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醫-第三章 健康的本質

作者:唐雲


上篇·揭開生命的奧秘
人體是一個複雜的平衡整體
微觀研究好比「盲人摸象」
中醫創造「整體—平衡」理論
聯繫與制約是構成平衡的重要因素
五行與五臟
五臟實質上是五個系統
五行學說的本質是聯繫和制約
健康的本質是動態平衡

《辭海》對健康的定義是:人體各器官系統發育良好,功能正常,體質健壯,精力充沛,並具有良好的勞動效能的狀態。如果我們將先天發育不良或畸形排除在外的話,健康應該符合兩個條件:

  1. 身體各組織器官能正常而協調地運轉,從而維持人體內在的動態平衡;
  2. 人體主觀感覺無任何不適或痛苦。

我之所以把這兩個條件作為健康的基本概念,而且特別提出把人體的主觀感受作為健康的一個基本條件,而不是將各種化驗檢查作為健康與否的標準,那是因為,在這裡我要提出一個全新的健康概念,而這個概念,是決定我們如何來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前提,只有正確的健康觀,才能有正確的疾病觀。也就是說,只有將健康的含義真正弄清楚,我們才會從正確的方向去認識和治療疾病。所以,我們在進入中醫領域之前,有必要先對這個健康的概念作一番探討。

人體是由各種組織器官有機結合的整體,組織器官又分別由多種不同功能和性質的細胞構成,各組織器官、各細胞之間通過神經、激素、介質、活性成分等物質發生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從而形成一個複雜的整體,任何器官、細胞甚至某種成分的變化,其實都和全身整體有著密切的關係和影響。因此,在認識疾病和健康時,我們不能將人的五臟六腑孤立起來研究,而應該將人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這才符合生命科學的基本原則。我們都聽過「盲人摸象」的故事,四個沒見過大象的盲人自以為是,分別把大象的耳朵、腿、軀幹和尾巴當成是大象的全貌而爭論不休,給人留下千古笑柄,這也告訴我們,如果將人體的五臟六腑作為單一獨立的部分來研究,而不從整體出發,那麼由此得出來的疾病和健康的概念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現代醫學的微觀化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正在重複著這種「盲人摸象」的錯誤,而我們卻對它頂禮膜拜,對此,我們是否應該做些思考?

事實上,現有的檢查設施和儀器,往往只能觀察到人體某一器官或某一成分的局部情況,它無法認識到局部和整體之間的關係,比如胃鏡,它能看到胃的表面情況,有無潰瘍、有無出血、有無炎症、有無腫瘤、有無反流,但它無法觀察到胃的整體功能運轉情況,以及胃和整個人體之間的聯繫。因此,檢查結果其實只能告訴我們一種存在的表面現象,如果我們把這個結果作為診斷疾病或是判斷健康與否的依據,很可能就會導致錯誤的發生。因為我們在胃鏡中所見到的,只是各種因素作用下,胃部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現象,它並不能告訴我們引起這種現象的根源以及這種現象所代表的本質意義。比如我們胃部不適時通過胃鏡檢測到胃部有幽門螺旋桿菌,這個檢查結果只是告訴我們在致病因素影響下,胃部出現了幽門螺旋桿菌過量繁殖這一現象,它不能告訴我們產生幽門螺旋桿菌的根源是什麼,更不能告訴我們幽門螺旋桿菌和胃部炎症以及人體整體平衡之間的關係。而我們一旦將胃鏡檢查的結果,作為疾病的本質來治療,那我們實際上並沒有、也不可能阻斷胃部不適產生的根本原因,所以在治療效果上往往取不到長期的和根本性的療效。打個簡單的比方:一潭發臭發黑的死水,我們通過對水質的化驗,我們可以發現,水中的腐敗菌大量滋生繁殖,但如果我們就此認為,腐敗菌是潭水發臭發黑的根本原因,希望用殺死腐敗菌的方法來改善水質,那我們誰都知道這種方法的不可取。因為它忽略了水發黑髮臭的根本原因是潭水失去流動性後,其整體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形成了適合腐敗菌滋生繁殖的環境,從而出現水質發臭發黑的現象。如果我們不從根本上去除腐敗菌滋生繁殖的環境(如引入活水,恢復水潭的生態平衡),而是採用殺滅腐敗菌的方式是不可能使水質得到根本改善的。對疾病的認識也是同樣,只有將人體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我們才能得到正確的疾病觀。

在自然科學領域,科學家已經認識到微觀與整體的矛盾,其「不相容原理」認為:「一個系統的複雜性增大時,我們使它精確的能力必將減少,在達到一定的閾值以上時,複雜性和精確性將互相排斥。」將之引入醫學領域,我覺得同樣正確。人體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其複雜性應該超過任何現有的事物,我們過分精細化的研究會使我們反而無法正確地認識它。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祖先就已經認識到精確與模糊的優劣,在中醫經典《內經》中就提出:

「夫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天地陰陽者,不可以數推,以象之謂也」。

這句話就明確提出了宇宙萬物的無限可分性,由十推百、由千推萬,永無止境,所以用這樣的方法來探討宇宙和生命科學是不適宜的,「不以數推」是對精確論的否定,「以象之謂」是指中醫學採用了另一種方法,也是更科學的方法,那就是我們在前面提到的,通過事物表現出來的外部徵象,來探索事物內部規律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的思想核心就是「整體」和「平衡」,我稱之為「整體—平衡」理論。所謂「整體—平衡」,就是指中醫對疾病的認識始終是從兩方面出發:

1整體。人是一個複雜的整體,任何局部病變都和整體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在認識疾病時,我們需要始終從整體出發。

2平衡。任何疾病的產生都是整體平衡遭到破壞的結果,而平衡的不同環節遭到破壞會產生不同的症狀,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對人體外在症狀的分析和研究來判斷體內平衡破壞情況,從而掌握疾病的本質和把握疾病的轉歸。

將人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我們才能將局部病變和整體情況密切聯繫起來,認清楚疾病的全貌;將平衡作為人體正常運轉的準則,我們才能根據疾病的不同表現來判斷疾病的真正根源。「整體—平衡」理論使得中醫學通過人體外在表現來探究內部規律成為可能,也使中醫學在探索生命奧秘和疾病本源的時候,走上了一條和現代醫學迥異的道路。「整體—平衡」的研究方法,使我們對生命奧秘的認識超越了微觀分子的水平,從而可以用一種全面、整體的角度來認識和理解疾病。「整體—平衡」與「微觀—精細」在生命科學中到底誰優誰劣?

我們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美和丑我們能一眼分別,而且不同的人對美醜的判斷標準也不盡相同,如果說要通過顯微鏡下細胞排列的順序、細胞成分、細胞種類以及細胞數量等精確數據來作為美和醜的判斷標準,那恐怕是天方夜譚。再比如,我們的皮膚搔抓後會發紅,這誰都不會將它當成病,如果你不管整體情況,單獨把這塊皮膚放到顯微鏡下觀察的話,我們會得出怎樣的結論?在顯微鏡下,我們會看到局部毛細血管擴張充血,於是會產生「局部炎症」的判斷,這就是微觀化的錯誤。再者,人體是一個生命體,體內各物質成分、組織細胞每時每刻都在不斷地運動、變化和代謝,這些運動、變化、代謝構成了一種動態的平衡,這才是生命的本質所在。而各項微觀的檢查數據,往往只能告訴我們在某時某刻體內某物質成分的數值指標,它不是恆定不變的,而是時刻變化著的,比如運動時的心率比靜止時的心率要快很多,所以我們不能單純憑心率的快慢就判斷心臟有無疾病,而是需要根據心率和當時所處的機體狀態相結合,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和心率的道理一樣,任何一項化驗檢查得到的數值,我認為都應該和機體當時所處的狀態相結合,只要這些指標符合機體當時的動態平衡要求的,那就是正常的,反之就是病態的。因此,單純憑化驗檢查結果作為診斷疾病的標準,我認為是不符合生命科學的特性的。而中醫學「整體—平衡」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使我們在忽略了生物體內部繁複而又千差萬別的結構、成分以及時刻變化運動的動態過程的同時,牢牢把握住了生命運動在各種情況下的變化規律,疾病雖有千變萬化,但逃不出中醫的表裡、虛實、寒熱六綱,逃不出中醫內傷、外感、不內外三因,逃不出中醫衛氣營血、六經臟腑之定位。這樣,我們雖然沒有微觀化的檢查,但我們對疾病的治療卻更有針對性並且更富人性化,而現代醫學不斷發展的各種檢查儀器,也為我們探究人體的整體平衡規律提供了更多的線索,但我們在使用這些檢查時,應該重視這些檢查結果和整體平衡之間的關係,以一種動態平衡的角度去看待和使用這些化驗檢查。

既然人體是一個有機協調的整體,那麼,整體各組成部分之間的聯繫和制約勢必成為整體協調運轉的重要因素。聯繫是保證各組織器官成為一個整體的重要條件,沒有聯繫,那麼人體各組織器官各自獨立工作,就不能構成一個整體;制約則是保證各組成部分發揮最大的整體作用的重要條件,沒有制約,人體的各組織器官就不能協調工作,那就無法實現人體的動態平衡。既有聯繫又有制約,這才能最大限度保證人體作為一個整體的各系統、各器官之間的協調運轉和動態平衡。臟腑作為完成正常生理活動的主要部分,各自擔負著不同的生理功能,比如心臟負責血液循環的動力,肝臟負責儲藏血液和解毒,脾臟負責造血和免疫,肺臟負責呼吸和氧氣交換,腎臟負責排出代謝產物和生成尿液等,各個臟器雖然分工不同,但它們之間不是互相獨立和分離的,它們在完成自身功能的同時,又是和其他臟器緊密相關和互相影響的。中醫在醫療觀察和實踐中發現,五臟之間存在著有規律可循的聯繫、制約關係,並將這種關係通過「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剋」的理論闡述出來,其中「五行相生」指的就是臟腑之間的互相聯繫和促進關係,而「五行相剋」指的是臟腑之間的制約和抑制關係,五臟通過這樣的聯繫和制約,就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從而共同維護著人體內在的動態平衡。瞭解到這一點,我們便不會覺得「五行」是什麼玄乎的東西了,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五臟和五行之間的具體對應關係,以及五臟之間的聯繫和制約關係。

五行是中國古代哲學對物質世界的一種認識方法,古人通過對各種物質基本特性的分析和歸納,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由五種基本元素構成,那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每種元素都有自己的特性,其中:

木的特性是向上生長和向外舒展,因此凡是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都可以歸屬到「木」這一行。

火的特性是溫暖、上升,因此凡是具有溫熱、升騰、活動、上升作用或性質的事物,都可以歸屬到「火」這一行。

土的特性是孕育、滋養,是萬物的生長的基礎,因此凡是具有承載、受納、孕育、生化作用或性質的事物,都可以歸屬到「土」這一行。

金的特性是收斂、沉降、穩定,因此凡是具有清潔、肅降、收斂等作用和性質的事物,都可以歸屬到「金」這一行。

水的特性是滋潤、向下、寒涼,因此凡是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運行作用或性質的事物,都可以歸屬到「水」這一行。

中醫學根據五臟在人體中的不同作用和特性,將五臟和五行一一對應,發展出了中醫五行學說。其中:

肝具有條暢情志、疏洩氣機的作用,與木的特性相類似,故屬木;
心具有推動血液的運行和溫煦機體的作用,與火的特性相類似,故屬火;
脾具有運化飲食精微、造血、免疫等功能,是人體各組織器官營養物質的來源,與土的特性相類似,故屬土;
肺具有呼吸、交換物質以及沉降氣機的作用,與金的特性相類似,故屬金;
腎具有排泄小便,調節人體水分平衡的作用,與水的特性相類似,故屬水。

需要指出的是,中醫學上五臟的概念並不等同於解剖學上五臟的概念,中醫的肝、心、脾、肺、腎五臟並不單單指這五個臟器,而是包括了和這五個臟器有關聯的各個系統的功能。可以這麼說,中醫所稱的五臟,實際上就是五個有著各自功能特性的系統,比如說中醫學上的「肝」實際上包括了現代醫學部分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等的功能;中醫學上的「心」實際上包括了現代醫學部分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等的功能;中醫學上的「脾」實際上包含了現代醫學消化系統的功能;中醫學上的「肺」實際上包括了現代醫學呼吸系統和淋巴系統等的功能;中醫學上的「腎」實際上包括了現代醫學內分泌系統、運動系統等的功能。中醫對五臟的這種認識,正是在「整體—平衡」的研究方法下得出的,因為五臟在體內並不是單獨存在,五臟要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必然和其他臟器、組織以及體內各種物質之間發生各種密切的聯繫,我們如果無視這種聯繫的存在,而將五臟孤立起來,作為五個單獨的器官來研究,那麼我們對五臟的認識往往是不全面的,甚至會出現錯誤。而中醫學則通過五臟在完成生理功能的過程中和整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係和聯繫來研究五臟。比如中醫「心」的概念的形成,是因為我們在受到驚嚇、恐慌或思慮的精神狀態下,往往會出現心慌、心悸等反應,故而中醫將神志劃歸於「心」,而當我們心情鬱悶,情志不舒暢或發怒時,往往會出現脅肋脹痛、肝區悶脹等不適反應,故而中醫將調暢情緒功能劃歸於「肝」。這種聯繫歸類的研究方法使得生命活動中的各器官和系統之間的動態聯繫得到充分的認識,而擺脫瞭解剖研究中孤立、片面、單一、靜態的研究缺陷,並且使五臟的意義遠遠超過了五個解剖學上臟器的概念,而是形成了五個以心、肝、脾、肺、腎五個臟器為中心的系統,這五個系統概念的形成,也使得中醫能站在整體的高度來審視和判斷五臟在生命體中的功能狀態。

中醫的五行學說並不是靜止地、孤立地將五臟歸屬於五行,而是以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剋關係來探索五臟之間的相互聯繫、相互制約而達到整體動態平衡的關係。所謂相生,是指這一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促進、助長和滋生作用。相剋,是指這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生長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約作用。五行之間的相生關係如下: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五行的相生關係是如何確立的呢?這其實很好理解,鑽木可以取火,所以木能生火。木材、紙張等可燃物體經過火燒後會變成什麼?當然是變成灰燼或塵土,所以火能生土。金、銀、銅、鐵等金屬從哪裡來?當然來自於地下的金屬礦,所以土能生金。金屬熔化後變成什麼?是水狀的液體,所以金能生水。;樹木的生長最離不開的是什麼?當然是水的滋養,所以水能生木。五行的相生原來就是這麼清楚明白!而將這相生關係對應到五臟則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腎,腎生肝

相生關係使得各臟器能得到其他臟器對它的資助和營養,從而可以發揮出最佳的功能狀態。中醫將生的一方稱為「母」,而被生的一方稱為「子」,拿「脾生肺」來講,「脾」就是「母」,而「肺」則是「子」。五臟的相生關係決定了母臟和子臟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的關係,「母」旺則「子」實,「母」虛那就「子」弱,所以中醫上常通過「補母」的方法來治療子臟虛弱性的疾病,稱為「虛則補其母」,又通過「瀉子」的方法來治療母臟的有餘、亢進性的疾病,稱為「實則瀉其子」。五臟之間的相生關係正常,則各臟器可以發揮最大的功能狀態,相生作用不足,則子臟就會因為失去母臟的協助而出現功能的衰退或障礙,從而影響人體正常的動態平衡,產生各種疾病。

五臟之間的相生關係的認識,給中醫對臟腑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更多的思路,這裡我講個古代醫家的醫案,患者的疾病很少見也很嚴重,但在中醫五行相生的理論指導下很容易就解決了,這個醫案記載在清代醫家沈源所撰寫的《奇症匯》一書中,原文如下:
「一兒初生無皮,俱是赤肉,乃因母自懷胎十月,樓居不得地氣故也。取兒安泥地臥一宿,皮即長。」

沈源在書中稱此症為「無皮症」,並說此症是由於「不得地氣」所造成,那麼人的皮膚和地氣之間存在怎麼樣的關係呢?這就是要用到我們前面講的五行(五臟)相生的理論。皮膚為肺中精氣化生(中醫認為肺在體合皮,這在後面章節中我有詳細論述,這裡先作一簡單介紹),所以在五行中和肺一樣,屬金,金之母為土,如今皮膚不能生長,當然是其母氣不足(也就是文中所說的「不得地氣」),子臟得不到其滋養的緣故。原因找到了,治療就好辦了,既然是缺少地氣,那麼,我們就給其補充「地氣」,所以,他採用了把患兒「安泥地臥一宿」的辦法,最後的療效也證明了前面分析和治療的正確,於是得到了「皮即長」這樣的疾病治癒的結果。無皮症雖然是難得一見的疾病,但通過對這個病例的分析和探討,可以給我們很多的啟發,比如對一些皮膚潰瘍長期不能癒合的病人的治療,我就根據這個「補地氣」的原則,採用補益脾土的辦法來治療,同樣療效非常的好,使得很多在西醫治療經年累月不能癒合的潰瘍,在很短的時間內都能迅速痊癒,而這正得益於中醫的五臟相生理論,通過它,我們解決了西醫感到十分棘手,甚至束手無策的疾病,我們還有理由來懷疑這門獨特的醫學嗎?

關於用補脾法來治療慢性皮膚潰瘍,有一個病例在我的記憶中印象非常地深刻。那時,我還在畢業實習,在門診實習的時候,由於帶教老師病人很多,跟了一段時間後,我就有了獨立診治病人的機會,老師見我對病人的處方用藥都還得體,對我也很放心,我給病人的處方用藥,他一般都是簽字認可,也不做什麼改動。在門診實習快要結束的時候,我遇到一個病人,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農村婦女,因為小腿皮膚割傷,當時進行了清創縫合手術,但拆線後,局部皮膚一直沒有完全癒合,有半年多時間了,創口中經常流出清稀的膿液,有時還有淡紅色的血水,多方治療都沒什麼效果,只能靠每天局部換藥來減輕痛苦。患者面色蒼白,精神萎軟,胃口也很差,舌質淡紅,苔薄白,脈象細弱無力。當時我根據這些情況診斷為脾土虛導致皮膚損傷後修復功能不足,也就是前面講的「土不生金」,於是給她處方用:

黃耆30克,黨參30克,炒白朮15克,當歸12克,茯苓10克,生甘草6克,炮山甲6克,皂角刺3克,陳皮10克,焦三仙(各)10克。

方子中以黃耆、黨參、炒白朮、甘草、茯苓補益脾土為主藥;以當歸補血活血,炮山甲、皂角刺透膿排膿,陳皮、焦三仙開胃助消化為輔藥,各藥協同在一起,可以使脾土功能旺盛而促進皮膚的癒合。我給患者開了7帖的藥,讓她吃完後再來複診。同時我也告訴她,過幾天我要到病房裡去,不在門診了,下次來複診時,可以找我的老師看。可是過了一個禮拜後,這位患者竟然找到病房裡來要我複診。當時我正在病房裡寫病歷,我說,我老師在外面呀,你怎麼不找他看?她說,你上次的藥效果很好,我還是相信你。當時我真的很感動,作為一個實習醫師,有什麼能比得到病人的信任更高興的事呢?再看病人的創口,已經癒合了四分之三,而且不流膿血了,患者自己說,吃了藥之後,原來不太有食慾的,現在好像到了吃飯時間,胃就有飢餓感,而且吃東西也很香,而且7帖藥吃完,人的精神也好了很多。因為膿已經沒有了,於是我將上次藥方中排膿的炮山甲、皂角刺給去掉,再考慮到長期的流膿血勢必要損傷到人體內的氣血,所以我在前面補益脾土的基礎上,又加了熟地12克、白芍10克,以補血養血,這次也開了7帖藥,一周後,患者再來複診時,創口已完全長好,面色也紅潤起來,於是我讓患者原方再服用7帖,以鞏固療效,就這樣遷延半年的疾病被治癒了。

下面我們來看五行相剋,五行相剋關係如下:

木剋土
土剋水
水剋火
火剋金
金剋木

相剋關係又該怎麼來理解呢?同樣也很簡單。木能吸取土中的養分,所以說木克土。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毫無疑問,土是水的剋星,所以說土克水。水能滅火,所以說水克火。火能熔化金屬,所以說火克金。刀斧可以砍伐樹木,刀斧是什麼做的?當然是金屬,所以說金克木。五行相剋對應到五臟則是:

肝剋脾
脾剋腎
腎剋心
心剋肺
肺剋肝

相剋關係可以使得各臟器各自的功能活動受到一定的制約,從而使各個臟器之間能取得一種相互協調和動態平衡。相剋關係是一系統對另一系統的制約,根據其制約的程度,往往會產生三種結果:一是平衡,二是不及,三是太過。制約平衡是制約關係的最佳結合點,在這種狀態下,各臟腑之間處於一種動態平衡、相互協調的關係,是各臟腑發揮最大工作效率一種狀態。制約不及,則會導致被制約方的功能過於旺盛,甚至會導致被制約方反過來克制制約方的情況(這在中醫上稱為「反侮」),從而使整體平衡受到破壞。比如說,脾屬土,腎屬水,正常情況下,脾對腎有克制作用,使水分在體內能正常代謝,順著自身的通道排出體外,如果脾功能不足,對腎的克制不足,則會導致水濕在體內氾濫而出現水腫、小便不通、嘔吐清水等疾病。制約太過,則會導致被制約方功能過度抑制,也會影響整體平衡的正常狀態。比如說,肝克脾,當肝的功能過於旺盛,就會過度抑制脾的功能。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這樣的體會,生氣或發怒往往會使我們的食慾下降,甚至會出現胃脘脹悶、噯腐吞酸等消化不良的症狀,這是因為生氣或發怒是肝木過度旺盛的表現,肝木過旺則對脾土克制過度,導致脾的運化飲食功能下降,從而出現上述症狀。通過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剋,五臟就不再是五個獨立的系統,而是構成了一個動態的、生生不息的平衡整體。

五行生剋理論實際上就是聯繫與制約的具體體現,它將人體各器官的功能都最終歸屬於一個整體,任何臟器功能狀態和活動情況不僅受到其他臟器的影響,同時也時刻影響著其他臟器。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認為,在各臟腑相生相剋關係中產生的人體整體的動態平衡,是人體健康的本質所在。而這個動態平衡一旦遭到破壞,我們就會出現各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