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共中士道

宗喀巴大師造論 / 妙音佛學叢書翻譯組漢譯


十二緣起

辛二 由十二緣起思維:

第二部分,「由十二緣起思維」發起求解脫心之法分為四部分: ① 區分十二支。 ② 略攝各支。 ③ 圓成十二支要多少世。 ④ 十二支的總義。

(十二支緣起,梵:dvadasangapratityasamudpada。藏:rtenbrel yan lag bcu gnyis。又作二六之緣、十二因緣起、十二緣起、十二有支。《長阿含》卷十《大緣方便經》說「緣癡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集,是為此大苦因緣。此十二支的前者是後者生起之因,前者若滅,後者亦滅。」故經中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來說明它們的相依相待關係。一切事物皆是相互依存,皆依因緣成立,故說無常、苦、無我。)

壬一 區分十二支:

「緣起」的十二支如下:

(一)無明(梵:avidya. 藏:ma rig pa)

《俱舍論》:「無明」就像「非親」和「非實」。「非親」和「非實」的意思既不是缺乏親友和真實,亦不是「親、實」兩者以外的事情,而是指與「親、實」截然相反矛盾的各類現象(亦即「違品」)。同樣「無明」的意思亦不是指缺乏能對治「無明」的「明」及「明」以外的其他事情,而是指與「明」截然相反矛盾的各類現象。

對此,法稱論師認為能對治(無明)的「明」,是指認知「補特迦羅無我」(梵:pudgalanairatmya。藏:gnag zaggi bdag med。 又作「人無我」)的真實意義。而與其相反者便是「補特迦羅我執」(人我執)的「壞聚見」。但是,無著論師和世親論師兄弟二人對於這種把「無明」視為『錯解真實義」的說法卻持有另一種見解,他們認為「無明」只是「對真實義的愚蒙」。簡言之,他們(無著和世親)認為「無明」是不瞭解對其物件的心,而非錯解(其對象的心)。不過,法稱論師和無著、世親二師均一致認為通達無我的智慧便是對治「無明」的主要方法。

無著論師在《阿毗達磨集論》把「愚蒙」(藏:rmongs pa,又作迷惑、愚癡。即是愚昧無知)分為兩種:(1)業果愚無明。(2)真實義愚無明。

前者(對業果愚蒙無知的無明)能積集受生惡趣的「行」(藏:’du byed)。後者(對真實義愚蒙無知的無明)能積集受生樂趣(善趣)的「行」。

(二)行(梵:karma。藏:las):

「行」就是「業」。「業」又有兩類: ① 能招引惡趣的「非福業」, ② 能招引善趣的「福業」。

「福業」又分兩類: ① 能招引欲界善趣受生的「福業」, ② 能招引上界善趣受生的「不動業」。

(三)識(梵:vijnana。藏::mam shes):

佛陀在經中說及六種「識」。若依照認同有「阿賴耶識」者所說,此處所指的主要心識就是「阿賴耶識」。不認同有「阿賴耶識」者則認為是「意識」。

由於對苦由不善生愚蒙,便會造集不善業,這些業的習氣又會熏入「識」中。受薰染的現世「識」便是「因位識」。依「因位識」來世於惡趣生趣受生的「識」,則為「果位識」。

同樣,由於對無我真實義愚蒙的勢力,令我們把善趣誤認為安樂,而不知道善趣本來是苦,於是便會造集「福業」及「不動業」。在現世造集這些業的「識」便是「因位識」。依這種「識」(因位識)在欲界或上界善趣受生的「識」,則為「果位識」。

(四)名色(梵:namarupa。藏: ming gzugs):

「名色」之中的「名」(梵:nama。藏:mings),便是受、想、行、識四種「非色蘊」。至於第五蘊,亦即「色蘊」,假如我們是受生在「無色界」,那就只有「色」的種子而沒有真實的「色」。所以,除了「無色界」外,「名色」之中的「色」(梵:rupa。藏:gzugs)是通用于「羯羅南」(處胎五位之一。見前文「生苦」一節)等任何一切色法。

(五)六處(梵:sadayatana。藏:skye mched drug。又作六入、六入處):

若是「胎生」者,則由「識」最初趣入受精卵的「羯羅南」與「名」(亦即「識」)進而發育形成眼、耳、鼻、舌等四處。「色處」和「意處」則是從「羯羅南」位(即「名色) 開始便已存在。

假如是「化生」的話,由於各種「入處」是在受生時同時生起,所以沒有這些階位。至於「卵生」和「濕生」,除了「胎」這個字眼外,其餘皆與「胎生」相同。這種說法出於《本地分》。

所以,當「名色」一旦成立,我們便會擁有真實的身軀。當六種入處成立後,由於身體的不同部分已經形成,所以「能受用者」便會產生。但是,在「無色界」是沒有五種「色處」。

(六)觸(梵:sparsa。藏:regpa):

當「根」、「境」、「識」會合時,我們便會認取悅意、不悅意、中庸(既非悅意亦非不悅意)三種對象。經中所說的「以六處為緣而生」便是指「境」和「識」。(見《稻芊經》。梵: Salistamba-sutra。又作《稻稈經》。此經是彌勒應舍利弗所請,開示因緣生法的內因緣與外因緣,經中以稻芊由種生芽、自芽生葉,由華生寶來比喻十二因緣的生起次第。)

(七)受(梵:vedana。藏:tshor ba):

由於「觸」認取三種物件,從而產生苦受、樂受、舍受三種「受」。

(八)愛(梵:trsna。藏:sred pa):

即是對「樂受」產生不願舍離的愛(不離愛),對「苦受」產生要舍離的愛(乖離愛)。經中說「以受為緣而生愛」(見《稻芊經》),意指由「無明」與「受」和合而產生「愛」。假如沒有「無明」,即使有「受」也不會引生「愛」。

因此,「觸」是物件(境)的受用,而「受」是「生」的受用或異熟果的受用。所以,假如兩者兼具,受用便會圓滿。「愛」共有三種,而三界各有一種。(三愛是欲愛、色愛、無色愛。《集異門足論》云:「于諸欲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稱為欲愛;于諸色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稱為色愛;于無色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稱無色愛。」)

(九)取(梵:upadana。藏:len pa):

「取」是指對向四種對象的四種欲貪:

  1. 欲取(梵: raga-upadanani。藏:’dod pa nye bar len pa)-對於色、聲等欲塵產生欲求貪著。
  2. 見取(梵:drsti-upadanani。藏:lta ba nye bar len pa)-對於「壞聚見」之外的各種惡見產生欲求貪著。
  3. 戒禁取(梵:silavrataparamarsa-upadanani。藏:tshulk hrims dang brtul zhugs mchog , dzin nye bar len pa)-對於與惡見相關的惡戒、惡禁產生欲求貪著。
  4. 我語取(梵:ahamdrsti-upadanani。藏:bdag lta nyebar len pa)-對「壞聚見」產生欲求貪著。

(十)有(梵:bhava。藏:srid pa):

「行」在過去薰入「識」中的業習氣,經由「愛」、「取」的營養滋潤,其引生「後有」的力量便會變得強大。「有」是假借「果」的名字來稱呼「因」。

(十一)生(梵:jati。藏:skye ba):

「生」是指「識」最初從「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的任何一者受生。

(十二)老死(梵:jaramarana。藏:rga shi):

「老」是指(身、心)諸蘊成熟轉變。「死」是捨棄諸蘊的相續(蘊同分)。

壬二 略攝各支:

《阿毗達磨集論》說:何謂各文的略攝呢?這就是:能引支 (藏:’phen pa ’i yan lag)、所引支(藏:’phangs pa’i yanlag)、能生支(藏:mngon par ’grub par byed pa’i yanlag)、所生支(藏:mngon par grub pa’i yan lag)四類。

何謂「能引支」?即是無明、行、識(此三支能引生「名色」、「六入」、「觸」、「受」等四種果,故名「能引」。《掌中解脫論》說無明、行、識三支中的「識」為「因位識」,故為兩支半)。何謂「所引支」?即是名色、六處、觸、受(此四者是能引三支招引的果,故名「所引」)。何謂「能生支」?即是愛、取、有(此三支能生「生」與「老死」,故名「能生」)。

何謂「所生支」?即是生與老死(此二者是能生三支產生,故名「所生)。

(問:)若是這樣的話,「引」(能引、所引)與「生」(能生、所生)這兩重因果,是要說明一位有情的一重受生因果,還是要說明兩重呢?若是前者(第一重因果),那認為「愛」(愛、取、有)等「能生支」是從「果位識」至「受」(所引支)等各支之後才成立,便不合道理。若是後者(兩重因果),那後一重因果就缺乏了「無明」、「行」和「因位識」。而前一重因果則缺乏了「愛」、「取」、「有」?

(答:)沒有這種過失,因為凡是由「能引因」(無明、行、識)所牽引的事情,必定是由「能生因」(愛、取、有)產生。當所牽引的事情(名色、六處、觸、受)生起時,才把這些所引生的事情稱為「生」、「老」、「死」。

(問:)那為何要說兩重因果呢?

(答:)這種說法是要說明「引果苦諦」的特徵是不同於「生果苦諦」的特徵。前者(果位識、名色、六處、觸、受)是「引位」的種子,由於它們尚未真實成立,所以只會成為來世之苦。但是,後者(生、老、死)卻是已經生苦的狀態,所以是現世之苦。還有,為了說明「果」,亦即「受生」是有兩種因,即是① 「能引因」及② (由「能引因」)所招引的事情的「生起因」,所以才說兩重因果。《本地分》對於這個道理有以下的說明:

問:假如從「果住識」至「受」,與及生、老、死各支皆是擁具有相共特徵的現象(舊作「雜相」),那為什麼要分兩類來說明?

答:這種做法是要說明導致苦的事情是有不同特徵,並要說明「引」和「生」之間的分別。

同論又說:

問:在各支當中,有多少支是屬於苦諦並成為現世之苦?
答:共有兩支,也就是「生」和「老死」。

問:有多少支是屬於「苦諦」,並只會成為來世之苦?
答:從「果位識」至「受」各支的種子。

所以,「能生支」的「愛」,與及能產生「愛」的「受」兩者均不是同一重緣起。能產生「愛」的「受」乃是另一重緣起的果。「能否」與「所引」可透過四方面來理解:

(1). 什麼是所引?-所引便是從「果位識」至「受」等四支半。
(2). 以什麼牽引?-能牽引的便是依於「無明」的「行」。
(3). 是怎樣牽引?-即是業習氣熏入「因位識」的過程。
(4). 所引的意義-當遇上「愛」等「能生」時,即能產生各種果(果位識、名色、六處、觸、受)。

「能生」與「所生」可透過三方面來理解:

(1). 什麼是能生?-由以「愛」為緣而生的「取」。
(2). 什麼是所生?-「生」與「老死」。
(3). 是怎樣生起?-是由「行」熏於「識」中的業習氣所賦予的力量而生起。

《世親論師》於《緣起經釋》(全名《緣起初分分別說論》,梵:Pratitya-samutpadadi-vibhanga-nirdesa)僅以(十二有支中的)「生支」作為「所生支」並說「老死」是這些「引支」和「生支」的過患。

所以,應知道「生支」便是由不知業果的無明發起的不善「行」,把惡業習氣植於「識」中,從而即能產生受生惡趣的「果位識」至「受」等支,再經「愛」、「取」不斷滋養潤澤,這些習氣便會變得有力,能在往後的惡趣之中產生「生」、「老」、「死」等。

又或由不知無我真實義的無明發起屬於「欲界」的戒律等福「行」或屬於上界(色界及無色界)的奢摩他等不動「行」,把善業習氣植於「識」中,從而即能產生受生善趣或上界天的「果位識」至「受」等支,再經「愛」、「取」不斷滋養潤澤,這些習氣便會變得有力,能在往後的善趣之中產生「生」、「老」、「死」等。

此外,十二有支又可歸攝於煩惱(惑)、業、苦三道之中。正如大智龍樹菩薩(于《緣起心頌》。梵:pratitya-samutpada- hrdaya-karika。漢譯名《因緣心論頌》)所說:

第一支(無明)、第八支(愛)、第九支(取)是「煩惱」。

第二支(行)、第十支(有)是「業」。

其餘七支(識、名色、六處、觸、受、生、老死)是「苦」。

《稻芊經》又提到十二有支是歸攝於四因之中,意即:(1)由種植者「無明」,(2) 在業田植下識種子,(3)後經愛水滋潤, (4) 即能在母胎產生名色苗芽。

壬三 圓成十二支要多少世:

在「能引支」及「所引支」之間,既有可能距離無數劫時間,亦有可能在下一生即會生起「所引支」,不會隔生。由於「能生支」(愛、取、有)及「所生支」(生、老、死)不會隔生出現,所以最快可在兩世之中圓成。譬如,我們若在今生初次造集能受生於天趣及隨後的天人生活、享受之業,這樣,在今生便已圓成二支半,亦即「無明」、「行」、「因位識」,而「愛」、「取」、「有」三支亦在臨終之前圓成。在隨後的一生則會圓成四支半「所引支」(果位識、名色、六處、觸、受)及兩支「所生支」(生、老死)。

由於「能生」(愛、取、有)、兩種「所生支」及三種「能引支」各自需要一生,而「所引支」(名色、六處、觸、受)是包括在「所生支」的一生之內。還有,即使在「能引」及「能生」之間可能會相隔多世,但它們並非本身這一生的緣起,而是其他生的緣起。所以,十二支最遲也不過三生便會圓滿。在上述這些兩生或三生的計法之中,並沒有把分別計算「中有」的壽命。

因此,即使在已生起各種「果支」的一生之中,也沒有能造業或受果的補特迦羅自我(人我)。又上文所說,各種「果支」本身只是由各種「因支」產生的現象(法)。若不瞭解生死輪回的過程,又或對它產生誤解而妄計有「我」,這樣便會為了追求「我」的安樂,而以身、語、意三門造作善業或不善業,從而繼續流轉生死。所以,由三種「煩惱支」(又作「惑支」,即是無明、愛、取)產生兩種「業支」(行、有),又由「業支」產生七種「苦支」(識、名色、六處、觸、受、生、老死),然後,又再次由七種苦產生煩惱,於是便會和從前一樣繼續流轉生死,三有之輪便是這樣不停轉動。所以,龍樹菩薩(在《緣起心頌》)說:

由三(煩惱支)而生二(業支),
從二(業支)而生七(苦支),
從七(苦支)複生三(煩惱支),
(由此數)數轉(動)三有輪。

當我們思維自己正以這種方式在生死輪回之中漂流,便會知道「十二緣起有支」是引生厭離生死輪回的最佳方法。應思維我們在無量劫以來已造集種種善業和不善業,而這些「引業」的異熟果尚未生出,亦沒有以對治法來消除。當它們在今生獲得愛、取滋潤,便會被它們驅迫,而在善趣和惡趣之中漂流。阿羅漢們在身為凡夫異生時,雖然曾經造集無量「引業」,但由於他們已離煩惱,所以能夠解脫生死輪回。只要我們對這個道理能獲得堅固定解,便會把煩惱認定為敵人,要盡力把它消除。

有鑒於此,大善知識朴穹瓦曾專緣「十二緣起有支」而進行修心,還撰造思維各支流轉和還滅的道次第。論中開示思維惡趣十二有支流轉和還滅的教法,是為「下士」而設。隨後進而思維兩類善趣十二有支流轉和還滅的教法,則是為「中士」而設。由以上兩種修持把自己的處境推及一切如母有情,知道有情皆是以十二有支的方式漂流生死輪回而生起「慈心」和「悲心」,從而發願成佛利益有情,學習成佛之道,這就是為「上士」而設的教法。

壬四 十二支的總義:

對於上文所說,如何由「集」,亦即「業、煩惱」的力量,形成生死輪回苦蘊的道理,特別是由十二有支轉動三有輪回的道理,我們必須要有妥善的瞭解。透過對上述道理的瞭解及純熟串習,即能摧毀一切問題根源的難忍愚暗,而把所有一切妄執內「行」、內「行」是「無因生」或「邪因生」的邪見消除,並能令珍貴的佛教寶藏增長,由於如實了知生死輪回的性相(性質特徵),即能對它們產生強烈的厭離,策勵我們邁向解脫之道,所以,它是能令我們證得殊妙聖位的習氣覺醒現行的最佳方法。(「無因生」是主張世間為無因的外道見觀點,是一類依前際或過去而產生的分別見解。這種見解分為兩類,所以又稱為「二無因生論」,此即:① 先生于無想天,命終後又轉生人間,此類人雖有宿世通,能憶知其出於無想天及其後的情形,但卻不能憶知其生於無想天以前的情形,於是便妄認在自己最初是無因而生,一切諸法亦是無因而生。② 自以捷疾智分別觀察,虛妄推求,認為世間無因,一切萬法皆是自然而有。「邪因」又稱為「不順因」,亦即:自生、他生、共生等觀點。)

所以《妙臂請問續》說:緣起之道能除愚癡。《稻芊經》亦說善知「緣起」能斷除所有一切以前際(過去)、後際(未來)、現在為物件的惡見。龍樹菩薩(于《親友書》)說:這種緣起極甚深遠,是佛語的珍寶庫藏。

據《律本事》所載,舍利弗(梵:sariputra)、目犍連二勝士不時遊行於五趣之中。一次,當他們遊行五趣後返回贍部洲時,便向佛陀的四眾弟子述說這些有情的痛苦。其中有一些輕視梵行的共住弟子和近住弟子,被眾弟子帶到二勝士之前教以各趣之苦。他們受教導後,從此愛樂梵行,證得高上功德。大師(佛陀)看見這件事情便向阿難詢問。阿難向佛陀稟報個中原由後,佛陀便說:

無論在什麼地方或什麼時候,也沒有能像二勝士這樣的導師。應在門房繪畫分為五部分的生死輪,在它的周圍應繪畫十二緣起的流轉門和還滅門。(「流轉門」和「還滅門」便是十二支緣起的順觀次第和逆觀次第。)

所以,後來便繪畫出生死之輪(俗稱輪回圖,藏傳佛教沿襲這種傳統,常在寺院的門房繪畫此圖像)。

後來,當佛陀的畫像寄往仙道王(梵:Udrayana)那裏之前,又在畫像的下方寫上十二緣起的流轉門和還滅門才寄出。國王把頌文背熟後,便在黎明時分,結跏趺坐,挺直身子,作意專緣善法(即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善法之上)。由專觀緣起二門而證得聖果。(據說這首頌文是:「承此而離彼、得趣佛所教、如象入草寮、摧破死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