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共下士道

宗喀巴大師造論 / 妙音佛學叢書翻譯組漢譯


皈依三寶

庚二 依止成辦後世安樂的方法:

「依止成辦後世安樂的方法」分二:① 由修習皈依趣入聖教之門。② 發起為一切現前安樂及究竟淨善根本的決定信心。

辛一 由修習皈依而趣入聖教之門:

「修習皈依」分四: ① 皈依之因。② 依此建立的皈依境。③ 皈依之法。④ 皈依後所學的次第。

壬一 皈依之因:

皈依的因雖有多種,但是此處是像前文所說,我們很快便會死亡,不能長留此世,而且死後便會受自己的「業」主宰,沒有能力決定自己的生處(即是將要受生的地方)。「業」就像《入菩薩行論》(見《菩提心利益品》)所說:猶如在烏雲密佈的黑夜中,剎那的閃電顯得非常明亮,同樣,由於佛力的感召,世人暫時萌生修善的智慧。所以他們的善行總是薄弱無力,但罪惡的力量卻非常強大。

由於善業的勢力薄弱,但不善業卻極為有力,所以,若我們思維自己快將墮入惡趣的道理,便會深感畏懼,隨之便會生起尋求皈依的決心。如大德陳那(梵:MahatamaDignaga) 所說:在深不見底的生死大海之中漂流,被貪等殘暴海怪吞噬,現今應該皈依誰人呢?」(見《雜讚》Misrakastotra- nama。)

總括而言,皈依之因是有兩種:(1). 我們對惡趣等情況產生畏懼。(2). 深信三寶有能力救護我們離開這些情況。

所以,我們要努力修習這兩種因素,假如只是虛言,那我們的皈依亦是空話,但是,如果這兩種因素是堅固有力,我們的皈依便能夠令自心轉變。

壬二 依此建立的皈依境:

「依此建立的皈依境」分二:① 認識皈依境。② 堪作皈依之理。

癸一 認識皈依境:

《百五十讚頌》(梵:Sata-pancasatka-stotra。馬鳴造):誰人能永遠沒有過失並且具足一切功德。若是明智的人,即應皈依這樣的人,對他恭敬讚歎,受持他的教法。意指若我們具有能辨別是皈依處或非皈依處的慧力,那最正確的便是皈依真正的皈依處,亦即是佛薄伽梵,而且亦是指「法寶」和「僧寶」。如月稱論師的《皈依七十頌》 (梵:Trisara na-gamana-saptati) 所說:佛陀、正法、僧伽是求解脫者的皈依處。

癸二 堪作皈依之理;

佛陀堪作皈依的理由有四種:第一,佛陀已自我調伏,而且證得無畏的殊勝境位。假如佛陀未達證這種境位,便不能救護別人遠離一切畏懼,就好像跌倒的人不能扶起其他的跌倒的人。

第二,佛陀能以種種方便調教所化(藏:gdul bya。有作所代機。即是佛陀的弟子或佛陀所調伏的眾生),假如佛陀沒有這種能力,那即使我們皈依佛陀,佛陀也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

第三,佛陀具有大悲(藏:snying rje chen po),假如佛陀沒有大悲,那即使我們皈依佛陀,佛陀也不會救護我們。

第四,財物供養不能令佛陀歡喜,以修持作為供養才能令佛歡喜。否則,佛陀便只會救護那些過去曾利益他的人,這樣便不堪作為所有人的皈依處。

總之,若有人能夠解脫一切怖畏,具善巧方便救度他人遠離怖畏,具有對一切有情沒有親疏分別的大悲,能饒益對他有恩或無恩的人,這樣才足以作為有情的皈依處。由於只有佛陀才能具備這些功德,即使大自在天等也沒有,所以只有佛陀才是唯一的皈依處,亦由於這種緣故,佛陀所說的正法和他的僧伽弟子眾,亦足以作為皈依處。

所以,當我們於《攝抉擇分》(簡稱《攝分》)所說的各種道理獲得定解後,便能一心信仰三寶。因為只要我們一心信仰三寶,三寶一定會救護我們,所以應至心生起定解。蓋因在能救護我們的內外兩種因素之中,大師(佛陀)已經圓滿成就「外支」或「外因」,可是我們卻苦於尚未成就「內支」,未能真誠信仰皈依。

須知佛由大悲起動,即使我們沒有向他求救,佛陀也會幫助我們,而且毫不怠慢,所以佛陀是無比勝妙的皈依處,能充任我們本人的依怙。我們要認識這個道理而皈依佛陀。《讚應讚》 (梵Varnarha-varnebhagavatobuddhasyas totre sakya-stava。全名:《應讚佛薄伽梵功德文中難讚之讚》。馬鳴造):佛說:「我是你們這些無人救護者的友伴。」他由大悲心擁抱一切世人。大師具有大悲憫,有誰能像你這樣毫不懈怠地勤行慈愛。你是一切有情的依怙主,是所有人的恩人。由於眾生不向你尋求救護,所以才會沉淪。只要他們能正確受持你的教法,即使最下劣者亦能獲益。除世尊再沒有人知道這些有利益的教法。雖然世尊已實證一切外支能力,可是凡夫由於未能成就內力,所以仍在受苦。

壬三 皈依之法:

「皈依之法」分為四種:① 知功德。② 知差別。③ 立誓。④ 絕不承認有其他皈依處。

癸一 知功德:

由了知功德而作皈依,使須要憶念歸依處的功德,所以又分為三點:① 佛功德。② 法功德。③ 僧功德。

子一 佛功德:

「佛功德」分四:① 佛身功德。② 佛語功德。③ 佛意功德。④ 佛事業功德。

丑一 佛身功德:

此處必須憶念佛陀的相好。應依照《譬喻讚》(覺:Upama-stava。是《讚應讚》其中的一節。)所說來憶念佛陀的相好:尊身具相莊嚴,是美妙的眼藥甘露,猶如繁星點綴的無翳秋空。能仁金黃色,身披端嚴法衣,猶如為晨霧晚霞盤繞的金山峰。怙主尊面圓滿明亮,雖然沒有珍寶嚴飾,但是,無雲明月也不能與怙主相媲美。連蜜蜂也沒法分辨怙主的蓮花口和在陽光之下盛放的蓮花,何者才是真的蓮。怙主金面上的潔白皓齒,猶如秋天的明淨月華降澍在金山的溝壑之中。應供(梵: arhat。梵: dgra bcom pa。音譯阿羅漢、阿羅訶。佛陀十號之一。又作應真、應。佛陀已斷盡一切煩惱,智德圓滿,應受人天供養、尊敬者)的右手有輪相嚴飾,作出安慰畏懼生死輪回者的手印。能仁在遊行時,雙足在地上留下吉祥妙蓮的印跡,蓮苑中的蓮華怎能把大地裝飾得這麼漂亮?

丑二 佛語功德:

即使世間一切有情于同一時間向佛陀提出各種不同的問題,佛陀以其一剎那的智慧通達這些問題,以一種語音回答一切問題。一切眾生亦能以自己的語言瞭解本身的問題。應思維佛語的殊勝。《諦者品》說:假設一切有情在同一時間,以多種不同的措辭提出問題,佛陀於一剎那間便能了知,並能以一種語言各別作答。由此可知,導師知道在世間如何宣說梵音,轉動能斷除人天苦惱的正*輪。

此外,又應憶念在《百五十讚頌》所說的功德:尊面極為可愛悅目。聞尊悅耳語音,就像看見月亮降澍甘露。尊語猶如能平息貪愛塵埃的雨雲,又如同能驅除嗔心毒蛇的妙翅鳥(梵:garuda。又作金翅鳥。是天龍八部之一,翅翩金色,兩翼廣三三六萬里,住於須彌山下層。據《長阿含經》所載,妙翅鳥有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四種,各以卵、胎、濕、化四生的龍族為食物)。又如能照破無知暗冥的日光,亦如能摧碎我慢大山的金剛杵(梵:vajra。音譯伐折羅、跋折羅、伐闍羅。原為古印度的武器,其性堅固,能擊破各種物質,故以金剛名之。在無上瑜伽密續之中,金剛許是象徵能摧破最細煩惱習氣的樂空不二智慧)。尊語皆是善說,由於尊已見諦,所以語言沒有欺誑,沒有過失,正確無誤,而且連貫流暢,容易理解。初聽尊語即能令聽者心馳神往,若他們加以思維,即能去除貪愛和愚癡。尊語能對應各人的不同需要,令貧乏者得寬慰,令放逸者得護蔭,令沉迷享樂者產生厭離。尊語是一切有情眾生的靈藥,能令智者(慧高上者)歡喜,能令中者(慧平庸者)的智慧增長,能遣除下者(慧低劣者)的愚暗。

丑三 佛意功德:

佛意功德又分兩種: ① 智功德。② 悲功德。

寅一 智功德:

佛智慧無礙觀見一切諸法的「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如同觀看掌中的奄摩羅果(梵:dhatri。藏:skyu ru ra。又作酸果)。能仁佛智慧通達一切諸法,相反,其他人的智慧狹小,所以不能通達廣大的所知事。我們應依《讚應讚》所說而作思維:唯尊的妙智才能通達一切所知事,除尊以外,人人也有許多事物有待認知。

同書又說:世尊,任何時間之中的種種一切諸法的本源,于尊心意行境之中,猶如掌中酸果。有情之法和無情法,不論一種或多種,尊意沒有障礙,如風在虛空流動。

寅二 悲功德:

有情眾生被煩惱所縛,全無自在,同樣,能仁亦被大悲所縛,全無自在,所以佛陀若看見眾生受苦,便會生起大悲,永不間斷。應如《百五十讚頌》所說思維:這些有情眾生,全被煩惱束縛,無一例外。世尊為解除眾生的煩惱,亦常被悲心所縛。我應首先向尊敬禮,還是先敬禮令尊雖知生死過患仍然長住輪回的大悲?

《諦者品》說:大仙(藏: drang srong。即是佛陀。)看見有情眾生的心靈長時被愚癡暗冥所障覆,被囚禁於生死輪回牢獄之中,從而生起大悲憫。

同經又說:勝者看見眾生的心意被貪欲壓制,具有極大貪愛、常常泥著欲境,並墮于貪愛大海,從而發起大悲心。十力具足者(佛陀)看見眾生的煩惱,且被種種病苦侵損,從而生起悲憫,欲去除一切苦惱。能仁的悲心常時起動,所以是不會有無悲憫的時候。佛陀是盡離一切過失,因為佛陀關注一切有情眾生的需要。

丑四 佛事業功德:

佛陀的身語意業是具有任運和無間兩種特性而利益一切有情。只要所化願意接受指導,能仁便會給予他們最佳的指導,引領他們離開困境,所以佛陀的事業必定會實行任何必需完成的事情。應如《百五十讚頌》所說思維:尊開示摧破煩惱之法,揭穿魔眾的欺詐,明示生死輪回的可怖,宣說達至無畏的道路。欲作救度的大悲者,成辦利益有情眾生的事情,假如尊不做這種事情外,還有其他事情會做嗎?

《讚應讚》亦說:有什麼事情會比佛陀不度眾生更糟?若佛陀不救度世間那還有什麼美事可言?

以上是簡略說明思念佛陀的方法,若我們以各種不同途徑來進行思維憶念,那我們亦能從多種途徑生起信心。思念愈多,所生起的信心亦會愈加持久有力。對於其餘二寶(法寶、僧寶)功德,也是以同樣的方式思念。

當我們透過這種修習而取得正確瞭解時,便會認識到經論皆是教授,其中大多數是開示三皈依的功德。有人在修持時,以為觀察修只是分別而把它捨棄,這樣便是把許多這類積福淨障的法門拒之門外。所以,要認識這種拒絕的做法是獲取暇滿人身無盡利益優點的最大障礙。

若能常常修持這些事情,自心便會對這些事情更為熟識習慣,即使初時感到難以修持的事情,後來也會感到駕輕就熟。若能這樣思維:「我也要像我隨念的佛陀一般,達證佛果。」這樣也就是發菩提心,能令我們在晝間和夜間得見佛陀,在臨終時不論怎樣痛苦,我們對佛的隨念也不會退失。《三摩地王經》:我教導你們,應當瞭解人們能時常思維某些事情,心意便會專注趣向所思維的事情,所以,若懷憶念大師能仁的勝者身相及無量妙智,時常熟習這種隨念,自心即專注趣向其中。不論行住坐臥,我們也會愛樂聖者的妙智,希望自己能成為世間的無上勝者,發願志求正覺菩提。

同經又說:應以淨信身語意,時常讚頌諸佛,以這種方法調伏自心相續,即能晝夜得見世間怙主。即使在身受患病、悲憂,瀕臨死亡之苦時,不會退失念佛,不會因痛苦而忘掉失。

博朵瓦說:若能反復不斷思念佛德,便能獲得與信力相等的加持,且能清淨自心相續。由於我們對於這些道理已得定解,便能夠至心皈依,若能修學皈依所學(所學,藏:bslab bya。皈依所學即是皈依的學處),那我們所做的一切也會變成佛法修持。有人說,我們對佛智的重視還比不上一位占卜準確靈驗的術士。假如這位占卜術士說:「我知道你今年會無災無難」我們便會寬心。假如他說:「你今年會有災禍,要這樣做或不要那樣做。」我們便會言聽計從,如果不能辦到便會忐忑不安,心想:「我沒有遵照他的說話去做。」可是,若佛陀說. 「你們要斷除這些行為,要實行這些事情。」我們會否把這些教誡付諸實行呢?我們不但沒有依教奉行,反而這樣說:「雖然佛法是這樣說,但是現在時代不同,已不能實行,做法必須改變。」我們對佛陀的正法毫不重視,隨意輕蔑捨棄,又是否會忐忑不安呢?

若不反觀自心,便會得意忘形,若能反觀內心,慎重思維,便不會被外表欺騙,知道這是可恥的事情。

所以,應屢屢思維佛陀的功德,至心努力求取定解。若能獲得這種定解,亦能對由佛所生的正法及修持正法的僧團生起這種定解,這樣便能達成皈依修持的扼要。假如缺乏這種定解,便不會有能令自心轉變的皈依修持,其他道軌(指後文的出離心、菩提心、止、觀、真言等修法)更不必說。

子二 法功德:

能具備敬佛來作為我們的因緣後,即應按照以下的方法來憶念法寶,應想:「佛陀所具有的無邊功德,皆是從修學教證二法,現證斷除過失的滅諦及引生功德的道諦而生起。」《法集經》(梵: Arya-dharma-samgiti-nama-mahayana-sutra。全名《聖法集大乘經》。漢譯名《佛說法集經》)說:諸佛世尊具足無邊無際的功德,這些功德皆是從正法及如理修持正法出生。正法造就它們和主導它們。它們從正法出生,處於正法的行境之中。它們依仗正法,是正法成就它們。

子三 僧功德:

僧團的上座乃是聖者補特迦羅,應以其憶念正法的功德及如理修持正法來憶念僧功德。《法集經》說:應想:“僧伽宣說正法,修持正法,思維正法,是正法田。僧伽受持正法,依止正法,供養正法,如法而行,以正法為其行境,是最殊勝的正法行者,自性正直清淨,具足悲性,具足悲憫,常以遠離(獨住)為其行境。常時趣向正法,常時修持善行”。

癸二 知差別:

據《攝分》(見《瑜伽師地論》)所說,我們是由認識三寶當中的差別而皈依。此處是分為六種:

(1). 相差別-佛寶是具有圓滿正等正覺的性相。正法是具有從佛寶出生的性相。僧寶是具有以教授正確修持的性相。

(2). 業差別-佛陀是具有傳教的事業。正法是具有專緣斷除煩惱痛苦的事業。僧伽是具有勇猛精進的事業。

(3). 信解差別-我們對佛陀應建立親近承事佛陀的信解。對正法應建立求實證的信解。對僧伽應建立和合共住的信解,因為他們的本性與我們相間。

(4). 修行差別-對佛陀應修持供養承事。對正法應修持瑜伽而達至熟練。對僧伽應共同分享正法和資財,由此建立彼此的關係。

(5). 隨念差別-念誦:「如是,薄伽梵... 」由此各別憶念三寶的功德。(即是念誦《聖佛隨念儀軌》的內文。梵:Arya-Bud dhanusmrti。造者不詳,譯者為巴曹戒幢譯師Patshab Tshul khrims rgyal msthan。見《德格版西藏大藏經目錄)。)

(6). 生福差別-以補特迦羅和正法來增長殊勝福德。佛陀和僧伽是屬於前者(補特迦羅)。我們亦可依仗一位或多位補特迦羅來增長福德。由於僧伽必須具有四位僧人,因此屬於後者(多位補特迦羅)。

癸三 立誓:

據法友論師的《律經廣釋》(梵:Vinaya-sutra-tika。又作《毗奈耶經廣釋》)所說,由立誓而受持皈依方法是奉佛陀為皈依師。奉涅槃法為其實皈依處。奉僧伽為達成皈依的助伴。

癸四 絕不承認有其他皈依處:

絕不承認有其他皈依處的意思是指首先認識內道和外道的導師、教法和弟子徒眾的高下分別,從而奉三寶為唯一的皈依處,不奉與三寶不符合的導師、教法和徒眾為皈依處。內道和外道的差別如下:(1).導師的差別-佛陀功德圓滿,盡離過失,但其他宗派的導師卻與此相反。二成就自在論師(梵:Udbhatasiddhasvamin)的《殊勝讚》(梵:Visea-stava)說:我捨棄其他導師,皈依世尊薄伽梵。為什麼呢?因為佛世尊具有功德而沒有過失。

同書又說:愈多思維其他外道教規,我對依怙的信心便愈大。外道的心意受非遍智建立的宗見過失毀壞,由於他們的心意損壞,所以不能看見你這位沒有過失的大師。

(2). 教法的差別-佛世尊的聖教令我們能由安樂道獲得安樂果,能斷生死之流(生死輪回猶如前滔不絕的水流),淨除煩惱,不會令追求解脫者誤入歧途,純一善妙,能淨諸過。外道的教法卻與此相反。《殊勝讚》說:佛的教法能令人由安樂得安樂。所以智者皆信奉世尊法獅子的教規。

《讚應讚》亦說:勇士所說和餘人所說的分別,是在於前者應取而後者應遮。前者清淨而後者污染。前者完全真實而後者只是欺誑的教法。這就是佛說和餘說的分別,難道還不夠嗎?前者是純淨善妙,後者只會引生障礙,這就是佛說和餘說的分別,難道還不夠大嗎?前者能清淨,後者雜垢染,這就是依怙所說和餘者所說的分別。

(3). 僧伽的差別-從上文引錄的經論亦能得知僧伽的差別。

壬四 皈依後所學的次第:

皈依後的所學分二: ① 出於《攝分》的所學。② 出於教授的所學。

癸一 出於《攝分》的所學:

此處的所學又分為兩組來解釋。第一組又分為四項: ① 親近善士。② 聽聞正法。③ 如理作意。④ 法隨法行。

子一 親近善士:

正如前文所說,當我們看見善知識乃是一切功德的根源時,便會親近他們。由於我們已經皈依佛陀,所以也就是皈依開示正道的善知識。而與此一致的修持便是真實親近為我們開示正道的人。

子二 、子三 聽聞正法,如理作意:

應隨宜聽聞佛陀或佛弟子所說的任何經教,又應關注任何能去除煩惱的教法,由於我們已經皈依正法,所以必須現證教正法及證正法。而與此一致的修持便是對正法作出適當的關注。

子四 法隨法行(學習與正法一致的修持) :

應依涅槃教法修持。由於我們已經皈依僧伽,所以應與那些在涅槃道上邁進的補特迦羅結伴。而與此一致的修持便是依循這些勤求解脫者的方式修學。

第二組亦分為四項: ① 諸根不掉舉。② 受學學處。③ 悲憫有情。④ 於三寶時時勤修供養。

子一 諸根不掉舉:

諸根(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於境(即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又作六塵)放逸馳散時,應把這種於境的掉舉視為過失,令心意捨離這些塵境。

子二 受學學處:

我們應盡力受學佛陀所制定的學處。

子三 悲憫有情眾生:

佛世尊的聖教是以悲憫著稱,所以當我們皈依正法後,也應該悲憫有情眾生,切勿損惱有情。

子四 于三寶時時勤修供養:

每天應要供養三寶。

癸二 出於教授的所學:

在教授之中,所學是分為:① 「別學」。 ② 「共學」。

子一 別學:

「別學」又分為:① 所應禁止的學處。② 應修行的學處。

丑一 所應禁止的學處:

《大般涅槃經》說:皈依三寶者,是親近純正的善法,永遠不應皈依其他的天神。皈依正法者,不應懷有殺害之心。皈依僧伽者,不應與外道結交。此處是有三種應禁止的所學:
(1).不皈依其他天神。
(2).遠離損害有情。
(3).不與外道結伴交往。

第一,「不皈依其他天神」是說大自在天(梵:Rudra)及遍入天(梵:Visnu)等世間天眾,尚且不可奉為究竟的皈依處,何況餓鬼趣的地方神和龍族(梵:naga)等?切勿不信三寶而皈信這些眾生,若只是請求他們的協助暫時法務佛事,則無不可,就正如我們請求施主贊助生活條件,又或請求醫生診病一樣。

第二種所應禁止的學處,是指斷除任何損害有情眾生的思想、行為,包括對人類、旁生等作出捶打、束縛、囚禁、穿鼻和負重等事情。

第三種所應禁止的學處是指不可認同那些不相信三寶為皈依處和譭謗三寶的人。

丑二 所應修行的學處:

所應修行的學處有三種。第一種是要把佛陀的身像視為恭敬的對像,如同大師(佛陀)本人。無論它們的質地是好抑壞,也不可抵毀譏評,不可對它們輕忽不敬,例如隨意放在汙俗下流的地方,又或用來抵押典當。《親友書》說:凡是善逝的身像,不論工藝高低,甚至由木頭雕成,智者均應恭敬。(梵:sugata。藏:bde bar gshegspa。 如來十號之一。音譯作修伽陀、蘇揭多、修伽多。又作善去、善解、善說無患、好說、好去。如來是指佛陀乘如實之道善來此娑婆世界。善逝是指佛陀如寶前去彼岸,不再退墮生死苦海。二名分別以顯示諸佛的來往自在功德。)

《律分別》(梵:Vinaya-vibhanga) 說,瑪納瓦迦毗羅(梵:Ma navakapila) 由於曾以:「你們這些象頭,怎知道什麼是正法和非法? 」等十八種不同的惡話,譭謗有學僧眾和無學僧眾,於是便受生為一頭有十八個不同頭顱的摩羯惹魚(梵:rna kara,藏:chu srin,在吠陀神話之中,摩羯魚是水天的坐騎。有說是鱷魚),自大師迦葉(即是迦葉佛。梵:kasyapa-buddha。意譯作飲光佛。是過去七佛中之第六佛,又為現在賢劫千佛中的第三佛。傳說為釋迦牟尼前世的上師,曾授記釋迦未來必定成佛。據《四分律比丘戒本》所說:「一切惡莫做,當奉行諸善;白淨其志意,是則諸佛教。」便是迦葉佛所說的戒經。)的時代至釋迦法王(指釋迦牟尼佛)的時代,仍處於旁生道之中。

《律雜事》(梵:Vinaya-ksudraka-vastu。全名《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亦說在大師拘留孫(梵:Krakucchanda buddha,是過去七佛中的第四佛,現在賢劫千佛的第一佛。又作拘樓秦佛、俱留孫佛、迦鳩留佛、鳩留秦佛。意譯領持、減累、所應斷已斷、成就美妙)般涅槃後,端妙王(梵:Carumat)下令建造大塔,當時有一名工匠曾經兩度出言譏諷:「這麼大的塔,我們不知何時才能完工!」到後來大塔妥善建成後,他深感懊悔,於是使用工資造了一枚金鈴掛在搭上。由此因緣,他轉生為一個相貌醜陋,身材矮小,聲音悅耳,名叫「善和」(梵:Supriyavat)的人。所以,我們絕不要批評佛像的品質,別人若用以上等金屬等物料,又或建造巨大的佛像,我們不應作出譏毀或阻礙工匠施工等事情。

據說,大瑜伽師(即是大瑜伽士菩提寶。藏:Nal jor chenpo byang chub rin chen)某次把一尊文殊師利的佛像帶給大尊主(阿底峽尊者)檢定。他問尊者:「這尊佛像好不好?若好的話我使用絨巴噶格瓦(藏: Rong pa mgar dge ba) 給我的四枚金幣來購買。」尊者答:「至尊妙音(梵:Manjughosa)的佛身是沒有缺點的,而匠藝則屬於中等。」然後便把這尊佛像置於頭頂。據說尊者對於所有完成的佛像也會這樣。

第二種所應修行的學處是說即使內容少得僅有四句的正法,亦不可不恭敬。不要把經書抵押典當,不可作為商品買賣,不可放在空地之上或低俗下流的地方,不可與鞋襪並持又或跨越經典。對經書應當恭敬,要把它們視如法寶。傳說格西慬哦瓦凡看見有人手持經書經過面前時,便會站立合掌,即使他在晚年已沒法站起來,但是仍要雙手合什。

還有,據說大尊主一次在阿裏(藏:Nga ri,又作哦日)遇見一位咒師,初時這位咒士不願聽聞尊者說法。某日尊者看見一位繕寫員把牙齒的穢物揩拭在經書之上,於是深感不忍,高聲喝止:「哎呀,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這樣!」咒師目睹此事即對尊者生起信心,追隨尊者聞法。霞惹瓦亦說:我們隨意玩弄正法,無所不為。對正法及法師不恭敬能損壞我們的智慧。我們現在已經夠愚蠢了,難道還要蠢上加蠢嗎?若我們再愚蠢一點,那還可以做什麼?

第三種所應修行的學處是絕不可以對僧伽、出家眾、僅現沙門相的人或他們的象徵物(指身著三衣但不具戒律的人,又或只是一片袈裟)輕毀責駡。勿作自宗他宗的分別,從而敵視他宗行者,應如僧寶一樣,敬重僧伽。《勸發增上意樂經》說:為了求取功德而居住在叢林的人,不應觀察別人的過失缺點。不要有“我最優勝,我是第一”的想法。這種驕慢心是所有一切放逸的根本。絕不可以輕視低下的比丘,否則經歷一劫也不能證得解脫。這就是這種教法(佛教)的宗風。

大寶上師(仲敦巴)和大瑜伽師(菩提寶)在路上即使看見一塊黃布碎片,也不會跨越,他們會把布片的泥塵清除,然後放在潔淨的地方,我們也要學習這種行持。如果我們自己能恭敬三寶,那眾生亦會尊敬我們。《三摩地王經》說:造什麼業便會得什麼果。

子一 共學:

共學是有六種: ① 隨念三寶功德和差別而屢屢皈依。② 隨念三寶大恩常時勤修供養,于飲食前應先供養。③ 隨念三寶大悲而安置其他有趣修皈依。④ 做任何事情或有什麼須要,皆應向三寶供養啟請。⑤由知利益,晝夜六時勤修皈依。⑥開玩笑或性命攸關的大事也要緊守皈依,切勿捨棄三寶。

丑一 隨念三寶功德和差別而屢屢皈依:

我們必須如前所說,屢屢不斷思維內道和外道的分別、三寶之間的差別,與及三寶的功德。

丑二 隨念三寶大恩常時勤修供養,于飲食前應先供養:

《三摩地王經》說:人們由於佛陀的福德才能獲得飲食,但是這些愚人卻不懂得報答諸佛的大恩。

經文是以飲食來作為譬喻我們的一切現前樂和決定勝,須知這些全是依仗三寶的恩德才能獲得,所以必須懷著報恩的意樂呈獻供養。至於供養又分為「供養事」和「供養意樂」兩種。「供養事」又分為以下十種:

  1. 供養佛身-意指供養真正的佛色身(藏:gzugs sku)。

  2. 供養塔-意指供養為佛陀所建造的佛塔等(指寺院精舍)。

  3. 供養現前境(為根門認知的物件,如耳聞目睹)-當以上兩者顯現在我們的根門之前時所作的供養。

  4. 供養非現前境(不為根門認知的物件)-意指供養非真實現見的佛陀或佛塔,並為一切諸佛和佛塔呈獻供養。在佛陀般涅槃後,若為了供佛而建造一座或多座佛像佛塔,也是屬於供養非現前境。在供養非現前的佛陀或佛塔時,我們也是向兩種現前境作供養,因為其中任何一者的空性或法性即是一切的法性,所以,若懷著:「我是供養三世一切諸佛及無量十方世界的佛塔」的念頭,便是同時供養現前境及非現前境。據說,供養現前境能獲得廣大幅德資糧,但是,供養非現前境所獲的福德更大,可是供養三世一切諸佛及佛塔所獲福德較它們更為廣大。所以,當我們向某位佛陀或其身像等作供養時,應憶念法性無別而先發起供養所有一切諸佛之念為要。

  5. 自作供養-自己親手設供,切勿出於懈怠、輕蔑、放逸,而要別人代勞。

  6. 助他供養-是指我們雖然只有少許東西作供,但是想到眾生貧苦福薄,為了令他們獲得安樂而自作供養、出於悲心作供養、教他人作供養。還有,自己作供養的福德和我們所幫助者作供養的福德,皆是雙方共同享有,這三種福德果報的大小與上述第四種供養相同。(教他人作供養最大,出於悲心作供養較小,自作供養最小。)

  7. 財物恭敬供養-是向諸佛及佛塔供養衣服、食物、寢具、坐具、藥物、資具、薰香、香末、塗香、花鬘、伎樂、各種燈燭、敬語、禮拜、迎送、合掌、讚頌、五體投地敬禮、右旋圍繞。還有供施田地、珍寶、耳鐺、手鐲,與及下至鈴鐺、銀幣、縷線等種種無盡奉獻。

  8. 廣大供養-是指以上述的財物及恭敬常時供養。它們還具有七種性質:眾多、微妙、現前及非現前、自作與教他作、至心歡喜、猛厲信解、與及以福德回向無上正覺菩提。

  9. 不雜煩惱供養-供養須具有六種性質:a.自己親手設供,並非出於懈怠、輕蔑、放逸,而由別人代勞。b.殷重恭敬。c.離散亂。d.不雜染貪等煩惱。e.非為博取崇佛國王等人士的利養恭敬。f.以隨順物作供養,隨順物是指任何遠離不淨的清淨物品,與及不以石黃(梵:bala。藏:ba bla)藥膏塗敷、不以酥油灌洗、不燃燒黑芸香(藏:gu gul)、不供養遏迦花(梵:arka-puspa)等正確做法。假如我們自己沒有這些供物,也沒有向他人求取,則應以歡喜心,隨喜他人的供養,想像一切世間供養諸佛如來的清淨供物廣大周遍。這樣便能無難修習無量廣大供養,積集成就正覺菩提所需的資糧。所以應以歡喜滿足的心,時常勤修這種供養。又應如《寶雲經》(梵:Arya-ratna-mega-nama -mahayana-sutra)及《建立三三昧耶王續》(梵:Tri-sama ya-vyuha-raja-tantra) 所說,我們也可以供養無主的花、果、樹、珍寶等東西。

  10. 修持供養-即使只有擠牛乳那麼少的時間(約一刻鐘),亦必須憶念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四法集(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又作「四法印」)、三皈依、波羅密多、通達甚深空性、無分別專注空性、以戒律調伏自心、勤修菩提分(藏:Byang phyogs so bdun。又作覺文、覺分。「分」即是文分、因。泛指戒達成覺悟的三十七種修行方法,又作三十七道品或三十七菩提分:四念位、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狹義則僅指三十七道品中之七覺支或七菩提分,即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和六度四攝(六度是佈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般若。四攝是愛語、佈施、利行、同事)。

以上述這十種供養來供養三寶,即名為圓滿供養。

次者,「供養意樂」意指在呈獻這十種供養時,有六種意樂能令我們在供養三寶的任何一者時,即使以些微供養也可以引生無量廣大果報,所以在獻供時應具有這些意樂:

  1. 佛是無上大功德田。
  2. 佛具無上大恩。
  3. 佛是一切有情眾生之尊。
  4. 佛陀猶如鄔曇缽羅花,極為稀有難遇。(鄔曇缽羅花。梵:udurnvara。又作憂曇波花、憂曇花、鬱曇花。略稱曇花。意譯作靈瑞花、空起花、起空花。產於喜馬拉雅山麓、德幹高原及斯里蘭卡等地。《慧琳音義》說此花為祥瑞靈異之所感,為世間所無。若如來下生,以大幅德力故,能感得此花出現。佛經常以此花比喻難值佛陀出世。)
  5. 在三千大千世界(藏:’jigs rten gyi stong gsum)之中,只有這一位佛陀出現。
  6. 佛是一切世間圓滿和出世間圓滿的根本。

上述的十種供養和六種意樂是依《菩薩地》(見《瑜伽師地論》)所說而擇錄。我們要盡力呈獻最好的供養,于佳節吉日,更應盡力呈獻殊妙供養。又因我們必須時常飲食,若時常不斷先以飲食供養,便能輕易積聚廣大福德資糧,因此,即使是飲用清水,也要首先誠心供養。霞惹瓦說:不可用發黴的奶渣和枯黃的菜葉作為供養,必須以好的東西供養。在供茶時,如果是像彈灰塵一樣是沒有利益的。

經中有說:譬如,有一畝肥沃的良田,若在適合播種的季節沒有把種子播下,任它荒蕪,這樣便不會有收成。同樣,在能生出今生後世一切現前究竟善樂的最勝福田,應在四季之中的任何時刻,不斷播植現前究竟善樂的種子,而且要用信心泥犁來耕耘這畝福田。

若我們不這樣做,福德便會非常貪乏。所以,正如《讚應讚》所說:在三界之中也沒有像佛世尊這樣的福田。你是最殊勝的受施處,是令在座僧眾清淨的清淨者。如同虛空沒有橫豎邊際,對佛陀作出損害或利益的異熟果報,也是無量無邊。

由於我們的修行,甚至不能把最勝福田視為平常的田地,所以,我們應該時常精勤供養三寶。若能這樣做,我們對於道次第的慧力便能透過在殊勝福田種善根的力量而有所增長。所以,當我們的慧力過於薄弱,聽聞而不能憶持文句,思維而沒法明瞭文義,修習而不能獲得定解時,依仗福田的力量便是要訣教授。吉祥敬母(梵:sir Matrceta)亦說:由依仗佛世尊,我的低劣慧力就像雨季的河流一般,不斷上漲,對於撰造詩詞能獲得大善巧。

有言:供養並不在乎所供之物,而是在乎我們的信心。所以,就算我們沒有財物供養,但是若我們具有信心,也可以供養曼達、淨水或無主之物等等。但是,若我們擁有財物而不能捨棄,可是卻這樣念誦:「我沒有福德,極為貧窮,沒有其他財物可作供養。」這種做法就像博朵瓦所說:正如有一個盲人把少許香草放在臭螺杯之中,然後對著視力正常的人說:“這是旃檀冰片香水”企圖欺騙對方。

又如樸穹瓦所說:我最初供養的是氣味辛辣的香草。後來,我獲得由四種材料製成,氣味甘醇的長香來作供養。現在則供養氣味芳香馥鬱的沉香(梵:akaru)和蘇合香等。(梵:turuska。又作鬥樓婆、兜樓波、兜樓婆、都嚕婆、嘟嚕迦。意譯白茅香、茅香、懷香。據《大佛頂首愣嚴經》所載,壇前別安一小火爐,以兜樓婆香煎取香水以沐浴。)

假如我們輕視微小的供養而不供養,那我們便會這樣度過一生。但假如我們最初對微小供物也能夠殷勤供養,環境便會逐漸改善,所以應效法樸穹瓦的修持。傳說這位大師每次要用二十二枚金幣來制香。

資具已得自在的大菩薩們,尚且會化成數十萬身體,而每一具身體又再化現出百千雙手,然後前往一切諸佛剎土,用多劫時間供養諸佛世尊。可是一些僅具有少許相似功德的人卻以此為足,還自稱不是以供養來求證菩提。應知這是對正法一知半解者的胡說,所以,我們應依循《寶雲經》所說的做法:應聽聞經中所有這些廣大的供養和承事,以最大的真誠決心,在諸佛菩薩之前把這些供養承事誠心回向。

丑三 隨念三寶大悲而安置其他有趣修皈依:

意指要盡一切辦法,以悲憫心把其他有情眾生安置于皈依的修持之中。

丑四 做任何事情或有什麼須要,應捨棄其他世間方法,而向三寶供養啟請:

不論我們要做什麼事情或有什麼計畫。也要依止三寶,並從事供養等與三寶一致的事情。切勿做出與三寶不一致的事情,如依止本教(藏:Bon)。必須恒時至心依信三寶。

丑五 由知利益,晝夜六時勤修皈依:

首先依《攝分》(即是《攝抉擇分》)所說解釋皈依利益,然後再依教授解釋。

寅一 《攝分》所說的利益:

前者(《攝分》)所說的利益又分為兩組各四種。第一組的四種利益是:

  1. 得廣大福-如《無死鼓音陀羅尼》(藏:’Chi med rnga sgra’i gzungs。藏傳佛教行者在受食前會念誦此經及《隨念三寶經》, 梵:Tri-ratnanusmrti。)說:佛世尊不可思議,正法亦不可思議,聖僧伽不可思議,具信心者不可思議,異熟亦不可思議。(異熟。梵語vipaka 。舊譯為果報。音譯為毗播迦。是過去善惡所感果報的總稱;由於成熟的果報是與因有異,故名異熟。異熟有種種解釋,《成唯識論》說所謂「異熟」是指「因」變為「果」時,「果」的性質是異於「因」的性質。「因」有善有惡,但「果」卻是非善非惡的無記性,所以「因」、「果」的性質種類已經不同。「異熟」又有異時熟、變異熟、異類熟三義。)聖勇論師於《攝波羅密多論》(梵:Paramita-samasa-nama) 亦說:假如皈依的福德是有形體,即使以三界來容納它們也嫌太小,大海水庫是不能用手來量度的。

  2. 得歡喜及大歡喜-《法集要頌經》(念品)說:能於晝夜憶念佛陀,皈依佛陀的人,即能獲得人趣的利益。這對於其餘二寶(法寶、僧寶)同樣適用。依止三寶的人由於想到:「我確實獲得極有價值的東西。」從而能生起更大的歡喜心。

  3. 得三摩地、

  4. 得大清淨-即是由修學定、慧而獲得解脫。

第二組的四種利益是:

  1. 得大守護-留待下文解說。
  2. 能減輕及息滅一切由邪信解產生的障礙-即是能減輕及淨除我們因誤信惡知識、惡法、惡友為皈依處而積集的惡業。
  3. 得入至誠成就勝妙的善士行列-是指我們能加入善士的行列之中。
  4. 得師長、法友及喜愛正法的天眾喜愛認同-意指我們能令師長和法友喜悅。諸天是如何歡喜呢?他們會歡欣地以歌聲讚頌這種人:「這位名叫某某的人,就像我們一樣已受皈依,他死後便會轉受在這裏。因為他已皈依且堅住皈依,所以將會成為我們的同伴。」

      寅二 :教授所說的利益:

      教授所說的皈依利益是分為八種:

      (1).得入內道佛弟子之列-總之,分辨內道和外道的方法雖有多種,但是,由於大尊主(阿底峽尊者)和寂靜論師(梵:Santipa)以皈依來區別內道和外道的方法,已廣為世人所認同,所以我們應把已受皈依而未捨棄者界定為佛弟子。所以最初加入佛弟子行列的人,必須至心奉三寶為大師等 (依佛為師、依法解脫、依僧為伴)。如果未受皈依,那不論我們修習什麼善法也不算是佛弟子。

      (2).堪能受持一切戒律-《俱舍論》說:皈依者能趣入受取一切戒律之門。

      月稱於《皈依七十論頌》(梵:Tri-sama-saptati)亦說:優婆塞,皈依三寶是八種戒律的基礎。文意是說,由皈依能堅定涅槃的意願,並從這種意願生起戒律。

      (優婆塞。梵:upasaka。又作烏波索迦、優波娑迦。意譯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是在家親近奉事三寶、受持五戒的男居士,是四眾之一。佛陀成道後,至差梨尼迦樹林結跏跌坐,當時來自北天竺的提謂和波利兩位商人以食供佛,並受三自皈,是為最初的優婆塞。《優婆塞戒經》說,受三皈並受持一戒者,稱一分優婆塞;受持二戒者,稱少分優婆塞;受持二戒已,若破一戒,稱為無分優婆塞;若受持三、四戒者,稱多分優婆塞;受持五戒者,則稱為滿分優婆塞。八種戒律是: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優婆塞戒、優婆夷戒、式叉摩尼戒、八關齋戒。)

      (3).能減輕及消除過往所積的業障-《集學論》在開示皈依能淨眾罪(藏:sdig pa)的一節時說道:此處應以轉生為豬的因緣來作為譬喻。

      正如有一位將受生為豬的天人,由受修皈依而避免轉生為豬,所以,皈依能淨除受生於惡趣的因緣。故此有說:皈依佛者是不會步向惡趣,當他們捨棄人身之後便會獲得天人身。

      這種教法同樣適用於「皈依法」和「皈依僧」,所以,先前所積集的罪,有一些能被減輕,有一些能被消除。

      (4).能積廣大福德-其理如前所說。

      (5).不墮惡趣-其理可由前文得知。

      (6).人與非人不能為難-如經所說:惶恐的人多會皈依山獄、森林、廟宇的神祗和聖地的樹木。這種並不是最佳的皈依處,也不是最殊勝的皈依處,依止這種皈之依處不能遠離一切痛苦。若皈依佛、法、僧,即能以智慧觀見四聖諦,了知苦、集,正確斷除苦惱及八支安樂聖道,達至涅槃。這才是最佳的皈依處,最殊勝的皈依處,依止這種皈依處才能遠離一切痛苦。

      這裏可借風索外道的故事作為例子。

      (羅卓仁波切Locho Rinpoche說這位外道能以一魔索制伏他的怨敵,但是當他要向一位已皈依三寶的人施法時,魔索竟然失效。見《廣論》英譯本附注。)

      (7).一切願欲悉皆成就-在從事法務之前,應當供養三寶,祈求取得成功,這樣便能容易達成。

      (8).速得佛果-《獅子請問經》(梵:Arya-simha-paripprccha-namamaha yanasutra。即《大寶積經》第三十七會):由信心斷除無瑕。

      意指由獲得殊勝的閒暇,值遇皈依處,學習殊勝道,不久之後即能達證佛果。每日也要依上文所說憶念各種利益,日間三次,夜間三時勤修皈依。

      丑六 即使開玩笑或性命攸關的事情也要護持皈依,切勿捨棄三寶:

      我們終必喪失身體、性命和資財受用,若我們為了這些事情而捨棄三寶,那我們將會多生多世繼續受苦,所以我們要屢屢立誓,不論在任何情況之下,即使在開玩笑時也不可說出捨棄三寶的話。

      先賢大德說有一種學處必須修持,這就是當我們前往任何地方時,必須皈依那一方的如來。但我不知道這種說法的出處。

      上述所說的六種共學是依照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燈論釋難》解說。前三種別學是出自契經(梵:sutra。藏:mdo。一般是指佛說顯教經典)所說,後三種別學是出於無垢友(梵: Vimalamitra 。即是前弘期由印入藏弘法的大德無垢友)的《皈依六支論》(梵:Sad-anga-sarana-gamana),如論中所說:對於形像(一切佛畫、佛像)、偈頌或碎黃布,應以信解心,把它們視為大師。對佛所說法,應置於頭頂,不可妄加誹謗。應把清淨和不淨的人觀為善士。

      至於《攝抉擇分》所說的學處,迦瑪巴的語錄有說:內鄔嗉巴雖然沒有傳授這些(皈依學處),但我們二人是一同在阿蘭若師(音譯貢巴瓦)那裏聽聞。它們是出自阿蘭若師傅予壟巴瓦(藏:Lum pa ba)的道次第之中。

      下當解說違犯這些學處將會導致的退轉和捨棄。有認為若違犯前三種別學,與及恒時修習皈依、縱遇命難不捨皈依、供養三寶等六種學處,我們便已經捨棄皈依。又有認為違犯九種學處,亦即加上後三種別學,便會構成捨棄皈依。但違犯其餘學處僅會令皈依退轉。

      然而,真正捨棄皈依的意思是指我們已違犯「即使性命攸關也不可捨棄皈依」的學處。同樣,即使我們並沒有捨棄三寶,但假如我們信奉與三寶相違背的導師、教法和團體,便會違犯「絕不承認有其他皈依處」的學處。由於我們至心皈依,所以便會把皈依捨棄。私意以為,只是毀犯其他學處而沒有毀犯這兩者,這樣僅屬於違犯,而不是捨棄皈依之因。

      因此,皈依是進入佛教的大門,假如我們的皈依並非止於虛言,又由於我們是依止最殊勝的力量,所以不會被內外障難侵損,功德易生難退,不斷增長。因此,應如前文所說,由畏懼受苦,憶念皈依處的功德等而受持皈依,盡力不違越各種學處,這是極為重要的。

      有人會這樣想:「即使我們由念死、思維死後將會生於惡趣而產生畏懼、能把我們救離這些情況的皈依處是三寶。從而奉三寶為皈依處,而且不違犯皈依學處。但是,皈依處是怎樣救護我們呢?」就如《法集要頌經》所說:師如來為你們開示斷除三有痛苦之道,你們必多須如教奉行。須知,佛陀是開示皈依的人,僧伽是幫助我們成就皈依的助伴,但是,真正的皈依卻是法寶,能證得法寶便能夠解脫怖畏。所以,究竟的法寶是專指初修行者去除部分過失和引生部分功德的斷證二德,這兩種事情是漸次增長圓滿,而非突然出現的。

      所以在這個時候須擅於區別善(藏:dge ba)、不善(藏: mi dge ba)和它們的果。我們必須以如理取捨(藏:Blang dor)善與不善來進行修持。如果我們對兩種業、果沒有詳細思維,如理取捨,便不能斷除惡趣之因,那即使我們畏懼惡趣也沒法脫離我們所畏懼的事情。因此,要救度惡趣果報,便須要在造因時制止自心作惡,這又要視乎對業果取得決定。