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講中醫學的陰陽學說在中醫學的應用,第五個問題,指導疾病的防治,用陰陽學說來指導疾病的防治,一個最基本的觀點,「調節陰陽,以平為期」,「謹察陰陽之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這是陰陽學說在中醫養生、防病、治療當中一個核心思想,具體說來, 養生,中醫強調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就歞說要根據陰陽的規律,從天地人三才一體,整體來考察這個疾病的狀態,來調節人與環境之間的陰陽平衡,調節人體內部的陰陽平衡,達到「以平為期」「和於術數」,「術數」在這裡不講,不要求同學們掌握這個,「術數」這個概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術語,「術數」也稱「數術」,這兩個字顛倒過來,「術」是指方法,第二個「數」是指氣數,也就是以各種方法來觀察自然現象,藉以推測人類和國家的命運和氣數,是中國傳統文化,叫術數學,專門一門學問,叫術數學,我們今天借用的,比如,在我們醫學裡面涉及到的天文和曆算,就是曆譜,那屬於術學範疇,「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那就用這種方法,我們講春夏秋冬,晝夜的變化,日月星辰的運動,它們的陰陽變化,人體也與之發生相同的節律變化,要求人體的節律和外界環境一致,要符合這個氣數的變化,達到調整人體內外的陰陽,最終取得和諧狀態,這裡面的具體要求,不需要大家進一步去了解,知道這個「術數」,將來在學習內經的時候,老師會進一步講,在易經裡面「術數」是什麼意思,可以了。
陰陽偏盛 (實證─祛邪) |
陰盛(虛寒證) | 寒者熱之 | 瀉其有餘 |
傷陽(兼陽虛) ->酌兼溫陽 | 兼顧不足 | ||
陽盛(實熱證) | 熱者寒之 | 瀉其有餘 | |
傷陰(兼陽虛) ->酌兼養陰 | 兼顧不足 | ||
陰陽偏衰 (虛證─扶正) |
陰虛─補陰 | 陽病治陰 | 補其不足 |
壯火之主,以制陽光 | |||
陽虛─補陽 | 陰病治陽 | ||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 |||
陰陽互損 | 陰損及陽─陽中求陰 | ||
陽損及陰─陰中求陽 |
確定最基本的治療原則,也就是說最基本的治療規律, 那麼陰陽失調,大致分為偏盛和偏衰,用陰陽學說來確定偏盛和偏衰基本的治療原則,偏盛表現為實的證候,那麼就祛邪,偏衰表現為虛的證候屬性,就要扶正,就是祛邪和扶正,用陰陽學說來說,陰盛和陽盛,說陰盛表現為寒證,就是寒者熱之,寒屬陰,熱屬陽,就用陰陽對立的觀點,寒者熱之,陽盛,它屬於實熱,熱者寒之,就熱證用寒來治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就用祛邪來說,通稱為瀉其有餘,治療疾病,一,實則瀉其有餘,虛則補其不足,陰陽偏盛屬於實,一般的規律就要瀉其有餘,具體怎樣瀉其有餘呢?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寒者熱之,適用於陰盛,熱者寒之,適用於陽盛,我們前面講陰陽失調的時候講過,說陽盛則陰病,陰盛則陽病。
陰盛,在陰盛的條件下,一定要想到陰盛必傷陽,陰盛則陽病,所以,雖然是實寒,它必然要兼有陽虛的改變,在這種條件下,在瀉其有餘的同時,要考察是否存在著相對的不足,在治療上要兼顧溫陽,那就考察它傷陽的程度,來確定兼顧的程度,也就是說在瀉其有餘的同時,必須兼顧不足,體現了陰陽的不可分離性。
陽盛,陽盛必損陰,在陽盛的條件下,必然要出現陰虛的一些改變,僅僅是程度的輕重而已,因此在治療上,在熱者寒之的同時,也必須兼顧養陰,這也體現了陰陽的不可分離性, 陰陽偏衰的調整原則,那就是補其不足,陰虛補陰,陽虛補陽,用陰陽學說確定陰陽偏衰的治療原則,扶正,補其不足,如何扶正和補其不足呢?
陰虛補陰,陽虛補陽,這是最基本原則,但在表述上,有兩種不同的表述方法,叫陽病治陰,說陰虛要補陰,補陰這個概念,另外一種表述方法,叫陽病治陰,陽病,是指陰虛而言的,這個概念最容易混淆的,和下面陰病治陽,它倆是一對,最容易混淆,另外一種表述方法,叫「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就是來自於王冰,王冰注解黃帝內經素問,換句話說,「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和補陰等值,它倆是同義語,所以陽病治陰,本質上就是補陰,它們都是同義語,最簡單的掌握方法,陰虛就是補陰,另外它還有同義語,就陽病治陰,就是補陰,說「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就是補陰,當然,在這裡,在我們第一章裡講的「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僅要求同學們掌握這個程度就可以了,「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這樣一個判斷,這樣一個原理,還有許多豐富的內容,後得得陸續再去學習。
陽虛,基本的治療原則就是補陽,那麼如何來補陽呢?它與陰虛相對,一、要陰病治陽,陽虛的那個陰,是指的陰病而言的,陽虛的病是指的陰病治陽,和陽病治陰相對,陰病治陽的本質就是補陽,第二種表述方法,它和「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相對,它倆是一句話,都是王冰提出來的這樣一個命題,叫「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本質上就是補陽,同樣的道理,和「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一樣,「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這個原理,這樣一個原則,這樣一個命題,含有豐富的內涵,這些都需要到以後陸續來學習,在這裡僅僅要求同學們知道,說「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就是補陽,調整陽衰的,說陰病治陽,就是補陽,是陽虛的治療原則,說「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是補陰的,那麼陽病治陰,就是補陰,是調整陰虛的基本治療原則,在這個基礎上,根據陰陽互根的原理,在治療上,還出現了陽中求陰、陽中求陽,這樣兩個具體的處理方法,既是原則,又是方法,根據陰陽互根的原理,在陰衰的條件下,會出現陰損及陽或陽損及陰,兩種不同的病理表現形式,也可以說它是陰陽偏衰的特殊的表現形式,在這種情況下,陰虛需要補陰,陽虛需要補陽,按照一般的推理,那麼陰損及陽,陽損及陰,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陰陽兩損,就是陰陽兩虛,那就陰陽雙補就可以了,但是張景岳提出來,「陽中求陰,陰中求陽」這樣一種基本的治療原則,所謂陽中求陰,就是在陰損及陽的病理狀態下,注意,就證候來說,它以陰虛為主,陽虛居次,這樣一種陰陽兩虛的病理狀態,在治療過程中,在重點補陰的同時,也兼顧補陽,稍加補陽藥,促進陰液的生長,這個原則叫做陽中求陰,這個是我們在這一節裡面講的難點,他的左歸飲、左歸丸、右歸飲、右歸丸,就是基於陽中求陰,陰中求陽來的,那麼陽中求陰,就是左歸,陰中求陽,就是右歸,那麼陰損及陽的時候呢?是陽虛為主,陰虛居次,治療的重點是補陽,同時也兼顧補陰的藥物,補陰稍佐以補陽,促進陽虛的改變,促進陽氣的生長,這是根據陰陽互根的原理,兩種特殊處理方法,形成兩個概念,陽中求陰、陰中求陽,這就是用陰陽學說,來確定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
在這裡,基本原則強調的是偏盛瀉其有餘,記住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而偏衰,補其不足,就是補陰、補陽,在這個前提下,記住陽病治陰,陰病治陽,記住「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這些最基本的掌握以後,再進一步地掌握難度比較大一點,就是那個「陽中求陰、陰中求陽」,實際上「陽中求陰、陰中求陽」,我們現在一般稱之為平調的方法,平補的方法,它區別於「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是一種調整陰陽偏衰特殊的處理方法,這種處理方法又恰恰為臨床所習用,它是由張介賓早在類經和景岳全書當中所創立,它的著名的方劑,就是左歸和右歸,這個左歸和右歸是體現了張介賓關於陰陽互損,就是陰陽互根原理,確立了陰陽互損這樣一個學術思想。
藥物性能的陰陽屬性表
藥物性能 | 陰 | 陽 |
四氣 | 寒涼 | 溫熱 |
五味 | 酸苦鹹 | 辛甘(淡) |
升降浮沉 | 沉降 | 升浮 |
陰陽學說在防治學上的應用,就是對藥物的屬性進行分類,我們這僅僅舉一個例子,針灸的穴位也同樣可有陰陽分類,那麼用藥物治療是中醫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們這裡舉例,陰陽學說如何分析藥物的陰陽屬性,藥物學基本的原理,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我們用陰陽加以分類,說四氣寒涼屬陰,溫熱屬陽,五味呢,酸苦鹹屬陰,辛甘淡屬陽,那麼藥物的升降浮沉,沉降屬陰,升浮屬陽,用陰陽學說來指導對藥物性、味、氣,運動趨向,升降浮沉,最基本的性能的分類的認識,陰陽學說在中醫學當中的應用,上述我們講了這麼些,舉了例子,上述講的一些,是指如何來用陰陽學說所建立起來的,中醫學的科學觀和科學思維方法,去論述醫學的基本問題,論述生命,論述人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這些屬於醫學的基本問題,用陰陽學說來論述它,我們前面講氣一元論學說,那是用氣一元論的基本原理,去論述生命的問題,論述健康和疾病的問題,這是用陰陽學說所確立的科學觀,醫學觀和方法論,去論述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問題。
下面我們講第三個學說,五行學說,它是中國古代的樸素的唯物論和辨證法,這個學說,它的基本思想: 承認世界是物質的,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元素構成的, 世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元素運動變化的結果,因此,中國古代的哲學家用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元素的運動變化,來說明事物的多樣性, 最重要的是五行之間的生剋制化的關係,用事物間普遍聯繫的觀點,來論述五彩繽紛的世界,復雜的事物之間,它們的統一性,確立了中國傳統思維的系統的觀點, 因此,現代的科學家認為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樸素的、普通的系統論,以區別於現代科學的系統論,它也是我們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的哲學基礎之一,中醫學將五行學說引入到中醫學以後,用它來論述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問題,形成了中醫學的五行學說,我們這裡講述的是中醫學的五行學說。
第一個問題講五行的概念,在中醫文獻裡面,在中國古代的哲學著作裡面,那五行的概念, 有常識性的概念,最早在《尚書.洪範》裡,就是人類的日常生活觀察到的,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的,五種物質元素、基本材料,木、火、土、金、水,咱們叫五行,印度叫四行,古希臘的醫學叫空氣、水、土和火,我們叫木、火、土、金、水,都是同時代的哲學思想,都是承認世界是由這麼幾種物質材料所構成的,那麼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化,這個五行就常識性的基本物質材料的這個概念,具體物質概念,上升為抽象的哲學概念,那麼現在怎麼樣定義它呢?五行是構成天地萬物的五種基本物質,第一,確定五行是五種最基本的物質,用以說明世界萬物的起源和多樣性的統一,就是用五行的運動變化,來闡述世界的多樣性,來闡述世界的本源,講到這裡,我們前面講到氣,天地本於一氣,氣本為一,那麼氣,一物兩體,由一氣,一而二,分為陰和陽,那麼陰陽和五行什麼關係呢?氣、陰陽、五行什麼關係,一氣分陰陽,氣本為一,一分為二,分陰分陽,由氣發展到陰陽,用陰陽來說明世界,那麼陰陽只能告訴我們,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用矛盾的觀點,聯繫的觀點,去說明世界,去認識世界,但它並不能完全解釋世界事物的多樣性,事物之間關係的複雜性,隨著人們的思維深化,提出來陰變陽合,化生五行,用五行來說明世界的多樣性,來說明事物之間複雜的關係,
第二講五行的醫學意義,在中醫學裡面,五行的醫學意義包括三個內涵,它是物質概念,五種物質材料,比如,中醫學在論述自然的時候說,講蒼天之氣,五常之氣,五氣,也就是五運六氣,這些都是指的這個五行之氣,指的五行,是指的物質來說的,作為人體,可以劃分為五行,那人體的五行就是五臟之氣等等,這一些都是指什麼呢?具體的物質概念而言,指事物的屬性,中醫學用五行,木、火、土、金、水,它們各自的屬性,來說明自然界、人體、健康、疾病的屬性,也就是說,用木、火、土、金、水它們的自身的表現的特有的屬性,來用類比的方法,推及到人體健康和疾病,把自然、人體、健康和疾病,用五行的屬性加以歸類,分別用木、火、土、金、水,來闡述它們之間的性質和它們的關係,這一點,將來我們下面在講五行學說基本內容的時候,還要進一步講到,它的性質就是指的五行醫學意義,指的事物屬性來說的。
在中醫學裡面,五行的醫學意義是用五行表述宇宙的基本規律,什麼規律呢?生剋制化是天地自然運動變化的規律,是生命的基本規律,這種規律體現為普通的系統觀,樸素的,普通的系統觀,總結五行醫學意義,這三個不同層次的含義,中醫學的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構成天地萬物的基本物質及其運動變化,是表示物質及其屬性的概念,總結上面的醫學三個含義,我們最終把它歸納起來,中醫學裡面,五行的含義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這五種物質構成了天地萬物,這五種物質是不斷地運動變化,用它的屬性來說明事物的屬性,一言以蔽之,要求同學們記住這個定義,概言之,中醫學的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構成天地萬物的基本物質,及其運動變化,一定強調記住「及其運動變化」,是表示物質及其屬性的概念,這是五行在中醫學當中的醫學含義,最基本的含義,在中醫的五行學說裡面,請大家注意,五行的內涵,它不僅僅是哲學的內涵,而是哲學和醫學融為一體,是哲學和醫學的統一體,所以我們在閱讀中醫文獻的時候注意使用五行的概念,在不同的條件下是從哲學上來說的呢?還是指具體醫學上來說的呢?分清楚條件,這也體現了漢字的多義性,中醫術語的多義性,比如,五行既屬物質,又強調是運動,又強調屬性,什麼情況下是指屬性而言,什麼情況下是指的物質而言。
自然界 | 五行 | 人體 | ||||||||||||||
五音 | 五時 | 五味 | 五色 | 五化 | 五氣 | 五方 | 五季 | 五臟 | 五腑 | 五官 | 五體 | 五志 | 五聲 | 變動 | ||
角 | 平旦 | 酸 | 青 | 生 | 風 | 東 | 春 | 木 | 肝 | 膽 | 目 | 筋 | 怒 | 呼 | 握 | |
徵 | 日中 | 苦 | 赤 | 長 | 暑 | 南 | 夏 | 火 | 心 | 小腸 | 舌 | 脈 | 喜 | 笑 | 懮 | |
宮 | 日西 | 甘 | 黃 | 化 | 濕 | 中 | 長夏 | 土 | 脾 | 胃 | 口 | 肉 | 思 | 歌 | 噦 | |
商 | 日入 | 辛 | 白 | 收 |
燥 | 西 | 秋 | 金 | 肺 | 大腸 | 鼻 |
皮毛 | 悲 | 哭 | 咳 | |
羽 | 夜半 | 鹹 | 黑 | 藏 | 寒 | 北 | 冬 | 水 | 腎 | 膀胱 | 耳 | 骨 | 恐 | 呻 | 栗 |
第二個問題講五行的屬性,我們前面講用五行的屬性來說明自然、人體健康疾病等事物的性質,那麼什麼是五行的屬性呢? 講講五行屬性的概念,第一什麼叫屬性,注意,屬性在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定義,在我們中醫學裡面,涉及到兩個學科,一是哲學,一個是邏輯學, 從哲學上來說,屬性,是指事物本身固有的性質,比如,我們講氣,氣的固有屬性就是運動,說運動是氣的固有屬性,這是從哲學層次來說,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本原,是極其細微的物質,運動是氣的根本屬性,
從邏輯學來說,是指事物對象的性質和對象之間的關係而言的,包括對象的狀態和動作,這個和哲學的屬性是不一樣的,從邏輯上講,用這個事物的屬性、對象的性質和它相互之間的關係,來對事物進行邏輯分類。
五行的屬性是什麼呢?我們定義五行的屬性,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所具有的特有屬性的統稱,我們用一句話概括起來,什麼叫做五行的屬性?五行的屬性,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所具有的特有屬性的統稱,具體而言,就是土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穡,金曰從革,水曰潤下,這就是五行的屬性,中醫的五行學說,就是五行的屬性,對事物進行分類,進行認識,來說明事物之間的複雜關係,這個事物屬性的分類表,在學習中醫的五行學說最重要的一個基本功,就是把這個表背下來,牢牢地記住,根據這個表來講它的思想,我們這裡選取這個表的事物屬性的五行分類表,取於內經,大家注意,中國古代哲學的五行學說,用五行的屬性來對事物進行五分,然後用五行的生剋制化的規律來說明世界各種各樣的事物之間的關係,既說明事物的性質,又說明事物之間的關係,有多種多樣的表,就用五行的屬性,把天地人、世界萬物,所有的屬性一分為五,囊括其中,從天、地、社會、人事,乃至於國家制度,都囊括其中,這也是中國古代思想家一種系統的思維方式,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至於同學們將來看書的時候,各種各樣的表,各種各樣的分類,可能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我們今天理解,不是看它這個分類哪一點不確切,而是看它這種思想,用系統的思想,來認識世界,來分析事物,用生剋制化的關係,來說明事物之間的複雜的關係,貴在於此,學習五行學說,那麼這個表,所涉及到內容是我們在醫學裡面涉及到的最基本的內容,大家看,用木、火、土、金、水的五種物質的及其運動的屬性,從自然到人體,從天地人,把各種各樣的具體事物一分為五,凡是具有相同屬性,都使它們構成了一個系統,比如,以木為例,木曰曲直,在人體以肝為核心,說肝具有木的屬性,那麼肝、膽、目、筋、怒、呼、握,這些事物生命現象,通通屬於木類,它們同屬於一個性質,使它們從內到外,形成一個統一整體,自然界春、冬、風、生、青,酸、平旦、角都具有木的屬性,因此,它們屬同一系統,以此類推,就是用五行的屬性將自然界和人體各種複雜的事物進行五行的分類,分別納入五個系統,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用這個來說明人體的統一性,和人與環境的統一性,再進一步抽象,奠定了中醫學系統的思維方式,非常難能可貴的,現代的科學家、哲學家從西方哲學到東方哲學、生物哲學,研究生物現象裡面的複雜的因果關係,高度的評價中醫五行學說,換句話說,中國傳統哲學的五行學說,生剋制化,來闡明事物之間的複雜的因果關係,稱之為複雜的因果樹,那麼說明生命現象的複雜因果關係,對現代的、一個最好的西方學說,叫超循環論,但是它所說明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也沒有達到五行學說通過生剋制化的規律,所闡述的生物現象之間的複雜的因果關係,這個五行學說,現在計算機的專家示,清華大學一個著名的科學家正在搞,用五行的生剋制化,把它用在計算機上來表述,我們經常在講生剋制化,那個時候計算機信息科學和數理科學結合到一起,變成了生物信息學,用生物信息學來表述五行學說的生剋制化的概念,那麼用五行的屬性來類比,來說明事物的屬性,說明事物之間的關係,我這裡面強調一個重點來類比,這是中國古代邏輯思維一個重要的特點,過去我們叫援物比類,也叫取象比類,用邏輯學來說它屬於類比思維,用性,那麼肝絕不是木,它倆不是等值的,木有這樣的性質,類比說肝也有這樣的性質,肝主疏泄,它具有曲直的特性,但是它倆絕不等值,它們還有差異,但是貴在我們中國的古代思想家敢於把肝這一類,定它具有木的屬性,便於考察事物之間的關係,它體現出來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所以中國人的這個傳統的類比思維,具有高度的想像力,有豐富的創造力,有強大的生命力,是科學研究當中的科學創造思維的最基本的思維方式,當然,類比它僅僅是像,是類似,絕不是判斷的「是」,是非的「是」,那就是說和原型還有一定的差異,但畢竟是它有它的長處,而且是難能可貴的長處,現代科學的系統思維,也是如此,充分的利用類比思維的方法來考察事物,也是培養學生具有創新能力的第一個基本功,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那麼邏輯思維第一個培養起來類比的思維能力,沒有這個,就沒有創新,就不可能有發明創造的能力,但是從邏輯上來說,那麼類比思維得出的結論,因為它類似,不是是否的「是」,不是肯定的「是」,它必然又有不確定的一部分,我們來認識五行學說這種思維方式,不是看它得出的結論,不確定的那部分,重在考察,來繼承它,那種高度的創造性,豐富的想像力,用那個系統的觀點來考察事物,通過這個表,應該念出這些思想,不僅僅是背下來,這就是中醫的思維方式,是中國古代的科學思維方式,也是中醫學的重要思維方式之一。
定義:五行之間互相滋生和促進的關係
規律:次序:以次滋生,循環不已。木->火->土->金->水->木
關係:母子關係,木為火之母,土為火之子,...
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五行生剋的規律,叫五行生剋, 第一個規律叫五行相生規律,五行相生,那麼記住它的定義,記住它的具體的規律,什麼叫五行相生?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間互相滋生和促進的關係,它是一個關係範疇、概念,相生,大家注意,在我們中醫學領域裡面,念中醫基礎理論的時候,一講相生,馬上想到的是五行相生,我們可以省略「五行」,在另外的環境,僅僅提到相生,那麼其它學科無法想到五行相生,所以規範地表述,應該是五行相生,而不僅僅是提到相生的概念,但是在特定環境下,在我們中醫基礎理論這本書裡面,僅僅寫「相生」這兩個字,任何讀這個書的人,都會想到是五行相生,那換了一個環境,大家注意,科學術語在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內涵,有不同的義項,同一個術語,在不同的學科,在特定學科裡面,它有不同的義項,在這種情況下,首先必須限定它在什麼學科領域裡,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間記錄互相滋生、互相促進,是這樣一種關係,就叫做五行相生,那麼相生的規律呢?我們分相生的次序和相生的關係,相生的規律,叫以次滋生,循環不已,大家注意,以次滋生,循環不已,我們打出來一個示意圖,叫木、火、土、金、水,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能生木,循環不已,這是它相生的規律之一,它的次序,它們之間的關係,任何兩行之間,按照相生規律,都有一個母子關係,以木、火、土為例,木能生火,木對火而言為之母,火相對木而言為之子,那麼火對土而言呢?火能生土,火為土之母,土為火之子,在五行當中,任何一行,在相生關係當中,它既可以是母,又可以是子,那就是在兩行相比較而言,看這個行,比如火,它對木而言,它是木之子,對土而言,它又是土之母了,那火在不同的條件下,它可以為子,也可以為母,這個關係你要非常熟的。
五行相剋,五行相剋的定義,五行相剋是指五行之間相互制約的關係,五行相剋的規律,一、次序,叫以次相剋,反復無窮,說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叫以次相剋,不能違背了這個次序,這是一,二、往復無窮,它是循環不已的,關係:五行之間相剋,兩行之間關係叫所勝,所不勝關係,記住一個特殊的術語,叫相剋關係有個所勝,所不勝的關係,誰抑制誰,比如,以水和火為例,水能剋火,水是火之所不勝,而火又能剋金,那金又是火之所勝,任何一行,和其它行相比較而言,它不同的比較,和不同行的比較,那麼它可以是所勝,也可以是所不勝,所以中醫學出現的這個特殊術語,所勝、所不勝的關係,是講五行之間的相剋關係,講兩行之間的關係而言的,那麼任何一行,既可以是所勝,又可以是所不勝,只是看它和誰相比較而言,這一節課就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