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衛國。有一長者子。於佛法中出家。常樂親里眷屬。不樂欲與道人共事。亦不樂於讀經行道。佛敕此比丘。使向阿練若處精懃修習得阿羅漢。六通具足。諸比丘疑怪。而白佛言:世尊出世。甚奇甚特。如是長者子。能安立使得阿練若處。得阿羅漢道。具六神通。佛告諸比丘:非但今日能得安立。乃於往昔。已曾安立。諸比丘白佛言:不審世尊。過去安立。其事云何。佛告諸比丘:過去之時。有一仙人。在山林間。時世大旱。山中果蓏根莖枝葉。悉皆枯乾。爾時仙人。共兔親善。而語兔言。我今欲入聚落乞食。兔言莫去。當與汝食。於是兔便自拾薪聚。又語仙人。必受我食。天當降雨。汝三日住。華果還出。便可採食。莫趣人間。作是語已。即大然火。投身著中。仙人見已。作是思惟。此兔慈仁。我之善伴。為我食故。能捨身命。實是難事。時彼仙人。生大苦惱。即取食之。菩薩為此難行苦行。釋提桓因。宮殿震動。而自念言。今以何因緣。宮殿震動。觀察知是兔能為難事。感其所為。即便降雨。仙人遂住。還食果蓏。爾時修習。得五神通。欲知爾時五通仙者。今比丘是。爾時兔者今我身是也。我捨身故。使彼仙人。住阿練若處獲五神通。況我今日。不能令此比丘遠離眷屬。住阿練若處。得阿羅漢。獲六神通。
佛在王舍城。諸比丘白佛言:世尊。依止提婆達多。常得苦惱。依止如來世尊者。現得安樂。後生善處。得解脫道。佛告比丘言。非但今日。乃往過去時。有二獼猴。各有五百眷屬。值迦尸王子遊獵圍將欲至。一善獼猴。語一惡獼猴言。我等今渡此河。可得免難。惡獼猴言。我不能渡。善獼猴語諸獼猴言。毘多羅樹枝桿極長。即挽樹枝。渡五百眷屬。惡獼猴眷屬。以不渡故。即為王子之所獲得。爾時善獼猴者。我身是也。爾時惡獼猴者。提婆達多是。所將眷屬。爾時苦惱。今依止者。亦復如是。爾時依止我者。長夜受樂。現得名稱供養。將來得人天解脫。爾時依止提婆達多者。長夜受衰苦。現身得惡名稱。人不供養。將來墮三惡道。是故諸比丘。應當遠離惡知識。親近善知識。善知識者。長夜與人安隱快樂。以是之故。應當親近善知識。惡知識應當遠離。所以者何。惡知識者。能燒燋然。今世後世。眾苦集聚。
有國名南方山。佛欲往彼國。於中路至一聚落宿。值彼聚落造作吉會。飲酒醉亂。不覺火起燒此聚落。諸人驚怕靡知所趣。各相謂言。我等唯依憑佛。可免火難。便白佛言:世尊。願見救濟。佛言:一切眾生。皆有三火。貪欲瞋怒愚癡之火。我以智水。滅此三火。此言若實。此火當滅。作是語已。火即時滅。諸人歡喜。信重於佛。佛為說法。得須陀洹道。諸比丘疑怪。世尊出世。甚奇甚特。為此村落作大利益。聚落火滅。心垢亦滅。佛言:非但今日為作利益。於過去世。亦曾為彼諸人。作大利益。諸比丘問言:不審世尊。過去利益。其事云何。佛言:過去之世。雪山一面。有大竹林。多諸鳥獸。依彼林住。有一鸚鵡。名歡喜首。彼時林中。風吹兩竹。共相揩磨。其間火出。燒彼竹林。鳥獸恐怖。無歸依處。爾時鸚鵡。深生悲心。憐彼鳥獸。捉翅到水。以灑火上。悲心精懃故。感帝釋宮。令大震動。釋提桓因。以天眼觀。有何因緣。我宮殿動。乃見世間。有一鸚鵡。心懷大悲。欲救濟火。盡其身力。不能滅火。釋提桓因。即向鸚鵡所。而語之言。此林廣大。數千萬里。汝之翅羽。所取之水。不過數滴。何以能滅如此大火。鸚鵡答言:我心弘曠。精懃不懈。必當滅火。若盡此身。不能滅者。更受來身。誓必滅之。釋提桓因。感其志意。為降大雨。火即得滅。爾時鸚鵡。今我身是也。爾時林中諸鳥獸者。今大聚落人民是也。我於爾時。為滅彼火。使其得安。今亦滅火。令彼得安。又問復以何緣得見諦道。佛言:此諸人民。迦葉佛時。受持五戒。由是因緣。今得見諦。獲須陀洹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告諸比丘言。若有人欲得梵天王在家中者。能孝養父母。梵天即在家中。欲使帝釋在家中者。能孝養父母。即是帝釋在家中。欲得一切天神在家中者。但供養父母。當知一切天神已在家中。但能供養父母。便為和上已在家中。欲得阿闍梨在家中者。但供養父母。即是阿闍梨在其家中。若欲供養諸賢聖及佛。若供養父母。諸賢聖及佛即在家中。諸比丘言。如來世尊。極為希有恭敬父母。佛言:非但今日極為希有恭敬父母。於過去世。亦曾希有恭敬父母。比丘問言:過去恭敬。其事云何。佛言:往昔波羅奈國。有一貧人。唯生一子。然此一子。多有兒息。其家貧窮。時世飢儉。以其父母。生埋地中。養活兒子。鄰比問言:汝父母為何所在。答言:我父母年老會當至死。我便埋之。以父母食分。欲養兒子。使得長大。第二家聞。謂此是理。如此展轉。遍波羅奈國。即以為法。復有一長者。亦生一子。此子聞之。以為非是。即作是念。當作何方便。却此非法。遂白父言。父今可應遠行學讀。使知經論。其父便去。少得學讀。而便還家年轉老大。子為掘地。作好屋舍。以父著中。與好飲食。作是思惟。誰當共我。除此非法。天神現身。而語之言。我今與汝。以為伴侶。天神疏紙。問王四事。若能解此疏上事者。為汝擁護。若不解者。却後七日。當破王頭令作七分。四種問者。一者何物是第一財。二者何物最為樂。三者何物味中勝。四者何物壽最長。牓著王門上。國王得已。促問國中。誰解此者。若有解者。欲求何事。皆滿所願。長者子取此文書。解其義言。信為第一財。正法最為樂。實語第一味。智慧命第一。解此義已。還著王門頭。天神見已。心大歡喜。王亦大歡喜。王問長者子言。誰教汝此語。答言:我父教我。王言。汝父安在。長者子言。願王施無畏。我父實老。違國法故。藏著地中。願聽臣所說。大王。父母恩重。猶如天地。懷抱十月。推乾去濕。乳哺養大。教授人事。此身成立。皆由父母。得見日月。生活所作。父母之力。假使左肩擔父。右肩擔母。行至百年復種種供養。猶不能報父母之恩。時王問言:汝欲求何等。答言:更無所求。唯願大王去此惡法。王可其言。宣下國內。若有不孝於父母者。當重治其罪。欲知爾時長者子。今我身是也。我於爾時。為彼一國。除去惡法。成就孝順之法。以此因緣自致成佛。是以今日。亦復讚嘆孝順之法也。
昔佛在舍衛國,告諸比丘言。有八種人。應決定施不復生疑。父母以佛及弟子。遠來之人。遠去之人。病人。看病者。諸比丘白佛言:如來世尊。甚奇甚特。於父母所。常讚嘆恭敬。佛言:我非但今日。過去已來。恒尊重恭敬。諸比丘問言:尊重讚嘆。其事云何。佛言:過去久遠。有二國王。一是迦尸國王。二是比提醯國王。比提醯王。有大香象。以香象力。摧伏迦尸王軍。迦尸王作是念言。我今云何當得香象。摧伏比提醯王軍。時有人言。我見山中有一白香象。王聞此已。即便募言。誰能得彼香象者。我當重賞。有人應募。多集軍眾。往取彼象。象思惟言。若我遠去。父母盲老。不如調順往至王所。爾時眾人。便將香象。向於王邊。王大歡喜。為作好屋。氍氀毾[登*毛]。敷著其下。與諸伎女。彈琴鼓瑟。以娛樂之。與象飲食。不肯食之。時守象人來白王言。象不肯食。王自向象所。上古畜生。皆能人語。王問象言。汝何故不食。象答言:我有父母。年老眼盲。無與水草者。父母不食。我云何食。象白王言。我欲去者。王諸軍眾。無能遮我。但以父母盲老。順王來耳。王今見聽還去。供養終其年壽。自當還來。王聞此語。極大歡喜。我等便是人頭之象。此象乃是象頭之人。先迦尸國人。惡賤父母。無恭敬心。因此象故。王即宣令一切國內。若不孝養恭敬父母者。當與大罪。尋即放象還父母所。供養父母。隨壽長短。父母喪亡。還來王所。王得白象。甚大歡喜。即時莊嚴。欲伐彼國。象語王言。莫與鬪諍。凡鬪諍法。多所傷害。王言。彼欺凌我。象言。聽我使往。令彼怨敵不敢欺侮。王言。汝若去者。或能不還。答言:無能遮我使不還者。象即於是往彼國中。比提醯王聞象來至。極大歡喜。自出往迎。既見象已。而語之言。即住我國。象白王言。不得即住。我立身以來。不違言誓。先許彼王。當還其國。汝二國王。應除怨惡自安其國。豈不快乎。即說偈言:
得勝增長怨 負則益憂苦
不諍勝負者 其樂最第一
爾時此象。說此偈已。即還迦尸國。從是以後。二國和好。爾時迦尸國王。今波斯匿王是。比提醯王。阿闍世王是。爾時白象。今我身是也。由我爾時孝養父母故。令多眾生亦孝養父母。爾時能使二國和好。今日亦爾。
昔者世尊。語諸比丘。當知往昔波羅奈國。有不善法。流行於世。父年六十。與著敷屢。使守門戶。爾時有兄弟二人。兄語弟言。汝與父敷屢。使令守門。屋中唯一敷屢。小弟便截半與父。而白父言。大兄與父。非我所與。大兄教父使守門。兄語弟言。何不盡與敷屢。截半與之。弟答言:適有一敷屢。不截半與。後更何處得。兄問言:更欲與誰。弟言。豈可得不留與兄耶。兄言。何以與我。弟言。汝當年老。汝子亦當安汝置於門中。兄聞此語驚愕曰。我亦當如是耶。弟言。誰當代兄。便語兄言。如此惡法。宜共除捨。兄弟相將。共至輔相所。以此言論。向輔相說。輔相答言:實爾。我等亦共有老。輔相啟王。王可此語。宣令國界。孝養父母。斷先非法。不聽更爾。
佛在王舍城。語提婆達多言。我恒深心慈念於汝。及身口意。於汝無惡。今可共懺。提婆達多。罵詈而去。諸比丘言。云何如來。慈心若此。提婆達多。反更惡罵。佛言:非但今日。於過去時。波羅奈國。有王名梵摩達。夫人名不善意。有子法護。聰明慈仁。就師教學。時梵摩王。將諸婇女。於園苑中而行。遊戲安樂。以飲殘酒。送與夫人。夫人瞋恚。而作是言。我寧刺法護咽中。取血而飲。不飲此酒。王聞是語。瞋恚而言。學中喚法護來。法護來。已欲割其咽。子白父言。我無過罪。王唯有一子。何為殺我。王言。我不殺汝。汝母意耳。能白汝母。懺悔令彼歡喜。終不殺汝。兒即向母。懺悔而作是言。唯有我一子。亦無過罪。何為殺我。母不受悔。便刺兒咽。與血使飲。佛言:爾時父王。拘迦離是也。彼時母者。提婆達多是。彼時子者。我身是也。我於爾時。都無惡心。不受我悔。今日亦爾。不受我悔。我於爾時。雖為所殺。都無一念瞋恨之心。況於今日。而當忿恚有惡心也。
昔有比丘。名曰駝驃。有大力士力。出家精勤。得阿羅漢。威德具足。恒營僧事。五指出光。而賦眾僧種種敷具。由是佛說營事第一彌多比丘。自薄福德。當次會處。飲食麤惡。乃反恚言。若此駝驃。料理僧事。我終不得好食自活。當設方便。彌多有姊。作比丘尼。往共相教謗於駝驃。乃至滿三。駝驃厭惡。即昇虛空。作十八變。入火光三昧。於虛空中。如火焰滅。無有屍骸。誹謗貪嫉。能使賢聖猶尚滅身。況復凡夫。是以智者。當慎誹謗莫輕言說。時諸比丘即便問佛。駝驃比丘有何因緣。而被誹謗。復以何因緣。得是大力。復以何因緣。逮得羅漢。佛言:過去世時。人壽二萬歲時。有佛名曰迦葉。爾時迦葉佛法中。有年少比丘。面目端正。顏色美妙。彼年少比丘。乞食未還。有一少婦。惑著是色。看此比丘。眼不捨離。駝驃比丘時為食監。會見此婦隨逐比丘。目不暫捨。即便謗言。此女必與彼比丘通。由是因緣。墮三惡道。受苦無量。乃至今日。餘殃不盡。猶被誹謗。又以過去迦葉佛時出家學道。今得羅漢。以其過去經營僧事。驢馱米麵。溺於深泥。即能挽出。緣是之故。得力士力。
昔罽賓國。有離越阿羅漢。山中坐禪。有一人失牛。追逐蹤跡。徑至其所。爾時離越煮草染衣。衣自然變作牛皮。染汁變成為血。所煮染草變成牛肉。所持鉢盂變成牛頭。牛主見已。即捉收縛。將詣於王。王即付獄中。經十二年。恒為獄監。飼馬除糞。離越弟子。得羅漢者。有五百人。觀覓其師。不知所在。業緣欲盡。有一弟子。見師乃在罽賓獄中。即來告王。我師離越。在王獄中。願為斷理。王即遣人。就獄檢校。王人至獄。唯見有人。威色憔悴。鬚髮極長。而為獄監。飼馬除糞。還白王言。獄中都無沙門道士。唯有獄卒比丘。弟子。復白王言。願但設教。諸有比丘。悉聽出獄。王即宣令諸有道人。悉皆出獄。尊者離越。於其獄中。鬚髮自落。袈裟著身。踊在虛空。作十八變。王見是事。歎未曾有。五體投地。白尊者言。願受我懺悔即時來下。受王懺悔。王即問言:以何業緣。在於獄中。受苦經年。尊者答言:我於往昔。亦曾失牛。隨逐蹤跡。經一山中。見辟支佛獨處坐禪。即便誣謗。至一日一夜。以是因緣。墮落三塗。苦毒無量。餘殃不盡。至得羅漢。猶被誹謗。
昔波斯匿王有女。名曰賴提。有十八醜。都不似人。見皆恐怕。時波斯匿王募於國中。其有族姓長者之子窮寒孤獨者。仰使將來。爾時市邊。有長者子。孤獨單己。乞索自活。募人見之。將來詣王。王將此人。入於後園。而約敕言。吾生一女。形貌醜惡。不中示人。今欲妻卿。可得爾不。時長者子白王言。王所約敕。假使是狗。猶尚不辭。何況王女。而不可也。王尋妻之。為立宮室。約敕長者子言。此女形醜。慎莫示人。出則鎖門。入則閉戶。以為常則。有諸長者子。共為親友。飲醼遊戲。每於會日。諸長者子婦皆來集會。唯此王女。獨自不來。於是諸人。共作要言。後日更會。仰將婦來。有不來者。重讁財物。遂復作會。貧長者子。猶故如前。不將婦來。諸人便共重加讁罰。貧長者子。敬受其罰。諸人已復共作要言。明日更會。不將婦來。復當重罰。如是被罰。乃至二三。亦不將來詣於會所。貧長者子。後到家中。語其婦言。我數坐汝為人所罰。婦言何故。夫言。諸人有要。飲會之日。盡仰將婦詣於會所。我被王敕。不聽將汝以示外人。故數被罰。婦聞此語。甚大慚愧。深自悼慨。晝夜念佛。於是後日。更設醼會。夫復獨去。婦於室內。倍加懇惻。而發願言。如來出世。多所利益。我今罪惡。獨不蒙潤。佛感其心至。從地踊出。始見佛髮。敬重歡喜。已髮即異變成好髮。次見佛額。漸覩眉目耳鼻身口。隨所見已。歡喜轉深。其身即變。醜惡都盡。貌同諸天。諸長者子。密共議言。王女所以不來會者。必當端正異於常人。或當絕醜。是故不來。我等今當勸其夫酒令無覺知。解取鑰匙。開門往看。即飲使醉。解取鑰匙。相將共往。開門看之。見此王女端正無雙。便還閉門。詣於本處。
爾時其夫。猶故未寤。還以鑰匙。繫著腰下。其夫覺已。尋還向家。開門見婦端正殊異。怪而問之。汝何天神女處我屋宅。婦言。我是君婦賴提。夫怪而問之所以卒爾。婦時答言:我聞君數坐我被罰。心生慚愧。懇惻念佛。尋見如來從地踊出。見已歡喜。身體變好。貧長者子。極大歡喜。尋入白王。王女身體。自然變好。今求見王。王聞歡喜。尋即喚看。見已歡喜。情甚疑怪。將詣佛所。而白佛言:世尊。此女何緣。生於深宮。身體醜惡。人見驚怪。復以何因。今卒變好。佛告王言。乃往過去。有辟支佛。日日乞食。到一長者門前。時長者女。持食施辟支佛。見辟支佛身體麤惡。而作是言。此人醜惡。形如魚皮。髮如馬尾。爾時長者女者。今王女是。施食因緣。生於深宮。毀呰辟支佛故。身體醜惡。生慚愧懇惻心故。而得見我。歡喜心故。身體變好。爾時眾會聞佛所說。恭敬作禮歡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