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賢愚因緣經》

元魏沙門慧覺譯 釋圓照白話解


摩訶斯那優婆夷品第五十四

行者欲成佛道。當樂經法讀誦演說。正使白衣說法。諸天鬼神。悉來聽受。況出家人。出家之人。乃至行路。誦經說偈。常有諸天。隨而聽之。是故應勤誦說經法。

修行人想要成就佛果,應當喜好經法,時常誦讀為人宣說。即使是在家人說法,許多天人鬼神都會前來聽聞受持,何況是出家人。出家人乃至於走路時誦經說偈,也常會有眾多天人跟隨聽聞,所以應當精勤讀誦宣說經法。

何以知之。爾時世尊在舍衛國祇洹精舍。與大比丘眾。圍繞恭敬。初至祇洹精舍。功德流布。莫不聞知。時諸善人。聞佛名德。歡喜無量。稱揚讚歎。所以者何。世間惡人。聞善人名。心生憎嫉。聞惡歡喜。賢善之人。遏惡揚善。欲令廣聞。見人作惡。知結使使。憐愍原恕。如是善人。聞佛出世。稱揚流布。令遍諸國。

怎樣知道的呢? 當時世尊住在舍衛國祇洹精舍,為大比丘眾恭敬圍繞。佛初到祇洹精舍時,功德傳揚四方,無人不知。賢善之人聽說佛的名聲功德後都無限歡喜,稱揚讚歎。為什麼這樣呢?因為世間的惡人聽到善人的名聲後,心中會憎恨嫉妒,聽到有人作惡反而歡喜;而賢善之人止惡揚善,並希望眾人都能了知善行,看到他人做惡,知道是由煩惱所引起,能憐憫寬恕。這樣的賢人聽說佛陀出世便會廣泛地稱頌傳揚,周遍眾多國家。

時波斯匿王。有邊小國。名毗紐乾特。此聚落中。人多邪見。無佛法僧。時此村落。有一女人。名摩訶優波斯那。時有事緣。至舍衛國波斯匿王所。

當時波斯匿王轄內有個邊僻的小國,叫做毗紐乾特。這個部落中,人多執持邪見,沒有佛法僧三寶。當時這個村落中有個女人,名叫摩訶優波斯那,因有事去了舍衛國波斯匿王的地方。

緣事畢訖。從諸篤信優婆塞邊。聞佛功德。欲得見佛。即往祇洹。睹佛相好莊嚴殊特。頭面禮足。卻在一面。爾時世尊。為諸大眾說五戒法。所謂不殺得長壽。不盜得大富。不邪淫得人敬愛念。不妄語得言見信用。不飲酒得聰明了達。

事情辦完後,從那些誠信三寶的優婆塞那裡,聽說了佛的功德,就想拜見佛陀,於是前往祇洹精舍。看到佛相好莊嚴,殊勝奇特,以頭禮佛足,然後坐在一邊。當時世尊正為大眾宣說五戒法:即不殺生能得長壽,不偷盜能得大富貴,不邪淫會得到他人的恭敬喜愛,不妄語則有所言說他人都會信任接受,不飲酒會變得聰明博達。

時優波斯那。聞此法已。甚大歡喜。前白佛言。唯願世尊。授我五戒[ 五戒:指五種制戒。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種制戒。即:(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我當盡壽清淨奉持。寧失身命。終不毀犯。如饑人惜食。渴者愛水。如病者護命。我護禁戒。亦復如是。時佛即與授五戒法。

當時優波斯那聽完這個法後,非常歡喜,上前對佛說:「懇請世尊授我五戒,我將終生清淨守持,寧可失去生命也不毀犯。猶如飢餓的人珍惜食物,乾渴的人愛惜水,病人護念性命一樣,我也會這樣守護禁戒!」佛便為她授了五戒。

得五戒法已。白言。世尊。我所往處。邊僻?[ ?:ji□ng。]遠。當還所止。願賜少物。當敬奉之。過去諸佛。如恆河沙。盡說法句。未來諸佛。如恆河沙。亦說是經。爾時世尊。以法句經。與優波斯那。令諷奉行。得已作禮。繞佛三匝而去。

得到五戒後,她對佛請求道:「世尊!我所住的地方偏僻遙遠,我要回去了,懇請世尊能賜給我少許聖物,我當恭敬供奉。」過去如恆河沙般無量諸佛都宣說過《法句經》,未來如恆河沙般無量諸佛也要宣講這部經。於是世尊將《法句經》賜予優波斯那,讓她讀誦奉行。她接受後,向佛施禮,繞佛三匝後離去。

還本聚落。思惟憶念佛所與經。是時中夜。於高屋上。思佛功德。讀誦法句。時毗沙門天王[ 毗沙門天王:梵語毗沙門,華言多聞。謂此天福德之名,聞於四方,即北方天王,居須彌山半,第四層之北水精埵,統領無量百千藥叉,守護北方也。]。欲至南方毗樓勒叉[ 毗樓勒叉:即南方增長天王,乃四天王之一,住於須彌山之南面半腹之善見城中,常時觀察閻浮提之眾生,率領鳩?荼、薜荔多等鬼神,守護於南方,能伏惡揚善,為護法之善神。]所。將千夜叉。從優波斯那上過。聞誦經聲。尋皆住空。聽其所誦。贊言善哉善哉。姊妹善說法要。今我若以天寶相遺。非爾所宜。我今以一善言相贈。

回到自己的村落後,思惟憶念佛所給的經,此時正值中夜,她便在高屋上,思維佛的功德,讀誦《法句經》。這時毗沙門天王想前往南方毗樓勒叉那裡,正帶領一千名夜叉從優波斯那上方經過,聽到誦經的聲音後,就停在空中聽她讀誦經文,一邊讚歎道:「善哉善哉!姊妹善於誦說法要,現在如果我以天上寶物相贈,不適合你,我如今就將一句善言相贈!」

謂尊者舍利弗。大目犍連。從舍衛來。當止此林。汝明往請於捨供養。彼咒願時。並稱我名。優波斯那。聞此語已。仰視空中。不見其形。如盲眼人。於夜黑?。都無所見。

於是就說道:「尊者舍利弗,大目犍連,從舍衛國前來,會住在此地的樹林中,你明天去請到家中供養,當他們咒願時,請同時念我的名字。」優波斯那聽到這些話,就仰視上空,卻看不見他的身形,如同盲人在黑夜中,一無所見。

即問言曰。汝為是誰。不見其形。而但有聲。空中答言。我是鬼王毗沙門天也。為聽法故。於此住耳。優婆夷言。天無謬語。汝天我人。絕無因由。何故稱我為姊妹耶。

就問道:「你是什麼人?看不見你的身形,只聽到聲音?」空中答道:「我是鬼王毗沙門天王,為了聽法才於此停住。」優婆夷說:「天神無妄語。你是天王而我是凡人,根本沒什麼理由,為什麼稱我為姊妹呢?」

天王答言。佛是法王。亦人天父。我為優婆塞。汝是優婆夷。同一法味。故言姊妹。時優婆夷。心生歡喜。問言。天王。我供養時。稱汝名字。有何利耶。天王答言。我為天王。天耳遠聞。稱我名者。我悉聞之。以稱我故。增我勢力威德眷屬。我亦復以神力。及敕鬼神。護念[ 護念:保護憶念也。令外惡不入為護,內善得生為念。]是人。增其福祿。令離衰患。說是語已。尋便過去。

天王回答:「佛是法王,也是人天之父,我是優婆塞,你是優婆夷,享受同樣的法味,所以才稱姊妹。」優婆夷心生歡喜,便問道:「天王!我供養的時候稱念你的名字有什麼好處呢?」天王回答:「我是天王,天耳能聽得很遠,只要有人念我的名字,我都能聽得見。因為稱念我的緣故,會增加我的勢力、威德和眷屬,我也會以神力以及命令鬼神護念此人,增長他們的福祿,讓他遠離衰損。」說完這些話就過去了。

時優婆夷。歡喜踴躍。自思惟言。佛於百劫。精勤苦行。唯為我耳。以佛恩故。乃使鬼王為我姊妹。便不寢寐。天垂欲曉。方得少眠。

這時優婆夷歡喜踴躍,心裡思惟:「佛在千百劫中,精進、勤苦修行,就是為了我啊!因為有佛的恩德,才使鬼王和我以姊妹相稱!」於是她便沒有睡覺,等天快亮的時候,才小睡了一會。

時彼家中。常令使人入林取薪。是時使人。早起入林。上樹采薪。遙見尊者舍利弗目犍連五百比丘。在此林中。其精勤者。坐禪誦經。其懶惰者。臥少草上。

當時她家中常常讓僕人到林中砍柴,這時僕人早早就到林中上樹砍柴,遠遠地看見尊者舍利弗、目犍連等五百比丘也在這山林中。那些精進的人正在坐禪誦經;有些懶惰的正躺在少許草上。

時彼使人本隨大家。到舍衛國。以故遙見。識二尊者。便自念言。我等大家。所尊敬者。今在此林。大家不知。若我徐取薪已。乃還白者。或有餘人。脫先請去。我則有過。於事折減。先辦斯要。後乃取薪。於事無苦。

這位僕人曾跟隨主人到過舍衛國,所以遠遠看到就認出了兩位尊者,便暗自思索:「我們主人所尊敬的人就在這林中,主人還不知道,如果我慢慢地砍完柴後,才回去告訴她,可能會有其它人率先將他們請去供養,我就有過失。把手頭的事放在一邊,先辦這個重要的事情,然後再來拿柴,也沒什麼損失!」

即便下樹。往尊者所。頭面禮足。白言尊者。我大家優波斯那。禮足問訊。尊者答言。令優波斯那安隱受樂。解脫生死。白言。尊者。我大家優波斯那。請今日食。唯願屈臨。

於是便下樹來到尊者前,以頭禮足,對尊者說:「我主人優波斯那向尊者禮足問訊。」尊者回答:「願優波斯那身心安穩快樂,解脫生死!」僕人又說道:「尊者!我主人優波斯那今日設食相請,懇請屈尊光臨。」

尊者答言。汝還歸家。告優波斯那。善哉優婆夷。知時知宜。佛贊五施得福無量。所謂施遠來者。施遠去者。施病瘦者。於飢餓時。施於飲食。施知法人。如是五施。現世獲福。使者受教。禮退出林。急疾還家。

尊者回答:「你回到家裡告訴優波斯那:『善哉優婆夷!能了知時宜。佛讚歎五施能令人得無量福德:所謂佈施遠方來客,佈施遠行者,佈施病人,佈施飢餓人飲食;佈施知法人。這樣的五種佈施可於現世獲得福報!」僕人聽完教誨,禮謝後走出山林,急忙趕回家。

到已問婢大家所在。答言。彼高屋上。初夜中夜。不得睡寐。今方始眠。使曰喚覺。婢言不敢。曰汝若不能。我自當喚。咸言隨意。便前上屋。彈指令覺。覺已問言。欲何所白。白言大家。尊者舍利弗目犍連等在某林中。優波斯那甚大歡踴。即便自取耳二金環。而以賞之。

回到家他就問婢女:「主人在哪裡?」婢女答道:「在她的高屋上,初夜、中夜沒有睡覺,現在剛剛睡下。」僕人說道:「叫醒她。」婢女言:「不敢。」僕人說:「你如果不能,我就自己去喚醒她。」婢女們都說:「隨你的便!」僕人便走上高屋,彈指讓她醒過來,主人醒後問道:「你想說什麼事?」僕人說:「主人,尊者舍利弗、目犍連等正在某山林中。」優波斯那十分高興,立即取下兩枚金耳環來賞賜他。

尋更白言。尊者有好言教到大家邊。即曰有何好教。可時說之。具以五施而為說之。時優婆夷。歡喜踰前。譬如蓮花見日即便開敷。時彼開解。亦復如是。即自解頸眾寶瓔珞。重以賜之。

接著僕人又說:「尊者有好言教要我轉告主人。」優波斯那立即問他:「有什麼好教言,快點告訴我!」他就將尊者說的五施教言告訴她。優婆夷聽後更加欣喜,猶如蓮花見到太陽立即開放,她心意開解也是如此。於是她立即解下頸上佩帶的瓔珞等寶物又賜給僕人。

使者白言。大家時起。洗手辦具飲食供養。我向輒[ 輒:zhe 擅自;專擅。]持大家言教。請二尊者及五百弟子。今日來食。願時供辦。聞是語已。益復踴躍。言。我所欲作。已為我作。快不可言。我今放汝。更不屬我。如汝善好。在家出家。聚落城邑。隨處光好。

僕人說道:「主人現在就請起來,洗手以後置辦供養的飲食,我剛才擅自以主人的名義,恭請了二位尊者及五百弟子今日來應供,希望及時供辦齊備!」優婆夷聽完這話更加高興地說:「我想做的,你都為我做了,我高興得無以言表,現在就將你釋放,不再屬我所有,像你這樣的好人,無論在家出家,在村落還是城市,都會一切順利!」

時優波斯那。即起洗手。告語家屬及諸鄰比。汝應作食。汝應燃火。汝應取水。汝應布座。汝應取花。如是種種。分部訖已。即自取藥。搗末和篩。所供已辦。即遣是人。還白時到。食具已辦。唯願知時。

於是優波斯那立即起床洗手,告訴家人及多位鄰居:你負責做飯,你負責生火,你負責提水,你負責鋪設座位,你負責摘取鮮花。種種準備工作分配完畢後,自己便拿出藥物,搗成粉末放在一起過篩。所有供品準備就緒,就派那個僕人回去告訴尊者及比丘僧眾,飲食用具已經準備好,懇請及時應供。

時二尊者。與諸比丘。著衣持缽。往詣其家。就座而坐。時優波斯那。手自行水。下種種食。色香味具。一切諸行。隨業受報。好色食施。得好顏色。食有好香。得遠名稱。其味具足。得隨意所欲。以食之報。得大筋力。

於是二位尊者與比丘眾披上法衣托缽前往她家,依次落坐。優波斯那親自端水依次供僧洗漱,然後擺設種種食物,色香味具全。一切諸行皆是隨業感受果報。佈施顏色好的食品,便得到莊嚴相貌;食物中有好的香味,就會美名遠揚;食物具足味道,則能隨心所欲,心想事成;供養食物的果報,能得強大體力。

眾僧食已。尊者舍利弗。即與之咒願。其咒願時。優波斯那。白言。尊者。願當稱彼毗沙門天王名。時舍利弗。咒願已訖。尋便問言。汝於毗沙門天王。有何因緣。而稱其名。

僧眾應供後,尊者舍利弗就為她咒願。咒願時,優波斯那說:「尊者,希望稱念毗沙門天王的名字!」舍利弗咒願完畢,就問她:「你同毗沙門天王有什麼因緣而要稱念他的名字?」

白言。尊者。有希有事。以我昨夜誦法句故。彼天王住於空中聽我誦經。讚我善哉善哉。姊妹善說妙法。我即仰問。汝為是誰。不睹身形。但有聲耶。彼答我言。我是鬼王毗沙門身。聞汝誦經故。住而聽耳。欲以天寶相遺。而非汝所宜。今以善言贈汝。我即問言。欲何所告。即言。尊者舍利弗目連。明日當至某林。汝可請來於捨供養。咒願之時念稱我名。我即問之。稱汝名字。有何利益。彼即答我。具以上事。以是因緣。我今稱之。

回答道:「尊者!有件很稀有的事,因我昨夜誦讀《法句經》,毗沙門天王停在空中聽我誦經,並讚歎我:『善哉!善哉!姊妹善於演說妙法!』我便仰頭問道:『你是誰啊?怎麼不見你的身形,只聽到你的聲音!』他告訴我:『我是鬼王毗沙門,聽到你誦經的緣故,所以停住聆聽;本想以天寶相贈,但不適合你,就用善言來饋贈你!』我便問他:『你想告訴我什麼呢?』他便說:『尊者舍利弗、目犍連明天會到某山林,你可以邀請他們到家中供養,咒願的時候念我的名字。』我就問他:『念你的名字有什麼好處呢?』他便回答我,如前面所說的那樣,因為這樣的因緣,我如今稱念他的名字。」

舍利弗言。實為奇特。汝人彼天。而能屈意。與汝言語。雲是姊妹。優婆夷言。我又更有奇特之事。比捨有神與我親厚。如有女人共相往來。我佈施時。此神語我。此阿羅漢此阿那含。此斯陀含。此須陀洹。此凡夫。此持戒。此破戒。此智慧。此愚癡。我雖聞是說。意等無二。於凡夫。犯戒等。如阿羅漢。

舍利弗說:「實在是很奇特的事情!你是凡人,他是天王,卻能屈尊與你說話並稱你為姊妹。」優婆夷說:「我還有更加奇特的事情。這舍宅中有位神對我十分親善,如同女人間互相來往,當我佈施的時候,這位神就對我說:『這位是阿羅漢,這位是阿那含,這位是斯陀含,這位是須陀洹,這是位凡夫俗子,這位持戒人,這位破戒人,這位是有智之人,這位是愚癡之輩!』我雖聽到這些話,但心裡看待他們平等無二,對凡夫、犯戒等人如同阿羅漢一樣對待!」

舍利弗言。汝實奇特。能於中生平等心。摩訶斯那言。我又復有奇特好事。我女人身。加復在家。而能除滅二十身見[ 即二十種薩迦耶見,二十種我見。]。得須陀洹。舍利弗言。姊妹汝甚奇特。能於女身。成須陀洹。

舍利弗說:「你實在奇特,能對這些人生平等心。」摩訶斯那說:「我還有奇特的好事。我是女人,又是在家人,卻能滅除二十種身見,得到須陀洹果。」舍利弗說:「姊妹你非常奇特,能以女人身成為須陀洹!」

優婆夷言。我又更有希有奇特。我有四子。皆惡邪見。我夫惡邪。又亦尤甚。於佛法僧。不識不敬。我若供養三寶。及給貧窮。便生嫉恚。咸言我等勞勤家業。而乃作此無益之用。雖有是說。我於道心。修善佈施。終不退縮。亦不恚恨。

優婆夷說:「我還有更奇特的事。我有四個兒子,皆心存邪見,我丈夫的邪見更嚴重,對佛法僧,不瞭解也不恭敬。如果我供養三寶,以及施捨窮人,他們便心生嫉恨,都說:『我們辛辛苦苦創下的家業卻被你用作這樣沒有利益的事情。』儘管他們這麼說,但我的道心、修善佈施始終沒有退縮,對他們也沒有怨恨心。」

舍利弗言。婦人之法。一切時中。常不自在。少小則父母護。壯時則夫護。老時則子護。而汝不為夫子所制。隨意修善。姊妹我今誨汝。可喜善言。何者好事。謂佛世尊。是暮當往毗紐乾特林。我用是事。以相報遺。語已辭還所止。優婆夷言。尊者所告。實為甚善。尊者去後。當辦所供。以待世尊。

舍利弗說:「女人在一生中常不自在。小時候受父母監護,成年後受丈夫監護,年老後則受子女監護。而你不受丈夫子女的約束,能隨心所欲修善積德。姊妹我現在告訴你,讓你歡喜的話。什麼好事呢?如來世尊今天傍晚要到毗紐乾特山林中。我以此消息來報答你的供養。」說罷,告別回到他們原來的所在。優婆夷說:「尊者告訴的事實在太好了!」尊者走後,優婆夷立即置辦供物,等待世尊的到來。

如是世尊。已至是林。摩訶斯那。甚大歡喜。即集諸優婆夷。尋於其暮。往至佛所。遙見世尊光相殊妙。五情悅豫。喜踴無量。到已作禮。種種香華。供養佛畢。卻坐一面。佛為說法。施論戒論。生天斷欲。涅槃之論。

正如尊者所言,世尊已到樹林中。摩訶斯那十分歡喜,立即集合諸位優婆夷,隨即在傍晚時前往佛前。遠遠看見世尊光相殊妙,內心愉悅暢快無比,歡喜無量。到佛前作禮問訊,以種種香花供養佛陀後,退坐在一邊。佛為她們宣說施論、戒論、生天斷欲、涅槃之論等法要。

聞說法已。將欲還家。合掌白佛。我此村人普皆邪見。不識佛法。不知佛德。不好佈施。故使沙門婆羅門。入此村乞。常至我家。唯願世尊。隨有幾時。住此邑。佛及弟子常受我請。四事供養。白已禮足而退。

摩訶斯那聽完法後,將要回家時,合掌對佛說道:「我們村落的人普遍心懷邪見,不認識佛法,不知佛德,不喜好佈施,所以使得沙門、婆羅門進入此村乞食常常到我家中。懇請世尊,無論在此村落住多長時間,佛及弟子常能接受我的邀請,以四事供養。」說完頂禮佛足後退下。

次第觀諸比丘所止宿處。最後見有一病比丘臥草窟中。即問大德。何所苦患。比丘答言。道路行來。四大不調[ 四大不調:生病之意。人體由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所成,地者骨肉形體也。水者血髓潤也。火者溫暖也。風者出入氣息也。如有不調,必令人體感到不適。]。困苦少賴。優婆夷言。大德所患。便宜何食。答言醫處。當服新熱肉汁。

接著依次察看比丘們所居住的地方,最後見有一位患病比丘躺在草房中,便問道:「大德,您有什麼痛苦和疾病呢?」比丘回答說:「一路走來,身體四大不調,致使少有些痛苦。」優婆夷說:「大德所患的病適合吃什麼東西呢?」回答道:「醫生說應當吃些新鮮熱肉汁。」

優婆夷言。莫復余求。我明日當送。答言可爾。時優婆夷。禮足還家。自思惟言。我得大利。見佛世尊及舍利弗等諸大尊者。深加欣慶。然不憶念明十五日。

優婆夷說:「不要去別處找了,我明日送來。」比丘答道:「可以。」於是優婆夷禮足後,辭別回家,暗自想到:「我得了很大利益,見到世尊及舍利弗等諸位大尊者。」想到這裡更加歡喜,但未曾想到明天是十五日。

時彼國法。其十五日。一切不殺。殺者奪命。明日晨朝。敕使持錢買新熱肉。使人受教。詣市遍求。不得空還。白大家言。今十五日。市無屠殺。時優婆夷。告使人言。汝持千錢。買百錢肉。有求利者或能與汝。使人持錢又往推覓。

當時該國的法律規定每月十五日不殺一切眾生,殺生者死罪。第二天清早,派僕人拿錢買新鮮熱肉。僕人領命找遍了整個集市也沒能得到,只得空手而還。僕人回來對女主人說:「今天是十五日,市場上沒有屠宰牲畜。」這時優婆夷告訴僕人說:「你拿一千錢買一百錢的肉,有人貪圖利益,或許能賣給你。」僕人拿著錢又去尋找。

王限重故。無敢與者。使人還白。具如事情。時優婆夷。聞是事已。心憂愁惱言。汝持金錢。等重買索。爾時使人。雖持金錢。如敕推求。而諸屠者。雖貪其利。王法嚴重。懼失命憂。無敢與者。如是往返。了不能得。

因王法嚴厲,沒人敢賣給他。僕人回來將事情如實向她稟報,優婆夷聽後,心中愁惱,說道:「你拿著金錢,去買相等重量的肉。」這時僕人雖拿著金錢,如主人所教尋求賣主,所有屠戶雖然貪圖獲利,但王法嚴厲,害怕失去性命,所以沒有人敢賣給他。如此僕人往返尋覓,最終也沒有得到。

時優婆夷。倍增愁惱。念病比丘。已受我請。而我設當不供所須。或能失命。便是我咎。當設何計。念是事已。重自思惟。往昔菩薩。以一鴿故。猶自屠割。不惜身肉。況此比丘。於鴿有降。我寧不愛自己身肉而不濟彼。

此時優婆夷更加愁惱,她想:「那位病比丘已接受了我的請求,而我假設沒有供給他所需的肉汁,或許會失去性命,這便是我的罪過。該想個什麼辦法呢?」想到這些,重又想到:「往昔菩薩為救一隻鴿子的緣故,尚且屠割自己,不吝惜自己的身肉。難道這位比丘還不如一隻鴿子嗎?我怎會愛惜自己的身肉而不救他!」

彼作是念已。將一可信常所使人。卻入靜室。淨自洗身。踞坐床上。敕使人言。汝今割我股裡肉耳。爾時使人如教。即以利刀割取。當割肉時。苦痛逼切。悶絕躄[ 躄:bi 指仆倒。]地。時婢即以白□纏裹。

想到這些,她便帶著一位自己信任的、常使喚的婢女進入一間靜室,清洗自己的身體,坐在床上,命令奴婢:「你現在割取我大腿的肉。」這時奴婢依照她的話,隨即以利刀割取。當割肉時,痛徹心肺,昏倒在地,這時婢女立即用白布為她包裹傷口。

既取肉已。合諸藥草。煮以為臛[ 臛:huo 指做成肉羹。大正藏為[饑-幾+霍]。]。送病比丘。比丘受是信心檀越所送食已。病即除愈。夫婆羅門於時不在。行還問言。摩訶斯那為何所在。答在某房中。其夫往見。顏色變異。不與常同。即便問言。汝今何緣。憔悴乃爾。對曰。我今為病所侵。

割完肉,便配和各種草藥一起煮成肉羹,送給生病比丘。比丘接受了具信施主所送的鮮肉汁,食後病即痊癒。她的婆羅門丈夫當時並不在家,外出回來後,問道:「摩訶斯那在哪兒?」有人回答說在某房中,她的丈夫就前去看她,見其臉色與以往大不相同,便問道:「你今天為何如此的憔悴?」她回答說:「我現在身染疾病。」

其夫憂愁。尋集諸醫。診其所患。醫集問言。汝有何疾。所疾發動。其來久如。有休間不。答言。我病一切時痛。如今疼苦無復休間。時醫察脈。不知所疾。默然還出。其夫垂泣。而問妻言。汝何所病。以情見語。妻答之曰。明醫不知。我焉能知。

他的丈夫甚感憂愁,馬上找來很多醫生為她診斷,醫生們到齊後問道:「你有什麼病?這病發作以來有多久了?是否有間歇的時候?」她回答道:「我這病一直疼痛,就像現在疼痛一樣沒有間斷。」醫生就為她把脈,仍不知她患什麼病,默然退出。她的丈夫流著淚問道:「你患的是什麼病?把實情告訴我吧。」妻子答道:「連高明的醫生都不知道,我怎會知道呢?」

時婆羅門。問家內人。汝等能知摩訶斯那所苦患不。時諸使人白言。大家。我等不知。當問可信所親近者。時婆羅門。即召彼婢於屏密處。問言。我婦何由有疾。婢以實答。大家當知。為病比丘故。割肉飴[ 飴:yi 指贈送。]之。

於是婆羅門問家裡人:「你們是否知道摩訶斯那所患的病嗎?」眾僕人回答:「主人,我們不知道,您應問她身邊的親信。」於是婆羅門隨即喚來那位婢女到隱蔽處,問道:「我妻子因為什麼患病?」婢女即以實情相告:「主人應當知道,她為救一位病比丘,才割身肉相贈。」

夫聞是已。於佛法僧。生恚害心。便於街巷。高聲唱言。沙門釋子。食啖人肉。如駁足王[ 駁足王:音譯為迦摩沙波陀王、羯摩沙波羅王、劫磨沙波陀王。又作斑足王、鹿足王。系本生故事中之王名。]。爾時篤信優婆塞。聞婆羅門罵佛法僧。憂愁不樂。往世尊所。頭面禮足。世尊告曰。汝等何故。愁慘不樂。白言。世尊。有一婆羅門。於多人處。高聲唱罵佛法眾僧。昔駁足王食啖人肉。今沙門釋子食啖人肉。亦復如是。願佛世尊。敕諸比丘莫食人肉。

丈夫聽後,對佛法僧心生嫉恨,便在大街小巷中大聲說道:「沙門釋子吃人肉,就像斑足王一樣。」這時篤信三寶的優婆塞們聽到婆羅門罵佛法僧後憂愁不樂,於是前往世尊前,以頭禮足。世尊問道:「你們為何愁苦不樂?」答道:「世尊,有一位婆羅門在人多處高聲大叫,罵佛法僧。過去斑足王吃人肉,如今沙門釋子也是這樣吃人肉。希望佛陀告誡眾比丘不要吃人肉。」

爾時世尊。以是事故。集比丘僧。呼病比丘。時病比丘。聞世尊教。心懷喜踴。世尊大慈。乃留及我。身雖羸瘦。自力而來。到已禮足。卻坐一面。佛言。貴子。汝何所患。比丘白言。為病所惱。今見世尊。小得瘳[ 瘳:ch□u 指病癒。]降。

這時世尊以此緣故召集眾比丘,叫病比丘前來。病比丘聽到世尊叫他前去,心中歡喜,想到:「世尊大慈大悲,竟然注意到我。」雖然身體瘦弱,仍然憑著自力前來。到佛前禮足後坐在一邊。佛問道:「貴子,你何處不適?」此比丘回答:「為病所惱,今日得見世尊,病情略有好轉。」

世尊又問。今日汝何所食。答言今日食肉汁食。佛言。所食是新肉為乾肉乎。答言新肉。天竺國。熱肉不經宿。所食若新若干。善男子。汝食肉時。為問淨不淨不。答言。世尊。我病困久。得便食之。實不問也。

世尊又問道:「今天你吃的是什麼?」比丘回答:「今日吃的是肉汁。』佛說:「所吃的是鮮肉還是乾肉?」比丘回答:「是鮮肉。」在天竺國,熱肉不經宿,所以人們所食或為鮮肉,或為乾肉。佛又問:「善男子,你吃肉時,問沒問是淨肉還是不淨肉呢?」答道:「世尊,我生病日久,得到肉便吃下去,實在沒有問。」

佛言。比丘。汝雲何乃受不淨食。比丘之法。檀越與食。應先問之。此是何肉。檀越若言。此是淨肉。應重觀察。可信應食。若不可信。便不可食。爾時世尊。即制比丘。諸不淨肉。皆不應食。若見聞疑。三不淨肉[ 三不淨肉:1、見殺,謂見是生物為我故殺,如是見者,名為見殺。2、聞殺,謂於可信之人,聞此生物為我故殺,如是聞者,名為聞殺。3三、疑殺,謂此處無有屠家,亦無自死之物,是人必為我故殺,如是疑者,名為疑殺。如上三種名不淨肉,皆不許食。]。亦不應食。如是分別應不應食。

佛說:「比丘,你為何接受不淨食?」比丘的規矩:當施主供養肉類食物時,應先問:「這是什麼肉?」施主若說這是淨肉,比丘應重新觀察,如果施主所言可信便食,若不可信便不可食。這時世尊隨即制定比丘戒:各種不淨肉都不應食;若親自看見或聽說或懷疑為自己而殺的肉即是三不淨肉,不應食用,要這樣判斷應不應食。

時優婆夷。聞佛世尊。正由我故。制諸比丘。不得食肉。生大苦惱。以緣於己。永令比丘不食肉故。即語夫言。若能為我。請佛及僧。明日來此。設供養者。甚善。若其不能。我當捨命。乃自以身肉施人。汝有何悔。乃起是事。

這時優婆夷聽說佛正由於自己的緣故制定比丘戒,不得食肉,十分苦惱。心想因為自己的緣故才令比丘永遠不許食肉,隨即對丈夫說:「倘若能為我請佛及僧明日來此,置辦供養,那就很好。倘若不能,我就捨棄生命。我是自願以身肉施與他人,你有什麼可悔恨的呢?竟生出這種事。」

此婆羅門。素於三寶。無信敬心。聞妻是語。以其妻故。入林趣佛。至佛所已。即言。瞿曇沙門。及諸弟子。當受我請。明日捨食。佛默然受。時婆羅門。知佛受請。還家語妻。沙門瞿曇。已受汝請。時優婆夷。即敕家內。辦種種食香花坐具。

這位婆羅門丈夫向來對三寶沒有信敬心,不過聽了妻子的這番話,為了妻子的緣故,入林中尋找佛陀。來到佛前,說道:「瞿曇沙門及諸位弟子請接受我的邀請,明日到我家受供。」佛默然接受。這時婆羅門知道佛已接受邀請,回家對妻子說:「沙門瞿曇已接受你的邀請。」隨即優婆夷便吩咐家人置辦種種食物、香花、坐具。

明日時到。遣人林中。往白世尊。食具已辦。惟聖知時。佛與比丘。著衣持缽。往至其家。就座而坐。坐已問婆羅門。摩訶斯那今何所在。答言。病在某房。佛言。喚來。時婆羅門。即往告言。汝師呼汝。

第二天吃飯時間已到,她派人去林中告訴世尊:「食物、器具已置辦齊備,請世尊應時前往。」佛與比丘們著衣托缽前往她家,就座後問婆羅門:「摩訶斯那如今在什麼地方?」婆羅門答道:「在某房中臥病在床。」佛說:「將她叫來。」這時婆羅門隨即前去告訴摩訶斯那:「你師父叫你過去。」

即曰。我摩訶斯那禮佛法僧足。我有病苦。不任起往。其夫往白佛言。優婆斯那禮佛法僧足。我有病苦。不任起往。佛告阿難。汝往告優婆斯那。汝起見佛。阿難即往。告優婆斯那。世尊呼汝。汝可往見。

摩訶斯那說道:「我摩訶斯那頂禮佛法僧足,我病痛纏身,不能起身前去見佛。」他的丈夫前去對佛說:「優波斯那頂禮佛法僧足,現在病痛纏身,不能起身前往見佛。」佛告訴阿難:「你前去告訴優波斯那:『你起來前去見佛。』」阿難隨即前去告訴優波斯那:「世尊叫你,你可前去拜見。」

時優婆斯那。即於臥起。合掌白言。我今禮佛法僧。思見世尊。如饑思食。如渴思飲。如寒思溫。如熱思涼。如失道思導。我思見佛。亦復如是。心雖欲往。身不肯隨。阿難還白佛。如優婆斯那所說。

這時優波斯那在臥榻上起身合掌說道:「我現在頂禮佛法僧,想見世尊的心情,如飢餓人思念食物,如口渴人思念飲水,如寒冷人思念溫暖,如炎熱人思念清涼,如迷路人思念嚮導,我想見佛的心情也是如此。心雖想去,可身體卻動不得。」阿難回去就將優波斯那所說向佛陀稟告。

佛敕阿難。並床輿來。阿難奉教。使人輿來。到於佛前。爾時如來。放大光明。諸遇佛光觸其身者。狂者得正。亂者得定。病者得愈。時優婆斯那。遇佛光已。苦痛即除。

佛告訴阿難:「連床帶人一起抬來。」阿難受教,派人將優波斯那抬到佛前。這時如來放大光明,凡被佛光照觸的人們,瘋狂之人得以正常,迷亂之人得以穩定,有病之人得以痊癒。此時優波斯那遇到佛光後,痛苦隨即消除。

爾時捨神。以水洗瘡。以藥塗之。平復如故。時優婆斯那。即起下床。手執金瓶。自行澡水。下種種食。色香味具。佛食已。澡手洗缽。為摩訶斯那。說微妙法。所謂佈施持戒。人天果報。生死過患。貪慾為害。出離滅樂。十二因緣輪轉不息。時優波斯那。聞佛所說。得斷慳嫉。成阿那含道。

這時捨神用水給她洗傷口,並將藥塗在傷口上,使傷口平復如初。優波斯那立即起身下床,手拿金瓶,親自行澡漱水,擺上種種美食,色、香、味具全。佛用齋後,淨手洗缽。之後為摩訶斯那宣說妙法:佈施持戒,人天果報,生死過患,貪慾為害,出離滅樂,十二因緣輪轉不息。優波斯那聽了佛所說的妙法,斷盡慳吝、嫉妒等煩惱,證得阿那含果。

家內眷屬。悉受五戒。其婆羅門捨離邪見。信敬三寶。受優婆塞戒。時會四眾。有得須陀洹者。有得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者。有發大道心者。一切大小。莫不歡喜。時有眾人畏生死者。各作是念。今此女人。乃能如是。自割身肉。以供沙門。甚為奇特。我等若捨聚落田宅。豈足為難。便各棄捨聚落家屬。出家求道。勤修精進。斷諸結漏。成羅漢道。時此聚落。佛法信行。廣闡流布。

家中眷屬皆受了五戒,婆羅門丈夫也拋棄邪見,信敬三寶,受了優婆塞戒。這時與會四眾弟子有人得須陀洹果,有人得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有人發起廣大道心,眾人無不歡喜。此時有眾多畏懼死亡的人都這樣想:「今天這位女子能做這樣的事,自割身肉來供養沙門,真是十分奇特。我們如果捨棄村落田宅又有何難?」便各個捨棄村落、家屬,出家求道,勤修精進,斷盡種種煩惱,得阿羅漢果。於是此村落中佛法被廣泛信仰,闡揚傳播。

以是緣故。有強志者。乃至女人。誦讀經法。不惜身肉。得諸道果。況於丈夫勤心道業。當不成者乎。是因緣故。諸善男子。當勤善法。畏於生死。使得結使微薄。離於生死。

以此緣故,有意志堅強的人,乃至於女人,誦讀經法,不吝惜身肉,即能得到各種道果,何況男子漢大丈夫勤奮修行道業,又怎能不成就呢?因此,諸位善男子,應當勤修善法,於生死有畏,便可以使煩惱變得越來越微薄,最終脫離生死。

雖於末法之中不能得度。緣此功德。當於人天受無窮福。彌勒世尊。不久五十六億七千萬歲。來此成佛。當為汝等廣說妙法。汝於其中。隨願所求成三乘道。悉得解脫。

雖然在此末法時不能得度,但依此功德,當在人間、天上享受無窮的福報。彌勒世尊不久將於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來此世間成佛,會為你們廣說妙法,你們在那時隨已心願,成就三乘道果,均得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