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賢愚因緣經》

元魏沙門慧覺譯 釋圓照白話解


二梵志受齋緣品第三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初夜有二天。來詣於佛所。天人身光。照曜祇桓。皆如金色。佛便隨宜。演暢妙法。心意開悟。俱得道跡。頭面禮佛。還歸天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當時有兩位天人於初夜時分來到佛的住所,他們身上的光芒將祇桓精舍照耀得金碧輝煌。佛便應機宣說妙法,他們心開意解,都證得聖果。於是天人以頭禮佛,返回天界。

明日清朝。阿難白佛。昨夜二天。來覲[ 覲:jin。]世尊。威相昺[ 昺:b□n□。]著。淨光赫奕。昔種何德。獲斯妙果。

第二天清早,阿難問佛道:「昨天夜裡兩位天人來拜見世尊,形象威嚴明亮,淨光炫耀。他們過去造了什麼福德,才獲得這種善妙的果報呢?」

佛告阿難。迦葉如來滅度之後。遺法垂末。有二婆羅門。受持八齋。其一人者。求願生天。其第二人。求作國王。其第一人。還歸其家。婦呼共食。夫答婦言。向受佛齋。過中不食。

佛告訴阿難:「迦葉如來滅度後,遺留下的教法接近隱沒時,有兩位婆羅門受持八關齋戒。其中一人希求生天,第二個人希求作國王。第一個人回到家中,妻子喊他一起吃飯,他告訴妻子:『剛才受了佛戒,過了中午不能吃飯。』

婦復語曰。君是梵志。自有戒法。何緣乃受異道之齋。今若相違不共我飯。當以斯事語諸梵志。使驅擯[ 擯:bin 指排斥。]汝不與會同。聞此語已。深懷恐怖。便與其婦。非時而食。二人隨壽長短。各取命終。

妻子說:『夫君是梵志,有自己的戒法,為什麼要受異教的齋戒?今天你如果不聽話,不和我一起吃飯,我就將這事告訴其他梵志,讓他們將你驅除不再與你來往。』聽了這話,此婆羅門深懷恐懼,便和他的妻子非時而吃了飯。後來兩個婆羅門隨壽命長短都死去了。

願作王者。持齋完具。得生王家。願生天者。由破齋故。乃生龍中。時有一人。為王守園。日日奉送種種果蓏[ 蓏:lu□ 瓜類植物的果實。]。此人後時。於泉水中。得一異柰[ 柰:(藏經為「木+奈」)nai果樹名。此處指柰樹的果實。]。色香甚美。便作是念。我每出入。常為門監。所見前卻。當以與之。

發願做國王的那位,因守戒圓滿得以投生國王家;發願生天的那位,因為破齋的緣故,就生在龍族中。當時有一個人,給那位國王看守園林,天天都要奉送各種瓜果。這個人後來在泉水中得到一個奇異的柰,顏色味道十分鮮美,便這樣想:『我每次出入宮廷,常常被門衛見到上前阻攔。應當把此果送給他。』

如念即與門監受已。復自思惟。我通事時。每為黃門之所抴[ 抴:ye]縮。當以與之。便用斯柰。奉貢黃門。黃門納竟轉上夫人。夫人得柰。復用獻王。王食此柰。甚覺甘美。便問夫人。從何處得。夫人即時如實而對。展轉相推。到於園監。

按照所想就給了門衛。門衛接受後又暗自想道:『我通報事情的時候,常常被宦官拖延。應當將此國送給他。』於是便將此柰,敬奉給宦官。宦官接受以後,轉送國王夫人。夫人得到此柰,又獻給國王。國王吃了此柰,覺得特別香甜,便問夫人:『從哪裡得到的?』夫人立即如實稟告。輾轉推求,最後找到看園人。

王復召喚。而問之曰。吾園之中有此美果。何不見奉。乃與他人。園監於是。本末自陳。王復告言。自今已後。常送斯柰。莫令斷絕。園監啟曰。此柰無種。從泉中得。敕使常送。無由可辦。

國王於是召來看園人問道:『我的果園中有這麼好的果品,為什麼不奉送給我,竟送給其他人呢?』看園人於是就把事情始末說了一遍。國王又吩咐道:『從今以後,你要經常奉送這種柰果,不要間斷。』看園人奏道:『這種柰沒有種子,是從泉水中得到的。大王令我經常奉送,恐怕沒辦法做到。』

王復告言。若不能得。當斬汝身。園監還出。至彼園中。憂愁懊惱。舉聲大哭。時有一龍。聞其哭音。變身為人。來問之言。汝有何事。悲哭乃爾。是時園監。具自宣說。

國王就告訴他:『倘若得不到此柰,就將你斬首!』看園人出了王宮回到果園,極為憂愁苦惱,放聲痛哭。這時有一條龍聽到他的哭聲,就變成人形過來問道:『你有什麼難事,竟這樣悲傷痛哭呢?』看園人把此事詳細告訴了他。

龍還入水。以多美果。著金盤上。用與此人。因告之言。可持此果以奉汝王。並騰吾意。雲吾及王。本是親友。乃昔在世。俱為梵志[ 梵志:1、志求生於梵天的人。2、在家的婆羅門。3、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共受八齋。各求所願。汝戒完具。得為人王。吾戒不全生於龍中。今欲奉修齋法。求捨此身。願索八關齋法。用遺於我。若其相違。吾覆汝國。用作大海。

龍回到水中,將很多甜美的果品放在金盤上,送給這個看園人。並告訴他:『可拿這些水果奉送給你的國王,並傳達我的意思,就說:我和國王原本是親友,在過去世都是梵志,共同接受了八關齋戒,各自求取所願。你守戒圓滿得以轉成人間國王,我守戒不圓滿生在龍中。如今我想奉修齋法,以求捨棄龍身。所以希望你能找到八關齋戒教法,拿來給我。倘若不順從,我將毀滅你的國家變成大海。』

園監於是。奉果於王。因復說龍所囑之變。王聞此已。甚用不樂。所以者何。時世無佛法。又滅盡八關齋文。今不可得。若不稱之。恐見危害。惟念此理。是故愁悒[ 悒:yi 指憂鬱不安。]。

看園人於是把這些果品奉給國王,又稟告了龍所囑咐的這件事。國王聽後非常犯愁。為什麼呢?當時世上沒有佛法,又滅盡了八關齋文,所以如今無法得到。如果不合龍意,又害怕受到危害。想到這些問題,所以愁悶。

王有大臣最所敬重。王告臣曰。龍神從我求索齋法。仰卿得之當用寄與。大臣對言。今世無法雲何可得。王又告曰。汝今不獲。吾當殺卿。

當時有一位大臣最受國王敬重,國王告訴他說:『神龍向我索要齋法,只有仰賴愛卿找到,再拿來送給神龍。』大臣回答道:『如今世上無有佛法,怎麼能弄得到呢?』國王對他講:『如今你如果弄不到的話,我就殺了你。』

大臣聞此。甚懷惆悵。往至自捨。此臣有父。年在[ 大正藏為:老。]耆[ 耆:qi 古稱六十歲曰耆。]舊。每從外來。和顏悅色。以慰父意。當於是時。父見其子。面色改常。即便問之。何由乃爾。於時大臣。便向其父。委曲自說。

大臣聽了此話,心裡十分憂愁,回到自己家中。這位大臣有一個父親,年紀十分老邁了,大臣每次從外面回來總是和顏悅色,以寬慰父親的心。這一次回家,父親見兒子面色一改常態,便問他:『什麼原因令你這樣呢?』於是大臣就將其中原委一一告訴老父。

其父答曰。吾家堂柱。每現光明。試破看之。倘有異物。奉父言教。為柱施代[ 大正藏為:令他拖伐。]取而斬析。得經二卷。一是十二因緣(經)。二是八關齋文。大臣即持。奉上於王。

他父親答道:『我家堂屋的柱子常常閃現光明,試著破開它看看,或許會有不尋常的東西。』他按照父親的話,命人拖砍取來,剖開後得到二卷佛經:一卷是十二因緣經,一卷是八關齋文。大臣馬上拿著奉送給國王。

王得歡喜。不能自勝。便以此經。著金盤上。自送與龍。龍獲此經。大用欣慶。便用好寶。贈遺於王。受持八齋。勤而奉行。命終之後。生於天宮。

國王得後喜不自勝,便將此經放在金盤上,親自送給龍。龍獲得此經,非常歡喜,拿出最好的寶物,回贈給國王。龍受持八關齋戒,精勤奉行,死後轉生天宮。

人王亦復修奉齋法。壽盡生天。共同一處。昨夜俱來。諮稟法化。應時尋得須陀洹果[ 須陀洹果:梵語的音譯。意譯為「預流」、「入流」。謂預入聖者之流。聲聞乘(小乘)四聖果中的初果,斷除三界中的見惑,即證此果位。]。永息三塗。遊人天道。從是已往。畢得涅槃。佛說是時。一切眾會。歡喜奉行。

國王也依齋法修行,死後生於天界。二人同在一處。昨夜他們一起前來,請教正法,蒙受教化,當下就證得須陀洹果,永遠寂滅三惡趣的痛苦,自在轉生人天善道。從這以後,必定獲得涅槃。」佛說此經時,一切與會大眾都歡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