) 鵝管石(一錢半) 寒水石(二錢) 雄黃(一錢半) 鐘乳粉(一錢半)箭 子燒煙 吸之
治咳嗽用藥熏方(出聖惠方) 臭黃(一錢) 豬牙皂莢末(一錢) 蠟(一分細切) 膩粉(一錢) 人乳(一合) 大 麻仁(一 二寸 煞干 權以
秘方煙筒兒 治一切不問遠近日久咳嗽。及婦人胎前產後皆治。
雄黃(五錢) 佛耳草 款冬花(各二錢半) 人參 艾葉(各三錢)
上為末。以蠟
打濃
紙。闊
煙筒兒
雄黃 款冬花(各二兩) 硼砂(二錢)
上為細末。雞子清一個。攤紙上。曬乾做管。每日空
治久冷痰咳嗽。及多年癆嗽。服藥無效者。熏法。
雄黃 雌黃(不夾石者各半兩二味同研極細) 蠟(三兩)
上先熔蠟成汁。下藥末攪勻。候凝刮下。用紙三五段。闊五寸。長一尺。熔藥蠟塗其面令濃。以箭卷成筒子。令有藥在裡。
干
陳
者
一
治久嗽。
熟艾 款冬花(各二錢) 雄黃末(半錢)
上件。用紙緊卷燒。口吸煙。湯送下。
莨菪子散 治十年呷嗽。
莨菪子(新者) 木香 雄黃(無石者研各半兩)
上為散。與雄黃同研令勻。用青紙一張。先
款冬花熏方 治肺虛。咳嗽日久。
款冬花 木鱉子(各一兩)
上細銼。每服二錢。燒酒作餅。慢火焚之。吸煙。良久吐
出
涎。
治咳嗽用藥熏方。
上薰黃一兩細研。以蠟紙一張。上用薰黃薄塗令勻。與蠟相乳入。急卷如上法熏之。以 吐為
治咳嗽用藥熏方。
上以爛青布。廣四寸。上鋪熟艾。上又布少白礬末。礬上又布少薰黃末。及少豉末。急卷之為度
治久咳嗽不瘥。熏方。
上每旦取款冬花半兩。用小蜜拌使潤。內於一小 中。以瓷碗合 。瓷碗底上鑽一孔。孔中 勿 舉頭 羊肉
治咳嗽腹脹。上氣不得臥。亦治身體水腫。用藥熏之。
上用蠟紙一張。以熟艾勻薄布遍紙上。薰黃末一分。款冬花末三分。並布艾上。著一葦筒卷
治嗽熏法。及久咳嗽不瘥者。
上以熟艾。薄薄布於紙上。廣四寸。後以硫黃末薄布艾上。務令調勻。以荻一枚。如紙長。 熏一
款冬花散 治年深日久。咳嗽肺虛。及寒熱。
上款冬花。不拘多少。於密室中。如香焚之。煙起。以筆管吸其煙則咽之。或坐臥處如 香焚
歌曰:遠年咳嗽人難治。休要相醫枉使錢。細研款冬花作善。燒煙口吸奔喉咽。
三奇散 治一切咳嗽。不問新舊。喘頓不止。晝夜無時。
款冬花(二百枚) 熟地黃(乾二兩) 佛耳草(五十枚)
上三味焙乾。碾為粗末。每次二錢。為度 投水
夫五臟皆有上氣喘咳。但肺為五臟華蓋。百脈取氣於肺。喘既動氣。故以肺為主病者。 右手 皆
夫諸氣者皆屬於肺。諸喘者亦屬於肺。是以人之一呼一吸謂之息。呼吸之間。脾受其氣。 通 情 不 死 挾 和 虛 壅 腫 中 紫 有下 要 安 救
正氣欲絕之時。邪氣盛行。多壅逆而為喘。然則喘之危惡。又安可以尋常目之乎。婦人產後喘急。為病尤亟。因產所下過多。營血暴竭。衛氣無所生。獨聚於肺。故令喘急。謂之孤陽難治。治法當推所感。詳虛實冷熱治之。縱是得愈。必年年遇此時。必發喘急者有之。千金云。治肺熱悶不止。胸中喘急。客熱往來。欲死。不堪服藥。此可以治胸中喘。用桃皮、芫花、各一升。二物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以布蘸汁薄胸中。再蘸再薄即效。
凡上喘中滿。酸心腹脹。時作聲痞。氣上下不能宣暢。叔和云。氣壅三焦。不得昌也。可用平胃
團參丸(出簡易方)治五臟相乘。營衛失度。不能隨陰陽出入。以成呼吸。故氣經於臟。
桑白皮(銼炒) 團參(各三兩) 人參 白朮 杏仁(去皮尖炒) 麥門冬(去心) 桂心 陳 瀉枳實 食前
紫蘇子湯(出危氏方)治憂思過度。邪傷脾肺。心腹膨脹。喘促煩悶。腸鳴氣去。漉漉有聲
紫蘇(一兩一方用紫蘇子) 大腹皮 草果仁 半夏(湯浸洗七次) 白朮 枳實(去根皮)
人每服四錢
杏參飲(出濟生方)治因墜墮驚恐。渡水跌仆。疲極筋力。喘急不安。
人參 桑白皮 橘紅 大腹皮 檳榔 白朮 訶子(麵裹煨取肉) 半夏(湯泡七次) 桂心(
水一盞半。生薑五片。入紫蘇葉七葉。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玉華散(出直指方)治咳嗽上喘。調順肺經。清利咽膈。安和神氣。
甜葶藶(焙香) 桑白皮(炒) 天門冬(去心) 馬兜鈴 半夏(製) 紫菀 杏仁 (去皮尖)
貝
四片。大棗
神秘湯(出直指方)治水氣作喘。
陳皮 北梗 紫蘇 人參 五味子 檳榔 桑白皮(炒) 半夏(製) 甘草(炙各等分)
上銼
雄黃丸(出直指方)治喘。
雄黃研 白礬( ) 木香 生葶藶(各一分) 馬兜鈴(去殼) 雞內金 淡豆豉(各三錢半)椒 大。每
加減瀉白散(出拔萃方)治陰氣在下。陽氣在上。咳嗽喘促。
桑白皮(一兩) 甘草(五錢) 陳皮 五味子 人參(各五錢) 地骨皮(七錢) 青皮(二錢) 後服之。
加味控涎丸(出危氏方)治風熱上壅。或中脘停留水飲。喘急及四肢浮腫。腳氣入腹。平常
大戟 芫花 甘遂 甜葶藶 巴豆(各一兩去殼) 黑牽牛(三兩炒取頭尾) 白芥子(炒二兩) 草藥及熱水。
五味子湯(出直指方)治寒熱喘。
北五味子 杏仁 橘紅(各一兩) 麻黃(去節一兩半) 甘草(炙) 生乾薑 辣桂 (各半兩)
五味子散(出百一選方)治肺虛寒。理喘下氣。去痰飲。務觀郎中姊。發喘嗽。服諸藥皆不
乾薑(炮半兩) 甘草(炙半兩) 陳皮(去白三分) 桂 茯苓 五味子(各一兩)
上銼為散。
麥門冬湯(出三因方)治嘔逆。上氣喘急。咽喉不利。止逆下氣。
麥門冬(去心一兩一錢) 半夏(製六錢) 人參(一分) 甘草(炙一分) 粳米(二錢) 大棗
五味子湯(出百一選方)治寒喘。
橘皮(三兩去白) 甘草(一兩半炙) 麻黃(四兩去根節) 杏仁(二兩炒去皮尖) 真北五味子 加藥 甚時
秘方黃丸子(出簡易方)治消痰定喘。
雄黃(研) 雌黃(各二錢) 杏仁(七枚去皮) 綠豆(四十九粒) 信砒(少許)
上為末。面
神秘散(一名神秘湯出三因方)治喘嗽。補心腎。下氣。
阿膠(三兩三分炒) 雞 (一兩半) 白仙茆(半兩米泔浸三宿曬乾炒) 團參(一分)
上為末
八寶丹(出朱氏集驗方)治痰實發喘。
雄黃 雌黃 朱砂 信砒(並生用) 白礬(飛過) 綠豆粉(生) 黑豆(生) 巴豆(去油)皂
四磨湯(出濟生方)治七情傷感。上氣喘息。妨氣不食。
人參 檳榔 沉香 天台烏藥
上各濃磨。水和作七分。煎三五沸。稍溫服。或下養正丹、
杏參散(一名杏參湯出和劑方)治上氣喘滿。咳嗽倚息不能臥。除痰下氣。胸脅脹滿。神思
杏仁 桃仁(並麩炒去皮尖) 桑白皮(蜜炙三度泔浸一宿控乾各一兩) 人參(一兩)
上為末
五靈丸(出直指方)治肺喘久不愈。漸成息賁。
木香(半兩) 馬兜鈴(去殼炒) 葶藶(微炒各一分) 川五靈(二兩半)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
人參丸 治喘。
人參(二錢半) 苦葶藶(炒五兩) 南星(三錢) 半夏(三兩)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面糊為
坎離湯(出朱氏集驗方)專定喘。
蓽澄茄 石菖蒲(各半錢) 白朮 茯苓 杏仁(各一錢) 甘草 半夏(炮七次) 紫蘇子(各
二黃丸(出濟生方)治停痰在胃。喘息不通。呼吸欲絕。
雌黃(一錢) 雄黃(一錢)
上研末。羅極細。熔黃蠟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半夜時候
棗杏丸(出朱氏集驗方)治喘。
大棗(五十枚去核) 葶藶〔黃者一(二)兩微炒〕 杏仁(三兩去皮尖)
上搗細末。取棗肉
杏參散(出仁存方)治喘氣息。
桃仁 杏仁(並去皮尖炒) 人參 知母 貝母 桑白皮(米泔浸蜜炙三度)
上等分為末。每
菖蒲煎 治肺中風。喘鳴肩息。
菖蒲 款冬花 紫菀 人參 桂心(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皂角子大。每服一丸。煎
紫參湯散(出拔萃方)治形寒飲冷傷肺。喘促痰涎。不得安臥。
米殼(二兩蜜炮黃色) 麻黃 桔梗 五味子 甘草(炙) 紫參(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四
神秘湯(出拔萃方)若病患不得臥。臥則喘者。喘者水氣逆行。上乘於肺。肺得水浮。使氣
橘皮(洗) 生薑 紫蘇葉(或用子) 人參 桑白皮(炒各半兩)
上 咀。以水三升。煎至一去桑
玉蟬散(出仁存方)治氣發喘。坐臥不得。
人參 蓖麻葉 霜桑葉(各半兩) 訶子肉(半兩) 鐘乳粉(一兩)
上搗羅細。每服二錢。溫
理氣丸 治氣不足。動便喘啜。遠行久立皆不任。汗出鼻乾。心下急。痛苦悲傷。眠臥不安
杏仁(去皮尖麩炒別研) 桂枝(去皮各一兩) 益智(去皮) 乾薑(炮各二兩)
宣肺湯(出百一選方)治喘。
細辛 甘草(各一兩) 防風(二兩去蘆) 麻黃(四兩不去根節)
天南星散(出本事方)定喘。
南星 半夏 青皮(並炒令黃) 白礬( 同並等分)
治久患肺氣喘急。至妙。
用杏仁去皮尖二兩。童子小便浸。一日一換。夏月一日三四換。浸半月。取焙乾。研爛極細者不
棗杏丸(一名大乾棗三味丸)治喘。
大黃散(出肘後方)治大熱行極。及食熱餅。竟欲飲水過多。沖咽不即消。仍以氣呼吸喘息
大黃 乾薑 巴豆(各等分)
五礬散(一名炙肝散)治喘並痰嗽。
五倍子 白礬
杏仁飲 治喘。
馬兜鈴(一兩) 杏仁(一兩去皮尖炒)
定喘飲子
訶子肉(三兩) 麻黃(四兩不去節)
如神湯 治喘。
茆根(一握生銼臨時取生者炒) 桑白皮
竹葉橘皮湯 治大走馬。及奔趁喘乏。便飲冷水。因得上氣發熱方。
竹葉(三斤) 橘皮(三兩)
神秘方 治喘。
上以豬爪甲二枚。燒灰細研。入麝香當門子一枚。同研。臘茶清調下。
故錦散 治喘。
上燒故錦一寸。燒灰。茶清調服。神效。
栝蔞散 治喘。
上用栝蔞二個。入明礬一塊。如棗子大。入栝蔞內。燒 存性為末。將蘿卜爛煮。蘸藥末服
大黃散 治肺喘。
上用川大黃為末。以新水調下。
疏鑿飲子 治下氣定喘。導泉消腫。
人參 木通 半夏 附子(炮) 草果仁 木瓜 秦艽 檳榔 杏仁 赤茯苓(連皮)
加減滲濕湯(出朱氏集驗方)先用靈砂合來複丹服。若只服靈砂則秘。合則通。次用後藥。
嫩蒼朮(三錢炒) 白朮(三錢) 赤茯苓(四錢) 丁香 縮砂仁 木瓜 神曲 綿薑 陳皮
下痰
疏道之
妙方(出鮑氏方)治喘息。諸方治不效者。
代赭石( 末一兩) 牡蠣(粉一兩) 皂角(去皮尖一兩) 貝母(半兩)
葶藶丸(出本事方)定喘息肺積。
苦葶藶(一兩) 當歸 肉桂 白蒺藜 乾薑 川烏頭 吳茱萸 鱉甲 大杏仁 茯苓 人參(各半兩) 檳榔(一兩)
皺肺丸
貝母(炒) 知母 秦艽 阿膠(炒) 款冬花 紫菀茸 百部(去心) 糯米(炒各一兩)
杏
添
些。
丸
三分茶(出儒門事親)
茶(二錢) 蜜(二兩) 蕎麥面(四兩)
葶藶散(出仁存方)治氣喘滿急。腹脹不得臥。
黃葶藶(炒搗細一兩) 桑白皮(一兩) 陳皮(去白一兩)
人參胡桃湯(一名觀音散出直指方)治胸滿喘急。不能睡臥。
神應丹(出危氏方)治肺氣喘急。晨夕不得睡臥。不問久新。一服見效。
砒石(一兩) 綠豆(六兩)
真應散(出三因方)治遠年喘氣急。不能眠臥。百藥無效者。
上白石英四兩通明者。以生絹袋盛。用雄豬肚一個。以藥入線縫定。煮熟取藥出。再換 豬肚寸。 調和
治喘急妙方。
北五味子 大甘草(等分為末)
葶藶散(出濟生方)治過食煎爆。或飲酒過度。致壅喘不得臥。及肺癰咽燥不渴。濁唾腥臭
甜葶藶(炒) 桔梗(去蘆) 栝蔞子 川升麻 薏苡仁 桑白皮(炙) 葛根(各一兩) 甘草(
瀉肺湯(出御藥院方)治肺逆氣上甚。
防己 陳皮(湯浸去瓤) 桔梗(去蘆頭) 赤茯苓 杏仁(湯浸去皮尖生用半兩) 苦葶藶(二三服
黃牛散(出仁存方)治肺熱脈滑大。氣急喘滿。
大黃(一兩) 白牽牛(二兩)
半夏湯(出仁存方)治定喘下痰。
半夏(一兩) 甘草(三錢) 皂角(炙去皮子半兩)
治痰喘方。(出百一選方)
定喘化涎。(出肘後方)
芫花散(出百一選方)治實喘。肺氣脹。喘急。心胸滿。若氣虛而喘者。不可服。
芫花(不以多少醋浸一宿取出醋炒令黑焦為細末) 大麥曲(一方作面)
葶藶湯(出朱氏集驗方)治肺壅。氣喘急。不得睡臥。飲食不進。
上用葶藶子三兩。炒令黃。搗為細末。以水三升。煮大棗三十枚。得汁一升。納藥中。每服
治氣喘痰盛。
上以檳榔為末。湯調下。
木防己湯(出本草方)療人膈間肢滿。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
用大防己二兩。石膏二枚。雞子大。碎綿裹。桂心二兩。人參四兩。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
以水溲澀
葶藶子散 治上氣喘急。遍身浮腫。
四七湯(出直指方)治驚憂。氣遏上喘。
半夏(製二兩半) 茯苓(二兩) 濃朴(製一兩半) 紫蘇葉(一兩)
五味子湯(出活人書)治喘促。脈浮而厥者。
五味(半兩) 人參 麥門冬 杏仁 橘皮(去白) 生薑(各二錢半) 棗兒(三枚破)
玉液散(出指南方)治喘。
團參 川芎 茯苓 官桂 知母 杏仁 葶藶 柴胡 半夏(各一兩) 麻黃 石膏 橘皮 薑五片
平肺湯(出指南方)
天門冬 馬兜鈴 百部(各半兩)
定喘餅子(出衛生寶鑒方)累經神驗。
芫花(醋浸一宿炒黃) 桑白皮(炒) 吳茱萸(炒) 陳皮(去白以上各一兩) 白牽牛(半生半炒取末二兩) 馬兜鈴(一兩) 寒食面(三兩)
平氣散(出衛生寶鑒)治盛則為喘。己未歲初秋三日。奉詔至六盤山。至八月中霖雨。時承上命。治布琳吉吳元帥夫人。年逾五十。身體肥盛。因過飲酒及鐘乳。腹脹喘滿。聲聞舍外。不得安臥。大小便澀滯。氣口脈大。兩倍於人迎。關脈沉緩而有力。予思霖雨之濕。飲食。實者宜下之。故製平氣散
白牽牛(二兩半生半炒熟取頭末二兩) 青皮(三錢去白) 大黃(七錢) 雞心檳榔(三錢)陳
內經曰: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白牽牛苦寒。瀉氣分濕熱上攻為喘。故以為君。陳皮苦寒
加減瀉白散(出衛生寶鑒)
桑白皮(一兩) 地骨皮(五錢) 知母(去皮五錢) 青皮(去白二錢) 陳皮(三錢) 細黃芩(
蘇子降氣湯(出如宜方)治喘。虛陽上攻喘促。
當歸 甘草 濃朴(製) 前胡(各二兩) 陳皮(製) 桂(各二兩) 蘇子 半夏(各五兩)上
杏仁膏 治氣喘促。浮腫。小便澀。
上用杏仁一兩。去皮尖熬研。和米煮粥極熟。空心吃二合。
人參散 若猶覺停滯在心胸。膈中不利者。
獨聖散(又名必效散)得效定喘。
上用訶子。大者為末。每服一錢。糯米飲調下。
治猝上氣喘息。鳴息便欲絕。
用人參末服之。日五六服。
治喘殊妙。
上用露蜂房一枚。須取似盞大者。燒灰存性。入白丁香七粒。即雄雀糞。每服一錢半。
濃煎
夫五臟者。皆稟於肺。若肺氣虛。為風冷所乘。使經絡否澀。氣不宣通。則肺壅脹。氣逆則於肺由痰
搖身KT 肚。嗽之為病。由氣急而痰隨上浮。風生喉間。面淫淫如癢。習習如梗。涕唾稠濃。聲音重濁。甚者續續不已。坐臥不安。諸方定喘嗽。皆以三拗湯為主。麻黃散冷。杏仁下氣。甘草和中故也。九寶湯一方。於中皆增六品。深有理焉。本草云。麻黃久服令人虛。患喘人無時而發。此方中有肉桂實表。不致亡陽。薄荷、桑皮、清利膈道。紫蘇、陳皮、大腹、寬和氣宇。造化精深。政如千金方、小續命湯。用麻黃佐肉桂。云久服不令人虛。亦此意也。
神效散 治老幼喘嗽。神效。
杏仁(去皮尖炒一兩) 甘草(炙) 旋複花(各三兩) 白朮 蓮肉(去皮心) 射干(米泔浸)茯苓(各四錢。水一盞。
知母茯苓湯(出醫方大成)治肺痿喘嗽。自汗。往來寒熱。
知母 白朮(各八分) 茯苓(去皮) 五味子 人參 半夏(湯泡七次) 柴胡 甘草(炙各一 以水二
調降湯(出直指方)治喘嗽
枳殼(炙一兩) 半夏(製) 北梗 青皮 陳皮 真蘇子 檳榔 茯苓 葶藶(隔紙炒各半兩)
三錢。
薑五
神應丹(出御藥院方)治諸遠年喘嗽。
麻黃(一十斤水洗淨去土爛搗用河水四擔浸一宿砂鍋熬至二擔去渣) 栝蔞(大者一個)皂角 母(各二兩 膠 (杵碎炒為 件
十四味。
去枕仰臥。
三服後。似
平肺湯(出簡易方)治肺氣上壅。喘嗽痰實。寒熱往來。咽乾口燥。
陳皮(一兩) 半夏(洗七次) 苦梗(炒) 薄荷(各七錢) 紫蘇 烏梅(去核) 紫菀 知母
為粗末。每服三錢。生薑
加味白朮散(出危氏方)
陳皮 半夏 人參 白茯苓 白朮 甘草(炙) 山藥(炮各二兩) 白扁豆(製一兩半)縮砂
皮煎 服。
杏蘇飲(出直指方)治上氣喘嗽浮腫。
紫蘇葉(二兩) 五味子 大腹皮 烏梅肉 杏仁(去皮尖各一兩半) 陳皮 北梗 麻黃(去
錢。薑五片
參蘇半夏湯(出御藥院方)治咳嗽痰涎。咽膈不利。喘滿。氣不宣通。
人參 桂(去粗皮) 甘草(炙) 木香(各一兩) 五味子 桑白皮(炒) 陳皮(去白) 白朮
分。去
定肺湯(出直指方)治上氣喘嗽。
紫菀茸 北五味子 橘紅 杏仁(去皮尖略炒) 真蘇子(炒) 桑白皮(炒) 半夏 (製)枳殼
八仙丸 治喘嗽神效。
棗(三個去核紙裹巴豆慢火燒煙盡) 天南星(炮一兩) 半夏(洗) 小皂角(炙黃去皮子)甘
五靈蟬蛻丸(出本事方)治年久近日喘嗽。
蟬蛻(一兩去頭足) 五靈脂(半兩生) 砒(生用半兩) 雄黃(生) 杏仁(去皮尖各半兩) 輕 荸薺自然汁
人參蛤蚧散(出濟生拔萃方)治三二十年間。肺氣上喘嗽。咯唾膿血。滿面生瘡。遍身黃腫
蛤蚧(一對全者以河水浸五宿逐日換水淨浸去腥氣酥火炙香熟) 甘草(炒紫) 杏仁(炒去皮 每日如茶
青金丹 治涎喘嗽。胸脅刺痛。久積痰飲。痞塞噎悶。
五靈脂 豆豉(各半兩) 生杏仁 生半夏(各四枚) 生巴豆(二枚) 生白礬(各一錢半)
青
臥
服
款花貝母散 治喘嗽虛弱病。
款冬花 人參 半夏(薑製) 知母 貝母 甜葶藶(炒) 御米殼(蜜炒) 烏梅肉(以上各等
平肺湯 治肺與腎。皆以至陰積水。喘嘈咳嗽。蓋水乘之。
葶藶(微炒) 桑白皮(炒) 北梗 枳殼(炙) 紫蘇莖葉 半夏(製各一兩) 麻黃(去節三分)
紫蘇半夏湯(出御藥院方)治喘痰涎。寒熱往來。
紫蘇葉 半夏(湯洗七次) 紫菀茸 五味子 陳皮(各半兩) 桑白皮(炙一兩半) 杏仁(去六分
神應丹(出宣明論)治涎嗽喘滿。上攻心腹猝痛。及痢下血。兼婦人帶下病。一切脅肋痛滿
薄荷葉(四錢) 甘草(四錢) 巴豆(去皮燈燒存性用) 五靈脂 盆硝(各二錢) 輕粉(一錢) 化下一(五)
在
胃中即效。
許。化下兩米飲下兩丸
理肺散 治喘嗽。脅肋刺痛。不得眠睡。
杏仁(去皮尖炒) 馬兜鈴(炒) 漢防己 茯苓 陳皮 桔梗(各一兩) 葶藶(一分)
沉香散(出傳信適用方)定喘治嗽。
好沉香(半兩) 阿膠(半兩蛤粉炒成珠子) 結實人參(一兩) 桑白皮(揀一兩微炒氣虛 人減 片。水一大
朱砂丸(出楊氏家藏方)治老人小兒。喘嗽 痰等証。晝夜不得眠。
輕粉 雄黃(另研各二錢) 桑白皮 半夏(薑製) 郁金 甜葶藶(隔紙炒各三錢)
賺氣散(出御藥院方)治新久喘嗽不已。
御米殼(用鹽豉一兩沸湯浸一時許取浸御米殼一宿再用蜜水拌勻炒) 人參(各一兩半)杏仁每服二錢。
安肺散 治涎喘嗽。日夜不止。
款冬花 五味子 烏梅肉(焙微黃) 紫菀茸(各一兩) 甘草(炒半兩) 御米殼(去蒂蜜炒四 人參
人參款冬花散(出濟生拔萃方)治喘嗽久不已者。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謂
人參 款冬花(各半兩) 知母 貝母 半夏(各三錢) 御米殼(二兩炒黃色)
人參理肺散(出醫方大成)治喘嗽不止。
麻黃(一兩炒去節) 御米殼(三錢炒) 人參(炒二兩) 當歸 木香(各一兩) 杏仁(二兩面
玉液散(出危氏方)治久近喘嗽。口乾作渴。
栝蔞根(一兩) 知母(去心炒一兩) 甘草(炙半兩) 人參(半兩)
阿膠散(出傳信適用方)治一切咳嗽定喘。補肺化痰。
阿膠(一兩炒) 紫團參(一兩) 半夏(湯洗七次同生薑捏作餅子一兩) 鱉甲(半兩亂洗淨醋
如癆
人參針頭丸 專治風飲喘嗽。
巴豆(五個去皮) 半夏(五個研湯洗七次) 杏仁(五個去皮尖) 蓖麻(五個去皮)白礬(
水送
訶子散(海上名方)治喘嗽。
漢防己(一兩) 麻黃(去根節) 訶子(炮) 杏仁(麩炒去皮尖各半兩)
知母丸 治一切遠年上氣喘嗽。
上銼散。生薑三片煎。食後臨臥服之。
清膈散(出危氏方)治喘嗽。吐唾不利。膈熱口中苦氣。
南星(一兩) 鉛白霜(少許) 桑白皮(一兩半) 白附子(五錢)
安神散(出宣明論)治遠年近日。喘嗽不已。
御米殼(蜜炒) 陳皮(去白) 人參 甘草(炙各一兩)
百部散
百部 款冬花 麻黃(去根節) 杏仁(去皮尖炒各一兩)
馬兜鈴散 治喘嗽。咳膿涎。
馬兜鈴(炒) 甘草(炒) 百部 杏仁(去皮尖炒熟各一兩)
白雲換肺丸 專治遠年近日。喘嗽不止。
款冬花(一兩) 半夏 明礬 寒水石(各二兩)
黑神丹(一名青金丹)治氣喘咳嗽。(方見青金丹)
天南星散(出本事方)治氣喘咳嗽。
天南星(大者二個) 蚌粉 甘草(各等分)
防己丸(出宣明論)治肺不足。喘嗽久不已者。調理血氣。清消化痰涎。
防己 木香(各二錢) 杏仁(三錢)
馬兜鈴湯 治喘嗽。咽燥煩渴。咳膿血腥臭。
桔梗(三兩) 甘草(炒一兩) 馬兜鈴(二兩炒)
馬兜鈴散(出肘後方)治肺氣喘嗽。
馬兜鈴(二兩只用裡面子去殼) 酥(半兩入碗內拌和勻慢火燒乾) 甘草(一兩)
大黃葶藶丸(出本事方)治氣喘咳嗽。
大黃(半兩炒) 葶藶子(一兩洗淨瓦上炒)
又方(出本事方)
草烏(五錢重) 麻黃(五錢重)
僵蠶湯(出瑞竹堂)治嗽喘。喉中如鋸。不能睡臥。
好茶末(一兩) 白僵蠶(一兩)
治諸般嗽喘。(出傳信適用方)
罌粟殼(十個大者用新瓦一片細拍碎於瓦上炒黃) 大白梅(五個湯浸三五次去鹽味)
治大人小兒喘嗽 。(出經驗良方)
上用糯米泔少許。磨茶子。滴入鼻中。令吸入口服之。口橫咬竹管片時。則口只與鼻中涎出
治遠年近日喘嗽。(出本事方)
神效散(一名神效湯出危氏方)治一切喘嗽。
用不蛀大皂角一條。作兩邊去子。每孔入巴豆肉一粒。線系定。童子小便浸一宿。火炙令焦為度
水一
蛤蚧膏(出御藥院方)治遠年近日。咳嗽上氣。喘滿如神。
蛤蚧(一對用雌雄各半兩米泔刷洗淨二十次酥炙黃色) 潞參(一兩半末) 紫菀茸(一兩)
麻
冬花
杏
件。
除
去
如
馬兜鈴散(出聖惠方)治咳嗽喘急。面目四肢浮腫。
馬兜鈴(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貝母(一兩煨微黃) 甘草(一兩炙微赤色) 甜葶藶(一 皂莢(一兩 花(一兩) 陳橘皮(一盞,煎至六分。去
天門冬丸(一名調肺丸出御藥院方)治肺臟客熱。喘促咳嗽。心神煩悶。(方見肺臟門肺臟
(案原方︰天門冬去心焙。麥門冬去心焙。人參。赤茯苓去黑皮。百合。桑根白皮銼。紫菀上綿裹含化咽津)
紫菀散(出聖惠方)治咳嗽喘急。咽喉不利。胸中似物妨塞。
紫菀(一兩去苗土) 桑白皮(一兩銼) 款冬花(半兩) 葳蕤(半兩) 柴胡(三分去苗)桔梗 兩) 枳殼(
百部丸 治肺氣不調。咳嗽喘急。胸膈煩悶。唇乾口燥。面目浮腫。咽嗌不利。積久不瘥。
人參清肺湯 治肺胃虛寒。咳嗽喘急。坐臥不安。胸膈噎悶。膈肋脹滿。迫塞短氣。喜欲
...倦怠減食。
地骨皮 人參 甘草 阿膠(麩炒) 杏仁(去皮尖麩炒) 桑白皮 知母 烏梅(去核)罌粟 同煎至一
紫蘇子煎 治咳嗽喘急。形體虛羸。不思飲食。
紫蘇子(五分微炒) 生地黃汁(一升) 麥門冬(五分) 白前(一兩) 生薑汁(二合) 貝母(研如膏)紫菀(二兩去苗土) 五味子(一兩)
桑白皮湯 治咳嗽。胃滿氣急。
桑根白皮(銼) 紫蘇(連莖葉) 知母(焙) 貝母(去心焙) 款冬花(去梗) 半夏 (湯浸七次
紫菀湯 治咳嗽喘急。胸腹脅肋。脹悶痛疼。
紫菀(去苗土) 桔梗(銼炒) 款冬花(去梗) 枳殼(麩炒去瓤各一兩) 陳皮(去白焙半兩)
人參紫菀湯 治肺氣不調。咳嗽喘急。胸膈煩悶。痰涎不利。坐臥不安。晝夜不止。久不愈
人參 五味子 甘草 桂枝(各一分) 京紫菀 款冬花 杏仁(各半兩) 縮砂仁 罌粟 殼(
葶藶散 治痰嗽喘急。
葶藶(半兩) 半夏(半兩薑汁浸軟切片) 巴豆(四十九粒去殼同上二味一處炒至半夏 黃色為
加減三奇散 治咳嗽上氣。痰涎喘促。胸膈不利。
人參 知母 貝母 半夏 杏仁(生用) 馬兜鈴(十個) 麻黃(不去節各半兩) 天仙藤(二服。
人參定喘湯 治丈夫婦人。遠年近日。肺氣咳嗽氣急。喉中涎聲。胸滿昏沉氣逆。坐臥不安
人參(切片) 麻黃(去節) 甘草(炙) 阿膠(炒) 半夏曲(各一兩) 桑白皮 五味子(各一
入生薑三
嘔吐痰
辰砂利膈丸 治胸膈痞滿。痰飲氣滯。上焦窒塞。肺氣不利。咳嗽喘滿。嘔吐痰涎。咽嗌不
天南星(炮) 白茯苓 乾生薑 生犀(各二兩) 半夏(半斤) 白礬(半生半枯) 乾山藥(各
大。
朱
細辛五味湯(一名小青龍湯)治肺氣不利。咳嗽喘急。胸膈煩悶。痰盛涎多。喉中有聲。鼻
人參潤肺湯 治肺氣迫促。喘息咳嗽不已。並傷寒頭疼。憎寒壯熱。四肢疼痛。
人參 桔梗 白芷 麻黃(去節) 干葛 白朮 甘草(各一兩) 白薑(半兩)
馬兜鈴散 治咳嗽喘急。胸膈煩悶。
馬兜鈴(一兩) 桑白皮(一兩銼) 川升麻(半兩) 燈心(三分) 甘草(三分炙煨赤銼)枳殼
杏仁丸 治咳嗽喘急。腹肋堅脹。小便不利。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如膏) 桂心(一兩) 馬兜鈴(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為末。以杏
養肺丸 治脾胃呼吸風冷。咳嗽上氣喘急。語聲不出。喉中似噎。
人參(去蘆頭取淨) 官桂(去粗皮) 甘草(炒) 五味子 乾薑 紫菀(去土取淨)
細辛(去
隨津
麻黃散 治男婦久近肺氣咳嗽。喘急上沖。坐臥不安。痰涎壅塞。咳唾稠粘。腳手冷痺。心
訶子皮(去核) 款冬花(去梗枝) 甘草(炙各五兩) 麻黃(去根節一十兩) 肉桂(六兩
去皮
八分。
酒炙
紫團參丸 治肺氣有餘。咳嗽喘急。胸脅痞痛。短氣噎悶。下焦不利。腿膝微腫。
潞州人參(二錢半) 蛤蚧(一對酥炙黃) 白牽牛 苦葶藶(一兩微炒) 木香 甜葶藶(微炒
桑白皮湯
白朮湯 治五臟受濕。咳嗽痰多。上氣喘急。身體痛腫。脈來濡細。
白朮(二兩) 五味子 半夏(湯浸七次) 白茯苓(去皮) 紅橘(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人
不
定喘丹 治男女久患咳嗽。肺喘促倚息。不得睡臥。 嗽亦宜服之。累年不瘥。漸致面目
杏仁(去皮尖炒別研) 馬兜鈴 蟬蛻(先去土並足翅各一兩) 砒(二錢別研)
漢椒丸 治咳嗽喘急。坐臥不得。宜服。
漢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 豬牙皂角(一兩去黑皮酥炙黃去子) 乾薑(三分炮銼) 甜 桑白
三拗湯 治寒燠不常。人多暴嗽。咽痛聲嗄鼻塞。痰稠喘息。
麻黃(不去節) 杏仁(不去皮尖) 甘草(不炙各二兩)
團參散 治肺氣不利。咳嗽上喘。
紫團參 款冬花 紫菀茸(以上各等分兩)
寧肺湯 治咳嗽喘急。不問久新。悉皆療治。
罌粟房(半兩去枝梗銼蜜炒黃色) 五味子(去枝梗半兩) 烏梅(去核四兩)
玉津丸 治久年喘急。咳嗽困憊欲死者。
雄黃 雌黃 硫黃 信砒(各一錢) 南星(七錢)
甜葶藶散 治咳嗽喘急方。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紫色) 桑白皮(一兩銼)
人參散(出肘後方)治咳嗽上氣喘急。嗽血吐血。宜服此藥。
上以人參好者。搗為末。每服三錢。雞子清調之。五更初服便眠。去枕仰臥。只一服愈。年
導痰丸(出經驗良方)治痰飲氣滯。胸膈不利。喘咳氣促。脅肋滿脹。咳嗽多痰。鼻塞稠涕
天南星 大半夏(各不銼) 白明礬 生薑(各半斤洗淨切作片) 豬牙皂角(四兩銼碎)
真紫蘇子 蘿卜子 麥 (各四兩並炒) 糖球子(四兩去核即山果子又名猴楂此藥名 楊氏家
祛痰丸(出瑞竹堂)治風痰喘嗽。
人參 木香 天麻 白朮(煨) 茯苓 青皮(去根) 陳皮(去白以上各一兩) 槐角子 半夏
人參半夏丸(出宣明論)治一切痰飲。喘嗽不已。
白礬 天南星 半夏(各半兩) 甘草(二錢半炙) 人參(二錢) 赤小豆(四十九粒) 杏仁(
神御散(出百一選方)治痰盛喘乏。咳嗽不已。
御米殼(去頂蒂蜜炙細銼四兩) 款冬花(去枝) 佛耳草 甘草(炙) 人參 陳皮(去白)
阿
片。
肥
安神散 治痰涎喘嗽。久不愈。
款冬花 佛耳草(各三錢) 鐘乳石 白礬 甘草(生各一分)
郁李仁丸 治水氣乘肺。動痰作喘。身體微腫。辰砂半夏丸 治大人小孩。肺壅痰實。咳嗽喘急。胸膈痞滿。心忪煩悶。痰涎不利。呀呷有半夏(湯炮) 葶藶(別研) 杏仁(去皮尖別研各半兩) 五靈脂 朱砂(別研各一兩)
葶藶散(出宣明論)治肺氣喘滿痰嗽。睡臥不安。不思飲食。
苦葶藶 蛤蚧粉(各三錢) 桑白皮 山梔子 人參(各五分) 荊芥穗 薄荷葉 赤茯苓 桔
參蘇溫肺湯 治形寒飲冷。傷肺喘嗽。煩心胸滿。氣不得動暢。
人參 紫蘇葉 甘草(各五錢) 肉桂 五味子 木香(各四兩) 陳皮 白朮(各六錢)半夏
九寶湯(出澹寮方)治老人小兒婦人室女。素有喘疾。過寒暄不常。發則連綿不已。喘嗽哮
麻黃 薄荷 陳皮(各一兩) 官桂 紫蘇 杏仁(去皮尖) 桑白皮 甘草 大腹子
(連
皮各
服餌
耗氣
救生丹 治大人小兒 喘咳嗽。其效如神。
虢丹 馬牙硝 人言(各一錢細研一名夜露七宿用) 甜葶藶(隔紙炒) 桑白皮(半兩)杏仁
紅椒丸(出危氏方)治虛癆喘嗽眩暈。
靈砂(一兩細研) 人參 木香 大香附子(杵淨) 大紅椒(去合口並子焙出汗各半兩)
胡椒半夏丸 治虛寒喘嗽。冷痰不止。
半夏 乾薑(各一兩) 胡椒 丁香(各一分)
鐘乳丸(出危氏方)治喘嗽。痰涎稠粘。晝夜不止。不得坐臥。遠年近日。並皆治之。
滑石(半兩) 鐘乳粉(見成者一兩) 南星(炮切片生薑製)
百花膏(出濟生方)治喘嗽不已。或痰中有血。
款冬花 百合(蒸焙)
杏仁煎(出濟生方)治久患肺喘。咳嗽不得已。眠臥不得。服之即愈。
杏仁(去皮尖) 胡桃肉
寧神散(一名寧肺散)
雌黃丸(出聖惠方)治咳嗽喘急。
雌黃(一分) 雄黃(一分) 杏仁(七枚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微黃色)
治喘嗽上氣。華佗中藏經方
蒲頹葉治一切肺喘劇甚者。效如神。焙碾為末。米飲調服二錢匕。並服取瘥。氣味清香。其
七七散(余居士選奇方)治喘嗽。
長皂莢三條。去黑皮。破開兩邊去子。一莢仁巴豆十粒。一莢入半夏十粒。一莢入杏仁十枚 一字
雄黃丸(余居士選奇方)治喘嗽。
雄黃 雌黃 信(各一錢) 巴豆(五粒) 半夏(半兩湯浸七次)
四寶丸(出仁存方)治喘嗽化痰。
知母 貝母 款冬花 白礬(枯)
千金丸(出仁存方)治証同前。
南星 半夏(各一兩) 白礬(一兩半枯)
一方(出仁存方)治喘嗽。
雄黃 雌黃 信石 黃丹
化痰延壽丸(海岳居士秘方)治痰喘中滿。咽喉作聲。或中風偏枯。不能行步。並宜服之。
香附(四兩炒) 南星(一兩炮) 半夏(四兩漿水浸) 枳殼(麩炒去瓤二兩) 白礬(半兩)黑 六十丸
甜葶藶丸(出聖惠方)治一切喘嗽不瘥。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蛤蚧(一對頭尾全酥炙微
十丸。
控痰良方(出直指方)治喘嗽通用。
虢丹 白礬(各二兩)
二黃丸(出衛生家寶方)治喘嗽。哮呷氣急。
雄黃(三錢) 雌黃(三錢) 信砒(一錢) 馬兜鈴(三錢重) 杏仁(七粒去皮尖)
治感風冒寒。喘嗽久不瘥。或身有煩熱。其脈弦緊者。小柴胡湯、加桑白皮、北五味子、薑、棗、煎服。治喘嗽。
上用陳橘皮一兩。水浸去穰細切。用巴豆十粒去殼。同橘皮炒令十分赤色。傾在桌子上。揀或瀉一兩行不妨。以溫粥補之。忌食毒物。
夫哮 嗽者。一名 。涎在咽喉間。令人喘嗽不寧。甚者搖身滾肚。上氣喘急。頭汗身冷
青金丹 治 。
天南星(一兩) 人參(二錢半) 半夏(一兩半) 款冬花(三錢) 杏仁(二兩去皮尖) 螺 青(
錢) 皂角 (一兩
之物。
黃明膠散(出本事方)治十六般哮嗽。
黃明膠(一兩炒) 馬兜鈴仁 甘草(各一兩) 半夏(薑汁浸三日重一兩) 杏仁(去皮尖一兩)心嗽面赤或汗流。加干葛煎。一方加白芷。肝嗽眼中淚。加烏梅一個。糯米十四粒煎。
脾嗽
膽
嗽
草
甚
青金丹(一名定喘寧肺丸)治 嗽。內金丸(出仁存方)治 喘。
雞內金(二十一個) 信石(二錢半) 黃丹(半兩)
金粟丹(一名雄黃解毒丸出經驗良方)
雞冠雄黃(研令極細) 郁金(各二錢半) 巴豆(十四粒去殼膜壓令油盡)
治遠年近日哮嗽妙方。(出本事方)
砒(一錢) 面(一錢) 海螵蛸(一錢)
紫金丹(出本事方)治 喘。
信石(一錢半研) 淡豉(一兩水潤去皮研成膏)
鬼哭丹(一名豉破丸出經驗良方)治 。亦能治瘧。
白信石(一錢白砒霜者良不用黑者) 寒水石(四錢)
古老飲(出仁存方)治魚哮嗽 。
古老錢 白梅肉(各七個)
鯽魚丸(出家藏經驗方)治肺經久受邪氣。嗽喘急。初發則寒從背起。冷如冰雪。漸漸喘促
背弩目。困憊欲絕
上用鯽魚重一斤者。不去鱗腸。只於肚下近頭處。開一孔。入信石一塊。重一錢。令深
入在
燒不
糖冷
肺
千金丸 治哮 。
藥千兩金丸奇。神仙留與故人知。一兩雄黃雞冠色。半兩明信 如灰。一兩玄精龜背
樣。
枚。
大。
池。
紅散子 治諸呀呷有聲。睡臥不得。
上吐朱不拘多少。極為細末。米醋調。時時進一二服。
治一切KT 。
上用處州瓷器。不以多少。打碎碾為細末。如 發時。每用二三錢。用手指頭點津液。蘸藥
黑馬蹄香散 治哮 。
上用馬蹄香焙乾。研為細末。每服二三錢。如正發時。用淡醋調下。少時刻吐出痰涎為效。
馬屁勃丸 治哮 。白前方(出肘後方)主久患呀呷咳嗽。喉中作聲。不得眠臥。
上取白前搗為末。溫酒調二錢服。
治久哮。
上用梧桐子一連。紙包濕。放在火煨。取出安地上。出火氣為末。空心。井花水一盞送下。
治哮喘嗽。
上以大南星切作片。香油煎至黑色。研末睡覺細嚼。咽茶清嗽口。不語之。
治吼喘咳嗽病。脾胃寒。不思飲食。面色黃羸瘦。
古人名為肺脹。今人卻做哮 。大黃黑白二牽牛。等分修合成就。更加檳榔為末。名為奪命因由。冷漿調下便時休。免得胡
治 喘。(出朱氏集驗方)
上用苦丁香三個為末。水調細呷。吐出稠痰。即愈。
治 。(出永類鈐方)
白礬(半兩 ) 天南星(半兩炒至煙起) 巴豆(半錢去皮油) 甘遂(二錢半末)
療 。(出本草方)
上取榆白皮陰乾後。焙杵為末。每日朝夜。用水五合。末二錢。煎至如膠服。瘥。
治 及吐風涎。
上用石莧與甘草。同煮服。
治喉中呀呷有聲不絕。
上以不蛀皂角。燒灰存性研細。以生薑自然汁調一錢許。於掌中旋旋舌舐之。
上為末。蜜丸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
上為末。每服一錢。好北棗去核。入藥
上為末。每服半錢。若得吐下即愈
上各等分為末。和勻。每服三錢。以生豬肺火上炙熟。蘸藥末。細嚼吃。食遇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後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二盞。煎至一盞二分。去滓。服。
上等分。用水一碗。煎至八分。一服即止。甚者三
上件藥。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濾去滓。分為三服。令三日服一
橘生薑七片
上為末 錢。齏水入麻油一二點調下。
上為細末。煮棗肉和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薑棗湯下
上以新水一大碗。約打千餘數。連飲之。飲畢良久。
上末。每服三錢。水一盞。棗 兒二
上同煮。以豆爛為度。取出砒石。入黃丹一兩。同研爛。用 紙做 分。為丸
上用生薑自然汁調。安在手心吃。
上為末。蜜水調二錢。立止。又用皂角膏為丸。亦可。
上 咀。每服三錢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
上以胡桃肉三個。薑三片。是夜服之。湯咽下即睡。至旦嗽止。喘亦不作。神驗如此。未瘥
上用豬蹄甲四十九個。洗淨控乾。每個指甲。納半夏、白礬、各一字。入瓷罐內封閉。勿令 妙。
上等分。和拌極勻。
上 咀。每服三錢半。薑
上 咀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上件五味。先杵為細末。入牽牛頭末。共面再拌勻羅過。滴水為丸。如櫻桃大。捏作餅子。取熱灰半碗。在 內同餅子熱。每服一餅嚼爛。煎馬兜鈴湯下。夜臥服之。如患人心頭快。加上一餅。至明微利下。神效。婦人有胎者不可服。
上為末。每服三錢。煎生薑湯一大盞。調下無時。一服減半。再服喘愈。只有胸膈不利。
煩
去一盞。去滓。食後溫服。數服良愈。華佗云。盛則為喘。減則為枯。活人書云。發喘者氣有餘也。
凡看文字。須要會得本意。盛而為喘者。非肺氣盛也。喘為氣有餘者。亦非肺氣有餘也。氣盛當認作氣衰。有餘當認作促。肺氣果盛又為有餘。當清肅下行而不喘。以其火入於肺。衰而不足為喘焉。故言盛。非言肺氣盛也。言肺中之火盛也。言有餘者。非言肺氣有餘也。言肺中火有餘也。故瀉肺以苦寒之劑。非瀉肺中之火。實補肺氣。用者不可不知。
喘嗽(附論)
細末。醋糊為
上為末
上為細末丸。
上為粗末。每
上為末。每服二錢。先熔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
上銼為散。生薑三片煎。食
上為末。每服一錢。烏梅湯下。臨臥
上為末。入杏仁拌勻。每服二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 水一盞半。
上為細末。生薑汁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薑三片,煎至七分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煎桑白皮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糯米一合。同
上為末。每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付五七丸。
上為末。每付三大錢。蘿卜一個。同煮令熟。只吃蘿卜妙。
上為細末。放碗內。用盞蓋定。傾沸湯一小盞。臨臥再添湯
上件。
上用皂角不蛀者。三大梃一味。刮去黑皮。刀切開去子。每子倉內。入巴豆肉一粒。合 就麻
用。
研成
溫服
上六味為末。以諸藥入杏膏等。同於銀鍋中。攪勻。以慢火煎成膏。於不津器中盛。不計時。服一茶匙。含化咽下津。
上搗篩。每
三錢。 水一盞
溫
上為末。每服
上為末。蒸棗
上 咀。每服三錢。薑五片。煎七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烏梅一枚。煎至七
上為粗散。每服
上為末。薑汁調攤碗內。大皂角七八條。丸。
上為散。每服二錢。水一中盞。入燈心一束。
以上銼焙
子大。 每
大。 每
上為末。每服二錢。 水一盞。
上將五
每
六分。去滓。食後溫服。
生薑三片 下諸
每服七
上為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煮薄糊為丸。如梧桐子
上為末。煮乾柿去蒂核搗細搜藥
上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每服一丸。食後臨臥細嚼。
上等分。為細末。研成膏。煉蜜少許。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或
上為末。以蟾酥為丸。如
上搗末。 糊為丸。如椒子
上等分為末。以稀糊丸。如梧桐子大。甑上蒸過。每服
上以生栝蔞一個。去子入藥在內。濕紙裹煨熟。取 用
上等分。用鯽魚一個。去腸肚洗淨。量魚大小。入藥在內令滿。臥沙
上以錢王磚剜一大孔。先入虢丹。以白礬蓋頂。用炭一斤。
至
火盡
諸頑
灌。
雄黃
上件細研。丸如服也
哮(附論)
方
以上十六件哮嗽病。依法煎服。無不效驗。
上各研細。露星七宿。再入白牽牛末半兩 衣。
上為末。醋煮麵糊
上為末。水調作餅子。慢火炙黃。再研令細。每服一
上以豉丸如綠豆大。每服七丸至十丸。冷淡法二道
上各研為細末。取端午日三五家粽 角。 如 心
五更東流水初下。水 。鹽 燒灰。調沸湯。候冷吞下。食 。茶 燒灰。調沸湯冷下。
或冷臘茶清下。老 。用半夏五粒。生薑一大塊。同擂自然汁吞下。永遠不發。
上水一大盞。浸二宿。每服一茶腳許。空心服。良久吐出惡物。
上作末和勻人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