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魏沙門慧覺譯 釋圓照白話解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見諸比丘。貪於飾好。著於名利。多畜盈長。積聚無厭。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那時世尊看見眾多的比丘喜好修飾,貪著名利,收藏的財物日益增多,積聚不知滿足。
佛見此已。為諸比丘說貪利害。夫貪慾者。現損身命。終歸三塗。受苦無量。所以然者。吾自憶念過去世時。由於貪故。而便墮落。受諸苦惱。爾時阿難。長跪叉手。前白佛言。世尊。過去由於貪故。而便墮落。其事雲何。
佛看到這種情形,就為比丘們宣說貪慾的過患:「貪婪的人,在現世中損害生命,命終後墮入三惡道,感受無量的痛苦。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自己回憶在過去世時,因為貪婪的緣故,便招致墮落,遭受種種苦惱。」當時阿難長跪合掌,近前問佛:「世尊!過去世時因為貪婪的緣故,而招致墮落,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世尊告曰。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此閻浮提。有一大王。名瞿薩離。典斯天下八萬四千小國。有二萬夫人婇女。一萬大臣。時王頂上欻生一胞。其形如繭。淨潔清徹。亦不疼痛。後轉轉大。乃至如瓠[ 瓠:hu,蔬類名。即瓠瓜。]。便擘看之。得一童子。甚為端正。頭髮紺青。身紫金色。
世尊告訴大眾:「在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以前,在這閻浮提中,有一個大王,名叫瞿薩離,統治天下八萬四千個小國家,擁有二萬夫人、宮女,有一萬大臣。一天大王頭頂上突然長出一個皰,其形狀像繭,潔淨清澈,也不感覺疼痛。後來這個皰越長越大,一直長到像葫蘆一般。於是剖開來察看,看見裡面是一個童子,非常端正,天藍色的頭髮,紫金色的身體。
即召相師。占相吉凶。相師占已。便答王言。此兒有德。雄姿奇特。必為聖主。統臨四域。因為立字。名文陀竭(此言頂生)。年已長大。英德遂著。王以一國。別封給之。
大王立刻召請相師,為這童子占相推斷吉凶。相師占相後,便回答大王說:『這個孩子很有福德,姿態雄偉奇特,肯定能成為聖明的國王,君臨天下,統領四域。』因此就為這童子起名叫文陀竭(漢語:頂生)。頂生年歲長大後,德才超群名聲顯揚,大王就把一個小國加封給他。
大王后時。被病困篤。諸小王輩。皆來瞻省。不能自免。遂便薨背。諸附庸王共詣頂生。而咸啟曰。大王已崩。願嗣國位。頂生答言。若吾有福應為王者。要令四天及尊帝釋。來相迎授。爾乃登祚[ 祚:zuo 指君位;國統。]。立誓已竟。四天即下。各捉寶瓶。盛滿香湯。以灌其頂。
大王后來得了病,病情越來越嚴重,所有小國王都來探視問候。大王也不能自免,不久就逝世了。各位附屬國王一起去見頂生,都啟請他說:『大王已經去世了,願您能繼承王位。』頂生回答說:『如果我有福德應該作國王的話,要讓四大天王和帝釋天尊都來迎接,為我授王位,這樣我才會登上國王的寶座。』剛剛立完誓言,四大天王就下來,各自拿著寶瓶,寶瓶裡盛滿香水,用來為頂生灌頂。
時天帝釋。復持寶冠。來為著之。然後稱揚。諸王復勸當詣大國王即治處。頂生復言。若我有福應為王者。國當就我。我不就國。立誓適竟。大國之中所有宮殿。園林浴池。悉來就王。金輪。像馬。玉女。神珠。典藏。典兵。悉亦應集。王四天下。為轉輪王。
當時帝釋天也拿著寶冠戴在頂生頭上,然後稱頌他的美德。各個小國王又進言,勸頂生王去原先大國王所統治的地方登基,頂生又說:『如果我有福德應該作國王的話,國中的所有應來俯就我,不是我去俯就它們。』剛剛立完這個誓願,大王國裡所有的宮殿、園林、浴池都移來擺在頂生王面前,金輪、象、馬、玉女、神珠、典藏、典兵七寶全部都應聲來集。於是頂生王統治了四天下,成為轉輪王。
循行國界。見諸人民。墾地耕種。王問臣吏。此諸群生。欲作何等。便答王言。有形之類。由食得存。是以種穀。欲以濟命。王立誓言。若我有福應為王者。當有自然。百味飲食。充飽一切。使無飢渴。作願已竟。尋有飲食。
巡行國界時,他看到百姓們在開墾荒地進行耕種,就問手下的臣子,這些人開墾耕種準備幹什麼。臣吏就回稟大王說:『一切有形的生靈,都要靠飲食而得以生存,所以他們才耕種穀物,想以此維持生命。』於是頂生王立下誓言:『如果我有福德應該作國王的話,應有自然的百味飲食,讓所有人飲食飽滿,使人民再沒有飢渴。』立誓後,馬上出現了各種飲食。
王更出遊。見諸人民。紡績經織。王復問言。作此用為。諸人對曰。食已自然。無以嚴身。是故紡織用作服飾。王復立誓。若我有福應為王者。當有妙衣自然而出。賑給萬民。使無窮乏。作願已竟。應時諸樹悉生種種異色妙服。一切人民。求得無盡。
國王繼續巡察,看見人民在紡紗織布,又問大臣們:『作這些用來幹什麼。』大臣們稟告說:『食物已經自然得到,可是還沒有遮身的衣服,所以他們紡紗織布,用來作服飾。』頂生王又開始立誓願:『如果我有福德應當作國王的話,那就應有各種妙衣自然出現,以賑濟廣大的百姓,使他們不會窮困乏少。』立完誓願,即刻每棵樹上都生出各種各樣美妙的衣服,五顏六色。所有人民取之不盡。
王更出遊。見諸群黎。修治樂器。王因問之。作此何為。諸人報言。衣食既充。乏於音樂。所以治此。欲用自娛。
頂生王繼續出遊,看到百姓們正在製作樂器,他於是又問大臣:『作這些幹什麼?』臣吏們回答:『百姓們已經豐衣足食了,可是還缺少音樂。所以製造這些樂器,想用來娛樂。』
王復立誓。若我有福應為王者。眾妙樂器。當自然至。作願適竟。應時諸樹。若干種妓樂。懸在其枝。若有須者。取而鼓之。音聲和暢。其有聞者。無不歡豫。王德至重。萬善臻集。天雨七寶。遍諸國界。王問諸臣。此誰之德。諸臣對曰。此是王德。亦因民福。
於是頂生王又立下誓言:『如果我有福德應該作國王的話,那就應當有各種各樣的奇妙樂器自然出現。』剛把誓願說完,各棵樹上立刻就有許多名類繁多的樂器掛在樹枝上。需要的人取下這些樂器彈奏,聲音和諧舒暢自然,聽到音樂的人,無不歡喜愉悅。頂生王的福德深厚廣大,萬善聚集。天降七寶遍於國土的每個角落。頂生王問諸位大臣:『這些是誰的福德所致?』諸位大臣回稟道:『這是因為大王您的福德,也是廣大百姓的福報。』
王復立誓。若是民福。寶當普雨。若獨我德齊雨宮內。作願適竟。余處悉斷。唯雨宮裡。七日七夜。
頂生王聽後,又立誓言:如果這是人民的福德所致,那麼寶物應當普天同降;如果只是由於我的福德,那麼只應落在王宮內。』這個誓願剛一說完,,其他地方就不再落下七寶,只在王宮裡降下,七日七夜未曾停止。
其頂生王。於閻浮提。五欲自娛。經八萬四千歲。時有夜叉。踴出殿前。高聲唱言。東方有國。名弗婆提[ 弗婆提:即東勝身洲。]。其中豐樂。快善無比。大王可往遊觀彼界。王即允可。意欲循行。金輪復轉。躡虛而進。群臣七寶。皆悉隨從。既至彼土。諸小王等。盡來朝賀。王於彼國。五欲自恣。經八億歲。
頂生王在閻浮提整日玩樂,極盡五欲享受,就這樣經過了八萬四千歲。後有夜叉在頂生王的宮殿前踴出,高聲宣揚道:『東方有個國家,叫做弗婆提,那個國家受用豐足,快樂無比。大王不妨前往彼國遊歷觀賞。』頂生王立即答應,決定去遊歷一番。於是金輪旋轉起來,騰空而起,向東而去,大臣們和七寶都隨從同往。抵達彼洲,各小國王都前來朝見慶賀。頂生王在弗婆提國中,盡情享受五欲,經過了八億年。
夜叉復唱。西方有國。名瞿耶尼[瞿耶尼:即西牛貨洲。]。亦復快樂。王可至彼。王即允然。往游其土。食福受樂經十四億歲。夜叉復唱北方有國。名郁單曰[郁單曰:即北俱盧洲。]。其土安豐。人民熾盛。王可到彼。王即往詣。留止其中。上妙五欲。極情恣意。經十八億歲。
夜叉又前來稱揚道:『西方有個國家名叫瞿耶尼,也是快樂之地,大王您可去那裡遊歷一番。』頂生王馬上答應,前去那裡巡遊。在那裡受用福樂,度過了十四億年。夜叉又來他面前稱揚:『北方有一國名叫郁單曰,那裡安樂豐足,人民繁盛,大王您不妨去那裡看一看。』頂生王當即就前往那裡,駐留在郁單曰,上妙五欲盡情隨意享受,這樣度過了十八億年。
夜叉復唱。有四天王處其樂難量。王可游之。王與群臣及四種兵。乘虛而上。四天遙見。甚懷恐怖。即合兵眾。出外拒之。竟不奈何。還歸所止。頂生於中。隨游受樂。經數十億歲。
夜叉又來宣揚:『四大天王所在的地方,那裡的快樂難以衡量,大王您可到那裡遊玩。』於是頂生王帶著大臣們以及四種兵一起乘空而去。四大天王遠遠看到這情景,心中深感畏懼,馬上集合軍眾,到外面予以阻擋,終究不能奈何他們,只得退回自己居處。頂生王就在四天王天,隨處遊玩享樂,經歷了數十億年。
意中復念。欲升忉利。即與群眾。蹈虛登上。時有五百仙人。住在須彌山腹。王之象馬屎尿下落。污仙人身。諸仙相問。何緣有此。
他心中又想著要飛昇到忉利天上去,當即與手下群臣,凌空而上。當時有五百位仙人居住在須彌山的山腰中,頂生王的坐騎象馬遺下屎尿,從空中落下,染污了仙人的身體。眾仙人相互詢問,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
中有智者。告眾人言。吾聞頂生王。欲上三十三天。必是象馬失此不淨。仙人忿恨。便結神咒。令頂生王及其人眾。悉住不轉。王復知之。即立誓願。若我有福。斯諸仙人。悉皆當來承供所為。
其中有位聰慧的仙人告訴眾人:「我聽說頂生王想上三十三天去,肯定是他們乘坐的象馬落下這些不淨物。」仙人心中忿恨,便聚合念誦神咒,使得頂生王及其部眾,都停留在途中不能動彈。頂生王知道了是五百仙人所為後,於是當下立誓願:『如果我有福德,這些仙人皆應前來,對我承侍供養。』
王德弘博。能有感致五百仙人。盡到王邊。扶輪御馬。共至天上。未至之頃。遙睹天城。名曰快見。其色?白。高顯殊特。此快見城。有千二百門。諸天惶怖。悉閉諸門。著三重鐵關。
由於頂生王福德弘大廣博,使得五百位仙人都來到他身邊,扶持金輪,駕御象馬,一起到三十三天。將到之時,頂生王遠遠看見名叫快見的天城,色彩光亮潔白,高大雄偉奇特無比,快見城總共有一千二百扇大門。眾天人感到十分恐懼,忙把各扇門都緊緊閉上,並安上三道鐵栓。
頂生兵眾。直趣不疑。王即取貝吹之。張弓扣彈。千二百門。一時皆開。帝釋尋出。與共相見。因請入宮。與共分坐。天帝人王。貌類一種。其初見者。不能分別。唯以眼?[ ?:shun 指目轉動示意。]遲疾。知其異耳。王於天上。受五欲樂。盡三十六帝。
頂生王手下的兵馬毫不遲疑,直趨而入。頂生王取出螺號吹了起來,拉弓扣彈,一千二百扇大門,頓時打開。帝釋趕緊迎出,與頂生王相見,並把頂生王請入宮裡,與他分座而坐。帝釋天和人王頂生外貌上相似得簡直如同一人,剛剛見到的人根本分不開,只有以兩人眼睛轉動的快慢才能知道他們的不同,頂生王就在忉利天上享受著五欲妙樂,歷經了三十六代帝釋。
末後帝釋。是大迦葉。時阿修羅王。與軍上天。與帝釋鬥。帝釋不如。退軍入城。頂生復出。吹貝扣弓。阿修羅王。即時崩墜。頂生自念。我力如是。無有等者。今與帝釋。共坐何為。不如害之。獨霸為快。噁心已生。尋即墮落。當本殿前。委頓欲死。諸人來問。若後世人。問頂生王雲何命終。何以報之。王對之曰。若有此問。便可答之。頂生王者。由貪而死。
最後一位帝釋是大迦葉。當時阿修羅王興兵攻打三十三天,與帝釋相鬥,帝釋敵不過阿修羅王,只得撤兵退入城中。於是頂生王出馬,吹起螺號,張弓扣弦,阿修羅王即刻崩潰滾落。頂生王心中暗想:我有這麼大的力量,根本沒有能與我匹敵者,現在為什麼還要與帝釋平起平坐呢?不如滅掉帝釋,獨霸天宮為好。這個惡念剛剛生起,立即就墮落下去,摔在自己宮殿前,衰弱得奄奄一息。人們前來問他:『假如後人問起頂生王是怎麼死去的,如何回答他們呢?』頂生王回答:『如果有人這樣問,便可以回答他:頂生王是由於貪婪而喪生的。』
統領四域。四十億歲。七日雨寶。及在二天。而無厭足。故致墜落。是故比丘。夫利養者。實為大患。當思遠離深求道真。阿難白佛。此頂生王。宿植何福。而獲如此無量大報。
頂生王統率四大部洲四十億年,在他宮裡下了七天七夜的珍寶雨,並在二個天宮裡享樂,卻還不知滿足,所以招致墮落。因此比丘們,利養實在是大禍患。應當思維遠離利養,深入追求道法真諦。」阿難對佛說:「頂生王前世種下什麼福德,以至獲得如此巨大無比的果報呢?」
佛告之曰。乃往過去。不可計劫。時世有佛。號曰弗沙。與其徒眾。游化世間。時婆羅門子。適欲娶婦。手把大豆。當用散婦。是其曩[ 曩:n□n□ 指先時;以前。]世。俗之家禮。於道值佛。心意歡喜。即持此豆。奉散於佛。四粒入缽。一粒住頂。由此因緣。受無極福。四粒入缽。王四天下。一粒在頂。受樂二天。
佛陀告訴他說:「在過去不可數無量劫以前,有佛出世名叫弗沙,與徒眾一起在世間遊行教化。當時一個婆羅門的兒子正要娶妻子,手裡拿著一把大豆,準備拋撒在新婦身上,這是以前民間的一種風俗禮儀。婆羅門子在路上正巧遇上佛,心中滿懷歡喜,當即把大豆撒向佛陀作供養。有四粒落入佛的缽中,一粒留在佛陀的頭頂。由於這樣的因緣,所以他能得到無量福報。四粒落入缽中,因此能夠統治四天下;一粒在頭頂,所以能夠在二天享受快樂。」
爾時諸弟子。聞佛所說。有得初果二果三果及阿羅漢者。不可稱數。受持佛語。歡喜奉行。
當時眾位弟子,聞佛所說,有的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及阿羅漢果,不可計數,受持佛語,歡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