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為氣體出入之門戶,司嗅覺,助發音,為肺氣之所屬。頭部為諸陽之所聚,鼻居面中,為陽中之陽,是清陽交會之處,有「明堂」之稱,清陽之氣從鼻竅出入,故又屬「清竅」。
與鼻聯繫比較密切的臟腑包括肺、脾、膽、腎、心。
鼻病之內治方法
治法 | 概念 | 應用範圍 | 常用方劑 |
---|---|---|---|
芳香通竅 | 用輕清升浮,芳香通利之藥物,祛散壅阻鼻竅之邪。 | 鼻塞、流涕 | 蒼耳子散 |
疏風解表 | 當病邪侵襲肌表,用辛散解表藥物,使邪從表解。 | 鼻病初起,邪在衛表 | 辛涼解表用銀竅散 辛溫解表用荊防敗毒散 |
清熱解毒 | 用寒涼藥物,清裡熱,解邪毒,主要是清肺胃之熱,瀉肝膽之火。 | 火熱邪毒壅盛,鼻竅黏膜肌膚紅腫較甚,或腫甚成膿,疼痛較劇 | 黃連解毒湯 |
清熱利濕 | 以甘淡滲濕和清熱的藥物,清利濕熱邪毒所致的鼻疾。 | 濕熱之邪上蒸鼻竅而致鼻塞,肌膜腫脹,涕多稠黃 | 加為四苓散 |
行氣活血 | 用行氣通絡,活血祛瘀藥物,以消傘腫結。 | 氣血滯留,經絡壅塞;證見鼻甲腫硬、紫赤、凹凸不平,持續鼻塞 | 當歸芍藥湯 |
溫肺補脾 | 溫補肺氣,驅散寒邪,健脾補氣,溫中散寒 | 鼻內肌膜蒼白、噴嚏、流清涕等肺脾氣虛之鼻病 | 肺氣虛用溫肺止流丹;脾虛用四君子湯加附子、川芎 |
滋補腎陰 | 滋養腎陰,治療腎陰不足之慢性病 | 鼻肌膜微紅,或乾燥萎縮,涕痂成塊,或涕稀,嗅覺減退,頭暈,腰酸,耳鳴耳聾或鼻衄 | 六味地黃湯 |
補益托毒 | 用補益氣血、排膿解毒之藥物,治療涕膿經久不止的虛性鼻病 | 鼻淵的膿涕多,鼻塞頭脹而又體虛 | 托裡消毒散 |
針炙常用穴道:迎香、禾髓、合谷、印堂、上星、列缺、風池、欑?竹、解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