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王舍城。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提婆達多,是如來弟,云何常欲怨害於佛?佛言:不但今日。昔雪山中。有鳥名為共命。一身二頭。一頭常食美果。欲使身得安隱。一頭便生嫉妒之心。而作是言。彼常云何。食好美果我不曾得。即取毒果食之使二頭俱死。欲知爾時食甘果者。我身是也。爾時食毒果者。提婆達多是。昔時與我共有一身。猶生惡心。今作我弟。亦復如是。
佛在王舍城。提婆達多。推山壓佛。放護財象。欲蹋於佛。惡名流布。提婆達多。於眾人前。向佛懺悔。嗚如來足。無眾人時。於比丘中。惡口罵佛。諸人皆言。提婆達多。向佛懺悔。心極調順。無故得此惡名流布。諸比丘言。希有世尊。提婆達多。甚能諂偽。於眾人前。調順向佛。於屏處時。惡心罵佛。佛言不但今日。乃往過去時。有蓮花池。多有水鳥在中而住。時有鸛雀。在於池中。徐步舉腳。諸鳥皆言。此鳥善行。威儀庠序。不惱水性。時有白鵝。而說偈言:
舉腳而徐步 音聲極柔軟
欺誑於世間 誰不知諂詭
鸛雀語言。何為作此語。來共作親善。白鵝答言:我知汝諂詭。終不親善。汝欲知爾時鵝王。即我身是也。爾時鸛雀。提婆達多是。
佛在王舍城。提婆達多。心常懷惡。欲害世尊。乃雇五百善射婆羅門。使持弓箭。詣世尊所。挽弓射佛。所射之箭。變成拘物頭華。分陀利華。波頭摩華。優鉢羅華。五百婆羅門。見是神變。皆大怖畏。即捨弓箭。禮佛懺悔。在一面坐。佛為說法。皆得須陀洹道。復白佛言:願聽我等出家學道。佛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服著體。重為說法。得阿羅漢道。諸比丘白佛言:世尊神力。甚為希有。提婆達多。常欲害佛。然佛恒生大慈。佛言:非但今日。於過去時。波羅奈國。有一商主。名不識恩。共五百賈客。入海採寶。得寶還返。到迴淵處。遇水羅剎而捉其船。不能得前。眾商人等。極大驚怖。皆共唱言。天神地神。日月諸神。誰能慈愍。濟我厄也。有一大龜。背廣一里。心生悲愍。來向船所。負載眾人。即得渡海。時龜小睡。不識恩者。欲以大石打龜頭殺。諸商人言。我等蒙龜濟難活命。殺之不祥不識恩也。不識恩曰。我停飢急。誰問爾恩。輒便殺龜。而食其肉。即日夜中。有大群象。蹋殺眾人。爾時大龜。我身是也。爾時不識恩者。提婆達多是。五百商人者。五百婆羅門出家學得道者是。我於往昔。濟彼厄難。今復拔其生死之患。
佛在王舍城。提婆達多。作種種因緣。欲得殺佛。然不能得。時南天竺國。有婆羅門來。善知呪術。和合毒藥。提婆達多。於婆羅門所。即合毒藥。以散佛上。風吹此藥。反墮己頭上。即便悶絕。躃地欲死。醫不能治。阿難白佛言:世尊。提婆達多。被毒欲死。佛憐愍故。為說實語。我從菩薩成佛已來。於提婆達多。常生慈悲。無惡心者。提婆達多。毒自當滅。作是語已。毒即消滅。諸比丘言。希有世尊。提婆達多。恒起惡心於如來所。如來云何猶故活之。佛言非但今日。惡心向我。過去亦爾。時問佛言:惡心於佛。其事云何。佛言過去之世。迦尸國中。有波羅奈城。有二輔相。一名斯那。二名惡意。斯那常順法行。惡意恒作惡事。好為詭媾。而語王言。斯那欲作逆事。王即收閉。諸天善神。於虛空中。出聲而言。如此賢人。實無過罪。云何拘繫。諸龍爾時亦作是語。群臣人民亦作是語。王便放之。第二惡意。劫王庫藏。著斯那舍。王亦不信。而語之言。汝憎嫉於彼。橫作此事王言捉此惡意。付與斯那。仰使斷之。斯那。即教惡意。向王懺悔。惡意自知有罪。便走向毘提醯王所。作一寶篋。盛二惡蛇。見毒具足。令毘提醯王。遣使送與彼國。國王并及斯那。二人共看。莫示餘人。王見寶篋。極以嚴飾。心大歡喜。即喚斯那。欲共發看。斯那答言:遠來之物。不得自看。遠來果食。不得即食。何以故。彼有惡人。或能以惡來見中傷。王言我必欲看。慇懃三諫。王不用語。復白王言。不用臣語。王自看之。臣不能看。王即發看。兩眼盲冥。不見於物。斯那憂苦。愁悴欲死。遣人四出。遍歷諸國。遠覓良藥。既得好藥。以治王眼。平復如故。爾時王者。舍利弗是也。爾時斯那。我身是也。爾時惡意。提婆達多是。
佛在王舍城。提婆達多。往至佛所。而作是言。如來今者。可閑靜住。以此大眾。付囑於我。佛言:食唾癡人。我尚不以諸大眾等。付囑舍利弗目犍連。云何乃當付囑於汝。提婆達多。瞋罵而去。諸比丘言。世尊。提婆達多。欲作種種苦惱於佛。又多方便欺誑如來。佛言:不但今日。於過去世。雪山之側。有山雞王。多將雞眾。而隨從之。雞冠極赤。身體甚白。語諸雞言。汝等遠離城邑聚落。莫為人民之所噉食。我等多諸怨嫉。好自慎護。時聚落中。有一貓子。聞彼有雞。便往趣之。在於樹下。徐行低視。而語雞言。我為汝婦。汝為我夫。而汝身形。端正可愛。頭上冠赤。身體俱白。我相承事。安隱快樂。雞說偈言:
貓子黃眼愚小物 觸事懷害欲噉食
不見有畜如此婦 而得壽命安隱者
爾時雞者我身是也。爾時貓者提婆達多是昔於過去欲誘誑我。今日亦復欲誘誑我。
佛在王舍城。爾時提婆達多。作是念言。佛有五百青衣鬼神恒常侍衛。佛有十力百千那羅延。所不能及。我今不能得害。當還奉事。觀其要脈。而傷害之。乃可得殺。便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大眾之中。向佛懺悔。而作是念。受我懺悔。得作方便。不受我悔。足使如來惡名流布。便白佛言:世尊。受我懺悔。我欲於彼閑靜之處自修其志。佛言:法無諂誑。諸諂誑者。無有法也。外道六師皆言。提婆達多。好向佛懺悔。佛不受懺悔。諸比丘言。提婆達多。諂曲向佛。佛言:非但今日。過去久遠。波羅奈國。有王名梵摩達。作制斷殺。時有獵師。著仙人衣服。殺諸鹿鳥。人無知者。有吉利鳥。語諸人言。此大惡人。雖著仙人衣。實是獵師。常行殺害。而人不知。眾人皆信吉利鳥。實如其言。爾時吉利鳥者。我身是也。爾時獵師者。提婆達多是。爾時王者。舍利弗是也。
佛在王舍城。爾時阿闍世王。為提婆達多日送五百釜飯。多得利養。諸比丘皆白世尊言。阿闍世王。日為提婆達多送五百釜飯。佛言:比丘莫羨提婆達多得利養事。即說偈言:
芭蕉生實枯 蘆竹葦亦然
駏驉懷妊死 騾···[馬*婁]亦復然
愚貪利養害 智者所嗤笑
說是偈已,告諸比丘言。提婆達多。非但今日。為利養所害。誹謗於我。過去亦爾。比丘問佛言:過去之事。其義云何。佛言:往昔波羅奈國。仙山之中。有二仙人。其一老者。獲五神通。其一壯者。竟無所得。時老仙人。即以神力。往鬱單越。取成熟粳米。而來共食之。復至閻浮樹。取閻浮提果。亦來共食。到忉利天。取天須陀味。來共食之。少仙人。見是已。心生悕仰。白老者言。願教授我修五神通。老仙人言。若有好心。得五神通。必有利益。若無好心。反為惡害。猶懃啟請。唯願教我。時老仙人。便教五通。尋即獲得。既得五神通。於眾人前。現種種神足。於是已後。大得名稱利養乃於老者。生嫉妒心。處處誹謗。即退失神足。諸人聞已。作是言曰。老仙人者。宿舊有德。是壯仙人。橫生誹謗。便皆瞋之。城門下遮。不聽使入。便失利養。欲知爾時老仙人者。我身是也。爾時壯仙人者提婆達多是也。
佛在王舍城。爾時諸比丘等。用佛語者。皆得涅槃天人之道。用提婆達多語者。悉墮地獄。受大苦惱。佛言:非但今日奉我教者。得大利益。用提婆達多語。獲於大苦。往昔亦爾。過去之世。有二賈客。俱將五百商人。到曠野中。有夜叉鬼。化作年少。著好衣服。頭戴花鬘。彈琴而行。語賈客言。不疲極也。載是水草。竟何用為。近在前頭。有好水草。從我去來。當示汝道。一賈客主。尋用其言。我等今棄所載水草。便即輕行。在前而去。一賈客言。我等今者。不見水草。慎莫擲棄。前棄水草者。渴旱死盡。不棄之者。達到所在。爾時不棄水草者。我身是。棄水草者。提婆達多是也。
昔佛在世。於夜分中。忽有八天。次第而來。至世尊所。其初來者。容貌端政。光照一里。有十天女。以為眷屬。來詣佛所。至心頂禮。却在一面。佛告天曰:汝以修福得受天身。五欲自娛。快獲安樂。於時此天。即白佛言:世尊。我雖生處天上。心常憂苦。所以者何。以我先身修行之時。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雖為忠孝心生恭敬。然於其所。不能慇懃恭敬禮拜迎來送去。以是業緣。果報實少。不如餘天。以不如故。自責修行不能滿足。復有一天。容貌身光及其眷屬。十倍勝前。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却在一面。佛告天曰:汝生天上。快得安樂。天白佛言:世尊。我雖生處天上。亦常憂苦。所以者何。以我前世修行之時。雖於父母師長所。沙門婆羅門。生忠孝心。恭敬禮拜。然而不能為施牀坐熅[火*(而/火)]敷具。以是業緣。今獲果報。不如餘天。以不如故。自責修因不能滿足。復有一天。形貌光明及以眷屬。十倍勝前。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却在一面。佛告天曰:汝受天身。快得安樂。天白佛言:我雖生處天宮。常懷憂惱。所以者何。以我前身。雖復善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忠孝恭敬禮拜為施牀敷。然於其所。不能廣設餚膳飲食以用供養。以是業緣。今得果報。不如餘天。以不如故。心自悔責修因不具。是故憂惱。復有一天。容貌光明及其眷屬。十倍勝前。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却在一面。佛告天曰:汝受天身。快得安樂。天白佛言:我雖生天心常憂惱。所以者何。以我過去。雖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忠孝恭敬禮拜。為施敷具及以飲食。然不聽法。以是因緣。今獲果報。不如餘天。以不如故常自剋責修因不滿。是故憂惱。次復一天。身色光明及其眷屬。十倍勝前。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却在一面。
佛告天曰:汝受天身。快得安樂。天白佛言:我雖生天。心常憂惱。所以者何。以我前世。雖復於君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能忠孝恭敬禮拜。敷具飲食。而聽於法。而不解義。以不解故。今獲果報。不如餘天。以不如故。心常悔責修因不滿。是故憂惱。次有一天。身色光明及其眷屬。十倍勝前。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却在一面。佛告天曰:汝受天身。快得安樂。天白佛言:我雖生處天堂。心常憂惱。所以者何。以我前世修行之時。雖能於君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忠孝恭敬禮拜。敷具飲食。聽法解義。然復不能如說修行。以是業緣。今獲果報。不如餘天。以不如故。深自悔責修因不滿。是故憂惱。次有一天。容貌光明及其眷屬。十倍勝前。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却在一面。佛告天曰:汝受天身。快得安樂。天白佛言:我於今日。得生天宮。五欲自娛。所須之物。應念輒至。真實快樂。無諸憂惱。所以者何。以我前世修因之時。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忠孝恭敬禮拜。敷具飲食。聽法能解其義。如說修行。以是因緣。受天果報。身形端正。光明殊妙。眷屬眾多。勝餘諸天。以修此行故。得果滿足。以滿足故。得最勝果報。勝果報故。一切諸天。無有及者。以無及者。心得快樂也。
。
昔有一人。居家貧窮。為人肆力。得糗六升。齎持歸家。養育妻息。會於中路。見一道人。執鉢捉錫。行求乞食。即生心念。彼沙門者。形貌端政。威儀庠序。甚可恭敬。得施一食。不亦快乎。爾時道人。知其心念。隨逐貧人。至一水邊。貧人即便語道人言。我今有糗。意欲相施。頗能食不。道人答言:唯得而已。即於水邊。為其敷衣。令道人坐。和一升糗。用為一團。而以與之。作是念言。若此道人。是淨持戒得道人。使我現作一小國王。道人得糗。語貧人言。何以極少。何以極小。此人謂此道人大食。復和一升。用作一團。與而願言。若此道人。是淨持戒得道之人。使我得作二小國王。道人復言:何以極少。何以極小。貧人念言。唯是道人。極似多食與如許糗。猶嫌少小。然我已請事須供給。復和二升糗。用為一團。而以與之。又作念言。若此道人。是淨持戒得道人者。使我現得領四小國王。道人復言:何以極少。何以極小。餘有二升。盡和作團。以與道人。又作願言。今此道人。若是清淨持戒人者。使我得作波羅奈國王。領四小國。獲見諦道道人得糗。故嫌少小。貧人白言。唯願且食。若不足者。當脫衣裳。貿取飲食。共相供給。道人即食。唯盡一升。餘還歸主。貧人問言:尊者先嫌糗極少小。如今云何。食不令盡。道人答言:汝初與我一團糗時。正求作一小國王故。是以我言。汝心願少。第二團糗。正願得作二小國王。是以我言。汝願少小。第三團糗。正求得作四小國王。是以我言。汝心願小。第四團糗。正求作波羅奈國王。領四小國。使我後得見諦道果。是以我言。汝願少小。不以不足而慊少小。爾時貧人。自生疑念。使我現得王五國者。此事不小。恐無實耳。又復思惟。能知我心。必是聖人。是大福田。不應誑我。道人知已。即擲其鉢。著虛空中。隨後飛去。化作大身。滿於虛空。又化作小猶如微塵。以一身作無量身。以無量身合為一身。身上出水。身下出火。履水如地。履地如水。作十八變。語貧人言。好發大願。莫有疑慮。即隱身去。
時此貧人。向波羅奈城。而於道中。見一輔相。輔相見已。諦視形相。而語之言。汝非某甲子耶。答言:我是。問言:何以襤褸。乃至爾也。答言:少失恃怙。居家喪盡。無人見看。是以困苦。襤褸如此。輔相即啟波羅奈王。王之所親某甲之子。今在門外。極為窮悴。王尋有敕。令使將前。問其委曲。知是所親。王即告言。好親近我。慎莫遠離。却後七日。王病命終。諸臣謀言。王無繼嗣。唯此窮子。是王所親。宜共推舉作波羅奈王。統領四國。然後虐暴。先彼道人。於虛空中。當王殿前。結加趺坐。而語之言。汝昔發願。求得見諦。今日云何乃造眾惡。與本乖違。又復為王說種種法。王聞法已。悔先作惡。改過慚愧。精專行道。得須陀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