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病食療驗方 小兒科疾病

嬰兒腹瀉

本病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綜合症,以腹瀉(大便呈黃色或黃綠色的水樣便)、嘔吐及水、電解質紊亂為主要臨床表現。

忌宜

  1. 停止不宜消化食物的供紿,適當限制食量,母乳餵養者宜縮短每次哺乳時間,人工餵養者可暫紿米湯、稀藕粉或稀釋乳。腹瀉、嘔吐嚴重者應禁食6∼12小時。多給飲水,以防脫水。
  2. 慢性腹瀉患兒的飲食應清淡、易消化、營養和水份充足。

食療驗方

  1. 白胡椒2份,肉桂1份,丁香1份。共研細末,裝瓶備用。每次用1∼2克克調敷臍部,外用膠布封固。每日1次,治癒為止。治療 150例,95%左右均在用藥一、二次後痊癒。(《廣西衛生》1973年第2期)
  2. 乾薑、小茴香各30克,肉桂15克,蔥白6根。先將前3味藥研碎,然後和蔥白共搗爛,再用砂鍋炒熱,裝於布袋內,熱敷於患兒小腹部臍與關元穴之間,熱度以不傷及皮膚為宜。一日2次,1劑藥可用1天,同時再炒熱。
  3. 大蒜1∼2片。放熱灰中煨熟,去皮搗爛如泥狀,溫敷臍部。 (《中華醫學雜誌》1976年第12期)
  4. 糯米500克,淮山藥、芡實各250克,胡椒3克。先將糯米用水浸1夜,晾乾,然後分別將上藥用文火炒至微赤色,共研末,裝瓶備用。6個月以下的患兒用半湯匙,6個月至1歲用1湯匙,1∼2 歲用2湯匙,加白糖適量,用滾水調成稀糊服。每日服3次,五日為一療程。治療220例,治癒167例,有效36例,無效17例。
  5. 豬骨頭、陳皮各適量。將豬骨煅存性,研細末。陳皮洗淨晒乾,研末。取煅豬骨頭粉2份,陳皮粉1份混勻。1歲以內每
  6. 5∼2克,1∼3歲3∼6克,4∼5歲9∼12克,分二、三次開水沖服。用上方治療幼兒腹瀉50例,治癒47例,好轉3例,平均治癒天數為
  7. 7天。(《新中醫》1978年第5期
  8. 大蒜適量,於入文火中烤至黃色,味即由辣變甜。1歲者每次服2瓣,2歲者每次服4瓣,以此類推,日服二、三次。(《廣西中醫藥》198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