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名家陸德銘 經驗集

資料來源: http://www.readtcm.com


名案評析

一、乳癖案

陳某某,女,35歲。1997年3月12日初診。

兩乳房脹痛近2年。兩乳房結塊脹痛,經前脹痛尤甚,腫塊變硬,經後症狀減輕,開始腫塊較少,以後逐漸增多,月經週期正常,經量偏少,色暗,且伴經行腹痛,在外院作鉬靶X線攝片,提示有“乳腺增生”,曾服逍遙丸、小金片等藥,屢治無效。曾生育一胎,自行哺乳,無乳房癌家族史。檢查:兩乳各象限捫及結節狀腫塊百餘個,綠豆至米粒大小,質地中等,部分偏硬,推之活動,觸痛明顯,腫塊與皮膚均無粘連,兩腋下無腫大淋巴結觸及,乳頭無內縮,有少量淡黃色液體擠出,脈濡細,苔薄膩,舌質淡紅,證屬衝任失調,氣滯血瘀,治擬調攝衝任,理氣活血。

處方:仙茅9克、仙靈脾30克、鹿角片12克(先煎)、山萸肉9克、肉蓯蓉12克、三棱30克、莪朮30克、桃仁15克、丹參30克、山慈菇15克、海藻30克、制香附9克、鬱金12克、延胡索12克、益母草30克、當歸12克、生山楂30克、生穀麥芽30克(各)。

二診:投藥2周,乳房脹痛明顯減輕,經行亦暢,結塊變軟,乳頭已無溢液,苔薄舌質紅,脈濡,治宗原意,上方增入炙山甲片12克。

三診;上方服用三月,乳房疼痛消失,兩乳腫塊大多消失,惟兩乳外上象限可捫及顆粒狀結節數十個,質軟,月經已正常,但口乾,胃脘嘈雜,苔薄白,舌質偏紅,脈濡,再擬前方增減。

仙靈脾30克、鹿角片12克(先煎)、山萸肉9克、肉蓯蓉12克、三棱30克、莪朮30克、桃仁15克、丹參30克、山慈菇15克、海藻30克、制香附9克、鬱金12克、延胡12克、八月劄15克、麥冬12克、生地30克。

再服上方三月,諸症俱消,乳房腫塊消失。

[評析]乳癖,經前乳房作脹,腫塊增大變硬,經後症狀減輕,乃衝任失調,肝鬱氣滯血瘀所致。方中以仙茅、仙靈脾、鹿角片、肉蓯蓉、山萸肉等調攝衝任,其性溫而不熱,質潤而不燥;三棱、莪朮、桃仁、丹參破瘀散結;山慈菇、海藻軟堅消腫;制香附、鬱金、延胡索疏肝理氣、止痛;鹿角片、炙甲片填補奇經精血,益養衝任,兼消難消之腫塊;益母草、當歸調經補血化瘀;山楂、生穀麥芽減少乳頭溢液。三診時因服用仙茅而致胃脘嘈雜、口乾等症,故改用八月劄、麥冬、生地疏氣和胃,養血滋陰,以取陰生陽長之義。諸藥配合,使腫痛消散於無形。

二、乳癌術後骨轉移案

周某某,女,52歲,1996年9月25日初診。

患者于1995年10月6日在上海市某醫院作左乳癌根除術。術後病理報告為:浸潤性導管癌,腋下淋巴結0/9(-),雌激素受體及孕激素受體均陰性。術後化療6次,曾服三苯氧胺片,因肝功能損害而停用。今年2月因胸骨疼痛,作骨掃描,提示有胸骨濃絮而診斷為骨轉移,因不能耐受放化療副作用,要求中藥治療。刻下:神疲乏力,體重減輕,食欲一般,夜寐不安,檢查見胸骨中段腫大壓痛明顯,脈濡細,苔薄膩中裂,舌質紅邊有瘀紫,證屬術後氣陰兩虧,衝任失調,餘毒旁竄入骨。治擬益氣養陰,調攝衝任,清熱解毒。

處方:乳房癌術後方加減:生黃芪30克、黨參12克、白朮9克、茯苓12克、南沙參15克、杞子15克、仙靈脾15克、仙茅9克、巴戟肉12克、鹿角片12克(先煎)、山萸肉9克、肉蓯蓉12克、三棱15克、莪朮30克、桃仁15克、丹參30克、蜂房12克、蛇六穀60克(先煎)、石上柏30克、藤梨根30克、磁石60克(先煎)、珍珠母30克(先煎)。

二診:服上方2月,骨無疼痛,精神漸振,食欲尚可,夜寐已安。骨掃描示:濃絮縮小,苔薄膩舌質紅,脈濡細。以本治法為主,增入清熱解毒化瘀之劑。生黃芪30克、黨參12克、白朮9克、茯苓12克、南沙參15克、杞子15克、仙靈脾15克、巴戟肉12克、鹿角片12克(先煎)、山萸肉9克、肉蓯蓉12克、三棱15克、莪朮30克、桃仁15克、丹參30克、蜂房12克、蛇六穀60克(先煎)、石見穿30克、制南星30克、山慈菇30克、磁石60克(先煎)、珍珠母30克(先煎)。

三診:服上方2月餘,骨痛消失,骨掃描複查“濃絮影消失”,胸片無異常,體重增加,諸症均減,苔薄舌紅脈濡,再以上方服用半年,病情穩定,現仍服藥鞏固調理。

[評析]乳癌術後發生骨轉移,是臨床較為多見的一種轉移途徑。陸氏認為發生轉移多由術後正氣不足臟腑功能減退,正虛則抗病能力低下不能抵抗殘留的腫瘤細胞,而使邪氣偏盛,正不勝邪,邪毒不能局限而致旁竄轉移,故臨床上以生黃芪、黨參、白朮、茯苓、南沙參、杞子等益氣健脾養陰生津,扶助正氣提高機體免疫能力,防止腫瘤的復發和抑制轉移。現代醫學認為,乳癌與體內雌激素水準過高長期刺激乳腺組織有一定關係,故以肉蓯蓉、山萸肉、仙靈脾等調節不平衡之性激素,調攝衝任以治根本;三棱、莪朮、桃仁、丹參活血化瘀攻堅使腫塊消散,同時降低了血粘度,減少了癌細胞著床的機會也就減少了復發和轉移,蜂房、蛇六谷、石見穿、制南星、山慈菇等經陸氏篩選而運用於臨床對治療乳癌有特定的抗癌作用,處方中逐漸加重抗癌藥的藥味及用量,意在控制和清除轉移病灶,不使其旁竄。

三、漿細胞性乳腺炎潰後成瘺案

章某某,女,22歲。1990年11月3日初診。

患者于三天前患右乳暈腫塊,紅腫疼痛明顯,輕度發熱來院門診檢查:右乳房乳暈外上方有一腫塊,大小約3 cm X 4 cm,皮膚紅,按之微熱,輕度疼痛,無波動感,乳頭凹陷畸形,乳頭孔常有臭味的粉渣樣物排出,苔薄膩舌質紅,脈細數。證屬肝鬱氣滯,營血不和,氣滯血瘀,結而成塊,治擬疏肝清熱,活血消腫。

處方:柴胡9克、當歸12克、赤芍30克、丹皮9克、蒲公英30克、半枝蓮30克、蛇舌草30克、丹參30克、生山楂30克。

二診:上方服用7劑,局部紅腫不減且加重,按之已有波動感,即在局麻下作手術切開,排出黃稠膿液約20ml,夾有粉渣樣物。術後用八二丹藥線引流,金黃膏蓋貼,經換藥10天後局部紅腫消退,創口膿水已少。此時,用球頭銀絲曲成彎形,自創口探入,從11點處乳頭孔穿出後,用剪刀剪開管道,術後3天內用五五丹藥粉撒於創口,棉花嵌塞,紅油膏紗布蓋貼,每日換藥一次,至第7天腐肉脫淨,肉芽新鮮,改用生肌散、紅油膏紗布蓋貼,3周後創口癒合。

[評析]漿細胞性乳腺炎是乳腺導管擴張綜合徵發病過程後期一個病理階段,好發於青春期後非哺乳期婦女,絕大多數患者有先天性乳頭凹陷病史,乳頭孔常有臭味粉渣物排出,初起有發熱,但體溫不高或不發熱,應用抗生素後症狀消失不明顯,在急性期乳房紅腫與乳房炎性癌很相似,也有因急性期乳房紅腫熱痛等炎症,而誤認為乳暈部一般癰癤而被忽視,故臨床上要與此相鑒別。乳房炎性癌多發于年輕婦女哺乳期和妊娠期,症見乳房迅速增大,發熱,皮膚呈紅色或紫紅色,沒有明顯腫塊捫及,轉移甚廣,往往不久即侵犯對側乳房,常於數月內死亡,而乳暈部癰癤,一般無粉渣樣物排出,潰後一般不與乳頭孔相通。

本例患者初起內服疏肝清熱活血消腫中藥,局部紅腫未減,邪毒熾盛,鬱而化熱,蒸釀肉腐而成膿腫,此時急當切開排膿,待紅腫消退,滲出減少後,從瘡口用球頭銀絲曲成彎形探入自乳孔穿出,操作時切忌粗暴,以防形成假道,用剪刀剪開管道後,應用含升丹成分較高的五五丹藥粉腐蝕管壁,以防復發,待肉芽新生時改用生肌散外敷,直至瘡口癒合。

漿細胞性乳腺炎潰後瘺管期,中醫採用切開療法,較之西醫乳房切除術而言,對組織損傷少,病人痛苦小,癒合時間短,復發率低,且能保持乳房外形,易為患者所接受。

四、復發性口腔炎案

施某某,女,42歲。1997年9月15日初診。

患者口腔潰瘍反復發作6年餘,初起發於舌底,偶爾發生,以後每月均可發病,疲勞或外感後即有發作,所發部位為兩側頰粘膜,唇舌及舌下粘膜,飲水進食時均感疼痛,初服清熱瀉火中藥不愈,繼用西藥及外敷藥物症仍不減,且日益加重。刻下:兩頰粘膜多處潰瘍,舌下粘膜亦見二處潰瘍,大便乾結,二三日一行,脈濡,苔黃膩。證屬肺腎兩虛,氣陰不足,治擬益氣養陰佐以清熱化濕通腑。

處方:生黃芪30克、女貞子15克、天花粉15克、大生地15克、玄參12克、南沙參15克、知母12克、川連45克、川樸9克、生大黃9克(後下)。

二診:服上方1周後,口腔頰粘膜處潰瘍依然,疼痛,但舌下二處潰瘍消失,大便日行一次,苔黃膩已化,脈濡。濕熱之邪漸去,正氣得複,繼續進益氣養陰,滋補肺腎之品。

處方:生黃芪60克、女貞子15克、天花粉15克、大生地30克、玄參12克、南沙參15克、麥冬12克、知母30克、生首烏30克、生甘草6克。

三診:服上方2周,口腔潰瘍全部消失,進食自如,大便調暢,苔薄舌淡紅脈濡,再擬上方續用2月,口腔潰瘍未發,半年後隨訪述停藥後至今未發。

[評析]口腔粘膜潰瘍以清瀉心脾積熱為治療常法,陸氏認為口腔潰瘍反復發作與氣陰不足關係最為密切。因正氣不足,不能抵禦外邪,陰液不足則虛火上熏於口,致口腔粘膜破碎,反復感染,正不勝邪,而邪氣留連,潰瘍反復不愈。故以益氣養陰為治療大法,臨診時生黃芪的用量較為講究,用其補益肺腎之氣,固表托毒而斂瘡生肌活血,用量達60克時方為顯效。此例患者雖有氣陰不足之病因,但苔膩證屬濕熱內阻,故當先化其濕熱調暢腑氣,使邪有出路,當邪去大半,則漸增益氣養陰之劑,使其正氣複,陰液潤而潰瘍得愈。

五、亞急性甲狀腺炎案

張某某,女,37歲。初診:1996年3月19日。主訴:頸前疼痛1周,腫塊1天。現病史:近1周來患者自感咽痛,頸前不適,發熱3天,今突然發現頸前有一腫塊,頭暈,曾服抗生素,症狀不改善。
刻下:白細胞總數1050,B超提示右甲狀腺有一結節,大小約20mm X 25mm,甲狀腺腺瘤可能。腫塊穿刺提示亞急性甲狀腺炎。
體檢:右頸前有一腫塊約20mm X 25mm,表面光滑,質地中等,隨著吞咽而上下活動,觸痛明顯。脈細數,苔薄黃,舌質紅。
診斷:亞急性甲狀腺炎。
證屬:肝胃鬱熱,風熱、風火夾痰蘊結,以致陰液虧損。
治法:養陰清熱,疏氣化痰。
處方:大生地30克、玄參15克、麥冬9克、天冬9克、黃芩9克、大青葉30克、銀花12克、紫草12克、牛蒡子9克、夏枯草12克、柴胡9克。

二診:1996年3月30日。亞急性甲狀腺炎服藥3天,發熱已除,咽痛、頸前疼痛明顯好轉,腫塊同前,近2天心悸胸悶,易煩,多汗。脈細數,苔薄黃,舌質紅。
證屬:表邪已去,氣滯痰結,鬱久傷陰耗氣。
治法:益氣養陰,疏氣化痰。
處方:原方去黃芩、大青葉、銀花、紫草、牛蒡子,加生黃芪60克、黨參30克、制半夏9克。

三診:1996年4月10日。亞急性甲狀腺炎,放射免疫檢查提示T3、T4、FT3、FT4、TG、TM均高於正常。頸前疼痛已除,腫塊縮小至10mm X 12mm,心悸胸悶,易煩,多汗明顯好轉,再以前法佐以活血。原方加桃仁15克、三棱30克、莪朮30克、丹參30克。

四診:1996年5月2日。亞急性甲狀腺炎,放射免疫檢查提示T3、T4、FT3、FT4、TG、TM均正常,B超提示甲狀腺正常,動則易汗,再以前法進之。患者再服藥2月諸症均未出現。

[評析]亞急性甲狀腺炎是與病毒感染有關,西醫多採用激素治療,由於用藥時間較長,往往帶來不良副作用。陸氏認為本病早期治以養陰清熱,疏氣化痰,方中大生地、玄參、麥冬、天冬養陰生津,具有免疫促進作用及抗菌作用;黃芩、大青葉、銀花、紫草、牛蒡子疏風清熱解毒,具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夏枯草、柴胡有疏氣化痰之功。中期治以益氣養陰,疏氣化痰,方中生黃芪、黨參益氣。後期氣鬱痰濁結聚不散,氣血為之壅滯,且血隨氣滯而成瘀,故方中加用桃仁、三棱、莪朮、丹參來活血祛瘀使腫塊得以消除。

六、異位性皮炎案

唐某某,女,9歲。初診:1997年3月13日。
主訴:左小腿皮損伴瘙癢一年餘。
現病史:患兒自幼有嬰兒濕疹伴過敏性哮喘、鼻炎,全身皮膚經常出小丘疹,平素容易感冒,晨起噴嚏不斷。一年前出現左小腿皮損,瘙癢不堪,常有滋水流出,在外院診斷為異位性皮炎給予抗過敏及外用藥物,久用或停用即發。
刻下:患兒面色萎黃,精神欠振,胃納差,大便二日一行,左小腿瘙癢,夜眠不安。
體檢:左小腿內側中段約7 cm X 8 cm大小的皮膚粗糙、增厚、皸裂、流滋水,基底潮紅。脈細,苔薄舌紅。
診斷:異位性皮炎。
證屬:體虛不能衛外,複感濕熱之邪。
治法:益氣固表,清熱化濕。玉屏風散合茵陳蒿湯加減。
處方:生黃芪30克、炒白朮9克、防風9克、生甘草6克、茵陳30克、焦山梔9克、制大黃9克、苦參片9克、黃芩9克、白鮮皮30克。

二診:1997年4月17日。異位性皮炎藥後3天皮膚瘙癢開始減輕,滋水減少。
刻下:左小腿皮膚皸裂、基底潮紅已除,上有結痂。過敏性鼻炎晨起噴嚏減少。脈細,苔薄。再以前法出入。
處方:上方加辛夷花9克、蒼耳子9克。

三診:1997年5月29日。異位性皮炎藥後皮膚瘙癢已除,左小腿皮損處局部粗糙、脫屑。

舌脈同前。再以原法出入,用原方。

四診:1997年7月17日。異位性皮炎左小腿皮膚無瘙癢,原皮損消失,留有色素沉著。舌脈治法同前。囑再服三月鞏固。二月後左小腿色素沉著消退,隨訪半年諸症未發。

[評析]異位性皮炎,病因複雜,發病機理尚不能肯定,系與先天過敏素質有密切關係。

陸氏認為本病多因稟賦不足,素體虛弱,衛外不固,複感濕熱之邪,鬱於肌膚而發病。患兒面色萎黃、神疲乏力、容易感冒為表虛衛外不固;病發於下肢,有滋水,皮膚基底潮紅為濕熱蘊結。

方中生黃芪與炒白朮、防風、生甘草合用補散兼施、益氣固表;茵陳、焦山梔、制大黃組成的茵陳蒿湯有清熱利濕,具有抗過敏的作用;苦參片、黃芩、白鮮皮能清化濕熱,殺蟲止癢,並能導濕熱下行。複診時,加用辛夷花、蒼耳子通鼻竅,用於過敏性鼻炎,抑制內在的致敏因數。因為此病屬疑難雜症,陸氏為此病的治療開闢了一條新途徑。

七、蹠疣案

陶某某,女,15歲。初診:1997年8月2日。
主訴:右足底皮損伴疼痛一年餘。
現病史:患者一年前右足底疼痛並出現一處皮損,後日漸增多至7處,行走時疼痛甚,餘無不適。
體檢:右足底角質增厚,表面粗糙,呈小點狀7處,中心凹陷,擠壓痛大於壓痛。脈濡,苔薄,舌淡紅。
診斷:蹠疣。
證屬:體虛複感濕熱外邪。
治法:益氣活血清熱。
處方:生黃芪30克、板藍根30克、大青葉30克、馬齒莧30克、莪朮30克、生米仁15克、生首烏15克。

二診:1997年8月16日。右足底蹠疣服藥後無不適,舌脈同前,再以前法進之。原方加紫草9克、生甘草6克。

三診:1997年8月30日。右足底蹠疣擠壓疼痛減輕,行走著地時已無疼痛,皮損如前。舌脈治法同前。原方加白花蛇舌草30克。

四診:1997年10月11日。右足底蹠疣服藥1月後,行走如常,已無擠壓疼痛。刻下黃色角質漸平,再以前法進之。原方加紅花6克。

五診:1997年11月2日。行走如常,右足底蹠疣,無疼痛,皮損痊癒。原方。隨訪三月未復發。

[評析]疣可分為尋常疣、扁平疣、蹠疣、尖銳濕疣、傳染性軟疣等。西醫認為系乳頭瘤病毒所致,近來發現疣的發生與機體免疫狀態有關,在腎移植、亞急性淋巴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紅斑性狼瘡等患者中,疣的發生率明顯升高,說明細胞免疫功能低下對疣的發生和發展起一定的誘導作用。故陸氏認為本病由於素體氣虛,外感風熱之毒,以致氣滯血瘀。《素問·評熱病論》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刺法論》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陸氏提出本病的發生與人體正氣有密切關係。現代醫學常外用腐蝕藥或抗病毒藥物及手術治療。但對於多發性,尤其對發生於甲皺及甲緣下、面部密集成群,經治療難以根治或易復發。特別是隨著人們發現人類乳頭瘤病毒的致病與機體免疫功能有關,這類病毒與皮膚、粘膜發生惡性腫瘤的因緣聯繫,陸氏認為抗病毒及提高免疫功能的中藥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治療重在益氣,佐以清熱。方中生黃芪益氣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治療發病的原因;板藍根、大青葉、馬齒莧清熱解毒,用來抗病毒;莪朮為活血化瘀。在以後的隨診中加用清熱、活血藥。用藥方面囑頭煎、二煎內服,第三煎外洗患處並輕輕按摩,以達到內外並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