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賢愚因緣經》

元魏沙門慧覺譯 釋圓照白話解


迦毗梨百頭緣品第六十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竭國竹園之中。爾時世尊。與諸比丘。向毗捨離。到梨越河所。是時河邊。有五百牧牛人。五百捕魚人。其捕魚者。作三種網。大小不同。小者二百人挽。中者三百人挽。大者五百人挽。於時如來。去河不遠。而坐止息。及諸比丘。亦皆共坐。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在摩竭國竹園中。某一天世尊與比丘們一起去往毗捨離,途經梨越河,當時河邊有五百個牧牛人、五百個捕魚人。那些捕魚人用三種漁網,大小不同,小網需要二百人拉,中網要三百人拉,大網則要五百人拉。這時佛在離河不遠處坐下休息,比丘們也一同坐下來。

時捕魚人。網得一魚。五百人挽。不能使出。復喚牧牛人眾。合有千人。併力挽出。得一大魚。身有百頭。若干種類。驢馬駱駝虎狼豬狗猿猴狐狸。如斯之屬。眾人甚怪。競集看之。

此時捕魚人網住一條大魚,五百個人也不能把它拉出水,便招喚放牛的人,總共一千人,才合力將魚拉上岸。這大魚身上長有一百個各種各樣的動物頭,有驢、馬、駱駝、虎、狼、豬、狗、猿猴、狐狸等如此之類。眾人甚感奇怪,爭相近前觀看。

是時世尊。告阿難曰。彼有何事。大眾皆集。汝往試看。阿難受教。即往看視。見一大魚。身有百頭。還白世尊。如所見事。

這時世尊對阿難說:「那邊發生了什麼事,眾人都聚在那裡,你過去看看。」阿難奉教立即前往探視,只見一條大魚,身上長有一百個頭。阿難回來將所見稟告了世尊。

世尊尋時。共諸比丘。往至魚所。而問魚言。汝是迦毗梨不。答言實是。鄭重三問。汝是迦毗梨不。答言實是。復問教匠汝者。今在何處。答言墮阿鼻地獄中。爾時阿難。及於大眾。不知其緣。白世尊曰。今者何故。喚百頭魚。為迦毗梨。唯願垂愍。而見告示。

世尊馬上與比丘們來到魚前。佛問魚道:「你是迦毗梨嗎?」魚回答:「的確是。」這樣鄭重地問了三次,你是迦毗梨嗎?都回答的確是。佛陀又問:「教唆你的人如今在哪裡呢?」魚回答說:「墮在阿鼻地獄中。」阿難和大眾不知其中緣故,就請問世尊:「您現在為什麼叫這百頭魚為迦毗梨呢?懇請世尊慈悲,為我們開示。」

佛告阿難。諦聽諦聽。當為汝說。昔迦葉佛時。有婆羅門。生一男兒。字迦毗梨(此言黃頭)。聰明博達。於種類中。多聞第一。唯復不如諸沙門輩。

佛告訴阿難:「諦聽,諦聽,我會為你們宣說。過去迦葉佛出世時,有一位婆羅門生了一個男孩,名叫迦毗梨(漢語:黃頭),聰明博學,在他的種族中堪稱多聞第一,唯獨不及那些沙門。

其父臨終。慇勤約敕。汝當慎莫與迦葉沙門講論道理。所以者何。沙門智深。汝必不如。父沒之後。其母問曰。汝本高明。今頗更有勝汝者不。答言沙門殊勝於我。母復問言。雲何為勝。

他的父親臨終時再三叮囑:『你千萬不要與迦葉佛的弟子們辯論,為什麼呢?沙門智慧高深,你肯定比不上。』父親去世後,母親問他:『你原來就非常聰明,現在還有勝過你的人嗎?」迦毗梨回答說:「沙門比我殊勝。」母親又問:「為什麼說他們殊勝呢?」

答言。我有所疑。往問沙門。其所演說。令人開解。彼若問我。我不能答。以是之故。自知不如。母復告言。何以不往學習其法。答言。欲學其法當作沙門。我是白衣[ 白衣:原意白色之衣,轉稱著白衣者,即指在家人。印度人一般皆以鮮白之衣為貴,故僧侶以外者皆著用白衣,從而指在家人為白衣,佛典中亦多以『白衣』為在家人之代用語;相對於此,沙門則稱為緇衣、染衣。又西域一般在家人亦著白衣,故亦以白衣稱之。]。何緣得學。

回答說:『我有疑難問題去請教他們,他們的講說使我明白理解,他們如果問我問題,我卻不能解答。因此我知道自己不如他們。』母親又說道:『為什麼不去學習他們的法呢?』迦毗梨回答說:『要學習他們的經法,就要出家作沙門。我是在家人,怎麼能夠學到呢?』

母復告曰。偽作沙門。學習已達。還來在家。奉其母教。而作比丘。經少時間。讀誦三藏。綜練義理。母問之曰。今得勝未。答言。學問中勝。不如坐禪。何以知之。我問彼人。悉能分別。彼人問我。我不能知。因是事故。未與他等。母復告曰。自今已往。若共談論。儻不如時。便可罵辱。

母親又說:『可以假裝作沙門,所學通達後還回到家裡來。』迦毗梨聽從母親的教導,假裝出家成了比丘,經過不長時間,閱讀背誦了三藏經典,研究通達了其中的含義。母親問他:『現在可否勝過他們?』迦毗梨回答:『學問中已能勝過,卻比不上坐禪的。怎麼知道的呢?我問那些坐禪人,都能分辨解答,他們問我,我卻不知道。所以,我還比不上他們。』母親又告訴他:『從現在開始,如果辯論不過他們的時候,便可辱罵他們。』

迦毗梨言。出家沙門。無復過罪。雲何罵之。答言但罵。卿當得勝。時迦毗梨。不忍違母。後日更論。理若短屈。即便罵言。汝等愚騃[ 愚騃:yu ai 指愚笨癡呆。]。無所識別。劇於畜生。知曉何法。諸百獸頭。皆用比之。如是數數。非一非二。緣是果報。今受魚身。而有百頭。阿難問佛。何時當得脫此魚身。

迦毗梨說:『出家沙門沒有什麼過錯,怎能辱罵他們呢?』母親回答:『只管罵,你就能得勝。』迦毗梨不忍心拒絕母親,後來再次辯論時一旦理屈詞窮,立即開始辱罵:『你們這些愚蠢的呆子,無知無識甚於畜生,知道什麼法呢?』而且將百種動物頭用來作為比喻,這種情況常常發生,不止一次二次,以此緣故現在感受魚身的果報,長了一百個頭。」阿難問佛:「迦毗梨何時才能擺脫魚身呢?」

佛告阿難。此賢劫中。千佛過去。猶故不脫。爾時阿難。及於眾人。聞佛所說。悵然不樂。悲傷交懷。咸共同聲。而作是言。身口意行。不可不慎。時捕魚人。及牧牛人。一時俱共。合掌向佛。求索出家。淨修梵行。佛即可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衣在體。便成沙門。

佛告訴阿難:「這人在賢劫中的千佛出世後仍然不能解脫。」阿難與眾人聽到佛這樣說都心情悲傷不快,悵然若失,同聲說道:「身口意的所作不可不謹慎啊!」這時捕魚人和牧牛人都向佛合掌,請求出家修持清淨的梵行。佛隨即同意說道:「善來比丘!」於是他們鬚髮自然落下,法衣披在身上,便成了沙門。

是時世尊。為說妙法。種種苦切。漏盡結解。成阿羅漢。復為眾會廣說諸法。分別四諦苦集滅道。有得初果乃至第四果。有發大道意者。其數甚多。爾時四眾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這時佛為他們宣說妙法,輪迴的種種痛苦,使他們斷盡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佛又為大眾廣說諸法,分別解說四聖諦:苦、集、滅、道。聽眾有的證得初果乃至第四果,有的發起大乘道心,數量眾多。當時四眾弟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