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詞術語(八)

名詞術語(九)

拔火罐(拔罐療法) 應用竹筒、陶瓷或玻璃製成的小罐或寬口瓶作為火罐。拔罐時,先將點燃的酒精棉球或紙條在火罐內晃動片刻後,趁熱將罐倒扣在一定的體表部位上,使罐口輿皮膚密切接觸,由於冷卻後火罐內空氣減少,產生負壓,緊密吸著在皮膚表面,引起局部充血或瘀血,因而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一般應用於腰痛、胸脅痛、頭痛、關節炎和哮喘等多種疾病。
藥罐 拔罐療法的一種。即將竹罐放在預先配製好的中藥煎劑中,煮沸後取出,俟稍涼再進行拔罐的方法。
推罐(走罐) 拔罐療法的一種。多用於腰背部。要選用罐口光滑的罐,將局部皮膚塗少許油脂,於拔上火罐後在皮膚上平行地上下左右移動幾 次。
閃罐 拔罐療法的一種。 即將棉花棒蘸 95% 酒精點燃,在罐內繞一周後抽出, 立即將罐按在拔罐的部位上,再馬上拔下,再吸再拔,反複多次。直到局部皮膚充血為止。
時病 又稱“時令病”,指一些季節性發生的疾病,如春季的春溫、風溫、溫毒、傷風等。夏季的泄瀉、痢疾、中暑、暑溫、熱病、疰夏等。秋季的瘧疾、濕溫、秋燥等。冬季的傷寒、冬溫等。
時行 時病中有不少病帶有傳染性和流行性,古代稱為時行。如果引起大流行時 ,則稱為“天行”或“天行時疫”。
症候 症候是由若干症狀綜合構成的, 可以說是症狀的複合,相當於西醫 Syndrome。例如發熱、惡寒、頭痛、脈浮等是一種外感表症的症候。壯熱、煩渴、舌紅苔黃、便秘等,是一種裡實熱的症候。又如中風時出現牙關 緊閉、面赤、氣粗、痰涎壅盛、兩手握固,脈弦滑或沉緩等,稱為“閉症 ”。氣息微弱,四肢厥冷,汗出如珠,口開目合,手撒遺尿,脤微細欲絕 或沉伏等,稱為“脫症”。閉症、脫症,這些都是疾病的症候。
証用作病名,乃表示本病突出的主症。一證之中可包括多種症候。如痹証若 見肢體酸痛,游走不定,屬風痺的症候;若見疼痛較劇,遇冷痛增,得熱痛減,則屬實痹的症喉;若疼有定處,酸重麻木,則屬濕的症候。
病候 疾病外候的總稱。即指疾病反映出來的現象,與西醫的 Sign 相類似。包括症狀和體徵。
陰病 含兩義:指三陰經的病。指一般虛症,寒症的統稱。
陽病 含兩義:指三陽經的病。指一般實症,熱症的統稱。
卒病 含兩義:指突然發病,也稱“暴病”。指新得的病,也稱“新病”。新病多與舊病、宿疾相對而言。
傷寒 病名或症候名。廣義的傷寒是外感發熱病的總稱;狹義的傷寒是屬於太陽表證的一個證型,主要症狀有發熱、惡寒、無汗、頭項強痛、脈浮緊等。與現代醫學所稱的“傷寒”不同。病因。指傷於寒邪。
太陽中風 指太陽經感受風邪,是太陽表證的一個證型,主要症狀有頭項強痛 、惡風、發熱、汗出、脈浮緩等,屬表虛證。指真中風的一型。即 中風病有寒熱的證候中表現無汗惡寒,或有汗惡風的稱為“太陽中風 ”。但這種分型對中風病的辨證施治意義不大,現已少用。
病溫 指所患的病證是屬溫邪性質。
溫病 是感受四時不同的溫邪所引起的多種急性熱病的總稱。古代對於“熱病” ,多用“溫病”一語以概括;後人有認為“熱”輕的為溫,重的為熱,但 實質上是相同的,故溫與熱往往互稱,又統稱為溫熱病。其臨床特點是發 病較急,初起時多見熱象偏盛,而且容易化燥傷陰。它的種類較多,常見 的有風溫、春溫、濕溫、暑溫、冬溫、溫毒等。詳見各條。
熱病 含兩義:指夏天的暑病,指一切因外感引起的熱病,見《素問.熱論》:「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這裡的“傷寒”即指廣義的傷寒。 泛指熱性病。
風溫 感受春季風溫病邪而發生的一類急性熱病。葉天士《溫熱論》:「風溫者,春月受風,其氣已溫」。本病初起,邪在肺衛,主要症狀有發熱、口 渴、自汗、惡寒、咳嗽、頭痛等。在病勢發展過程中,有時能出現神昏, 譫語等“逆傳心包”的證候及發斑等症。溫病發汗後,出現身灼熱、自 汗、身體沉重、嗜睡、鼾聲、說話困難等證候,也叫“風溫”(見《傷寒 論》)。
春溫 是發生於春季的溫病。它的臨床特點是:初起即出現裡熱症狀,如發高熱、口渴、心煩、小便赤等。或出現外寒裡熱、怕冷、身熱、無汗、口渴、 頭痛、身痛、煩燥不安、咽乾、舌質紅、脈細數。裡熱熾盛時,可出現發 斑和神昏,四肢抽搐等症狀。可見於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暑病 暑為六淫之一,是夏季的主氣。凡夏天感受暑熱邪氣而發生的多種急性熱病,統稱為“暑病”。但狹義的一般多是指暑溫、中暑、感暑之類的病症 。
陽暑 指夏季在烈日下工作或長途奔走,感受炎熱曝哂而發病的傷暑證。是由於動而得之,故名“陽暑”。主要病狀有高熱、心煩、口渴、大汗、舌苔黃 乾,脈洪數等。
陰暑 指夏季因氣候炎熱而吹風納涼,或飲冷無度,中氣內虛,以致暑熱與風寒之邪乘虛侵襲而為病。是由於靜而得之,故名“陰暑”。主要病狀有發熱 惡寒、無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舌質淡、苔薄黃,脈弦細等。
傷暑 又稱“感暑”。指夏季傷於暑邪,出現多汗身熱,心煩口渴、氣粗、四肢疲乏、小便赤澀等“陽暑”證候。
冒暑 指一般的傷暑證。感受暑邪之後,邪阻腸胃,出現惡寒發熱、心煩、口渴、腹痛水瀉、小便短赤、惡心嘔吐、頭重眩暈等症。
即中暑。詳見“中暑”條。暍暍,形容熱性病的熱氣極盛。
中暑 指在夏季炎熱氣溫中因為中於暑邪而發生的病症。症狀是突然暈倒、身熱 、惡心、嘔吐、煩躁、大汗(或無汗)、氣粗、面色蒼白、脈細數,或昏迷不醒,四肢抽搐、牙關緊閉等,又稱“中暍”(即傷於暑熱之意)。
暑溫 指夏季感受暑邪而發病的熱性病。臨床表現一開始就發熱身困,汗大出,背微惡寒,形似傷寒,右脈洪大而數,左脈反小於右,頭暈痛,面垢齒燥,口渴引飲,面赤心煩惡熱,大便或秘或瀉,或瀉而不爽等。 暑溫易夾雜有傳染性的癘氣,是夏季較烈性的一類傳染病,前人稱為“暑溫夾癘”。如流行性B型腦炎、中毒性痢疾、鉤端螺旋體病、惡性瘧疾等 。
暑風 暑溫病,因熱盛而出現昏迷抽搐症狀的,稱為“暑風”或“暑痙”。表現為突發高熱、神志不清、面赤、口渴、小便短赤,甚則角弓反張、牙關緊閉、手足抽搐。暑邪每多挾濕或痰濕互阻,如濕盛的,胸悶惡心,大便溏 泄;痰濕互阻的,喉間痰鳴、面色垢晦、舌苔厚膩等。
暑厥 指中暑患者出現神志昏迷、手足厥冷至肘膝部。
暑熱証 廣義指暑天一般熱証。狹義指小兒夏季熱(古稱“疰夏”)。嬰幼兒每逢夏季長時期發熱,或暮熱早涼,或暮熱早涼,伴有口渴、多尿、無汗或少汗等症狀。發病原因,多與嬰幼兒時期,陰氣未充,陽氣未盛 ,不能耐受炎熱氣候的熏蒸有關。病至後期,往往元氣受損,出現上實下虛症狀。參見“疰夏”條。
暑穢 感受暑濕穢濁之氣而發的病症。表現為發病急速,頭痛而脹、胸脘脹悶、煩躁、惡心嘔吐、身熱有汗,嚴重的出現神昏、耳聾等症狀。
暑瘵 指感受暑熱而突然咯血咳嗽,狀似“癆瘵”的病症。是因暑熱傷肺,蒸迫 肺絡所致。臨床表現有煩熱口渴、咳嗽氣喘、頭目不清、咯血、衄血,脈洪而芤等。如暑熱挾濕的,則口不渴而苔白滑。
疰夏(夏疰) 或叫“注夏”。本病因有明顯的季節性,每在夏令發病,故名。 好發於幼弱兒童。發病原因一般是由於體質嬌嫩,脾胃虛弱或陰氣不足,在夏季炎熱的環境中,感受溫熱之氣而致。由於體質差 異,臨床表現有兩種類型:脾胃虛弱型:主要症狀有肢體無力、胸悶不適、懶於說話、納呆便溏。如遷延日久,患兒身體異常 羸瘦,下肢也逐漸痿軟無力。暑熱熾盛型,主要症狀有身熱午後增高、有汗或無汗、口渴喜飲、小便量多,後期身熱稽留不退 、消瘦、肢體疲乏、精神萎糜,故又有“夏痿”之稱。類於小兒夏季熱。
濕溫 是長夏(農曆六月)季節多見的熱性病。因感受時令濕熱之邪與體內腸胃之濕交阻,醞釀發病。表現有身熱不揚、身重痠痛、胸部痞悶、面色淡黃、苔膩、脈濡。其特點是病勢纏綿,病程較長,病史多留連於氣分,有濕 重於熱和熱重於濕的不同。病情進一步發展,可以入營入血,發生痙厥、便血等變證。多見於腸傷寒、副傷寒一類疾病。
濕病 泛指因濕而引起的病症。濕為重濁粘膩之邪,有外濕、內濕之分。感受霧露,久居潮濕之處,或涉水雨淋,或著汗濕衣,以致濕邪入侵肌膚,出現身重體酸,關節疼痛,或見惡寒發熱,身重自汗,屬外感濕邪,亦稱“傷 濕”。若因飲食不適,過食生冷,或脾胃虛弱,運化失常,水濕內停,出現食欲不振、泄瀉、腹脹、小便少,甚則面目四肢浮腫等症的,是濕從內 生,統屬濕病。參見“內濕”、“外濕”等條。
秋燥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病邪從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氣乾燥的症狀,如鼻咽乾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等。燥有兩種不同的性質:一偏於寒,一偏於熱,臨床上分為“涼燥”、“溫燥”二種類型。詳見該條 。
涼燥 指感受秋涼燥氣而發病,即秋燥之偏於寒者。臨床表現初起頭痛身熱、惡寒無汗、鼻鳴而寒,類似感受風寒, 但本病有津氣乾燥的現象,如唇燥嗌乾、乾咳連聲、胸滿氣逆、兩脅竄痛、皮膚乾痛、舌苔白薄而乾等症。這 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損而出現的寒燥症狀。
溫燥 指感受秋天亢旱燥氣而發病,即秋燥之偏於熱者。臨床表規初起頭痛身熱、乾咳無痰、咯痰多稀而粘、氣逆而喘、咽喉乾痛、鼻乾唇燥、胸滿脅痛、心煩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邊尖俱紅等症。這是肺受溫燥之邪、肺津 受灼而出現的燥熱症狀。
冬溫 指冬季感受反常氣候(冬應寒而反溫)而發生的熱性病。主要症狀有初起頭痛、無汗、發熱、微惡寒、口渴、鼻乾或鼻塞流涕、咳嗽氣逆,或咽乾痰結、脈數、舌苔逐漸由白變黃;繼則汗出熱不解、口渴惡熱、咳嗆、脅 痛、脈滑數、舌赤苔黃而燥等症。以後傳變,與風溫大體相同。
溫毒 指感受溫熱時毒而發生的急性感染,即所謂“諸溫夾毒”。臨床以高熱、頭面或咽喉腫痛、出血性斑疹為特徵。大抵包括二類疾病:一是頭面、口腔、咽喉感染的化膿性疾患,如繼發性化膿性腮腺炎、扁桃體周圍膿腫、 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等;一是急性流行性傳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猩紅熱、斑疹傷寒等。
溫毒發斑 溫毒症狀之一。由於溫熱之毒內蘊肺胃,充斥三焦,波及營血,透發於肌膚而為斑。如斑色紅活的,熱毒較輕,紫暗的為熱毒重,黑色的 為熱毒極重。類於暴發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斑疹傷寒等急性傳染病 。
溫疫 又稱“瘟疫”。是感受疫癘之邪而發生的多種急性傳染病的統稱。其特點是發病急劇,病情險惡,有強烈的傳染性,易引起大流行,常見的有兩類:一是濕熱穢濁之疫,以惡寒壯熱、頭痛身痛、苔白如積粉、脈數等為主 症。一是暑熱火毒之疫,以高熱、煩燥、頭痛如劈、腹痛吐瀉,或神昏發斑、身發臭氣為主症。
風寒感冒 本病由於感受風寒邪氣而發病。主要症狀有發熱、惡寒、頭痛、無汗、鼻寒聲重、噴嚏、流清涕、喉癢咳嗽、骨節痠痛、口不渴、苔薄白、脈浮緊等。
風熱感冒 本病由於感受風熱邪氣而發病。主要症狀有發熱、頭痛、微惡風寒、自汗、鼻塞無涕、咽喉焮痛、咳嗽、痰稠黃、口渴、舌紅苔薄白微黃、脈浮數等。
新感溫病 指四時中感受外邪,隨感隨發的溫病。初起為表寒症的,發熱較輕、惡寒、頭痛、體痛較重,舌質淡、舌苔薄白,口中和,不渴,脈浮緊或浮緩,以後就化熱入裏。初起為表熱症的,發熱較重,惡寒、頭痛 、體痛較輕,舌質紅,舌苔薄白或微黃,口渴,脈象浮數,以後熱入於裏而更甚。風溫、暑溫、濕溫、秋燥、冬溫等都屬新感溫病。
伏氣溫病 是有別於新感溫病另一類溫病。有因感受外邪後,因邪輕未能隨即構成發病條件,蘊伏於裡;或因平素內有積熱,到了一定時間,感受時邪,內伏的鬱熱,自裡透出。均稱為“伏氣溫病”(亦有說是感受溫 邪較深,發病時一開始就見裡症的)。本病的特點是一開始即見煩渴、舌絳、尿赤、脈數等裡熱症候,而往往衛分症候不明顯。如“春溫 ”,“伏暑”,“溫瘧”等,都屬於這類溫病。伏氣溫病與新感溫病,實質都是感受溫邪而發的病,所不同者,是臨床表現的差異,這可 能是由於病邪性質,致病途徑,病變部位,病人體質等因素不同而來,故必須以症候為依據,不能離開症候空談成因,也不應把“伏氣” 看成是疾病的潛伏期。古人所說的伏邪,從冬伏至春夏而發病,或暑邪伏至冬季而發病,此說只可以做參考。從臨床上辨別新感與伏氣, 對病機轉變、預後、治療等,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尤其伏氣溫病的治療經驗,有很多值得借鑒。
兩感 指陰陽兩經表裡同病,又稱“傷寒兩感”。如既有太陽經表證的發熱、頭痛,同時又有少陰經裡證的神倦、肢冷、脈微。“重感”的別稱,即重複感受兩種病邪。如臟腑本有積熱之邪在內,又再外感風寒,出現表裡 同病的證候。
晚發 “伏氣溫病”的別稱。指春秋季末期所發生的裡熱證候較重的溫熱病。但“晚發”一詞,現已少用。
陰陽交 語出《素問.評熱病論》。熱病出汗後,仍發熱,脈躁疾。發熱和脈象不因出汗而見和緩,反有狂言、不能食的症狀,前人認為這是陽邪交入於陰分,消耗陰氣所致,故名。屬危重證侯。
惡寒 即怕冷、畏寒之意。惡寒的症狀,在外感表證或陽虛裡證都可出現。外感惡寒,是因風寒在表,必兼有發熱、頭痛、脈浮等表證;陽虛惡寒,是內臟虛寒,陽氣不足,必見身冷、脈沉等裡寒證。此外,還有裡熱盛而外現 假寒的,雖有惡寒、手足冰冷的症狀,但患者口渴、呼吸氣粗、便秘、溺赤、脈多滑實。
憎寒 是一種外有寒戰,內有煩熱的症狀。這是由於熱邪內伏,陽氣被阻,不能透達所致。
寒熱往來 指惡寒時不發熱、發熱時不惡寒,惡寒與發熱交替出現,定時或不定時發作的情況。這是少陽病正邪相爭所出現的熱型。
寒栗鼓頷 簡稱“鼓栗”,或“振栗”。寒栗指因惡寒而發抖,也叫“戰栗”。 鼓頷是形容惡寒時全身發抖,上下齒不斷地叩擊的樣子。溫疫或瘧疾患者的惡寒,往往出現這種症狀。
洒淅惡寒 形容病人惡風寒時好像被冷水噴洒在身上,或被雨水所淋的感覺。
振寒 形容發冷時全身振動,即冷得發抖的意思。
發熱 臨床最常見症狀之一。發熱的類型和兼症此較複雜,概括可分為外感、內傷兩大類。
“外感發熱”:多屬實證。由六淫或疫癘等外邪侵入人體之後,正氣與之相抗而引起。分表熱、裡熱、半表半裡熱。表熱多兼惡風寒 、舌苔薄白、脈浮,或咳嗽、鼻寒等肺經衛分病狀。半表半裡熱,主要特 點是寒熱往來、胸脅脹滿不舒,或見嘔吐、口苦咽乾、脈弦數。裡熱則不 惡寒而反惡熱、口渴、舌苔黃乾,或大便燥結或泄瀉臭穢稀糞,脈多沉數而有力。若邪盛深入“營分”、“血分”則出現昏迷、抽搐、斑疹等危重 症狀。
“內傷發熱”,多屬虛證。主要由於臟腑陰陽失調所致。分為陽虛(氣虛)和陰虛兩類。詳見“陽虛發熱”、“陰虛發熱”條。
惡熱 即發熱而怕熱的意思。外感表證,一般是發熱惡寒,但當表邪入裡(邪入氣分)或外感風溫,則往往不惡寒而反惡熱。
潮熱 發熱如潮水一樣有定時,每天到了一定時候體溫就升高(一般多在下午出現)。潮熱的病因大概有三:因體內陰液不足的,每於入夜即發熱盜汗 ,叫“陰虛潮熱”;因陽氣受濕邪所遏制的,可見午後發熱,叫“濕溫 潮熱”;因熱邪下結於腸,亦可於每天午後發熱,稱為陽明“日晡潮熱 ”。此外,溫病傳至營分或血分階段,身熱往往在午後逐漸升高,這種熱 型不稱潮熱,而叫熱入營分或熱入血分。
勞熱 指各種慢性消耗性疾病中出現的發熱現象,如五勞七傷所產生的虛熱。 因中氣不足,肺氣虛弱,稍事勞累,即出現低熱的症狀。
灼熱 形容發熱較高的情況,用手撫患者的皮膚,即有灼手的感覺。
煩熱 凡發熱同時又有心煩,或煩躁而有悶熱的感覺,均稱“煩熱”。多由於裡熱過盛,氣陰受傷所致。
壯熱 指實證出現的高熱,一般屬溫病在氣分的熱型。
暴熱 指突然發生的高熱,都屬於實熱證,多見於急性傳染性疾患。
身熱不揚 形容受濕邪阻遏的一種熱象,其特點是體表初捫之不覺很熱,但捫之稍久則覺灼手。
陰熱 指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低熱,即內傷的陰虛發熱。指急性熱病後期由於陰津消耗而產生的發熱情況。
瘧疾 古代統稱“痎瘧”,以寒戰、壯熱、出汗、定期發作為特徵。古 人從實踐中觀察到本病發於夏秋季節及山林地帶,蚊蟲容易孳生繁殖的時 侯和環境,認為病因是夏季感受暑邪或接觸山嵐瘴氣,或因受寒濕之邪而 引起。邪氣潛伏於半表半裡,邪正相爭,在一定條件下而發病。其分類大致加下:按臨床證候分:如發熱而汗自出為風瘧;壯熱煩渴為暑瘧;胸 悶泛惡、身痠肢重為濕瘧;先寒後熱、寒重熱輕為寒瘧;先熱後寒、熱重 寒輕為溫瘧;但熱不寒為瘴瘧;但寒不熱為牝瘧;眩暈嘔逆、痰盛昏迷為痰瘧;久瘧體虛為虛瘧;久瘧脾臟腫大為瘧母;一日一發為單日瘧;二日 一發為間日瘧;三日一發為三日瘧,又稱三陰瘧。按誘發因素和流行特 點分:遇勞即發為勞瘧;因食誘發為食瘧;由於山嵐瘴氣為瘴瘧;引起流行的為疫瘧。以上分類只是按現象分類,對辦證施治雖有些意義,實際上 疫瘧、痰瘧、瘴瘧等,多屬惡性瘧疾,其中痰瘧、瘴瘧類似腦型惡性瘧疾 。至於其他瘧疾,有的屬於瘧疾的兼症,有的則是類似瘧疾的其他熱病。參見瘧證各條。
風瘧 因夏季陰暑內伏,復感風邪而發的一種瘧疾。臨床表現有先寒後熱,寒少熱多、頭疼、發熱時自汗出、脈弦數等症。
溫瘧 內有伏邪,至夏季感受暑熱而發的一種瘧疾。臨床表現有先熱後寒、熱重寒輕、汗或多或少、口渴喜涼飲、舌紅、脈輕按浮數重按無力等症。「溫瘧者,其脈如平(指未現瘧疾通常所見的弦脈),身無寒,但熱,骨 節疼煩,時嘔,……」(《金匱要略.瘧病脈證併治》)。
癉瘧 癉,熱氣盛的意思。瘧疾由於感邪後裡熱熾盛而發。其臨床表現有發作時只發熱不寒戰、煩躁氣粗、胸悶欲嘔等症。
暑瘧 因暑邪內鬱,再感秋涼之氣而誘發的一種瘧疾。臨床表現有惡寒壯熱、無汗、煩渴引飲、脈弦數或洪數,或著衣則煩、去衣則冷,待大汗出後則熱 退等。
疫瘧 凡瘧疾在一個地區引起流行,互相傳染,病情較重的,稱為“疫瘧”。其臨床表現有寒熱往來。每日發作一次或二次,發熱較高,煩渴有汗。
瘴瘧 因感受山嵐瘴氣而發的一種瘧疾。臨床表現有寒多熱少,或熱多寒少,每日發作或間日發作,煩悶身重、昏沉不語。或狂言譫語。類於惡性瘧疾。
濕瘧 此種瘧疾是久受陰濕,濕邪伏於體內,因觸冒風寒而誘發。其臨床表現有惡寒而不甚熱、汗出、一身盡痛、四肢沉重、嘔逆脘悶、脈緩等。
寒瘧 因寒氣內伏,再感風邪而誘發的一種瘧疾。臨床表規有寒多熱少,日發一 吹,或間日發作,發時頭痛,無汗或微汗,脈弦緊有力等。
牡瘧 此種瘧疾多因平素元陽虛弱,邪氣伏於少陰而致。臨床表規為發病時寒戰較甚,無熱或微熱,面色淡白,每日定時發作,脈沉而遲等。
痰瘧 較重型瘧疾。臨床表規為發作時寒熱交作,熱多寒少,頭痛眩暈,痰多嘔逆,脈弦滑。嚴重者可出現昏迷抽搐。類於腦型瘧疾。
食瘧 因飲食停滯,再感受外邪而誘發的一種瘧疾。其特點為寒熱交作,寒已復熱,熱已復寒,並伴有噯氣、納呆、食則吐逆、腹脹脘悶等症。
虛瘧 由於平素元氣虛弱,再感瘧邪而發病。發作時寒熱交作,自汗倦臥,飲食減少,四肢乏力,脈弦細。本病也可因久瘧未癒,脾胃虛寒而引起。發病 時有寒熱交作、飲食減少、倦怠肢冷、腹滿便溏、脈濡弱等。
勞瘧 因瘧疾日久而使身體虛弱,將成虛勞,又稱“瘧勞”。或因多病勞損,氣血兩虛而患瘧疾,均稱勞瘧。其特點為微寒微熱,或發於晝,或發於夜,氣虛多汗,飲食少進,或停止發作後遇勞即發。
三陰瘧 即三日瘧。由於元氣內虛,衛氣不固、病邪深入,每隔三天發作一次,因邪氣潛伏於“三陰”,故名。一說因病邪纏綿日久,兼有三陰經主症出現,故名。
瘧母 瘧疾久延不癒,致氣血虧損,瘀血結於脅下,並出現痞塊,名為瘧母,類似久瘧後脾臟腫大的病症。
痢疾 古名“滯下”,亦稱“腸澼”。滯下,是形容大便次數增多,雖急欲排便,但不能通暢,肛門重墜,如有物阻滯的感覺。腸澼,是形容腸內有積滯,排便時澼澼有聲。本病為夏秋季常見的腸道急性傳染病,臨床以腹痛、 粘液膿血樣大便、次數增多而量少、裡急後重為主證。多因腸胃內虛,攝食生冷瓜果不潔之物,以致濕熱內蘊,毒滯腸中所致。 古代對痢疾的論述,範圍頗廣,除包括菌痢和阿米巴痢疾外,還包括其他某些腸道疾病在內。根據臨床特點和誘發因素等,分為“風痢”、“寒痢 ”(冷痢)、“濕熱痢”(熱痢、赤痢、赤白痢)、“寒濕痢”(濕痢) 、“水谷痢”、“噤口痢”、“白痢”、“五色痢”、“休息痢”、“久 痢”(遷延痢)、“疫毒痢”等,名目較多。現臨床上一般分為濕熱痢、疫毒痢、寒濕痢、久痢(遷延痢)、休息痢等五種類型。參見有關各條。
白痢 濕熱毒邪滯於氣分,下痢白色,如鼻涕樣的粘液,或如魚腦者,叫“白痢”。亦有因寒濕凝滯,脾陽受傷而下痢白色,質稀氣腥的,這是屬於寒痢,又叫“寒痢”。參閱該條。
濕熱痢 痢疾證候類型之一。因脾胃濕熱內蘊,胃不消導,脾失健運,濕熱夾滯 所致。以痢下赤色,或如魚腦、稠粘臭穢、排便次數頻多、裡急後重、 肛門灼熱、小便熱赤、舌苔黃膩、脈滑數有力等為特徵。若濕熱毒邪盛 於血分,傷及腸絡,下痢純血者,叫“赤痢”、“血痢”。若病邪傷及氣血,腸中氣滯,腸絡損傷,下痢赤白相兼,膿血相雜,腹中絞痛,排 便次數頻多,叫“赤白痢”。
疫毒痢 痢疾證候類型之一。又叫“疫痢”。本病或因患者體質素虛,或因毒癘過盛,致疫毒深滯腸胃,易入營血,有較強的傳染性,故名。臨床表現有發病急驟,病情較劇,突然高熱,寒戰,煩渴,腹痛急劇,痢下膿血 稠粘,次數頻多,噁心嘔吐,或兼發斑疹。兒童因體質嬌嫩,每於未出現瀉痢的症狀時,即呈高熱、昏迷、抽搐,甚或肢冷、大汗、脈微欲絕 等危重證候。類似中毒性痢疾。
寒痢 又叫“冷痢”。因炎熱貪涼,過食生冷不潔之物,寒氣凝滯,脾陽受傷所 致。有痢下色白、或赤白相兼、質稀氣腥、苔白、脈遲等症。
寒濕痢 痢疾證候類型之一,因脾胃陽虛,濕濁內阻所致。有下痢白色稀膿或如魚腦、脘腹痞脹、腹痛綿綿而後墜、無熱、神疲、不渴、納呆、小便清白或微黃、舌淡、脈緩或遲等症。
暑痢 因夏天感受暑熱,內夾積滯,傷於腸胃所致。有腹中絞痛,下痢赤白,發熱,面垢,汗出,嘔逆,煩渴多飲,小便不利等症。
氣痢 有實證和虛證之分。實證為糞便如蟹沫稠粘,有裡急後重感,腹脹,大便時排氣多,其氣臭穢。或兼腸鳴、小便不利等。是由於濕熱鬱滯,氣機不得宣暢所致。虛證為腹脹排氣時大便即隨之而下,是由於中氣下陷,腸虛 不固所致。
休息痢 下痢履發履止,日久不癒,故名。其原因有因痢疾初起,止澀太早,治療不當,以致腸中積熱未盡;或因飲食失節;或因過服寒涼,脾腎陽虛 所致。
久痢 痢疾日久不癒,又稱“遷延痢”。多因脾腎虛弱,中氣不足所致。臨床表現為大便常帶粘液血液,排便時腹部隱痛,排出無力,甚或脫肛,食慾減退,形體消瘦等。
水谷痢 因脾胃氣虛,不能消化水谷所致。有腹中微痛,糞便中雜有食物殘渣與膿血,飲食減少,四肢困倦;脈細緩無力等症。
五色痢 痢疾,膿血糞便中雜有多種顏色,故名。有虛症和實症之分。實症是由 腸中之滯熱未盡,過早使用止澀藥,或因毒留腸中所致,表規為裏急後重較甚,脈實有力。虛症是由於痢後臟腑之氣已傷,脾腎兩虛,表現為 臍下急痛,頻頻虛坐,脈虛無力;如腎陰虧竭,則下痢膿血雜色而稠粘,滑泄無度,臍下急痛,發熱煩渴,病情較重。
風痢 因內伏風邪,傷於脾胃所致。有先瀉後痢,腸鳴腹痛,或純下鮮血而有後 重感,脈沉細而弦等症。
噤口痢 痢疾,飲食不進或嘔不能食者,稱為“噤口痢”。多由疫痢、濕熱痢演變而成,或見於疫痢,濕熱痢病程中的某一階段,是痢疾比較嚴重的證候。多因濕熱毒邪蘊結腸中,毒盛而傷害胃氣,胃陰受劫;或因久病脾 胃兩傷,胃失和降,輸化無力,氣機相阻塞所致。臨床特點,除飲食不思、嘔惡不納,飲入即嘔外,兼有胸脘痞悶,舌紅絳苔黃膩等症。
裡急後重 痢疾的主要症狀之一,未大便前腹痛,欲大便時迫不待,叫“裏急”。大便時窘迫,但排出時不暢,肛門有重墜的感覺,叫做“後重”。
虛坐努責 形容某些腸道和肛門的疾病,便意頻繁,但卻排不出大便的現象。多因邪滯氣虛所致。
泄瀉 大便稀薄,時作時止,叫“泄”;大便直下,如水傾注,叫“瀉”。但臨床上多合稱為“泄瀉”。其致病原因很多,如風、寒、濕、熱內犯腸胃, 飲食不節,脾胃內傷,以及腎陽衰微等均可致病。一般分為“寒瀉”、“ 濕瀉”、“熱瀉”、“食瀉”、“虛瀉”等。各詳本條。
濕瀉 又稱“洞瀉”或“濡瀉”。是因水濕阻於胃腸,脾虛不能制水所致,所謂:「濕盛則濡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臨床表現有身重、胸悶、口不渴、腹不痛或微痛、大便溏稀、尿少或黃赤、舌苔滑膩、脈濡緩 等。
暑瀉 熱瀉的一種。因感受暑熱之邪所引起。主要症狀有瀉下如注,或瀉出粘稠,煩渴、尿赤、自汗、面垢、脈濡數等。
熱瀉 因熱迫大腸所引起。亦名“火瀉”。主要症狀有瀉下黃白如糜或帶黏膩、氣味臭、腸鳴腹痛、痛一陣瀉一陣,瀉後仍有厚重感,肛門濁熱、小便短赤、口渴、苔黃、脈數等。
寒瀉 由於內臟虛寒所致。臨床表現有大便清冷而稀,有如鴨糞,腹中綿綿作痛、小便清白、苔白滑、脈沉遲;或表現為腸鳴腹痛、氣谷不化、脈沉遲無 力等。
食瀉 因傷食而致瀉,故名。臨床表現為吞酸噯臭,惡聞食氣,胸脘痞悶,腹痛則瀉,瀉後痛減,苔膩。是由於飲食不節,傷於腸胃、脾失健運所致。所謂:「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素問.痹論》)
虛瀉 由於脾腎陽虛,瀉下日久所致。臨床表現有食下易瀉,大便次數多而稀爛,或完谷不化,神倦無力,面色[白光]白,唇舌淡白,脈細弱;或天末亮時即瀉下一、二次,並有腰痠肢冷等症。
芒漕 即“寒瀉”。又稱“鴨溏”或“鶩泄”。形容瀉下的大便水糞相雜,色青黑如鴨糞,小便清,脈沉遲。此屬寒濕之證,因脾氣虛,大腸有寒而致。如瀉下僅是一般清稀垢穢的糞便,則稱為“溏泄”或“泄利”。
飧泄 本病是肝鬱脾虛,清氣不升所致。臨床表現有大便泄瀉清稀,並有不消化的食物殘渣,腸鳴腹痛,脈弦緩等。
五更泄(晨泄、腎泄) 每天早晨天末亮之前即腸鳴泄瀉,故名“晨泄”。致病原因主要是腎陽虛,命火不足,不能溫養脾胃,故又名 “腎泄”。
五泄 指胃泄、脾泄、小腸泄、大腸泄、大瘕泄。(《難經.五十七難》)。 指飧泄、溏泄、騖泄、濡泄、滑泄(朱震亨《平治會粹》)。
大瘕泄 《難經.五十七難》:「大瘕泄者,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陳瑞孫《難經辨疑》指出:「大瘕泄,即腸澼也」。也就是後世所說的痢疾。(圊,即廁所)
暴注 突然劇烈腹瀉,如水傾注,故名。泄瀉時量多,急暴而下,迫不及待,故又稱為“暴迫下注”。多由於熱迫大腸所致。
注下 是形容泄瀉患者大便如水樣向下傾注的情況。
下迫 是形容急欲大便但又排便不暢的窘迫之象。
脅熱下利 或簡稱“脅熱利”。是指裡寒挾表熱所引起的泄瀉。主要症狀有形寒身熱,心窩部有痞硬的感覺、腹瀉不止等。這是外感寒邪,外邪末除,因誤下傷脾,故外有形寒身熱的表證,內有脾虛腹瀉的裡證,表裡 同病。
下利清谷 “下利”,指一般的腹瀉。“下利清谷“即指瀉下的糞便如清水,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殘渣,無糞臭味,並有惡寒肢冷、神倦脈微等脾腎陽 虛症狀。
霍亂 古代把上吐下瀉同時並作的病都包括在霍亂的範圍內。認為這是一種胃腸揮霍撩亂的規象,故名。因此,它既包括著烈性傳染病的“霍亂”,也包括一般夏秋間常見的急性胃腸炎。分為二類:一是因其能將胃腸中病理性 內容物吐瀉而出的,叫“濕霍亂”;一是腹脹絞痛、煩躁悶亂、想吐吐不出,欲瀉又瀉不下的,叫“乾霍亂”。或稱“絞腸痧”。
霍亂轉筋 上吐下瀉,失水過多,以致兩小腹腓腸肌痙擊,不能伸直,叫做霍亂轉筋。
胃實 證候名。指胃腸積熱、熱盛津傷、胃氣壅滯不通的證候,主要症狀有脘腹脹痛、噯氣、大便不通,或煩躁發熱等。
胃家實 語出《傷寒論》。“胃家”是胃與大小腸的簡稱。胃家實指邪熱結於陽明、津液受傷所出現的證侯。主要症狀為壯熱、煩渴、大汗出、脈洪大;因邪熱與腸中糞便互結,可出現潮熱便秘、腹痛拒按等症。
燥矢 屎,古寫多作“矢”。燥矢,指乾燥硬結的糞便。大便乾燥硬結,如伴有壯熱、煩渴、腹脹痛拒按等症狀的。屬陽明臟實熱證。若雖數天不大便,沒有腹脹痛,屬津虛燥結。
胃中燥矢 指腸中大便燥結。《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矢五六枚也。」這裡“胃中”是指腸道。胃中有燥矢,說明是胃腸道實熱內結,津液受邪熱煎灼消耗 ,故腸中大便燥結。
熱結旁流 陽明腑實證的另一表現。腑實證,大便一般多見燥結不通,但有時泄 出黃臭的糞水,而不見燥尿瀉出,仍有陽明腑實證者,稱之為“熱結旁流”。
固泄 “固”,是前後不通;“泄”,是二便不同。《素問.至真要大論》;「 諸厥固泄,皆屬於下」。
寒結 大便秘結之由於陰寒凝滯的,稱為寒結。臨床表現有唇淡白、口淡、舌苔白滑、小便清,或有腸鳴,腹痛等。又名“冷秘”。
風秘 是因風邪而出現大便秘結症狀。患者多伴有眩暈、腹脹等兼症。可見於風熱感冒,大腸燥結;或見於中風病人腸胃積熱等。
發黃 指由各種不同原因引起遍身皮膚或眼鞏膜黃染的症狀。參見“黃疸”條。
黃疸 以身黃、目黃、小便黃為主證。病因是由於脾胃濕邪內蘊、腸胃失調,膽 液外溢而引起。臨床上分為陽黃和陰黃兩大類。詳見“陰黃”、“陽黃” 條。
瘟黃 本病是由於感受濕熱時毒,毒盛化火,深入營血所致。臨床表現有身目呈紅黃色、高熱神昏、煩渴、腹脹、脅痛、衄血便血,或發斑疹、舌絳苔黃燥等。 類於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黃疸型鉤端嫘旋體病等。
急黃 本病是因脾胃素有積熱,濕熱之毒熾盛,灼傷津液,內陷營血,邪入心包所致。是陽黃的重證。它的特點是發黃急驟,身目呈紅黃色,高熱頃渴,胸滿腹脹,神昏譫語,衄血便血,或出斑疹,舌絳,苔黃燥,脈弦滑數。
谷疸 語出《金匱要略》。黃疸類型之一。因於飽食失節,飢飽不勻,濕熱、食滯阻遏中焦所引起。主要症狀有食即頭眩、煩悶、胃中不適、腹滿、大便溏泄、小便不利、身面發黃等。
酒疸 語出《金匱要略》。黃疸類型之一。因酒食不節,以致脾胃受傷,運化失常,濕濁內鬱生熱,濕熱交蒸而成。主要症狀有身目發黃、胸中煩悶而熱、不能食、時欲吐、小便赤澀、脈沉弦而數等。
女勞疸 語出《金匱要略》。黃疸類型之一。證見身黃、額上微黑、膀胱急、少腹滿、小便通利、大便色黑、傍晚手足心發熱而反覺惡寒。《金匱要略》認為本證是得之房勞醉飽。根據臨床所見本證多出現在黃疸病的後期 ,是氣血兩虛、濁邪瘀阻的證候。常伴有脅下積塊脹痛、膚色暗黃、額 上色素沉著、舌質暗紅、脈弦細等,嚴重的發生臌脹。
黃汗 語出《金匱要略》。以汗出沾衣,色如黃柏汁,故名。症見口渴發熱,胸部滿悶,四肢頭面腫、小便不利、脈沉遲等。病因是由於風、水、濕、熱交蒸所致。濕熱傷及血分時,又可併發瘡瘍。
脈疹 俗稱“痧子”。是小兒常見的一種傳染病,是由於感受時邪癘毒所引起,病毒主要侵犯肺胃。初起先見肺衛風熱症狀,以咳嗽、眼結膜紅赤、畏光、眼淚汪汪為其特徵。皮疹出現時,疹點先從耳後、髮際及頭部出現,漸 及顏面全身,疹點與疹點之間可見正常的皮膚為其特點。
白喉 小兒易發的急性傳染病之一。本病因疫癘之氣從口鼻而入,侵犯肺胃二經,化燥化火,上熏咽喉所引起。臨床表現以咽喉部粘膜上產生一種灰白色 不易脫落的假膜及全身中毒症狀為特徵。發病季節以冬、春二季為多。在 氣候乾燥的環境更易流行傳播,故也稱作“疫喉”(疫喉包括爛喉痧和白 喉,白喉只是其中之一)。
爛喉痧 是一種急性傳染病,多發於冬、春兩季。由口鼻吸受疫毒之氣,與肺胃蘊熱相蒸而發。以咽喉疼痛腐爛,肌膚發生紅色疹子(丹痧)為主證, 故又名“爛喉丹痧”。因具有傳染性,能引起流行,故為“疫喉”之一 ,又稱為“疫喉痧”。本病即猩紅熱。
陰陽毒 語出《金匱要略》。為感受疫毒,內蘊咽喉,侵入血分的病症。分陽毒和陰毒,陽毒因熱壅於上,以面赤斑斑如錦絞、咽喉痛、吐膿血為主要症狀;陰毒乃邪阻經脈,以面目青、身痛如被打傷、咽喉痛為主要症狀 。病情均屬危重,《諸病源候論.傷寒陰陽毒候》指出:「夫欲辨陰陽毒病者,始得病時,可看手足指,冷者是陰,不冷者是陽。“這是在陰 毒、陽毒典型症狀出現前的一種鑒別方法。
大頭瘟 溫毒的一種。又稱“大頭風”或“大頭傷寒”。是由於感受風溫時毒,入侵肺胃而發病。以頭面紅腫或咽喉腫痛為特徵。嚴重的可出現耳聾、 口噤、神昏譫妄等危候。另有一種是以頭項腫大為主證,連及頭面,略 如蝦蟆的,稱為“蝦蟆瘟”。
痄腮 又名“腮腫”或叫“含腮瘡“,也有稱為“蝦蟆瘟”。感受溫毒病邪後,腸胃積熱與肝膽鬱火壅阻於少陽經絡所致,冬、春季常見流行,以學齡兒 童發病較多。主要症狀為一側或先後在兩側腮腺部位腫脹,邊緣不清,按 之柔韌感,並有疼痛和壓痛。本病即流行性腮腺炎。
發頤(汗毒) 指發生於頤頷部位的一種化膿性感染,雖與痄腮相似,但本病多繼發於傷寒、溫病、脈疹的後期。由於汗出不暢,餘邪熱毒未能透泄、鬱結於少陽、陽明之絡,氣血凝滯而成,故又名“汗毒” 。初起身熱惡寒、腫如結核、微有熱痛,以後膿腫漸漸增大,熱痛亦加劇。如不及時切開,膿腫可在頤頷部或在口腔粘膜或向外 耳等處潰破。類於化膿性腮腺炎。
百日咳 指兒童感受時邪、痰濁阻滯氣道、肺氣不暢所引起的一種疾病。臨床表 現,以有明顯的陣發性、痙攣性咳嗽而病程長為特徵。因其有傳染性,易引起流行,故又稱“疫咳”。因形容其咳嗽的狀態和咳嗽的連續性, 又稱“鷺鶿咳”、“頓咳”、“時行頓嗆”。因其咳嗽時帶特殊的哮吼聲,類似母雞下蛋後之啼聲,又稱“雞咳”。
百脺嗽 指嬰兒百日內發生咳嗽痰多、睡眠不定的病症,又名“乳嗽”。
痘疳 古病名。以皮疹形態而命名。即現在所稱的天花病。
痧氣(痧脹) 夏秋之間,因感受風寒暑濕之氣,或因接觸疫氣、穢濁之邪,阻寒於內,出現腹痛悶亂的一種病症。因痧氣脹寒胃腸,壅阻經絡,故又名“痧脹”。痧在皮膚氣分的,皮疹隱現紅點,有如脈疹 ,稱為“紅痧”;若痧毒蘊於肌肉血分的,全身脹痛,且有黑斑,稱為“烏痧”。若證情深重,則見發寒熱,頭、胸、腹或脹或 痛,或神昏喉痛,或上吐下瀉,或腰如束帶,或指甲青黑,或手 是脈木等。
風痧 又稱“風疹”。是小兒常見病。因感染風熱時邪,鬱於肺衛而發於肌膚的 病症。臨床表現:發疹前無明顯症狀,發疹時一般伴有輕微的咳嗽,皮疹多在二十四小時內全身出齊,有癢感,二、三天便消退。疹消退後皮膚無 脫屑和斑煩。
白[病賠](晶[病培]) 濕溫病過程中於頸、項、胸、腹等處皮膚所出現的一種細白水泡,狀如水晶,破之有淡黃色漿液流出,因其色 自晶亮,也市“晶[病培]”。這是濕熱鬱阻氣分而釀發的。[病培]色晶亮,顯示濕熱之邪有向外透泄之機,若 [病培]色枯白的,叫“枯[病培]”,是氣液枯竭之侯。 (◎註:[病培]為“病”字去“丙”,代之以“培”之右 旁。)
斑疹 點大成片,色紅或紫,撫之不礙手的叫做“斑”,多由熱鬱陽明,迫及營血而發於肌膚。其形如粟米,色紅或紫,高出於皮膚之上,撫之礙手的叫做“疹”(但亦有不高出皮膚,撫之無礙手之感的),多因風熱鬱滯,內 閉營分,從血絡透發於肌膚。
白疹 白[病培]的別稱。
隱疹 又稱“[病培]癗”、“風疹塊”或“癮痧”,即蕁麻疹,是常見的過敏性 疾病。皮膚出現大小不一的風團,小如麻疹,大如豆瓣,成塊成片。屬於風熱的,丘疹色鮮紅,劇癢,灼熱,舌紅,脈浮數。屬於風寒的,丘疹色 白,劇癢,惡風,舌苔薄白、脈浮弦。屬於風濕的,則疹色微紅,兼見胸悶,四肢痠重,舌苔厚膩。若反復發作,經年不癒,多屬氣血虛。
神昏 即神志昏迷不清。是邪熱內陷心包,或濕熱、痰濁蒙蔽清竅所出現的症狀 。
瞀瘛 瞀,指視物模糊昏花。瘛,指手指筋脈拘急抽搐。多由於火熱上擾心神,引動肝風所致。
悶瞀 是眼目昏花,視物不明,同時又覺煩亂不安的一種症候。多由於痰熱濕濁交阻於內,或因熱毒熾盛所致。
譫妄 由於裡熱過盛或痰火內擾等原因,以致意識模糊、胡言亂語、有錯覺幻覺、情緒失常,或有興奮激動等症狀。
神不守舍 即精神錯亂。心是精神所藏之處(《靈樞.邪客篇》:「心者,……精神之所舍也……」),病邪犯心或精神刺激過度出現的神志異常,均可稱為神不守舍。
如喪神守 《素問.至真要大論》:「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火。」 “如喪神守”用以形容神志昏亂不安,多屬熱盛於內所表現的證侯。
躁狂 “躁”是指手足躁擾。“狂”是指狂亂不安,妄作妄動。狂亂不安,手足躁擾,是神志失常的一種證侯。多因肝經熱盛;或痰火上擾;陽明熱盛, 熱擾心神;或穢濁上干;血蓄下焦,瘀熱上衝等所致。
煩躁 胸中熱而不安叫“煩”,手足擾動不寧叫“躁”。煩與躁常並稱,但有虛實寒熱的不同。溫熱病邪熱入裡,則見高熱、口渴、胸中煩悶、手足擾動,是陽明實熱。因陽明主四肢,熱盛故四肢擾動。大都由煩到躁,稱為“ 煩躁”;如只是煩熱口渴、無手足擾動的,則稱“煩渴”,這是熱盛傷津之象。均屬實熱證。熱性病後期或外感病經過汗、吐、下後,餘熱未清, 胸中煩熱,睡眠不寧,這是虛火內擾,稱為“虛煩”,屬虛熱證。若煩而身冷,手足作無意識動作,形倦神疲,口乾不飲,脈細弱,稱為“躁煩” ,是虛陽擾動,屬虛寒證。
懊儂 語出《傷寒論》。汪必昌《醫階辨證》稱:「懊儂之狀,心下熱如火灼不寧,得吐則止」。這是胸膈間自覺有一種燒灼嘈雜感的症狀。因病位在胸膈心窩部位,故又稱為“心中懊儂”。病因多由於表證發汗不得法,或因 誤用瀉下,致外邪入裏,留於胸膈,擾及胃腑所致。可見於急性熱病或胃腸炎的病程中。
心煩 即心中煩悶。多由於內熱所引起。參見“內煩”條。
心憒憒 憒,煩亂之意。形容心中煩亂不能自主的症狀。若心中煩亂而有痞悶之感的,稱為“心悗”(悗,煩悶之意)。
內煩 指內熱(實熱或虛熱)而引起心胸煩悶的症狀。因心煩引起意識錯亂的,叫“煩亂”。煩亂同時又有悶悶不樂感覺的,稱為“煩冤”。
陰躁 即陰寒極盛所致的躁擾、神志不安的證侯,多屬危重之證。臨床表現四肢厥逆、冷汗自出、脈微欲絕,躁擾不安。這種煩躁是因陰盛格陽所引起,故稱。可見於休克前期、心力衰竭、尿毒症等。
循衣摸床 形容神志昏迷的病人用手摸弄衣被,或撫摸床緣的症狀。這是熱傷心神,邪盛正虛的一種危候。
撮空 指患者意識不清,兩手伸向空間,像要拿東西樣的症狀。如兩手向上,拇指和食指不斷地捻動,稱為“撮空理線”。這是病重元氣將脫的表現。
手足躁擾 指手足擾動不寧。有實證和虛證之別。實證是因內熱熾盛,心中煩躁 不寧,故手足躁擾不能安臥。常伴有身熱口渴或腹脹痛、大便秘結等實熱症狀。虛證是因危重病元氣將脫,神不自主,故出現循衣摸床、 四肢躁擾等無意識的動作。多伴有神倦昏沉、肢冷、脈微等虛寒症狀 。
蓄血證 傷寒太陽腑證的另一種證侯。主要表現為身熱,神志如狂,少腹脹滿,拘急不舒,小便自利。是由表熱隨經入裡,與血相搏,瘀熱阻滯少腹,上擾心神所致。嚴重者少腹硬滿,小便自利,發狂,或身發黃,色瘀暗 ,脈沉結。
痙病 熱性病過程中出現的背強反張,口噤不開的病症。主要表現:身熱足寒(惡寒時覺頭熱、面赤、目赤),頸項強急,背反張,卒口噤,獨頭動搖,脈沉細或勁急等。本病是由六淫侵襲,化燥、化風所致。如陽明熱盛,引 動肝風;或心營熱盛,引動肝風等。凡熱盛傷陰,誤吐,誤下的重症等亦能致痙。《金匱要略》以發熱無汗,反惡寒為“剛痙”;發熱汗出而不惡 寒為“柔痙”。此外,小兒“臍風”、“產後發痙”、“破傷風”及“暑痙”等,都屬痙病範圍。詳見各條。
三陰痙 指痙病之出現三陰經症狀,故名。臨床上除有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項強脈沉等症之外,還見頭搖口噤(屬厥陰);四肢不收、發熱腹痛(屬太陰);閉目嗜睡(屬少陰)等三陰經症狀。
項強 指頭部後項的肌肉筋脈牽引不舒的症狀。一般是由於外感風寒,寒邪侵入太陽經絡,經氣不舒所致。項強常與頭痛並見,是太陽病的主症之一。也有由於濕邪阻滯肌肉,或熱邪灼傷筋脈而致者。
項背強儿儿 《傷寒論》。頭項和背部的肌肉經脈俱有牽引不舒之感。是項強病勢進一步的發展,是形容患者頭項伸直稍向後傾,如小鳥學飛之狀 。若伴見外感症狀的,為邪犯太陽經絡的證候。
角弓反張 病人的頭項強直,腰背反折,向後向曲如角弓狀。這是風病或熱極動 風的一種症狀。可見於驚風、破傷風及多種病因所致的腦炎、腦膜炎等。
轉筋 俗名“抽筋”。多指腓腸肌攣急。是津液脫失的一種症狀。
拘急 指四肢拘攣難以屈伸的症狀。多由於風邪所致,也是神經系統疾病常見症狀之一。
收引 收,是收縮;引,是拘急。收引即指筋脈攣急,關節屈伸不利,多由於寒邪所致。
指眼皮掣動,也作肌肉跳動的形容詞。
身瞤動 即身體的肌肉掣動。其原因有由於發汗太過,陽氣和陰液受傷;有由於陽虛失去促進津液產生的正常功能,氣液不足,肌肉失去溫養所致。
筋惕肉瞤 指肌肉抽掣跳動。其病理和“身瞤動”基本相同,不過津液受傷的程度此較嚴重。
但欲寐 少陰經主症之一。是一種朦朧迷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狀態。見於少陰病心腎兩衰,氣血虛弱。
目中不了了 語出《傷寒論》。了了,是清楚分明的意思。目中不了了,是形容 看東西時模糊不清,是由於陽明腑熱過盛,津液受傷,邪熱上蒸所引起的症狀。
眴目 指眼睛轉動不定,即眼目昏花發黑的症狀。
不能眴 眴,是指眼球轉動。不能眴,指眼睛凝視不能轉動之意。 平素血虛之人,發汗過多,精血受傷,筋脈失養,可以出現這種症 狀。
目瞑 瞑,作合目或寐字解。目瞑指眼睛閉著不想睜開。多見於發熱而心煩、眩暈,患者欲閉目求得一時安靜的狀態。
視歧 即看東西時把一物看成兩物,屬肝腎陰精虧損的病變。
戴眼 指目睛上視而不能轉動,為太陽經的經氣衰竭,是病在危重階段所出現的一種腦神經症狀。
瞳子高 瞳子即瞳人。指目睛上視,為太陽經的經氣不足,進一步可出現“戴眼 ”。是一種腦神經症狀。
結胸 語出《傷寒論》。指邪氣結於胸中的病症。主要症狀有兩類:一類為胸脅部有觸痛,頭項強硬,發熱有汗,脈寸浮關沉等;一類為從心窩到少腹硬滿而痛,拒按,大便秘結,口舌乾燥而渴,午後稍有潮熱,脈沉結等。發 病原因,是由於太陽病攻下太早,以致表熱內陷,與胸中原有水飲結聚;或不因誤下,由太陽內傳陽明,陽明實熱與腹中原有水飲互結而成。胸脅 有觸痛,頸項強硬,微汗或但頭汗出的,為熱與水相結,稱為“水結胸”。又稱“水氣結胸”,或“水熱結胸”。心窩部至少腹硬痛拒按、便秘, 午後微有潮熱的,稱為“實熱結胸”。此外,還有“小結胸”、“大結胸”、“血結胸”、“寒實結胸”等名稱。各詳該條。
小結胸 結胸證類型之一。多由於痰熱互結所致,又稱“痰熱結胸”。臨床表現有胃脘部硬滿、壓痛、舌苔黃微膩、脈象浮滑等。
大結胸 即《傷寒論》中之大陷胸湯證。是太陽表證未罷而誤用下法,出現自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手不可近的證候。
血結胸 結胸證類型之一,是由邪熱與血結聚胸脘所致。主要症狀有胸脘間滿而微硬,不可按,其人善忘,小便反利而口不渴。
寒實結胸 結胸證類型之一。是因太陽病誤用冷水淋洗、邪熱被寒氣所阻抑,水寒傷肺,寒氣結於胸中所致。主要症狀為胸痛、心煩、不渴、不發熱等。
胸下結硬 “胸下“指膈間,是胸膈間有脹滿痞硬而有疼痛的症狀。可因痰濕和邪熱相結;或因脾胃虛寒誤用瀉下,脾胃受傷而致。
胸脅苦滿 即胸脅部滿悶不舒。這是足少陽膽經氣機失調所出現的症狀之一。足少陽經絡分布兩脅,因為氣機鬱結,同時膽火又內鬱於胸膈,故出現 這種症狀。
少腹硬滿 指臍以下部位堅硬脹滿的症狀。若按之不硬,只覺脹滿,拘急不舒的,稱為“少腹急結”。都是由於瘀血和邪熱互結,阻滯於少腹部;或 因膀胱氣化失常,水停下焦所致。前者屬蓄血證,後者屬蓄水證。辨 證要點,在於小便利與不利。小便通利的,為蓄血證;小便不利的, 為蓄水證。
胸悶 是指濕熱或痰濕之邪阻滯中焦,邪氣擾及胸中,出現煩悶不舒的一種症狀 。
是胸腹間氣機阻塞不舒的一種自覺症狀。有因邪熱壅聚的,有因氣虛氣滯的。若兼有脹滿感覺的,則稱為“痞滿”。邪熱阻滯在上焦,胸部痞塞的稱“ 胸痞”。若夾有痰濕,胸痞程度較甚。如有物堵住的,稱為“胸中痞硬”。 邪熱阻滯在胃脘部,按之軟而不痛的,稱為“心下痞”;若按之有抵抗感的,是邪熱與胃中停水相阻,稱為“心下痞硬”。急慢性胃腸炎、消化不良, 常可出現這類症狀。
心下滿 指胃脘間痞悶脹滿;若兼有氣上逆的感覺,稱為“心下逆滿”。這是由於中陽受傷,運化失常,以致水飲停於中焦所出現的自覺症狀。
心下急 指胃脘部急迫微痛、脹滿不舒的感覺。這是因邪熱結於胃,引起劇烈嘔 吐後所出現的自覺症狀。常伴有心煩、大便閉等症。可見於急性胃炎、 胃腸型感冒等。
支膈 自覺胸膈下有一股氣阻塞似的不適感。
心下支結 胃脘間自覺好像有東西梗阻似的,煩悶不舒,不硬不滿的一種症狀。這是少陽病胸脅苦滿的輕症。
臍下悸 指下腹部搏動不寧的一種症狀,多由於下焦平素有水停蓄,當外感病發汗不當,腎氣受傷,水氣沖逆時則可出現。
臟結 語出《傷寒論》。症狀和結胸證相類似,但無發熱頃躁。病者飲食如常,而時有腹瀉,脈象寸浮關細小沉緊,舌苔白滑而膩。是由於邪結於臟,陽虛而陰濁凝結。指病人脅下素有積聚痞塊,並連至臍旁,疼痛牽引到 少腹的病症。
雜病 又名“雜症”。通常指外感病以外的內科疾病。
宿疾 指舊有的病,又稱久病,與新病相對而言。
痼疾 是指久治不癒的比較難治的慢性疾病。
咳嗽 咳嗽是一個症狀,中醫認為六淫外感,臟腑內傷,影響於肺而引起咳嗽。前人區分有聲無痰叫“咳”,因痰作咳叫“嗽”。臨床上習慣把有痰而有聲的咳,統稱“咳嗽”。無痰的咳則叫“咳嗆”或“乾咳”。但不離外感 、內傷兩大類,一般按風寒、風熱、燥火、痰濕、勞傷施治。
乾咳 指無痰的咳嗆。輕者連咳十數聲會有少量粘痰咯出,重者難多咳亦無痰,咳聲高亢,喉癢乾燥,胸脅作痛,舌邊尖紅,苔黃而乾,脈細澀或弦數。中醫認為多係由於燥火傷肺,肺津受灼所致。
燥咳 是一種痰少乾咳的症狀,並有咽喉乾痛,口鼻及皮膚乾燥,氣息不利,骨節煩痛,大便乾燥,舌紅苔黃,脈弦數等。中醫認為係由於燥氣耗傷肺津引起的咳嗽。
痰咳 亦稱“痰濕咳嗽”,臨床表現以咳聲重濁,痰多且易咯出,痰出則嗽止為這種咳嗽的特色。伴有胸悶食少,苔白膩,脈浮滑等症狀。中醫認為本症 多因痰濕內蘊,上干於肺所致。見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擴張 等病。
暑咳 是咳嗽的一種。臨床表現咳嗽少痰或無痰,身熱口渴,心煩或胸脅痛,尿赤,脈濡滑而數等。中醫認為係感於暑邪,暑氣傷肺而咳。
五臟六腑咳 語出《素問‧咳論》。中醫認為咳嗽是肺臟有病的一個症狀。五臟 六腑有病時,病氣影響到肺也會引起咳嗽。同時咳嗽過久也可以影響到其它臟腑功能的失常。因此,古人發現咳嗽會引起或併有其他 臟腑功能及臟腑的經脈循行路線的症候,而以五臟六腑來分類辨症。故而有“心咳”,“肝咳”,“脾咳”,“肺咳”,“腎咳”, 膽咳”,“胃咳”,“小腸咳”,“大腸咳”,“膀胱咳”,“三焦咳”等。(詳見各條)。但不能誤解為除肺之外其他臟腑本身會 出現咳嗽。
心咳 指咳時心胸部疼痛,喉頭似有物梗咀,甚則咽喉腫痛的症侯。
肝咳 指咳時牽引到兩脅疼痛,甚則軀體不能轉側,轉側則兩脅部脹滿的症候。
脾咳 指咳時右脅部疼痛,且牽引到肩背,甚至不可動,動則咳嗽增劇的症候。
腎咳 指咳時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唾涎的症候。
胃咳 指咳時會嘔吐,嘔得厲害時則會嘔出蛔蟲的症喉。
肺咳 指咳時喘息有聲,甚至咳出血的症候。
膽咳 指咳嗽時會嘔吐出膽汁或青色苦水的症候。
小腸咳 指咳嗽時會放屁,咳、屁同時出現的症候。
大腸咳 指咳嗽時會出現大便失禁的症候。
膀胱咳 指咳嗽時合出現小便失禁的症候。
三焦咳 指咳嗽時肚腹脹滿而不欲飲食的症候。
寒痰 以痰質清稀色白的痰為特徵。如由外感風寒而致病的,必伴有惡寒、發熱、頭痛、喉癢、咳嗽等症狀。由脾腎虛寒引起的,則出現惡寒肢冷,神倦納呆,脈沉緩等症狀。
燥痰 以痰質稠粘、量少,或帶血絲為特徵。多伴有口乾、鼻燥、痰難咯出,咽痛,脈細數等症狀。
伏痰 又稱“宿痰”。指水飲由於內熱的煎熬而成的痰,停留在膈間較久而得名。在中醫認為伏痰與伏飲意義基本相同,但“飲”多伏於胸腹四肢,(類似於水腫和胸腹腔積水的現象)。而“痰”則全身各處均可潛伏,除一般 有咯痰症狀的疾病外,如癲癇,某些關節病,淋巴結腫大的病症等,在辨症施治方面往往均興伏痰有關。
痰火 指無形之火與有形之痰煎熬膠結貯積於肺的病證,所謂“窠囊之痰”。平時可無明顯症狀,如因外邪或飲食內傷等因素則引致發作。其症頗似哮喘,煩熱胸痛,口乾唇燥,痰塊很難咯出等。是頭部及耳後有痰核如串 珠狀,或臟下有結核的病症。其核按之緊,推之不移,兼見舌紅苔黃、脈弦滑數等。因其由於肝火、痰鬱所致,故名。
痰積 主要症狀有胸膈痞滿隱痛,痰涎咳咯不出,涕唾稠粘,吞咽梗阻,頭暈目 眩,腹中有硬塊。是由於痰阻氣滯,濕濁凝聚於胸膈間所致。
水飲 水飲是指臟腑病理變化過程中的滲出液。水和飲的區別是,稀而清者為“水”,稀而粘者為“飲”,名實異同,故常水飲並稱。(類似滲出液與滲透液之分)。參閱“飲症”'。
隱症 包括“痰引”、“懸飲”、“溢飲”、“支飲”四種合稱。“四飲”見《金匱要略》。是統指各種“水飲”所引起的病症。
四飲 見《金匱要略》,指痰飲、懸飲、溢飲、支飲四種飲症。詳見各條。
痰飲 廣義的痰飲是指多種水飲病的總稱,泛旨體內水液轉輸不利,停積於體腔 、四肢等處的一類疾病。(類似於水腫 Edema)。中醫認其主因係脾、肺、腎三臟功能失調,相互影響所致,尤其是脾陽失於健運,三焦氣化障礙 留積而成。狹義的痰飲,是水飲病的一種,分虛症和實症兩類;虛症主要表現為胸脅支滿,脘部有振水音,嘔吐清涎、頭暈、心悸、氣短、形體消 瘦。中醫認為係由於脾腎陽虛,不能運化水谷,水飲散在胃腸所致(類似幽門阻塞 Pylon Steuoris 所致的胃瀦留)。實症主要表現為胃脘部堅滿 ,腹瀉,瀉後稍感舒服,但胃部又立刻堅滿,水液流動於腸間,有瀝瀝的聲響。中醫認為這是由於水飲留伏於胃腸所致。(類似痢疾圻 Dyseutery 引起的症狀)。
懸飲 指水飲之留於脅肋部者。因其上不在胸中,下不及腹中,故名。臨床症狀為脅下脹滿不適,或見微腫。咳嗽或唾涎時兩脅引痛,脈沉而弦,嚴重時咳嗽加劇,胸脅痞滿而痛,牽引至鎖骨上窩,伴有乾嘔短氣,頭痛等症( 類似於滲出性胸膜炎,胸膜積水等狀況)。
溢飲 指水液滯留於體表及皮下組織,與一般所謂水氣病相同。臨床表現為身體疼痛,四肢浮腫沉重,或見喘咳等(類似於心臟病水腫,腎炎水腫等狀況)。
支飲 是指痰飲、水氣停留於胸膈胃脘部位的病症。中醫認為係由於上迫肺氣,肺失肅降,氣機的升降受阻,故而胸膈不利。臨床症狀為喘咳上逆,胸滿氣短,倚息不能平臥,甚則浮腫。(類似於慢性肺氣腫引起的肺心病,鬱 血性心臟衰竭等)。
留飲 指長期滯留不行的水飲。中醫認為係因中焦脾胃陽虛,失於運化,津液凝滯所致。臨床表現為口渴,四肢關節酸痛,背部覺寒冷,氣短,脈象沉等。如中陽不復,舊飲雖得排泄,但新飲又可再留積,故此症遷延難癒。
伏飲 指痰飲潛伏於體內,經常發作的狀況。臨床症狀是腰背酸痛,惡寒發熱,胸脅脹滿,咳嗽嘔吐,甚則眠淚自出,渾身顫動。
哮喘 “哮”是指喉間聲響而言,開口閉口皆有痰聲,“喘”是指呼吸而言,氣息迫促,升多降少。“哮”在發作期間,每與喘促相兼,而喘則未必兼哮 。習慣上多以哮喘合稱,實際上是有分別的。
哮症 呼吸時伴有喘鳴聲(呷呀聲)為特徵。常與喘互見。哮以聲響言,喘以氣息言。本病以其有痰鳴咳喘的症狀,故俗稱為“呷呀”,或“呷嗽”。自幼即患本病者稱為“天哮“。中醫認為其病因主要是由於內伏痰飲,因外 感,飲食,情志或勞累過度等因素而誘發,尤其與氣候變化關係更密切。病久可導致肺、脾、腎三臟皆虛,出現本虛標實的症候。臨床上大抵分為 “冷哮”和“熱哮”兩種類型。“冷哮”,咳痰清稀,呈粘沫狀,口不渴,胸膈窒悶,或兼有風寒表症。“熱哮”,則痰濁稠黃膠粘,難以略唾, 面赤、自汗、煩悶、喘脹迫促,或兼有風熱表症。
喘症 以呼吸急促,甚至鼻翼煽動,或張口抬肩不能平臥為其特徵。見於外感或內傷等疾患,臨床上分“實喘”和“虛喘”兩類。“實喘”多由風寒或痰濁、痰熱等所致。由風寒引起的,初起有惡寒發熱等表症;由痰濁誘發的 ,則見胸中滿悶,甚則咳引胸痛。由於痰熱的,則發熱,咳嗽痰盛,胸痛,煩燥等。“虛喘”又分肺弱、腎虛兩種。肺弱的以喘促短氣,咳聲低弱 ,自汗畏風為主;腎虛的則以呼多吸少,動則喘甚,神疲肢冷為主。
喘急 或稱“喘促”。是形容氣喘時呼吸急促之狀。
喘促 見“喘急”。
喘鳴 指喘氣時喉間有痰鳴聲而言。若痰盛而作喘,稱為“痰喘”;痰喘而兼見咳嗽,稱為“喘咳”。(見於慢性支氣管炎,肺原性心臟病,支氣管哮喘等)
肺閉喘咳 此症多見於小兒,中醫認為是外邪壅阻於肺,肺氣鬱閉不宣,而出現發熱、氣急、咳嗽,甚至鼻翼煽動,顏面蒼白,口唇發紺等的病症。(類似肺炎)在病因方面,中醫認為其有因風寒外束,或風溫犯肺; 也有因火熱迫肺而起的。風寒外束的,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而咳嗽氣喘;風溫犯肺的,寒輕熱重或不惡寒,有汗,喘咳脅痛,舌紅苔微黃 ;火熱迫肺的,高熱,自汗,煩渴,喘急,脈洪大。
少氣 即氣虛不埕。主要表現為氣息低微,說話時感覺氣不夠用、懶言、倦怠、脈弱。多因中氣不足、肺腎兩虛所致。
短氣 即呼吸短促而不相接續之意。可見於很多疾病的過程中。有虛有實。實證多突然發病,伴有胸腹脹滿。呼吸聲粗,多由於痰、食內阻,影響氣機升降所致;虛證多實久病,聲低息微,形疲神倦,多由於元氣大虛所致。
上氣 指呼多吸少,氣息急促,是肺經受邪,氣道不利的證候。指上部之氣心、肺之氣)。心肺在人體之上部,故名。
咳逆上氣 指咳嗽氣喘的病症。“上氣”即肺氣上逆之意。此症臨床上有實證、 虛證的區別。實證主要症狀為喘咳胸滿、呼吸迫促、不能平臥、痰多粘膩、脈浮滑,是由於肺實氣閉所致。虛證主要症狀為咳喘面浮、脈 浮大無力,這是“腎不納氣”所致。
膹菀 這裡的“菀”與“鬱”音義通,故“膹菀”又稱“膹鬱”。 是一種喘急痞悶的症狀。《素問.至真要大論》:「諸氣膹鬱,皆屬於肺」參見“病機十九條”。
下氣 氣由腸道中泄出者,俗稱放屁。指人身下部之氣。指降氣的治法(參見“降氣”條)。
息高 指呼氣多而吸氣少的喘迫現象,這是肺氣將絕,真陽渙散的虛脫證候,類 於潮式呼吸,如《傷寒論》:「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肩息 指呼吸困難,抬肩以助呼吸的狀態。哮喘病人或其它原因引起缺氧時均可出現這種情況。
鼻掀胸挺 鼻翼煽動叫“掀”;氣喘胸高叫“挺”。是形容小兒喘咳、呼吸困難的狀態。
肺脹 即肺氣脹滿。是泛指喘咳胸滿的病症。是由於肺失肅降所致。有虛實之分 。實證多由邪氣壅肺,肺氣不降;虛證多由肺腎兩虛,導致腎不納氣,而肺氣上逆。可見於肺炎、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合併感染等 疾患。
肺痿 是陰虛肺傷的慢性衰弱疾患。主要症狀為咳嗽,吐出稠痰白沫,或伴有寒熱,形體消瘦,精神萎靡,心悸氣喘,口唇乾燥.脈象虛數等症。本病多續發於其它疾病或經誤治之後,津液一再耗損,陰虛內熱,肺受熏灼而致 。若病久傷氣或肺中虛寒而致者,則表現為陽虛,患者多涎唾,常吐出涎沫而無咳嗽。可伴有眩暈、遺尿等症狀。
肺癰 是肺部發生癰瘍、咳唾膿血的病症,類於肺膿瘍、肺壞疽等疾患。多因風熱病邪阻鬱於肺,蘊結而成;或因嗜酒或嗜食煎炸辛熱厚味,燥熱傷肺所致。病情變化一般分為三期:表證期:主要表現為惡寒發熱、出汗、咳 嗽胸痛、脈浮數等症;釀膿期:主要表現為咳逆胸滿、胸痛、時時振寒、脈象滑數等症; 潰膿期:主要表現為咳吐膿血腥臭。也可續於其它疾 病。
虛勞 是“虛損勞傷”的簡稱,又有“勞怯”之稱。也是五臟諸虛不足而產生的多種疾病的概括。凡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病久失養,正氣損傷,久虛不復,表現各種虛弱證候的,都屬虛勞範圍。其病變過程,大都由積漸而成 。病久體弱則為“虛”,久虛不復的則為“損”,虛損日久則成“勞”。虛、損、勞是病情的發展,又是互相關聯的。由於虛勞證的範圍很廣,所 以前人對這方面的分類,有“五勞”、“六極”、“七傷”等名稱。但總的病理變化,不離陰虛、陽虛、陰陽兩虛等方面。參見有關各條。
癆瘵 是指具有傳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或稱“肺癆”。類於肺結核病。其發病原因,是由於某種因素使機體的抵抗能力降低,從呼吸道感染癆蟲(結核桿菌)所致,故又稱“傳尸癆”,以形容它是一種互相傳染的病。主要臨床表現有咳嗽、咳血、潮熱、盜汗、身體逐漸消瘦等,以陰虛為多見。在整個疾病演變過程中,開始則陰精虧耗,繼則陰虛火旺,後期則陰損及 陽、陰陽兩虧。
癆疰 癆瘵的別稱。“疰”有注入和久住之意,形容癆瘵患者的病程長,又能轉注給別人,故名。
心勞 五勞之一。由於耗損心血所致。主要症狀有心煩失眠,心悸易驚。
肝勞 五勞之一。由於精神刺激,損傷肝氣所致。主要症狀有視物不明,兩脅引胸而痛,筋脈弛緩,活動困難。
脾勞 五勞之一。由於飢飽失調,或憂思傷脾所致。主要症狀有肌肉消瘦,四肢倦怠,食慾減少,食則脹滿,大便溏泄等。
肺勞 五勞之一。由於肺氣損傷所致。主要症狀有咳嗽、胸滿、背痛、怕冷、面容瘦削無華、皮毛枯槁等。即肺癆。
腎勞 五勞之一。由於性慾過度損傷腎氣所致。主要症狀有遺精、盜汗、骨蒸潮熱、甚則腰痛如折、下肢痿弱不能久立等。
乾血勞 虛勞證候之一。多見於婦女。主要症狀有面目暗黑、肌肉枯乾而粗糙、肌肉消瘦、骨蒸潮熱、盜汗、口乾顴紅、易驚、頭暈痛、月經澀少,或閉經。是血枯血熱積久不癒,肝腎虧損,新血難生所致。
骨蒸 “骨”,表示深層之意;“蒸”是熏蒸之意。形容陰虛潮熱的熱氣自裡透發而出,故名。這種熱型,每兼盜汗,是肺癆病的主症之一。有“骨蒸癆熱”之稱。
冷勞 婦女虛勞病之屬於陰寒證者。多因氣血不足,臟腑虛寒所致。主要症狀有臍下冷痛、手足時寒、月經不調、飲食不化、間有嘔吐、時寒時熱、骨節痠痛、形體羸瘦等。
六極 指六種勞傷虛損的病證。“血極”則髮墮善忘;“筋極”則拘攣轉筋;“ 肉極”則肌削萎黃;“氣極”則短氣喘急;“骨極“則齒浮足痿;“精極 ”則目暗耳聾。
風消 古病名(見《素問.陰陽別論》)。指因情志鬱結而形體瘦削的一種證侯。婦女則見經閉,其發展可因血虛氣鬱而生內熱,陰液不斷被消耗,故形體日漸消瘦。《張氏醫通》說:「風消者,發熱消瘦」。
心悸 是自覺心跳悸動不安的病證。一般多呈陣發性,每因情緒波動,或勞累過度而發作。本病的發生,除精神因素外,多因心血不足,心陽虛弱,腎陰虧損,或因水飲內停、瘀血痰火所致。心悸若因驚恐、惱怒而發作的,稱 為“驚悸”,但多先有心氣內虛的內在因素。因心血不足的,則見面色萎黃,頭暈目眩;因心陽衰弱的,則見面色[白光]白,頭暈神倦,肢冷形寒 ;因心腎虧損的,則見心煩少寐,頭目昏眩,耳鳴腰痠;因水飲內停的,則見心下脹滿,小便不利,頭眩暈,甚則浮腫氣喘,形寒肢冷;因痰熱上 擾的,則見痰多胸悶,善驚,惡夢紛擾;因瘀血內阻的,則見胸悶不舒,甚或心痛陣作,短氣喘息,舌色紫暗,脈澀或結代等。
怔忡 是心跳劇烈的一種症狀。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心胸躁動,謂之怔忡。」跳動往往上至心胸,下達臍腹。是由於心血、心陰虛損,心陽不足所致。與心悸大致相同,但病情較重。心悸為陣發性,怔忡多為持續性 ;心悸有虛有實,怔忡多偏於虛;一般說心悸多屬功能性,怔忡多屬器質性。這是二者在臨床上區別的要點。但有些怔忡又是心悸的進一步發展, 似又不能截然分開。故臨床上常是心悸、怔忡並稱。
怵愓 指受恐懼刺檄而引起心跳不安。
心動悸 指心臟較劇烈的跳動,不但患者自覺心悸,而且從外觀亦可覺察其搏動,所謂“其動應衣”。參見“心悸”、“怔忡”條。
心中憺憺大動 “憺”,空虛而震動之意。心中,憺憺大動,形容心臟劇烈跳動,有空虛感。多見於溫熱病的後期,因陰盧水虧,虛風內擾,心神不能自主所致,常伴有手足蠕動、神倦脈虛等心腎陰虧、肝風 內動的症狀。
真心痛 類似心絞痛。主要症狀為心前區發作性絞痛,常兼有心胸憋悶感,甚則出現大汗、肢冷、紫紺等現象。為區別於心窩部位疼痛(即胃烷痛,古書或叫“心痛”、“心下痛”),故名。
自汗 指白天不因勞動、厚衣或發熱而汗自出的一種症狀。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所致。
盜汗 指夜間入睡後不自覺的汗出,醒後即止的一種症狀。多因陰虛內熱,迫汗外泄所致。
大汗 指汗出過多的現象。可因熱盛迫汗、發表太過、病後氣虛、元氣欲脫等原因而出現。汗是津液所化,汗多則傷津,甚則“亡陰”;汗為心液,汗多也可以“亡陽”。參見“亡陰”、“亡陽”、“漏汗”、“熱汗”、“冷 汗”等條。
額汗 指頭額出汗而身上沒有汗出的症狀,以陽明證兼有瘀血和濕熱證為多見。 因熱郁於內,不得發泄,故循經脈上越,熱退則汗自止。如因病後,或老年人氣喘,氣逆於上,往往也頭額多汗,屬虛症。如重病末期,神倦肢冷 ,腹瀉,脈微細,突然額汗大出,這是虛陽上越、陰虛不能附陽、陰液隨氣而脫的危象。
漏汗 指表證發汗太過,以致陽氣受傷,衛虛不固,汗液漏出不止的現象。由於出汗過多,不但陽氣不足,而且津液耗損,故常伴有小便短少、排尿困難、四肢微拘急、關節屈伸不利等症狀。
汗出濈濈然 濈,水外流之意。形容汗出連綿不斷。是因胃腸熱盛、邪熱蒸迫汗液外泄所致。
戰汗 即戰慄而後汗出的症狀。這是熱病過程正邪相爭的一種表現。如抵抗力尚強,正能勝邪,則病隨汗而解,是一種好現象;但如果正氣不足,戰慄而不能出汗,則是邪有內陷的趨勢;或雖能汗出而正氣也隨之外脫,則是危 重證候。故出現戰汗時要注意嚴密觀察,如患者汗出熱退,脈搏和緩,是邪去正安,可讓病人充分休息,使其元氣逐漸恢復,不必驚擾;若汗出肢 冷,脈搏躁動,煩躁不寧,是正不勝邪,有虛脫傾向。宜及時救治。
脫汗 又稱“絕汗”。指病情危重,陽氣欲脫時,汗出淋漓不止如珠如油的症狀 。多伴有呼吸喘促、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危侯,是陽氣將絕的徵象,故稱。可見於休克,心力衰竭等。
汗出如油 指疾病垂危時,汗出不止,且汗的性狀如油樣粘膩,見於亡陽虛脫,如中風脫證等。參見“脫汗”條。
熱汗 指發熱時的出汗,見於汗出熱不退或退而復熱時,可伴有口渴、煩躁、面紅目赤、大便秘結、小便短黃、舌質紅、苔黃乾、脈數等熱性證候。多因風邪化熱或內熱蒸迫所致。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汗出。汗前並不發熱,口不渴,常伴有精神萎靡、面色蒼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沉遲、舌質淡苔白潤等寒性證侯。多因平素陽虛、衛氣不足、膜理鬆疏而致;亦可因受驚引起。
心汗 指心前區(包括前胸正中部位)一片出汗獨多的症狀。方隅《醫林繩墨》稱:「皆因多慮,有傷心脾」所致。
陰汗 指外生殖器、陰囊及其周圍(包括大腿內側近股陰處)一片經常出汗較多的症狀,汗味腥臭,多由下焦濕熱引起。
眩暈 眩,眼目昏花;暈,頭腦暈轉。本證有多種稱法,如因頭暈而致眼花的,叫“巔眩”;因眼花而致頭暈的,叫“目眩”;頭昏重而眼黑發花的,稱為“眩冒”。多與體虛、肝風、痰氣和精神刺激等因素有關。臨床表現有虛、有實,以虛證為多。虛證多屬肝腎陰虧或心脾氣血不足所致,實於肝腎陰虛的,症見頭目昏眩、精神不振、腰膝痠軟、遺精耳鳴等。屬心脾兩虛的,症見心悸失眠,體倦納減、面色[白光]光、唇色淡等。實證多屬肝風上擾、痰濁阻閉所致。屬風陽上擾的,症見急躁易怒、失眠多夢、口苦等。屬痰濁阻閉的,症見頭重、多痰、胸悶惡心等。
瞑眩 本來是指頭昏目眩、眼睛睜不開的症狀,但古書往往把瞑眩和藥物反應聯繫起來(《尚書.說命篇上》:「若藥不瞑眩,厥疾弗瘳」)。即服藥後出現惡心、頭眩、胸悶等反應的,稱為“瞑眩”。
徇蒙招尤 語出《素問.五肢生成篇》。指頭暈眼花的症狀。“徇蒙”是目瞬動而蒙昧不明;“招尤”是頭部動搖不定的感覺。
郁冒 指郁悶眩暈,甚則發生一時性昏厥,但旋即可自行蘇醒。可由血虛而亡津液或肝氣郁結、外邪阻遏等所致。《金匱要略》:,新產婦人……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郁冒”。
巔疾 “巔”,指頭頂。巔疾,泛指頭部的疾病,但多指各種頭痛。頭為諸陽之會,臟腑血氣皆上會於頭部。故凡六淫外感、臟腑內傷,均可發生巔疾。
頭扁 常見症狀之一。病因主要有風、熱、濕、痰、氣虛、血虛等幾種。屬於風的,頭目眩暈,怕風,汗出;屬於熱的,壯熱,面色煩渴,多汗;屬於濕的,頭重如裹,身熱不揚,四肢痠倦;屬於痰的,頭目眩暈,惡心,欲吐;屬於氣虛的,綿綿作痛,遇勞加重,倦怠氣短;屬於血虛的,痛在額上,下午痛甚,常與心悸、怔忡、眩暈並見。頭痛一證,“大抵風則抽掣,寒則拘急(抽掣、拘急是形容頭痛的性質),熱則煩心,濕則頭重,痰則欲吐”,(秋日散人《醫學說的》)。這是一般常見頭痛的病因辨證。此外,尚有“肝厥頭痛”、“瘀血頭庸”、“偏頭痛”、“雷頭風”等,各詳本條。
瘀血頭痛 頭痛證之一。症見頭昏而脹,頭刺痛劇烈,痛有定處,時發時止,纏綿不癒,舌見瘀點或紫暗,脈澀。多因久病氣滯血瘀或因外傷後遺所致。
肝厥頭痛 簡稱“厥頭痛”。因肝氣失調而引起的一類內傷性的頭痛症。其中,因怒氣傷肝,肝氣上逆,上衝於腦而發作的頭痛,稱“肝逆頭痛”,疼痛常以左側為甚,並伴有脅痛;若平素胃氣虛寒,以致肝胃不和, 肝氣夾胃中寒渴之氣上衝厥陰經脈,症見頭巔頭痛、四肢厥冷、嘔吐涎沬的,稱“厥陰頭痛”。
頭搖 頭部搖動、顫動的一種症狀。病因各有不同。因膽火內郁而引動肝風的,見突然頭搖、目眩耳聾、頸項強痛等。因陽明實熱而引動肝風的,見高熱面赤、腹痛便秘、胸悶煩躁等。因年老肝腎不足,病後氣血虛弱,虛風內 動的,頭常不時搖動,多伴有其他虛弱症狀。此外,小兒急驚發作前也會出現頭搖,這是肝風內動的先兆。
頭風 指頭痛日久不癒、時發時止,甚至一觸即發的病症。由風寒侵入頭部經絡,或因痰涎風火,郁遏經絡,以致氣血壅滯所致。症見頭部劇烈掣痛,痛連眉梢、眼睛,甚則目昏不能睜開,頭不能抬舉,頭皮麻木,有的患者可 以兼見眼的症狀。
真頭痛 頭痛證之一。其症狀為頭痛劇烈難忍,連腦戶盡痛,手足厥冷至肘膝關節以上。前人認為此由邪入腦戶所致。腦為髓海,真氣所聚,受邪則痛不可忍,為頭痛中之危重病症。其中有些可能和顱內疾患(如腦室內腫 瘤等)有關。
偏頭痛 一種發作性的頭痛證。臨床表規以頭痛劇烈為主。但其痛處相對固定偏於左或右側。在比較疲勞或情緒激動的情況下容易發作。多因肝虛、肝陽偏亢、痰熱等所致。前人又有偏左屬風與血虛,偏右屬濕痰與熱之說 ,然亦不宜拘執。
雷頭風 頭痛時自覺雷鳴之聲,頭面起核,或腫痛紅赤。由濕毒郁結於上所致。
腦風 風邪上入於腦所引起的病症。屬頭風一類疾患,主要症狀:項背惡寒,腦戶穴(風府穴之上,為督脈、足太陽之會)局部冷感,惡風,頭部劇痛,痛連齒頰。
頭重 頭部自覺重墜的症狀,並覺頭如被布帶裹扎之感。多由外感濕邪或濕痰內阻所致。如《素問.生氣通天論》:「因於濕,首如裹,……」。因感外濕的,有表證,頭重而頸項痠痛;由濕痰內阻的,無表證,頭重而眩暈,惡心,胸脘痞悶,胃納呆滯,四肢困倦。此外,氣血虛弱或陽明經的實熱證也可見頭重,但前者以虛弱症狀為主,後者以火熱症狀為主。
神思間病 泛指精神、神經活動(特別是思維意識活動)失常一類病證。
癲狂 癲和狂都是精神錯亂的疾病。癲,表現為抑鬱狀態,情感淡漠,沉默痴呆,語言錯亂,不知饑飽,甚則僵仆直視,屬虛證。病由痰氣鬱結,或心脾兩虛所致。狂,表現為興奮狀態,喧擾不寧,衣被不歛,打人罵人,歌笑不休,多怒,甚則逾垣上屋,屬實證。病由陽氣過亢,心神外越所致。故《難經.十二難》說:「重陽者狂,重陰者癲。」但是,癲與狂在病理變化上仍有關聯。癲病經久,痰鬱化火,可以出現狂證;狂病既久,郁火漸得宣泄而痰氣留滯,亦能出現癲症。故常癲狂並稱。
癇症 又名“癲癇”,俗稱“羊癇風”。是一種發作性神志異常的疾病。其特徵為發作時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或發出如豬羊的叫聲,醒後除感覺疲乏外,一如常人,往往不定時地發作。中醫認為其病因係大驚大恐,傷及肝腎,腎虛肝旺所致。或續發於其他疾病,痰聚經絡,致使肝氣失於調和,氣逆痰湧,阻塞清竅,而突然發作。亦有由於先天因素而得者,多發於兒童時期。臨床上癇症分為“陰癇”和“陽癇”兩類。按病因分又有“驚癇”,“風癇”,“食癇”,“肺癇”等。詳見各條。
陽癇 癇證偏於實熱的一種類型。一般病人體質比較壯實,發作急驟,卒倒啼叫,抽搐吐涎,牙關緊閉,兩目上視,身熱,麻弦數。小兒急驚風的別稱。
陰癇 癇證偏於虛寒的一種類型。一般病人體質較弱,或癇症反覆發作,正氣漸衰,痰結不化。發作時證見面色蒼白,呆滯無知,不動不語,身冷,脈沉弦。小兒“慢驚風”的別稱。
風癇 癇證發作時頭強直視,不省人事,甚至牙關緊閉。多因肝經積熱所致。 由外感風邪而發生的癇病,實即小兒急驚風。
驚癇 指因受驚而得的癇病。唐宋醫書所截的店癇,即指小兒驚風。
肺病 癇證的一種。發作時面色灰白,目睛上視,驚跳,頸項反折,手鬆開,張口吐舌,聲如羊叫等。由肺虛受邪,傷及肝腎所致。
食癇 癇證的一種,見於小兒由乳食所傷而誘發。
酒悖 酗酒後胡言妄動的狀態。
臟躁 是種發作性精神病,以女性患者為多。在未發時,常有精神憂鬱、幻覺、感情易激動,知覺過敏或遲鈍等先期症狀。發作時自覺煩悶,急躁,無故 嘆氣或悲傷欲哭,甚至抽搐,但面色不蒼白,意識亦不完全消失。故與癲癇不同。本證類於癔病,由心肝血虛,兼有情志抑鬱,血躁肝急所致。
百合病 古病名,見《金匱要略》。是一種心肺陰虛的病症。臨床表現為沉默少言,欲睡不能眠,欲行不能走,欲食又不能吃,寒熱似有似無,神志有時不寧,或作自言自語,伴有口苦,尿赤,脈數等內熱見症。類似西醫 神經衰弱,癔病,或某些熱病後期虛弱症。亦有人認為《金匱要略》用百合、地黃等滋陰藥治療本病有效,而命名。
喉吤 見《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吤”,即芥蒂.是喉中如有芥蒂狀物阻塞的症狀。
齘(音“謝”)齒 睡眠時上下齒摩擦有聲的症狀。多由胃熱或蟲積所致。
鬱症 是指情志不舒,氣機鬱結所引起的一類病症。有實症、虛症之分。實症有肝氣鬱結,氣鬱化火,痰氣鬱結三類。“肝氣鬱結”則肝失條達,症見精神抑鬱,胸悶脅痛;若肝氣橫逆犯脾,則表現腹脹噯氣,不思飲 食。“氣鬱化火”則肝火上逆,症見口乾口苦、頭痛、急躁、胸悶脅脹等。“痰氣鬱結”則咽中似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虛症則分 久鬱傷神與陰虛火旺兩類。“久鬱傷神”,則營血耗損,心神失養,臨床表現精神恍惚,悲憂善哭,疲乏等。“陰虛火旺”則虛火上炎, 臨床表規眩暈,心悸,心煩易怒,失眠等。
不得眠 又名“不寐”。指難以入睡,或睡而不熟。多由於勞神過度,陽虛內熱,血虛不能養心,憂思鬱結,老人陽氣衰,胃不和或火熾痰鬱,溫病裏 熱盛等原因所致。

名詞術語(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