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腑學說是以五臟為中心,配合六腑,聯繫五體、五官九竅(眼、舌、口、鼻、耳、前陰、後陰)、五志等, 連結成一個「五臟系統」的整體。精、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臟腑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
五臟:肝、心、脾、肺、腎。
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包。
心(火)與 脾(土) |
心主血,藏神。脾主運化,統血。 脾氣不足,血的生化來源缺乏─心血不足,心悸、失眠、面色蒼白、唇舌色淡。 脾虛不能統血─血不循經。 心氣虛弱─脾運失健,食慾不振、肢體倦怠、心血不足、夜不安寐。 |
心(火)與 腎(水) |
水火陰陽相互為用。 心陽不振─水寒不化而反上凌心,心悸、水腫等〝水氣凌心〞證。 腎陰不足─心陽獨亢,心悸、怔忡、心煩、失眠。 |
肝(木)與 脾(土) |
肝所藏之血
,有賴脾的滋生:脾的運話,需肝的疏泄協調。
脾運不健─肝血不足、頭暈、目眩、視物模糊、月經量少色淡。 肝氣鬱結─脾氣壅滯、脘腹脹痛、食減。 |
肝(木)與 腎(水) |
肝藏血,腎藏精。子母之臟。
肝血依賴腎精滋養,腎精得肝血所化之精的填補。精血同源,肝腎同源。
腎陰不足─肝陽偏亢, 下劫腎陰, 頭暈、頭痛、目眩、耳鳴、腰痠、遺精、月經不調。甚至肝風內動、筋肉跳動、肢體麻木。 |
脾(土)與 肺(金) |
脾虛─肺虛,體倦無力、少氣、懶言。 脾失健運─水濕不行,聚而成痰、咳嗽、痰多。 肺失通調─脾運不健、濕停中焦、腹脹、水腫,納呆、便溏。 |
脾(土)與 腎(水) |
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 腎陽虛弱─影響脾的運作,形體惡寒、腸鳴、腹瀉 脾運不健─腎精、腎陽虧虛、腰痠、膝冷、頭暈耳鳴,身倦。 |
肺(金)與 腎(水) |
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
腎氣虛弱─腎不納氣、呼吸不利、動則氣喘。 腎陰不足─肺陰虛而見潮熱,乾咳。 肺陰不足─肺腎陰虛,潮熱、盜汗、乾咳音嗄、腰痠腿軟。 |
心與小腸 | 心經實火可'移熱於小腸',引起尿少、尿赤,排尿時前陰灼熱等小腸實熱證。反之,若小腸有熱,亦可循經上炎及心,見心煩、舌赤,甚則舌體糜爛。 |
肝與膽 | 同主疏泄。肝火旺或膽火盛,都可出現脅痛、口苦、咽乾,性躁易怒。肝膽濕熱而致的黃疸,既有發黃、口苦之膽汁外溢,有有脅痛、納呆等肝氣鬱結表現。 |
脾與胃 | 脾運不佳,久則影響胃納;胃納失常,亦可影響脾運,臨床常見脾胃同病。 |
肺與大腸 | 肺有火熱之邪,氣機壅塞,肅降失職,則可引起大腸實熱,壅滯不通,而見便秘不行;反之,若大腸積熱,津虧液燥,大便秘結,傳導阻滯,亦能影響肺氣肅降,出現咳喘。 |
腎與膀胱 | 共同完成水津的調節與排泄。膀胱的氣化作用決定於腎氣的盛衰,腎氣充盛則膀胱開合有度,水液能正常代謝。 |
消化功能在胃、小腸與膽的協同作用下完成;吸收功能主要在小腸,同時與大腸、三焦也有關; 排泄功能則在膀胱、大腸和三焦共同作用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