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次第決定

宗喀巴大師造論 / 妙音佛學叢書翻譯組漢譯


次第決定

丑五 如何確定止觀的次序:

止觀的次序就如《入菩薩行論》(靜慮品)所說:憑著有寂止的勝觀才能盡斷煩惱。明瞭這個道理後,首先便要努力求證寂止。

這就是說,我們先要修習寂止,然後再以寂止為基礎而修習勝觀。

(問:)在《修習次第》的初篇曾說:「它的所緣境並不固定。」也就是說,修止是沒有固定的所緣境,而前文亦說可以「法」或「法性」來作為修止的對象。假如我們先瞭解無我的意義,然後專修此義,這樣便足以同時引生心不散亂的寂止及專緣空性的勝觀。那為何先要求得寂止,然後才去修習勝觀呢?

(答:)在勝觀之前先修寂止的意思並不是必須修習寂止才能引生通達無我的正見,因為即使沒有寂止亦能引生正見。要生起與這種正見有關的強烈心理轉變感覺亦不必先有寂止,因為即使沒有寂止,僅以觀慧屢屢觀察思擇亦絕不會障礙強烈的轉心感覺產生。如果我們認為沒有寂止便會障礙這種感覺生起,那我們便不得不作出這種荒誕無倫的結論,也就是修習無常、輪回過患或菩提心也要先有「寂止」才能引生強烈的轉心感覺,因為彼此的道理是完全相同。

若是這樣的話,為何在修持勝觀之前要有寂止呢?因為根據《解深密經》所說,只要尚未生起身心輕安,若以觀慧修習「思擇」及「最極思擇」,便是屬於「毗缽舍那相應作意」(或作「毗缽舍那隨順作意」,亦即「隨順觀」),當輕安生起之後才能稱為「勝觀」。所以,若未獲得寂止,那不管我們以觀慧進行多少觀察修習,最終仍不能生起身心輕安的喜樂。若我們獲得寂止之後,即使以觀慧作觀察修習亦能生起輕安。因此,「觀」必須有「止」為因,下文便會說明這個道理。

當觀慧並未專住單一所緣而能透過觀察思擇的力量引生輕安時,便會轉成勝觀。所以,即使所緣境是空性,但只要我們是透過專注單一所緣境而引生輕安,那就仍未超出修止的方法,並非單憑這一點就算是獲得勝觀。為什麼?即使我們初時為求瞭解無我的意義而屢屢觀察分析,但由於我們先前未曾獲得寂止,所以不可能憑著這種觀察而獲得寂止。假如從事安住修而無觀察,雖然可以由這種基礎獲得寂止,但是除了修習寂止便沒有辦法修習勝觀,到後來仍須求學勝觀。所以,仍不能超出「先修寂止再修勝觀」的固定程式。

因此,由觀察修思擇而引生輕安才是生起勝觀的方法,否則,先修止而後修觀便毫無道理可言。如果不按照這種次序修習是極不正確的,因為在上文引用的《解深密經》明言行者要以奢摩他為基礎來修習毗缽舍那。經中又說六波羅密多中的「靜慮」和「般若」的次第是「後者是依前者產生」,同樣,以「增上定學」為基礎而生起「增上慧學」的次第亦是先修「止」而後修「觀」。

在前文引錄的《菩薩地》文句和《聲聞地》亦指出奢摩他是修習毗缽舍那的基礎。《中觀心論》、《入菩薩行論》、《修習次第》(初、中、後)三篇、智稱論師(梵:jnanakirti。藏:Ye shes grags pa。造有《般若波羅密多修習次第教授》梵:Prajnaparamita-bhavana-kramopadesa)、寶生寂論師均說先修「奢摩他」而後修「毗缽舍那」。

雖有少數印度論師聲稱先以觀慧觀察亦能生起勝觀,不必另外求學寂止,但是這種見解與眾大車軌所造的論典相悖,所以不堪為智者所信賴。

還有,這種(先)止(後)觀的次序是指最初第一次生起止、觀的次第,在生起之後,止觀的次第便沒有固定,先修觀而後修止亦無不可。

(問:)《阿毗達磨集論》說:「一些未成就寂止的人亦能獲得勝觀,他們是以勝觀為基礎而勤修寂止。」其理何在?

(答:)論意是指未獲得「初禪根本定」以上的「寂止」,而不是指未獲得「初禪未到定」所含攝的「寂止」。又當行者現證「四諦」之後,便能夠以這種「勝觀」為基礎來修習「初禪」以上各種根本定的「寂止」。(未到定,梵語ana gamya-samadhi。又作未至定、未到地,亦即「近分定」,梵: samantaka-samadhi。「未到定」是於色界四禪定中,即將獲得初禪定之前的前行禪定。由於此定尚未達至初禪根本定,故稱「未到定」。「未到定」與「近分定」的分別如下:色界四禪與無色界四定的每一種禪定的自體皆稱為「根本定」。在每一根本定之前各有其前行階段的「近分定」,所以從「斷欲界修惑」所發的禪定-初禪根本定,直至「斷無所有處修惑」所得的禪定-非想處根本定,總數共有八種根本定。所以,由「伏滅欲界煩惱」而發起的「近似初禪根本定」的禪定-初禪近分定,直至「伏滅無所有處煩惱」而發起的近似「非想處根本定」的禪定-非想處近分定,亦有八種近分定。由於在以上八種根本定和八種近分定當中,只有「初禪近分定」與其餘七種近分定有所不同,所以才會把初禪的「近分定」別稱為「未到定」。)《本地分》說:還有,能正確了知由「苦諦」至「道諦」的實性而未獲得初禪等靜慮的行者,可當下住心於這種認知而不必觀擇諸法。這就是依「增上意學」進修「增上心學」(增上定學的別名)。

總之,為求文氣連貫,所以才把「九住心」(藏:sems gnasdgu。詳見下文)統稱為「止」而四種「思擇」(藏: dpyadpa。詳見下文)則統稱為「觀」。但是,正如下文所說,「其實止」和「真實觀」這兩個名詞必須在生起輕安之後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