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 23講

成都中醫藥大學 鄧中甲教授

第一個方劑,大承氣湯,這個大承氣湯,從它的主治證候,病機分析到方義分析,功效歸納,到最後變證要點,基本我們都討論完了。下面呢,從大承氣湯演變到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以及現代中西醫結合,治急腹證所配的複方大承氣湯,形成了一個系列,特別是三承氣湯,是做為大承氣湯這個系列裡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下面我們就討論附方,小承氣湯。

附方:小承氣湯

組成

大黃(四兩)、厚朴(二兩)、枳實(三枚大者)

功用

輕下熱結

主治

陽明腑實輕證,譫語潮熱,大便秘結,胸腹痞滿,舌苔老黃,脈滑而疾,或痢疾初起,腹中脹痛,裡急後重者。

大承氣湯小承氣湯
痞滿燥實痞滿實而不燥

小承氣湯也是《傷寒論》的方。它主治證候,我們根據大承氣湯主證來對比,大承氣湯是痞滿燥實,四證俱全,即使它可以用於熱結旁流證,或者熱厥、痙病、發狂,這些都是屬於在熱實互結基礎上發生的,熱實互結在大承氣湯證裡,相對是重證,所以要峻下熱結,小承氣湯證是輕下熱結,在《傷寒論》裡,形容小承氣湯證,說它是一有一個特徵是,初頭硬,後必溏,大便秘結,大便不好解,開始是硬的,後面會軟的,這和大承氣湯燥屎的特點,燥屎、燥結特點就不同,說明它燥結不甚,而是痞滿燥實四證當中燥證不具,而是熱實互結輕證,熱實互結阻滯氣機,這是有的,痞滿有的,當然也不是很重。所以從病機和大承氣湯比,它具有痞滿實而不燥,臨床燥屎內結,燥實不重,所以有大便秘結現像,往往有初頭硬,後必溏這個特點,這是小承氣湯治療的一個方面。

如果說用於痢疾初起,腹中脹痛,裡急後重,痢疾一般是濕熱,濕熱鬱滯腸道,搏結氣血造成的。因為它有濕熱積滯,而且這類屬於較輕的,用小承氣湯能夠攻下積滯,它雖然輕下,反能攻下積滯,熱毒搏結氣血,大黃也能起到通因通用,清熱解毒,解除熱毒的作用。所以這個小承氣湯,用於痢疾初起,腹中脹痛,裡急後重,因為裡面有調氣和血的成份,體現通因通用的思想。這裡也就是異病同治,在主治方面的體現。

小承氣湯和大承氣湯比較,大黃量是沒有變,厚朴量減少了,只剩四分之一。枳實也減少了,而且大黃又不後下,那這個方瀉下作用,就緩和得多,叫它輕下熱結。後世有很多方劑,利用小承氣湯做為一個基礎方,經過配伍,也經常用於兼有熱實互結的證候,所以這個方,既是大承氣湯衍生出來的加減方,又成為一類病證的熱實互結不甚的,這一類的基礎方。

調胃承氣湯

組成

大黃、甘草、芒硝

功用

緩下熱結

主治

陽明病胃腸燥熱證,大便不通,口渴心煩,蒸蒸發熱,或腹中脹痛,或為譫語,舌苔正黃,脈滑數,以及胃腸熱盛而致發斑吐衄,口齒咽喉腫痛等。

調胃承氣湯也是《傷寒論》上,承氣系列裡面一個很有名的方。它的組成,是大承氣湯去掉厚朴、枳實,加上甘草,以這個煎服法來講,這個方是大黃和甘草同煎,甘草能夠緩和藥性,遇寒可以緩其寒,遇熱可以緩其熱,和大黃同煎,大大地緩和了大黃的清熱瀉下作用。芒硝融化服,整個方體現了一個緩下。調胃承氣湯名稱叫調胃,實際上調胃有和胃的意思。通過清熱通下和胃,一個是使胃氣下行,恢復下行。一個能通過暢通腑氣,暢通胃腸腑氣,使上部之熱下行,所以這方常用來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它也是常用作緩下熱結的一個基礎方。後世運用這個基礎方來配伍,往往在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有大便燥結,但是阻滯氣機不明顯,所以從痞滿燥實四證來講,氣滯造成的痞滿不明顯,這種情況清熱瀉下用調胃承氣,還有一類用調胃承氣,是上部有熱。特別是胃脘以上,胸膈,甚至於包括頭面咽喉,上焦有熱用這個方,它可以起到以瀉代清,釜底抽薪,這個作用。所以後世在這方面用的反而多起來, 譬如像血熱上衝,吐血衄血等等,用這個方,釜底抽薪,引熱下行,治上通過治下來體現了。所以從主治來講,說他陽明病胃腸燥熱證。這個胃腸燥熱證,沒有談到他一定有沒有大便不通,可以用於大便不通,沒有大便不通這個也能用,就是上部熱盛,它引熱下行,比如上部口渴心煩,而且陣陣發熱,像這種就反映了上部的熱,胃腸有熱,熱性升散,造成了比如發斑、兔衄,口齒咽喉腫痛,用它來引熱下行,釜底抽薪。

因為陽明腑實證比較輕,比較輕證,這個熱實互結,阻滯氣機不明顯,腹中可以有一些脹痛。但是不是痞、滿、脹、痛很重,那也可以用調胃承氣湯緩下熱結。

所以這三個方,一個峻下,一個輕下,一個緩下。針對性各有不同。所以痞滿燥實四證俱全的,大承氣湯做為參照。(通過)比較體會這三個的不同。

複方大承氣湯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證)

組成

厚朴、炒萊菔子、枳殼、桃仁、赤芍、大黃、芒硝

功能

通裡攻下,行氣活血

主治

單純性腸梗阻,屬於陽明腑實而氣脹較明顯者。

這個複方大承氣湯,是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證期間的成果。從精神來講,就考慮到大承氣湯瀉下陽明腑實,這是用多少年,都是確有成效的。但是針對像腸梗阻,單純性麻痺性腸梗阻這一類,如果延誤時間長一點,可以有氣機阻滯,熱實互結阻滯氣機,氣滯導致血瘀,也就是說,很多腸梗阻,造成壞死的很重要原因,所以在大承氣湯基礎上,加了活血行氣的力量。桃仁、赤芍是在活血化瘀當中,療效確鑿又藥性比較平和,加萊菔子,既能行氣,暢通腑氣,側重在降氣。同時萊菔子還能消積導滯。所以這個方,60年代到70年代用得很多。

寒下法現在相對來說,在我們中醫的醫院,地區一級以下醫院,很多還在用。但適用於重症,有些危重症或者大承氣急下存陰這類相對少了。因為遇到這類證都,哪怕中醫院大一點,中醫學院附屬醫院,這一類,很多都馬上中西醫結合,以西醫為主治療。但實際上這套方法,我覺得還是很不錯的。

我剛工作的時候,用這套方法,能夠減少做手術的例數。我們也從用這個體現到中醫治法的很多好處。特別當時剛剛,文革當中,離開北京分配到一些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山區,當地的西醫條件是比較差的,並不是人少,也並不是設備沒有,而是西醫它需要,學生畢業需要一個時間,一個過程。我記得當時我們到四川省甘崰壯族自治州,參加軍隊一個醫療隊,去到瀘定縣的縣醫院,同時又是醫療隊,同時幫助醫院工作。那個山區有很多地方,比如吃柿子、黑棗這類,像北京郊區有一段時間也很多,腸梗阻發病率很高。我記得在北京,讀書實習的期間,實習西醫課期間,老師帶我們到北京延慶一帶,山裡面,這類病人,當時交通不便,車都通不進去。走路進山都走三、四小時,只有騎毛驢了,那種情況下,西醫的手術設備,這些不可能。所以我們西醫老師也無能為力。所以做為一般的常見病,這類的,一些農村的巡迴治療一下,但有一次遇到腸梗阻,我們一個西醫老師,三個中醫專業學生,就跟他學西醫,但遇到這個腸梗阻病人怎麼辦呢?要運出去很困難,運到公路起碼好幾個小時翻山,當時病人情況也怕路上出問題。路上是沒有人家的。後來跟老師商量,他說,你們不是討論的時候說,當時跟著在北京看著老師治病,中醫老師用這個方,後來我記得一毛一分錢,當時就把腸梗阻治好了。那時也就是,當時還沒有複方大承氣湯,就大承氣湯為主的,結合一些黃龍湯,那種結構來調整。三個同學商量了一下,也能起作用。

後來給我印象最深的,那就是剛工作以後,四川那個山區腸梗阻也挺多,所以也就是實踐當中體現了中西醫結合的一種好處。所以用複方大承氣湯的話,必然要遇到一些問題,梗阻病人嘔吐很厲害,很難接受你的藥。光用那個反佐方法,也解決不了問題,而且正氣很快氣陰虧虛,營陰要脫了。各類情況都可能碰到。一開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用複方大承氣湯來治陽明腑實證,是個偶然的情況下使用,原來那醫院裡有個外科醫生,過去從部隊上下來的,衛生隊長出身,護士出身,做手術做得非常好,但是他沒有系統學習過,西醫的醫學知識,所以大家喊他叫開刀匠,診斷時必須要醫生來診斷。告訴他這士什麼病,從哪裡開。因為他從野戰醫院手術做慣了,就會做,不知道它的診斷。做完以後,醫囑善後都是其他人處理,這是很特殊,很少見的這麼一位醫生。所以為了培養他,把他送到四川醫學院去學一年。這學一年沒人開刀了。所以那一次來了個老太太,情況本身也不好,後來我們看,應該說是到達陽明腑實,氣陰兩傷的程度了。西醫保守方法,各種方法都用了,腸梗阻有時候用顛頗療法。因為那個醫療隊裡,西醫的內科醫生這些也不熟,外科都是野戰外科。後來這病人就不治了。

第二天又收了一個病人,這病人比較特殊,在當地還是很有影響很有名的一個勞動模範級,影響比較大的這麼一個病人。他是前兩天做了腹股溝斜疝的手術以後,受手術刺繼發麻痺性腸梗阻,應該不是很重的。但是當時我們的醫療隊的組成,那時有九位是四川以外的,像上海第一醫學院,第二醫學院,廣州中山醫學院,北京中醫學院,北京醫學院,這些構成的。這些學生畢業到那裡工作,其他那個,當地還有,所以這些西醫,也是畢業了不久,所以腹股溝斜疝手術他們做了,做了這個繼發這個病,第二次又來外科做手術,就不敢處理了。而且這個人做了腹股溝斜疝手術,在家裡待了兩天後才來,情況都不是很好了。脹、疼痛很厲害。當時還有一些政治影響問題,西醫年輕醫生不敢弄,醫療隊隊長,部隊的,就大家商量會診,會診不做手術看來肯定不行,那地方,現在大渡河邊的公路通得可以了,那個時候都翻山,到縣城州府要走兩天,所以打電話請州裡醫療隊來支援做的話,最快速度一天半以後可能趕到,估計這個病人這個狀況不行了,所以逼得沒有辦法了,大家商量說,中醫有沒有辦法?當時我們有兩三位,中醫學院畢業的同學就商量,那個時候年輕,膽也大,我就跟我們老師說,我們治過腸梗阻,坐一起商量,西醫不相信你這個能治,他就問,你用什麼方呀?那個時候,當然在學校裡附屬醫院,看過老師用複方大承氣湯,中西醫結合這一套,西醫問很多問題,他這病要胃腸減壓,你還往裡灌中藥,加重他的負擔,病情惡話你怎麼處理?他吐,你怎麼處理?就是一個個問題,不能接受藥,那後來中西醫結合嘛,我們提出來的是幾方面,你用這個方的話,一個呢,我灌了藥以後,20分鐘以後,最長30分鐘,20~30分鐘以後抽出來,這個等於不灌了。你胃腸減壓抽出來。過了20~30分鐘,我又灌一次。灌一次也就是20~30豪升,不多,但次數多,反覆的灌,過20~30分鐘又抽。他總能吸收。同時加大芒硝用量來灌腸,芒硝溶服,一部分方劑是用來內服,一部分用來灌腸,這個做法兩頭夾攻,這樣會師就好了,解決問題。他吐,那就足三里,叫家裡人平時按摩足三里,當時也不是每次後來藥都注射了,後來用穴位注射的方法。那個年代不是有新療法,穴位注射嗎?穴位注射就打點西藥好了。打一點冬眠靈,它止吐效果挺好。所以後來他就沒有吐,但是由於延誤時間長了,病人整體情況比較差一些,後來用的這個同時,參附湯這些在其他時間,也在灌上去。

我記得那時候年輕人,想了按中醫這個,該用什麼就用什麼,西醫實際上就是除了補點液,其他辦法沒有。不做手術沒有辦法。那邊醫療隊也往這邊趕,這邊一天一夜用七付藥。因為煎熬一次,又分很多次吃,同時又藥灌腸,一天一夜當中要用得很多,大家天天守著這個病房。終於一天一夜差不多的時候,到清早,護士說,一下子就通了。一開始有點通,護士來說,家人說有點打屁了,外科上一屁值千金!對吧?西醫不相信,是不是哦,當然這個東西也找不到證據。後來有一點通了,西醫也不相信。這個可能是你灌腸遠端出來的,這個不能算。到最後一下,全部通了。等手術隊將近又過了大半天,趕到的時候,不用做手術了。一周後出院了。所以醫療隊很奇怪,你中藥能夠治,這是典型的一種中西醫結合了。能夠解決這個,那以後就固定一些方案在觀察,就那一年,總共十例腸梗阻病人,一個都沒做手術,全部用這個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那是69,70,71前後這段時間。在外面報導裡,中西結合治腸梗阻,複方大承氣這一類的方。成功率很高。

當然你這個是腸梗阻出現,當中屬於麻痺性單純性的,比例最大的。你不能用絞窄性的這類試,這類還是要做手術的。

從這個方的運用,我們剛剛嚐到這個甜果,因為在那段時間在基層,包括很多急症,很多重症,用中醫中藥起作用,也挽救了不少生命。所以說不是中醫不能治急症,經過這個才能夠相信,而且很多西醫的醫生,他們看了以後,主動要求來學。辦西醫學中醫班。所以最早我在那個醫院,辦西醫學中醫班就是從這個以後。第二年開是搞這個。以後我們醫院的幾個老師,單獨搞一個,像中專衛生學校一樣,就中醫專業的。

所以中西醫結合在這些方面,的確當年還能發揮這些長處。有這個苗頭。但是你要說這種治療方式,對於現在觀察那個經濟方面,它是效益很低的。因為那些藥物都是不值錢的。但是社會效益的確很好。我們後面講到一些方的應用,的確是很不錯的。大承氣這類的寒下,有時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那時候在想,當初《儒門事親》張子和,他能夠汗、吐、下,三法賅盡治病,什麼都用這個來,他肯定總結了很豐富的經驗。

三承氣湯的比較(組成、用法、功用、主治)

當然大承氣湯為參照標準。如果說氣滯不明顯,熱實互結較輕,或者說熱邪鬱於上部為主。要使它引熱下行,以瀉代清,可以用調胃承氣湯,調胃承氣湯很重要的特點,大黃和甘草同煎,芒硝溶化,這體現的功效是緩治。

小承氣湯,它是痞、滿、實而不燥,燥實互結不重,所以大黃和減量以後的枳實、厚朴同煎。起到輕下熱結的作用。用於陽明熱結輕證。

所以這三個承氣湯的比較,是大承氣湯為代表的,寒下法的一個重點。現在一般這類方,要照顧到一些配伍活血的,平和的活血行氣藥,所以像複方大承氣湯,它增加行氣活血作用,防止這類陽明腑實,導致腸道血瘀組織壞死,有這個作用,所以從這個配伍,除了大黃也能作用到血分,照顧到血分,但是加了像赤芍、桃仁這些,通暢血行,在這方面更好。

大黃牡丹湯《金匱要略》一類方

主治證候病機分析

大黃牡丹湯是治療腸癰的一個常用方。也可以算是基礎方劑。過去就是直接用這個方,根據它熱毒的輕重,濕阻的情況,瘀血的情況,加味。後來中西醫結合治急腹症,用大黃牡丹湯做為基礎方辨證,產生了三個治療闌尾炎的常用方。教材上有。因為這三個方在內科治腸癰裡面他們也有這個方,要重點討論了。所以方劑裡,一般就印在上面做參考。主要討論大黃牡丹湯。所以它又是一個治療腸癰的一個基礎方。

我們中醫學對腸癰,這方治療闌尾炎很好的。當然中醫這個腸癰,比闌尾炎範圍寬。但大黃牡丹湯側重於治闌尾炎的效果,大家是肯定的。

腸癰形成的原因,歷來對腸癰成因歸納為下面三個:

  1. 七情鬱結誘發─傳統中醫提法上,比如說喜怒無常,就是情志上的一些刺激,但情志的一些影響,可以影響肝氣,肝氣疏泄障礙了,一個影響到脾胃的運化。一個方面影響到血行的通暢,所以這是一個歷來認為情志,七情鬱結類的,和腸癰誘發有關。這是我們中醫的看法。
  2. 飲食不節,跟消化、飲食有關。飲食不節可以產生濕蘊。
  3. 寒溫不調。氣候變化不適應。

後世逐漸又補充了,認為飯後急走或者摔跤、墜下、損傷腸絡,也可以導致腸道氣血瘀滯,那就跟一些一定程度的外傷這類有關。中醫傳統的各個書裡,提法裡面有這樣一些。

腸癰初起,濕熱鬱腸道 濕熱搏結氣血鬱熱成癰,右少腹疼痛拒按,甚則腫痞
濕熱濕滯腸中,不涉膀胱小便自調
氣血鬱滯,營衛失和時時發熱,
濕熱鬱蒸舌苔黃膩,脈來滑數

從它的病機來講,主要和濕熱有關。過去都說大黃牡丹湯用於腸癰初起,尤其是腸癰初起膿還未形成,但實際上已成未成都在用,關鍵是靈活加減。有各種原因導致濕熱阻滯在腸道,搏結氣血,腐敗血肉,造成局部腫、痞,痞就是悶塞不舒,腫脹。疼痛非常劇烈,不通則痛。濕熱在腸道搏結氣血,瘀結成癰,我們說濕熱瘀結成毒,在腸道可以形成像痢疾一類的,它這個癰瘍發於腸道而已,內癰,初期瘀結在右下腹,右少腹疼痛拒按。為什麼呢?腸癰發生,中醫過去都認識到闌門那一帶好發,所以右少腹,腹痛拒按,可以按到有腫脹這個特點。

小便自調,主治當中是一種鑑別診斷,考慮下面疼痛(右少腹疼痛拒按),疼痛也很劇烈,其痛如淋證的痛,但是小便自調,排除在水分,而涉及到血分。涉及到氣血的瘀滯,這是一種鑑別診斷,由於氣血瘀滯,瘀結成癰,成癰開始就相當於體表有紅腫熱痛,以後腐敗血肉可以化膿了,那癰就完全成熟了。在這個腸癰已成的過程當中,化膿過程當中,造成氣血以及營衛的不和,所以可以陣陣的發熱、發冷。這個一陣產生發冷發熱,反應出內在的腸癰已成,這種發冷發熱可以是整體的,也可以是局部的。

從整體由於濕熱鬱蒸所造成,舌苔可以黃膩,黃膩反應濕熱,要看它濕熱的程度,苔薄還是厚,脈來滑數,裡面有濕邪。濕邪鬱結,搏結氣血,形成熱毒。或者沒有化膿,形成腫塊在腸道,或者腐敗血肉,腸癰已成,它就化膿了。

所以從主治證候來講,疾病性質是實證為主,是實證,濕熱搏結氣血,形成一種熱毒現象,熱毒搏結氣血,就考慮氣血津液當中,氣滯血瘀濕阻這個現象都有,實際上形成的這個膿,是痰、瘀的相結合。津液鬱滯和血液鬱滯,痰、瘀的結合。所以在治療當中考慮要瀉熱,濕熱已經形成熱毒。瀉熱破瘀,散結消腫。它在沒有成,沒有化膿的瘀腫階段就要散結消腫。原方用於腸癰初起,甚至於《金匱》還講當膿已成不可用也。當然後來一般很多都認為都還可以用。已成、未成都可以用,最好用在腸癰初起。初起更重要是在散結消腫、散熱破瘀。

這個大黃牡丹湯,雖然這個方,從仲景《金匱要略》以後,《肘後方》到《劉涓子鬼遺方》《千金方》到宋代很多方書裡都有,名字上不大一樣,也有叫大黃牡丹皮湯,《金匱要略》是叫大黃牡丹湯,後世有很多大黃牡丹湯是藥味差一點,藥味藥量有變化。有的時候這個方劑名稱,一個字看起來一樣的意思,牡丹湯牡丹皮湯,都用牡丹皮,那可能就不是那個方,就像我們所說的桃核承氣湯和桃仁承氣湯,有一年考試,衛生部組織,《健康報》上考試題,它就故意寫桃仁承氣湯,大家把它當是桃核承氣湯,往往這個題就做錯了。桃仁承氣湯多得多,歷代很多,各個組成有不同的,桃核承氣湯一般就是指的仲景這個方。

所以大黃牡丹湯,這個方叫牡丹湯,牡丹皮湯就成了別的書裡頭別的方了。

方解

大黃瀉下通腑、化瘀
丹皮活血化瘀、涼血
芒硝瀉下通腑
桃仁活血化瘀、通腑
(冬)瓜子祛濕

大黃牡丹湯的構成,實際上大黃芒硝,丹皮桃仁是兩類,一個是,它不是相當於熱濕互結嗎?濕熱在腸道一般都會結合它的積滯,這實邪了,所以導致氣些瘀滯,這是實證。所以大黃芒硝有攻下通腑,瀉下通腑,大黃又能有一定的化瘀作用。主要是瀉熱,瀉熱通腑。丹皮桃仁呢,當然既有活血化瘀作用,活血化瘀以助消腫,丹皮散瘀,桃仁除了化痰,也能有一定通腑力量。同時丹皮來能涼血,涼血有解毒作用。從君臣佐使來看,一般都是以大黃、丹皮為君,因為它叫大黃牡丹湯。選涼血解毒散瘀的丹皮,和瀉下通腑的大黃,相結合作為君藥。芒硝增強大黃的通腑作用,瀉下作用。桃仁增加丹皮的化瘀消腫作用。這形成了一個基本架構。

佐藥是冬瓜子,原書裡就寫瓜子。現在的習慣都是處方,你不會寫個瓜子了。原書這個瓜子,後世有主張是冬瓜子,這個佔多數,有主張用甜瓜子,有的還說絲瓜子。冬瓜子呢,利濕力量強,大多數是用它。也有些人認為,濕重了,特別初起,用冬瓜子更好,如果瘀滯比較重,氣血瘀滯比較重,有有用絲瓜子。歷來還是古代醫家區分上,有這樣的區分。現在主張呢,這幾個瓜子都可以,以冬瓜子祛濕力量較好,有助於排膿。同時祛濕力量好,也有助於消腫。

這是一個治療腸癰,瀉熱破瘀的一個基礎方。就大黃牡丹湯來講,它主要還是立足於消腫,能夠初期消除,如果發燒,舌紅,脈數,脈滑數有力,這種熱毒重,體現熱毒重的,像銀花、蒲公英,這些藥結合。要增加清熱解毒,這個方清熱解毒不夠。所以後來在三個治療闌尾炎方裡,經常都配上金銀花,金銀花清熱解毒,增加全方的清熱解毒作用。所以在運用大黃牡丹湯當中,特別要注意的就是往往考慮三個方面的適應問題。它是個基礎方。

  1. 疼痛很劇烈。要增加行氣活血止痛的,這當然有側重,氣滯同時又脹,脹痛,那用這個方,加元胡、青皮、川楝子、香附這些,側重行氣止痛。有助於散邪。這種用法肯定是還沒有化瘀。腸癰初期常配的。
  2. 膿已成,那潰堅排膿,用苡仁,冬瓜子量大些,祛濕藥要增多。適當結合活血。
  3. 熱毒重,發熱高,那當然清熱解毒藥增加。

一般從這幾個方面,你要去分析那三個治闌尾炎的方,它實際上就是照這幾個方面。一個方面比如行氣活血,增加散結的作用,一個增加清熱解毒的作用,再一個膿已成,需要排膿,需要利濕,這類還是要暢通腑氣,但是用藥有些差別。

辨證要點

右下腹疼痛拒按,舌苔黃膩,脈滑數。

大家一般都知道,闌尾炎發生了,中醫把它叫腸癰,好發於闌門這個部位。苔黃膩,脈滑數反應出屬於熱證實證。濕熱搏結氣血。

使用注意

腸癰潰後,以及老人、孕婦,產後或體虛者不宜使用。

腸癰破潰以後,不能用太大力量,攻堅散結。

所以我們說的熱毒重的,加清熱解毒,這是常用的。在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證的資料裡面,那幾個治療腸癰的方,像金銀花、蒲公英都經常出現。血瘀較重,加這些有暢通血行,有助於消腫,特別是在初期。所以大黃牡丹湯,原來《金匱要略》寫的是腸癰初起,而且膿已成不用了。後來認為農已成可以用,歷代醫家的爭論,這個方面的方論很多。

寒下,就以這兩個,一個大承氣湯,一個大黃牡丹湯,作為兩個一類方。也代表了瀉下劑裡面的,寒下是主要部分。後面連著很多,都是二類方。

[完/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